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院校学生心理分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承载体的地方高校而言,转型不仅是办学的大趋势,也是契合教育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相一致的战略思路。该文通过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论为出发点,着力分析在转型过程中,地方高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学思路都应放在教学主体的学生之上,让刚性的管理和弹性的人才培养相结合,将管理型学校向服务型学校转变,实现学校与地方建设共赢的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方性院校学生心理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方性院校学生心理分析论文 篇1:

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进而分析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落后、实践基地建设不足和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盛志君,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及其国际经贸专业的定位

地方性本科院校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由专科院校升格而来或由若干所院校合并而成的本科院校,这类院校除少数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分布于省会大城市,大多数布局于区域中心城市。因为这类院校通常是省市共建、立足地方。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因此关于这类院校的定位,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教学应用型。也就是说,从学校类型上看。他属于我国本科高校的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4种类型中的最后一种:而具体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上看,则应定位于应用型。由于国际经贸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专业的定位更应突出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即将学生培养成掌握较为全面的国际经贸专业理论政策知识基础和具有国际经贸领域实践能力与技巧,并能适应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实现知识更新和能力增长的应用型人才。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较低

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多位于非省会的区域中心城市。且薪金和福利待遇不高。致使这些学校在引进高级教师人才时处于不利地位。虽然有些学校通过给予各种特殊待遇吸引来部分人才,但由于长期待遇堪忧,导致教师队伍稳定性差,经常出现人员断层,师资力量薄弱。由外聘教师主讲关键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教学水平较低。

(二)传统的理论教学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每隔一定时间地方性本科院校也会按照国家要求对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改革,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师授课习惯等方面的束缚,目前这些院校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大多是参照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院校而设定的,只是在课程名称或教学时间上稍作调整,因此,传统的理论教学在这些院校的经贸专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学生在第六学期之前还接触不到教授实际工作能力和技巧的课程。而在第七学期由于学生受到找工作等事情的影响,很难安心学习实践性课程,最终导致“课堂上无心恋战,课堂外人心惶惶”的尴尬教学局面。而且,单就理论教学而言,由于教师水平有限和缺乏激励等原因,很多老师在理论教学中喜欢“传旧避新,避重就轻”,学生很难接触到接近现实的、实用性较强的理论和政策。

(三)实践基地建设严重不足,学生缺少实践机会

国际经贸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行业,要求学生在就业时应具备相关工作的基本实践知识和能力,以便在就业后能够迅速领会单位培训人员的指导意见,缩短适用和达到上岗标准的时间。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学校的模拟实践教学的良好开展和相关实习环节的落实,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完善。但地方院校由于一方面所处的地区外经贸企业较少。另一方面用于实践教学的经费不足,因此实践基地的建设极为困难,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严重缺乏,毕业时大多数学生对国际经贸工作内容和环境状况知之甚少,

(四)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就业压力较大

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在高考招生中大都处于不利地位,生源的高考成绩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外语等成绩一般,在大学学习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短时间内难以摆脱积习已久的“后进心理”,再加上对教师水平和学校某些方面不足存在的不满,有许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求上进、惶惶度日的学习状况在这类院校较为常见。而且由于80后的学生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多数在独立生活时缺乏主见和事业方向感,在找工作时害怕碰壁,即使就了业也大多吃不了辛苦,对家长的依赖性依然较强。

三、加强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授课教师是学校的一线工作人员,对学校的“产品质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源泉。由于历史和客观等原因。地方性本科院校存在较大程度的师资数量不足、教师层次和素质偏低以及教学实践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切实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现有教师的实践业务能力培训。学校应提供经费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到相关企业学习,借此提高实践业务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二,完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可考取与自己所授课程直接相关的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运代理员等证书中一个或多个,以做到在课堂教学时有的放矢,教会学生真正的实践知识。学校可以采取奖励或竞争上岗等措施激励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第三,在招聘新教师时注重实践能力。对应聘教师的录用,除了在学历和理论水平做出要求外,更应本着有实践能力优先的原则,即优先录用参与过相关实践工作或考取相关证书的应聘人员。

