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本科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为调研对象,结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八年以来积累的经验与取得的成效,剖析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论文 篇1: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初探

摘 要:本文对近年来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状况进行分析,阐述了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的运用模式以及实施当中出现的问题;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对本科生的培养、学分制的完善等各方面都是有现实意义的,但是如何能够恰如其分的实施好本科生导师制,还是需要社会各界学者长期的共同研讨和努力。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学分制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而我国关注本科生导师制还得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浙江大学开创了大学生导师制的先河。随后国内其它高校开始纷纷效仿。新中国成立后,导师制只用于研究生教育,但近几年来,本科生导师制又变成各大高校研究和探讨的热点,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于2002年分别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

一、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缘由

本科生导师制能够在我国再次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素质教育理念的确立,使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了广泛的理论准备[1]。20世纪90年代,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当时,针对高校过分注重专业教育的情况,素质教育呼之欲出。可素质教育并不是以一种教育代替另一种教育,也不是以素质教育取代专业教育。因此,如何找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点,如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这是许多高校所正在努力的,这也是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所在。当时,我国以素质教育为目的,探讨和研究了一系列国外导师制的成功所在以及导师制对我国高校的教育意义。

2、完全学分制的推广,使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化有了相应的制度支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完全学分制的推广使得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了可靠的支撑。学分制是以规定学生要修满多少学分才能毕业以及按学分的多少来算学生的学习量的一种制度。学分制的实施,突出了高校学生的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个性化增强;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课程和指导方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不同个性需要,有利于培养有特色的人才。二是灵活性;学分制是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有了充分的选择权,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由选课,自己安排学习计划[2]。但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出现了一系列有待研究的问题,例如:学生的自主性及自由活动空间的增加,就必须要求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充分体现“导学”的作用。如何使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和要求,如何选择学习的课程,如何制定大学期间乃至人生的发展规划,这些都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这迫切需教师的指导,导师制的价值更加重大。

3、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前提保障。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有限的教师资源与相对无限的学生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3]批量式的输出与输入的教学方式完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多样性的选择以及学生个性化的差异性。

4、教书育人相结合的纽带。多年来,高等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制度上,大体分为教学和学生教育与管理两大块,由专业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由专职辅导员负责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我们一直以来都强调教师负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希望寓育人于课堂之中,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但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的作用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出现了教学与学生教育管理相脱节的现象[4]。这是长期以来制约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5、传统的辅导员制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管理的需要。近年来,高校扩招使得高校在校生成倍增加,这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考验。随着高校生人数的增多,课堂上学生人数也急剧增多,老师和学生的接触也就越来越少,学生的基础与个性差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班主任制及辅导员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里的学生需求,为了教书育人相结合,实施导师制势在必行。

6、对大一新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重要意义。事实上,从高中进入大学的时期,学生的整个学习思维方式与大学不相适应,必须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时大学有必要指定导师去帮助引导他们,使他们在升入大学后的四年中能够顺利成。从这一角度出发, 大学生本科施行导师制比研究生施行导师制更为重要,因为大学四年正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科研能力、身心素质等方面趋于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能得到有经验的导师正确的指导,那将终身受益,对日后的成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面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面临的就业及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指导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不能单从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要树立全面的新人才教育观;应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纳入学生的培养计划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应运而生。

二、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类型与实施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实行班级制及辅导员制的同时,学校组织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大批教学科研骨干老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通过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实践、科研水平、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给予指导[5]。

1、我国现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概括起来,我国目前导师制的模式多样,如按学习时段分类,有高年级导师制和低年级导师制;如按导师工作范围分类,则有科研导师、课程导师、生活导师、思想教育导师、优秀学生导师等;车承红提出导师在大一大二阶段为学生提供关于生活、思想方面上的指导,而到了大三阶段,学生可以再次选择与自身学习研究等相关的导师作为下个阶段的学习指导[6]。而戴雪梅从学生、导师、教学、激励考核等方面阐述了导师制的模式[7]。曹十芙也归纳出下面五种类型: (1)全程本科生导师制(2)高年级导师制(3)低年级导师制(4)英才导师制(5)学生宿舍导师制[8]。

