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导师制的经济贸易论文

2022-04-22

摘要:翻译硕士专业,简称MTI(MTI=Master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ing),于2007年成为我国20个专业学位之一。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MTI从最初的15所到今天的215所,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这同时也让MTI的整体发展喜忧参半。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基于双导师制的经济贸易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于双导师制的经济贸易论文 篇1:

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摘 要: 在全球经济贸易频繁活动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是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要的关键。本文结合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状,提出构建“双核双能、层级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商务英语教学质量,培养适应企业需求、企业乐于接收、愿意重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 商务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背景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0)》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依托长三角地区及常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致力于培养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相符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英语语言基础、商务基础理论,以英语为工具,从事国际贸易单证制作、文秘、营销等外经贸行业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取得明显的实际效果:学生既拥有英语知识与技能,又有经济、管理、国际商务专业知识,较熟练地使用商务英语从事经贸、管理等领域的国际商务和行政管理工作。但同时,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的问题显现出来:缺乏商务环境下的应变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不佳;口语交际技能、商务函电写作能力、外贸流程及信用证流程知识技能比较薄弱。这都是由于受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活动从人才培养理念、教学体系构建、课程内容设置,到教学方法的应用及英语教学水平的测试等都不够健全、不够系统,培养的商务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实操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标准不相适应。因此,如何优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已是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更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必须确定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结构,使毕业生真正适应企业需求,成为企业乐于接收、愿意重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构建“双核双能、层级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应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从用人单位需求的视角,对专业建设进行研究,从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进而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双核双能、层级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厚英语基础、通商贸理论、重实践能力的专业建设思路,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掌握必需的英语能力、商务知识、综合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双核双能”是指“英语+商贸”的双核心和“外语能力+专业技能”的双能力,是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市场调研,分析人才的需求变化,剖析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层级递进”是指分年级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第一阶段,重点打好英语基础,侧重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结合到企业参观初步认知国际商贸理论,树立职业意识;第二阶段,重点掌握国际商贸理论和专业技能,通过校内外实训熟悉业务流程,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并提高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确定职业方向;第三阶段,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岗位适应能力,逐步形成职业能力。“工学结合”是指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学资源,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采用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途径,将学校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构建“课证融通、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

依据培养目标,从职业岗位要求出发,设计符合多个职业岗位要求课程,构建“课证融通、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在深化英语学习、掌握商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针对国际商务助理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方向的特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核心能力,形成知识能力要求,将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和英语考级内容融入课程,探索“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开发项目课程,构建既满足岗位技能要求又符合考证要求的课程体系。实施“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创新教学方法,借助教学资源库、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推进信息化进课堂,深入开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将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有机结合,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拓宽教学渠道,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将考核评价融入教学中,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用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五、打造“双师素质、专兼结合、校企融合、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

由于部分教师本身缺乏商务英语专业所面向岗位群的真实工作体验,加上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工作岗位对专业的能力在不断更新,教师难以随时关注日新月异的岗位工作的变化,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以后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脱节比较明显,因此,迫切需要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我校商务英语专业通过培养、引进、交流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教师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加快理实一体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满足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要。采用出国培训、国家培训、省级培训和下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加大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力度,鼓励教师报考单证员、报关员、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层次;加快专任专业教师的职称优化和学历提升。

优化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中心对课程进行多元整合,以多元化的课堂与实践模式,结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把英语和商贸作为两个基础核心,围绕两个核心,提高外语能力和专业技能,并在能力提升过程中加强英语和技能的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分年级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双核双能、层级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满足了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用人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OL].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刘建华.国内ESP研究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5).

[3]黄福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科技信息,2012(34):96.

[4]王立非,李琳.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011)[J].外语界,2013(4):2-10.

[5]姜宏丽.从工学结合谈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新途径[J].科技信息,2008(25).

