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研导师制的指导论文

2022-04-30

[摘要]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组织保证。高职院校要综合学校的培养目标、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形势环境的发展变化等因素,准确定位辅导员的角色,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在辅导员选聘、培训、激励、发展等环节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推动辅导员队伍的整体优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基于科研导师制的指导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基于科研导师制的指导论文 篇1:

基于科研导师制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科研导师制的实施,主要以导师的科研项目为载体,鼓励本科学生参与到科研中,通过对学生系统的教学、社会实践和科研引导,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科研导师;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有着特殊意义,其中科研能力的培养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完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培养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成为与国际高校培养模式接轨的有效途径。

理工科为主的高校,教师都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大部分高校拥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基于这样优越的条件,依托科研导师制,指导本科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国内外科研导师制实施概况

国外有“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改传统“教”模式为“导”学模式,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和持续发展能力。15世纪初英国“新学院”创办者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首创,起初用于研究生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各大高校效仿美国高校实施学分制,将导师制推广用于大学生培养。我国高等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起步较晚,实施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理论脱离实践,科研精神培养缺乏,创新能力教育缺失等。在国家发展对创新型科技人才需求迫切的态势之下,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模式受到了挑战,促生了国内多所高校率先推出了科研与教学改革。为发展科技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实施本科生科研培训方案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课题,中国高校中的科研导师制应运而生,多所高校尝试为本科学生配备全程的科研导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所谓科研导师制,是以项目为抓手,科研为纽带,导师主导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促进教师在科研育人中的主导作用。集中优质教学资源,促进高层次教师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具备科研素质的学生,营造全员具备浓郁科研意识和学术氛围。培养与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于2011年率先在学校实施科研导师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科研导师制培养创新能力教育模式

1.前期科研兴趣的培养与专业基础知识积累。大学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主要是基础理论课程和相应的基本实验训练阶段,对科研了解甚少,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也不知道如何进行应用,低年级的学生很难直接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因此对低年级学生的培养任务是提高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促进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每一位专业任课教师应当有效地进行课堂应内外的宣讲,充分调动学生对科研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所做科研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促进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学校对学生开放各类基础性实验平台,供学生参观或体验,使学生对科研有一个感性上的认识,以开阔视野和思路;举办各类与科研相关的讲座或者学术讲座,鼓励学生主动积极获得研究课题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资料,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科研的方法;举办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加强学生对专业基础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和专业基础知识应用能力。通过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以及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为将来进入导师的科研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中期依托科研导师制模式的教育培养。科研导师的选聘。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学习指导能力,有主持的科研项目,能够为学生提供进行科研学习的平台,保证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师德高尚、责任心强的教师都有资格也有义务聘为科研导师。导师的选聘工作由各个教研室具体负责,符合条件有意向的教师向系上提出申请,每届本科生从大三年级(第五学期)开始实行导师制直至毕业。导师的聘任工作需在大二年级(第四学期)第二学期完成,导师聘期一般为二年。

学生的申请选拔。思想积极上进,学习态度端正;本科二年级及以上;有着参与科研的浓厚兴趣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协调好正常教学计划内的学习和参与科研的时间,或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都可以向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自愿提出申请,申请在大二年级(第四学期)第二学期完成。学院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及奖励政策,鼓励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当中。

师生互选确定指导关系。导师选聘和学生报名结束后,学院通过网站、QQ平台等多种渠道将导师的情况发布给学生,包括导师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研究方向、近些年的教学与科研情况、在研项目、对将来参与项目本科生的要求及数量。学生根据导师和自身的情况,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电话、邮件或其他方式与导师取得联系,介绍本人的基本情况及参与科研的愿望、想法等,争取参与科研的机会。互选机制,对教师和学生都能进行有效的激励。最终互选结果学院统一汇总登记,正式确定指导关系。