笔者认为分阶段实施“双向选择”的导师制比较适合大一的新生,因为大学生刚刚走入大学校园,心智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加上新环境的影响,急需一名导师在生活、学习上给学生指明方向,引导学生融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当中。然而学生到了高年级,早已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应该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实践的学习上,这个时期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有再次选择导师的机会;这样的师生互选就多了更多的可操作性;而最终选择哪种合适的导师制类型还是要根据各高校的办学特点,充分考虑老师、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制定出最适合自己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度。

2、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实施状况可以从以下就方面进行分析[9-10]:

(1)导师的任聘资格。不是所有老师都能成为本科生的导师,这与本科生导师制的定位有关;如果高校仅把本科生导师定位于辅助辅导员及班主任工作的人员,那么一般大学的行政人员就可以担任本科生的导师;如果把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及科研活动的指导作为导师的主要职责,那么本科生导师必须是专业的教师。这样的导师不仅学术造诣要深厚;在自己专业领域要有所特长,而且能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指导,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其次,思想作风好,能为人师表,愿意承担导师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本科生的导师的对待学生的责任心和态度,因为对本科生的辅导,导师需要花更多额外的精力和时间,加上导师自身有许多科研任务及教学计划,有时会无暇顾及,所以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责任尤为重要。

(2)““双向选择”与“组织安排”相结合。由导师向院系申报计划,包括科研方向、课题内容和所需学生的具体要求等,然后由学生根据个人志愿、兴趣爱好、特长和专业基础选择导师,未能通过“双向选择”达成意向的导师或学生由组织上统一协调和安排。

(3)沟通与交流。本科生导师与学生间要建立定期联系的制度,其中,面对面的交流与辅导是必备环节。导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全面掌握被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业、兴趣、特长以及心理等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4)导师指导选课。在学分制条件下,为了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特长、专业以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了解培养计划,选择专业方向,制定选课计划,安排学习进程,并具体指导学生选课。

(5)倡导学生参与科研。导师指导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和科研素质训练。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有关科研实践活动,并完成有关科研报告或小论文。

三、目前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萌芽阶段,目前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各高校都是依据各校的特点制定符合该高校的人才培养制度,可以这么说,目前在各类高校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还只是在探索阶段,并非制度层面上的。由于它缺乏制度的约束性,所以在实施方面会有较大的随意性,因而往往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有些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只是流于形式,为了适应当下教育实践的趋势,其实高校本身还不具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能力。

1、导师资源不足,师生比例比过低。对于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合理的人数应该是一名导师带15名学生左右,但是由于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导师的队伍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学生多,导师少。目前一名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使得有的学校的导师制度名存实亡。

2、部分导师身兼数职,难有时间精力顾及本科生的指导。由于导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项目的研究,加上对研究生的指导任务,因此,让导师在工作之外再担任指导本科生的任务,工作量确实很大;同时,有些导师自身不重视对本科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这种导师制对本科生来说也形同虚设。

3、缺乏监督制度和激励机制。目前各大高校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上有制度的规定,但真正落实的情况却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监督和考察;许多高校导师制只是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已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导师的义务劳动成分更多些,这不利于调动导师的积极行,也就不利于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展开。导师的教书育人地位在目前的学校工作体制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反映和切实保证。表面上学校重视,但实际操作中院系责权不清,党团组织、学工系统与导师缺乏联系,对导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没有及时、恰当的指导、考核和评定,导致导师对本科生导师制缺乏热心[11]。

4、学校及教师思想管理观念上的误区。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高校领导对学分制的实质、特点、利弊等认识不清,更不能科学地制定出本科导师制方案,从而造成各学院对本科生导师不重视。另外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一些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身的事,学的好坏与己无关,作为教师只要该上的课上好就行,把教书和指导学生,教书和育人,人为地割裂开来。

