法律素养大学生法律论文

2022-04-20

摘摘要: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状况令人堪忧,大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不仅要求掌握法律知识还要求能够转化为守法、用法、护法的行为,故从内外化的角度阐释了法律素养的运行机制,并指出了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律信仰的形成是内外化运行机制中的关键环节,法律信仰的形成标志着良好而稳定的法律素养的形成。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法律素养大学生法律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法律素养大学生法律论文 篇1:

浅析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如何,关系到我国法治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而且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党和国家的支持,还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通力合作,有效调节社会资源,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的良好环境,使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实现良性发展,使青年学子成为一个有理想、负有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综合素质较高、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素质的调查,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学校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素养 依法治校

一、法律素养的内涵

法律素养主要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这里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法律知识,即知道法律的相关规定;二是指法律素养、法律观念,即对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识,遇事首先想到法律,能履行法院的判决。三是法律信仰,即个人内心对于法律应当被全社会尊为至上行为规则的确信,这是对法律认识的最高级阶段。

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讲,只要前两者都具备,便可称得上有法律素养。有法律知识的人,虽然知道法律的相关规定,但不一定有法律观念,不一定守法,甚至可能利用懂法而去违法。而如果只有法律素养但没有法律知识,对法律规定不清楚,违法了可能还不自知,这也不能算有法律素养。法律、民主、现代化是三个不可分离的词语,有法律才有民主,有民主才有现代化。所以,法律素养是现代民主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修养。

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因为一个国家法律理想实现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公民的法律素养,而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不仅能为社会提供示范作用,更能影响到下一代公民法律素养的养成只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却没有人遵守,法律制度就形同虚设。并且,法律素养不仅是法律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也是法律制度实施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重要的不是法律制度是否完备,而是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人是否具备法律素养和法律修养,能够自觉主动维护好法律秩序。因此我们说,建设法治国家,根本还是在于培养公民的法律素养,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其法律素养的强弱和法律素养的水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市场经济对经济活动的发生采取的是“意识自治”的原则,以“自由、公平、竞争、效率”为基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的保障。市場经济的重要特点就是自由竞争,然而竞争总是伴随着一些违法现象的存在,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备的法律做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活动于其中的市场主体也需要有法律素养。大学生是今后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法律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因而我们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就要培养大学生对公平、公开、竞争等主体精神的认同,以及对法治的尊重。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到专业知识,也要培养其法治精神,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分析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的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法的民主基础尚未有明确的意识,仍然存在着一种传统意义上将法作为统治工具的法律观。譬如,他们也认可“法治”反对“人治”,但受到传统人治观念和现实中一些“权大于法”现象的影响,往往认为法律只具有工具价值而非目的价值。

(二)缺乏理性法律素养

法律本身是一门学理性极强的学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就难以用理论解决现实存在的法律问题。大多数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还只处于初级的感性阶段,正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法学理论学习,使得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仍处于对法律本质认知的启蒙状态。比如,多数学生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对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却知之甚少。

(3 )缺乏积极的法律素养

由于传统法律素养的思维惯性,以及教育与宣传舆论的局限,大多数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认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这种被动的法律素养更多的是一种守法教育下的结果。守法教育固然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如果将守法教育代替整个法制教育,以守法为法制教育的初衷和归宿,则不仅不利于培养出具有现代民主意识和现代法律素养的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代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悖逆。只有彻底转变法观念,以培养人们的法律信仰和权利的积极行使为出发点,才能在更深层面上对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和建设法治国家做出回应。

四、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社会因素

针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就是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及法律素养的培养。

(一) 树立法律至上权威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和法律是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是全体人民意志的反映,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在我国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在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过程中,应当强化宪法和法律的这种权威。培养大学生宪法、法律至上权威性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应当做到将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时刻放在心间,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明了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行为是犯罪行为,让学生能够明确了解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并且对宪法和法律规范有着明确的认识;二是改善我国的法治环境,将依法治国的国策贯彻到底,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落实到实处。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大学生对我国的法治发展有信心,能够从内心接受社会主义法律素养,进而了解法律的内涵,尊重法律的权威,能够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够自觉维护法律的执行,做到知法、守法、护法和爱法。

(二) 净化社会环境

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这其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净化社会环境,为大学生开创一片明净的天空,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落实到实处,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坚决杜绝“权大于法”现象的出现。二是加强对腐败的打击力度,维护法律的尊严,确保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坚决杜绝“走后门”、“拉关系”等不良风气,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另一方面要严惩一切凶杀、暴力的犯罪案件;禁止发行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相关书刊、音像制品;坚决取缔非法网站对大学生的毒害,强化社会治安,在全社会范围内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五、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校内因素

