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外国文学论文

2022-04-30

【摘要】高中的语文内容学习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国外的文学作品,学习国外的文学作品,也成为一种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方式,经过教师的教授,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外国文学作品做出解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外国文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外国文学论文 篇1: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思考

问题的提出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占全部文章的26%,所选外国文学作品的题材也呈现丰富多彩的格局。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有很多困惑:到底应该怎样教外国作品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外国作品的独特魅力呢?本人在教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前曾在网上查找过大量的备课资料,那些资料千篇一律的强调文章所谓的“语言点”,强调文中的某些复句分析,企图通过句子的语法分析灌输给学生“这篇文章文字表达的准确和行文逻辑的严密”这样的观点。看完这些资料我不禁产生了疑惑:这篇经典演讲辞的魅力去了哪里?按照赏析中国作品的方法来鉴赏外国作品,能有多大成效?会有多少“后遗症”?我想通过本文来思考如何让外国作品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上绽放出它应有的光辉。

附:问卷调查

问题的分析

1. 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外国文学教学的文学教育的缺失。

第一,教师文学理论陈旧,对外国文学作品存在误读。我们一直过分强调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教育,以致忽视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在教学中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只认为是揭露资本主义,赞美社会主义思想,那么,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就失去了文本独立的意蕴,失去了文学独立的意义,也失去了文学形式的魅力。这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外国文学,而且还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僵死的思维模式,从而失去了对外国文学乃至文学的兴趣。

第二,以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取代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在教学实践中,语文的“人文性”仍然被视为“工具性”的附属,语文仍然是枯燥乏味的语言形式的“训练”。因为考试所涉及的知识点少,传统观点认为“教学重点不在于此”,因此许多教师对外国作品的讲解仅仅停留在对文本的阅读和介绍层面上,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回归了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完全失去自我,没有主体意识也没有主观评价,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外国文学的内涵被所谓的高考的目标狭窄化、单一化了。

2. 应试教育影响,教学中功利之风盛行。

从新教材的编排来看,外国文学作品占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高中语文教学既要立足于民族文学,让学生有比较深厚的中国文学素养;也要放眼世界,让学生知晓异域文学,培养外国文学素养,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可在现实教学中,属于外国文学的试题仅仅是个别小题,实属为“鸡肋”,为了应试,教材中实际使用过程中被肢解、被曲解。此外,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没有时间去阅读一些优秀的课外外国文学作品,家长教师也不支持,不能给予必要的阅读指导。可以说,应试教育已经使外国文学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附庸和婢女。

问题的解决

剖析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教育理念的提出标志着语文教育理念的根本性变化,也是新教材中编选外国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价值尺度。

外国文学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思想资源。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选文从《最后的常春藤叶》到海伦“眼”中的世界,再到劳伦斯笔下的自然景象,向学生展示了同样面对生命的思考不同作者的各自独特的感受与体验;经历了世界大战,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让我们正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珍惜和平的生活;高尔斯华绥的《品质》,普希金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不同的文体、语言让主人公的高尚人格如日月星辰般在历史的苍穹中熠熠闪光。文艺复兴颠覆了中世纪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重新树起人文主义大旗,自此以后,人文精神一直是西方文学的主调。莎士比亚用《罗密欧与朱丽叶》诠释了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爱情自主的人文主义思想。浪漫主义作家笔下歌颂的始终是个性的张扬、人性的复苏、对平等与自由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节选)》中,加西莫多的一滴眼泪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梭罗的《神的一滴》、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正是一曲曲对大自然的颂歌,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信念无疑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颂歌。20世纪以来,人对自身的认识特别是精神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再来看培根的《论厄运》、帕斯卡尔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些隐含着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对生命尊严的关注、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寻求的作品,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也表明了人文主义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超越了对传统的“文以载道”中的“道”的理解,对“人文性”有了更宽泛的认识,不再认为只有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富有哲理的或表达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才具有人文精神,这也是社会进步在语文教育方面的一种表现。在当今后现代生存的语境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人文精神教育是对个人心灵的洗涤,是对整个民族精神的塑造必不可少的一剂良药,“以德治国”实际上也是在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对策

