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造论文

2022-04-15

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机械制造教学中的积极意义1.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主要是把信息实施合理的共享,促进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的增加,有效地实现教学直观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造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造论文 篇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难点与对策

[摘           要]  随着经济以及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进步。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专业作为一种前沿的、发展前景大的专业,过去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因此目前该专业的教学面临着棘手的教学难点问题,为了使该专业的教学更进一步发展,必须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    键   词]  教学难点; 多媒体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对策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机械设计以及自动化技术是各种机械产品以及设备的交叉性学科技术,同样也是一种多样化的技术。该专业发展前景良好,在未来,不管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这一学科技术会帮助更多的人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它同样也会改变传统的劳动生产方式,它不仅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同样也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并且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给该专业带来契机。但是,这一专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人才培养以及教学这一方面,职业学校以及综合性院校都需要做出改变来促进这一专业的发展,找到相应的对策,本文围绕这一点作具体的分析。

一、现状

(一)背景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机械制造以及自动化专业蓬勃发展,技术逐渐成熟,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日益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主要包含的是机械的设计、生成制造、数控机床以及机械的自动化的流水管理,机械制造可以在无人的情况下,直接使得所操作的产品按照你的计划以及意愿正常运行。而自动化把人们从繁重的、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是人们对认识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深化。

近几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兴起,两者结合成为最新的发展方向,采用计算机信息的自动控制技术,能够将机械制造的效率提升几倍。虽然我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但经过我们不断的努力,目前也有了巨大的成就,这主要是应用于数控机床,而两者的结合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契机以及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现状

学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是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以及技术型人才。国家对该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十分大,整个市场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现状,但是高校并没有为市场提供相应的操作性人才,这就导致教育与市场脱节。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人才机制培养的缺乏。“创新”是目前国家发展的主题词,只有创新才能帮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久不衰。而机械制造又是一个偏于动手、偏于操作的专业,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检验问题,实现技术的创新,而这些是我国专业人才中十分缺乏的。大力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是目前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学中实现教学创新十分重要。

技术上,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影响该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电子的信息水平;二是物理科学的技术水平;三是现在科技的技术水平。三者结合对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造成一定的限制,如国产数控机床精度的问题。该技术作为现代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目前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部分之一。但是由于我国起步晚,工业体系尚不健全,因此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以汽车行业为例,目前国内汽车销量靠前的依然是日本、德国、美国的汽车产品,尽管我国也在逐渐开始发展国产品牌,但依旧无法和国外的产品相媲美。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机械制造的工艺水平不足,没有达到大众的需求。同时核心的发动机依然存在较大的缺陷,还有待完善。

二、教学难点

(一)学习对象的特殊性

机械制造以及自动化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及高职专科生,他们的学习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比如在该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带来实物的模型,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以及观摩。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进行心理旋转,将正确的轮廓投影到平面上,以便于对不同角度的模型产生正确的认知,最后需要将这一立体的模型展开,然后变成一个平面,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学生拥有较高的空间想象力以及读图的能力,才可以形成对具体模型、模型投影以及平面模型的认知。所以,学生容易在难度高的学习中产生厌倦心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实际的课程学习之外,他们在心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压力大,学习的积极性差。很多学生进来不是为了学习技术,而是为了打发时间。其中认为外界对自己有偏见和歧视的人占50%以上,他们认为自己成绩不好、认为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十分复杂,很多人叛逆、敏感、脆弱,如果教师不重视这一方面的发展,会给学生个人带来十分大的影响。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其发展

机械制造以及自动化是一门对学生的技术以及知识要求都比较严格的专业,它要求将社会高科技的复合技术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学生不仅仅要有較高的应用分析能力,还需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具体实践操作能力作为重要的基石。

除此之外,在该专业的教学内容中还会涉及一些抽象化的机械原理以及一些相关专业知识内容,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抽象的知识点在教学中无法向学生直观展示相关的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是在教授理论知识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以便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但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完全掌握机械制造的理论知识,所以学生就会对该学科的学习产生一些抵触心理,这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学校的课程安排上

从对全国的调查来看,大多数高校该专业的课程分布较为分散。比如第一学期的时候,主要学习的是基础课程,这一时期并没有专门学习制图软件;到了第二学期,就需要学习英语、计算机以及维修等课程,这就导致第二学期没有学习到实质性的课程;等到第三学期学生可以学习制图软件知识以及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的时候,学生早已忘记第一学期所学的专业知识,这种课程設计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高效学习,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种不合理的教学形式。

