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教育心理学化是基于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契合学生内在需求开展教学,并遵从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学理论。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1:

教育活动中学生心理学方面知识探究

摘要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生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应该引起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综述,研究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分析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从而提出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校学生;教学工作

素质教育的进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进一步加快,心理健康教育也因此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在教育活动中越来越侧重对学生心理的关怀,因为它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本文旨在浅谈在教育活动中关于学生心理方面的知识,以期在掌握心理学知识的情况下,来促进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从而为培养健康全面的时代新人作准备。心理学是一门很值得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学科。心理学是一门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自古以来,就有贤人圣士们作出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解释。对于教师来说,我们不仅要学习心理学的发展史,尤其是教育心理学。一定要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知识为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条件。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伟大的学习理论家、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从此,从理论上,为教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教育心理学的概述

1.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特征

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心理为基础,以学生为对象的学科体系。它的重点在于研究学生心理的发展,分析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并对学生进行开导和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多特征。首先,教育心理学具有针对性。教育心理学针对的对象主要是被教育者的心理领域,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次,教育心理学具有教育的功能。教育心理学从被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状况出发,进行开导和指引,从而促进被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发展。最后,教育心理学具有专门性。教育心理学不涉及很广泛的学科领域,只对心理学进行研究。

1.2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面对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教育心理学就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教育心理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如今的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挫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最后,教育心理学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当今社会人们面对各种心理压力,教育心理学可以通过情感的交流,舒缓心理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1社会期望值太大

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出现多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深处学术顶端的大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发展期待值太高,容易对现实中出现的不满现象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做出违反法律或社会道德的事情,也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焦虑的心理,出现心理困惑。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也过高,导致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压力。高校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精英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化,这种精英教育赶不上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能力和学历都遭遇了贬值。社会的期待值和大学生的能力形成对比,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很大的落差感,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2.2学习压力过大

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高校教育的逐步大众化,这就给高校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首先是来自考试的压力。期末考试作为测评大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方式,给高校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有些学生平时逃课、上课不认真听讲导致考试成绩不合格,从而产生了焦虑的情绪。其次,专业资格考试证书的压力。术业有专攻,大学生想有一个很好的人生发展,就要通过专业资格证书考试。但是现在的很多专业资格证书通过比率很小。比如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每年的通过率不到15%,但是有成千上万的学生报考,这就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最后是毕业论文的压力。毕业论文是每个高校毕业生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大考,毕业论文的成绩直接影响毕业的结果,但是毕业论文繁琐的流程和修改过程让很多学生焦头烂额,从而产生了心理压力。

3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的策略

3.1形成“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学校和社会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学校本身要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一方面,高校要形成合理、人性的管理体系。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使教师形成专业的心理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2适当减缓学习压力

首先,学生要增强自己的自控力,抵制不良诱惑并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坚持上课不逃课、认真听讲,从而扎实地掌握专业课知识,从容地面对期末考试。其次,学生要掌握正确的考试方法。职业资格考试虽然很难通过,但是每年总有人通过。要学会反思自己的复习方式,有些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是因为复习方法不正确。跟身边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同学交流好的复习方法,从而事半功倍地学习知识,为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做最大努力。最后,学生在面对毕业论文时,不要自我封闭,要遵循毕业论文写作的流程,不明白的地方请教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从而培养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心理。

结语

综上所述,将教育心理学应用到高校学生教学工作中,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教学工作的发展。将教育心理学应用到高校学生教学工作中,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问题和困惑,从而制订合理的工作方案,解决学生心理发展的问题。这样既促进了学生个人的全面發展,也促进了高校学生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洁.新时期教育管理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120-121.

[2]陈雨纤.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8(16):146.

作者:刘震

高校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2:

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教育心理学化是基于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契合学生内在需求开展教学,并遵从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学理论。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观念、内容、方式、途径等方面的问题,从我国大学生现有思想问题出发,探索在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策略如下:教育视角实现由“功利化教学”向“需求式教学”的转变;教育内容实现由“注重知识传输”向“满足学生内需”的转变;教育方式实现由“群体教育”向“个体教育”的转变;教育途径实现由“直接灌输”向“循序渐进”的转变。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专业领域国际化的背景下,国内外思想文化交锋愈演愈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着诸多难题,如何将有效的、科学的、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我国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植入大学生的灵魂成为重要研究领域,探索教育心理化视角下将心理学元素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深刻的尝试。