除了以上几点外,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还有两点问题:一是尽管各高校都提出“双向选择”师生互选的办法;但学生对导师的了解仍不够全面,所以选择导师的自由度会比较少,这对学生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没有必要的规范制度,这样不能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指导。

四、结束语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校对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和思考,使得各大高校开始反思如何提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和解决目前高校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高校也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有些高校也走出了独具特色的道路,提出了一些导师制实施模式,可以这么说,牛津大学的传统的本科生导师制使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希望,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地方大学,许多高校都跃跃欲试,虽然有些高校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大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情况还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掘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实质;目前的研究和实践也存在着值得重视的许多误区: 片面套用外国或其他高校的成果,忽视本校的实际情况; 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考核办法、激励机制研究得较为深入,但对其监督和评价体系却很少涉足等。从历史上看,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应该是牛津大学导师制实施的哲学基础,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意识,具有批判思维能力的公民,而这个教学思想和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只是从表层把牛津大学的导师制移植过来了,本科生导师制中国化不是简单对制度进行一些修改就可以变成我国固有的本科生导师制,我们必须发现其深层次的内涵和实质性问题,并结合我国高校的现状和特点制定适合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

综上所述,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我国各大高校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多路要走,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不能照搬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模式,必须了解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再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解决上述的问题,各个击破,这样本科生导师制才能真正在我国高校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应 飚.导师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2000,(5).

[2] 严 燕,耿华萍.论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制度的建立[J].河南师范大学报,2003,(6).

[3] 张金萍,周游.成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几个关键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4] 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5] 王建武.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2008 (1).

[6] 车承红.谈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J].药学教育,2004,(3).

[7] 戴雪梅.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J].经济师,2004,(4).

[8] 曹十芙.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高校农业教育,2006,(3).

[9] 费英勒.本科生导师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10] 陈高扬.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21).

[11] 罗国基.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8,(4).

作者:杨柳

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论文 篇2: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研究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本科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为调研对象,结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八年以来积累的经验与取得的成效,剖析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从加强理论宣传、明确本科生导师制内涵,提高奖惩力度、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分工协作、制定导师团队指导机制,增加配套、建设互动指导平台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增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推动本科生学习、科研、实践、创新等能力的全面提升,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为其他高校相关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因材施教;团队指导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由教师负责,从学业、思政、心理、就业等方面对本科生进行个别指导的互动式人才培养制度[1-4]。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于1937年传入中国浙江大学并实施了一段时间,自2002年起由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校推广至全国的200多所高校[5-8]。本科生导师制可以有效弥补统一班级授课教育管理方式的不足,细化人才培养过程,建立一种相对固定的师生关系,由导师根据所指导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制定合理的学业和职业规划,培养学习、科研、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使其适应大学生活、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毕业后继续深造或参加工作作准备[9]。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符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10-11]。

当前中国各高校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从学生接受指导的时间阶段上分为全程导师制、半程导师制、年级导师制和项目导师制等;从本科生导师制所覆盖的学生范围上分为全员导师制、部分导师制和精英导师制等;从导师承担的指导内容上分为综合导师制、学业导师制、就业导师制、实践导师制、论文导师制、社团导师制和竞赛导师制等;从导师选配方式上分为师生互选式、直接分配式、师生互选和直接分配混合式等[12-14]。各学校的发展建设情况和教育教学管理政策存在差异,各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也有所不同,每所高校及其下属二级学院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政策的具体过程中会结合自身情况开展,积累一些独到经验。文章以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为调研对象,介绍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情况,总结经验,针对现有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旨在提高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成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