(二)改革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由于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与新形势下培养应用型本科国际经贸人才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上必须顺应社会主义实践并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特点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地区性本科院校应突破传统本科教育理念的束缚,科学改革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培养方案的改革中,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具体应将实践性教学内容占总学时的比重提高到1/3左右,即实现外语等通识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各占1/3。在教学计划的调整中要适当提前与实践相关课程的开课时间,借此使学生提高重视、加强学习,必要时甚至可以在理论课教学计划之外单独拟定一套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实习于一体的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从而真正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时数、场所、师资力量以及预期目标落到实处。

(三)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落实实习环节的各项目标

地方性本科院校所处的区域条件差别较大,且大多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对外经贸企业较少且规模大多较小。大都无法给地方性本科院校经贸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生产实习机会,因此,这些学校必须在尽可能与本地少数企业加强联系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借助模拟实验

等手段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以达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模拟实验教学是通过建立具备计算机网络的校内试验室,安装国际经贸实务的模拟操作软件于计算机。借助网络的联机效应,使学生独立进行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业务关系的建立、草拟业务函电、准确核定商品价格、正确签订进出口合同、熟练开立和审核及修改信用证、规范制作出口单证。掌握外贸货物的商检、报关、储运、结算等一整套程序和操作规范,使学生在一个仿真的不断变化的模拟国际市场环境中掌握国际经贸业务技能,综合运用外语、业务知识等分别承担不同角色的任务,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同时。学校还应针对以往实践实习环节存在的“教师指导流于形式,学生态度不够积极,实习过程缺乏监督,实习结果无人评价”等问题,完善实践实习环节的监督评价体系,要求指导教师切实负责好实习内容的安排与实习过程的指导,并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区别的基础上适当安排角色和布置任务,调动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实习中有所收获,对社会实践有所认识,保证实践实习目的的真正落实。最后,还应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利用课外时间报考学生实践所需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国际商务单证员证、外贸跟单员证、报关员证、报检员证等,为未来真正参加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鼓励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发挥自身特长

首先,学校应在学生入学时就聘请心理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职业生涯指导,让学生认识到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区别,明白高考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低分未必低能等道理。认识到自身具有的潜力和特质,以及初步明确大学期间的努力方向。其次,为了解决高等教育中学位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实际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学校可以尝试建立“学位后培训基地”,积极开设职业规划与发展培训课程,为学生量身定做“实验项目和实践课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其职业能力,H增强学生就业时的自信心。最后,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把职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敢于担当的情操与品质。如严抓考试纪律,做到考试不作弊:组织学生适当参与社会性献爱心活动,以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摒弃自私自利,学会与人交往、互利共赢。

(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常汉冬,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

[2]吴宏,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教学培养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0)。

[3]汪琳、焦雨生,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05)。

[4]李秀芳、徐珅,高校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之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4)。

作者:盛志君

地方性院校学生心理分析论文 篇2:

地方高校转型中的学生需求评估及满足路径

摘 要: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承载体的地方高校而言,转型不仅是办学的大趋势,也是契合教育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相一致的战略思路。该文通过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论为出发点,着力分析在转型过程中,地方高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学思路都应放在教学主体的学生之上,让刚性的管理和弹性的人才培养相结合,将管理型学校向服务型学校转变,实现学校与地方建设共赢的目标。