科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师生确定指导关系后,首先,导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参与项目的意愿以及综合素质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在研项目,对学生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最终选定一个小的研究课题,向学院科协申请立项,进行实践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导师指导学生如何查阅文献、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组织实验方案、实施试验、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发表科技论文、申请专利等工作。掌握科研学生在参与课题研究中,不断地深入了解科研,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3.后期参与科研取得成果的提炼。为了充分发挥科研导师的指导作用,更好地推动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学生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的成果必须有效及时地得到提炼。成果提炼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学生参与科研中取得成果在老师的指导下直接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或进行专利的申请,既使成果得到了有效的提炼,也使学生对科技论文的写作发表的技巧及专利申请的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第二种,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科研的情况,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或“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请、开展、结题,使学生对科研项目的开展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综合能力得到迅速提升。第三种,学生直接根据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这样大大地增加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提高了论文的深度,提升了毕业论文的质量。第四种,是最普遍的一种,即每年的3月份学院举行科研导师为指导教师的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集中对学生参与科研取得的成果进行集中提炼。竞赛面向全院全日制在校学生征集在参与科研过程中已成熟或趋近成熟的作品,竞赛征集作品类别包括: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实践报告或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四大等。凡具有原创性的观点和发现,具有重要理论或现实意义的论文皆可。学院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集中答辩,专家评审,对于优秀的作品学院进行奖励。既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也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三、科研导师制实施的保障措施

首先是制度保障。学院制定了《科研导师的聘任及考核管理办法》、《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管理办法》、《推进教师吸纳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方案了》等一系列的制度,既涉及了导师的聘任考核、学生的选拔管理,也涉及了导师和学生的激励奖励措施等方方面面,保证了科研导师制的实施。其次是经费保障。学院积极申请学校的学工及教改项目,争取得到资金的支持,同时学院还单独从学生活动经费中拿出部分供学生申请参与科研的基金,为学生参与项目提供部分自己支持。再次是时间保障。基础专业课及一些选修课尽量安排在低年级开设,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学生参与的科研实践相结合最佳,这样既符合教学规律也有利于保证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时间。

四、科研导师制的作用

科研导师制的实施,以导师的科研项目为载体,鼓励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工作。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特点、素质和能力不同,分阶段、有目的执行导师制。在长期系统的教学、社会实践和科研引导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因势利导、发挥所长,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传授知识、轻能力培养的缺陷,充分做到了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发挥了专业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提升了本科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本科生在培养方式上做了大胆的探索,高起点地構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菡,黄天寅.全程化科研导师制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

[2]汪劲松,王卫东,潘继承.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3]锁义,李容,潘乔丹,等.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1).

[4]刘月秀,谭仕林,徐正春.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5]于永,高艳阳,仪建红.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0).

作者:李雨健 朱大明

基于科研导师制的指导论文 篇2:

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队伍优化

[摘要]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组织保证。高职院校要综合学校的培养目标、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形势环境的发展变化等因素,准确定位辅导员的角色,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在辅导员选聘、培训、激励、发展等环节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推动辅导员队伍的整体优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角色 优化

[作者简介]吴新业(1962- ),男,福建长汀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福建 龙岩36402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化整合”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B20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这一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教育质量的提升,尤其是高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已成为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任务。而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角色定位不清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均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然而,由于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复杂性,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却往往因各种原因而出现不当迁移。

行政管理人员认为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可以交给辅导员去办,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保卫处等部门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教师认为辅导员处于辅助地位,是教学的配角;学生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就是发布文件,管理学生的日常事务;辅导员认为自己是“保姆”和“消防员”,整天忙于琐碎事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不清,导致其承担了过多的事务性工作,无法做好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本职工作,也导致辅导员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辅导员的选拔、培训、考核、激励和监督等方面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依据

高职院校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围绕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当前,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就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包含基本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和基础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辅导员通过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辅导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学生的“人生导师”。

