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论文

2022-04-22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市场经济对商法人才也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商法人才培养方面大多处于探索阶段,商法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论文 篇1:

关于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所有高校的历史使命,更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层次性和特殊性。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应当找准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定位,走符合学校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地方财经类院校,应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从创新人格养成、创新能力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三个层次上积极推进,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探索拔尖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创新人才;培养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的关键。这一论断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单属于尖端大学,作为相对弱势的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仍然大有作为。

一、“创新”是否应当成为地方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

创新是一个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哲学与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集合,创新有着不同的层次和方式,无论从事任何工作,只要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都是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包括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内的所有高校共同的使命。

(一)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使命和应尽的义务

《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毫无疑问,创新人才培养包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所有类型高校的共同使命,创新更是大学精神的灵魂所在,发现、创造、变革,无论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务无不渗透着创新的元素。大学正是通过持续的创新活动,创造、传播和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

(二)创新人才培养是财经类院校发展不可或缺的任务

我们不否认技术领域的创造发明是创新的主要形式,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人文社科领域的创新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先将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应用的恰恰是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提出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开拓创新、要素创新、制度和管理体制创新。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依赖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另一个便是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应当成为财经类高校未来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作为地方财经类院校,更应该顺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提供大量优质的人力资本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三)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

创新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求异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潜意识,比如好奇心、兴趣、直觉、想象力等。在青年期20岁到25岁这个阶段,个体的智力发展达到顶峰,其思维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发展迅速,是开发创新性思维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大学尤其是本科时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的生理和心理时期。事实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尤其重视本科生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视之为创新型国家的“源动力”。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创新人才

不同高校因其专业、定位、生源等的不同而各具特点。这种差异性体现在创新上就是创新深度的不同、创新领域的不同、创新社会价值不一。作为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培育自己的特色。

(一)创新人才的层次定位

创新根据层次不同可以分为新生事物的创造发明、局部或衍生的改良和改善、学习性创新。学习性创新虽然是最低层次的创新,但它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为任何创新活动,都有一个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高层次的創新能力,必须基于较低层次的创新学习。对于地方财经类高校的大多数本科学生而言,仍处在学习性创新的阶段。学校要发挥的作用,就是要不断鼓励学生参与这种学习性创新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创新的方法,为其今后更高层次的创新活动奠定基础。

(二)创新人才的类型定位

根据所擅长领域的不同,创新人才可分为理论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技艺型创新人才。不同的创新人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彼此不可替代,都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创新资源。对于教育而言,培养什么类型的创新人才是与学校的定位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综合性重点大学应该以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主,地方性或专科性本科院校应该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而技艺型创新人才则是职业院校的主要职责,同时应兼顾其他类,满足高校创新培养向两端延伸的现实和需要。地方财经类院校,从其当前主要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定位出发,应该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但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培育一些研究型高端人才的苗子,并且这个比例应随着学校实力的增强而逐步增大。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1.创新人格的养成。创新人格的养成是创新人才培养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创新人格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因此,创新人格的养成就是要培养勤奋、坚韧不拔、不怕失败的创新精神;培养敢于质疑、探究问题的创新意识;培养发散的、联想的、反向的创新思维。这一层次的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材的选用上,要特别注意内容的前沿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在考试环节,不应完全依赖于客观题型,要设置一些开放式的题目,答案并非是唯一的。在学生的评价标准方面,要有多样性,降低卷面考试成绩的比重,设置实践性环节的评价等。

2.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格的外在显现状态,是个体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的结构中包括创造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需要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来实现的。在高校中,可以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学术性社团、学术性活动等,大力营造校园创新文化;通过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学科竞赛、学生科研课题等途径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创新活动的机会;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实验实训类课程和课时,设置创新学分,使学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这些能力训练,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创新的方法和规律,锻炼和提升提出问题、设置假设、收集资料、实验检验的基本创新能力,锻炼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最佳的人才群体结构是形态匀称的金字塔型,而目前中国的人才结构中最大的缺陷是“塔尖”人物。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说的就是这个现状。对于地方财经类高校而言,是否要投入精力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仍有一些争议和质疑。笔者认为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大众化并不意味着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趋同化和低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是因材施教、分层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高校人才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虽然地方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大部分是本科生,但是本科阶段的创新能力培养在整个人才培养周期中有着非常明显的基础作用。所以地方财经类院校应做好拔尖创新人才苗子的“培育”工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地方财经类院校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周期很长,需要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和特殊的培养机制,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综观国内的各个高校,本科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大概有三种模式:

第一種是两段式。此种模式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为代表,以成立荣誉学院的方式,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本形式,在大一新生中选拔优秀苗子,先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后两年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确认主修专业,并进入后期培养。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要求学校的学科门类要广,师资力量雄厚,能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融的培养和多样化的选择。在教学和培养中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强调学生选择与个性兴趣的契合性等。这种模式在综合性大学中应用较多,成效也比较明显。

第二种是产学研相结合。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基因工程创新班最为著名。华南理工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在本科生中组建“创新班”,采取“2.5+1.5”的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半在华南理工学习,后一年半到华大基因学习,直接参与实验室一流专家小组的研究。目前,华南理工有类似“华大班”这样的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建的拔尖人才创新班25个。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充分运用实验室、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平台的作用,把学校教学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强调研究成果的转化。

第三种是学科复合型,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根据学科之间的交融性、相关性和前沿性特征,中国人民大学从2006年起在学生公开选拔组建经济学―数学实验班、金融学―数学实验班、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等。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文理结合的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多媒体技术实验教学环境、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等,开展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西南财经大学中也开设了“金融与理财实验班”“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实验班”“金融智能与信息管理实验班”。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从交叉学科入手,教学中强调学科交融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专业性较强,在人文社科类学校和专业应用比较多。

从上述三种模式在各个高校运行的状况看,学科复合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符合地方财经类高校的现实条件和人才需求。大部分的地方财经类院校缺乏基础学科的支撑,专业设置比较狭窄,产学研结合比较困难,因此对于“两段式”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应用缺乏基础。而学科的交叉和复合是财经科学发展创新的重要源泉,这从近年来的经济学诺贝尔奖的获奖成果上就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纪宝成.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认识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2]冯有明.创新人才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童玉玲(1973-),女,浙江淳安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童玉玲

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论文 篇2:

地方财经类院校商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市场经济对商法人才也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商法人才培养方面大多处于探索阶段,商法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以地方财经类院校商法教学为视角,认为地方财经类院校商法应用人才培养要以地方经济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自身发展定位为基础,结合学校专业发展特色和优势,不断调整和完善商法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应用能力的训练,培养出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商法人才。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商法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1.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商法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教育思想重理论轻应用

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的思想根深蒂固。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是重视培养精英人才,轻视培养实用人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轻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輕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评价以书面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缺乏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核。

1.2专业课程设置与工作实践的联系不紧密

现代社会要求商法学专业大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有更高的商事综合素质,这也是对我们的高校商法学教育所提出的直接要求。从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偏颇,过于强调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陈旧,一方面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学科完整性,而非知识的实用性,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课程体系僵化,过于强调按学科组织课程,缺乏对现实需求的适应性,造成课程内容重复;人才培养模式落后,重理论灌输,轻实际应用;专业设置按学科导向,脱离社会需求。尤其是法律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现状,导致大学生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综合应用素质较低。

1.3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不少高校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工作上着力不多,目标不够明确,举措不够丰富,或是注重“点”上的某一项或某一类实践活动,忽视了对“面”上实践活动的指导,不能为大多数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或创造有利条件;再加上缺少科学、规范、健全的校内外紧密结合的培养合格人才的办法和机制,不能把大学生实践活动和教学计划很好地统一起来,组织开展一些与大学生法学专业知识相联系的较深层次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的能力素质难以得到充分的开发和锻炼。同时学生主动性差。相当一部分法学专业学生存在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较差、思维方式单一、知识面狭窄等学习瓶颈,对法律的掌握仅限于对理论和法条的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法律人,不是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2.地方财经类院校商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

2.1以地方经济需求为导向,培养商法实务人才

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财经类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方向。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具体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符合客观实际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大批服务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建设。

