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建立学业导师制的研究

2022-12-28

学业导师制在我国长期以来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也只处于推行阶段。能否在高职院校建立学业导师制, 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强化其人生规划和终身发展素养, 真正实行学业指导与成长指导同步的一体化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应是高职院校教育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建立学业导师的理论依据

学业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 是牛津大学津津乐道并引以为傲的标志之一, 随后仿效该制度的美国大学更是受益, 目前本科生导师制也在世界高校中得以广泛推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其特点是针对某一岗位甚至岗位群的需要, 更注重对学生进行生产和管理等教育, 使其形成一定的职业化能力即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随着高职院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 培养目标模糊, 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不够显著等问题的不断显现, 而导致高职教育办成了纯学历教育[1], 培养的学生质量将无法满足生产第一线对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就业、创业情况不够理想。其重要原故之一, 便是高职院校无法合理构建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应时需要。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 在社会多元化下, 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成长中的青年学生具有极大的影响, 而相当多的学生家庭教育缺乏必要的应时指导方法, 加上我国传统教育本身又是共性有余、个性不足[2]。应用多元智能理论, 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 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 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 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这是学校、家长、社会所共同期望的, 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的祈盼。高职院校如果能够效仿国际本科院校通行有效的学业导师制无疑是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受重视的程度必然会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欢迎。

2 高职院校学业导师制的内涵

学业导师制一是师生双向的互动过程无论从培养社会实践精英人才还是提高大众国民素质来看, 都不无裨益。因为它能充分发挥导师和学生的双重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的潜力, 真正做到“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二是从导“学”走向导多元化个性化

“育”, 使导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人生成长导师”。三是从“导师制”走向“导生制”, 导师的指导最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 转化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与能力[3]。作为高职院校学业导师, 主要任务是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 引导其正确规划未来职业岗位、价值定位的发展方向, 指导其提高所选专业岗位职业技术能力, 培养其掌握后续学习的方法。高职院校学业导师制内涵有别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业导师, 研究生导师制是为学生选择科研方向而定的本科生导师制是为将来学生自由选择专业做准备的, 而高职院校学业导师制是为学生正确定位职业岗位, 更好完成实践专业技能学习而设立的, 它弥补了不考虑个性差异的所谓“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3 高职院校学业导师制的实践

3.1 工作原则

(1) 师生互选, 平等、开放式的扁平化交流原则; (2) 多元化、个性化、亲情化、渐进性、实效性工作原则; (3) 学生学业与学生成长兼顾原则; (4) 固定专业导师与企业辅助导师相结合原则。

3.2 实行学业导师制度化

(1) 成立学业导师工作委员会; (2) 建立管理制度, 规定学业导师的权利及义务和对学生的相关要求, 描述学业导师制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3) 制定工作实施细则, 制定导师工作考核及奖励标准。

3.3 高职院校学业导师的主要职责

(1) 是新生学业“领航员”, 向学生介绍学校学分制概况, 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专业情况; (2) 对学生选课、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 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 (3) 与学生频繁接触, 每月与被指导的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不少于4次,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 每学期参加学生集体活动或面向学生开设讲座不少于4次; (4)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追踪学生成长轨迹; (5) 填写学业导师工作日志, 包括指导时间、地点、交流主题、参加人等内容, 完成与学生的谈话记录、组织活动记录以及学生情况问卷调查; (6) 言传身教, 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 (7) 指导毕业论文、实习、就业及职业资格证书等技能资格的获取。

3.4 合理的师生配比及师资要求

实行导师制要求有较高的师生比, 这样才利于导师和学生充分交流, 在实践中每个学业导师可以负责学生15~20人, 最理想的是师生配比为1∶16。一般情况下每班40名学生应配备1~2名学业导师、1名企业辅助导师;每班50人以下配备2~3名学业导师、1名企业辅助导师。选择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为学业导师, 主要承担教学、专业指导工作任务;选配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企业人员作为辅助导师, 主要承担实践技能指导工作任务。

高职院校“学业导师制”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制度。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培养规格和就业层次所限, 不可否认学生抱负、水准相对偏低, 加上学生未来就业的压力, 往往使高职院校教育陷入“低智商, 低情商”的困境[4]。如果实行了学业导师制, 它将别于班主任或辅导员制, 学业导师以专业就业为切入点, 言传身教, 以责任感和爱心对学生生活哲理及治学精神的引导, 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提高人生理想抱负, 营造学技术、学业务, 重技能的氛围, 使学生一入学对专业技能就能有较清醒的认识和定位, 也会对未来将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预期, 从而逐步适应学习、生活及学院的管理模式。同时学业导师制建立个案分析制度,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等细化教育管理方式, 不仅能洞悉激励学生, 树立其自信心, 也更能加强学生所必需的职业素质的培养, 符合高职院校教育的质量标准要求, 真正实现我国高职院校人才既定的培养目标。

当然, 高职院校学业导师制的实行也会对高职院校的教研基地、设施、教师前瞻性的培训及待遇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 本人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摘要:研究能否在高职院校建立学业导师制,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 实行强化学生的人生规划和终身发展素养、学业指导与成长指导同步的一体化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使学业导师有效地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从而弥补高职院校教育不考虑个性差异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关键词:导师制,学业,高职院校,多元化,个性化

参考文献

[1] 吴国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难点思考[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2] 王水玉.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现实必然性探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3] 刘超.高职教育的特点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高职研究, 2006, 9.

[4]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化归思想的应用案例分析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