2.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辅导员队伍的职能。我国的辅导员工作具有政治性、教育性、管理性、服务性等基本性质。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性的体现,要求辅导员通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教育性是由“高等职业院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所决定的,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面开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法制观念、行为规范、人文素质等教育。辅导员工作的管理性要求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事务进行管理。辅导员工作的服务性要求他们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和生活服务。

3.形势环境的发展变化。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高职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较差、心理素质脆弱、学习动力不足、自理能力较差等问题,迫切需要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和全方位的服务。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也给学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在各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加强指导。形势环境的发展变化,促使辅导员的角色在创新与完善中慢慢发生了转变,辅导员的角色从单一政治主导型逐渐向管理型、引导型、服务型方向转变。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基本角色

1.思想道德的教导者。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就是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法制意识和良好的品行操守。

2.学习生活的指导者。辅导员要从宏观上、从学生长期发展的角度指导学生的学习,包括对学生开展学习计划、学习技巧、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等辅导,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学习向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学习的过渡。生活指导则包括健身、宿舍生活、班级和社团活动、社交能力、安全指导等,使学生学会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融入集体生活,发展兴趣爱好,增加生活热情。

3.心理健康的疏导者。辅导员要学会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治疗,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帮助学生处理好各种心理矛盾,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职业发展的引导者。辅导员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长、爱好设计自己的择业目标和职业理想,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近期和长远目标,并全力以赴去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程序和应聘技巧,积极地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最终帮助学生获得满意的工作。

5.日常管理的主导者。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在指导和监督学生执行学校规章制度上负有重大责任,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日常管理。辅导员要夯实管理基础、创新管理方法,充分运用学校资源和社会力量进行管理。要利用规章制度和学生干部来加强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规范管理,发动学生骨干管理学生,学生自己管理学生,提高学生管理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领导机制

1.健全领导体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对高等学校辅导员实行学校和系双重领导。在学校层面而言,学校党政领导负有统一领导全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责任,履行规划、协调、督导的职责,必须把辅导员建设放在与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在系(部)层面而言,系党政领导负有直接领导本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责任,系党总支要负责做好本系辅导员的日常培养、管理和考核工作。

2.理顺职能关系。在部分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对辅导员的干预过多,往往让辅导员无所适从。因此,学校要理顺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为辅导员的工作创造宽松的环境。一是要理顺学生工作处和系党总支的关系。学生工作处对辅导员的管理应该着重做好完善制度、加强培训、统筹选聘、建立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系党总支对辅导员的管理应该着重做好执行学校管理制度、安排具体工作、加强考核等工作。二是要理顺学校其他部门与系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规范工作程序,尽可能减少其他部门对辅导员工作的干预,减少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

(二)优化选聘机制

1.建立辅导员准入制度。一是要坚持把“政治”作为基本指标,重点选聘政治信念坚定、思想品德优良、组织纪律观念强的优秀毕业生,确保新招聘的辅导员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鉴别力。二是要提高学历标准,高职院校可以适当提高学历门槛,从硕士研究生中择优选聘辅导员,尤其是担任过学生干部,既熟悉学生心理,又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硕士毕业生。三是要注意年龄标准,应该选拔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以缩小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年龄距离,使他们迅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优化选聘方式。要提高辅导员的选聘质量,就必须积极推动辅导员选聘方式的科学化和标准化。高职院校应该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规范辅导员的招聘过程,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科学严密地组织笔试和面试,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

(三)优化培训机制

1.建立培训体系。学校要制订辅导员培训计划,把辅导员的培训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对辅导员进行多层次、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要将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相结合,构建完整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其中,要重点抓好岗前培训和专题培训,对新聘的辅导员,学校要组织严格的岗前培训,使他们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了解工作对象的心理特征,学会处理突发事件。此外,每学年要组织一次专题培训,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与辅导。

