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郊区旅游市场论文

2022-04-19

摘要: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会促进旅游产业在此空间集聚,城市旅游产业空间集聚也促进了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城市旅游产业集群观论与城市旅游增长极观既存有相似性又有不同之处,两者都可以作为增长极形成的基础理论,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可以形成城市旅游增长极。无锡滨湖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过程就是这种旅游产业集群逐渐形成的旅游增长极的内在机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城市郊区旅游市场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市郊区旅游市场论文 篇1:

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的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引发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居民利益受损等诸多问题,如何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出发,分析限制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因素,立足旅游空间结构规划视角提出以城市旅游网络构建、多级旅游板块演变,以及旅游边缘空间扩散为核心内容的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并以杭州市城市旅游为例,探讨其如何依靠空间组织与结构规划推动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旅游网络;环城游憩带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Urban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m

ZHOU Ya-qing,PAN Li-jun

(School of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Key words:urban tourism; optimiza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travel network; 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

城市旅游的兴起带来了客流、商流、信息流的大量涌入,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引发了城市交通拥堵以及居民生活环境受影响等诸多问题。城市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确保旅游资源代际之间的公平发展和高效利用,需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现有的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与建设倾向于顾客导向、旅游者导向,但传统的市场驱动型的城市旅游开发导致旅游空间无序、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的产生。本文强调城市旅游要不断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市场调节,更需要“有形的手”的调控,这种调控即为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

一、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是指城市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及聚集状态,它体现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以及相互关系[1],反映了城市旅游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2]。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类型以及旅游空间管理的重要性分别做出阐释,早期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侧重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以及模式类型的探讨,后期则侧重于应用型研究,提出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城市生态环境调控机制等。Dredge(1999)提出单节点、多节点、链状节点三种旅游空间结构类型[3];Pearce(1999)分析了城市旅游空间与旅游吸引物,强调旅游景区、商店、教堂等空间管理对于游客的重要性[4];吴承照(2005)提出资源导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城市旅游空间布局模式[5];汪德根(2007)以苏州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进过程及优化问题[6];杨国良(2008)根据形态特征将城市旅游物质实体空间结构分为点状结构类型、廊道空间结构类型、等级扩散空间结构类型和面状空间结构类型[7]。

旅游空间结构是构成城市旅游的微观基础,城市旅游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在于城市旅游空间组织与结构布局的不合理。本文从旅游节点、旅游通道、旅游客流、旅游区域等构成要素出发,分析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限制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引导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合理规划和布局。

(一)旅游节点建设单一化

旅游节点是旅游吸引物与旅游服务设施的集合体,包含了旅游、食宿、购物等完备功能[3]。我国城市旅游开发多依赖自然资源禀赋,旅游节点建设围绕自然资源做文章,超越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开发力度使得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人工的旅游吸引物缺乏系统规划,城市之间跟风、随大流现象严重,加剧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历史、人文遗迹在城市旅游建设中未受到足够重视,旅游节点建设剥离历史、文化内涵,节点建设停留在表层。

(二)旅游通道承载压力大

旅游通道是指联系所有旅游节点,以保证旅游者在旅游吸引物与旅游服务设施之间顺畅运转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线路。由于城市旅游交通对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依赖程度很高,加之旅游线路组织存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我国快速交通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给旅游者的流通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影响游客出行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城市居民的利益,影响其生活质量,加重城市公建负担。

(三)旅游客流淡旺季分布明显

城市旅游客流受空间距离、交通便捷程度、城市旅游资源吸引力、自然环境和旅游费用等的限制,呈现不同的旅游客流特征。资源导向型旅游城市的旅游客流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波动性。在旅游旺季,旅游需求快速膨胀,对旅游景区、交通以及旅游接待设施提出严峻挑战,但在旅游淡季,设施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四)旅游区域特色欠缺、功能单一

旅游区域是指具有相似定位的旅游节点的聚集区域,反映了城市旅游节点的内聚程度。城市旅游不仅依赖于城市自然资源,还包括优越的商务与购物环境、服务娱乐设施、科技信息交流等。我国城市旅游规划普遍存在旅游区域形式单一化的问题,商务、会展、购物等旅游形式未得到重视,单一旅游区域很难给旅游者留下鲜明、生动的城市印象,难以形成重复旅游。

