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机械制造分析度论文

2022-04-23

1引言由于全球竞争的加剧,技术变革与技术创新曰益频繁,促进了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出现。在该模式下,企业充分整合内外部的資源,通过技术购买、技术合作、技术转让等方式更快地获取(利用)更新的技术,并通过多种渠道开发市场机会。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技术与机械制造分析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技术与机械制造分析度论文 篇1:

分析化学中的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这就需要人们对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避免研究混淆的现象。化学分析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并根据化学反应确定其化学性质。仪器分析是一项应用时间短的技术,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引言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运用各种理论、方法、手段、设备、措施对相对时空内物质组成、物质性质等信息进行科学、有效获取,以满足物质分析需求。目前,分析化学已经在医学、药学、地质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作为分析化学核心技术,加强对其的认识、理解与掌控,现实意义显著。

1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技术的特点

在化学分析工作中应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技术,在处理相同的工作量时,不仅能够提高处理工作效率,还能实现批量化处理化学结构,在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技术应用中,结合计算机技术,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对不同性质的物质进行分析。除此之外,分析设备得到充分的优化和更新,提高化学分析灵敏度,测量化学物质含量微弱的成分。其次,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还能实现实时监测分析数据的功能。不仅提高化学分析的工作效率,还能降低化学分析的分析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随着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应用范围在逐渐地扩大,应用门槛在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应用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技术;最后,在开展化学分析工作时,不会对样品产生不良影响,保证分析数据的精准度。

2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全面对比

2.1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异同点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相同点主要在于,二者都能够展开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在此过程中,化学分析主要对常量展开分析,具备较强的准确性。仪器分析通常对微量展开分析,但是准确性并不高,不能在一般的常量分析中使用。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范围不同,化学分析主要对物的常量成分以及半微量成分展开分析测量,具备较高的测量准确性,但是最终的精密程度较低。无法对检测物质中的微量元素展开检测。仪器分析主要是对微量展开分析,最终的准确性不高,但是精密度较高,能够对微量成分展开定性以及定量研究,以上为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性。

2.2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在使用上的差异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在使用过程中的差异性主要出现在准确性以及精密度上,在化学分析的过程中,准确性能够控制在1%-2%之间,其中存在的误差较小,与实际的化学定量成分较为接近,能够应用在新型材料开发、化学研究以及刑侦检查中。而仪器分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精确度并不高,因此只能应用在较为常规的物质分析中,但是在常量检测的过程中,仪器分析具备较高的精准度。

2.3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对技能要求的差异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在使用方法以及操作方法中具备较多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使用技能的要求也不同,在化学分析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适当了解化学知识,同时明确物质定量,熟悉各种化学实际以及化学物质。而在仪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物质光、热、电等性质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含量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较为专业,因此操作人员需要对电化学、热化学展开充分了解,同时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最终仪器分析的准确性。

2.4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之间的关系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之间具备紧密的关系,要想实施仪器分析,就需要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相应的研究,在利用仪器展开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化学分析的方式对物质展开分析。在物质测定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标准溶液展开校对,由此可以看出,在实施仪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化学分析的方式,才能保证最终仪器分析的有效性以及完整性。在化学分析的过程中,虽然准确度较高,检测速度较快,但是在物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仪器分析的方法,对物质检测的准确性展开矫正处理,也就是将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相互结合。由此可以看出,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果其中一项技术单独使用,则最终的应用质量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二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共同发展。

3分析化学中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与结合应用,分析化学中的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将趋向如下方向发展:(1)化学分析对仪器分析的依赖性增强。在样品组成成分分析过程中善于利用专业化设备、专业化仪器获取相关信息,为化学分析提供充足信息依据。(2)化学分析使用范围不断扩大。逐渐从化合物元素组成分析、元素结构分析逐渐发展为形态分析、能态分析等。(3)仪器分析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趋向智能化、小型化、网络化发展。基于生物仿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纳米技术、新型材料等的不断创新,仪器制造水平大幅度提升,使仪器分析设备功能更丰富、更完善,提升仪器分析在生物研究领域、环境保护领域、化学研究领域、医药分析领域、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等中的应用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正逐渐向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通过分析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技术的特点与局限性,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阐述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未来分析结构的准确度,促进我国化学分析领域的發展。

参考文献:

[1]仝培培.分析化学中的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9(4).