关键词:地方院校转型 需求层次 服务型高校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以后,以迅猛的势头保持旺盛发展趋势。根据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为1129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81.50万人,在校生2308.51万人,毕业生608.16万人。时至2015年,统计数据有了明显变化,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已发展为1219所,本专科共招生737.85万人,在校生2625.30万人,毕业生680.89萬人。除去100多所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院校外,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共有646所,占到本科院校总数的85%[1]。在如此庞大的教育规模中,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人力资料开发的主力军。如何让地方院校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切实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提升竞争力和实力,这不仅是行政和教育部门思考的问题,也是关乎国家未来战略发展的问题。基于存在的种种问题,国务院在2010年5月5日,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文件规定了教育的主体性和战略性地位,并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该纲要对地方性高校转型有着前瞻性的指导作用,体现在教育结构的优化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上,要求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要能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水平、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这是地方性高校转型的基本思路,也是地方本科院校今后生存的价值所在。

该文将以《纲要》为依托,分析地方高校转型的方向和可实施路径、改革过程中学生的需求维度,以及为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提出满足学生需求的建议。

1 地方高校转型的方向、目标和实施路径

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高等学校(2001版)》的统计,在普通高等学校(1033所)中,4个直辖市拥有138所,28个省会城市拥有417所,占我国全日制高校总数的53.73%。截止到2001年,我国1033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地级城市高等学校占478所,占整个高等学校数量46.27%。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分布的不均衡性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垄断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地方性高等教育发展则受到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的挤压和辐射双重作用[3]。

地方性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载主体[4]。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过程中,地方性高校的改革方向是改革的重点,也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不同学者就地方性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等不同方面展开探讨,虽学者意见不尽相同,然而关于转型方向的讨论是大致统一的:地方性高校改革需要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旨在培养能够直接作用于地方经济发展和职位需求的应用型、技术性人才。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5]。

以实践为导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师资队伍、办学理念和社会价值导向的多重配合。教师队伍需要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夯实教学行为的理性基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知识的应用性;与此同时,创新高效管理体系,精简机构冗员,切实为学生服务成为地方性高校转型的重中自重。此外,切实确立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合作关系,强化地方性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增长知识、增强技能,只有在这种多元结构的配合之下,地方性高校转型才能顺利开展。而在上述路径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改革核心,如何以多元的学校组织和社会组织结构巩固学生的中心地位、满足学生的独特需求成为地方性高校转型不可避开的重要话题。

1.1 转型中的高校学生需求评估

需求理论及需求层次。需求最早作用于社会福利研究范畴,意旨个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在一定的生命历程中的匮乏状况[6]。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将会损害个人生命的意义。社会需要是个体需要的集合,它同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关,同需求供给的制度性结构相关,同物质匮乏相关[4]。不同的理论视角对社会需求有不同的评估标准。马斯洛认为人的共性需求分5个层次:生理需要、人身安全的需要、社交需要、获得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7]。Bradshaw[8]则认为社会需要包括以下四重范畴:规范性的需要、个人感觉到的需要、表达出来的需要和比较的需要。多亚尔及高夫提出了一个基本需要满足及社会结构的理论模型,认为身体健康和精神自主是人类的终极需要,其他阶段性和社会性的需要围绕该两大需要展开。

总而言之,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人类需求维度及需求满足的社会结构都有不同的期待,然而学者们都认同需求满足的必要性和体现政府职能的公共服务机构在需要满足上的不可替代性。从这个角度来看,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服务大体系下的一个子集,既有推进科学进步、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公共职能,又有和贡献社会的公益职能,其满足学生需求的任务是势在必行的。

1.2 现行的高校学生需求评估

现行的针对高校学生需求的评估体系方向众多,或侧重精神需求、或侧重生活和学习需求,并未形成一个一致的宏观评估体系。故而本文将借用Bradshaw[8]教授的四维度需求说来浅谈高校学生的需求评估体系。

(1)规范性需要。既组织管理者认同的被评估对象的需要。此时的评估主体是高校管理机构,他们根据长期管理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需求展开建构。在该维度下,学生的适应性需求和就业达成需求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满足上述需求,高等学校通常会组织一系列诸如适应性小组、新生活动营、新老生交流会等活动,旨在增强大一新生的适应性,使之更好地在新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与此同时,大部分高校皆建成了就业信息中心和就业指导中心,意在帮助大学生进行求职培训和职业培训,更好地完成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衔接。上述活动为满足大学生的适应和就业需求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