二、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解析

城市旅游要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达到“内外兼修”的要求。“外”指城市旅游能满足旅游者需求,有利于扩大旅游市场;“内”则指城市旅游空间组织的合理性,结构布局的优质化。当前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不健全、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超负荷等问题,在根本上限制了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通过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实现城市旅游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具有结构上的“惯性”,以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为核心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要求通过人为干涉空间结构布局,调整旅游系统内部结构,选择空间结构要素的重点发展和优先发展[8],以实现旅游者、旅游商品与服务的合理流动,促进旅游节点的网络化、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旅游地的区域影响力与吸引力,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和历史遗产等,以满足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城市旅游网络构建

旅游网络是指以各级景区景点、旅游城镇、旅游接待中心等为节点,由各种交通道路、旅游线路等线状要素组合而成的区域总体空间结构形态[9]。旅游网络的形成受旅游资源分布状况、旅游交通线路以及旅游需求结构的影响,要构建城市旅游网络首先要根据旅游客流规律以及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找到旅游网络建设的关键节点。旅游网络强调旅游流能在系统内外顺畅流通,强调首要节点、次级节点以及末端节点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完善的旅游通道实现。旅游通道反应了旅游节点的可达性,除了依赖城市陆路系统外,河道、湖泊等水域体系也是可加以利用的有形通道之一。一旦旅游网络形成,服务设施配置则以旅游网络为参照物,节点之间共建与共享旅游服务设施,既满足游客住宿、餐饮、娱乐等各项需求,又能减轻旅游通道的承载压力,实现集约化发展。

(二)多级旅游板块演变

单一的城市旅游板块凭借传统旅游资源,或依据人工景区,围绕一个中心吸引物或吸引物聚集体做文章,旅游产品选择范围小,游客只能在狭小的空间范围内活动,仅适用于城市旅游的开发阶段。当城市旅游继续发展,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必须逐步往多级板块模式演变以突破单一旅游核心的限制。城市旅游板块的形成是旅游者空间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多级的城市旅游板块遵循“领域分割、功能互补”原则,以旅游节点为基础,形成不同等级的旅游板块。“领域分割”指旅游板块之间存在的地域与区位差异,以削弱优质旅游板块对旅游非优区的“袭夺”效应,利于各层级旅游板块的共同发展;“功能互补”则指旅游板块之间差异化的功能定位,依托不同旅游资源,打造完善的、能满足旅游者多项需求的旅游空间结构。

按照资源等级、游客需求及区位条件等因素形成一级城市旅游板块与较低层级旅游板块并存的多级旅游板块,促进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当前深度文化旅游、养生休闲游以及海滨度假游等形式已逐渐兴起,城市旅游不再局限于传统观光旅游,或挖掘城市历史文脉,建设具有历史深度的文化旅游板块,或把握时代高度,建动感、活力的休娱、商业旅游区块,形成完整的城市旅游产品体系。

(三)旅游边缘空间扩散

旅游资源是城市旅游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则为城市旅游树立天然屏障。城市旅游规划应向边缘空间转移,打造大城市范围内的旅游空间结构,引导旅游客流向边缘空间扩散,确保合理的流向、流量与流速,实现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分散与聚集”的平衡。

旅游边缘空间扩散指城市旅游客流按步骤、有层次地从城市中心区向城乡结合部、郊野扩散、转移。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按照“圈层模式”由城市中心区逐级向外扩张,由里向外分布商业中心区、居民居住区、城市郊区与工业区[10]。商业中心区以多级聚集、分区聚集形式分布核心旅游节点、旅游购物商店等旅游、游憩场所;居民居住区主要分布公益性旅游项目,如文化广场、购物中心、城市公园等,数量多,规模有限,呈散点状分布;城市郊区作为城市旅游的边缘空间,旅游产品类型以生态性旅游项目为主,形成城市旅游的“分散”结构。

环城游憩带是城市郊区旅游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形成是城市级差地租与游客旅游成本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城市旅游资源创新的需要。由于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需求,城市旅游者正逐步由喧嚣、热闹的城市中心区走向宁静、绿色的城市郊区,环城游憩带成为旅游高峰期旅游客流分流的有效途径。环城游憩带内自然与人文景观、生态旅游文化及旅游活动等物质与非物质的吸引要素构成环城游憩带的旅游资源,通过风景名胜区、主题公园、农业产业旅游等旅游形式为旅游者提供全新旅游体验[11]。

