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就业竞争力探析论文

2022-04-30

[摘要]在高校实行双学位(辅修)制,培养多方面的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逐渐打破了学科和专业壁垒,改变了原先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现实条件。本文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对工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双学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工商管理类就业竞争力探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商管理类就业竞争力探析论文 篇1:

试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

摘要:所谓毕业生困难群体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缺乏就业竞争力而无法获得合适的就业机会的高校毕业生,即未就业毕业生。针对如何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本文拟从困难群体的分类、职业指导、就业服务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就业困难群体 就业指导 就业服务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各级政府、高校、学生、家长高度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已将失业高校毕业生与大龄失业人员、大龄农转居失业人员、低保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随军配偶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残疾劳动者一起,列入“困难群体”[1],由此可见,如何加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是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从高职毕业生困难群体的类型、职业指导、就业服务进行探索。

1 毕业生困难群体的类型[2]

所谓毕业生困难群体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缺乏就业竞争力而无法获得合适的就业机会的高校毕业生,即未就业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第一类:因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差而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不可否认,人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但如果学习能力差且又学习态度不好,没有较好地规划和利用大学时光有效学习和实践,很易会导致学习成绩差,动手能力不强,特别是难获取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和相关英语等级证书,甚至是拿不到毕业证,这些学生在求职应聘时,在很大程度上会因条件达不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而被拒之门外。对用人单位来说,学习成绩特别是专业成绩的好与差是选拔毕业生的主要依据之一。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占50%,这说明学习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相反学习成绩差的毕业生择业机会非常有限,很可能沦为就业困难群体。

第二类: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求职应聘是需要成本的,例如制作求职简历等材料、到人才市场求职、到用人单位面试、购置着装装饰外表、美容改变形象等等,因而需要相当数量的费用。高校招生并轨大学生交费上学后,家庭贫困大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30%-40%,其中有20%的学生依靠国家助学贷款才能完成大学学业。就业成本对贫困生来说又是沉重的负担,他们不得不放弃许多成本投入较大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经济压力大,不少贫困生学习成绩较差、综合素质较低,就业竞争力不强,加上社会关系少、急于缓解经济压力而对未来的工作寄予较高的期望等原因,贫困大学生是就业困难群体的主力军,也称为“双困”生。

第三类:因人际交往能力差而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据有关数据表明,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个性特征、谈吐表达、形象气质也占50%,可见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自卑、胆怯、不善于表达、不善于交流等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的毕业生,由于不能与用人单位很好的交流、沟通而一次次的错失就业良机,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第四类:因患疾病或身体缺陷而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虽然身患疾病或身体有残疾是天灾人祸,不属于求职者的品质因素,但是用人单位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还是将这类毕业生排出门外。近几年,因健康原因引起的供需双方打官司的事例也不在少数,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中,约定毕业生身体因素的条款也屡见不鲜。

第五类:因性别差异而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只招男生”也成为不少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条件之一。“性别歧视”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相对较为困难。

第六类:因专业设置问题而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着专业设置大而空,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使得人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发布了最新一期的调查报告,首次披露了“就业困难”的10个“红牌专业”,专科 “红牌专业”则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经济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等。报告综合了麦可思从2006届到2009届的历年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样本量达到100多万份。调查人员发现了一个新问题,一些专业连续多年出现了就业偏难、毕业生薪资偏低的情况[3]。不少曾经是报考火爆的专业因各个学校纷纷开设,导致专业培养人员过度,使得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比例嚴重失衡,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状况,直接影响了毕业生对口就业。

2 高职学生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整体职业指导,加大高职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已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

2.1 全员全程指导

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指导要重视过程性和全体性,努力搭建职业指导阶梯。因此,要从新生入校教育开始着手,可通过新生入学培训、职业指导课程、成功学子讲座等途径实行全员全程指导。首先要让新生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及岗位,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具备的素质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初步认识,其次引导学生自立自强,树立明晰的人生理想、职业目标和实施途径,要使学生明白,首先要自立就要先就业;其次为了成就事业,就要顺利就业;而最后为了顺利就业,就要搞好学业。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时,要科学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依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特质、能力、经历等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估,对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确立正确可行的职业方向和个体职业发展目标,制定职业发展的策略,明确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途径,设计具体的活动计划,从而使全体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清晰,学习责任感强。全员指导要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逐级阶梯式推进,针对学生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的学习和实践特点等因素,开展递进式系列职业指导活动。如向大一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二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政策和技巧”教育,大三年级组织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就业讲座,如大力宣传成才观、就业观,求职与面试技巧、求职期心理抗压与减压的方法、模拟应聘的情境训练等等。同时开办职前网络教育学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职业测评和就业知识的自我学习,以此作为就业指导的补充[4]。