近年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理论应用的研究成为重点研究领域,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05—2015”年收录的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笔者发现:一是近十年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趋势逐年增加,说明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二是目前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关于认知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上述研究从不同方面已获得一些成果,但所研究内容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碎片化,缺乏整体性、发展性的问题。本研究力图从教育心理学化这一新视角着手,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心理学分析,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际,深刻剖析大学生思想教育在融入心理学元素方面存在的不足,探寻在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元素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和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阐释

教育心理学化在西方教育史上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它的兴起和提出开启了重要教育运动和教育思潮。早在柏拉图、卢梭等人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已出现心理学的萌芽,但在西方教育学史上正式地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和主张的是裴斯泰洛齐,他在 1800 年撰写的《方法》的报告中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协调起来”,由此也引发了19世纪在欧美影响范围广泛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裴氏所探索的教育机制是基于人本性的永恒规律,使教育和教学活动心理学化。裴氏认为人天生都具有“心、脑、手”三种天赋的能力,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注重遵循和揭示人的心理规律,才能发挥人的全部天赋和潜能,“教学才能达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贵”。 因此,从教育过程来看,教育心理学化要求教育者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运用都需要以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机制和学习心理规律为前提。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教育心理学化致力于通过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元素使得人潜在的天赋和能力得到最大发掘和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

(一)理念相合:重視内在需求,强调人的主体性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主要是遵循人的内在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学,裴斯泰洛齐主张“在顺应大自然普遍要求下将教育最大限度地简明化”,即在教学内容上要简明化,在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要素予以提炼和简化,满足人的内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特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为指导,对某一社会群体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和影响,以使其符合特定社会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必修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有重要意义,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路径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其个人特质,发挥自我潜能,有助于不断提高高校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本质相当: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注重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路径,开发学生的潜能,他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将教育分解为道德、知识、身体和劳动,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心、脑、手”全面和谐发展。“心”“脑”和“手”代表人的综合素质即“天性”抑或“能力”。其中,“心”的教育指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脑”的教育指智力教育和思想教育;“手”的教育指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教育心理学化注重三者的协调统一,使人的能力最大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也是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心理学相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和道德问题,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积极正面的思想文化引导学生个体按照正向的社会道德规范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价值。教育心理学化中所指出的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个体潜能的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强调的在尊重个体的自觉能动性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从本质上来看,两者都致力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三)功能相似:强调积极的导向作用

教育心理学化认为教育应该着眼于“完整”的人的统一,追求人自身和谐自由的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个体存在和发展的统一和交融,教师应该改变端坐于学术殿堂的刻板形象,回归学生中去,体验学生的价值需求和心理诉求,以心理特性作为教育正面引导的索引,启发学生自发地正面思考,并且主动探索自身潜能,潜移默化地将教育理念传递到学生内心深处,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热情和意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方针也是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通过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看待事物,帮助学生在面临问题和困境时善于展现自身优秀品质及内在潜能,从而获得成长。因此,教育心理学化所提倡的积极教育视角对于改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通过遵循心理规律进行正面引导,从而挖掘大学生自身潜能与创造性,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从功能效用上看,二者的价值是相通的。

三、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

(一)教育观念:缺乏对大学生心理的关注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引起的价值多元化和功利化的影响下,部分高校教育者心态浮躁,急于向学生灌输学科知识,而忽视大学生内在品质和人格品德的塑造培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有着重智轻德、急功近利的倾向,教学准备也主要是从学科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往往忽略了学生内在诉求和兴趣关注,因而导致教育教学实效性欠缺,矛盾和问题丛生。教育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人与人” “我与你”的对话和沟通,教育的成败建立在是否对人的基本心理诉求、个人期望、兴趣爱好、价值理念有深刻的了解和充分的尊重。而在很多现实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作为“人”这个个体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诉求,教学价值观念的颠倒和错位导致对教育本真的漠视和曲解。

(二)教育内容:缺乏适应大学生心理的知识结构

在当前教育环境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学理念受“功效理性”的影响,教学内容往往偏重于实效性和实用性,大学生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处于匮乏状态,知识结构不够健全,而大学生的经验结构则是建立在这种不够健全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的观感性经验,缺乏深刻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大学生群体特有的心理特征推动下,由于没有形成健全积极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大学生对于接受客体的认识往往容易偏激,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容易轻率和片面。而这种状态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出现两极化: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其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采用了符合其心理需求的传达方式,就会产生接受动力,教与学的过程就会流畅无阻力,接受度就会很高,在一定情况下,接受甚至会变成主动索取,同化效果明显;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符合其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或不能采用符合其心理需求的传达方式,就会产生阻力和反抗,教与学的过程就会出现障碍,接受度就会降低,在一定情况下,会形成排斥甚至反向思考,不但不能形成接受,还会造成继续教育的更大障碍和阻力,形成异化。