面对当前某些地方院校专业设置重复、发展定位雷同的现状,地方财经类院校必须凭借着独特的财经特色校园文化,形成独树一帜的商法教学模式,培养大批优秀的商事法律实用人才。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在商业、金融、保险等管理运营、市场开拓、金融投资等风险较大的领域,尤其需要防患于未然。在这些行业中,商法实务工作人员的工作一般被定位于一种支持性和应对型的地位,当处理相关实务时,如果他们不仅从法律的角度提出意见,而且对整个事情的经过都有相应的理性认识,工作就更加主动、更有成就。因此,高等院校商法教学工作应调整以适应地方市场需求,解析从劳务市场、企业招聘市场以及毕业生就业统计反馈的信息,判断商法人才的需求点,明确商法人才在哪些领域需求波动性较小或较大,区别对待,主动适应岗位需求。

2.2建立以提高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加强商法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应根据商法实务各岗位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教学体系,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进行设计,从而确定所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第一,商法应用在地方财经类院校的课程中,确定独立的教学目标,在各个学段都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的系统训练。第二,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不但要保证学生有充分时间从事实践活动,同时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中,也要充分贯彻商法应用的思想。第三,商法教学必须让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增进理解;运用商法解决一系列现实生活问题,对商事活动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在商法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课程体系方面,需要整合财经资源,完善商法专业课程体系。在商法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安排中应注意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分配问题。商法专业本科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更应突出的是应用性,即通过应用教育给学生一种处事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处理问题方法的基础上能自主地学习、实践、创新。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强化商事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掌握要具有综合性。具体是通过地方财政类院校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安排:课程实训、模拟法庭、辩论比赛、课程实习、课程论文等等,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3提升实践教学效能的措施

在学生应用技能的形成中,实践锻炼起着关键作用。实践教学可采用如下方式来改善:一是,模拟教学。模拟教学的优点是直观性、系统性以及协调性强。财经类院校可借助大量的数字、账册、图标等资源,使枯燥的法律条文学习具体化、形象化。模拟法庭的训练可以综合考查法科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系统掌握的情况以及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二是,课外调研。通过课外调研对法律领域的研究,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和普法宣传活动,加深学生对企业、合同等方面的法律知识的认识。通过组织学生旁听案件审理,对审判工作中发现的企业在机制、制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法律建议。三是,到实践基地实习。在实际运作中,在常规的基本理论讲授之外,学校应与企业达成定期实习协议,建立商法专业实践基地,固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经济活动中深化认识。同时与律师事务所或者法院签订实习协议,让学生切身经历案件审理流程,让学生更加了解办理法律事务的步骤。

2.4优化教师团队

优化教师团队,是培养培养商法实务人才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保证。首先,加强商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进修增强专业素养,也可定期派送教师到企业、律师事务所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其次聘请法律业界精英担任兼职的教师,同时为在校教师提供其更多的与法务实际工作接触的机会,提升其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颜梅林.中国高等法学教育之成就、反思与创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08).

[2]廖旺荣.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教育与职业,2013,(23).

作者:贾显维

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论文 篇3:

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摘 要]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意义,分析了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意向、进程和政策方面的现状,最后探讨了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选择。

[关键词]地方财经类高校;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

随着党的十八大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我国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大学者和高等院校行政管理者也深刻认识到协同创新培养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校重要的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型金融学类人才协同培养,就是以“协同”为手段,创新体制机制,促进高校、政府、金融企业等各类办学资源的有效融合,全面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学界围绕“校企合作”与“金融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大主题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效,但我们也注意到,关于校企合作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结合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关于校企协同培养的文献也不多。陈浩、董颖(2014)分析了“政产学”协同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和特征。董姝妍,孙晓程(2015)构建了基于综合能力提升的“政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赵卿(2016)探索了高校开展产学研协同教育的经验。张兄武(2016)认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是外部协同培养和内部协同培养的统一,并提出了完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 培养机制的建议。宋海涛等(2016)通过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人才动因及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协同培养人才上的建议。