2.提升培训质量。一是科学设计培训内容,要根据辅导员素质结构来设计辅导员培训课程,围绕“个人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组织能力素质”三个重点,选择培训内容,安排培训课程。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在培训中除了运用专家授课、分组讨论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使用模拟实习、案例分析、团队训练、参观考察、观看教学片等方式。同时,还可以每年组织辅导员开展一次思想政治教育调研和举办一次研讨会,提高辅导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各系还可以组建辅导员学习团队,团队成员利用工作例会等时间进行专题学习。

3.实行辅导员“导师制”。各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有经验的辅导员作为新聘辅导员的“导师”,对年轻辅导员进行传帮带,促进新聘辅导员更快地适应角色要求,更快地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完成育人工作。

(四)优化激励机制

1.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可以全面地反映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与业绩,从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学校要根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要求,制定科学的辅导员队伍考核办法,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坚持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理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师生评议与组织评定相结合,逐步完善“职责明确、测评科学、奖惩结合、以评促建”的考评机制。同时,要增强考核的有效性,把考核结果与津贴、晋升、培训机会等挂钩。在考核的基础上,开展“优秀辅导员”评比活动,将优秀辅导员的表彰单列,作为与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同一等级的先进进行表彰奖励,从而激发辅导员的爱岗敬业热情和信心。

2.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学校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政策,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一是从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实际需要出发,为辅导员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为辅导员创造温馨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二是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在岗位津贴、培训经费、通信补贴、加班补贴等方面向辅导员倾斜,使辅导员的整体待遇高于同级别的行政人员。

(五)优化发展机制

高职院校要努力建设辅导员的发展平台,积极拓宽辅导员的发展渠道。一是要激励优秀的骨干辅导员向专家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鼓励和支持有志于长期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辅导员通过攻读相关学位或业务培训走职业化发展道路。二是积极拓宽辅导员非专业化的发展空间。辅导员在工作5~8年后,一方面可以把部分辅导员作为学校党政干部的重要来源,把有一定工作资历的辅导员充实到学校党政管理的骨干岗位上;另一方面可以为部分既有专业背景又有学术造诣的辅导员提供攻读更高学位或专业学习进修的机会,为他们转岗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辅导、学习生活指导、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高职院校要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入手,科学界定辅导员的工作职能,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关于辅导员建设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在辅导员选聘、培训、激励、发展等环节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从而推动辅导员队伍的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1]柳明新,赵宝永.基于角色定位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9).

[2]刘国伟.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失落与归位[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3]曾保春.基于角色新定位的辅导员人格构建[J].中国冶金教育,2009(4).

[4]卞亚琴.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延展与职能探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5]马强.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J].北京教育,2009(5).

[6]甘均良,艾楚君.对新时期辅导员职能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2).

[7]张再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朱鸿飞.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探析[J].今日科苑,2008(8).

[9]余德淼.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队伍建设[J].硅谷,2009(21).

作者:吴新业

基于科研导师制的指导论文 篇3:

基于高校哲学专业学业指导的调查分析

摘    要: 高校哲学专业的学业指导是综合性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体现综合性高校的综合实力所在。通过对江苏省扬州大学哲学专业学业指导现状的调研分析,科学展示哲学学业指导的概况,探析其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分析数据,提出哲学专业增强学业效果的改进措施,为综合性大学推进哲学专业的学业指导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哲学专业    学业指导    实证分析

本文调研江苏省扬州大学的哲学学业指导情况,调研主要围绕哲学学生的学业指导情况、学业指导的直观认知、高校对哲学专业的学业指导的支持程度、对未来开展学业指导工作的期望等方面,形成数据与结论,希望为学校推进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证数据参考与实践指导建议。

一、关于大学哲学专业的学业指导的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通过问卷形式进行,调研问卷主要集中于哲学专业的学业指导情况,主要包括专业信息、课程设置、专业学习、学习指导和职业指导五个板块,共有102名学生参与本次问卷调查。参与调研的学生性别比例为男生19.92%、女生80.08%,基本上覆盖该校近4年来哲学专业的学生。