(一) 实施政策

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自2012年起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根据学院制定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本科生导师制从学生完成专业分流后开始(大一学年末),指导周期为三年(建筑类五年制的指导周期为四年),直至学生毕业离校。学生通过查看教师简历和参加师生见面会了解导师,填报导师申请表,导师再按照填报志愿情况挑选学生。2017年以前,对于没有选择导师或在师生互选过程中落选的学生,学院不再为其分配导师。自2017年起,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全员覆盖原则,每位学生可以填报3个志愿,按第一、第二、第三志愿的顺序进行协调,确保师生互选后每位学生都分配到导师。学院采用综合导师制,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范围包括学风建设、学业指导、课外科技活动和创新创业赛事的指导、思政教育、心理健康引导、职业规划、考研咨询、就业指导、毕业论文指导等方面。

每学年末进行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导师个人结合本学年的指导情况按《本科生导师制工作考核标准》(表1)填报《本科生导师工作自评表》并提交证明材料,同时所指导的学生填写《本科生导师工作学生评议表》,对导师进行评分,最终由学院考核工作小组对导师工作进行不合格、合格、良好或优秀的等级评定。

(二) 实施成效

近8年来,学院的学风明显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本科生获评省优秀学士论文17人次,发表学术论文27篇,在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学科竞赛中获奖66项,获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1项。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和考研率逐年攀升。这些成效与本科生导师对学生在学业、科研、创新创业、就业等方面的悉心指导密不可分。

整理学院2011级—2015级学生资料发现,参加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在学业成绩、毕业率、就业率等方面的整体表现明显优于同期未参加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且有论文发表、竞赛获奖等成果的学生均参加了本科生导师制。

从学院2011级—2018级参加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20人,进行关于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匿名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75份,其中支持学院施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占90.9%,对自己的本科生导师表示满意的占79.3%,认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对自己有实质性帮助的占72.4%,表示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法仍需改进的占64.7%。可见,大部分学生支持本科生导师制,认可导师的工作及对自己的帮助,但同时认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方法仍存在改进空间。

(三) 现存问题

虽然学院施行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角色定位模糊、职责不明

本科生导师工作范围过广,涉及本科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就业等方方面面,与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存在重叠交叉,加上缺乏宣传或宣传不够具体,学生对本科生导师的角色定位较为模糊,分不清楚其与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区别。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不知道找谁咨询,或因问题不对口(如奖学金政策、医药费报销、毕业生档案迁移手续等)无法从本科生导师处得到专业解答,易打消寻求导师帮助的积极性。一旦学生在学业或心理等方面出现状况,可能出现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多方同时监管使学生备受压力而产生逆反心理的情况,或出现几位教师都认为是对方的工作范围而放手不管致使学生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因此,本科生导师制应分工明确具体,导师只负责学业、竞赛、论文或就业的某一或某几方面,工作范围相对集中。

2.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考核机制

参加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大部分被动接受导师的定期指导,无紧急事情不会主动联系导师。只有少数对自己学业有规划,或对科研和学科竞赛有兴趣的学生会主动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调研发现,参与积极性不高由几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学生习惯了被动受教模式,倾向于接受导师的安排,而不是主动发现问题;二是大部分学生对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比赛等接触较少,不清楚此类活动的难度,且认为会耽误学习时间,因而不愿意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相关活动;三是对于接受指导的本科生,学院暂未出台考核标准,不进行考核(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均未对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或赛事获奖,需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抵消部分课外学分,學校给予的奖励较少或无奖励,而学生表现较差或不听从导师指导也不会受到惩罚,缺少必要的约束措施,学生易产生懈怠心理。

对于本科生导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而言,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还需承担班主任工作和行政辅助事务,时间精力有限,分身乏术。学院本科生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为15~20人(一些高校倡导的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15]),对学生需要倾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本科生导师考核仅体现在较少的绩效上(由300Symbol~A@ 3相乘所得),对于职称晋升和年终考核并无任何实质性影响。与科研、教研项目或论文相比,成果产出不明显,致使部分教师更倾向于花时间做项目、写论文。此外,每位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不同,《本科生导师制工作考核标准》中的一些指标,少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实现,而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则难度较大,因而本科生导师的考核结果与师生互选时分配的学生关系较大,有优质生源的导师较易满足考核标准。上述多种原因造成部分师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参与热情不高。

