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制度思索论文

2024-04-11

研究生导师制度思索论文(精选9篇)

篇1:研究生导师制度思索论文

研究生导师制度思索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导师制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其教学。然本制度的实行却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及困难,例如:导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平等,招生制度与培养制度错位,质量保障形同虚设[1];“博导”工作的岗位属性在实践中未能得到真正确立,存在严重等级化、功利化的倾向;重视导师聘任的前馈控制,忽视后续监控[2];导师重使用轻培养,甚至有放任不管的情形,等。[3]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减损了原先制度预期达成的功效。针对此课题,以往的研究大多从制度的历史层面进行考察,或采用实证的方式进行研究,较少以哲学探讨方法对研究生培育的根本问题进行讨论、探究。笔者认为,此问题更需从价值层面进行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精细的辩证以及宏观视野。基于此,文章以探讨师生关系著名学者马丁布伯的哲学为研究视角,进一步探讨理想师生关系的图像,藉此作为政策制定者未来改进之参考。

二、研究生导师制度疏离的危机

现行的导师制度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将原本“师徒制”的师生关系转为“老板制”的师生关系。此则为马丁布伯所说,人与人落入了“自失”的疏离情况之中,亦即人任由浩瀚恢弘的制度(宇宙)吞没“我”;人迷失于制度之中,盲从制度,毫无反思的能力。其起因于“人因为感受到个体的有限,所以人会企图藉由让宇宙吞没‘我’的方式,冀其能自我超越。进而造成独剩‘宇宙’,空有制度的虚壳,且无法达成当初制定制度的初衷,而使得‘我’的主体性消失。其结果是,人被‘它’物化的世界所淹没,并且彻底地屈从于暴政的淫威,让人的‘精神之实在性完全被褫夺”。

[4]换言之,此时,人服膺于制度之中,进而让人失去自我,呈现宛如没有灵魂的泥偶,进一步带来制度疏离的危机。现行研究生导师制度造成的疏离,让导师与研究生在此制度中皆丧失其主体性。马丁布伯认为,制度疏离,将造成人被沦为追逐各种目的的工具危机。其原因在于,制度的基础建立在人的各种目的之上。倘若失去人的主体性,那么在人们将会沦为政策的工具,让人受到社会结构这部庞大的机器所支配。如此一来,人就沦为被利用的工具。马丁布伯对“制度疏离”提出了批判。他认为,如果失去人的主体性,将使得制度逐渐失控,让人不得不调整自己,以便适应“它”。如此一来,便使得“我”的主体性消失,让人沦为被使用的对象。除此之外,“制度”疏离也会让人无法真正地生存于此时此刻之中。因此,处于制度疏离文化下的人们,毫无对话可言,并且会丧失直接对话的可能性,让人因而没有真实的.公共人生。马丁布伯表示,“这架机器却使得数目不断遽增的人类得以维持生存”[4];“当机器失去控制,而走向崩溃时,人却执迷不悟,竟天真地以为结构仍在正常运行”。[4]马丁布伯认为,此两者皆否定人与人的直接性对话关系,人们之间需要没有隔阂。他疾声呼吁并且警告人们,“难道我们没有发现,现代的工作与占有的方式,几乎已经让相遇的人生,以及相遇的关系荡然无存?”[4]因此,马丁布伯主张,人们须脱离制度,疏离文化。针对此困境,马丁布伯提出了直接性对话的纾困之道。他提出“只要人能建立起‘我-你’的直接关系,就能转换制度疏离所造成的它的疏离状态。”[4]因为,此时的研究生与导师疏离的状态已进入“我-你,人与人真诚的关系之中,让彼此呈现自然调和的状态”[4]。换言之,此时“已从关系的力量之中获得生机”[4]。因此,马丁布伯呼吁,“真正至关重要的问题是:称述你、回应你的精神是否常驻于人生、伫立于现实之中。”[4]可以了解,“真正的人生,乃是和谐的状态,它们之存在与延续,必求助于情欲(不断变化的内容),且必诉诸制度(恒定不宜的形式)。”[4]换言之,“真正的境界,纵然摇摆不定,却既不在经验与非经验之间,也不在给予与非给予之间,更不存在世界与价值世界之间;它同时跨越这些境界,而伫立在你与它之间,介于现象与对象之间。”[4]马丁布伯对此提出呼吁,“情欲与制度皆不能促成人生,能完成此伟业者,仅有第三者-你。”[4]

三、马丁布伯的教育哲学对改进导师制的启示

马丁布伯的教育哲学对超越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制度的疏离危机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意义。具体而言,欲建立具有“直接性”、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对话的研究生导师制,必须重视学生主体性以及导师的主体性这两个面向。

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由于制度无限扩大的危机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因此,马丁布伯认为,在政策制定时,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不应该过度强调制度,让学生失去自我。马丁布伯指出,过度强调制度,这正是时代的弊病之一。因为,人们只盲目地强调组织,并且将自身的需要,物化成客观的语言,以组织的形态来表现生命。所以,当人将制度视为绝对的价值以及标准时,将造成作为整体生命的分裂。针对师生之间的矛盾,马丁布伯提醒导师必须勇于面对此矛盾,而且试图寻找出和学生对话的途径。其次,由于当人成为“集体的奴隶”[5]时,都将视集体为至高无上的权威,因而丧失自身的“我”。自然而然,学生也会因此而遗失自身对于“生命以及世界的个人责任”[5]。针对此情况,对马丁布伯而言,正因为研究生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所以,导师在面对集体中丧失自我的人,必须要让他们意识到这种困境,并且唤醒他们,让他们具有“重新肩负起人生的勇气”[5]。如此一来,导师才能真正让他们恢复个人的自我。马丁布伯对此特别呼吁,导师应该让人们从这种疏离之中觉醒并且脱离,“这正是我们时代真正教育者的首要任务!”[5]此外,针对制度的设计马丁布伯指出,应该促进导师承担其帮助到学生的责任;亦要有助于导师教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原则(discipline)与命令(order)[5],为自我负责的起点,让其成为身心成熟(mature)的人。所以,令学生感到困惑的矛盾(confusingcontradictions),必须透过学生自身成为整体(unity)的生命,如此才方有可能真正地跳脱此困境。除此之外,马丁布伯指出学生盲目地服从制度的危险,他认为这样的服从,只是一种自我控制的形式。因此,马丁布伯反对约翰杜威(JohnDewey)在其著作《人类的本性与行为》(HumanNatureandConduct)所说,认为人须透过诫律的约束,才能真正形成自我控制的系统。针对此观点,马丁布伯指出,此绝非真正教育的基础。虽然,导师免不了运用有益的诫条,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但是,真正的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因此,虽然导师需凭藉原则与命令,建立起一套规则,让学生将之内在化。但是,马丁布伯表明,品格并不能沦为一套僵化的诫律系统,也不能被视为是一种习惯性反射的系统。相反地,导师必须以其整体的生命言行举止对学生展现自身的知行合一,并且在导师所遭遇的每个情境之中,须能用自身的生命活出他所教授的内容。那么,是否代表着教育不受规范?对马丁布伯而言,教育不能脱离规范,只是,真正的规范永远不会变成一种教条,也永远不会变成一种习惯。真正的规范隐藏在人的实体之中,并且透过人具体的行动,将之展现出来。马丁布伯以“人想偷窃”的欲念为例展示这一观点。他表明,当人兴起想偷窃的欲望时,他将受到“你不应偷”[5]的规范所钳制,以至于让人放弃这种念头。因为,“恶”宛如旋风般邻近人,但是,“善”是一种方向。所以,当人受到诫律(maximscommand)所限制时,仅是以第三种人称,向人倾诉。但是,控制能力(command)则是用第二人称“你”向人劝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导师在教育之中,扮演引发学生人生价值的角色,然而,这并不代表导师的地位高高在上。其原因在于,对马丁布伯而言,“教育者将无权这样做。”

