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策略探析

2022-10-09

1大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ence) 概念是由美国密执根大学教授C. K. Prahalad和Gary Hamel于1990 年正式提出, 指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 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就业能力系统中最具特色并且不易被竞争者模仿的一种综合能力, 是相对于其他大学生就业的优势能力。 这种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出来的, 它将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内化, 进而让学生在毕业后进行求职时具有其他学生所不具有的独特的、有价值的竞争能力, 继而在寻求合适的职业时更具有优势, 并且在就职后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2市属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就业现状

2.1市属本科院校

所谓市属本科院校是由地方财政负担的高等院校, 主要由地方负责管理, 大多为教学主导型大学, 主要举办本科教育。 这类院校的首要目的是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市属本科院校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地方高校发挥效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但是, 在看到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 此类院校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充分认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因为该类院校无论从人才培养目标, 还是从经费投入上, 都暂时无法和重点大学相提并论。 尤其在就业方面, 由于学校的品牌效应还未形成, 在社会上还缺乏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各行业成绩卓越的毕业生还不多, 这使得就业率偏低。

2.2 英语专业就业情况概述

在最近的十几年里,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连年扩招, 英语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增多, 再加上大量海外留学生的回归, 就业岗位需求远远落后于扩展的规模, 导致就业市场拥挤。 从表面上看是供过于求, 但实质上是高校培养的很多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造成用人单位找不到需要的人才, 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工作, 从而导致了人才表面过剩而实质短缺的现象。

面对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 市属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与专门的外语院校或重点院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相比, 处于明显的劣势。 市属院校的很多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希望到大城市工作, 认为那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好, 发展机会多, 资源丰富, 不愿到中小城市就业, 这就更加重了就业难的问题。 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间存在很大差异, 对自身定位不准, 期望值过高, 是市属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现实原因。

因此, 如何提高市属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改善其就业率偏低的问题已成为此类高校必须面对且亟需有效解决的问题。

2提升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3.1高校层面

3.1.1 高校要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降低就业期望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 大学生已不再是社会精英, 而是普通劳动者了。 市属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动员工作, 鼓励学生到市外、省外就业, 引导大学生目光下移, 扎根基层, 到条件较艰苦的地方就业, 走出盲目攀比的误区。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努力实现专业化、全程化和信息化。 专业化不仅仅是在高校设立专门的学生就业指导机构, 更要确定专职人员来负责就业指导工作, 并提供充足的经费;全程化不仅仅意味着就业指导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就业意识和观念的培养, 更要全程关注学生就业意识的发展、心理的变化和职业能力的增长;信息化不仅仅是建立就业网站, 发布就业信息, 更关键的是如何将合适的信息通过网络以最快速度传递给毕业生, 如何将毕业生的信息传送给用人单位。

3.1.2 高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调整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设置

市属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应用型人才。 市属本科应用型高校的英语专业在课程定位上应该立足学校实际, 并依据此开发出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是核心, 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不仅要科学定位, 还要融合专业特点, 又要注重行业需求。 从目前人才需求看, 用人单位多青睐英语基本功扎实同时又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 作为市属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 要想立足于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 就必须面向市场需求, 优化课程结构, 开好专业课程。 除开设英语专业普通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课程、语言学文学课程外, 应加重实习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 如师范英语类的外语教学实习、旅游英语类的导游实践、商务英语类的电子商务操作等。 只有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才会受到用人部门的欢迎。

3.1.3 高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 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 加快实习基地建设

市属本科院校要积极主动和地方企业联系合作, 探索建立实践教学就业基地,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邢台学院为例,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四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前往中学或企业实习, 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但是在实习中学生发现了以前在校学习中所没有注意到的疏漏或问题, 但临近毕业, 已经没有时间进行查漏补缺, 因此很多学生带着问题忙于找工作, 带着问题毕业。 国外的专业实习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如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 即在教学过程中夹有工作训练的教育模式,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一段时间到实习单位去参加实际工作, 形式上有点像“三明治”, 因此得名。 该模式使学生在企业实习后, 有时间根据实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补习。 学校还可选派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为企业培训员工, 也可从企业聘请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等互助的形式来解决英语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3.2 学生层面

3.2.1 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专长是指个人在理论知识、 实践技能或其它方面做的超于常人。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里, 大学生要有一技之长, 首先要把自己的专业变为自己的专长, 没有专长是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的。良好的听、说、读、写、译技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首要的要求。要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市属本科院校需下大力气, 培养学生标准的语音语调, 流利得体的英语口语, 较强的读写译能力, 这样才能凸显英语专业学生的实力。

3.2.2 提升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

现在用人单位十分注重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操守, 如诚信意识、团队意识和实干精神等。英语专业毕业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外, 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此外, 英语专业学生更要加强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同时统筹好各科学习和业余实践等时间, 充分把握事情的轻重缓急,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还可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资格证书, 提高自身的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4结语

随着竞争的加剧, 英语专业人才就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和学生需要充分认清现状, 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 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并提出一些培养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等问题, 但这些策略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缺少调查数据的支持。如何培育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动态发展的课题, 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以后的研究应对就业核心竞争力展开深入研究同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 以缓解就业矛盾。

摘要:市属本科院校与重点院校毕业生相比在就业上存在着明显差距, 本文以英语专业为例, 从如何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角度进行研究, 在高校和学生层面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市属本科院校,核心就业竞争力,英语专业,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会会.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坛, 2014 (11) .

[2] 李璞, 杨德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2010 (02) .

上一篇:新时代基于“云课堂2.0”的学生党建工作探索——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下一篇: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现实主义的创作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