[2]李轶,李传玺,谢嘉维,卢佳,常静.区分化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法适用性的实践教学探索[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6).

[3]李鹏.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植物纤维原料化学分析中的应用[J].石化技术,2019(10).

(作者单位:沈阳自然达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作者:赵晨

技术与机械制造分析度论文 篇2: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创新开放度实证研究

1 引言

由于全球竞争的加剧,技术变革与技术创新曰益频繁,促进了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出现。在该模式下,企业充分整合内外部的資源,通过技术购买、技术合作、技术转让等方式更快地获取(利用)更新的技术,并通过多种渠道开发市场机会。实证发现,创新开放度与创新绩效的曲线关系符合倒U形特征,即企业低开放度创新绩效低,企业高开放度(过度的开放)创新绩效也低。这一研究结果让应用该模式的企业陷入两难境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开放程度普遍比较低。由于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技术创新管理的学者很少涉及技术特性带来的模式规定性,鲜有关于技术特性与企业创新开放度的关系的论述。本文从技术特性视角出发,解析影响创新开放度的技术特性的维度,并且通过实证数据检验技术特性与创新开放度的关系。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技术知识和资源可以跨越企业边界进行由内向外或者由外向内的渗透,企业能够与合作伙伴共享技术知识和资源。开放度是企业对外开放程度的综合性指标,目前的文献主要从两方面来定义,即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程度或与外部组织合作的程度,并用广度和深度两个指标度量。何郁冰和陈劲在此基础上增添了时间维度,用企业合作的数量、合作的频数、合作的时长分别表示创新开放的广度、深度和久度。在创新活动中,易于采取合作创新的技术、能够分清各方投入的技术将适合采取广泛的、长期的、更深入的开放创新。Teece认为技术的特性包括不确定性、路径依赖、累积本质、不可逆性、技术关联性、内隐性及可专有性。也有学者将技术特性概括为多元性、隐含性及关联性等。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技术模块化的影响也得到重视。依据前期学者的研究和对创新实践活动的分析,本研究认为,影响创新开放度的技术特性主要是技术不确定性、技术可显性、技术可模块化程度及技术关联性。

2.1 技术不确定性和企业创新开放度

技术不确定性是基于技术环境的不可测而导致的不能对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开发进行准确预测的可能性。刘明明认为技术的不确定性是指企业在技术发展的方向、速度以及所能达到的最终结果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奈特将不确定性视为生成利润的基础,认为不确定性越大的领域蕴含的商机越多。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回报,在进行新技术开发时会避免对外合作以实现垄断利润。Cho和Yu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出发,认为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企业进行内部研发是获得技术的首选模式,并通过实证证明不确定性越高,企业自行参与的研发活动越多。汤建影认为技术不确定性较高时,民营企业选择自主研发,以降低交易成本并使风险可控,并且认为技术不确定性较低时,企业倾向于外部购买,采取高的创新开放度。因此提出假设1:技术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开放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2.2 技术关联性与企业创新开放度的关系

技术关联性是由于兼容产品的广泛基础使相关的技术必须具有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是组织整合在不同时点所采用的技术以产生综效的可能性。知识经济下交易和协作活动都具有技术关联性。每一种特定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不同程度与其他支持性技术一起发生联系,为着某个共同的实践目的而构成某种技术系统。当一项或少数几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出现后,会随之涌现出一系列以此技术为基础的技术或相关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会沿着某种技术轨道创造出更多的技术发展机会,产生更多的纵向相互关联的专利技术。部件和产品的技术关联性增加了分工协作的需要,技术关联度越高,需要越多产业或企业参与进来。基于此得出假设2:技术的关联性对企业创新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3 技术可模块性与企业创新开放度的关系

技术可模块性是指对于复杂产品系统实施模块化划分,以进行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可模块性实质是将复杂体系内部相互关联较强的部分作为一个模块单元,相互关联不强的部分割离开作为另一个模块单元的过程。通过模块化更容易建立一个动态、弹性、反应敏捷的体系,以减少产品的复杂性,压缩设计时间,并大大提高产品多样化创新的效率。技术模块化创造了一个开放系统,保证了设计参数和产品研制的独立性,使单模块创新更易进行,企业间的长期合作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开放式创新的实现。因此,技术可模块性程度越高,企业的创新开放度越高。基于此得出假设3:技术的可模块性对创新开放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2.4 技术可显性与企业创新开放度的关系