2.2 个性化重点指导

对就业困难群体,要在全员指导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重点指导。首先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建立起就业困难学生档案,确立帮扶对象,避免帮扶工作的盲目性或流于形式。其次要认真分析就业困难群体中个体就业困难形成的原因及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最后需要组建一支有经验、有爱心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为帮扶对象提供更为细致、有效的职业指导、咨询与服务。

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个性化重点指导,要像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那样,分析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如职业兴趣、个性特质、发展目标、能力特长[5]等,帮助和引导他们开展职业目标的自我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重新认识和构建,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要从学习方法进行科学指导,从行为自律上严格监督,让学生因切实感受到了自己进步而逐步自信和自强,要借助职业素质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科学方法,帮助他们认知自我、完善自我,正确引导学生正视当前就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调整就业心态,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务实就业期望,先就业再择业,脚踏实地,从一线做起,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积极、主动、自信地迎接和挑战就业竞争,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2.3 鼓励式心理辅导

高职院校专业心理辅导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定期与不定期的心理咨询与指导,如因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学生,做到早发现早帮助其改变,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鼓励这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想敢说,鼓励和推动他们多参与群体活动,鼓励他们去竞选学生干部挑战和锻炼自已,鼓励他们多与同学交流、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尽早克服自身的不足。针对在求职中形成的自卑、胆怯、畏惧心理的学生,首先要引导他们以平常心对待求职受挫,加强人生观教育,其次帮助他们分析就业现状和形势,客观分析自已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求职失败的主要原因,再进一步指导他们如何做好求职前的准备工作,增强信心,有备而战。针对家庭经济贫困和有身体缺陷的群体,可将就业政策和心理知识结合起来对其辅导,帮助他缓解因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鼓励他们自强自信自立,提高就业竞争力。

2.4 调整专业设置,加快教改进程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基本点是首先要调整专业设置[6],取消那些大而空的专业,要及时调整专业适应市场需求,专业设置要瞄准职业岗位需求变化,使所设置的专业及专业在校生规模与职业岗位及人群规模变化趋势相一致。要设置更多针对性强的技能型专业,提高教育质量,扎实专业知识教学,加强能力培养,拓宽专业技能实训,努力打造技能型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在实施专業招生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性别与职业的匹配性,为学生选择专业时把好第一道关,采取职业指导的二级预防手段,尽可能避免或缓和因性别歧视而带来的尴尬和矛盾。

3 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

3.1 推荐服务

为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向企事业单位大力推荐毕业生,提供双向选择的平台是高职院校就业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要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校企合作,到企业等用人单位深入了解和获取招聘信息,同时将企业等用人单位请到学校来现场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加强与人才市场、职业中介的联系,获取有效的招聘信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招聘会。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提供毕业生的求职信息,同时获取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寻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创建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等。鼓励全院教职院工利用人脉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招聘信息,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3.2 政策服务

随着社会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国家的就业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和更新,对高职毕业生特别是困难群体要推行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传的服务,端正就业观念。可通过主题班会、网络宣传在线访谈、政策咨询会等方式,让毕业生了解就业环境和当前就业形势,特别是要大力宣传向就业困难群体的优惠和扶持政策,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等,让毕业生对求职和就业充满信心。

3.3 信息服务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快捷就业信息平台,将就业信息服务提高到新的水平。建立就业信息网,在服务功能、空间和领域不断拓展,与传统的招聘形式相结合,通过信息网,使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可以直接上网获取就业信息。通过网上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加强联系,获取用人信息及校企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此外,建立专业或班级信息群,有针对性地将专业招聘信息及时转发到毕业生的手机或邮箱中。

3.4 创业扶持

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筹措和扶持激励机制,鼓励自主创业,开展创业教育和宣传活动。依托政府和企业,联系一批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场地用于培养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为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咨询、跟踪辅导等“一条龙”服务。选择一批投资少、规模小、见效快,且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创业项目,毕业生进行宣传推介,加强创业指导,宣传政府扶持政策,完善公共服务措施,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想创业、创好业[7][8]。

3.5 就业援助

对重点服务对象设计个性化援助方案,通过技能培训、市场推介、结对帮扶、基地安置等方式实现就业

3.5.1 为残疾学生和“双困”生提供就业援助。为这类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和推荐服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活动。对这类毕业生实行动态跟踪,重点帮扶。通过实施一对一就业指导、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帮扶措施,确保这类毕业生实现就业。

3.5.2 将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被列为就业援助对象。建立实名登记制度,继续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并组织他们参加就业见习、应用技能培训等促进就业的活动,帮助其提升就业技能。同时,与政府相关部门衔接,将其纳入政府扶持政策体系,寻求政府的支持和援助。

参考文献:

[1]大学毕业生被广州列入困难群体.商务人才网,2009-03-07 http://www.35work.cn/NewsInfo.asp?NewsID=225.