(2)个人感和表达性需求。前者指作为主体性的个人在其生活环境中感受到又未表達出来的需求,后者则将主观感受组织化和具体化了。关于该层面的需求评估研究较少,并未有确切数据证实大学生作为需求评估主体在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环境中的个人需求,因此该维度可以成为支撑高校改革的后续研究重点。

(3)比较性需要。既不同群体在对比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学校间不同办学理念的差异,都有可能促生学生的比较性需求。可惜的是,这部分需求在现有文献中研究较少,比较效应同需求的相关性和因果性并未得到实证验证,因而该需求也是值得学校和学术界继续探索的地方。

综上所述,现行的高校学生需求评估体系主要由以下两个不足:其一,现行评估以学校管理者作为主体的规范性需求评估为主,以学生作为主体性的评估体系还未得到校方重视,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个人体验、理解和认知情感变迁,以及学生切实感受到的同其他同类学校的差距并没有数据支撑,因而可以说学校政策制定是以管理者为导向的规范性管理形式,本应占据主体地位的学生需求被边缘化了;其二,现行评估维度较为零散,虽涉及面很广,然而没有一个明确的、组织化的宏观评估体系,因而在探知学生需求的过程中缺乏理论架构和实证数据支撑,这也在客观上巩固了以管理者为导向的评估体系的形成。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究大学生需求及满足路径虽没有具体数据支撑,笔者试图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作为评估框架,试图探究地方性大学在改革过程中的学生需求内容,并对每一维度中满足学生需求的结构化机制做出尝试性解剖,进而提出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政策性建议。

(1)生理需求。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学生的生理需求满足受到市场和行政双重力量的冲击,作为管理者的校方既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又要考虑维护基本生活措施所花费的成本,其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地方性高校在资金、资源和区位上同重点学校相比并不占优势,因而满足学生身理需求的举措可能相对较少。虽然如此,然而生理需求是五大需求之首,是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校园活动的基础。作为管理者的学校可以克服传统的“大学生吃苦论”,让校园建设同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让基础设施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校园形象,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更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习的后顾之忧,让其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积极学习,服务社会。因而在高校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后勤社会化进程,令市场力量代替行政力量满足学生多样的生活需求,使其作为消费者而非被管理者自由选择,笔者认为这是地方性高校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2)安全需求。大学生校园安全问题是校方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地方性高校在改革背景中如何应对校园安全问题更成为组织者考虑的重点。绝大多数地方性高校都采取了积极措施应对安全事故,或者加强巡逻和安全知识教育,或者以科技手段加强安全监测,这些措施对保障学生安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校园安全事故同社会安全因素、传媒因素等交织影响,更添复杂,因而现代高校除了在实质上保证学生安全外,更要积极应对安全事故中受波及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在安全事故负面影响下学校的公共形象问题。地方性高校应在紧抓安全原则性问题的基础上增加服务意识和公共形象建设意识,不仅积极保障学生安全,更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将维护校园安全同维护学校公共形象相结合,将服务学生同保护学生相结合,令安全事故的负面影响在学生和学校的双重层面降到最低。

(3)社会交往需要。作为正值青春的大学生,其社会交往需要较高中时更为强烈,社会交往的平台也更为多元和复杂。现行地方性高校采取了诸多积极措施满足学生的社交需求,如联谊活动等,其对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高校改革倡导校企联合,尤其对地方性高校来说,就业是评判学校好坏的重要标准。因而作为组织者的学校可以相应地为学生搭建更多的社交平台,尤其是校内校外交往平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企业相接处,耳濡目染之中学习企业的办事逻辑和做事方式。这有利于学生提高其社交的多面性,也有利于推进学生就业,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变化。

