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与学生心理健康之探讨

2022-09-11

大学时期是学生生理及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 现代的大学生又处在一个复杂而瞬息万变的时代。他们面临着机遇、风险, 面临着选择和压力。如果在此时不注意心理健康, 不仅会影响其在校的学习和生活, 还将直接影响其终身的发展。因此, 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加强心理健康保健,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健康新观念

1.1 心理健康引起关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健康观念日趋完善,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病, 有病就不是健康”的生物健康观念已嫌陈旧, 而代之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三维健康观。20世纪9 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 才是完全健康的人。”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应该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理性、较高的智商, 还需要有健全的心理、良好的情商。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升学的压力社会竞争力的加大, 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学生健康水平的下降, 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障碍。

1.2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据调查分析,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 (1) 强迫症状:主要表现为常有个人的不安全感和不完整感, 造成精神紧张, 过分地自我克制, 过分关注, 过分拘谨, 思想得不到适当松弛和休息; (2) 忧虑与焦虑:主要表现为较差的生活自理能力, 对自己信心不足, 遇事提心吊胆, 敏感而易受惊, 无论是学习、考试或外出交友, 都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因而对学习、生活和娱乐失去兴趣, 对前途失去希望, 对自己失去正确评价; (3) 偏执:主要表现为固执、敏感、多疑、情感不稳定, 易躁易怒, 自我评价过高, 对挫折或羞愧的事过于敏感; (4) 人际关系敏感:表现为大学生在自我独立过程中出现不安感、孤独感和急躁感等不完善的特点, 加上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易感情用事等情绪特点, 使大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际心理障碍, 产生不少困扰, 进而影响其心理状态。

近几年来, 在当代大学生中, 由于各种心理矛盾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增多的趋势。研究表明, 有10%-20%的大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等症状。另有调查研究表明, 在大学生中有20%左右的人呈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不良, 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为强迫, 人际关系敏感和情绪抑郁, 其中达到中等严重程度的占10%以上。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引起大学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着较好的效果。

2 高校体育课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2.1 高校体育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本身能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 能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能强化“自我概念”、对自尊产生积极影响, 能协调人际关系, 能降低应激反应, 消除疲劳, 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Scott认为现代学校体育对心理发展的效应有以下7个方面:态度改变并影响不良行为的改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知觉敏感性和反应准确性;提高自我良好感;促进精神放松;解除身心障碍;获得运动技能。体育教学具有直观性的特点, 它要求学生必须综合地应用各种有关的感觉器官不仅通过视、听觉来感知动作的形象, 而且还要求本体感知觉、触觉等, 因此学生的感知能力、观察力以及形象记忆、动作记忆能力等均得到发展与提高。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吸引力、复杂性与多变性, 能使人从中体验到满意、愉快、欢乐、紧张、兴奋、焦虑等多种不同程度的情感体验。体育教学活动的团体性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助互学等, 能启发学生的社会意识, 增强自尊、自信以及责任感。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性, 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鼓舞人的意志, 使各种情感体验更加深刻, 影响作用更为广泛。并且在体育的教学和训练中可发展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等良好品质。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格的形成及发展与人的行为活动密不可分。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并拥有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领域, 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 有利于人格的显示和发展。体育教学的多样性, 为学生人格向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2.2 体育的健心功能未得到充分重视

体育因其独特的活动方式和内容, 它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 发泄内心的冲动、潜意识、烦闷和单调, 提高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满足人与人的交往和友谊的需要, 磨练人的性格, 锻炼人的意志。因而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和效果是其它任何方法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但是, 纵观我国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 许多教育者还没有很好的利用体育这一特点。其原因是在观念上只把体育作为锻炼身体, 增进身体健康的一种手段 (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 , 还没有对现代健康概念有一个整体科学的认识, 同时未充分认识到体育对陶冶人们的情操, 锻炼人的意志, 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因而没有或表面认为应该但实际未把它作为一种改善心理健康的状况、增强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从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 在教学内容上还存在以竞技项目为主要内容, 因而造成诸如小学前滚翻, 中学也前滚翻, 大学也前滚翻, 结果大学生的前滚翻还是不如中学生, 中学生的前滚翻不如小学生。这种体育教材内容几十年一贯制, 严重重复, 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 存在千人一面, 形式呆板, 较少从学生心理、生理和年龄特征, 以及兴趣爱好、发展个性、培养情趣、锻炼意志品质等方面去考虑;有的只追求“大学生合格标准”的通过率, 盲目加大运动负荷等。在体育理论知识的讲授上, 一方面课时数太少, 与体育实践不成必烈, 另一方面理论教学内容都是一些阐述体育目的、任务、原则、方法等。而忽略了有关运动生理、运动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上述这些弊端, 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还可能导致或加重其诸如厌恶上体育课, 不愿意从事体育活动等一些不良心理反应和心理障碍。因此, 应该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3 建立寓教于心的高校体育课程