(一) “依法治校”,营造现代法律素养的氛围

高校的法治环境如果是民主、平等的,必然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正确树立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反之亦然。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活动要有章可循,程序合法。学校制定校纪校规时,要确保所建立和使用的规章制度不违背法治的精神,与国家现阶段所颁布和使用的法律法规不冲突,并“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依法治校是高等学校实践依法治国战略的具体步骤。高校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学校本身的管理水平和法治状况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对法律的信念,进而影响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实现教育管理法制化,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学生法制教育、提升学生法律素养的需要。近年来,高校在学生处理、学位证书颁发等方面频频被学生告上法庭,充分证明了加强依法治校的紧迫性。首先,高校要依法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定,使校园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制定校园规章时,必须注意不得与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相抵触。内容上要改变过去重义务、轻权利的做法;程序上应公开、公平、公正,要充分征求师生意见,广泛进行讨论。其次,高校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学校师生员工毫无例外地都要遵守規章制度。此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发挥环境设施的作用。如利用校内广播、电视、校报、墙报、宣传栏等阵地宣传民主法制,传播法律知识,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法治环境下接受熏陶,从而自觉地提升法律素养。

(二)深化 “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目前各高校对“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也忽视了对法律基础课程的深入学习。因此,除了要对法律基础课程进行改革,提高其实效性,也要结合多种实践教学模式,使得法律教育与社会接轨。变革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意识到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加强自身法律意识,变学习被动为主动。同时,学校也应当积极拓展法学选修课的开设门类和开设范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使学生从理性的层面对整个法治、法律及各部门法的基本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个宏观把握,从而逐步培养出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的大学生。

(三) 多渠道开展校园法制文化活动

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到法院身临其境,感受法庭审判的实践过程,让案例事实说话,会比老师在课堂上的泛泛讲解更有震撼力,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庭审过程中,严谨的法庭调查,激烈的案情辩论,法庭对事实的认定,对法律的适用,会对学生学习法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在课堂组织模拟审判,让学生自己来做法官、原告、被告、证人等法庭审判的参加人员。针对典例案例进行模拟审判,将会使学生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真正道理。老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成立各种法律协会、法律社团,下乡进行普法宣传。使学生真切的感觉到法律氛围,从而提升法律素养。中国的法治之路任重而道远,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直接影响我国的法治进程,需要全体社会共同关注,为中国的法制化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光军,裴正轩.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建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韩世强,陈秀君.中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路径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张玉.关于加强我国高职生法制教育的理性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4]赵光军,裴正轩.论法制现代化与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郑晓红.法治教育应注重信仰教育[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6]郑玉敏.无讼与中国法律文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作者:綦玮

法律素养大学生法律论文 篇2: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内外化运行机制

摘摘要: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状况令人堪忧,大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不仅要求掌握法律知识还要求能够转化为守法、用法、护法的行为,故从内外化的角度阐释了法律素养的运行机制,并指出了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律信仰的形成是内外化运行机制中的关键环节,法律信仰的形成标志着良好而稳定的法律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 法律素养 机制 内化 外化 法律信仰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随着我国法制宣传和普法工作的日益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已经有了逐步的提高;但现实状况还是不容乐观,从大量的资料和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法治的信任信仰程度、对法律的理解深度、自觉追求法治精神的心理和习惯有待提高,所以必须要探寻一种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有效方式。

一、法律素养内外化机制的创设

“ 机制 ”按辞海解释:“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的原理。生物学和医学在研究一种生物的功能(如光合作用或肌肉收缩)时,常说分析它的机制,这就是说要了解它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生物机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简言之机制可以理解为: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结所形成的制约关系对事物运行和发展的调节形式,探寻法律素养的形成发展机制,首先要了解法律素养的构成要素。

所谓素养,是指人们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知识的内化和融合,它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法律素养是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养。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从法律认知到法律行为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必然要求情感和意志的形成,可见,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行为成为了法律素养必备的四个要素。研究法律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应从动态的角度对其构成要素的因果联系以及引起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性进行分析,法律素养的内外化机制就是将外在于主体的法律要求在心理机制的作用下内化为主体的法律意识,并在法律意识的支配下将其外化为主体的法律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其各构成要素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法律素养的动态过程。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内外化机制的运行过程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内化运行过程

内化概念最早是由以E·迪尔凯姆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学派提出来的,其含义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在社会心理学或人格心理学中,内化是指个人将社会的价值观或实践标准认可作为自己心理的一部分。人们学习和掌握知识及积累生活经验都必须通过内化,通过内化,人的心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也不断地提高人对各自的实践活动的调控水平。