本次调研的核心是哲学专业的学业指导情况:一方面通过学生自身的认知数据,详细了解他们在基础学业与专业学习、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学业管理与学业指导需求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数据相关性的专业分析,辨析学生学业与专业、就业、职业、心理健康等领域的关联。通过对问卷调研结果的细致梳理和分析,从上述两个方面呈现我校本科学生学业指导现状。

1.哲学专业的学业认识情况。哲学学生对学业是否有着清晰正确的认知,是其自身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前提,也是开展哲学学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从哲学本科教学的规律和特殊看,哲学学生入校后将经过基础课程的学习逐渐向专业领域学生深入;同時,伴随着通识教育的深化,整个哲学本科阶段除了哲学本专业课程模块外,都会通过模块课程的形式选读社会科学类、人文与国学类、信息与自然科学类、艺术与体育类、创业教育类五大板块的通识课程。

(1)在基础学业中,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涉略广泛。调研显示:超过80%的学生会通过网上查阅、高年级学生(61.17%)、学校本科教学一览及选课网络(53.12%)主动获取有关考试、选课、课程设置等教学信息;同时,还有高达76%以上的学生通过新媒体(包括QQ、微博、微信等多媒体平台)和校内海报宣传(72.19%)获取校内外讲座信息。在通识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受益匪浅,他们对学校开设种类丰富的通识课程极为欢迎。69.32%的学生认为通识课能培养综合素质,52.88%的学生认为通识课让他们有更多的人文关怀,7.63%的学生觉得通识课可以帮助自己扩展视野和增长见识,14.66%的学生认为通识课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

(2)在专业学业上,学生认可程度较高,基础特色鲜明。调查显示,哲学专业学生积极通过自学(69.75%)、双专业辅修(24.41%)、旁听(7.20%)、网络课程(20.3%)和慕课(4.12%)等多种方式学习除了主修专业课程学习外的相关专业知识。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哲学专业与海内外大学学生访学、交换生等交流项目,为哲学专业学生提供开阔视野、提升专业基础的学习平台。

2.哲学专业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方面有显著特点。主要集中于:(1)学生学习动机端正,学习兴趣浓厚。哲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衡量哲学系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通过对学生对待课堂学习的态度来考察学生的学习动机:85.25%的受调查学生认真学习、每次课程都到;11.75%的学生偶尔请假。总体上看,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按时参加课程学习,积极投入专业学习中。另外,对学生选择选修课出发点的调研,洞悉学生对学习的兴趣。34.47%的学生会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课程,25.15%的学生以扩充知识面激励自己选修课程,25.46%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课程促进专业课程的学习。这充分显示哲学专业学生学风踏实,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意愿强烈。

(2)学生学习行为规范,学习哲学的兴趣浓厚,学习规划准确定位。端正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必须经过规范的学习行为实践,才能最终转化为优异的学习成果。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超过80%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有明确的学习规划,将近60%的学生在自学本课程以外的非本专业知识,而且对用于学习的时间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分配和安排。学生花在学业方面的时间安排依次为:70.93%专业课程学习、7.2%学科竞赛、4.93%准备技能证书、12.54%实习及其相关内容、0.85%科研项目等。毕业班考研数据能直接证明哲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兴趣,哲学专业学生对新的发展平台向往,积极参与考研复习,近4年来参加考研人数占班级人数72.5%,考研录取率在65%,这直接证实哲学专业学生对未来学习规划的准确定位。

二、哲学专业的学业指导中的存在问题探析

1.哲学学生对学业指导有着较高的期望值与校院两级的学业指导工作尚未开展之间的矛盾。该高校的哲学本科学生生源质量高,学生学习素质较高;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较好,学生对自身学业有着较高的目标。因此,学生对学业指导的需求很高。94.07%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未来学校面向哲学专业开展学业指导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他们对开展的学业指导活动有着自己的见解。但目前,学校面向哲学专业的学业指导活动还集中在开学的新生专业教育和高年级的专业与就业的主题教育等方面,同时这些活动都具有偶然性与自发性,缺乏连续性和整体性,所以专业指导的实效性有待提高。