2、重视导师的主体性对于马丁布伯而言,研究生导师制的设计,必须保障导师的主体性。因为导师会影响学生,而学生又背负着决定未来命运的重责。所以,导师肩负着左右“未来”发展的重责大任,其影响力不可言喻。①因此,不可小觑导师的影响力。教育的功用在于,“能让下一代将人类阴沉的一面,闪烁出光芒。”[5]事实上,“虽然,我们并无法预测导师的影响范围有多大,但是,透过教育的行动,我们可明显了解,教育的成效如何。”[5]因此,马丁布伯认为,如果教育者“为了教育的目的,必须选择与安排,教师上课的教学指引是个准则而不是绝对的唯一标准。”[4]因为“不管在教育本身的范围内,这个选择与安排是如何的妥当;他必须受到价值认定与责任担当的指引”。[4]所以,所谓的教学内容在于“导师应本着教育家的特殊谦逊,不断地予以修正”。事实上,“就教育家而言,所有学生的生命和特别的存在”[4],皆为不同形态的创造,绝对不可能一直不变。因此,教育的意义在于,透过导师“汇集世界的建设性力量”[4],并且透过自身的“辨别、淘汰与确认”[4],对于世界进行选择,并且以导师本身为媒介影响学生。换言之,研究生导师制的设计,应该让导师了解所谓的研究生培养,已经不再像以往的制式化教育般,让导师成为一名教书匠,或是绝对的权威。相反地,导师须因应时事脉动,并且深入了解社会的文化,时时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提出批判。研究生导师制度为一种参考,在具体实施时,身为一名导师必须具有领导者,以及研究者的特质,要能判别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而决定是否采用。导师并不能盲从研究生导师制度的相关规定,而让导师(我)的主体性丧失。事实上,导师应掌握时代之脉动,时时更新自身培养研究生能力的深度与广度,如此才能让师生之间的活动处于此时此刻的现在式真诚对话状态。“那么,这就是教育的原理,常态和固定的准则吗?”[4]马丁布伯指出,此并非常态和固定的准则,不过,其为“教育实体的原理”。

因为:“所谓的教育准则,永远是一种文化的基准(Norm),为社会、教会和新时代的基准。教育即是顺从此标准,并且以此所展示的精神活动”。[4]透过教育,能将此基准转化为适应时代与社会文化的语言。因此,对马丁布伯而言,不论教育从何开始,导师为学生对实际世界所进行的选择,“这只能是教育实体的开端”[4]。马丁布伯对此表明,“教育从没有固定与常态的教育准则,不但现在没有,就算过去也不曾有过!”[4]除此之外,马丁布伯指出,“注重形式和表面化的时代,并不存在教育的自动性,唯有在表面形式消逝后的时代,教育才能具有自动性。”[4]因此,教育只能在解脱传统教育的羁绊,在具有自由的情况下,让人肩负起自身的责任,让“人不再依赖任何教会、社会或文化”[4],人必须切切实实地面对现在。马丁布伯批判那些挟持过去时代的虚构形式,借以支配时代和建立名声的人们。因为,他们只留滞于过去的真实形式,并且努力的恢复这些形式。马丁布伯认为,“真正重视未来的人,虽然也许名气不大,但是他们每个人的内心,皆蕴含着积极主动的力量,让其在工作岗位上,展现出对精神生活的反应与负责。”

四、结论

对马丁布伯而言,“我们的教育应迈向何处?以及,我们应将受教者教育成什么人?诸如此类的问题”[4],只有时代才能回答。所以,“关于教育将成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这不是一种理论性的答案。”[4]此只能“在实际的行动中做出回答,或藉由老子的无为来回答此问题。”[4]总结上述可知,马丁布伯的哲学思想能为研究生导师制度提供改进的面向,这就是:必须重视师生直接性对话的重要性,必须让师生之间保持真诚的“我-你”对话关系,促使两方不会被制度所捆绑,在制度设计时,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主体性,无论是研究生或是导师的主体性都不应有所偏颇,否则易造成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疏离,如此就有沦为人与人自失疏离状态的危机;让人沦为追逐各种目的的工具,受到社会结构,这部庞大的机器(它)所支配,使人不得不调整自己,以便适应“它”,沦为被使用的对象,使得处于制度疏离文化下的人们,丧失直接对话的可能性。

篇2:研究生导师制度思索论文

建设述论

[摘要]本篇文章概述了“班导师制”的意义,具体阐述了加强班导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经验做法。

[关键词]班导师 管理制度 建设述论

班导师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其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关系重大。下面,我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就新形势下的班导师管理工作新思路作一探讨和分析。

一、深入分析班导师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由于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在于学生的日常管理,而基础课教师侧重于课程的教学,他们所带学生人数多、专业情况复杂,所以深入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难度较大。因此,“班导师制”应运而生。“班导师制”有如下优点:

1.班导师进行思想导向的形式更加灵活,它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

2.由于管理人数较少,班导师更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性格,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引导;

3.班导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指导学生的学习,起到“解惑”的作用;

4.班导师以自己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精英意识,起到“传道”的作用。

二、准确认识学生群体特征,合理构建班导师工作目标

1.学生群体的家庭背景。一般来说,班导师应重点关注家庭背景优越和极差这两端的学生,特别是后者。家庭较差的学生极易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因为这些学生不仅是“经济上弱者”,而且更是“心理上弱者”。因此,班导师,不仅要重视这些学生的经济扶贫工作,更要重视对他们心理上的“扶贫”。

2.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而进入大学后,社会性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摆脱以往的应试学习,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空间。在社交中,学生的个性在受到外界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他人。因此,班导师一方面要注意周围环境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一些学生的消极个性对群体或其他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规范班导师管理制度,有效实施重点教育工作

1.班导师的选择

(1)班导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

(2)班导师的选择要以青年教师或研究生为主。

(3)班导师最好选择高学历的教师。

(4)班导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制定明确的班导师管理制度

制定明确的聘用标准及聘用条件、评优原则等,并形成书面材料,作为班导师工作的准则,此文件的及时颁布与有效实施大大促进了我院班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班导师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与班导师拉近情感,培养全员育人意识

辅导员与班导师进行沟通,仅仅用权力和领导身份指挥导班导师工作是不可取的,利用有效的方式与各位班导师拉近感情交朋友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辅导员应该抓住日常工作中与班导师接触的每一次机会,及时了解班导师的具体工作情况,灌输全员育人思想,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帮助和分配工作任务。

4.实事求是,方法灵活,完成学院任务

班级管理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侯,作为辅导员一定要尽快与班导师进行沟通,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此时,辅导员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因为碍于班导师面子将问题置之不理。当然,在与班导师沟通时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完成既定目标。

5.班导师之间的经验交流

大学生自己独特的思想特征往往会与年老的教师形成代沟,为了消除师生间沟通的障碍,班导师一般都由年轻教师担任,但年轻教师担任班导师不像年长教师那样富有经验。所以,年轻的班导师多向有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老教师进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思维的碰撞也会有利于各班导师的工作的完善。

6.辅导员与班导师之间定期交流

辅导员和班导师的及时的沟通,一方面有利于学院任务的向下传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出现问题的及时反馈。我院每学期会召开

辅导员与班导师的交流会,以便调整学院整体发展方向。

7.兼顾全局,严抓重点

学习是学生的本职,班导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在大一期间,帮助学生打下一个扎实的学习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整个班级的学风的建立,需要班级每个同学都要将学习重视起来。班导师不仅要及时向学生灌输学习的思想,也必须严抓个别学生的成绩,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8.提前计划,及时沟通,适时总结

每名班导师每学期初有一份工作计划,期末有一份工作总结;每个月与所指导的学生至少见面2次;每学期同所指导每一个学生有一次以上单独谈话,并作记录。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并且每学期期末上交谈话记录和工作总结。

9.树立班导师人格魅力

一个人对他人的影响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而作为班导师而言,他的权力影响是相当有限的,这就要求班导师注重培养和发挥自己的非权力影响作用。在非权力影响中,班导师的人格影响力是巨大的。为此,要求班导师应当作到以下几点:(1)形成良好的心态。(2)培育高尚的情操。(3)培养探索的精神。

10.提倡班导师参加班级活动,有利于言传身教

如果班导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太少了,就很难达到管理的效果。所以,学院提倡班导师参加班级的活动,增进班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班导师的信任。

11.班导师的考核

学院依据发展目标对教师进行中期检查和考核。班导师的考核结果将作为工作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条件。考核的项目包括:班导师责任心、班级进步幅度、班级学习成绩排名、班级活动组织效果、班级凝聚力、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对班导师打分、各授课教师对班级评价等。

参考文献:

篇3:高校研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刍议

学术休假制度源于19世纪末美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首创, 是其提升教师能力、促进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制度形式[1]。学术休假可以缓解长期工作给教师带来的职业倦怠, 有助于教师在脱离教学安排压力的宽松状态下, 进行有兴趣、有价值、富有开创性的深度研究和自由探索, 能够激发新的工作动力、创造活力、发展潜力。目前,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于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功能性转变的关键时期, 创造性地推进研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制度, 有利于提升导师学术研究水平和指导能力, 激活导师队伍发展潜能。

1 建立导师学术休假的必要性分析

卡特·古德指出:学术休假是在教师为学校连续服务规定的年数后, 通过全部或部分补偿的休假提供给教师自我提高之机会的一个计划[2]。随着该项制度的不断发展, 慢慢演化成为一个提升教师水平、激励教师士气的重要制度。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膨胀期, 建立完善并施导师学术休假制度,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消除职业倦怠的影响。

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变化、持续更新、循环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的周期, 尤其对于导师这一特殊群体, 在指导若干届学生之后, 会出现创造力停滞期、工作热情消褪期。为此, 通过实施以一定时间学术休假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发展项目, 让导师以兴趣为牵引进行自由探索和学术充电, 享受与平时一样的工资待遇, 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职业倦怠。

1.2 彰显导师群体的荣誉。

导师是高等学校办学群体中的中坚和精英, 在我国的目前教育体制下, 这种荣誉并没有体现出来。学校通常在导师管理上, 对其论文数量、项目等级、科研经费等硬要求大大高于一般教师, 这些指标与招生指标、导师资格相挂钩, 对导师而言, 付出的多, 得到的却不多, 难以形成正反馈效应。建立导师学术休假制度, 可以突出导师的特殊待遇, 强化个体的光荣感。

1.3 推进队伍建设开放化。

从一般意义上讲, 导师队伍建设与师资建设的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要通过开放和流动保持发展活力, 而最大的不同指出也在于此, 导师队伍建设对开放程度、频度、力度的要求更高。通过建立学术休假制度, 有组织并在一定规范之下促使导师进行相对宽松、具有比较完整形态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化的学术“旅行”, 可以更好地开阔学术视野, 扩大对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1.4 缓解教学科研的矛盾。