(三)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个体潜能发掘不足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性较强,多为意识形态层面的思想凝练,与受教者的个人发展目标及自我价值实现存在一定距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群体性教育,并且以受教育者被动接受教育为主,而非主动吸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的态势。因此,在深层次上,大学生内在诉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共鸣较弱、互动较差,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价值理念和开发自身潜能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教育途径:教育途径主要以“灌输式”为主

由于传统的教育导向和理念,“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在只从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角度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年代,教育者很少会考虑大学生自身需求,缺乏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循序渐进、由简及繁的教育途径和方式,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沦为一种说教。

四、教育心理学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教育视角:实现由“功利化教学”向“需求式教学”的转变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个体需求满足和社会需求满足,而传统的教育视角往往以满足社会需求为重点,学生个人需求往往被忽视,但个体需求的满足恰恰是高校思想教育有效性的起点。在教育功利化的倾向下,思想政治教育被看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工具,把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教育的内在价值作为实现外在价值的工具和手段,然而大学生思想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和深层次沟通的统一和融合,教师应该从学生内在诉求和情感体验出发,注重个体的价值关照,变“功利化教学”为“需求式教学”。

(二)教育内容:实现由“注重知识传输”向“满足学生内需”的转变

裴氏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饱含情感与深意,通过在知识的教与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在充分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学生的内在兴趣需求和心理发展机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转变传统的单纯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定位于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并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以此释放其内在潜能并获得全面發展。

(三)教育方式:实现由“群体教育”向“个体教育”的转变

受教育者均以个体形式存在,心理个性不尽相同。因此,在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性格、能力和个性差别的基础上,将关注群体式和谐发展教育的方式转变为注重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教育模式,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点和切入点放在满足大学生个体需求上,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在教育方式上,教师要转变认识,树立平等的思想,把学生看作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尊严、有主动性和有创造性的个体,通过不断创新日常教学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挖掘每个学生个体身上的潜能与力量。

(四)教育途径:实现由“直接灌输”向“循序渐进”的转变

裴氏认为教育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并与之协调。教育心理学化过程如同人对于事物的认知过程:由混乱走向有序,由有序走向明白,从明白走向完全清晰。这一过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深度思考,大学生思想的形成和树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恪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顺应大学生心理发展逻辑顺序,由简至繁,由易到难,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如裴氏所说:“自然的教学顺序虽然缓慢,但人类的能力需要顺乎自然,否则,他也只能表面看上去有才华。”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又是一个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成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培育一代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将教育心理学化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转变教育视角、改进教学内容、转变教育方式、优化教育途径,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夏之莲,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吴霞.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智慧:教育心理学化解读及其实践意蕴[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20-22.

[3]李明德.裴斯泰洛齐与“教育心理学化”[J].教育评论,2010(3).

[4]孙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5):78-81.

[5]江云凤.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1.

[6]陈明霞.裴斯泰洛齐论教育的人性化和心理学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 6(7):44-47.

[7]丁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10(7):38-39.

[8]朱小根.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J].教育与职业, 2012(6):61-62.

作者:王德强

高校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3:

课程思政建设下的教育心理学教学

【摘 要】教育部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本文根据教育部的思政教育指导要求,对如何将思政建设融入教育心理学课程,提高基层实际教学效果;如何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等几个问题谈一谈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思政建设情况,希望对扩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思政建设;协同效应;参与度;价值观

课程思政建设已在全国各高校全面推进。教育部要求思政教育要贯穿各专业的整个教学体系。如何将思政教育与各专业教学紧密地有机结合在一起,对高校教师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创新突破的机会。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

2020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体系,全面开展有关思政建设的课程,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出怎样的人,怎样来培养人,为了谁而培养人”是教育要探讨的问题。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教育成果的根本标准。要想落实树人立德的根本目标,就必须将知识讲解、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引导教育融为一体,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是教学的长远目标,也是国家教育的根基和重中之重。思政教育影响着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因此教育部紧抓教师队伍这支“主力军”,课程建设这一“主阵地”,高校学生这一“主流量”,在课程教学中扎实开展思政教育。每一位教师都要建好一段渠,守好责任田,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建设统一起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起来,形成协同效应,构建起多维的全方位的育人、塑人教育目标。

二、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与思政建设协同发展

教育心理学是高校教育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是一门具有理论性,同时又具有很强应用性的学科。理科院校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不仅是专业课程,也是实践类课程。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和“三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心理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看似是两个不同领域的专业,其实两者并不矛盾,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高校应该有目的地、有针对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育心理学教学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研究精神、团结友爱互助精神等。教师应注重将教学与反思结合起来,知行统一,提高自身修养,增长自身的学识、见识,培养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意识,将思政的目标性体系和文本形式具体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的爱国、爱家、爱人的情怀,培养其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道德观、正直善良的品质,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努力奋斗、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健全其人格,提升其综合素养。