一、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新地方财经类金融学类人才培养理念

目前,许多地方财经类院校不顾学校办学定位,将培养目标锁定在造就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而非培养基于自身特色的人才上。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学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欠缺主要表现为:第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趋同,培养模式高度单一,导致金融学类专业人才市场上的毕业生“千人一面”。第二,过分强调应用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注意不够,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存在“地方院校只需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985,211高校的责任”的认识误区。第三,过多强调专业理论学习,忽略与银行、保险、投资、证券等金融企业合作,与金融企业合作形式大于内容。第四,课外实习实训流于形式,对学生消化理解课堂理论知识、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作用有限。上述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学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有利于实现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企业的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有助于加强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学类专业的协同,提升地方财经类高校金融学类人才培养质量。首先,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有利于整合协同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优势。地方财经类院校通过相互聘请专任教师、学分互认、课程共享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其次,有利于地方财经类院校与其所在地其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协同创新,形成新的新兴交叉应用型金融学学科方向增长点。再次,有利于集聚地方财经类院校所在地高校的智力优势,更好地集聚金融保险投资学者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宜区域金融发展需要的全面优秀的金融学类人才。最后,从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的协作来说,地方财经类院校依据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的需求,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定向培养金融创新型人才,能更好地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服务。

(三)有利于实现高校、政府、金融企业的协同联动,提升地方财经类院校服务地方的能力

地方财经类院校所在地政府无疑是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强有力的人、物、财后盾。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有利于实现当地政府、高校、金融机构、金融中介组织的协同联动,拓宽区域金融、保险等经济协同发展的合作领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地方财经类院校所在地政府的协调与引导之下,地方财经类院校与其他院校协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金融创新型专业人才,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企业之间协作为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搭建卓有成效的平台;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创业基地和金融创新园区联动,金融創业基地和创新园区帮助金融学类学生将创新理想落地、创新理念和技术走向市场,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扶持,帮助金融创新型人才克服在学习、实习和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可见,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调动了各种协同培养的主体,实现了各个方面的协同联动,为拓宽地方财经类院校所在地的合作区域提供了重要的范式。

因此,必须以协同的理念,消除制度壁垒,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协同创新机制,推进高校封闭式人才培养模式向政产学研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建立创新性应用型金融学类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系统。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特别是地方财经类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机制缺失是制约金融学类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内部资源配置和人事制度使人才培养被局限于各二级学院建制的框架内,而难以在多学院、多学科专业或跨学院、跨学科专业之间展开。各二级学院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从高校与社会资源的关系来看,金融学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科研、社会实践也存在很大程度的脱节。

(一)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意向方面,有一定的交流但不够深入

近年来,地方财经类院校与当地政府、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的交流还是存在的,但很多时候,交流更多停留在表层,因此形成了阻碍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短板。究其原因,就是各行为主体之间利益协调存在困难,导致合作积极性不高。学校希望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的联合培养让学生提前接触金融实务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金融专业能力,但多数金融机构,特别是金融中介方却希望地方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学生进入其单位后能无缝对接参与到其具体的事务中去。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从而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对校企协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进程方面,有一定的合作但需拓宽

金融创新型人才客观上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满足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创新不断加快的需求,这就需要地方财经类院校和金融机构之间有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使金融创新型人才更好地适应金融创新不断推出的节奏。目前来看,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机构间的合作虽然已经展开,但是力度还不够,尤其是对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总体来看,目前签署的人才培养协作协议也不少,但是实质性的合作还处于初始阶段,很多时候是形式大于内容。大多数地方财经类院校服务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同时,地方财经类院校培养人才具有规范性,对金融学类学生又大量扩招,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从而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不利于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企业协同创新时的对接。金融企业方面,因为担心其核心机密外泄,实习学生只能做些简单的整理工作,使实习流于形式。

(三)在协同培养的政策方面,政府政策不完善,实施不到位

目前,在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虽然有一定的对策,但还需要进一步衔接。金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也就是所谓的“协同培养”。协同培养,包括了地方财经类院校与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的协同。而从目前的协同培养程度来看,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大都是宏观性的,缺乏操作性,但在各方协同联合培养人才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却急需具体的实施细则来指导。具体的实施细则的缺失容易导致各方在协作中被捆绑手脚。同时,政府部门一般都没有设立一个协调高校企业协作的专门机构,因此各方协作缺乏制度上的保证,一旦风险和困难出现,就不能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劳动人事部门的有力支持。