3.指导内容笼统、未考虑学生特点

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心智的日渐成熟,本科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需求,比如大一阶段需要适应校园的学习生活节奏,学会独立;大二阶段关注课程学习和各种文体社团活动;大三阶段在专业课学习之余关注实习实践和科研、竞赛等活动;大四阶段重心在考研、就业和毕业设计等。由于指导人数过多,很多导师主要采用群体指导的方式,除个别学生有特殊情况需单独交流,其他学生的指导内容每次都大同小异(学业、思想、考研、就业等),易使学生厌倦。不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笼统进行指导,难免影响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效果,还可能致使部分学生因相互比较而产生自卑心理。但导师每次都对学生一一指导,从时间和精力上也是不现实的。

4.师资力量不足、人员分配不合理

学院规定本科生导师需由师德良好、关爱学生、责任心强,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且有一年以上教学、科研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由于在职教师人数偏少,加上助教和新进教师不满足要求,本科生导师数量严重不足,导师实际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为15~20人。导师在从事教学、科研和行政辅助工作的同时,需承担十几名本科生的指导工作,实在分身乏术,导致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此外,术业有专攻,教师各自擅长的领域不一样,要求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业、心理、创新创业、学科竞赛、考研就业、社会实践等,既增加教师负担,又达不到最佳效果。

5.缺少配套、指导沟通效率不佳

受条件限制,学院暂未给本科生导师配套专项经费和场所。本科生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社会实践、学科竞赛或者创新研发时,缺少必要经费支持或经费不充足。导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指导通常在教室或办公室进行,由于是公共区域,为避免影响其他人的教学和工作,指导时间不宜过长,相对仓促的指导使导师无法兼顾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对某些问题开展深入交流。有时受场地限制,需分批次指导。而通过电话和网络交流指导时,由于语言表达不到位和学生对导师天生的“畏惧感”,师生间不能畅所欲言,不易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或者并没有真正帮助学生解惑,且电话或网络交流时间是琐碎分散的,导师因上课、开会或者其他工作,并不能每次都及时回应,某些情况下甚至遗漏一些信息。仓促的当面指导和琐碎的电话、网络交流导致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效率偏低,严重影响实施效果。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改进对策

针对学院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现有条件,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理论宣传、明确本科生导师制内涵

从学院层面出台政策文件,明确区分本科生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范围,对各角色的工作职责进一步细化。如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开展学生基层组织建设、评优评奖、党团建设,协助办理医保手续、就业协议、户口迁移等。班主任主要负责具体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建设、学生管理、班级评定,主持班会等事宜。本科生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业规划,设计职业规划,引导学生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等。避免本科生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三者工作重叠,减轻各方负担,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网络和线下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在向学生宣传本科生导师制政策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本科生导师制政策、作用、实施方式,又要让他们清楚本科生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区别,在遇到具体问题时知道找谁求助。

2.提高奖惩力度、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

对于教师而言,建议将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纳入职称评定或年终考核评优,并考虑指导本科生人数所产生的工作量差别,在折算年度考核要求的工作量或计算年终绩效时适当予以考虑。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建立适当的考核激励机制,由学院和导师对其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表现进行考评,在毕业要求或评奖评优中作参考,对于其在本科生导师指导下的论文发表、专利申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等进行适当奖励。对于考评不合格的导师和学生,可取消其参与评奖评优的权利。同时,建议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考核标准》中的某些考核指标适当弹性化,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避免只有少数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达到,以免影响大部分学生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积极性。

3.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根据不同年级的需求,分批次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注意每位学生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制阶段性的计划任务,在学习、生活和科研、创新创业训练、课外活动等方面开展针对性训练,发扬其优势和特长,弥补其短板。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适当的人文素养熏陶,在组内开展必要的文体活动、读书沙龙和主题讨论,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4.分工协作、制定导师团队指导机制