三、杭州市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

杭州作为国内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城市,目前已有3A级以上(包含3A级)旅游景区23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18个。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城市旅游竞争加剧,杭州通过城市旅游规划,逐步解决景区相对集中、旅游空间狭小、与周边城市旅游定位相似、可替代性程度较高等弊端,使其保持良性发展,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人次逐年增加。杭州城市旅游发展正经历着由资源依托型向经济驱动型的演变,城市旅游空间结构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而趋于成熟化[12],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多级旅游板块模式逐步形成

随着杭州市“旅游西进、城市东扩”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杭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实现了由单一板块模式向多级板块模式的演变。杭州城市旅游开发、建设过去一直围绕西湖做文章,游客游览主要集中在灵隐、岳庙、孤山、太子湾等景区,但单凭西湖风景名胜区单一的产品类型、有限的环境容量难以促进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之后,杭州市人造旅游景观开始大量涌现,以宋城旅游景区为代表的主题公园旅游板块形成,包括宋城旅游景区、杭州乐园、东方文化园等,杭州进入西湖、主题公园两级旅游板块结构。随着杭州“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旅游开始向南跨钱塘江发展,多级旅游板块模式初具雏形,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西湖中央游憩区作为第一层级旅游板块,以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的城市西部旅游板块以及环湘湖旅游区块两个第二层级旅游板块分列钱塘江两岸。

(二)城市旅游网络不断完善

杭州城市旅游网络以钱塘江、京杭运河杭州段等水域为轴,沿轴两岸分布。旅游节点不断增加,旅游产品类型多元化发展,具有不同功能的城市旅游区域不断完善[13]。

1.首要节点逐步完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完工后,“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旅游格局初步形成,西湖旅游节点深度发展,西湖怀旧旅游、夜西湖旅游等“新西湖旅游产品”丰富了西湖旅游产品体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完成,公园品位、知名度逐步提升,二、三期开发不断推进,生态度假、休闲旅游得到发展。

2.次级节点丰富多元。城市游憩商贸业得到重视,西湖RBD、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武林广场核心商圈等商业区块规划、开发,购物、观光、休闲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南宋御街、良渚博物馆等丰富了杭州文化旅游。

3.大运河国际旅游区建设初具雏形。西湖文化广场、运河广场等旅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进行,钱江观潮旅游区进一步挖掘钱江观潮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集观光、修学、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贸旅游区。运河水上观光旅游巴士、钱江游船、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使用,水、陆一体的旅游通道逐步铺开。

(三)大杭州环城游憩带建设

大杭州环城游憩带的构建以两江(钱塘江、富春江)、一湖(千岛湖)、一山(天目山)为主线,在大杭州范围内的五个下辖县级市围绕千岛湖风景旅游度假区、天目山自然旅游区、建德新安江避暑胜地、富阳野生动物世界、临安高山度假等旅游节点,形成杭州城市旅游的边缘旅游空间,提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依靠G320国道,S02、S05、S06省道,杭千高速、杭徽高速等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以及钱塘江、富春江流域,提高环城游憩带的通达性,实现游客由城市市区到城市远郊的空间扩散,扩大杭州城市旅游承载能力。

四、结论

城市旅游的发展给旅游者、政府、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带来不同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但也引发了城市旅游生态环境破坏、城市旅游产品同质化等诸多病症,难以保证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于有效的市场机制的调节,同时也需确保旅游资源的可续利用,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角度看,旅游空间发展无序、旅游节点规划布局不合理、旅游节点雷同是局限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作为核心内容,人为地对旅游空间组织和结构布局加以干预和引导,突破城市旅游“结构惯性”的限制。

通过城市旅游网络的构建、多级旅游板块的形成以及旅游边缘空间扩散,引导城市旅游节点、旅游通道的合理布局,形成集观光、度假、商贸、娱乐于一体的不同层级旅游板块,确保城市旅游的优势区块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引导城市中心区至城市郊区形成商业游憩区(RBD)、公益性旅游区、环城游憩带(ReBAM)的旅游空间结构,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减轻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压力,形成可持续的城市旅游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空间规划布局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 陶伟,戴光全,吴霞.“世界遗产地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02,22(4):487-491.

[3] Dredge,D. Destination place planning and desig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26(4):772-791.

[4] Pearce,D. Tourism in Paris studies at the microscal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26(1):77-97.

[5] 吴承照.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空间结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5(3):82-87.

[6] 汪德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机制——以苏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设计,2007,14(1):21-32.

[7] 杨国良,黄鹭红,刘波.城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J].规划师,2008,24(2):58-62.