把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法律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是通过课堂教学就能够完成的,它是我国的法律对社会大众特别是大学生的法律要求,在学校的法律基础教学和法律活动的进行下,加上外在的法律运行环境和法律舆论,在大学生知、情、意的内在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使外在的法律要求被大学生所认同并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法律认知、法律情感和法律意志的过程。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外化运行过程

外化是指人的个体意识,内部的心智活动向外部的实际的行为活动的转化,是个体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客体化,行为是内化过程的结果和表现。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外化运行过程就是将大学生内化形成的法律意识转化为法律行为,包括守法、用法和护法。

大学生即使具备了积极的法律意识也并不是一定能够真正的守法、护法和用法,行为的外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法律素养的外化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受社会执法、司法环境的影响;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和社会习惯也会影响到行为的外化,如中国传统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于是遭遇问题时不愿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外化还受到从众心理效应的影响,所以内化与外化相比,外化实现起来更加的困难。

(三)大学生法律素养内外化过程的反复性

内化与外化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形成与发展中的两个彼此紧密联系的过程,内化是基础,外化是以内化为前提的,内化的效果通过外化来衡量,所以内外化并不是一次就能够实现的,必然也经过多次的反复过程。人们依据社会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要求,对大学生守法、用法、护法的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对大学生法律行为中不符合社会的法律要求的行为分析原因,进一步内化、外化、评价,如此循环往复,使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渐趋提高和稳定。

三、大学生法律素养内外化运行的关键环节

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客观要素的相统一的结果,内外化运行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运行过程,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信仰的形成是最关键的两个环节。

(一)法律知识的学习

法律知识的学习对内化过程起着制约的作用,正确的认识是正确行为的先导,是法律素养形成的基础条件,所以必须要加强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由于大学生法律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课堂途径获得,所以高校必须要选择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教师队伍,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较为宽广的法律知识面,虽然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对象是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的教材看起来不是很厚,但所涉及的内容却十分广泛;教师还要具备能够具备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能力,大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法律行为不但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同时还受他们的过去的生活实践和原来头脑中所形成的法律观念的制约,所以教师必须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方式的选择在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堂教学应该摒弃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发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聆听学生的想法和观点,针对学生的观念进行有目的的讲解。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大学生听课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方法,教师如果在讲授某一法律知识之前首先准备一则针对本知识点的案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知识的讲授,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和学生团体应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多开展具有法律意义的活动,如模拟法庭、组织旁听等,这必然会使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和生动。

(二)法律信仰的形成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征,信仰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对实践产生巨大影响。

法律信仰的实质是人们通过守法、护法行为所表达的内心自觉地对法的认同、尊重、热爱等情感,它是在内外化运行机制的作用下,对转化为内心的法律的价值、意义和作用的深信不移,是系统化的法律知识和相对稳定的法律情感的结晶,是外在的法律要求内化为个体的法律素养的较高的层次和阶段。法律信仰愈坚定则法律情感就愈强烈、法律意志也就更加的坚定、法律行为就越发的自觉,影响法律素养的外化的各种因素也会因为信仰的形成而被行为人所克服。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首先要明确法律信仰的对象。信仰是属于意识的范畴,是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法律信仰的对象绝不是法律条文或是法律文本,它们只是法律信仰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公民信仰的应该是法律文本背后──自由与秩序、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正义的法的优秀品质以及对权力约束的法的精神。明确了法律信仰的对象就为法律基础的教学指明了方向,高校教师的整个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凸现法律的理性、正义、自由等品质或价值来展开,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选择好教学的内容,由于时间有限、知识点多的原因,教师应选择能够最好的体现法的精神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比如在行政法一章中,教师就应把行政法的任务和作用、基本原则和行政法制监督作为重点讲解;其次,每个国家的法律规定都不尽相同,教师应把我国的现实国情及时代特色与法律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我国法律的精神和价值追求,从而从爱国主义角度出发自觉的接受和遵守法律。

内外化运行机制进入法律信仰的阶段,大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守法、用法、护法,并在这个反复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也就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法律素养。高校的法律课程的建设必须要围绕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律信仰的形成展开,希望通过内外化机制的运行能够切实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推动国家的法治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余仰涛. 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刘珍峥.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EB/OL].http://blog.sina.com.cn/s/print_4ae51d5d010006a5.html,2006-12-5/2007-12-18.

[3]徐厚道. 心理学概论: [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王滨有. 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内化与外化运行机制 [J].北京: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4,1:1-5.