教学与科研是教师在高等学校工作的两个基本任务, 对于导师而言, 在时间、精力、投入上如何有效地对教学、科研任务进行分配, 是一个很难调和的问题。通过学术休假, 可以让导师脱离现实的教学任务, 潜心做一些以兴趣为牵引、以研究为基础的工作, 在一定区间缓解现实任务带来的影响。

2 我国导师学术休假制度现状分析

在我国, 学术休假制度是一个“可选项”,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中指出:为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 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对教学任务较重的副教授以上教师实行学术休假制度。目前, 我国只有少数高等学校明确地确立了导师学术休假制度, 在大部分高校中并未普遍实行。

2.1 重视度差, 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窘境”。

高校目前, 对教师的管理理念是从“受管理者”出发, 缺乏“人本精神”, 缺少“人文关怀”, 缺失“学术自治”, 缺位“服务功能”。据此, 学校难以导师职业发展规律、个性发展需要、内心深层感受去思考问题, “学术休假”制度很自然地就成为“锦上添花”项目, 成为“有条件”学校的“豪华”摆设。

2.2 受益面小, 变成难以企及的“橱窗计划”。

我国1996年设立了“春晖计划”, 利用海外杰出人才的学术休假进行“柔性引进”, 为海外人才提供一个回国工作的“由头”或特殊空间, 国内高校教师不在之列[3]。以“春晖计划”为带动, 国内部分高校自2004年起也高调推行学术休假制度, 但迄今为止还无法在国内找到一个真正享受学术休假的老师。

2.3 功利性强, 异化为奖励型的“学术福利”。

国内高校的学术休假制度, 在实施过程中也备受争议,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这种休假变成了一种“轮流做庄”的纯福利性项目, 而非以学术需求为牵引, 有时甚至成为一种“照顾性”的安排。从学术休假的内容看, 大部分的开销是用于旅游、休闲、餐饮, 使得学术休假变成了“学术度假”。

2.4 配套不足, 缺乏导师群体的“有效响应”。

按照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实施的“工资+津贴”薪酬制度, 教师是要通过完成教学任务、争取科研项目来获得提高自身福利待遇, 而学术休假期间教师没有教学任务、难以申报课题, 同时又需要自筹经费完成“休假”任务, 很多教师在反复权衡之后不敢享受这一“特殊待遇”, 使得制度缺乏可持续执行动力。

3 构建导师学术休假制度的实施策略

实施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对于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正能量”作用不言而喻, 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下, 既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 也不能停滞不前, 影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考量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和生态环境, 高校可采用“四步走”的策略, 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构建各具特色的学术休假制度。第一步:从短期休假起步, 营造环境。在初始阶段按照“最小阻力原则”和“最佳路径原则”来规划实施, 先从短期休假做起, 一般以15天左右的团队性国内学术交流为主, 在内容上突出学术活动和休养生息两个主题, 可以安排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术研讨、以校际对口交流为为核心的学术访问、以校企联合为重心的科研意向洽谈等等。通过推行短期学术休假, 一方面强化学校管理者对导师职业发展的重视度, 另一方面强化导师的荣誉感、促使导师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参加、支持学术休假, 同时在学校逐步营造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第二步:向国际交流拓展, 扩大开放。在短期休假实施4个以上周期或者在学校试行两年左右之后, 可以适时拓展学术休假的内容。启动以出国游学为主要内容的休假项目, 形式上可以团队性和个体式相结合, 逐步由组织安排、集中出行、统一协调等“硬化”方式向个人申报、自主安排、自由结伴等“柔性”方式转变, 更加突出导师的个人意向、学术兴趣、人本诉求。同时, 以国际化休假形式为带动, 需要学校进一步完善对休假申请、休假经费来源、休假期间待遇以及效益综合评估等方面的制度, 为全面推开打好基础。第三步:用多种形式完善, 强化内涵。在短期休假试点取得阶段性进展, 并通过整体分析形成一定的“正反馈”效益之后, 需要向真正的学术休假制度靠拢。在具备一定条件之后, 学校可以将以15天为主的短期学术休假项目逐步延展到以半年甚至一年为主的中长期学术休假项目。需要注意的是, 该阶段在推进过程中依然要走试点———总结———推广的路子, 先在博士生导师中推行中长期学术休假项目, 之后拓展到博士生导师后备力量, 再后将硕士生导师纳入支持计划。同时, 之前实行的短期休假项目依然继续实施, 作为一种补充。第四步:靠政策制度规范, 走向常态。改革试点的成功与否, 最终要看是否形成了学校的制度规范与政策安排。对学校而言要在三个层面的制度建设中进行有效强化, 一是在基本制度层面要突出体现, 比如把“安排教师进行学术休假“作为学校的一项基本义务, 把享受“多种形式的学术休假”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权利;二是在具体制度层面要完善配套, 特别是要明确导师休假期间的教学工作量、科研业绩、薪酬安排等关键内容;三是在临时性制度层面要避免冲突, 要坚决避免一些临行时性制度影响学术休假制度的执行。

4 逐步营造导师学术休假的政策环境

建立具有中国大学特色的学术休假制度, 实质上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缩影, 也是大学自治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 不仅需要高等学校不断努力, 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尤其需要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4.1 转变教师管理理念。

学校管理者要切实转变“管理与被管理”的基本关系, 摒弃“管”的思想, 强化人本的理念、服务的意识, 从教师的真实感受深处去思考问题, 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性中设计政策, 让管理更加柔性, 更加契合知识分子的诉求。

4.2 改善学术生态环境。

学术休假制度能够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生根发芽, 最关键的养分是学术自治、教授治学, 离开了崇尚学术、学术自由的土壤, 这些制度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让学术回归大学, 才是推进这一制度的本源。

4.3 调整教师评价体系。

国外大学学术休假制度一般来讲有三项制度作为支撑, 一是终身教授制, 二是年薪制, 三是学术共同体, 这些制度可以保障教师不受经济等其它因素的干扰。当下, 我国高校也应改变以行政为主导的量化考核体系, 如果教授因花费大量时间去填写表格, 年轻教授由于需要工作量、论文等去挣工分, 那么学术休假制度就不可能持续推进下去。

4.4 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我国现行的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计划经济下的线性模式, 一个教师上一门课, 一门课一学期, 周周都有安排。教师很难脱身去参加学术休假, 为此可以采用国外大学模块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门课分若干模块, 一个教师就承担最擅长的模块, 这样可以让导师有更大的弹性空间去进行学术研究, 为学术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4.5 加强绩效评估反馈。

一方面要加强对参加学术休假导师的考核, 主要是把学术休假的目的向提高教师职业发展能力这一核心目标聚焦, 在考核中要突出导师自评的权重, 尊重教师本人的感受和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术休假环节的评估, 尤其做好学术休假结束后的追踪评估和事后效益评价, 通过评估适时调整制度安排, 不断提高学术休假质量。

摘要:文章对建立导师学术休假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导师学术休假的现状作了分析, 重点介绍了构建导师学术休假制度的实施策略, 总结了为建立具有中国大学特色的学术休假制度而需逐步营造的导师学术休假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必要性分析,现状分析,实施策略,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Celina M.Sima.The Role and Benefits of the Sabbatical Leave in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Satisfaction[J].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2000 (105) .