技术可显性是指技术可以明示化或诉诸文字的程度。显性知识是能以系统的语言表达,表现为产品外观、文件、数据库、说明书、公式和计算机程序等形式的客观知识,能够在人们之间传播、分享和交流。包括科学技术文献、技术标准、专利等在内的显性技术知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能够给拥有者带来丰厚利润。显性的技术知识可以通过合同关系获得,获取的途径包括有偿购买和与外部合作开发。企业外部拥有显性技术知识的主体包括用户、供应商、竞争对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企业能通过开放创新网络与外部的创新主体开展合作,获得相应的创新成果。因此得出假设4:技术的可显性程度对创新开放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此外,本研究还增设了企业年龄、规模、研发强度等控制变量。企业年龄影响着企业的开放创新决策,成立时间较长的企业往往能积累较多的外部创新合作伙伴。企业规模是重要影响因素,企业规模越大合作资金越有保障、合作信誉越高。研发强度直接影响企业开放创新行为及创新资源配置。

3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采用SPSS19.0及LISREY8.7软件工具进行分析。研究模型解释变量为技术不确定性、技术关联性、技术可模块性及技术可显性,被解释变量为创新开放度。本研究采用Likert五级量表打分法度量,1~5依次表示不同意到同意,或低到高过渡,3代表中立态度或中间状态。

3.1 预研究

本研究选择在借鉴此前相关量表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中国本土企业情景中的各维度量表。

3.2 主研究样本信息

本文主研究数据采集对象为企业,问卷填写对象要求处于企业的技术研发或管理岗位或对本企业技术创新熟悉的中层以上的管理者。问卷发放涉及机械制造、生物化工、软件信息服务业及金融业等行业,主要采用邮件及现场填写方式进行发放。问卷包括四个部分:信息告知、填写者及其企业的基本信息、企业开放度及技术特性测量条款。本次问卷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即200个企业):通过邮件发放问卷165份,实际回收96份;进行现场发放35份,回收30份;共回收问卷126份,实际有效问卷11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56.5%。该样本的企业年龄平均在3.51年,行业结构中软件信息占比34.5%、电子及机械制造占比29%、生物化工占比13.3%、金融占比8%,其他15%。

3.3 信度、效度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及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来检验量表的信度及效度。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s a系数评价,所有变量的Cronbach’s a系数值为0.762,同时5个维度的Cronbach’s a值均超过了0.7,说明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结构一致性,符合信度要求。本研究的调查问卷经过笔者所在的由一名教授、两名博士生、多名研究生组成的学术小组的讨论和审核,以及与多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讨论和修改,并进行初测试并调整,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经检验,所有变量的KMO=0.727,高于0.7,近似卡方为826.352,巴利特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01,说明量表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所有变量因子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共有五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可以被萃取为五大因子,且各因子上的载荷绝对值系数在0.5以上,说明各因子中的原始变量有较显著的相关性。提取出的五大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5.312%,涵盖了数据中大部分信息,量表对于所测量的概念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各指标在相应潜变量上的标准化因子负荷指数大部分大于0.5,T值均大于2。总体看来,自变量四因子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以上结果表明,技术特性四个维度概念清晰,相互之间有足够的区分度。

此外,高研发强度的企业更加倾向于开放,因此加入研发强度进行回归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研发强度根据企业近两年研发投入的费用占当年销售总额的平均比例,分为少于0.5%、0.5%~1%、1%~1.5%、1.5%~2%、2%~5%及5%以上。本研究还控制了企业年龄、规模变量。企业年龄按企业成立时间分为小于3年、3~6年、6~10年、10~20年及20年以上。企业规模主要根据资产分为少于5千万、5千万~1亿、1亿~5、5亿~10亿及10亿元以上。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系数分析