(4)获得尊重的需要。大学生作为成年不久、又距社会不远的群体,其获取尊重和认可的需求较其他年龄段来说更为强烈,学生也更容易因试图获取尊重而做出过激举动。作为管理者的高校虽不能在方方面面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然而行政机构提升服务意识,从服务提供者而非管理者来解读学生行为,将极大地减少学生同学校、尤其是学校行政机构的冲突。而提升服务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而学校也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告知其获取尊重的适宜途径,使之明白获取尊重需要个人和环境的共同努力。

(5)自我实现的需求。工作岗位是大学生自我实现的主要场域,工作成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地方性高校旨在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因而应用型人才的就业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关键环节。为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校方可以采取多元措施,将技能培养同成就激励相结合,多鼓励学生从事有意义、能够获得成就感的生产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校方可以在教学中强调鼓励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另一方面,校方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校园竞赛场域,尤其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趣味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实现自我。

3 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性高校的改革应以学生为重点,以科学而实证的方式评估需求,掌握学生心理动向;与此同时,在不同层面上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令其感受到学校的人性化和服务化管理模式。而在需求满足过程中,增强地方性高校的服务意识,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成为满足上述多维需求的共性因素。因此,将管理型学校向服务型学校转变是需求满足的重中之重。学校可以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设计管理模式,切实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最终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2016.

[2]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3] 王保华.大学与社会共生:地方高校发展的模式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

[4] 贾美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自我身份的重构——基于教师作为学习者的视角[J].盐城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96-99.

[5] 孟庆国,曹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18):68-71.

[6] 岳经伦.中国社会政策[M].上海:格致出版社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 Abraham Harold Maslow.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Z].1943.

[8] Bradshaw.J. The Concept of Social Need [Z].1977.

[9] J·韦德·吉力.相互作用大学——美国重振活力之源[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10] 熊志明.广东高等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2000.

作者:彭泼

地方性院校学生心理分析论文 篇3:

基于学生人格特征表现的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学效果提升路径研究

【摘 要】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研究样本,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状况,从学生人格特征表现对教学效果影响的视角出发,提出提升教学效果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学生人格特征表现 少数民族地区 高职院校 教学效果 提升路径

学生的人格特征是指学生个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点的总和,也称个性。它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以及兴趣、爱好等等,是个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认知特点、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与学生个人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等密切相关。学生的人格特征可以通过不断的自我塑造和外部教育帮助得到逐步健全完善。由于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来自贫困乡村,受到家庭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不少学生的人格特征存在偏离正常甚至出现障碍等情况,他们看待问题、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情绪反应和意志行为等表现出与常人格格不入或不相协调的一面,偏激、自卑、孤僻、妒忌、依赖、自我中心等不良的人格倾向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极大地影响着教学效果。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广西河池市,是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典型,以该校的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可以反映出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高职教育学生人格特征表现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并能够针对这些影响提出提升教学效果的具体路径。

一、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特征表现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采用权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筛选量表《大学生人格问卷》(简称UPI),对2011年以来的入学新生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覆盖3060名学生,客观地反映出了学生的人格特征表现(见表1)。

表 1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情况表

根据UPI对各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界定:一类生是可能有较明显心理问题、存在人格缺陷或障碍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各类神经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严重的神经衰弱等),自杀倾向、精神分裂症倾向、认知偏激、悲观厌世、心理矛盾冲突激烈,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二类生是存在一般心理问题、人格特征轻度偏常的学生,易出现如人际关系不协调,新环境不适应,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情况。这类学生有种种烦恼,但能够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三类生是目前没有心理健康问题、人格特征正常的学生。这类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虽然偶尔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但都能够自行克服和解决,不把消极情绪带给他人。