[2]米学芹等.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第15期P45.

[3]十大专业就业难薪资低被亮“红牌”.http://space.fetion.com.cn/33925223/viewblog_16975632.

[4]寻找高校毕业生就业金钥匙.贵州日报,2009年2月5日.

[5]赵彩瑞.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实现四个转变.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0).

[6]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亟待放下架子.安徽青年报,2009年10月28日.

[7]六大举措帮助大学生就业.泰州日报,2009年7月31日.

[8]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会, 2005(1).

注:此论文为2013年度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立项课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教育培训激励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2013BZZ16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潘文利(1967-),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外贸易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作者:潘文利

工商管理类就业竞争力探析论文 篇2:

工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双学位(辅修)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高校实行双学位(辅修)制,培养多方面的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逐渐打破了学科和专业壁垒,改变了原先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现实条件。本文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对工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双学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工科高校;经管类;本科生;双学位;人才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这就要求科研技术人员具备多种领域、多个学科的知识,双学位(辅修)(以下简称双学位)教育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我国高等院校在顺应时代发展中,逐步向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运行机制过渡,其中双学位制度的具体实施,彻底改变了原先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开始走向灵活而富有弹性。双学位教育是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改变了多年来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已经让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从中受惠。这项改革无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学生个体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自2006年以来,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面向全校工科类专业开设了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学位教育,近五年,在读学生始终保持在600名左右。经管类专业双学位的开设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有力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满足了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多元化需求,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但是,由于双学位办学时间短,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环节存在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经管类专业双学位(辅修)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宽就业渠道

开设经管类专业双学位教育,使兰州交通大学理工科学生跳出本专业领域,学习会计、管理、贸易等专业相关知识,从更加宽广的领域分析和处理问题,而且对于学生未来的专业方向有所考虑。这样将来的就业就会多一种选择、多一份竞争力,从而拓宽了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可以说在一定情况下实现了社会、学校、学生的“三赢”。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培养适应社会和国家需要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势在必行。实践证明,拥有双学位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于一般学生,就业率也高于学校当年平均就业率。

(二)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兰州交通大学开展经管类专业双学位教育,力求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学会更适用的技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长远的良好发展,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理工科的学生大多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但是社会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锻炼和加强。从兰州交通大学经管类专业双学位教育中可以看到,理工科的学生主要选择管理类,即会计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最多。学生既掌握了工科的专业技术,又学习和掌握了与会计和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沟通、社交表达能力等。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灵感,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促进学生知识互补和能力互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现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学校应提供充分的条件,使其能够自主构架知识结构。兰州交通大学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对转换专业控制比较严格,这就给自主性学习带来了障碍。经管类专业双学位制有助于缓解学生因选择专业的盲目性而带来的问题,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知识背景,在就业市场上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应该说,在目前制度格局下,双学位制有助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逐渐淡化专业色彩;突破原有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专长发展自身优势,拥有更大的学习空间。

二、双学位(辅修)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学生认识不清晰

由于对学生有关双学位教育的宣讲较少,并不是所有学生的认识都是清晰的,包括已经选修了双学位的学生。学生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受父母影响为了工作而选择双学位;把双学位专业当作辅助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对专业并不感兴趣,而是受同学的影响而选修;因为没事干才选修双学位;害怕获得的双学位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一直持观望态度,所以也存在少数学生选修了双学位但没去上课的现象。

(二)尚未形成科学、规范化管理,缺乏对制度的研究和监控

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院系,学籍隶属关系较为复杂,所以,管理难度较大。目前,学院仅一人专门负责双学位教育管理,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管理。虽然在班上也设立了班委进行管理,但效果不太理想。以上现状造成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质量监督不够,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制度。