作者:赵雪飞

基于双导师制的经济贸易论文 篇2:

我国MTI(翻译硕士专业)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摘 要:翻译硕士专业,简称MTI(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于2007年成为我国20个专业学位之一。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MTI从最初的15所到今天的215所,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这同时也让MTI的整体发展喜忧参半。从回顾MTI建设和发展的十年中的得失入手,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三个方面探寻我国在“翻译专业人才”与“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中徘徊不前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MTI;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习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和近年“一带一路”倡仪的实施,我国越来越亟须具有专业能力的翻译人才。在此社会背景下,我国的MTI翻译硕士成为我国国务院委员会批准设立的第18种专业学位,于2007年3月开始学位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MTI专业正式诞生。但是,近年随着各高校MTI专业学位授予点的迅速增多,对MTI专业发展也出现了褒贬不一,喜忧参半的声音。MTI专业发展究竟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进一步稳步发展成为各高校外语专业,以及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MTI(翻译硕士专业)建设十年回顾

我国翻译教育与西方相比起步较晚,自2006年以复旦大学为代表的首批3所高校试办翻译专业本科(BTI)作为我国翻译专业的起点,到2007年以北大、上外、复旦为代表的首批15所高校的翻译硕士(MTI)至今只有十余年的历史。在我国专业硕士学位建设中翻译硕士专业可以说成长是最快的,2011年对翻译专业更是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具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在2011年由40所迅速跃升为159所。十年间翻译专业学位建设不断取得成绩,截至2017年现在全国已有152所高校设置了翻译专业本科(BTI),215所高校開设翻译专业硕士(MTI)。自2010年起,曾经分为全日制和在职两种类型的MTI,逐步取消在职硕士,全部改为统一的全日制。在学历学位认证上,也由单证改为与传统学术硕士翻译方向的证件相同,为毕业证、学位证双证齐全。这一变化与2011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数量上的迅速增长相互呼应,迎来了我国翻译硕士学位发展的春天。

但是,在翻译硕士专业迅速发展过程中,学界对翻译硕士专业从学科基础、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到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基础设备的具体实施大都是喜忧参半的评价。如仲伟合在2011年全国翻译专业(MTI)年会上对快速发展的翻译专业表示“淡淡的欣喜,深深的忧虑,隐隐的恐惧”[1];如文军、穆雷(2009)在对8所翻译专业学位点的调研中指出,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与细化上、在课程开发和实践课程的设置上、在平衡翻译能力与语言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上、在计算机翻译等现代化技术在翻译专业课程的应用上等,都存在着提升的空间[2]。如柴明颖(2012)在分析目前我国翻译硕士学位(MTI)教育上的问题时指出,从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到实践基地,我国今后急需对MTI做出综合的体系性调整[3]。

事实上,上述的问题并非翻译专业独有的,其他专业学位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相近或相似的问题和隐忧。在2014年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会上,国务院学位办孙也刚副主任简明扼要而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专业学位存在“四化”现象,即“地位被矮化”“招生赢利化”“培养学术化”“管理边缘化”[1]。专业型研究生从在校期间的培养到进入人才市场的确存在着多重的尴尬,因为一方面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亮点是,注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而各院校对这一新兴学科还尚处于摸索阶段,导致在课程设置上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区别不大,甚至沿用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的院校也并非特例。另一方面人才市场虽急需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但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却存在优先选拔学术型硕士毕业生的倾向。

面对上述翻译专业学位“四化”现象的尴尬局面,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略称:教指委)不断建立各种标准,2013年MTI教指委年会主题是“以评促建,全面加强MTI教育质量的管理”,还出版各种相关教材,出台各种规范指导,希望通过对各高校MTI教学评估,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让全国翻译专业硕士的整体质量迅速提升。例如:教指委为了对生源质量进行把控,出台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入学考试全国联考指南》《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入学考试考试大纲》;教指委为了对师资和实习基地质量进行规范,与中国翻译协会联合出台了《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兼职教师认证规范》(2011年)《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企业)认证规范》(2011年);教指委为了保证MTI建设的质量,分别出台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07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新增外语语种培养点审核办法》(2011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基本条件》(2010年)等。

与此同时,教指委还通过参照上述标准和规范对全国各高校的翻译专业学位进行评估,并对一些高校的MTI招生实施了叫停整改再评估,甚至取消部分高校MTI学位授予资格等具体措施来规范和提升MTI的整体办学质量。2017年两所学校被取消MTI学位授予资格,有十几所学校被叫停整改,第三批获得MTI学位授予资格的高校正陆续迎接2018年度的MTI学位评估。