从Pearson相关系数看出,创新开放度与技术不确定性的关系负向显著,与技术关联性、技术可模块性及技术可显性的关系正向显著,初步显示了创新开放度与技术特性各维度之间的联系,控制变量企业年龄与创新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研发强度与创新开放度、技术可模块性及技术可显性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4.2 回归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本研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方法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在模型1中,仅仅加入了控制变量对结果变量创新开放度进行解释;模型2加入了本文感兴趣的四个解释变量。从模型2可知,在控制了企业年龄、规模之后,技术不确定性(系数为180,且p<0.05)对创新开放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技术关联性(系数为0.259,且p<0.01)、技术可模块性(系数为0.103,p<0.05)对创新开放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可显性(系数为0.315,且p<0.001)对创新开放度产生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1、假设2、假设3和假设4都得到了数据支持。模型3加入了研发强度变量,以进一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从回归的结果看,加入新变量后并不影响自变量的符号及显著性,说明模型具备较好的稳健性。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不确定性对开放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技术的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的创新开放度越低。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看,当技术不确定性高时,企业要找到可信赖、能力匹配的合作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及时间成本。高不确定性技术意味着技术的发展前景渺茫,合作者需要承受更高的协作成本、履约成本、合作失败的风险成本。因此,技术高不确定性时企业应减少对外合作。随着技术的不确定性下降,企业与外界合作的交易成本也会下降,企业的创新开放度则可以随之增加。数据表明,技术关联性对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技术的关联性程度越高,企业越需要依靠群体的力量展开创新;研究结果还表明,技术可显性对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技术可显性程度越高,技术扩散和转移的效率越高,技术在企业间渗透的能力越强,企业的创新开放程度越高;技术可模块性對创新开放度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因为技术可模块化的程度越高,企业对现有技术的重新编程能力增强,通过开放式创新,企业可以快速推出适应市场变化的新产品,企业的创新开放程度越高。

实证分析表明,受技术特性的影响,企业的创新开放度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值得注意的是,开放式创新模式关注的焦点是“利用”式的创新。处于短期生存选择环境下的企业,需要有效地利用已有的资源或能力,但从长期看,既要有效利用内外资源,更需要发展出“探索”性创新的新能力,以创造将来的选择环境。将“利用”和“探索”结合起来创新,将是企业创新的必经之路,如何结合这两者也将是企业管理面对的主要挑战。

(摘自《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第1期)

作者:李平 陈红花 刘元名

技术与机械制造分析度论文 篇3:

论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问题

【摘要】首先对相关理论与概念进行分析界定,这是研究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问题的基础性工作。论文通过系统阐述产业集聚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然后对产业集聚、产业集中和产业集群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比较和关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的概念和内容,划分旅游业集聚类型。同时,又根据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内涵,比较分析了旅游业集聚与旅游产业集群、非旅游业与旅游业集聚、旅游流集聚与旅游业集聚、旅游业集聚与旅游业增长、旅游业集聚与区域旅游合作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旅游业集聚;旅游产业集群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正导致旅游要素、资源和分工在不同层次上迅速变化,并日益集聚于个性化明显和旅游市场优势健全的地区。与此同时,我国许多地区旅游结构趋同、旅游景点竞争力低,各旅游区之间低水平重复建设、游客与信息不畅通以及盲目竞争等问题十分严重。这客观要求各地旅游业必须加速旅游要素资源的整合与集聚进程,以不断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从而在优势区位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业集聚体系。同时,随着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力量,目前旅游业集聚理论和区位布局理论的不成熟,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对各地出现区域旅游业集聚现象的研究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助于科学把握其集聚趋势、集聚模式等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和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性总结。而且,也有助于对我国各地旅游业集聚现象进行规范和发展。

一、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现象与背景

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表现出集聚化发展的诸多特征:首先,旅游产业化扩张日渐加速,与传统相关产业日益融合,旅游市场细分化日趋深入,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其次,世界旅游产业发展出现全球化、区域化、集团化的倾向,促进旅游投资逐渐向纵深发展;另外,世界旅游产业在日益成熟的基础上,产业内部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势头日趋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从而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旅游业自身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且也要求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和谐共生,这正是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要求。

(一)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集聚现象

空间集聚是旅游业的基本特性。无论从国际视野,还是从国内发展来看,旅游业都具有鲜明的空间集聚。空间集聚已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现象。这种空间集聚在空间上表现为一种中心地理结构,形成轴式、圈层、链式等若干向心的形式。一方面,旅游需求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的分析报告,1970年全球出游者的70.5%来源于欧洲,23%来源于美洲,3.6%来源于东亚、南亚和太平洋地区;1980年全球出游者的65.6%来源于欧洲,21.6%来源于美洲,8.2%来源于东亚、南亚和太平洋地区;1990年全球出游者的62.1%来源于欧洲,20.6%来源于美洲,12.3%来源于东亚、南亚和太平洋地区;2001年全球出游者的57%来源于欧洲,17%来源于美洲,17%来源于东亚、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旅游需求的空间集聚与旅游者对距离的敏感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我国上海、成都、西安和长春等城市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本城居民的出游空间80%集中在距离城市500公里的范围内;而来本城的非本城居民的出游范围则主要分布在距城市250公