[8] 朱青晓.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9] 肖光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J].经济地理,2009,29(6):1036-1041.

[10]肖贵蓉,宋文丽.城市游憩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86-92.

[11]赵媛,徐玮.近10年来我国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8,28(3):492-496.

[12]郑嬗婷.杭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及优化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3]郭佳,陈晓东,姜立峰.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以浙江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责任编辑:关立新)

作者:周亚庆,潘丽君

城市郊区旅游市场论文 篇2:

基于旅游产业集群视角的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分析

摘要: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会促进旅游产业在此空间集聚,城市旅游产业空间集聚也促进了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城市旅游产业集群观论与城市旅游增长极观既存有相似性又有不同之处,两者都可以作为增长极形成的基础理论,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可以形成城市旅游增长极。无锡滨湖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过程就是这种旅游产业集群逐渐形成的旅游增长极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

一、引言

城市旅游增长极一方面是在城市旅游市场需求推动下,某些具有旅游资源优势或旅游区位优势的区域发展成为市场机制支配或旅游资源开发机制支配的自发性的城市旅游增长极,如一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重要的旅游资源富集区在持续的旅游需求与投资增长推动下而成为城市重要旅游增长极;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行为,如划定某区域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或某区域为城市主题公园集聚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的规划、计划、政策等培育而成为计划机制支配的诱导型城市旅游增长极。

增长极理论强调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一种非均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指导下的区域发展战略强调主导产业的推动作用,过分强调资金与劳动力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忽视了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在构建区域增长中心的作用[1][2]。增长极理论认为通过大企业的兴建往往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而忽视了中小企业集群在形成新的增长极中的作用。增长极过分强调通过“自上而下”的途径构建增长中心,而忽视了中小企业为了追求区位经济、规模经济与城市化经济而通过“自下而上”的途径自发集群形成新的增长中心。

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会促进旅游产业在此空间集群,同时,城市旅游产业空间集群也促进了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笔者借鉴增长极与旅游增长极及旅游产业集群与集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1-16],对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的异同及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对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以无锡滨太湖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过程对这种由旅游产业集群逐渐性的旅游增长极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使用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指导城市旅游发展遇到的困境

旅游企业多是中小企业,单个旅游企业很难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增长中心,因此依靠兴建大的旅游企业,通过大旅游企业的集聚与扩散力来形成城市旅游增长极推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很难的。使用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指导城市旅游发展会遇到以下几点困境:

(一)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过分强调旅游发展中的极化作用,往往采取国家对重点旅游企业实行大力投资或财政扶持的方式壮大旅游企业实力(接待能力)

一些在城市郊区的大型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旅游区等城市旅游增长极的旅游基础设施往往是由政府投资兴建,这种增长极是由外在推动力形成,而忽视了内生性增长力量。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区域的重新发现”唤起人们对城市和区域政策的重新思索,并在理论上形成了广受关注的 “新区域主义”[3]。“新区域主义”的倡导者强调自下而上的,针对区域的、长期的和基于多元行动主体的,能够动员内生发展潜力的政策行动[4]。旅游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思路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旅游产业集群理论能够克服旅游增长极理论这种缺陷。

(二)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过分强调主导性旅游推动产业的作用,但主导性旅游产业的培植往往很难成功

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旅游吸引物吸引力的大小往往不是某一大型的旅游企业就能决定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是一种综合吸引力,强调旅游者旅行活动中涉及的各相关行业之间建立平等的竞-合关系,通过内部共生机制,实现旅游目的地各旅游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旅游增长极那种以某旅游企业作为推动性企业,以城市旅游飞地的形式来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理论强调旅游企业之间建立平等的竞-合关系,通过内部共生机制实现和谐发展。

(三)旅游增长极理论强调旅游极化中心的发展

过度的旅游集中往往会破坏旅游目的地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不仅限制了增长极外围地带的旅游发展,而且会对增长极旅游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旅游产业集群理论强调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而不是过度强调旅游基础设施的共享及规模经济的实现,这样可以避免旅游极化中心过度旅游城市化而带来的旅游不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的异同

产业集群理论是伴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非平衡增长理论,也被认为是增长极理论的重要前沿领域,因此可以认为产业集群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前沿形态。[HJ1.9mm]

(一)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的相似性

这两种理论都强调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经济效应与旅游产业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可以形成城市旅游增长极。