[2]林杰.美国大学的学术休假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 2008 (7) .

篇4:浅析研究生导师制度建设

摘 要:研究生导师制度在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工作中扮演着一种至关重要的角色,研究生导师制度建设是一项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工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点研究生为例,探讨了现存的导师制度单一化以及考核、管理制度不合理现象,指出加强研究生导师制度建设要从完善研究生导师制度和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考核、管理制度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制度;研究生培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研究生导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研究生导师作为学生在研期间学习与生活的带领者,不仅要在学术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起模范带头作用,研究生导师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占据重要且关键的地位。而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扩招比例不断上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社会预期有一定差距,所以研究生导师制度的建设便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内容。

1 我国研究生导师制度现状

导师制源自于欧洲。早在14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间关系密切。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导师制度,严格意义上说应当是指研究生论文指导老师,各高校也都制定了严格的硕士生导师职责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研究生导师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2005年经国家学位办和教育部共同批准设立的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①。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学科建设、学科研究等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与研究生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作为研究生培养教育中的关键因素,导师队伍的建设被赋予了很大的期望。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点研究生为例分析目前导师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导师制度单一化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最早采用的是德国模式,即师徒制。师徒制模式是: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就跟定某一位导师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以及学科自身的特点致使研究生规模不大,但导师规模在总体上相对充足,为能均衡分配,每一位研究生只有一名指导导师,这同我国大多数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实行办法一致,由此便造成研究生导师制度的单一化。事实证明,单一的导师制度存在诸多弊端:第一,导师的知识面、思维方式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等受到单一学科的限制,很难培养出交叉学科方向上的人才,导致研究生的知识面狭窄、思维局限、能力水平一般;第二,每一位导师除自己的教学指导工作以外,难免有自己的事务要处理,一旦导师不在位,研究生将处于无人指导状态,如果研究生本人不加以自觉约束,很容易造成学术研究过程的空白期。短期还可以弥补,若长期处于此种状态,对研究生整个学习周期来说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第三,有些导师本身负有繁重的管理任务,担任行政职务,通常难以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来处理研究生指导工作。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来说,担任本学科导师常有学校各级行政领导,他们工作繁忙、事务缠身,很难有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甚至有的研究生在选择导师一年之后都未曾与导师见面,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 导师考核、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各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都有其自己的导师考核制度,但现有的考核制度仍有不合理之处。比如,第一,考核制度重视对导师的学术水平考核而忽略对其师德的考核,使得学生只可能从导师那里学习到知识而不能被老师的个人品德精神所感染;第二,注重对导师科研水平的考核而忽略其教学能力的考核,这会出现导师虽然科研成果丰硕,却无法将自己的知识如数传授给研究生的现象;第三,注重对导师的个人考核而忽略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考核,导师责任心强,培养出学生自然优秀,而缺乏责任感的导师便是误人子弟,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第四,注重对导师的管理约束而忽略对导师的奖赏激励,这种情况容易使导师产生压力感和危机感,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导师们的指导积极性,不能够促使他们认真指导学生。

2 加强研究生导师制度建设

2.1 完善研究生导师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对现行的导师制度予以改进。一方面,导师自身队伍的建设要完善;另一方面,导师对学生的职责制度要完善。就导师自身队伍建设制度而言,导师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本队伍,导师在学科点建设中既承担指导研究生的工作,还承担着学科点各项建设的任务。故而,要求导师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导师指导研究生关键点是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是否把提高科研能力放在第一位,是导师与教师、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主要区别之一③。因此,可以通过规定、考核导师的研究成果作为导师自身队伍制度建设是否完善的一项重要指标。

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负责制就是指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导师就是学生的第一负责人。导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品质及生活能力等素质的提高。导师是研究生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以及能否顺利完成专业学业的关键,所以导师对研究生的职责主要体现在把握研究生的科研方向、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培养鉴别分析不同学术观点的能力、训练写作学术论文等方面。在研究生培养上,导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导师个人的专业方向及学生的意向,确定每个学生独特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有效指导学生确立研究方向、论文选题及研究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研究课题中来,鼓励并支持学生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指导学生阅读与研究相关的书籍和文献。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导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与互动的机制,形成师生见面制度,保证导师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及思想近况。

2.2 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考核、管理制度

规范的、科学的考核和管理制度是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基本制度支撑。

研究生导师考核作为一项衡量导师水平的指标,其机制贯穿在整个研究生指导过程中。首先,从制度层面保障导师考核制度。第一,由被考核导师本人将其教学、科研方面的成果及其对研究生指导方面的情况向学校相关部门做陈述,由有关部门对其做出评估并提出意见;第二,由被考核导师的同僚就他所了解的情况,对该考核对象近年来的教学内容、科研成果做如实汇报,以便相关部门能够更加全面了解该导师的工作情况;第三,由学校成立监督小组,对被考核导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指导研究生情况例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上报;第四,由被考核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对其导师的教学、指导情况做向学校相关部门全面阐述。其次,在选拔研究生导师时,仅关注导师的学术能力、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关注导师的道德水平。研究生导师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其高尚的师德实现树人育人的教育任务,这会对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工作带来无尽的动力。再者,要严格考核研究生导师的工作态度,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园丁,要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要有不断进取的雄心,以自身为典范,才能为学生起表率作用,成为学生未来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研究生导师的管理制度也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加强本专业科研平台建设,建立研究生导师科研激励制度。研究生导师首先作为学生学术知识和人格品格的设计者和培养者,其次作为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者与督促者。因此,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导师素质的高低。为此,应坚持“按需设岗、择优上岗”的原则,通过预先规定的制度来强化对导师的激励。具体而言,首先应根据学校招生名额指标设置相应导师岗位,确定好各专业导师岗位数以后,在那些已经具备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人员中,综合各种因素进行筛选,包括考察其拥有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以及之前指导过的学生的评价等等,使那些研究态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成果优异的导师能够及时进入教学工作中。同时,应建立健全导师奖惩机制和淘汰机制,根据考核制度标准由相关部门对在岗的导师进行考察,并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奖惩。对考核结果优秀者,除给予物质奖励外,应允许其适度扩招研究生;对未通过考核者,应暂时停止招收研究生,对连续多次未通过考核者,应暂停其招生资格,或者直接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以上这些具体制度的建设都能够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发挥很好的导向作用。