通过不同人员之间的组合,从3个层面进行分工协作,如图1所示。导师和其指导的本科生、研究生可以组成纵向指导团队,采用“老带新”和互帮互助的方法,让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与低年级本科生的部分指导工作,既能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又可为本科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有利于在团队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鼓励导师根据擅长领域自由搭配组合,形成专业辅导本科生从事科研、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等某一具体内容的横向团队,各导师团队将指导内容分工,以便为想在实践、科研或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发展的学生提供集中而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提高指导效率。此外,还可加强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配合,导师在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规划、职业方向规划时可结合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意见和建议,在学生出现学业退步或者厌学等情况时可与辅导员、班主任共同分析其心理和行为,从而提供帮助。当导师身兼班主任、任课教师等数重身份时,在指导学生总人数不变的前提下,可尽量安排其担任所承带班级学生的本科生导师,从而精简工作量。

5.增加配套支持、建设互动指导平台

学院提供本科生导师制的专用指导场地并配置必要的电脑、多媒体等设备,方便导师定期对本科生开展面对面指导。设置一定金额的本科生指导经费,出台相关的经费管理和使用政策,允许在指导本科生过程中产生必要而合理的经费。在网络上搭建互动指导平台(图2),师生双方通过PC端或移动端进行信息联动,为每位学生生成指导档案,便于记录其在大学各阶段的发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导师提出的解决方案和学业规划、职业发展计划等内容,使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流程规范化,指导过程透明化,同时平台的记录还可作为本科生导师制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结语

大学的根本在于育人,本科生导师制是实现三全育人、践行以生为本的重要途径。通过剖析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梳理主要问题,并立足现有条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增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提高师生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积极性,保障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其他同类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以苏州大学能源学院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5):81-82.

[2]孙文洁,杨文凯,王子超,等.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和成效[J].教育教学论坛,2020(8):23-24.

[3]鲁正,上官玉奇.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究——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2):1-4.

[4]邓华锋,丁瑜,王乐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导师制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5):38-41.

[5]倪筱楠,侯聪聪.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导师制实践探究[J].中国市场,2020(8):180-181.

[6]陈力祥.本科生导师制西方模式移植之困境及其应对[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19(6):1-6.

[7]傅明星,郭慧慧.构建我国地方高校本科生全员导师制的对策思考[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6):60-65,76.

[8]吴涛,凌越波,沈梅英.我国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与发展现状研究[J].大众文艺,2019(20):248-249.

[9]刘宿城,刘晓东.电气类专业本科导师制现状及培养标准初探[J].大学教育,2020(5):93-95.

[10]赵莉.以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依托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20(4):19-23.

[11]王东芳,赵哓军.一流本科教育的导师制——基于美国文理学院案例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9,41(9):67-73.

[12]朱丽花.现代书院制下本科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9):64-65.

[13]许敏,尹俊杰.双一流高校创新本科生导师制实践过程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39-41.

[14]高璇.本科生导师制: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新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36):4-7.

[15]徐福英,刘涛.基于“三全育人”的本科生导师制优化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85-87.

Key words: tutorial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s; talent training;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group guidance system

(責任编辑 周 沫)

作者:舒苏荀 舒艾 白希选 陈旭勇 吴巧云

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论文 篇3: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调查与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选取中南大学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中南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最后从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加强导师团队的培养、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三个方面提出促进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问卷调查;对策建议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在当今大学中颇为普及的教育培养模式,起源于15世纪初的牛津大学,并于19世纪逐步在欧洲发展起来。从2002年开始,北大、清华等高校开始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国内其他大学也开始效仿,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南大学于2004年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由各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在职教师担任,每个导师负责每一届学生中的2~4人,其学生由各系组织随机分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搜集数据,旨在通过统计方法分析中南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从中找出具体问题并加以解决,并为其他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提供建议。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调查

(一)问卷设计

1.调查对象。为使调查研究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对象选取中南大学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本研究共发放500份问卷,有效回收476份,有效回收率为95.2%,其中49%来自大二,34%来自大三,17%来自大四。