旅游产业集群内的旅游企业类型主要有旅游景区(点)等旅游观光游览企业、旅游住宿接待企业、餐饮企业、旅行社、旅游购物商场(商店)、旅游娱乐企业等。它们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既有分工也有协作,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旅游景区(点)的集群,一方面增加了集群区的旅游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扩大了集群区的接待能力,这样使集群区的旅游接待市场逐渐扩大,到访旅游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旅游产品是一种消费者到产品生产企业直接消费的产品,而且旅游者具有消费多样性的消费特性,在一定旅游时间内期望游览不同的景区(点)。旅游产业集群区内旅游企业的空间距离较小,旅游者的差异化旅游决策行为使一旅游者到访不同的旅游企业。这会形成一种客源共享效应,带来旅游者与旅游企业双方的旅游交易成本、旅游者的旅行成本、旅游企业的生产成本等成本的下降,这是集群带来的“内部经济”。同时,集群内的旅游企业共享旅游基础设施、共享区域旅游品牌效应、共享旅游发展优势,这会带来“外部经济”。旅游产业集群内的旅游产业集群行为会增加企业间的旅游竞争,促进旅游企业加强经营管理与产品创新,促进旅游企业不断成长。这种旅游产业集群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难以相比的。旅游产业集群较强的经济扩张力使它完全可以成为旅游增长极,使其所形成的旅游发展优势与所聚集的旅游流会沿着旅游发展轴线扩散,产生旅游扩散效应,带动周围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二)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的不同之处

笔者借鉴相关研究成果[1-16],从旅游企业结构、旅游机构构成、形成动力机制、旅游产品丰富度、根植性、竞-合关系、劳动就业等方面对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的不同之处进行了分析(见表1)。

四、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对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的影响机制

在区域经济的研究中,对增长极的具体解释存在一定差异,如“增长极是相互关联产业的空间聚集”、“增长极是推进性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增长极是位于城市中心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腹地增长的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增长极是一个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的城市中心”、“增长极是一个增长中的城市中心”[1][2][5]。由此可见,增长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产业的空间聚集。旅游产业集群也是一种旅游产业空间聚集现象。虽然增长极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之间存在着差异,但都作为一种研究区域增长中心形成内在机理的理论,两者都可以作为增长极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理论。笔者认为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旅游增长极理论都可用于阐释旅游增长极的形成机制。笔者认为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可以形成城市旅游增长极。

旅游企业大多作为中小型企业,单体旅游企业很难成为区域推动型产业,因此,也很难成为旅游增长极。由于旅游区位与旅游资源条件,使某些区域成为城市旅游发展优势区域,一定数量的旅游企业及相关支撑性、关联性产业在城市旅游发展优势区域集群。旅游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城市化效应、集聚效应与范围经济使集群区域的旅游吸引力逐步增强,旅游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随着旅游产业集群区域旅游发展实力逐步增强,集群区的扩散效应渐渐超过极化效应,从而使最初的旅游产业集群区成为城市旅游重要增长极。

城市旅游产业集群能为集群内旅游企业带来规模经济优势、旅游竞争优势、旅游市场营销优势、旅游品牌构建优势、提高服务质量与技术创新优势、旅游资源共享优势、旅游基础设施与接待设施共享优势、旅游人力资源优势、旅游信息优势等。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区域内旅游企业所获取的优势使新的旅游企业不断加入。对于新加入的旅游企业来说,可以充分享受到旅游产业集群对其经营所带来的机会,而对于先加入的旅游企业来说,会增加市场的竞争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假定新旅游企业不断加入,这样集群内的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竞争激发旅游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危机意识,并使旅游企业不断增长。旅游产业集群与一般产业集群有很大的不同。旅游产业集群内的旅游企业的产品生产与消费具有同时性,消费者只有到达集群区内才能实现旅游企业产品消费行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是综合性的活动,涉及到多种要素。在旅游者的一次旅游体验活动中,一般需要多家旅游企业提供产品与服务才能顺利完成消费行为。因此,旅游产业集群内的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比其它产业集群企业之间更加密切。

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一方面促进了旅游企业为应对日益激烈的旅游竞争而不断进行创新,使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联系日益密切的旅游合作关系促进了旅游产业集群所带来的优势效应进一步在各旅游企业之间的共享度,并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产业集群的规模扩张。笔者仅仅针对旅游产业集群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这个假设条件而探讨产业集群发展问题。随着旅游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张,旅游企业所获取的各种集群经济效应逐渐增加,旅游产业集群区逐渐成为区域旅游增长极。

五、案例分析

笔者以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发展区域中的无锡滨太湖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过程来阐释这种由旅游产业集群逐渐形成旅游增长极的内在机理(图1)。城市主要旅游产业集群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城市旅游产业集群会进一步演化为城市旅游增长极,并带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仲智,王富喜.增长极理论的困境与产业集群战略的重新审视[J].人文地理, 2005,20(6):34-37.