(三)学生可选择的专业有限,淘汰机制执行不力

目前兰州交通大学经管类专业双学位主要是会计、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虽然学校也开设了文学、语言、运输、物流类专业双学位,但是不能满足学生们广泛的专业选择兴趣;对学习能力不突出、不遵守课堂考勤、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基本上未受相应的处理或淘汰;有些专业选修人数过多,如会计专业,缺乏合理的安排,有限的教育资源被超负荷使用。

(四)缺乏选修指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在选修双学位时,学校和学院相关指导力度不足,并没有详细介绍什么是双学位制度,什么是复合型人才,更没有指导学生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是否选修以及如何选修,从而出现一些学生在选择双学位专业时,不知所措,盲目从众,中途放弃,学习困难,影响主修专业学习等现象,影响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加强双学位教育的相关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学生对双学位制度的认识

首先,应通过网站宣传、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双学位教育的宣传,使学生对双学位的制度、学校和学院要求的条件、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方面有充分了解,然后再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其次,处理好两个专业之间的关系。双学位两个专业之间要亲疏有度,有联系也要有差距。同时,学生要处理好时间与精力,并注意减轻心理压力。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复习,把课堂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使两个专业融会贯通,从而在今后的发展中拓展出更加广阔的天地。

(二)关注教师开课的积极性,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应加强师资遴选,选用优秀教师担任任课教师,督促他们认真备课,使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如在教学方法上可使用讲课、讨论、小组学习、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帮助学生到达到教学目标;加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监管,特别是要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督导员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双学位教育情况进行监督;加强双学位教学过程的管理,严格检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的安排落实情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监督。只有在每一个教学质量环节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双学位本科生培养的整体质量。

(三)加强科学、有效的指导,确保教学效果

加强学习指导,建立双学位指导体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修专业、学习兴趣、学习时间等情况综合考虑是否修读双学位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以预防学生中途放弃学习。同时,应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交流,通过座谈会、个别谈心、预约咨询等方式,了解学生主修专业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使学生顺利完成主修专业、双学位专业的学习,确保教学效果。

(四)加强学生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在教学管理中,通过QQ、飞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发布各种通知和教学信息,确保各种教学管理信息及时传播,从而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给双学位班配备班主任,专门负责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并且纳入普通班管理范畴,从建立班委,开展各项团学活动、专业竞赛、讲座、实践实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加强学生考勤等常规教学过程管理,严肃课堂纪律和考场纪律;定期开展师生、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双学位教学、教育管理现状,及时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保证双学位教学效果。

双学位教育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学科之间越来越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趋势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制度模式,也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于选择双学位的同学来说,他们正在接受着一门新知识的冲击,怎样才能更好地接受并消化这门新知识的内容,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选修双学位的同学要放弃“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思想,带着兴趣和问题学习,学以致用,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合理规划,这样才能主修、双学位(辅修)两不误。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双学位制度的不断完善,双学位教育的开展必然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田菊,龚添妙.普通高校双学位制度实施问题及对策探析——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个案[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

[2]李莉.我国大学辅修与双学位制改革的回顾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3]张学军, 郭伯韬.双学位教育制度执行状况评估——以福州大学为个案[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4).

[4]吕丹丹,皋春.理工科高校双学位(主辅修)制度实施状况研究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8).

作者:梁恒 任静梅

工商管理类就业竞争力探析论文 篇3:

工商管理类专业双创人才“3+1”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教师都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体,学生更是人才培养的对象,因此“3+1”人才培养是多方协同合作的重要表现。同时,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既要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也要顺应时代要求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本文针对性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3+1”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及应用于该类专业的优势,提出从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和模式创新三个核心层面探索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关键词: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弱化,创新驱动成为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社会需要创新创业(简称“双创”)人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专业特征与市场变化紧密结合,尤其是“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等兴起,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的方向更加多元化和便捷化。然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仅限于培养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针对性提出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以理论教育为主,“双创”教育培养难以落到实处

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始尝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沿用传统“大学的理念”的教育思想,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视理论知识、忽视技能培养,重视教材讲解、轻视创新实践。[1]一是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难以跟上时代的需要。学生难以改变高中时期的“应试化”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却缺乏真正经世致用之能的空壳。二是以培养就业型员工为目标,注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忽视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可能,难以输出创新创业人才。学校以分数多少来判断学生个人素质的高低,社会却以实践能力的高低筛选人才,这种供需矛盾造成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业,学术型人才过多,“双创”型人才不足。三是重形式轻内容现象突出。现实中学校用于评定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大四企业实习成果的这部分学分比例相当小,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学校监管不足,往往是公司盖章比繁琐的实习报告来的更加容易,而学生是否真的参加实习,又从实习中学到了什么,并没有人关心。此外,由于学校不够重视,创业学生缺乏应有指导,创业资金短缺,创业方案“完备”的策划书往往无疾而终。