注释:

①杨松《论内涵式发展维度下研究生导师的指导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为例》大学教育,2014年8月。

②严晓凤《当前研究生导师制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教育发展与研究,2010年2月。

③顾钰民《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理论学刊,2009年8月。

参考文献:

[1]段冷昕,叶青海.基于培养质量的我国硕士研究生导师制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

[2]薛林群,门相国.深化研究生导师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3]龙著华,赵卫华.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导师制度建设[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9.

基金项目:本文为天津财经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马中化硕士点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4YJY1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韩竹(1982-),女,天津财经大学科研处,研究方向:教育经济。

篇5:有关师德建设的认知思索研究论文

1.新时期师德建设现状分析

我们一般讲的师德主要是指以一定的标准并结合教师职业特点,来指导和评价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也可以理解为教师特殊职业中的人格。对教师而言,知识的丰富和观念的更新固然重要,但它却无法取代人格的力量;方法娴熟和技巧高超很重要,但它也无法同人格抗衡。教育力源于受教育者的认同,只有受教育者认可教育者所给予的教育时,教育才能发挥效力。一直以来,我国广大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比较清苦的条件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呕心沥血、恪尽职守,以高尚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和经济体制改革转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使我们过去信奉和坚持的重德知耻、奉献向上的优良传统受到很大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完善,其促发的种种观念使学校教师的思想意识、道德和人生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变化。如市场经济的竞争刺激着以追名逐利为目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增长;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诱导了讲实惠、讲索取、讲得失观念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诱发了淡化约束、纪律松弛行为的发生;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促使了教师为追求物质利益而逆向流动和弃教改行思想的生长。正是因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社会上一些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使得教师师德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1.1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受到冲击对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等反映教师本质的品质发生了动摇,而对权利至上的市侩道义逐渐认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膨胀,表现为注重物质利益,刻意以等价交换来衡量工作和收入,讲实惠、讲报酬,不讲服务和奉献。

1.2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发生变异教书育人的情感投入大大减弱,情感兴趣的不稳定性加剧。“理想是空洞的,金钱是实用的”、“教书育人为别人,下海经商为自己”以及“无私奉献看不见,自我实践能体验”等等所谓价值新观念造成教师人生价值取向上的混乱。

1.3唯我主义的个人价值观,严重扭曲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为,个人是本位、个人是始点、个人是核心、个人是目的,追求的是学术造诣的资深、权威,强调的是以我为核心的发展,脱离群体,置集体利益于不顾,社会责任感不断降低。

1.4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浮躁心理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下降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投入的精力不足,教学不负责任,备课不认真,讲课不投入,得过且过,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从事有偿服务或兼职活动中。这些问题的滋生和存在,对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管理工作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影响着学校内部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已刻不容缓。

2.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内容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是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2.1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苦乐观、幸福观,自觉抵制和克服各种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并用之影响和教育学生。

2.2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高尚的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它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职业活动,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教育事业发展呕心沥血,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精心培养和教育学生。

2.3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为学生铺垫人生大厦基础时,学生的人生价值包含着教师的价值,教师也正是通过自觉能动的育人活动,在传授知识中丰富了自身,在塑造别人灵魂中净化了自己,实现和提升了自己的价值。

2.4精益求精积极进取是师德建设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要条件,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途径。一个优秀的人才,在他们接受教育、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受益最大、影响最长远的往往不是具体的科学知识,而是优秀的科学精神、治学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3.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

3.1把规范与管理协调起来师德规范是对师德的基本要求,但仅靠要求来规范师德,规范教师的精神境界,是难以使师德在原有的起点上升华的。我国师德建设从来没有停止过规范,但这些规范却没有筑成坚固的师德防线。当规范在教育管理中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有所偏离时,教师职称晋升、工资调整、发放奖金等也就作为管理的第一要义,使现代教育管理的正确价值追求与履行现代教育管理的职能模糊了。而以物质利益作为许诺的管理,加上社会不健康风气的影响,结果只能形成庸俗的师德,出现教师职业的倦怠。同时,物欲的无限性与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也在不断加剧和刺激着高尚师德反面因素的滋生。

3.2把理论研究与规范制度化结合起来师德建设既是一种理论研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其关键是要做到把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明确制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与教师的考核、晋升、深造、评奖及分配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系统化、制度化的实践活动中,强化师德教育和建设,促进师德的自我完善。

3.3把理论设计与约束机制联系起来在师德规范的设计上,要把抽象的要求和具有操作性的要求有机联系起来,并把抽象的要求尽可能地转化为具体的要求,使其简明、易记、量化、可考,以易于对师德的监督、检查、评价和奖惩。

3.4把奉献和索取的关系统一起来如何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是教师人生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辩证关系的外在表现。合理的索取是对正当的个人利益的保护,它要求在处理个人生存、发展与奉献的关系时,不能过分强调集体利益至上而挫伤教师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

3.5把坚持正面教育与批评疏导结合起来师德建设基础性的工作是师德教育,开展和加强师德教育就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与批评疏导的结合,坚持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的结合,坚持理论灌输与多种形式活动的结合,坚持典型引导与舆论褒贬的结合。

师德建设的成功与否,同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密切相关,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勤政、办事公道、乐于奉献、关心教师、模范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就会在学校树立正气,有效地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师德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校园舆论以及校园整体氛围。

篇6:在职研究生论文导师评语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在职研究生论文导师评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较高难度,工作量大。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毕业论文,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文题完全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