里范围内[1]。旅游需求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随距离而衰减的规律。另一方面,旅游供给也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旅游供给的空间集聚,与旅游资源、要素分布的空间集聚密切相关。我国目前的486家AAAA级景点,就有18%、5%和5%分别集中在苏浙沪地区、北京和广东①。这种空间集聚在旅游投资和产业布局上同样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沪苏浙三星级以上宾馆就占全国总数的21%。

(二)区域旅游业集聚现象的表现

随着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旅游产业集聚现象作为一种新的旅游现象正不断在各地旅游发展的实践当中涌现,其范围从传统的旅游业三大领域(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扩展到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形成以旅游企业为基础,社会其他各类企业为补充的产业集聚。实践表明,度假区、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资源集中的各类旅游区,虽然在旅游企业结构、数量、规模上可能因地而异,但多数均集中分布在旅游服务区或被称为旅游接待区的小区域范围内。在一些旅游功能突出的大城市,分布有以旅游或休闲为中心职能的游憩型商业街区,并集聚旅游吸引物、购物、饮食、娱乐、宾馆等设施,如珠海九州城、深圳华侨城、南京夫子庙和上海城煌庙等。而在一般地区性的中小城市,也普遍存在旅游饭店业集中区、旅行社业集中区、旅游购物一条街,这表明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旅游企业也存在指向性地理集中的特征。旅游产品是由多种旅游资源、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设施以及多项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组合而成,并在游客旅游过程中不间断地提供。这种特点使得旅游产品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制约、互动的内在结构关系。从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结模式看,不同类旅游企业集中虽然无法严格地界定其上下游关系,但明显存在互补型或协作型功能关联,而同类旅游企业在空间集中,相互之间也必然存在着竞争型或协作型功能关联。从我国各地发展实际来看,旅游产业普遍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尤其是在大中城市高级游憩商业区以及吸引力强的度假区、风景区等地产生。

(三)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背景

首先,区域旅游合作,不断促进区域旅游业集聚与发展。区域旅游的竞争力,既来源于竞争,也来源于合作。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经济发展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是地域分工和相互依存的必然要求,是产业扩张和规模经济跨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业集聚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旅游资源禀赋的空间互补性、旅游活动的空间连续性以及区域文化内涵的相对一致性,是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因素。因而,区域旅游合作既可以是产品的合作(旅游景点、旅游线路等),也可以是客源市场的合作(共同开拓、联合促销等),还可以是资本等要素的合作、经营管理的合作,甚至品牌形象和制度安排的合作。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可以有效地打破市场割据和地方保护主义,避免景点(特别是主题公园)的近距离重复建设,实现旅游基础设施的跨地区共享和资金、信息等要素的跨地区流动[2]。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有利于旅游产品多样化与旅游线路网络化,有利于各地在旅游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取长补短,形成区域合力,发挥要素集聚的空间整体优势,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区域旅游业集聚,是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集聚在增强合作的同时也不断增强竞争,这种竞争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其结果不是一种零和博奕,而是一种正和博弈,旅游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产业集聚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实施提供利益保障。旅游区的联动开发,可以形成旅游区的集聚,压缩内部竞争、提升外部竞争,凭借区域整体的力量在竞争中获取优势,集聚对区域核心竞争力有促进作用,但并非只要有集聚就会产生竞争优势,各组之间交流与合作形成区域内互动的网络关系是影响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

二、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概念及内涵

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是以旅游产业链或价值链作为纽带,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通过多种旅游业要素的有效整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的空间形态和组合特征以及一定旅游服务功能和综合经济效应的旅游区的动态过程。

(一)旅游集中、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产业集群

区域旅游业集聚的形成,是空间上不断集中的趋向和过程,先有旅游集中,后有旅游集聚,并逐渐形成旅游集群。旅游集中是指景点资源等产品的根植性集中分布或中心化过程。在旅游地域内,以旅游景点资源为基础,以旅游要素行业为支撑,以旅游企业主

体或某旅游行业为龙头,相关联的企业或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产业链,共同为旅游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旅游景点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产业居于集聚的中心。在旅游资源产业外围聚集着饭店、旅行社、娱乐设施等相关六要素行业或服务性产业,服务于顾客群体,是旅游者在空间聚集的必要条件。