不仅如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在教学课程中依然还是记忆和旁听的角色,而没有成为真正的主导者。教学课程中缺乏实验活动,也缺乏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所学的知识也没有得到具体的运用。

(四)教学工作中,探究式学习、情景式学习缺乏,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据调查,一部分学校在该专业的教学上,没有使用探究式以及情景式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方式依然是口头讲述,板书以及挂图,这就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也不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仅仅是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大多数教师依然会刻板地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没有注意和学生保持交流,不倾听学生的意见,使得整个课程缺少了学生的声音,学生上课的热情以及积极性也被打击。

三、相应的对策

(一)善于利用辅助性工作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才能改变目前这一现状。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辅助性的材料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中的实物模型。教师可以利用社会科技中的三维造型软件来帮助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用现有的道具来辅助学生学习。比如在教学的时候,运用绘图软件,将课本上的二维图形,按照模具的方式直接进行绘制。同时从概念投影成像的不同角度,进行设计与修改,让学生从视觉的角度感受到真实的模具制作是怎样的,从而提高学生对三维空间的兴趣。

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立体模型制作的比赛以及立体模型的模拟比赛。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橡皮泥来制作自己头脑中想象的模型,让学生尝试着把自己头脑中的东西复制出来,这种方式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以及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对比,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空间感以及设计感。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以及价值,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地感受到理论的知识,并且在学习之后,还能进行举一反三,也能将所学的关于机械制造的知识与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这夯实了理论知识,达到质的飞跃。

具体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教师应当从目前的教材中发掘出学生难以理解以及掌握的知识点,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教学的难点以及重点。可以通过视频以及动态的图片的方式传达给学生。比如在讲授“平面连杆机构”这一课的时候,大多数教师会通过黑板采用图形结合的方式,尽管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方式将抽象化为具体,但依旧没有将铰链四杆机构运动的性质以及过程完全展现出来,因为黑板是无法展现动态过程的,只能展现静态的过程。而多媒体教学可以还原动态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看到铰链四杆机构具体的运动过程以及轨迹,从视觉上就加深学生的立体感知情况,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各杆在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作用,以此来明确各杆的运动情况。

(三)组织活动,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教师需要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要求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活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任何一个都不能忽视。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除了教授学生前沿的技术之外,还可以为学生争取参观工厂、在工厂实习的机会等。比如制造工艺的编制、夹具的设计以及数控机床的实操,都可以是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的情况,增加对这一专业的了解。同时,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教师也要避免盲目化的课程设计,应当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以及教学现状、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制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应当将实验课以及实训课重视起来,尽量不浪费时间,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

(四)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作为教学人员,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他们及时交流想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表达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两者求得一种平衡。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不仅有利于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作出实时的反馈,还可以从彼此的交流对话中发现不同学生的优势以及劣势,从而帮助他们取长补短、提高学习能力。总之,师生之间应当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主要的引导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从而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善于使用激励的机制,用积极、正面的方式来表扬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从而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

总的来说,进入21世纪以来,机械设计以及自动化专业在不断发展,它是国家工业生产以及制造行业的重要技术支撑。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脚步不断加快,我国也开始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所以,我们急需应用性强的专业化人才,解决目前的教学问题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参考文献:

[1]吴俊英.浅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难点与对策[J].南方农机,2020,51(7):184-185.

[2]李四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对策[J].南方农机,2019,50(11):193.

[3]罗涛,时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对策[J].民营科技,2017(5):264.

[4]黄光明.中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3):61.

[5]冯建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状反思与前景展望[J].湖北农机化,2020(3):71.

◎编辑 张 慧

作者:吉智耀

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造论文 篇2:

浅析机械制造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机械制造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1.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主要是把信息实施合理的共享,促进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的增加,有效地实现教学直观性。教师在对较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时,单一的语言表达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对于一些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的理论知识,教师只有通过实物展示或操作过程演示等方法来辅助,才能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所要讲解的问题更加清晰明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学重点。

2.有利于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专业知识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目前教师的授课内容主要还是依赖于课本,而课本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速度。教师只有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多种方式搜集最新的技术和知识,才能使教学内容与时代和科技发展接轨,学生学习的资源和范围才会得到拓展。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各种学习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机械制造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合理使用方案