2.调查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以不同学院为第一层,以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大二至大四为第二层,以不同年级的不同专业为第三层,最终抽样单位为学生个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调查内容。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了《中南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现状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四方面的内容: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了解程度和满意度、本科生导师制给学生带来的益处、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预期和建议。

(二)问卷分析

(1)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了解程度和满意度。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满意度分别为:满意(22.34%)、一般(54.26%)、不满意(23.40%),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了解程度分别为:了解(26.60%)、一般(53.19%)、不了解(20.21%)。由此可以看出,中南大学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满意度较低,一半以上的同学仅停留在一般的态度上。这表明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其次,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了解程度偏低,表明本科生导师制的宣传力度还不够,部分本科生导师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

在中南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条例上规定,导师每学期至少要与学生见面两次以上,而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学期与导师见面在两次以上(包括两次)的比例仅为54.25%,有27.66%的学生与导师见面次数仅为一次,另有18.09%的学生还没有见过导师。与此同时,通过调查发现,有31.92%的学生从未主动联系导师,而30.85%的学生仅主动联系过一次,超过两次的学生比例仅为37.23%,原因可能为导师工作繁忙联系不上或者导师在校时间短。

综上所述,本科生导师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通过调查发现85.11%的学生认为定期与本科生导师交流是很有必要的,由此可见,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科生导师制给学生带来的益处。本科生导师制给学生的就业、感情、学习、生活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调查发现,本科生导师制给学生的帮助中,84.04%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面,57.45%体现在就业指导方面,37.23%体现在生活方面,20.21%体现在感情方面。由此可见,学生更愿意与导师交流学习工作方面的事情,而生活感情很少与导师沟通。学生的积极性也与其在此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息息相关,有51.06%的同学遇到问题不会主动找导师交流,43.62%的学生偶尔会寻求导师的帮助,仅有5.32%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联系导师,与导师关系较好,由此表明导师制在学生中的作用还没有明确,学生并没有遇事与导师沟通的意识。但调查同时也发现:随着学生入学时间的增加,师生间互动意识增强,学生主动联系老师的积极性会提高。

(3)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导师制的存在为大学生生活、就业、学习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导师制虽然在我国已经实行10年了,但是由于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疏漏导致70%多的学生还没有好好地利用起导师资源。除此之外,导师因为忙碌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对导师指导学生时采取何种方式的调查中表明:导师侃侃而谈而自己只负责记录和聆听的占24.47%,导师先通过换位思考提出一般性的建议和观点之后再回答每个人的个别问题占35.11%,主要以答疑为主占14.89%,每次都是随便聊聊占25.53%。

除此之外,经调查,63.83%的学生认为导师与学生不在同一个校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少,因而帮助效果不明显;51.06%的学生认为导师不够热心,不够主动;48.94%的学生认为导师资源不足,或者是导师时间不充裕,目前每个导师负责5~6名学生,已经超过了《中南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条例》中规定的2~4名,一般导师没有精力负责那么多学生;43.62%的学生提出导师制太形式,缺乏具体的规章制度保证实施,操作性不强。

在对学生与导师交流很少的原因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45.74%的学生的导师因为工作很忙,联系不上;其次41.49%的学生希望导师会主动联系自己。因而增强本科生导师的责任心意识尤为重要。

(4)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预期和建议。调查也得知:79.79%的学生希望通过导师的指导全面地认识自己,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55.32%的学生希望导师会指导自己的学习;53.19%的学生认为导师应该在社会实践方面给予自己一定的指导;45.74%的学生认为导师应该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此外,由于我校是大类招生,有43.62%的学生希望导师会在专业选择方面给予自己一定的帮助。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导师的需求为以下几个方面: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导、学习方面的指导、专业选取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心理方面的指导,而这五大部分也正是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热点话题,因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未来发展的指导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学生期望导师在其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调查中,53.19%的学生希望导师会成为自己的朋友,这样才可以毫无顾忌地与导师放松交谈;27.66%的学生认为导师可以作为自己的顾问,当自己有需求的时候可以去询问;而12.77%的学生希望导师是自己的领导,会带动自己如何去做;6.38%的学生希望导师可以作为自己的家长,各个方面都可以管着自己。