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没有抄袭现象。

良: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论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难度,工作量较大。选题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实践指导意义)。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强,能较为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强。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较为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但缺乏个人见解。

文题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

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未发现抄袭现象。

中: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一定难度,工作量一般。选题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实践指导意义)。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一般,能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基本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一般。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基本完整,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邮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

文题基本相符,论点比较突出,论述能较好地服务于论点。

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及格: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难度较小,工作量不大。论文选题一般。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差,不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的能力较差强。

文章篇幅符合学院规定,内容不够完整,层次结构安排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观点不够突出,逻辑性较差,没有个人见解。

文题有偏差,论点不够突出,论述不能紧紧围绕主题。

篇7: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导师评语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德州学院大学生选修足球的各种动机进行调查分析,这对德州学院足球选修课的开展和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论文结构较严谨,逻辑性较强,文字表达准确,内容阐述较为详实,格式较规范。该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并认真调查研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导师评语二】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德城区小学足球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其开展的因素,并提出合理化的结论与建议,这对德城区小学足球的开展和小学体育教学的促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论文结构较严谨,逻辑性较强,文字表达准确,内容阐述较为详实,格式不够规范。该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并认真调查研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导师评语三】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足球游戏在小学足球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对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和大众健身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论文结构较严谨,逻辑性较强,文字表达准确,内容阐述较为详实,格式较规范。该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并认真调查研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导师评语四】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德城区小学足球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开展的因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对德城区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论文结构较严谨,逻辑性较强,文字表达准确,内容阐述较为详实,格式较规范。该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并认真调查研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导师评语五】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德州学院普通大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成因,提出自己的结论与建议,这提高大学生足球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德州学院足球运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结构较严谨,逻辑性较强,文字表达较准确,内容阐述较为详实,但格式不够规范。该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并做了调查研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导师评语六】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首先分析了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功能,进而研究了足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影响以及足球文化与大学生体育目标,对大学生足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篇8:研究生导师制度思索论文

1. 导师遴选

西方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在遴选上相对宽松, 是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并重的导师遴选制。具体而言, 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条件因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导师所承担的责任的不同也表现各异。通常的要求是, 研究生导师除了通过包括研究和学习经历、研究生课堂教学、学术指导、学术成果、学术职务的担任等必要的资格审查之外, 还需要具备指导研究生学习、研究的能力。是否具有指导和管理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是美国的大学在选聘研究生导师所重点关注的。

2. 研究生指导委员会

在研究生指导方面, 美国采用的是学术互补的导师组负责制——研究生指导委员会的形式, 将导师制与集体相结合。由研究生指导委员会成员和主要的导师共同参与制定研究生的学习计划、课程教学以及论文指导与审核评定等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对研究生进行定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3. 学位论文的指导与评定

第一, 课程考核制度。美国的研究生在录取后要进行系统的课程学习, 课程考试采用笔试、口试或以二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同时也很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查。通过课程考核来实行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度, 研究生入学率高, 淘汰率也十分高。

第二, 学位论文的要求。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完成, 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学位论文的质量一方面可以检验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成效, 考查学生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来对导师的论文指导质量加以检验。在美国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论文不合格而不能获得学位。美国研究生导师十分重视研究生论文答辩, 他们往往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来要求学生严肃对待学术研究。

二我国的研究生导师制度概况

1. 导师遴选

目前, 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导师遴选大体上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由学位授予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进行的;另一种是由学位授予单位自行组织或由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批。

2. 导师负责制

中国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强调建立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 实行个人指导即导师与由5~7人组成的教研室集体指导相结合。目前中国的现实却是基于各校不同的基层教学组织结构,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一切科研活动基本还是由导师一人决定。

3. 学位论文的指导与评定

第一, 课程考核和中期考核制度。与美国相比中国研究生淘汰率很低。研究生的培养重视入学考试而轻视对后续的课程学习过程的多样性的考查, 研究生在校期间除了对所学的课程进行考核外, 很少有其他方面的考查, 其中课程的考核主要以开卷、闭卷考试或是以课程论文的方式展开。学生只要能在指定时间内学完必修课程, 获得学分并在最后一年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即可授予研究生学位。与美国不同的是, 在我国很少有学生会因论文答辩不合格而拿不到毕业证。

第二, 学位论文的要求。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之处在于坚持对硕士研究生在科研上的要求。因此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在完成必要的课程学习的前提下还要进行科研, 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此外也要进行必要的论文审核、答辩、修改等程序, 在研究生参加论文答辩之前要先获得答辩的资格, 一般以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作为标准。

三启示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我国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现提出以下几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

1. 优化遴选办法

打破传统的以职称为标准的遴选方法, 注重导师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学习经历等各项指标, 针对本校研究生状况一级学科建设水平适当做出权重, 全面考核、综合判定, 以选出优质的导师, 建设高水平的导师队伍。

2. 实行导师组负责制

借鉴学习美国的研究生导师制度, 实习导师组负责制, 共同检查学生的研究进展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充分发挥集体优势。

3. 建立多层次的培训制度和导师激励制度

对于新任导师不仅要进行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理论知识上的培训, 还要关注对导师个人思想道德素质上的培训。发挥校内优质导师队伍的作用, 对新任导师进行经验传授、教学帮扶和学术带动等。

4. 细化考核制度, 建立研究生淘汰制

细化考核制度, 建立规范的研究生淘汰制度对于缓解我国研究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具有可行性。

5. 转换和提升教学理念, 重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性的教学是一种教学趋势, 这种创新性不能只狭隘的在学位论文中得以彰显, 还要在课程教学中, 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展开, 转变教学理念, 以创新型教学和科研为中心,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6. 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集中表现, 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种实体性表现形式。保障学位论文的质量不仅是研究生个人的学业任务, 同时也是论文指导导师的责任。

通过以上对中美两国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指导与学位论文的审核等几个方面的简单比较, 可以看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通过不断地借鉴、吸收与融合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 以前车之鉴, 成就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完善, 不仅可以少走弯路而且也可以发现不足及时修正与创新, 建立起独具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摘要:导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 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美国和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导师制度状况以及学位论文审核等方面的分析与对比, 尝试发现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完善我国研究生导师制的合理化建议, 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核

参考文献

[1]吕宏.中美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2 (9)

篇9:研究生导师制度思索论文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院校 管理专业 导师制度

【课题项目】管理服务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模式研究,编号: JG201423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27-02