综上所述,翻译硕士专业(MTI)建设的十年也是我国实力不断增强的十年,这一时期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将不断扩大我国翻译人才的需求量。换言之,无论是市场,还是国家都亟须大批的、高质量的、专业性的翻译人才,在此社会大环境下翻译硕士专业(MTI)在这十年中从数量上跃进式的增长。但是,近年教指委开始将翻译硕士专业的教育质量作为发展的重点,将“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作为提升MTI整体质量意识的方针。回顾2007年到2017年十年中MTI学位建设和发展,可以用这样几个关键性词语进行描述:崭新的学科、跃进式的增长、摸索中改善、反思中成长。

二、我国翻译专业建设中的共同烦恼

我国MTI教育之所以长期徘徊在“翻译专业人才”与“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课程设置:在学术型与专业型中徘徊不定

翻译专业硕士(MTI)是我国的新兴事物,又加上跃进式的成长,致使很多高校的MTI课程在既没有足够成熟的课程模板可以模仿,也没有系统培训的现实条件制约,导致许多高校一边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要突出实践型、专业型、应用型,一边在实际课程设置上沿用着传统学术硕士翻译方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如钱晓波(2012)在针对日语MTI存在的问题中指出的那样,中日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和技术交流很频繁,急需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译员,能够精准地进行合同、合约等法律法规相关文件的翻译,以及机械、医疗等专业技术翻译能力的译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日语笔译”课程却大多偏向于文学类翻译[4]。事实上,在其他语种的MTI课程设置和实际教学上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即翻译专业课程与学术硕士课程雷同或区分不明显。

(二)师资队伍:在科研能力与翻译技能中左右为难的教师

与MTI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师资力量匮乏也是各高校的共通问题。导致匮乏的重要原因是,MTI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口译笔译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例如需要具有在大型会议、国际会议等临场翻译经验,或在译著、专业类文章的笔译上具有一定建树的教师来指导学生。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目前高校的评职体系却并未将译著、专业翻译类文章,以及现场口译纳入评职的指标,这就导致了同一名教师却要面临在MTI导师资格与教师自身评聘职称资格上的不同要求。外聘导师,让具有丰富翻译经验的MTI教师进入课堂,可以弥补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口笔译丰富经验的导师的缺陷。但是,根据2011年7月MTI教指委和中国翻译协会联合发布的《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兼职教师认证规范》中的规定,外聘教师需要具有“高学历、高职称”,或者兼职教师要具有6年以上翻译职业经历,同时需要与高校签约,并教授1-2门符合培养要求的课程。这些要求,同时需要与高校签约。

換言之,MTI是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型翻译人才的学科,而目前高校的评价体系是“重科研,轻实践”的,这让在两个不同评价体系中的MTI师资建设很难两全。而对于外聘教师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外聘教师无法固定时间授课,外事办翻译等公务员身份无法与其他单位签约等现实屏障。

(三)实习基地建设: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捉襟见肘

在教学中重视实践教育,是MTI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之处。在MTI培养方案中也明确规定高校需要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学生必须在学校指定的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使之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的译员。但是,对于实习基地以及兼职导师的认证与评聘上却存在着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2013年我国首批获得MTI教指委和中国译协认证的有23家,通过兼职导师认证的有41人[5]。这个数字与全国近200家高校的MTI专业要求的口译笔译每个专业需要4名以上兼职导师的要求,有着巨大的缺口和差距。

实习基地建设同时还受地方特色的制约。以黑龙江省的日语翻译市场为例,能够为学生提供翻译机会的公司不多,这虽然与学生的翻译技能还有待成熟是有一定关系的,但黑龙江省日企等外资企业不多这一现实条件限制了翻译实习基地的建设。同时,学生即使获得了翻译实习机会,真正参与到翻译实质性工作的机会也并不多。而这一局面并非黑龙江省独有,而是普遍存在于很多高校的MTI的实习基地建设中。因此尽管在MTI培养方案中对于实习基地建设将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提出很高的期许,但是目前的状况是MTI的实践基地建设在理想很高端,现实很骨感中蹒跚不前。