[2] 李立辉.区域产业集群与工业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65-102.

[3] 苗长虹.马歇尔产业区理论的复兴及其理论意义[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1)1-6.

[4] 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J].经济地理,2002,22(6):644-650.

[5] 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85-221.

[6] 崔功豪,魏清泉等. 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学出版社, 1999:217-226.

[7] 李小建,李国平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3-211.

[8] 贾铁飞.鄂尔多斯地区旅游资源配置与旅游发展增长极问题[J]. 人文地理,2000,15(5):78-80.

[9] 卞显红,王苏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327.

[10] 邓冰,俞曦,吴必虎.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15(6):53-57.

[11] 聂献忠,张捷,刘泽华,章锦河.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5,20(4):65-68.

[12] 戴学军,丁登山,许志晖,林岚.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随机聚集分形研究--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706-713.

[13] Marina Novelli,Birte Schmitz,Trisha Spencer.Networks, clusters and innovation in tourism: A UK experience [J].Tourism Management ,2006,27:1141-1152.

[14] T C Chang.Regionalism and tourism: exploring integral links in Singapore[J].Asia Pacific Viewpoint,1998,39(1):73-94.

[15] Ainhoa Urtasun , Isabel Gutierrez.Tourism agglomeration and itsimpacton social welfare: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Spanish case[J]. Tourism Management 27 (2006) 901-912.

[16] Chun W, Kalnins A. Agglomeration effects and performance: A test of the Texas lodging industr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969-988.

(责任编辑:石树文)

作者:卞显红

城市郊区旅游市场论文 篇3:

城市周边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城市民众的旅游休闲要求越来越频繁,出游方式近年来也由“长途低频”转为“短途多频”,即从一年一次或两次的国内国际长途游转向了一年多次的城市周边游,在出行交通方式上则偏向于自驾而非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面对游客消费选择的这种转变,城市周边游市场应及时抓住发展契机。
一、周边游的定义及特点

目前,学界对城市周边游尚无确切定义,旅游业内通常将其理解为:“以地区核心城市周边为目的地,时间多在双休日,行程一般为1至3日,出游形式多为自助游或自驾游。”近年来,面对工作压力巨大、生活节奏繁忙的现代城市生活,城市居民,尤其是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群体对休闲的渴望度越来高。此外,高铁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拥有率的提升、自助游的日益流行以及各地纷纷鼓励实施2.5天周末假期的政策也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出游意愿,为短途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城市周边游发展势头强劲,并迅速在以出境游、国内中长线游为主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根据游客当下的出行方式、行程安排来看,可以将周边游的定义细化为“城市周边游是以自驾或自助游为主要出行方式,以出游者日常居住城市为中心,出行時间一般在周末,交通辐射范围在‘2~3小时’之内、以城市郊区或周边城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

目前,根据游客目的地选择可以将城市周边游分为郊区游或周边城市游。其中游客进行郊区游的主要动机是放慢生活节奏、接触大自然,典型的郊区游产品包括农家乐、度假村、自然风景地观光、特色民宿、乡村民俗体验、节日庆典等。以城市为出行目的地的游客主要动机则更侧重于对城市文化的异质体验,重点在于体验目的地城市所拥有的历史、教育、科技、文化、时尚、美食等旅游资源。对于城市出行者来说,周边游的优点在于时间灵活、规划决策少、开支较小、出游方便。劣势则在于旅游的异质体验感降低,旅游吸引力较弱。这是因为从旅游者角度来看,目的地与日常生活环境的差异性越大、陌生感越强,对旅游主体的吸引力就越高。而短途游基本上集中于熟悉的环境和文化范围之内,游客对目的地的风景、饮食、人文等异质体验感较差。并且由于出行时间一般都在周末,行程一般在1~3天之内,在短时间内很让游客感受到“忘我”“沉浸性”的文化的冲击力。
二、城市周边游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周边游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探索期(2004-2007年)、市场启动期(2008-2012年)、高速发展期(2013-2017年)和市场成熟期(2018年至今)4个阶段。在这些年中,周边游市场完成了旅游企业对周边游产品的开发及信息化、旅游产品在线化推广发售、社会资本对周边游产品投资大幅度增加、旅游产业链不断扩展等。据统计数据,2011-2016年期间,周边游市场收入从不到5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65.38亿元。之后几年周边游在小长假期间的表现更为突出,如携程公司在2018年发布的“五一”大数据显示:选择省内或城市群内中短途周边游的占比达到70%以上,其中选择1~2天行程的占比超过75%;而在出行方式上,自驾游占据了7成以上。从酒店预订时间来看,越来越多消费者尝试“说走就走”。携程酒店数据显示,周边游酒店订单中,超过65%的订单都为入住前一天预订,另有20%的订单为入住当天预订。由此可见,城市周边游已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基础。据统计,目前主要出游群体以北上广深、杭州、济南、大连、珠海等二线及以上城市的居民为主。