从表1可看出,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特征表现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可能存在人格缺陷或障碍的学生状况堪忧。虽然这类学生比例逐年下降,但仍接近10%,比例依然很高。认为“活着没有意思”、对生活态度的认知极度偏激的学生群体规模较大,这对于学校教学效果和其他同学的人身安全构成潜在风险。第二,人格特征轻度偏常的学生数量众多。除2012级的学生外,其余两个年级的这类学生约占1/3的份额,数量众多,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第三,主动寻求帮助学生较少。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2011级仅有55人,所占比例很小。这说明可能存在人格缺陷或障碍和人格特征轻度偏常的大部分学生没有主动寻求校方帮助的意愿或勇气。

二、学生人格特征表现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认知偏激、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厌学情绪等影响教学效果

对于人格特征轻度偏常的学生而言,迟到、旷课、旷操现象普遍而且严重,甚至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对本校2012级的289名学生进行调查后,79%的学生认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厌学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行为。任课老师反映,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效果都不理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远远不够。这不仅对按时上课、遵守纪律的同学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会干扰教师的教学思路,影响教学效果的充分发挥。少数认知偏激学生课堂上公然顶撞教师,情绪无法控制,严重影响课堂纪律教学效果。甚至还有认知偏激学生主动退学的现象,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二)影响文化基础课教学

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高考分数普遍较低,有的甚至未经过高考从中职教育阶段直接过渡到高职教育阶段,他们的文化基础本身较弱,再加上认知偏激和学习目标不明确等不利因素的消极作用,导致这些学生无法正确认识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忽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造成文化基础课考试成绩相对较差的结果。

(三)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导致纪律松散

认知偏激和存在自卑、孤僻、妒忌、依赖等偏常人格特征的学生缺乏自我管理意识,他们做事往往更多地从自身利益考虑,一意孤行,自我约束和管理意识淡薄。如果班级中这样的学生人数众多就会导致纪律松散现象的出现。长期的歪风盛行,正气树不起来就造成群体不听课、不上课、不学习,混日子的现象。

(四)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班级认同感低

当前高职学生大多是“90后”,这一群体自我中心意识相对比较强烈,加上认知偏激和存在自卑、孤僻、妒忌等偏常人格特征的学生我行我素的行事风格,导致他们与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紧张,长此以往就造成班级认同感降低。某系进行抽样调查的某个班级有多达62%的学生在“是否喜欢这个班级”的问题上持非正面态度,“认为本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不够团结,没有凝聚力”的学生占45%(见表2)。可见学生对班级认同感不高,这就会直接导致班级凝聚力下降。如在课堂讨论和集体实践教学中,存在自卑、孤僻、妒忌等偏常人格特征的学生尤其是认知偏激的学生常常找不到合作伙伴进行课堂讨论和集体实践,导致课堂讨论和集体实践教学模式无法顺利开展,影响教学效果。

表 2 某系班级管理情况问卷调查统计

问题 是否喜欢这个班级 认为本班班风怎样 认为本班学习氛围怎样 认为本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 自己在班级中发挥的作用

学生答案 不喜欢、无所谓 一般、差 一般、差 不够团结,没有凝聚力 不好不坏

人数占比 62% 55% 62% 45% 7%

三、教学效果提升路径研究

针对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特征表现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本文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学生人格特征表现对教学效果的不良作用,使存在人格缺陷或障碍的学生和人格特征轻度偏常的学生能够回到正常的发展轨迹上来,融入学校集体生活。

(一)有效实施心理干预

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临床实践表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都会对人格特征形成产生影响,其中家庭和社会原因是主导的关键因素。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格障碍和人格特征偏常是社会学习的结果,儿童期间单纯通过观察、模仿,即可习得许多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包括一些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并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机制而固定下来。追溯人格障碍患者的童年,常可发现不良环境对其人格偏离所产生的影响。家庭中父母离婚,一方或双方死亡,父母中有精神病患者或违法犯罪行为,父母对子女的遗弃、虐待、专制、忽视、溺爱、放纵等,学校教育中对成绩不佳儿童的歧视,由于听课不懂而不安心在教室闷坐,对升学成才失望,坏伙伴的引诱教唆等,都可能使儿童形成异常的人格。某种人格特征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要改变并非易事,但通过加强自我调适和进行各种心理干预和治疗,人格障碍和人格特征偏常是可以得到纠正的。为此学校有必要对存在人格缺陷或障碍和人格特征偏常的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专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心理干预。专任辅导员和班主任是最贴近学生的学校基层管理人员,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情况较为了解,理应担当学生心理干预的重任。要专门找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当然形式不必过于正式,以免学生产生抵触和戒备的心理。让学生放松心情进行沟通,才能找到学生的人格障碍和人格特征偏常根源,进而对症下药,及时地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要让学生找到倾诉的通道。