一、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养

1.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人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不应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文和文学知识。外国文学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完全可以承担起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2. 教师不应只是教书匠,只是照本宣科,教师应是探究者,不断学习,不断探究,传递给学生最前沿的学习成果。教师不应是灌输者,而应该是引路人,引导学生对文本研读出自己的理解,通过自身阅读体验获得对文本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应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身体力行地去启发学生,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在教学实践中,努力结合自己的科研,采取一些与课本、权威不同的角度、方法,或是针对疑点、难点提出一些自己个人的见解。

二、 教学方法的突破

1. 加强背景知识讲授,创设学习情境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给我们的外国文学教学带来了困难,所以,教学中除了常规介绍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之外,还应加入更丰富的内容,譬如说文学传统、文学观念、文学风格等。这些因素对于理解作品也是至关重要的。

2. 实施比较教学,与民族文学相结合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不可能封闭在一个孤立的文化空间中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比较文学的概念,拉近外国文学作品与学生的距离。譬如从人物形象上的比较,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就同属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自主婚姻的追求者。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中,用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与毕淑敏的《我的五样》做比较,让正值青春的学生们学会珍惜,编织梦想;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无论是史铁生生命中的“地坛”还是燃起琼珊生命之火的那片“常春藤叶”,在人生的最艰难时刻都能给予人坚强的精神支柱;必修三中,编者以诗歌的形式,选取闻一多的《发现》、艾青的《北方》和阿赫马托娃的《祖国土》来歌颂祖国,用屈原的《离骚》、普希金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和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来高唱殉道者之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注重比较阅读这一高效阅读方法,在各个专题中,渗透了比较阅读的理念,有纵向,有横向,有内容,有形式,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比较,为学生营造高效的感受外国文学作品的环境,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

3. 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个性阅读,多元解读

新课标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理论上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外国文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加之区别于中国文化,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些难度,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我们可以阶段性地布置一些专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查找资料,然后进行汇总,定期举办读书汇报会。这些专题可以是课上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后需要延伸的资料,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家、作品、创作背景等不一而足,随便什么问题都可以做专项研究。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又要注意到学生的这些解读有可能是切中肯綮的,也有可能是错解,因而教师要加以适时、必要的引导。

4. 以课外阅读作为有力的补充和延伸

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首先要考虑并尊重学生的阅读趣味,把阅读自主权还给学生,同时,不用成人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阅读选择,不把名家名篇名著作为给学生的唯一推荐,在交给学生阅读自主权的同时,还应该交给他们判断好书的标准来帮助他们进行选择:语言文字好,堪为学习的典范;品味价值高,能够怡情养性;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能够引起共鸣,并作为课内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

课外阅读的方式一般有泛读和品读两种,单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博览群书为目的的可以采取泛读,无需跳出文本之外,对于那些极富人文思想内涵的外国文学作品,建议学生进行品读。初步阅读时大体上可以从词句、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入手,摘录佳词妙句,进而可拟写心得体会。进入更高层次的阅读则侧重鉴赏与创造,把从作品中领悟到的人生感悟、人文关怀及写作风格等方面多做些有个人感悟和见解的文字记录,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在阅读指导中,可启发学生多角度质疑。在对疑问的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地深入了解他民族的思维习惯,借鉴吸收那些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人文理念。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完成鉴赏之后,教师还应该组织反馈和评价,如课前5分钟演讲、交流读书笔记等,充分利用图书馆、多媒体开展读书、点评、征文等活动来巩固课外外国文学阅读的成果。这些评价和激励,将帮助学生保持阅读热情,养成终生受益的阅读习惯。

结语

外国文学的创作贯穿着强烈而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随着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的界定,外国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必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方面担负起更重要的使命。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克服“因袭性”和惰性,用人文培养的新理念,按新课标的要求,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钻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起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立体化模式,将外国文学作品教出“人情味”!