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之下城市周边游市场更是迎来了一个新高潮,3月份携程公司发布的《2020目的地心愿指数报告》称:“在国内游市场方面,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消费者对‘周边游’十分期待,北京周边的天津、秦皇岛、张家口、保定、济南, 上海周边的湖州、黄山、丽水、苏州和杭州, 广州周边的澳门、惠州、珠海、湛江、桂林等地均进入‘周边游’心愿目的地指数榜单前5名。”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数据报告则显示:“今年五一出游的整体搜索量较去年同比减少,但周边游搜索量增长120%。数据显示,和去年3月22日通知放假后旅游产品搜索周同比暴涨1100%不同,今年的搜索热度直到4月9日才开始走高,但周增幅仍达90%,游客更趋谨慎但依然满怀出游希望。”从以上数据可知,城市周边游有着巨大的发展的空间,但目前我国的周边游产品还不足以满足各方的需要,比如,东西部发展不均衡、产品模式陈旧、景区规划不科学、产品内容不丰富等问题。
三、城市周边游深化发展路径

(一)提升旅游产品体验的“异质性”

对于旅游产品供给方来说,如何在处于相似人文历史环境的短距离目的地范围内打造旅游“产品”的异质感,是打造周边游产品时需要把握的重要方面。在这方面郊区游可以发挥自己的天然优势,将自然风光、农家悠闲生活、特色文化小镇等转化为符合现代生活审美的旅游产品,与城市日常生活拉开距离。比如,北京郊区的“古北水镇”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短途“异质”旅游地。“古北水镇”背靠古迹司马台长城,打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粗犷北方文化的江南风光水镇,其宣传语“最美星空小镇”为游客刻画出了一副幽静梦幻的场景,这对与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的北京城市居民来说具有极强的异质性冲击力。而位于上海、杭州、宁波三城交界处的莫干山景区则以其高负氧离子的森林氧吧和高端品位的民宿闻名,竹海、山泉、历史遗迹、特色建筑风格的民宿共同组成了静谧的世外桃源。从开放以来游客数量连年攀升,被《纽约时报》评为全球最值得去的45处地方之一。

(二)推动旅游产品精品化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提高,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高消费旅游群体逐渐扩大,他们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不再停留在走马观花的水平上,而是更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舒适体验感,对旅行中所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有着全方位的高要求。但目前的城市周边游市场精品化程度并不能完全匹配游客的要求,这一点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周边市场尤为明显。例如,在广州、南京、上海等周围即有迪士尼、长隆、华侨城、方特等以主题乐园为主打产品的旅游品牌,也有乌镇、周庄、南浔、千岛湖、普陀山等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古镇和自然风景区。而目前北京周边目前除了古北水镇和秦皇岛的阿那亚景区,尚无影响力较大、市场吸引力较强品牌产品。具体表现为具有人文历史特征的高品质休闲度假产品较为稀缺、旅游产品开发缺乏现代性的科学规划、品牌塑造意识低、社会资本介入不够、产品业态不够丰富、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经营体制落后等。但随着古北水镇近几年的崛起以及环球影城的入驻,北京周边游的发展前景愈加明朗。此外,这种情况在中西部城市也普遍存在。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中西部旅游资源毫不逊色,甚至在自然风景方面更胜一筹,但遗憾的是社会资本对中西部旅游开发的参与不足,优质企业更加匮乏,因此很多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且妥善开发,一些地区还存在为了牟利不惜破坏生态环境、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旅游目的的地形象。