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并非任何产业集聚都能发展成为一个产业空间集群。旅游产业集聚往往只是强调旅游产业内部各相关行业的集聚,而没有涉及到相关支持性、配套性和服务性产业的集聚行为。旅游产业集群则意味着不仅包含旅游资源的开发产业、旅游要素产业等直接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业、部门,还包括服务性产业外围形成的支持性、配套性、延伸性产业,如银行保险、邮电、通讯、海关、公安、建筑、房地产、媒体、园林、环保、专业化设备制造、教育培训等行业和部门。而且,旅游业集群还往往与区域内的农业、食品、文化,体育以及机械制造等其他产业群相联系,形成更为广泛复杂的网络化联系。

(二)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动态均衡

首先,集聚与扩散是相对的。空间扩散是指经济流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扩散过程,是空间主要动力和形式之一[3]。一般地,在适应性系统内相互联系都是通过流态的集聚与扩散形式联系起来的。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也总是处于集聚力与扩散力的影响之中[4]。因此,旅游业发展在空间结构演变上存在的集聚和扩散两种趋势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集聚中意味着扩散,扩散中又含有集聚。从宏观上看,当旅游要素向少数点集聚时,而从微观上看,则是这些要素资源围绕着旅游增长中心向外围扩散的过程。集聚和扩散在不同层次上交错进行,推动着区域旅游业发展。区域集中到一定程度之所以会产生分散,是在人口集中、要素资源集聚和旅游区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尤其是大的旅游区,当游客流、旅游要素密度和旅游环境问题超越一定的容量后,会形成“门槛”,区域空间内主要景点吸引力下降、游客感知和体验效益也呈现下降趋势,甚至出现负增长。这时候,远离中心旅游点的中小区域和边缘地区稳步增长,即要素资源和客流的向外分散过程现象,最终在集聚与扩散之间达到均衡稳定状态。

同时,旅游业集聚与扩散在空间上,是不断拓展的,表现为区位空间概念→时空概念→一体化概念(黄山附近景点向外围扩散,更大范围看是向中心集聚)的演化。因此,实际上,旅游集聚与扩散是相辅相成的,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以某个核心旅游景点或先入者为标志,各类相关旅游要素向它的集聚,实际上是以它为点,向外围的扩散过程,而从大的区域范围来看,是不断集中和集聚形成的过程。

其次,集聚概念的空间拓展不仅仅是建立在现实世界里,也在虚拟空间里得到进一步拓展。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实空间的集聚→虚拟空间的集聚提供了可能和广大的市场空间。

(三)区域旅游业集聚相关概念辨析

1.旅游流集聚与旅游产业集聚的关系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使游客在旅游系统内形成集聚与扩散,同时与旅游系统不断地进行资金、物质和信息的集聚与扩散的现象称为旅游流。旅游流包括旅游客流、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旅游流的集聚与扩散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双向不均衡性、综合系统性等特点。旅游流集散是指旅游流通过旅游通道在客源地与目的地、目的地与扩散目的地、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集聚与扩散的运动现象[5]。在旅游系统内,旅游流也是通过集聚与扩散形式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因而旅游流集聚与扩散是旅游业空间最基本形式。旅游流集聚扩散过程所带来的信息交换是促进区域旅游相关要素进一步集聚或扩散的重要因素,并会因此影响到旅游流信息再传递及交流。因此,与旅游流的集聚扩散过程相比,区域旅游业集聚强调的是旅游产业体系的集聚现象和过程,是在旅游流集聚扩散基础上,通过相关要素集聚扩散行为及其空间变动而产生的产业系统的空间集聚过程。

2.区域旅游业集聚与区域旅游合作的联系

区域旅游合作通常是跨区域的空间尺度上的行为,而旅游业集聚则是目的地层面的概念。区域旅游合作不仅仅发生在宏观层面,同时在微观尺度上,旅游目的地的企业通过结网、信息扩散和专业技巧传输来促进创新,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也是旅游合作。这种层面的合作是旅游集聚中行为主体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的必然趋势受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作用,合作区域在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