(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210000)

作者:汪园园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外国文学论文 篇2: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探讨

【摘 要】

高中的语文内容学习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国外的文学作品,学习国外的文学作品,也成为一种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方式,经过教师的教授,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外国文学作品做出解读。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外国文学作品 教学

众所周知,高中的语文教育在我国现代教育阶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在高中语文中,也包含了丰富的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学习这些文学作品成为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一个媒介。在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的是赏析外国优秀作家以及他们的文学作品。

1.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中的外国文学学习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等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善這个问题。该篇文章主要是根据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在外国文学作品教授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概述,浅谈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改进之法和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于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教授能够提供帮助。

1.1作品的选择没有体现出文学史的整体性

从当前高中语文的国外文学选材来看,并没有将文学发展的整体性考虑进去,只是单纯的截取某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学生无法深切的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而且并没有对外国文学进行流派区分,所涉及的作家及代表作品也比较少,这样来看显得很不合理。高中的语文教材对于选入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依据专题来编排,即使选入了巴尔扎克、屠格涅夫以及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因为编排地很散,所以并不能体现出外国文学发展的整体性。

1.2教师外国文学素养有所欠缺

很多时候,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很少有再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于西方的哲学论著、美学史的学习也很缺乏。长此以往,教师对外国文学的阅读量下降,导致自身的外国文学素养下降,在课堂中不能很好的给学生讲解外国文学,无法带动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激情,这种现象在目前的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教授过程中很常见,也是当前教学改革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1.3学生的学习动机失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樣不会有很好的收获的,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和敷衍了事,从而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有不少家长认为读课外书就是读闲书,是不认真学的表现,就会很排斥学生去阅读课外书,在学生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情况下,这样会打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积极主动性。

2.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改善策略

2.1外国作品的讲解要有取有舍

现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入量很大,在文章编排方便,也很集中,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目标,灵活的掌握上课顺序,在对文章讲解的时候应当讲究取舍,对于类似的文章可以合并上课等。例如,在高中语文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教材中,总共入学了三篇外国文学作品,分别是《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以及《真正的英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对前两篇文章进行重点、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充分地认识到外国先贤所表现出来地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鼓舞学生学习和热情、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共鸣,这样对于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有帮助,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

2.2提升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

语文是很具有人文精神的一门课程,也是最能影响人道德品质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语文课的授课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以及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掌握程度,对要讲授的课程应熟记理解透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掌握外国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规律,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好的把握整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情,不让学生感到枯燥。

2.3调整学生学习动机,鼓励自主学习

通常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实施一些适当的奖惩手段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整,让学生的学习动机从避免失败上升到获得成功,巩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能否学好外国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之一,也可以从中看出学生的学习是否稳定。其实,不论我外国的文学作品还是中国的文学作品,从其发展的本质来看,其核心都是人为书写。因此,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学生应当降低学习动机中出现的功利性,要更多的去体会认为主义精神,这样才是一个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良好态度。教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外国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例如精神品质等,以此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热情地投入文学学习之中,进一步地提高外国文学素养。

2.4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实践出真知,而对教学改革的正确的认识与实践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理念需要更新,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这种正确的教育意识能够引导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影响我国的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新型的教育理念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世界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与我国社会对教育发展蕴含的人才培养的观念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时代在进步,教育观念也该时时更新。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教授过程中经常会采用一些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所以需要采用其他的方式教授。

【结 语】

总而言之,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逐渐增加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的比重,虽然目前在面对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一些问题,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当地拓展讲解外国文学作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弥补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到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中,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洪健霏.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探讨【J】.才智,2015(11)

【2】朱朝洪.高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

作者:韩常桂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外国文学论文 篇3:

例谈高中教材中外国散文教学

经历多次语文学科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比重不断增加,选文内容也更多体现文化共性,目标指向上也更倾向于情感和审美方面的熏陶。然而,在教材及文本的实际处理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确有值得商榷之处。其中小说因其情节、人物形象及主旨表现都相对集中与显豁,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也比较容易培养,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也相应较小。散文则不然,本身文化上的“隔”,翻译语言上的“隔”,学生阅读兴趣难以维系以及散文文体本身极富张力等诸多特点,造成了散文教学上失之太粗,失之太浅的局面。也正因此,教学中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处理存在问题的,笔者以为散文尤甚。

一、我们试以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全套教材共有课文139篇,其中外国文学作品20篇(11篇精读课文,9篇自读课文)。这20篇外国文学选文各体裁的分布如下(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故未列上诗歌、戏剧两个类别,只统称为“其他”):

注:标*的为自读课文

教材中入选的20篇外国文学作品,小说8篇(精读6篇),散文11篇(精读4篇)。从精读的数量上来看,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小说上。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接受度以及翻译可能造成的后果来看,这样的安排应该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对教材中本就“稀罕”的散文,它实际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二、据笔者长期的调查了解,对教材中的外国散文一线教师的处理方式可能有三种

1.采取所谓“学生自读”的方式,教师不指导阅读,不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自己去翻一翻”。一般《音乐短章》《草莓》《密室的生活——评安妮?弗兰克著〈安妮的日记〉》等属于此列。

2.采取“学生自读,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式。交流的论题可能是学生自定,也可能教师确定。一般《获得教养的途径》《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等属于此列。

3.采取常见的课堂“精讲”方式。例如课改的保留篇目《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都是课堂教学中学习的重点篇目。外国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如今在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可以发现,课改进行到现在,无论在教学大纲的编订,还是教材(教学参考用书)的编写,都淡化了意识形态对学科的渗透,包括现在的教师都或多或少接受了比较“学院”的文学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学重点与遭到诟病的几十年的语文课堂没有本质的不同。

笔者一直对《获得教养的途径》这篇文章有所偏爱,一直不能理解它为何在教学中备受“冷遇”。这篇文章在主题上暗合东西方传统,在文气上融理论分析与鲜活情感于一炉,在语言上富于诗意,有丰赡的美感。我们试举文本中的一段话:

他们儿时便在课本里发现了诗和故事。但在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并不背弃它们,而是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最初,他们把这个世界当成一所小小的美丽幼儿园,园内有种着郁金香的花坛和金鱼池;后来,幼儿园变成了城里的大公园,变成了城市和国家。变成了一个洲乃至全世界,变成了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永远以新的魅力吸引着他们,永远放射着异彩。昨天的花园、公园或原始密林,今天或明天将变为一座庙堂,一座有着无数的殿宇和院落的庙堂;一切民族和时代的精神都聚集其中,都等待着新的召唤和复苏。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这个从童话和印第安人故事出发,继续摸索着走向莎士比亚和但丁;那个从课本里第一篇描写星空的短文开始,走向开普勒或者爱因斯坦……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

如果面对这样的散文,在教学观念及具体实施上一味重“知识传授”不重“文化内涵”;在鉴赏上不突出学生差异与个性,浅化、窄化文本,就篇论篇学习;整体理解上不能对西方散文中的人文情怀加以关注,我们的外国散文教学无法取得真正的突破。

三、西方散文有着与中国散文不同的涵盖和意蕴

它们一般长于思辨,且极具理性色彩,这与其丰富悠久的哲学传统是分不开的,其语言一般自然从容、崇高凝重、富于张力,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就以教材中几篇散文为例,帕斯卡的《人因为思想而伟大》探究人的精神形式和精神归属,其语言崇高庄重;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赞美读书的作用,劝说世人研读经典,从而完善自我,其语言充满诗意,极富张力;梭罗的《瓦尔登湖(节选)》细腻描写自然,沉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其语言简练平实而又极富画面感……