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度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的地方:62.77%的学生认为导师事务繁重,时间少,学校/学院应该出台文件要求导师每学期与学生见面达到一定次数;55.32%的学生认为学校/学院对导师的授课安排不合理,学校/学院应该安排导师授课,增加彼此了解的机会;53.19%的学生认为学校关于导师的反馈机制流于形式,学校/学院应当重视每年学生对导师的评价和反映的问题;50%的学生认为导师没起到指导作用,学校/学院应当适时组织安排师生交流会(每月或者每学期固定一段交流时段日,形式如导师学生月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南大学自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师生双方都受益匪浅:对老师而言减轻了科研负担、提前发现科研人才;对学生而言获得了选课建议与专业启蒙,提升了综合素质。但不可否认的是,本科生导师制仍存在师生比偏低、师生间缺乏双向选择、互动意识淡薄、考核指标难以量化、激励措施不足等问题,使其过于形式化,影响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

二、促进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发展对策

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漏洞,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加强导师团队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建立起完善的本科生导师制。

(一)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

1.厘定本科生导师的职责。明确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和定位,是确保本科生导师制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是在专业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学习实践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学生一定的实际指导,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因而在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条例中应当明确导师的职责。

2.细化导师指导内容及指导方式。导师指导的内容应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导、学习方面的指导、专业选取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心理方面的指导,并根据学生不同类型应有所侧重,最终确定导师的指导方式。本次调查中发现,有68.09%的学生与导师沟通是通过集体指导的形式,64.89%的学生通过打电话向导师咨询问题,34.04%的学生与导师进行过个别指导,还有25.53%的学生与导师进行过邮件的沟通。由此可见,导师与学生交流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因而增加小组活动(即导师所带的学生小组一起开展活动,如野外实习、聚餐会、讨论会等等)、休闲谈心会等方式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师生沟通和交流,改善师生关系,可以形成良性互动。

3.完善相应的评价、反馈激励机制。完善本科生导师的评价、激励机制是促进本科生导师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通过评价手段,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本科生导师工作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评价后反馈到激励机制中,通过激励手段来促进本科生导师制高效运行。

(二)加强导师团队的培养

1.确立多导师制培养制,即导师团队制培养。本科生由于与导师之间年龄等方面的差距,会与导师有距离感,平时可以配备其博士生或者研究生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指导。

2.依托优秀青年教师,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指导,并发动年轻老师担任导师。年轻老师一般都具有工作热情,针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教师资源紧缺的矛盾,可以依托热爱本专业、关爱学生、有强烈责任感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对其进行一定的培训,并定期开展经验交流等以提高本科生导师自身的素质。

3.加强本科生导师的责任心。调查发现,许多本科生导师科研、教学工作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有四分之一的导师一学期与学生见面次数为一次以下,因而增强本科生导师的责任心,端正本科生导师对导师这一职责的态度,会给学生各方面的提升带来的很大的帮助。

(三)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

鼓励导师积极性的同时,还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调查发现,54.21%的学生认为应该主动联系导师。由于导师与学生本来沟通途径少,很多学生积极性不高,并且导师一般工作繁忙,导致导师与学生沟通少。因而,学生作为导师制受益的主体,应该增加积极主动性,从本科生导师制中获益。

参考文献:

[1]W.Brad Johnson.On being a mentor:A guide for higher education faculty.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7.

[2]施翔.本科“朋辈导师制”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36):20-22.

[3]韩军,等.本科生导师制探讨与实践——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1,(9):17-18.

[4]顾倩.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成效与对策探索——以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导师制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12,14(2):92-95.

作者:王雄

上一篇:空间结构发展前景论文下一篇:民族贸易政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