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沿海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

2022-09-10

1 沿海经济发达城市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1.1 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沿海发达地区大学校园后, 一般会选择与自己同民族或者同属少数民族范畴的学生一起生活和学习。这些固然有语言、生活习惯等外在原因, 但更多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群体意识。从心理角度剖析, 他们认为少数民族的学生或来自同一地区, 或有相似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以这种同领域观念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就变的更加协调, 在大学校园里的少数民族学生就应该团结互助, 服从集体, 自己不能脱离民族群体而单独生活。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还往往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聚居地少数民族学生显现出民族的风格 (诚实、热情、积极的性格) , 但文化底蕴决定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性格略有偏激;对经济、文化差异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喜欢扎堆, 与汉族学生相处有一种被动甚至排斥心理, 从而更加促成了沿海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小范围群体心理互助效应的产生。

1.2 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与自我保护心理

与汉族同学相比较, 少数民族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人的成长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激励作用。但是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过“度”了, 那这种民族自尊心则会表现为偏激狭隘的民族心理弱者心理, 他们虽有融入大多数同学的强烈愿望, 但往往又由于自己的特殊性, 从心理上产生矛盾与冲突, 从而表现出所谓的民族保护意识。而在东部沿海地区, 由于校园里少数民族人数基数较西部更少, 这种自我保护心理会更容易使少数民族学生在某些问题上过“度”。

1.3 开放的性格与相对闭塞的心理

众所周知, 我国少数民族, 尤其是西部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性格都比较豪放, 待人真诚、热情。但由于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原因, 他们却往往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隘的活动圈子里不愿与其他同学分享生活经验、学习方法及交际理念, 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 习惯于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这相对其开放的性格而言, 是一种相对闭塞的心理表现。

1.4 愿意学习而学习动机及学习适应能力却相对较弱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就是为了接受高等教育, 希望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但宗教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其对学习安于现状, 学习动机水平较低。这里主要是指来自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学生, 理工科类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对信息科学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文科类的学生汉语言又是一道难关。这是客观的方面, 主观上少数民族学生积极性非常高, 对学习非常重视。何莹等撰写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中指出:汉族学生、杂居的少数民族学生、聚居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先天素质上的能力差异不显著, 而后天差异与学生是否少数民族也没有必然联系, 说明造成少数民族聚居学生学习适应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后天生活环境。人的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性格, 这更进一步证明了加强民族教育投入力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种特征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使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来自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沿海发达地区大学的学习及生活节奏, 提高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有效地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点;另外, 加倍的努力是保证提高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成绩的前提。

2 加强东部沿海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东部沿海高校处于经济发达地带, 而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来自内地的少数民族学生特殊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及心理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少数民族学生与大学生活的磨合期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矛盾, 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和文化冲突, 如不加以调适, 这将在一定程度影响他们大学的认知观念, 进而影响整个少数民族教育的成果。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且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现状。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关系的重要途径。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缩影, 高校应多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特有的民族心理特点, 提高社会各界对民族教育的重视和增进对民族的了解, 帮助他们消除抵触情绪和自卑心理, 和内地汉族学生和谐相处, 共同进步, 共同担负起建设祖国和捍卫民族团结的重大使命。

3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途径

3.1 顺应民族群体性特征, 同时倡导行政单位集体性活动

学校在教育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 理解他们在进入沿海发达城市校园中学习后, 由于各方面差异而产生的心理落差而产生的群体互助心理。可通过开办少数民族食堂, 少数民族学生俱乐部等方式, 让少数民族学生真正体会到集体的关心。此外, 学校辅导员或者心理辅导老师还应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在认清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 注意克服民族狭隘意识, 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 积极参与学校以年级、班级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 通过行政单位活动使他们淡化心理落差, 真正融入大学生活。在活动中要注意的是, 要有针对性地发掘少数民族学生优点, 为学生成才创造氛围, 使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学生能够冲破民族间的心理隔阂, 赋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于传统心理教育, 加快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的步伐。

3.2 加强对教育者的民族文化教育

对于辅导员和心理辅导老师, 学校也要加强他们在少数民族生活、风俗、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学习和了解, 尽可能地使他们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爱好、思维特点, 使他们具备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消除心理问题的基础。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民族同化与民族偏见, 少数民族的群体认同意识应予以淡化。

3.3 经济助学政策上对少数民族学生适当倾抖

考虑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经济水平差异, 沿海地区高校可适当的在经济上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予以援助.此外, 还可设立少数民族学生专项奖学金, 优先为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提供助学岗位等, 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 减小生活的压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给予援助时要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 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自尊心极强, 提供助学措施前需事先征求其本人意见。

3.4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采取各种方法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影响民族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来自家庭、社会与学校。家庭的一般舆论, 父母对学知识和受教育的态度, 父母对学生学习的期望值都将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辅导员及心理辅导老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东部沿海地区与内地教育基础的差异, 往往使原本在内地成绩优异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里沦为成绩落后者, 合理调节这种心理落差的客观方法是:可组织研究生或已经“推免”的高年级本科生专人一对一对他们进行辅导, 针对有的学生基础太差, 初中数学的知识不扎实的现状, 从基础课开始补起, 一步步逐渐深人。此外, 可通过学术社团活动, 安排英语角, 数学兴趣小组等感兴趣的活动, 弥补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些专业上的不足。

3.5 心理上积极调节, 制度上严格管理, 探索一条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对于少数民族心理特征的顺应不等同于放纵, 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注, 并不是要降低要求, 而是寻找一个培养点, 即能够使少数民族学生在有限时间内, 得到最大程度、最优化的提高。在精神上要让少数民族学生得到放松, 但不是要放纵。在辅助措施到位的前提下, 要对少数民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严格要求, 因为其中相当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可能会回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 担负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责任。

3.6 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适当的自我调适

通过阶段性的辅导, 使他们在东西部差异明显的环境下,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不妄自菲薄。面对困难时, 不惊慌, 不畏惧, 不退缩, 冷静分析, 寻找对策。战胜每一次困难就增加一份信心, 长此以往就能消除自卑心理。在集体生活中, 消除闭塞心理, 积极融入大学生活, 掌握自我调适的技巧。

摘要:少数民族学生在我国高校中是一个较特殊的群体, 加强对相对西部人数比例较少的东部沿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沿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上一篇:浅谈无动词句下一篇: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深度报道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