[5]安国启.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6]张宏如. 当代大学生心理学: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

作者:庞 惠

法律素养大学生法律论文 篇3:

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路径探索

摘 要: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有利于建设文明校园,推进大学依法治校的进程;有利于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大学生存在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法律信仰不足等问题,因此学校可以采取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的课程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路径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国家未来民族复兴的支持者,因此,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含义

法律素养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是指了解法律的相关知识,即知法。第二层是指有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即对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识,遇事想到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即守法与用法。第三层是指法律信仰,即个人内心确信法律是全社会尊为至上的行为规则,主动维护法律权威,即护法。

大学生法律素养是指大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形成法律信仰,并自觉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1]。也就是说,一是大学生对常用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即知法;二是树立法律意识,大学生具有守法、用法的意识;三形成法律信仰的,对法律权威的相信并维护法律的实施。总之,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包括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能力。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学习和接触法律较少,法律素养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現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知识欠缺

除了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之外,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虽然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全国高校教材统一,但法律内容设置简单,课时安排较少。其中,“法律基础”部分仅涉及两章,主要提到“我国的法治体系”“树立法制观念”和“尊重法律权威”。由于篇幅和课时的限制,法律基础部分只能作一些简略性的介绍,并没有针对性地涉及学生日常生活,更无法满足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需要。通过这部分法律知识的学习,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仍是一知半解。

(二)法律意识淡薄

大学生思想比较单纯,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大学生在学校应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等国家法律规定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等。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违法违纪的行为有所增多趋势,大学生犯罪的人数增多,比例增大,犯罪领域扩大,影响面广。另外,当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公平待遇或被侵犯时,他们并没有运用法律为途径来解决问题的意识,而是选择自认倒霉。

(三)法律信仰不足

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对法律规范的不了解,缺乏对法律的信任,平时遇到问题没有想到求助法律途径来解决。二是对法的适用缺乏信仰,不相信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会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对运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没有信心,对当代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心不足。总之,大学生没有形成对法律信服与崇敬的理念,没有将法律作为行为的最高准则,没有形成法律至上的观念。

三、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意义

(一)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法律素养是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大学生成为社会合格人才的必备条件。首先,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还有创业中才能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顺利完成学业,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其次,大学生在学习专业同时,熟悉和掌握与专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求,依法行事,才能真正成为这个专业的优秀人才。最后,只有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大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并为社会服务,最终成为“法治”国家的一员。通过法制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2]。

(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是建设文明校园的需要

建设文明校园是当前学校依法治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部曾指出:“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大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有利于维护校园的稳定,认知法律规定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有守法的意识。大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可以增强对法律知识的认知、尊崇和敬畏,有利于建设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

(三)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信念,提升大学生对对法律信服与崇敬,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领军人应当最先成为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好公民。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直接决定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四、培育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路径

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法及法律现象的感性认识,了解和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其次要培养大学生接受新型法律现象,积极主动地遵守、运用新法律、法规;最后要培养大学生对现代法治充分的信任感和依赖感,相信司法机关、执法机关能秉公执法,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3]。

(一)健全各类法律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

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高校的课堂是最直接、最基本的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入校以来全部要接触的唯一与法律有关的必修课。高校这门课的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环节,对法律部分的知识进行系统提炼,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教学方式。同时,学校可以全校法律选修课、各学院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一些法律类课程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選修。

法律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启发式的“案例”教学模式,精选一些发生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课程的主体。教师还可以采用“模拟法庭”式教学方式,运用案件资料的准备、角色扮演的分配,让学生通过收集、配合、观察和辩论等方式,从审判程序中学到法律知识,增强对法律公正的信任,对法律权威的敬仰。此外,法律课程教师可以制作一些法律微课、慕课等新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二)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守法氛围

大学生可以开展普法社团,将生活中的常见案例通过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方式投放到大学生网络空间,大大提升法律宣传的受众面。学校还可开展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专题法律讲座和主题报告会。如《劳动合同法》的专题讲座可以帮助学生在参与兼职的社会实践中处理相关问题。此外,大学生可以开设“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接受学生的法律咨询服务,协助学校解决内部纠纷。

学校还可以建设法律主题文化园、法律主题雕塑、法律文化长廊、师生法律作品文化展示区,打造法制校园文化,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法治观念,接受法治熏陶,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坚持依法治校方针,搭建大学生法律社会实践平台

依法治校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化的重要内容,是高等学校践行依法治国战略的具体步骤。高校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学校本身的管理水平和法治状况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对法律信念,进而影响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实现依法治校,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法律素养教育,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旁听法院案例,参观校外普法宣传活动,制作普法宣传手抄报。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戒毒所等地方。学生通过法律社会实践,可以更深刻理解我国政府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树立法律的权威,充分发挥法律的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促进大学生坚定法律信仰。

综上所述,以转变法制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大学法制文化建设为基础,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康的、适合时代需求的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彭海.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培育[J].教师育人(高教论坛),2014(4):24.

[2] 李琼瑶.范志华.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3):24.

[3] 张珂.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106.

作者:景艳

上一篇:语文教学创设情境论文下一篇:我国中间产品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