2.学生的学业基础总体良好与学业指导方面的自我培养之间的矛盾。哲学专业学业基础总体良好的现实前提下,目前学业指导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自我意识并未发挥。一方面,学业指导形式单一。目前学业指导的活动多为讲座或班级活动的形式,虽然能够涉及学业指导实际,但是由于偏重全体学生的整体要求,故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特别是有针对性地提供学业指导的“菜单式服务”,因此,当学生在具体学业完成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只能自己摸索,容易导致学习焦虑等现象。目前学院组织的学业指导具有自发性、麻木性、表象性等特征,无法形成一种持久性、系统化的功能性内容。另一方面,学业指导没有持续性。目前的学业指导处于自发阶段,并未真正以持久性、固定化的内容加以确定。

3.哲学专业学业指导有自我要求与具体事务的未真正展开之间的矛盾。哲学所在的学院尚未设立专门的学习指导机构,未配备专业教师、学生工作人员、教学管理人员专门从事学业指导,因此难以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形成系统化的模式。具体而言,学院尝试开展了相关学业指导的活动,但目前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哲学专业所在的学院举办一次或数次讲座介绍专业学习内容和方法,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进行专业简介和学习方法指导。这些学业指导活动依然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单纯信息接收者的被动地位。因此,学生对专业指导的认可程度较低,参与热情有限,成为哲学学业指导难以克服的“瓶颈”。

三、我校哲学专业学业指导工作的改进措施

我们的建议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哲学专业的学业指导加以改进。

1.建立完善的学业指导的学分考察系统。通过学分引导的方式,促使哲学学生科学化、模式化、板块化、系统化地学习学业内容,特别要通过修学分的方式引导大一新生,能够使他们迅速进入哲学专业学习;同时在具体学习考核过程中,可以使用情境式教学、活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以创造出学业指导的现实性与科学性。

2.构建完备系统的学业指导操作体系。在构建哲学学业指导系统时,应考虑学校现实条件和哲学学生的实际需要,注重学业指导的实效性。因此,哲学学业指导的系列内容必须充分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哲学的实际情况及其专业模块课程的特点。一,要从实际情况分析哲学专业学生的学业存在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和有的放矢。二,要确立哲学学习指导的基本原则,形成全网化、多维度、立体性的哲学培养的人才模式。三,要设置多元化的学习指导内容和形式,如通过开设学业指导与规划课、成立专门的学生学业指导中心、实行哲学专业导师制、研究性教学引导等,帮助学生更新与转变学习观念、获得和改进学习策略、指导哲学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四,构建合理的大学生学习指导方式,根据哲学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标准化的学业指导方式,实现哲学专业学生学业指导的全覆盖、高质量。

3.构建反馈及时的学业指导监督评价体系。这一监督评价体系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哲学学业指导监督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考虑设置学校一级指标和学院二级指标,也可以设立短期一年指标和3年—5年中长期指标,瞄准哲学学生发展的最新动态与预期效果,形成高度精准化的学业监督方式。其二,学业指导监督评价的主体体系,应尝试建立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和学校四位一体的学业指导主体评价体系,不断生成系统化的学业指导氛围。其三,学业指导监督评价的制度体系。强化哲学专业素养、齐抓共管学习质量、提高哲学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动机。

参考文献:

[1]姜建忠.基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本科新生学业指导需求分析——以在杭高校为例[J].文教资料,2017(3).

[2]孙荪.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学业指导体系探究[J].江苏高教,2017(2).

[3]王松婵.哈佛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研究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

[4]吳雅娜.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个性化深度学业指导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

作者:周露平 周巧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管理必要性分析论文下一篇:发达国家实践经验成人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