三、翻译专业硕士的建议与展望

(一)课程建设: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培养学术化”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而如何将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践和应用能力”“语言认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具体到实际课程中,是脱离“培养学术化”实现培养“翻译专业人才”的突破口。因此首先培养学生能胜任会议文件、各种应用文、报刊文章等各类文本的笔译,各类各级会议、外事接待等的口译,在课程教学中,不囿于教材指定内容而是积极采用素材教学、案例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翻转课堂的使用也将缩短课程导入环节和课堂练习时间,将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地用于具体的翻译纠错、翻译技能演示、翻译切磋。第三,评价体系不囿于教师给学生学期中和学期末的单向评价,而是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翻译作品展示的群体评价等日常学习成果多方位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纳入评价体系中,让学生不断在翻译评价反馈中提升自己的翻译技巧和综合的翻译实践能力。

(二)师资培养:导师负责制、双导师制、团队导师制的多轨制并行

一个学科建设的好坏可以说是基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而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MTI专业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讲师资是匮乏的,这主要源于具有丰富的口译笔译实践经历的师资力量不足。基于这一现实笔者认为:首先,建立寒暑假的系统师资培训机制、建立日常口译笔译观摩课机制是提升MTI教师教学能力的捷径。其次,除了导师和双导师负责制外,需要形成一个团队导师制度,即吸纳校外的实际翻译人才形成每一届的导师团队,形成一个联合指导的模式。联合指导,可以以每月学生进行口笔译实践演练课时共同指导,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指导。导师和双导师负责制、团队导师制的模式将有效和迅速地提升师资队伍的理论和实践的力量,为学生提供具有翻译实战经验的同时,还将翻译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引入到高校课堂,从结果上将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了解翻译市场的现状。

(三)实习基地建设:本地化、互联网加的线上、线下实习基地并行制

“实践能力”“专业性”“质量”和“特色”是MTI教育的几个关键词,而实习基地中的教学形式可以说是实现这些特色的重要手段。首先,突出本地化的MTI实习基地不是每个高校都可以做到的。以哈尔滨和大连的日语MTI实习基地为例进行比较的话,很容易发现尽管受历史影响,日语教育的历史和日语人才的储备两地是相似的,但受本地经济状况的影响,后者有更多的日企资源可以建立与日语相关的本土化的实习基地,而前者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建议不再囿于传统的实习基地,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建立线上、线下的实习基地,或者传统的实习基地与网上实习基地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各种可以体验实际翻译流程和翻译实战的机会。

四、結语

自2001年我国进入WTO经贸组织,特别是近年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不仅市场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也亟须培养具有精准地表达中国国家话语能力的翻译人才。国际化、全球化和我国“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进一步增长。因此我国飞跃式发展的MTI学位建设,还需稳步而具体地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实习基地建设入手,从日常教学和实习实践中实现MTI的培养目标:“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为国家输送大批的国家急需的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为实现我国的“中国梦”,需要培育能够从不同的领域精准地表达中国声音的口译和笔译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仲伟合.我国翻译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2014(4):40-44.

[2]文军,穆雷.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教学,2009(4):92-95.

[3]柴明颖.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上外高翻综合改革试点[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95.

[4]钱晓波,探讨日语MTI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以东华大学外语学院为例[C].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大学日语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2:72-78.

[5]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及兼职教师认证工作启动.[EB/OL].[2017-06-01].http://tac-online.org.cn/ch/

tran/2013-08/15/content_6212676.htm.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MTI

ZHENG Yang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25,China)

Key words: MTI,design of translation curriculums,teacher resources,practice base

作者:郑杨

基于双导师制的经济贸易论文 篇3: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探索

摘 要: 通过走访座谈,从班级的招生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调研。调研结果表明:良好的校企合作背景是教改试点得以推进的基础; 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的改革是现代学徒制模式落实的关键;小班化、导师制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继续推进改革迫切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国家政策要保障落实联合招生;二是现有的校企联合培养缺乏稳固长远开展的基础。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教学运行管理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1]。自此,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环境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和经济贸易系在各系部进行了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探索。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招生时学生的员工角色定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四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2]。笔者从现代学徒制班的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四个方面,通过走访座谈、课堂听课、查看教学文档资料等方式,逐一对各系部的现代学徒制教改试点班级进行了调研。