笔者使用的教材是由马芳、王聿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该教材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原理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时,大部分教师着重关注要讲授的知识点、课堂练习和学生的课后作业[1]。以本教材“学生态度与品德形成”这一章节为例,课上具体讲解态度与品德的关系、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和条件,态度与品德的培养策略。笔者讲到“态度改变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时,会介绍凯尔曼的“态度变化和品德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内化的理论。在讲到“品德形成的内化”概念时,会向学生讲清内化阶段是指个体将自己认同的概念、思想和观点融入自己的认知框架,形成内在的价值体系与态度体系。它是一种思想认同、思想接纳与吸收的过程,当有不认同的观点产生时,个体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思考、分析理解认同以前的矛盾体,进而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意识行为,完成内化的过程,形成稳定的态度、相对成熟的人格,这是一种心理变化的过程。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课后笔者发现,单纯阅读定义并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化的概念。

如何将思政教育自然地植入内化概念的教学中呢?笔者就学生毕业后是否应去偏远地区援教这个话题展开调查,发现有的学生非常支持,但也有持相反观点的学生。笔者随即将学生分成正反辩论小组,就这一话题展开辩论。学生课前搜集了大量资料,课上通过观点陈述、演讲、辩论等方式,讲述许多学长、学姐毕业后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到偏远山区援教,服务他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感人事迹。学生还围绕身边的平民英雄事迹进一步展开交流和互动,谈了自己的许多感触和想法。讨论中,先前持反对观点的学生在大量真实的正能量事例影响下发生了思想内化,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想法,认为自己作为年轻人应多为他人、为社会奉献个人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温暖与爱。开展这样的辩论活动不仅有助于引用具体事例讲解内化的概念,同时有助于自然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成就一堂有温度的心理教育学课[2]。

三、学生的参与能有效检验思政教育效果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同”是指个体在思想、感情和态度等方面对其他思想给予肯定,能主动接受其影响,并改变自己的思维与态度,以在情感认知与语言行为上与其保持一致[3]。笔者在讲授“认同”这一概念时,引用了“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的实例。黄文秀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的第一书记。家乡持续的暴雨引发山洪,她在抗洪救灾途中不幸遇难。通过对黄文秀先进事迹的学习,学生积极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言,很多学生提到了初心、仁爱,并一致认同这样的价值观。

其实在孩提时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科学家、教师、医生、军人……这些高尚而神圣的职业,其初衷都是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学生的认知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小我”。而课堂上对黄文秀事迹的讨论让学生在感动和感慨的同时,找回了曾经的初心,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在交流中学生的发言由小及大,提到了互爱互助、包容奉献、人文情怀、家国情怀,甚至上升到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和种族歧视……正能量满满。这种思考和讨论的过程,就是完成“认同”的过程。教师用实例阐述了“认同”这一概念,让学生感受到了新时代英雄爱党、爱人民、无私奉献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精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教育心理学课不仅是一节专业课,更是一个与思政建设紧密联系的思想学习与实践的交流活动[4]。

四、如何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排头兵,是第一媒介。为推动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的意识,找准育人的角度,提升育人的能力,确保思政建设落地落实,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思政课程建设进校园,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分区域、分学科专业开展线上不限时经验交流,通过现代化传播媒介,利用网络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在各专业、各层次的教师中共享,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5]。笔者所在高校依托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平台,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人文教育等专题培训,并邀请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业教师讲授思政内容,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中,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科研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集中备课、集体讨论,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检验制度,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教研。

思政建设进课堂并不等同于将专业课变成思政课,这种思政交流应该是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相结合,应该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升华主旨思想。教师应以教学大纲为基础,进行渗透德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德育引领要自然合理、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不能牵强附会、毫无价值地生硬植入。

教育心理学不仅是一门研究心理发展的课程,也是一门心理思想教育引导的课程[6]。教师应该利用这门课程的特点充分开展思政教育,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强化自身的传道情怀、授业能力,提高自己的解惑能力,把对国家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校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在教育心理学专业课程的讲授中,教师要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引导学生树立“身正为范”的德育观念。

【参考文献】

[1]马芳,王聿泼.教育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2]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冯忠良.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2.

[6]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作者简介】

刘桐菲(1980~),女,汉族,天津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和教育心理学。

作者:刘桐菲

上一篇:家庭绿色化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