的过程中,旅游系统各要素不断进行整合和创新,旅游经济不断壮大,旅游市场不断成熟,空间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将推动周围的区域加入合作关系,实现合作模式的更新,在新的区域空间上开展更高层次的合作。因此,在区域旅游合作中,通过各种类型的集聚,逐渐形成各具特色优势的空间发展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单核辐射模式、双核联动模式是基础,而核心边缘模式和网络型模式则比较成熟,特别是核心边缘模式与单核辐射模式、双核联动模式有明显的发展序列关系。在空间集聚的同时,由于中心引力和辐射力的增强,不断向周围辐射形成更大空间范围的合作功能,2004年安徽正式加入长三角旅游合作,形成长三角3+10合作模式,在新的空间区域进行整合。目前,我国旅游合作比较发达的两个区域是珠三角和长三角,从整体上看,其旅游资源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区域旅游业集聚将更加优化,在此基础上将形成全局性的旅游互动和旅游竞争力。

3.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与产业集中的关系

旅游要素资源集中与集聚现象,主要是从自然客观存在及空间迁移变动出发的。而旅游行业的产业集中现象,是随时变化着的,并且受区域旅游集聚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产业集中度是衡量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主要标志,产业集中度越低,大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越弱,行业竞争程序越高。当前,我国旅游产业集中度偏低,产业内企业数量过多,过度供给现象严重。旅行社一向被认为处于整个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但是其处于“小散弱差”的状况,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各企业规模相差不大。旅游景点低水平重复建设,也造成各地区盲目开发、竞相模仿、产品单一性表现明显,产业集中程度更低,缺乏一批市场影响力大、竞争优势明显的横向多元化或纵向一体化的旅游龙头企业。目前国内最大的国旅、中旅、中青旅三家旅行社所占市场份额不足20%。可见我国旅行社行业属典型的分散竞争的市场结构。而世界旅行社发展趋势是大的旅行社在行业中所占份额不断扩大,目前英国旅行社业已形成航空2000、航空旅行社及托马斯三个旅行社经营商垄断80%市场份额的局面[6]。在集聚旅游区内,由于初期产业集中度低,旅游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没有得到最大化发挥,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对较低。但随着旅游及相关产业在区域空间上的集中以及区域市场优势和制度环境的改善,旅游要素资源向竞争力较强的龙头旅游企业集中的趋势将日益明显,从而将有利于旅游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4.区域旅游业集聚与旅游业增长的联系

我们认识到,单纯的规模增长并不一定就能形成旅游业集聚,而集聚则必然造成企业(或产业)规模的扩大。当前,旅游集聚对旅游业增长的作用很少引起注意或重视,而这一问题往往却是决定地区比较利益,进而决定一个企业或一批企业的区域定位及其增长的重要因素。因为同一旅游产业的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产生的外部性,有利于旅游产业所有企业的发展。这种外部性发生于企业之外,而作用于企业所属的产业之内。同时,集中也能强化同一旅游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这种外在作用被称为MAR型外部性[7]。因此,旅游产业在一个区域的集中,能强化那些具有共同的目标并具有相似的能力的个人或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提高地区的生产率,推动旅游经济增长。一般来说,产业集聚研究的基础是同产业(或行业)的企业在某个地区的集中,也就是产业专门化,然而实际上,旅游业集聚对旅游业增长的促进,往往造成多种产业的并存,而不是同类产业的集中,因此是产业多样化。多样化效应更为重要的是经济活动的异质性,也就是说,地区多样化可以通过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多样化而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除旅游产业和旅游业集聚外,还存在众多相关或不相关产业,旅游业集聚在促进旅游业增长和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引起相关产业的集聚进程和规模扩张,因而使得区域多样化产业之间互相关联互相促进。□

注释:

①据中国旅游网(http://www.cnta.gov.cn/9-bgfd/fd.asp)相关数据计算。后文中若无特殊说明,有关数据均依据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统计数字、《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0-2005)和《浙江旅游概览》(2002-2005)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吴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4.49(2).117-127.

[2]王雷亭等.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综述[J].泰山学院学报.2003.25(5):92-96.

[3]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0-51.

[4]顾朝林.集聚与扩散[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19.

[5]丁正山.城市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与集散研究——以南京、苏州和徐州国内旅游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赵红.我国旅游产业过度竞争状况的成因解析与对策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28-31.

[7]CécileBatisse.专门化、多样化和中国地区工业产业增长的关系[J].世界经济文汇.2002.4.49-62.

责任编辑:徐洁

作者简介:

聂献忠(1972~),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作者:聂献忠

上一篇:信息素养认知医学信息论文下一篇:物流外包企业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