3.1 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能力

高校体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能力。运动兴趣是人这一运动主体积极认识体育运动或从事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 它对正在进行学习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起推动作用, 是实施终身体育的基础。人们对感兴趣的活动, 可以持久而集中注意, 从而保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考、牢固的记忆。当学生对体育有兴趣时, 一方面能产生积极情感, 上体育课时情绪高昂, 有助于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 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另一方面, 还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从而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 积极主动地坚持体育锻炼。要掌握并了解学生的复杂心理活动及特征, 如对运动求知欲和好奇心、对运动美的鉴赏、对健康的追求、对运动愉悦性的体验等等, 把握其中积极因素, 因势利导,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 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需要, 使他们能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进行锻炼, 与此同时积极创建能激发学生情感和兴趣的体育教学情境及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 帮助学生提高对体育健身作用的理解, 增强对体育的兴趣。

3.2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心理教育

3.2.1 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始末

一方面可以通过专门内容的教学, 如利用室内理论课的教学讲解或指导学生阅读心理健康的内容, 另一方面是可以通过体育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 营造一种教育情景和氛围, 使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来提高自己的自尊和自信水平,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使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

3.2.2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也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 其中包括体课的场地器材等硬环境、课堂心理气氛等软环境。在某种意义上说, 后者是更为重要的教学环境, 体育课心理气氛的优化, 正是创造一定的环境, 充分发挥师生的教学自觉积极性, 有效地利用师生心理相容潜在意象产生的心理作用, 通过集体间的传播交流, 建立健康、民主、良好合作氛围的集体气氛, 使师生情感融洽,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活动处于最和谐的状态, 从而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使其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感、归宿感和主人翁感, 产生求知的乐趣, 唤起并发展体能、智能, 强化道德力量, 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动作、形成技能、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和人格的建构完善。

4 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认识和建议

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目前在全国很多高校公体部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他们共同的改革目的就是让大学体育课成为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起点, 成为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 以兴趣为基础, 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 克服传统体育课学生为了“应试”学习而产生不良心理。其中南京理工大学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如取消了基础课, 普及选修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体育课, 更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创造性教育, 并且根据学生的选修项目进行重新编班, 实行男女合班上教学课, 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加深交往、加深了解, 满足学生交往的心理需求以及社会角色的定位, 使体育教学更加人性化、社会化, 该校实行俱乐部制, 使学生在大三、大四以及课余时间有参与锻炼的机会, 从而保证了学生体育锻炼的连续性, 培养了学生的锻炼习惯及“终身体育”意识, 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有效保持, 在这种社会化的体育活动方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自我效能、自我成就感, 有效地克服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境。

针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势头, 建立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 高校课程改革应以学生心理健康为目标, 使体育课成为学生身体和心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面对社会的激烈挑战。2) 体育课程改革应以学生个体“兴趣”为基础, 尊重学生个性对体育项目的选择, 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体会体育的无穷乐趣、形成良好心境, 促进身心健康。3) 体育课程改革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既要讲究体育教学的方法、又要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氛围, 要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学生参与到体育健身中, 要提供更多的体育场所和体育时间, 供锻炼者选择, 使其良好的体育兴趣得以可持续发展, 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摘要:通过提出当代健康新观念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探讨高校体育课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就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心理健康,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 马启伟.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2] 贾齐.健康与体育关系之我见[J].体育与科学, 2001 (1.) :55~57.

上一篇:浅谈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下一篇:新时代大学生仁爱精神培育方法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