1.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促进学生更直观的感知

工件的装夹和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了解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实践的经验比较少,怎样保证学生对定位基准选择具有合理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对工件正确装夹有准确的了解,而对这点的学习也恰恰是学生感到吃力的部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演示几种零件加工时的定位、装夹方式,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更好地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展示绘制模型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当前,许多零件的机械加工全部都是利用金属切削过程来实现的,理解刀具切削部分基本定义的过程,也是对金属实施切削的过程研充然而此环节的内容十分抽象,可又是《机械制造技术》教学中的重点,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简单地在黑板上作图,对参数进行传统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难。要想使教学效果增强,教师可使用PRO/E等三维绘图软件绘制模型,从多个角度向学生展示图形的剖切,从而有助于学生空间立体概念的建上,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同选择教学录像播放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流程

在《机械制造技术》的讲授中,要求学生熟悉基本的机械加工方式和有关设备的结构功能,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部分知识点,学校引入了相关的教学录像,录像内容包含现场的实际操作流程,并通过声音与图像的结合、图片与文字的结合等方式,对车、铣、刨、插、磨、钻、镗、齿轮加工等基本加工方法进行详细地介绍,把握好对应的机床结构、运动传动、工件装夹、刀具类型、加工特点、工艺范围等内容。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播放,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该部分内容。

4.通过搜集网上信息,开拓学生视野

为开拓学生专业视野,使其更好地把握制造技术的发展,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本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动态。要有效利用网络,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进行搜集。进而促进学生视野的拓展,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理论的重视,提高学生对技术发展的洞察力。

总体来说,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有效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并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袁正歌

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造论文 篇3: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改革尝试

摘 要: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特点,从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的有机结合,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强化现场教学和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五个方面探讨了教学方法改革措施,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学 教学内容 有效教学

Experimental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for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Qi Jiya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 Jiangsu,China 212003)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的专业基础课,在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零件机械加工质量的分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定、产品装配质量的分析,产品装配工艺过程设计等几部分。该课程工程性、实践性强,涉及广阔的知识面,教学内容组织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1]。

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由于受到教学和实验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侧重于课本内容的讲授,实践性环节和现场教学偏少,导致学生普遍感到《机械制造工艺学》理论部分较难理解,对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质量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具体来说,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1)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仍以单向灌输为主,问题讨论偏少,导致创新思维培养滞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2)评价体系将理论学习和考试成绩视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考试时记忆性的问题和选择题占主要部分,而真正体现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偏少;(3)实践教学环节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不足。因此,如何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已经成为《机械制造工艺学》当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

针对目前在《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一些措施,以提高我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效果。

1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适应我校专业特色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国,拥有众多的船舶企业,为使我国由造船大国跃升为造船强国,迫切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理论功底,掌握最新技术以及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材都是针对通用零件的加工工序而编写的,没有教材涉及船舶零部件制造工艺的。而我校是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工科院校,多年来为各级船舶企业及科研院所输送了大批毕业生,为使我校毕业生熟悉船舶企业产品的工艺特点,缩小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情况之间的距离,我们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在教学内容选取上突出了船舶特色。

船舶企业的产品很多,其中船舶辅机是涉及机械加工最多的产品。船舶辅机包括船用泵、空气压缩机、液压舵机、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船舶制冷装置、空气调节装置、船舶锅炉、海水淡化装置等一些设备,为提炼这些设备的常用零件加工工艺,我们把这些零件进行分类,如,轴类零件、盘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焊接件等。然后就每类零件,选择2~3个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把这些零件的加工工艺,产品的装配工艺,贯穿于教学中,这样使我校将来在船舶企业工作的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角色。同时使学生在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吸收多方面的船舶制造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船舶工业的兴趣,为未来从事船舶领域工作夯实了基础。

不同的高等学校其毕业生就业领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应该根据毕业生就业单位产品的零件工艺特点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各高校不应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很多高校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中强调其航空特色,以航空企业实际产品及生产过程作为实例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2]。

2 在教学中注重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的有机结合

在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老师采用板书的形式并配合挂图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在20世纪80年前计算机技术应用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不可否定的是,这种教学方法,课堂上老师能呈现给学生的信息量少,效率低下,呈现给学生的信息都是静态的,不利于学生对深奥理论的理解。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本中一些静态内容加工成图文并茂的动态信息,集录像、动画、图片于一身,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同时也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机械制造工艺学》一些概念知识比较抽象,单纯的讲述往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形象化教学,能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能将静态的概念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3]。