三、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分析

我国地方院校财经类金融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因此,探讨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理顺地方财经类院校内部金融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一是坚持金融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同培养人才。地方财经类院校要合理分配资源,通过建立金融学科建设反哺专业建设机制、学科专业一体化的资源保障机制和学科专业一体化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提升金融学类各专业核心竞争力,为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坚持金融科学研究与教学协同培养人才。要充分发挥金融学科科学研究对于金融学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作用,建立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金融学类专业教师结合自身科研方向开发研究型课程和特色课程,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活动“科研化”,将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通过开展探索性、创新性、研究性教学,提升教学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科研、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双向积极性。三是坚持行政管理与教学协同培养金融创新型专业人才。学校行政部门要加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正确行使行政权力,提高协调指导和服务保障能力,为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四是要坚持金融学类教师队伍建设协同机制,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送派青年教师去金融企业挂职锻炼的基础上,将一些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引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同时,加大校外聘请兼职教师的工作力度,通过人员实质性互聘等举措,聘请金融行业专家等作为讲座教师,拉近学校与行业的差距。

(二)建立以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校企联动机制

一是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学院主动对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与其他高校相关学院之间建立“院校协同联席工作小组”或者“金融学类专业协作组”。协调处理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拓展人才培养合作领域与层次,共同研究人才培养中的前瞻性问题,推动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要通过共同承担大型金融保险投资等攻关项目、师资互聘、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加强合作。同时,要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金融學类专业人才,探索在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专业认证、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国际交换生、短期游学项目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提高金融学类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二是地方财经类院校与金融企业组织建立金融创新型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协调培养计划成败的关键在于地方财经类院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是否能符合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的需要,以及这些毕业生能否给这些企业带来现实的生产力。地方财经类院校可借鉴美国经验,通过与金融业相关单位建立规范系统的沟通机制,使双方达到共赢。当然,除了沟通机制的建立,还要完善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校内实践模式与校外实习基地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与地方财经类院校共建校内的实践中心和校外的实习基地。另外,还需开展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模式探究,学生除了要在校内接受导师的指导外,还要定期到协作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接受校外导师的指导。

(三)形成以“政产学研用”为基础的联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政产学研用”即政府、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和用户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以政府为引导,形成强大的集研究、开发、生产和使用为一体的立体式合作系统,它体现了在创新平台搭建与制度建设、政策引导等方面政府的作用,也凸显了在创新进程中用户的主体地位。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以此为基础,推动政府、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和金融行业等共同努力,协同培养高素质金融创新型专业人才。具体表现在:

一是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企业、金融类科研单位、金融创新园区和基地、三行一会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要建立区域政府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金融行业的供需信息,完善金融数据库建设。政府要牵头引导成立“政产学研用”管理机构,协调处理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各培养主体的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建立政府主导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金融类科研单位、金融创新园区和基地、三行一会为辅助的高校金融保险成果转化体系,鼓励各行为主体间积极开展项目合作与文献资源共享,为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和育人的环境,构建并完善以政府为引导、产业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为依托的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合作模式。

二是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组织、金融类科研单位、金融创新园区和基地、三行一会建立风险责任承担机制。培养金融创新型人才,无论对个人、培养主体还是社会,都有着较好的预期收益,但风险和收益同在,所以各培养主体间应当建立风险责任承担机制,在地方财经类院校所在政府的协调下,各培养主体在各自风险可控的原则下开展精诚合作,达到各方共赢的目的。

四、结论

本文基于校企合作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从校企合作视角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地方财经院校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意义,探讨了金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提出了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产业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为依托的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合作模式,希望借此能对地方财经类院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增强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演进,加快我国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实践提供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浩,董颖.略论“政产学”协同培养人才的机制和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2] 董姝妍,孙晓程.基于综合能力提升的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

[3] 赵卿.产学研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金融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经营与管理,2016(4).

[4] 张兄武.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4).

[5] 宋海涛,周航,董莉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人才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4).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欧阳资生 王韧

上一篇:审计质量与持股比例无关论文下一篇:医院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