(二)评估制度限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评估制度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评估制度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评估失衡。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成绩来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成绩采取激励制度,来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但评价结果过于片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如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创新意识和思维等。另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估不同于专业课程学习的评估,难以给出确切的等级评价,激励也难以落实到位,各项激励措施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无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二是是对教学和科研的评价失衡。我国对于高校的评估主要看科研硬指标,教学软指标,就业率常指标。相对具体、实在的科研评价指标,教学的评价指标空泛、不具体,并没有起到改善教学质量的作用。另外,高等院校对教师的评估是综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数量、科研经费、项目级别、发表的论文专著等方面,使得高校教师重心放在科研,在真正的教学上没有投入时间精力的动力,会直接影响对学生的培养质量。[2]

(三)组织单位协同性差

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学生多方参与合作,事实上企业往往游离于培养体系外,其余各组织单位也没有及时给对方相应的反馈和监督机制,导致各组织单位各行其是,培養系统不连贯。从学校与企业的角度来看,高校的培养体系极少考虑企业联合培养,即使存在校企联合项目,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也很少考虑企业的评价,以至于学生和企业都缺乏认真做事的积极性。另外,虽然创新型管理人才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但是企业并没有从双创人才培养中获得直接利益,企业不愿培养未来可能不会加入本公司的学生,学生很少真正参与企业业务运作,使得企业与整个人才培养系统相脱离。

从学校与政府的角度来看,虽然高校已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但受行政力量的影响仍然很大。工商管理类专业作为热门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从政府和学校行政组织那并没有获得同比例增长的经费,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改革的资源和力度。

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骤然从中学高压的学习环境中解放出来,在学校放松管理只考察考试成绩的情况下,很难自我约束去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有意识地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很多情况下,工商管理类专业有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和比赛,也有较多专业相关的辅修课程,但一方面活动宣传不到位,参与者寥寥,另一方面学生沉迷于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兴趣来参加社会实践,更不会关心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是否提高。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3+1”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提出“3+1”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所谓“3+1”即“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教师”+“学生”。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四个单位多方协商的运作机制,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投入与输出的无缝对接。

协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行政部门分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学校管理层。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角度看:第一,对于高等院校,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尤其是创新创业基金投入,加大力度创建科技园、教育园、创业基地、实习平台、企业孵化器等,将师生的创业项目、科研成果及时地与社会对接并顺利转化;要注重教学成果评估制度改革,放宽科研指标硬要求。第二,对处于创业阶段的大学生,政府要切实提供法律保障,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税收;要降低在校生创业贷款门槛,降低学生创新创业的标准,同时建立创业失败救助体系,尽可能减少创新创业途中的绊脚石。[3]第三,对于求学阶段的大学生,政府应在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中起到牵引作用,为学校有效利用企业资源搭建适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平台。

从学校管理层的角度看:第一,完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体系,重视并完善就业创业的培训指导工作,多开展实践模拟演练、创业经验分享讲座、竞赛、学术交流等活动;支持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多开展与工商管理领域创新创业有关的课题项目,努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与政府、企业和兄弟院校合作开办实践性教学活动,以单一课堂教学转向校内校外全方位育人,全方位、多角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第二,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咨询业务,提供完备的信息资源和启动资金,实时监督资金落实情况和项目开展进度。第三,要合理分配教育经费,扩大软件设施的资金投入比例,更多地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企业模拟运营软件等教学设备,同时加强对外部资源的利用,从校外引入丰富社会实践经验者加入创业师资队伍。

教师是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体,有权利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决策与设计,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的设想,学校可以加以汇总并对照社会需求,形成较为合适的模式。在建设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时,要确立教师的重要地位,赋予教师在教学方面一定的自主权,使得教师能够灵活地根据课程特色,结合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企业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要为优秀创新创业者提供实习岗位,允许单位内有经验的员工兼职大学讲师,积极与学校对接,及时对参与公司实习的学生做出准确评价并反馈给学校。

学生是人才培养系统的作用对象。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的表达权,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方式、对院系办学模式、软件设施配置的评价权,个人兴趣与发展方向相结合的选择权。选择权主要表现为增设种类广泛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形成综合知识体系;拓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学术研究和创业实践同等可选等。