一、各系部现代学徒制教改的主要做法

(一)建筑工程系

在已有工程造价专业大二学生基础上,采取自愿报名和择优选择相结合,选拔40名左右的学生组成“鲁班造价班”,期间,系部引入的合作企业湖北荣耀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安排技术专家全程参与选拔。组建后,分成8个小组,每组配备企业师傅和专业教师各1人。

因为合作企业是入系企业,企业负责人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兼职教师,所以企业对系部的教学工作支持很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学生的顶岗实习,该企业都有指导和帮助。对于现代学徒制“鲁班造价班”更是积极参与,从班级组建、教学实施、造价能力等级证书认证和学生实习、就业以及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都积极主动地参与。

“鲁班造价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特色是,在普通造价班人才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大项由企业提供的真实工程造价任务为载体的三个综合性学习项目,这三个项目的学习方案均由企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设计,而且三个项目也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该项目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包括周末和寒暑假,在以企业为主组建的实训室学习完成,并可以随时得到企业师傅的指导。

学院所有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均参与了该班级的人才培养过程,尤其是他们和学生一样全程参加综合性学习项目,使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为保障现代学徒制模式的顺利实施,以合作企业为主联合系部组建了专门实训室,“鲁班造价班”学生日常听课之外的时间都在实训室进行学习,实训室管理和学习指导以企业师傅为主,专业教师为辅,专业教师参与辅导也参加全程的学习。企业在该班级设有奖学金,项目任务的完成由系企共同验收,根据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颁发由系企认证的工程造价能力等级初、中、高级证书。因为合作企业在区域行业内有较高的专业影响力,该证书对学生就业有很大帮助。合作企业也会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优先接受该班级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

(二)環境工程系

环境工程系现代学徒制班招生信息公布在学院的招生简章上,新生报道后,针对全系学生,由入系合作企业湖北山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面试选择10-20名学生组成“山鼎现代学徒制班”。入选学生可获得学费资助和每月生活补贴,参与公司实际项目工程工作的还有相应的报酬。

合作企业湖北山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相关专业人才方案的研究制定和课程开发,企业技术人员还根据需要对一些专业课程提供实践案例、参与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并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进行考核。

系部教师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师傅,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系部教师也兼任企业工程师或技术员,除参加企业实际工程业务活动外,还和企业联合开展了多项技术研发。合作企业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相应的系部教学工作考核。系部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了持续提升。

系部和企业,企业和学生均签有相应的协议,班级组建后,企业为每位学生安排有师傅,且三年期间还根据岗位进行适度轮换。学生平时分散在各自的专业和班级里按照专业人才方案上课。课余时间包括寒暑假,学生均在公司见习、实习或工作,在公司期间的所有活动均有公司师傅管理。毕业后为企业服务至少3年,学生若有其他原因毕业时不在公司就业的,退还在校期间接受的资助和补贴费用。

(三)汽车工程系

汽车工程系是学院的第一大系,具有深厚的汽车产业和行业背景。先后与深圳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等多个企业开展了现代学徒制模式的人才培养合作(以下分别叫做深圳东风班、东风本田班、一汽大众班、东风公司班),还与以德系五大车企为后盾的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开展了中德汽车机电技能型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中德SGAVE实验班 ”。这些现代学徒制教改实验班,既有相一致的做法,也因为合作企业的要求不同,又各具特色。

将各类现代学徒制班招生信息公布在学院的招生简章上,新生报道后,根据合作企业的人数要求,面向全系学生,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通过笔试和面试选拔后组成班级。笔试由企业或者系企协商出题考核,面试一般由企业考核完成。其中,“中德SGAVE实验班 ”每年30人,一直维持不变,其他班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每年人数有变化。

深圳东风班、东风本田班、东风公司班人才培养方案由系企双方多轮研讨后共同确定,企业对专业课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一汽大众班,一年级随普通班上公共和专业基础课,二年级按照企业的教学大纲上专业课。这几个现代学徒制班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除东风汽车班的部分专业课程由企业技术专家直接上课以外,其他班级的校内课程都是由系部专业教师承担。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各合作企业都提供了相应的实践案例和一定的技术资料。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都不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是努力实现向行动导向、教学做合一的方式。