深究这些世界杰出的作家作品,其思想深处无一不是人文主义精神。在教材中,“人文”二字可以体现为杨绛《老王》里一个“知识分子的愧怍”;也可以体现为葛剑雄《邂逅霍金》中世界对一个有点特殊的杰出人物“充分的尊重”。它更可以体现为对人类自身的崇高认识,对个人完善的不断追求,对自然与人关系的充分观照,对社会与时代富有责任的思考与担当。而我们的教育者往往厚前者而薄后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种遗憾或将影响我们的社会。

美国的高中语文教材非常重视教材内容的人文化,凸显课本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的功能。我们试看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某中学教师对《瓦尔登湖》这篇文章的处理(以下摘自《语文建设》2009年第4期刊登的任为新先生的论文《〈瓦尔登湖〉:中美语文教师的“同课异构”》)

第一模块:导读(lead-in)略

第二模块:背景知识(background knowledge)略

第三模块:文学与生活(literature and life)

师生讨论,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梭罗为什么住在森林里,最后又为什么离开了森林?

2.梭罗对普通人提出了怎样的忠告?他如果活在今天,会对我们说什么?

3.根据你的经验,说说独自长时间地生活在森林中的利弊。

4.联系我们的生活,谈谈科技到底使生活方便了还是复杂了。作者提出的“简化生活,和自然

建立密切联系”在今天可行吗?

第四模块:文学技巧关注(literary skills focus)略

第五模块:延伸阅读(extension reading)

梭罗的《论公民的不服从》

阅读时注意:

1.概括梭罗对于政府作用的看法,列出几件他以为政府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2.什么样的政府能够赢得你的尊敬?

3.结合当今具体事例,论述梭罗的名言:“最好的政府是管理得最少的政府。”对政府的本质、作用等问题的讨论,对梭罗及其作品的理解非常重要,而《论公民的不服从》这样的材料被编进教科书,灌输给学生们,让他们知道公民权利和精神独立的重要,已经超越了语文陶冶性情的范畴,这对我们来说比较难以想象。

第六模块:作业

给报纸或杂志写一封信,提倡人们简单地生活。

第七模块:社会拓展(social further development)

1.社会调查:现在许多人都想在假期“回归自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机,然后为旅行社设计一条能受人欢迎的“回归自然”路线图。

2.考察今天瓦尔登湖的状况(或通过资料收集),说明从梭罗的年代到现在瓦尔登湖发生了哪些变化。

“文学与生活”模块中,教师设置的四个问题都有一定开放度,注重把作家、作为阅读者的“我”、时代和社会的结合,这为学生阅读文章、思考社会提供了一个更实在的切入点。第六、七模块涉及到作业和拓展,培养学生从事研究性创新性工作的能力,而且也鼓励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干预社会。这与我们教师经常布置的完成“教材上第x题和第x题”或者“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要有意思也有个性得多。

在这份教案的模块五:延伸阅读中,我们不得不佩服美国教育的前瞻性,教材中选编了梭罗《论公民的不服从》这样的阅读材料。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份材料的思想与梭罗一向追求、也在文章中有所反映的人格独立、精神自由是一脉以贯的。这样的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生长有重要的价值。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句说了多年的话仍值得常驻讲台的一线教师思考。尤其是教材中的外国散文,它们绝对不应是食之无味,弃之不忍的点缀,而应成为教出特色、学出质量的课堂主流。新教育改革发起人、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阅读史,也是他的精神发育史。由于教材所限,学生阅读习惯所限,他们接触到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包括散文)本就有限,如果在学生时代不能通过课堂阅读教学燃起他们对外国作家作品的兴趣,或者不能通过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如果我们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只是停留在“美景以粗游了之,佳肴以大嚼了之”的层次,而不能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启迪学生人文思想的萌发,那么相较于香港语文教材及台湾地区国文教材不选录外国文学作品的做法来看,我们实在有耽误教材编写者的“美意”之嫌。

作者简介:左书珍(1981-),女,中教二级,硕士学历,现供职于上海金苹果学校预备年级组。

作者:左书珍

上一篇:美术课个性化作业小学教育论文下一篇: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