在讲解主轴回转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时,主轴径向圆跳动使工件产生圆度误差,但影响程度因加工方法不同而异。镗孔时,影响较大,加工出的孔呈椭圆形,而车削外圆时,影响较小,加工出的外圆近似为圆形。这些内容采用传统的讲解方法学生很难理解,我们采用了多媒体动画,直观地展现了主轴径向圆跳动的过程以及零件的加工过程,使零件加工的圆度误差展现于学生面前,大大帮助了学生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与掌握,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4],但是多媒体教学显示内容多、速度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吸收消化知识,如果应用不当,则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教学质量适得其反。因此,在强调多媒体教学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板书教学的积极作用,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过程中,像讲解尺寸链、加工合格率计算这类有大量的公式推导的内容时,我们坚持以板书为主,像讲解机械加工误差分析、工件加工定位分析这类抽象概念和理论时,我们坚持辅以多媒体、动画、视频图片等方式辅助学生理解。这样可以有效融合板书和多媒体方法,做到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5]。

3 课堂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前大多数教学都是灌输型授课方式,每节课都是老师满堂讲,学生满堂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基本上无所体现,片面强调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由于《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很多教学内容较为抽象,这种被动式接受方法不利于学生其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尽管老师和学生都非常认真,但是教学效果都不太理想,甚至一些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产生畏惧情绪。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现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6]。因此,在机械制造工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首先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让学生陈述自己的解决方法,再让其他同学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评价,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

例如,在讲授夹具设计时,我们首先把欲加工工件的图纸分发给学生,几个学生一组,让学生自己讨论针对每道工序应该限制哪些自由度,应该采用何种定位元件限制这些自由度,工件定位后,如何夹紧。每次同学们都会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同学们之间的激烈讨论,使同学们很快就进入参与状态,不仅加深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 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并重

由于在校学生实践经验少,而《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实践性又强,为解决这对矛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了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并重的原则。课程中的理论部分集中在课堂上讲,实际结构内容放到现场教学中去讲[7]。

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亲眼目睹工厂的零件加工方法、工艺过程及所用设备,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工艺分析能力,更让学生实习和岗位“零距离”,与生产实践不仅做到“对口”,更能做到“接口”[8]。

在讲述加工误差综合分析知识点时,首先我们在课堂上讲述了各种误差产生的原因,然后我们把学生带往学校实习车间,在那里有许多加工不合格的零件,针对这些零件,我们要求学生分析这些零件不合格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这些误差。除了在上《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的过程中,尽可能进行现场教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专业实习这个绝好的机会。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前三周去工厂进行专业实习,这个时候,同学们都已修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专业实习带队老师进一步结合工厂车间里遇到的问题,让同学们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这种现场教学使学生在理解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和基本操作要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7]。

5 改革考核方式

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情况,都是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考前突击背笔记,这种不加理解的死记硬背,一旦考试结束很快就会全部忘记。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为扭转这种局面,将过去的一次书面考试方式,变成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多元模块综合考核模式。学生的期末总评综合平时考核、实验考核、课程设计、期末考试四大模块,并且加大平时考核模块所占的比重。在讲解完每一章教学内容时,针对工厂实际课题,留给学生一次大作业,作为学生的平时考核。例如,在讲解完“机械零件工艺规程制定”这一章时,我们给每个学生一个零件的图纸,然后让学生编制工艺过程,再根据工艺过程进行零件的加工,零件加工后分析零件的加工质量,找出问题所在,提出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在考核中增加实践部分的考核,使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大大增强。这种过程性评价有效地督促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刻苦学习,避免“前松后紧、期末突击”的现象。

6 结论

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课程特点,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使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大幅度提高,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牢靠,综合分析实际的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贤姜,锐周晨.改进《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4):88-89.

[2] 王维,朱瑛.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4):48-49.

[3] 高乃云,张永吉,隋铭皓,等.多媒体辅以板书的教学方式优越性突出[J].教育教学论坛,2011(9):202-203.

[4] 梁智平.高校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关系的辨证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21(3):116-119.

[5] 梅瑞斌,齐西伟,李明亚.多媒体与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9):83-85.

[6] 陈军锋.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的一些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2(2):123-124.

[7] 王书元,王克明.《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171.

[8] 闫金友.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9(3):103-104.

①课题来源: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2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齐继阳(1969—),男,安徽舒城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集成制造。

作者:齐继阳

上一篇:员工考核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职工激励理论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