“中德SGAVE实验班”所有专业课均按照代表企业各国国际合作机构所指定的8个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由企业专家和所有参与该项目的学校教师共同研讨并开发设计,课程内容由浅入深,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做合一,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每学年的专业课程考核,按照1名来自德系汽车4S店的技术专家和1名专业教师的搭配,组成若干考核小组,对每一位学生在实车上设置故障进行考核验收。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教改探索的过程中,一方面系部主动把专业教师派往包括合作企业在内的各类汽车企业进行学习,所有的合作企业也乐于接受专业教师的兼职锻炼。其中,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还对“中德SGAVE实验班 ”的专业教师进行了严格的挑选,并安排有系统的培训计划和活动。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教改实验,汽车工程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了持续的提高。

汽车工程系所有现代学徒制班教学运行机制,总体上采取了2+1的模式,即2年在校内完成公共平台课和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1年到企业进行系统的企业认知见习、实训和顶岗实习。在校内的教学运行和管理以系部和专业教师为主,在企业的一年,以企业师傅管理为主,但系部仍然给学生安排有指导教师。毕业时只要学生愿意,可在相应企业就业。其中东风公司班,入校时企业和学生签订合同,企业安排有专人全程参与教学和管理,毕业后直接到东风公司相关企业实习就业。

(四)机电工程系

机电工程系主要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探索。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每年招生在40人左右,所有学生从来校报到之日起,就算进入现代学徒制班学习。学生一入校,即被划分为5人左右的学习小组,每组配有一名专业教师作为大学3年的专业学习师傅。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教改,最显著的特点是其重构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师徒制”教学模式和课程成绩的产品导向综合评价方式。

专业教师联合地方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认真分析了模具设计、制造的典型工作过程后,课题组基于“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加工—模具装配调试”这一模具行业典型工作过程,构建了由8门任务导向的项目化专业课程,组成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全面取消了专业基础课,融合以往专业基础课、技能实训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内容,以项目引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特别强调以知识和技能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为目的展开教学。学生在8个项目中需要完成7套模具设计、2副模具制造,反复训练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大幅提高。

“师徒制”教学模式是指由一名教师(师傅)带领5名左右学生(徒弟)完成8门项目化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习相当于“上班”,“师傅”的工作就是给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布置工作,并带领、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完成工作任务的解决方案,在寻找过程中学习有关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

产品导向综合评价方式指学生成绩的评定是面向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作品,融入企业产品验收标准,综合学生学习过程(考勤、安全、团队、创新、5S等)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

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和课程最终对产品的考核环节,会邀请部分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指导。

“师徒制”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将原来的专业学科课程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进行模具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能力,必须具备基于产品设计和制造工作工程的整体性思维能力。为此,系部建立了以项目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师资培训体系。专业每年组织1次专任教师项目能力提升培训,针对教师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流程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经过2轮培训,丰富了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大部分教师具备指导学生从设计到制造全项目流程的能力。

在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联合重构课程体系之后,学生无需选拔,一入校即进入现代学徒制班学习,并被分配入一个5人左右的学习小组,今后的专业学习主要由小组的指导教师即师傅负责。具体教学实施,除课程组统一的进度安排之外,具体的学习时间、地点,主要是各组师傅根据情况自行确定。部分课程前期开展少量集中学习或实训,再由“师傅”分散指导自己的“徒弟”,最后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以企业师傅管理为主,学校专业教师为辅。

(五)经济贸易系

经济贸易系会计专业自2015年开始試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班级组建主要针对会计专业几百名大一新生,经笔试和面试遴选出了36名会计“学徒”,单独组班。其中,面试邀请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参与。班级组建后按照6人一组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配有一名业务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和一名来自企业的会计师(称兼职教师)作为学生专业学习的导师或者叫师傅。

专业教师联合企业财务专家重新按照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成长过程,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新开发设计了任务驱动的专业课程内容,全面实施了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企业财务专家定期对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参与每门课程的学生见习和实习指导工作,并结合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了不少到企业见习或课余时间(包括寒暑假)到企业实习的机会。

会计专业通过现代学徒制班的教学改革,不仅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切实建设起来一支专兼结合,深度融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一方面,为保障现代学徒制会计试点班的教学质量,会计专业教师定期深入企业财务岗位进行实践锻炼,还经常联合企业财务专家针对“现代学徒制班”专业课程的教学深度、教学模式和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探讨。企业财务专家还定期为试点班开展讲座,给课程教学提供实践案例和教学建议,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实践机会。