(三)寻求旅游产品的“深度化”发展

在频繁出游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吸引游客再次到来,如何提高景区的“复游率”成为企业普遍遇到的难题。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内大部分的旅游景点重游率不足1%,而在旅游业发达国家,主题公园及其他旅游景点的重游率均在70%以上。这一难题的重要解决路径之一便是寻求旅游产品的“深度化”发展。“深度旅游产品是后现代人寻求轻松感、舒心感与渴望自我完善的体验型消费品,是后大众旅游产品。”(孟宝,2011)“深度化”最重要的便是让游客对旅游产品有丰富的体验感,在心理和精神上得到满足。因此“深度游”一方面要将吃、住、行、游、购、娱每个要素都作为体验价值链的一部分,注重每一环节的质量提升;另一方面,要丰富产品内容,给游客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旅游体验。比如,深入挖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资源,利用高科技手段制造“沉浸感”,通过开展参与式和互动式的活动提高游客的游玩兴趣,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对旅游产品进行宣传和营销等。此外,2.5天周末假期政策的出台为短途旅游提供了更多时间,游客的逗留时间有机会从之前的“两天一夜”延长至“两天两夜”,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如今各地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发展“夜经济”,夜旅游也已成为旅游目的地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中国旅游研究院发表的一项针对夜间旅游的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游客夜间消费占目的地夜间总消费近三成。因此,目前旅游产品“深度化”发展的目标之一即提高游客“过夜率”。

(四)注重打造城市“后花园”效应

建造城市“后花园”的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城市“后花园”最初是指乡村或城镇依靠与发达城市相近的地理优势,展示自己的优质资源,吸引对方投资或前来旅游。21世纪初江西省、河北省提出要重点发展旅游业,将本省打造为沿海地区和京津地区的休闲“后花园”,之后浙江、广东等省市还有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后花园”“珠三角城市群后花园”的构想。

近年来,我国以都市圈为抓手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后花园”一词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它的所指不仅局限于地理意义,而是转向区域城市之间的功能互补和错位发展。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思维的指导下,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南京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广佛同城化局部城市群等区域主体,在这种发展前景下,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也必将带动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并且随着“后院园”一词内涵的转变,旅游群体不再是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的单向输入,而是城市之间的互相流动。比如,生活在繁华城市中的居民渴望到生活节奏缓慢、民风更加淳朴的中小城市体验其不一样的风俗文化。反过来,中小城市、农村居民也一样可以将大城市当做自己休闲的“后花园”,感受丰富的文化教育科技时尚等资源,如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文化节等。当下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亲子游”“研学游”有较大的吸引力,大型音乐节、演唱会、特色会展、话剧演出、体育赛事等也是吸引年轻群体的重要活动。
四、城市周边游未来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秩序的加速恢复,出境游、长线游的消费红利将持续释放给周边游市场,可以预见在全球旅游业尚未走出低谷之前,城市周边目的地将一直会是大部分城市居民的出游首选。另外还应注意到近年来由于一线城市对人口增长速度的调控以及各地城市吸引人才的政策层出不穷,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悄然改变。这表现为自2015年以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外来常住人口连续下降,而武汉、石家庄、郑州、成都、重庆、杭州、青岛等新一线以及厦门、东莞、无锡、宁波、常州、徐州等二线城市人口连年增加,人口结构的转变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旅游业创造了广袤的下沉市场。近年来,三线城市居民尤其是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的旅游消费意愿明显提升。相对于一线、二线城市的同龄人他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的财产,但由于普遍接受过大学教育,该群体对精神生活和日常休闲的要求却并不逊色。根据在线旅游(Online Travel Agency,OTA)平台飞猪2018年的报告显示,三线、四线城市旅行人次同比增长超过30%,出境游用户同比增速高于国内整体出境游增速15%。因此,未来低线城市的旅游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旅游企业有必要重视针对该群体的产品开发。

2020年7月份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业一直被置于促进“扩大内需”的突出位置,其丰富的产业链能够带动更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消费。重任在肩,旅游业更应找准方向,多措并举,其中城市周边游便是产业复苏的有效着力点。

(作者单位:1.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中心)

基金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年院级课题“文化旅游政策导向研究”(编号:2019-1-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竞爽(1985—),女,安徽亳州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政策、文化旅游。

作者:李竞爽

上一篇:专业技能教育改革论文下一篇:公路建设工程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