近年来,各个行业飞速发展对管理人才需求量日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专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校忽视了对导师的管理,促使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而导师制度的建立及实施,不仅能够帮助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还能够推进专业健康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因此加强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度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完善学分制度

所谓学分制,是指将学生自主选课作为基础,将学分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该制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产物,其涉及选课制、学分绩点制等多项制度。而导师制度是实施学分制度的重要基础,二者密不可分,紧密相连。如果在执行学分制的同时,忽视导师制度的实施,势必会影响学分制度的推行效果[1]。因此,在院校中实施导师制度是完善学分制度的重要基础。

(二)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

一直以来,我国本科院校都采取统一的教学计划、教材等开展教学活动,导致很多学生按照教师既定的方向发展,缺少个性化特点,创新能力被削弱。特别是对于管理专业,缺少创新型的管理人才难以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2]。而引入导师制度,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千篇一律”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个性、特点等基础之上,深度挖掘学生兴趣及爱好,从而开展针对性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三)有利于实现教育“教书”及“育人”的目标

传统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师仅关注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高校辅导员仅关注学生思想教育,并不了解教学,导致专业与思想教育相脱离。而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度,能够将二者有机整合,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教学“教书育人”的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3]。

(四)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大学教育更多的是强调专业性、个性化。受到家庭、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4]。而学生在制定大学发展目标等过程中,导师的参与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管理专业特点、发展动态等,并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因材施教活动,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自身擅长的领域中得到长足发展。

二、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导师制度概念及其实施现状

所谓导师制度,是指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共同构成了三大教育模式。该项制度实施的关键在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除了传统传输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的指导,以更好地落实全面教书、育人的理念。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非“211工程”大学的普通本科院校,目前我国该类院校数量高达500多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

当前,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各类高校实施导师制效果不尽人意,缺少相应的考核标准。加之教育理论界对于导师制度认知存在较大差别,直接增加了其推广及应用的难度。与此同时,管理专业导师制度更多的是集中在我国北大、浙大等高等学府,难以为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该制度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促使不同的院校实施时间、实施效果均有所差别。如有的院校从大一开始、有的允许一学期后双向置换等。另外,对于该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尚不统一,不利于该项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导师制度实施的有效对策

相比较其他专业,管理专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强调知识、能力及素质的统一、协调性。就知识而言,不但要具备广度,即专业基础及应用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即实用方向的转变。因此在实施导师制度过程中,同样需要关注上述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关注。

(一)协调专业培养方案与导师制度之间的关系,明确教师职责

导师制度构建的目标在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而针对当前导师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师生缺乏沟通问题,笔者认为要在制度中明确界定导师与校外导师的作用、职责等,确定导师与学分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导师能够围绕目标开展工作。同时,对于管理类专业而言,一般是大一与大二阶段在校内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而在大三、大四阶段开始迈向工作岗位开始实习,掌握管理技能,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此过程中,校内与校外导师要互相配合,对学生实践进行有效指导,特别是毕业设计的指导,校内导师要主动配合校外导师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更新教育理念

要想促使导师制在管理专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确保全体师生能够达成共识,如果缺少共同的教育理念,难以形成共识,导师制也无法顺利推行、因此在推广过程中,要加大对导师制的宣传力度,向师生渗透导师制的积极作用及实施必要性,促使师生能够正确认识导师制的本质及内涵。同时引导导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尊重人才,更加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在此基础上,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和引导,在导师的配合下,制定科学、合理、且符合自身优势的职业规划,提高规划设计及实施的针对性。

如某高校工程管理学院实施导师制,导师在新生入学时,引导学生就个人性格、职业能力等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而导师对工程管理专业未来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得出学生未来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的增长,国家实行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等,而这将影响国际、国内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综合上述各方面因素,导师帮助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方案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专业发展趋势,以发挥导师在其中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三)重视高素质导师队伍建设,突出导师的“导”

单纯依靠思想、观念的转变远远不够。就当前实施的导师制度来看,师资水平并不高,难以符合导师发挥自身指导作用。有的导师专业素养较高,但是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而一些导师虽然能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但是难以指导学生开展实训课程,直接影响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基于此,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十分必要。具体来说,可以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构建实训师资培训体系,一方面可以依靠相关高校的师资培训网络,如骨干教师培训等形式,将师资学历与专业、理论等培训有机整合,增强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秀实训导师的传播、帮助,提高青年导师的能力。如某院校经济管理专业,院校领导制定相关标准,综合师德、学历等多方面因素,将导师骨干作为培训目标,优先送培,结合经济管理专业建设,让他们承担课程教学研究、改革的责任,并加大了资金投入,参与更高层次的学术及实践活动,通过多元化形式,逐渐高素质导师队伍,促使导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配合导师制

现阶段,学分制已经成为各院校的主要教育教学制度,该项制度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个性化发展特点基础之上,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而在此背景下实施导师制,要关注学生在学分制度下发生的变化,如一些学生自律性较差,沉溺于电脑游戏中,还有一些学生过于急功近利,过度关注学分,忽视自身的全面发展等。对此,导师要加强对学生自律教育及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学分制度,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学生心中的疑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及职业观,在未来管理领域发挥自身才能。

(五)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

第一,大学生要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加强对自身管理专业内涵的认识,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实践课程,从中学习和提高管理技能,从而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与此同时,经常与导师保持联系,为日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第二,导师要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学和指导过程中,要满怀社会主义情感教育学生,配合高校思政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第三,高校作为导师制实施的重要载体,领导要制定相关制度管理办法,推动导师制在管理专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导师制的实施是一个综合性过程,要想促使制度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完善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

根据上文所述,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发展,导师制度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因此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导师制与其他制度之间关系的协调,并针对当前导师制实施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重视对高素质导师队伍的建设,促使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关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在管理领域充分发挥自身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双丽,张再权.浅析“双导师制”在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应用原则[J].职业技术,2012,(08):49.

[2]柏薇薇.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导师制实施方式及有效性研究[J].职业技术,2012,(08):106.

[3]张峰君,谢发之,潘和平.土建院校应用型本科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5,(05):63-64+108.

[4]熊威,张文凤,吕勇.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务实定位[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06):32-34.

作者简介:

上一篇:送达回证怎么填写范文下一篇:妈妈真“怪”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