另一方面,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财务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会计专业教师以自己扎实的政策理论功底,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在会计核算、纳税实务、资金筹划方面的新问题。

从班级的组建到学生毕业实习始终有企业指导教师参加。课程的教学实施以专业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主要部分参与课程考核。在毕业顶岗实习之前的阶段,各小组导师随时给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并定期与所指导学生进行座谈。学生见习、实习阶段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

二、各系部教改的几点启示

通过走访调研,笔者发现,五个系部围绕现代学徒制模式开展的教学改革,无疑对系部尤其是相关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队伍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教改试点班的职业技能考证一次性通过率较普通班大幅度提高,相关专业近三年的各级学生技能大赛获奖者,均出自教改试点班。另一方面教改试点班的教师也屡次在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相关专业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一)良好的校企合作背景,是教改试点得以推进的基础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一直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并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双园融合”合作办学模式,不断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2008年新校区建设规划之日起,就开始布局“双园融合”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双园”就是校园和区域经济背景下的各产业园的融合[3]。双园融合最终形成了校园内各系部专业和产业园内各企业(包括进驻校园的企业)的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近年来,全院上下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大方向,各系部和专业也在“双园融合”模式下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五个系部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教改之所以能够顺利获得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无疑正是得益于“双园融合”办学模式下,企业与学院的合作及对学院教学改革的理解。

(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的改革是现代学徒制模式落实的关键

开展现代学徒制教改的目的是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其核心是结合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及课程实施、课程考核及研发的一系列教学和研究活动的具体落实。《意见》指出“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 因此各系部都结合自身实际,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创新,企业对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开发和教学运行管理的参与度更加深入。

(三)小班化、导师制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尽管各系部落实现代学徒制的具體做法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做法就是小班化、导师制。最少的环境工程系的“山鼎现代学徒制班”是10人,人数最多班级是机电工程系模具专业的现代学徒制班,规模不超过40人。这些班级都有专门的企业兼职和系部专业教师予以指导。无疑,小班化、导师制的班级管理机制下,学生得到关注的机会更多,也有利于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更能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真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三、现代学徒制教改的实践困惑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教育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也就是说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在于两个联合,即“联合招生”“联合培养”。

然而,依据笔者对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各试点系部和国家2015年开始的近40家试点职业院校实践情况的研究发现,在实践中,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现阶段最迫切的问题一是联合招生并未真正落实;二是现有的校企联合培养缺乏稳固的长远开展的基础。

(一)联合招生难以真正落实

目前各试点院校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组建,其实和传统的企业到高职院校挑选学生后组成订单班并无本质区别。这种方式也是现阶段联合招生比较切实可行的途径。

笔者以为,联合招生的目的在于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在于让学生学徒期间的权益得到保障,也便于得到实习实践机会。但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学徒工身份认定和权益保护的劳动政策,企业显然也不具备使用学徒工的动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现有的招生体制,学生一定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高考才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这意味着,即使企业招聘的员工需要进入高职院校进行技能和学历的系统培养提升,也必须先参加高考。这使得企业与其自己招工招生还不如直接从高职招收的学生中挑选组班。

因此,要真正实现校企联合招生,国家必须从劳动用工制度和学校招生体制上加以保障。

(二)校企联合培养缺乏稳固的长远开展的基础

现有的校企联合培养主要建立在一些极为特殊的政策支持,或者学校的主动让利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个人社会责任感,甚至是校企、系企相关负责人的私人友好关系之上开展的。这样的合作基础显然非常脆弱,一旦特殊政策发生变化,或者相关人员变化,这种合作就会终止。因此,笔者以为,急需政府部门建立跨越现有教育管理和社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专门机构(如职业教育学徒管理中心)承担起校企合作的协调工作,为现代学徒制的深入开展,建立起各方认可和参与的协调、实施机制,以保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期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s://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40623094659996&cata_id=N003.

[2]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https://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40902110347565&cata_id=N003.

[3]田 平,等.“双园融合”办学模式初探特色[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12

作者:郝一洁 张健 王俐凤

上一篇:多元化管理模式后勤管理论文下一篇: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报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