三、“3+1”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一)双向改革加快建立多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协同合作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学校管理层、教师、企业和学生每个单位之间都存在良性的双向互动,人才培养系统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双向沟通和监督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和优势,产生整体大于部分和的效果。这种多方协商的机制使得各方的利益诉求能够表达和满足,有充足的动力积极参于到“3+1”双创人才培养体系中,最终培养的人才就更接近于人们的期望,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从而形成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方向多元化

工商管理类专业“3+1”双创人才培养能够与自身的条件、定位相结合,避免的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出趋同化,实现真正的培养方向多元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积极引导学生结合兴趣、优势和专业知识,通过主修课程与辅修课程相结合,创业孵化基地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科技创新实践、创业教育实训、执业资格认证、沙盘模拟训练相辅助,全方位提高个人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激发创新创业兴趣。

(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教育经费捉襟见肘的背景下,尤其是工商管理类的热门专业,招生数量急剧增加而教育经费增长幅度不大,有限的资源也主要用于购置教学设备、美化校园、改善宿舍环境等,用于人才培养软设施上的经费则很少。在资源缺口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整合与优化培养系统各主体的教育资源是一条理想的路径。

一是院系之间和兄弟院校之间资源整合。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跨院系课程共享率低,学生的选修基本上还限定在经济类管理类课程。高校之间的共享仅限于部分图书资料、网络课程、实验设备等,包括课程在内的其他方面的共享率微乎其微。“3+1”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整合校内各专业的课程资源,校外优势专业的课程资源,也可以通过网络推动精品课程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共享文化,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

二是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资源整合。不只学校可以承担学生培养的任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也可以参与其中。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一方面可以积极引进政府、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补充教师数量;另一方面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师资主要来源于贸易、投资、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等领域企事业单位人员,他们有着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在校教师和校外师资力量取长补短,既可以满足培养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需求,也可以给予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四、工商管理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任务

(一)知识创新

对于管理类人才来说,应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知识、多学科综合应用和分析的能力。因此,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一是要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在开课的顺序上考虑到学生因素,而不是根据教师的时间来安排,根据知识体系的先后顺序开设课程,循序渐进,并集中于大一、大二时期,可以留出较多的时间参加企事业单位实习和创业活动。二是学校要完善课程资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以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基本条件。既可以通过增设选修课程,也可以通过院系之间、高校之间课程共享来丰富学生的课程选择范围,实现学生在其他领域的知识拓展,建立均衡的知识结构,培养发散性思维来锻炼多学科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三是要加快构建经济管理学科基础平台和创新课程体系,如就业指导课程、创业指导课程、实验课程、模拟运营课程,分层次多领域地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将管理专业相关知识合理拓宽和设置。

(二)能力创新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管理类人才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知识、多学科综合应用和分析的能力外,还要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良好的职业道德、自主创业能力和合作创业能力、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虚拟企业运营、ERP实验、模拟炒股来锻炼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参加公司的实际业务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选修创新创业课程、参加论坛和分享会来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和合作创业能力。最重要的是,“3+1”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教授学生完整扎实的理论知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所需各项能力,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者。

(三)模式创新

“3+1”培养系统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环节,第一,它作为一个整体,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坚持在以学生为本,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整体改革作出理性思考,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而不是把所有“好”的因素纳入培养系统。第二,基于协同培养视角下提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学校管理层、教师和企业作为一个协调配合的整体,作用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第三,形成本校本专业的特色。创新创业人才“3+1”培养模式有利于避免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避免过度追求规模扩大而忽略理念提升,探索和形成独特的办学模式。否则,一味建设综合性大学,纷纷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效仿名校,不仅人云亦云毫无特色,毕业生不如老牌院校的同类专业毕业生有竞争力,而且教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缺乏教学经验和相应的社会资源,难以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

五、结语

当代的管理类人才应是有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只有形成行政单位、教师、企事业单位、学生的良性互动,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化和多样化,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需要的各有所长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雷,褚春蕾,刘洁.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论坛,2017(8):62-65.

[2]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0-13.

[3]于辉、李阳、李文赫.“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及其TRIZ模型的分析——基于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J].大庆社会科学,2017(3):138-140.

作者简介:

袁宝龙(1986—)男,汉族,甘肃庆阳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郭梦晓(1996—)女,汉族,河南项城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协同创新視角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湘教通〔2018〕436号)。

作者:袁宝龙 郭梦晓

上一篇: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分析管理论文下一篇:儿童读物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