2.任课教师也要承担心理干预的职责。任课教师除了教授课程以外,上课时还要不失时机地穿插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内容。这样既可以避免说教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的印象,可谓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但是少数任课教师认为心理干预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责,与任课教师无关。这种观念既不利于学生心理干预的进行,也不利于教学成果的提升。因为如果能够从任课教师那里学到做人的道理和方法,学生就会对任课教师更加钦佩和尊敬,上课时精力就会更集中,兴趣也会更浓厚,这样教学效果很有可能会自然提升。

3.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干预。考虑到部分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新手,尚无学生管理经验,甚至自身可能都还存在一些人格特征偏常的问题,因此,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干预显得尤为必要。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主导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对每一位被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建有档案。因此,可以长期干预并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研究,以便得到第一手数据,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开展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干预工作。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存在人格障碍和人格特征偏常的学生行事风格独特,为人处世考虑问题不周全,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状况发生,致使集体参与的课堂教学内容很难进行下去,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发挥好。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模式。一方面,大胆改革,以岗位需求的实际需要和职业资格的现实要求为出发点,减少高深的理论说教,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时增加学生的动手环节。另一方面,在布置项目化教学任务时,按照项目要求将任务分配到学生个人身上,上一环节学生完成了教学任务就交由下一环节学生进行,这样做既考虑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又避开了存在人格障碍和人格特征偏常学生个性的缺陷,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发展,减少甚至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如果一味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或者集体教学的方法,存在人格障碍和人格特征偏常的学生可能无法融入这种集体教学模式之中,甚至还会产生更强烈的厌学抵制情绪,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三)贯彻强化制度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规矩不执行也无法实现良好的管理状态。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是比较完善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作用,部分管理制度一直没能很好地发挥效用。对于存在人格障碍和人格特征偏常学生的管理工作,不仅仅要采取心理干预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等较为温和的方式,同时也要采取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只有刚柔并济,才能有效改善纪律松散的状况,有严格纪律的约束,学生才能够专心致志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认同感

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已是成年人,但是班级活动依然不可缺少。根据相关研究显示,简单的分组就能够引起群体成员对自己群组的偏爱。集体活动之所以可以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在于活动可以帮助班级成员更好地认识班级目标,体验班级责任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集体活动也可以检验班干部团队的工作效率。无论是对于存在人格缺陷或障碍和人格特征轻度偏常的学生,还是对于人格特征正常的学生,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对增强班级认同感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旦班级认同感增强,那么课堂学习氛围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师就可以全身心投入教学状态而不必时刻关注课堂纪律状态,教学效果也会有较大提升。

由此可见,基于学生人格特征表现的教学效果提升路径可以归纳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效果提升路径图

四、结论

本文以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特征表现为视角,通过对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这所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发掘出学生人格特征表现存在的问题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教学效果提升的四条路径,为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高职院校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韦朝忠.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报告[R].河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2013

[2]潘尚河.关于提高我院2+3、3+2类大专教学质量的现状分析[R]. 河池: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室,2013

[3]孙利.善用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基金项目】2012 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2JGZ193)

【作者简介】李卫东(1966-),男,博士,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教育管理;刘泽汀(1987-),男,硕士,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责编 何田田)

作者:李卫东 刘泽汀

上一篇: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下一篇:山区高速公路多桥梁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