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城市生态旅游论文

2022-04-15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规划循环经济土地利用小城镇,不仅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更是融合城乡经济的桥梁。它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又与大中城市关系密切,是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小城镇城市生态旅游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城镇城市生态旅游论文 篇1:

产业选择视角下的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

[摘 要]传统农区的城镇化发展较为落后,解决传统农区的产业选择问题可以促进传统农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对推进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有重要意义。传统农区在产业选择上存在两大误区,缺少支撑农业生产的产业集群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城镇依托。应依据产业选择对传统农区的产业要求对城镇功能重新定位,从而成为以特色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业为主导的小城镇,或以物流业为主导的小城镇,或以深加工工业为主导的小城镇,或以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为主导的小城镇。传统农区的城镇化建设应做到产业规划与小城镇发展规划相融合、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相结合、新兴产业培育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产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承载力提升相结合,使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具有可持续性。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农区;产业选择;城镇功能定位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以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伴随产业升级、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地区转移聚集的城乡一体化过程。我国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高度重视。中共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为“长远的城乡一体化,包括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必须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应各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既有以工业为主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也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较落后的传统农区,而传统农区的城镇化进程将直接影响整个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传统农区通常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其城镇化水平受小农经济结构和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传统农区的产业选择问题可以促进传统农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对推进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农区城镇化进程中产业选择的误区和原则

1.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产业选择的误区

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是科学选择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目前,根据“三规合一”城乡总体规划的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新型城镇社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但是在“三规合一”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规划之间不能相互配合,常常出现效率低下与资源浪费现象。由于追逐政绩、目光短浅、缺少科学决策等原因,大多数管理者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么不切实际地追求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要么盲目引进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工艺或淘汰技术项目,从而造成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和谐。具体来说,传统农区在产业选择过程中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舍近求远,重工轻农,忽视农业产业的升级,无法形成支撑农业生产的产业集群;二是顾头不顾尾,产城分离,产业发展不考虑城镇建设规划或者城镇建设规划不关注产业发展,形成了脱离农业发展工业、脱离城镇发展产业的局面。产业发展缺少城镇依托,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城镇建设没有产业支撑,缺乏就业吸引力,人口分散,城镇成为“死城”。

2.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产业选择的原则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的产业选择必须坚持优先选择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的产业的原则。首先,可以依托传统农区小城镇的区位优势或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与当地的资源、区位相适应的产业;其次,可选取当地实力雄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为龙头企业,带领其他中小企业与当地农户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再次,推进新型工业化,通过招商引资引入能够充分发挥综合优势或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形成主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传统农区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

根据对传统农区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与发展条件的分析,城镇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培育具有各自特色的主导产业,强化产业支撑,逐步构建比较完整的特色产业集群。因此,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将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融合起来,即传统农区的城镇建设要注重产业的选择,产业发展要以城镇建设为依托。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吸引人口的集聚,通过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传统农区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具体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以特色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

拥有特色农业和农产品优势的传统农区的城镇功能定位,可根据资源优势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种养殖业或农产品深加工。具体的产业选择可以有以下三种。一是标准化的蔬菜、水果种植业。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蔬菜需求量不断增多,传统农区可以通过发展大型的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优化传统农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二是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与精加工业。小城镇可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化的农产品种植及精加工业,打造小城镇的“城市名片”。如河南省信阳市盛产毛尖茶叶,主要茶叶产区可围绕毛尖茶的种植、加工、交易、流通等环节形成茶叶产业集聚区,通过茶叶产业链的集聚实现规模效应,扩大信阳毛尖的品牌影响力,通过产业的繁荣进而带动城镇人口的集聚,促进产业与城镇的协调发展。三是品牌化的生态畜牧业与相关产品深加工业。对于传统农区来说,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可以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做文章,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如河南省潢川县的华英集团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同时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产业集群,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以物流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

拥有交通区位优势的传统农区的城镇功能定位,可以利用便捷的空间优势、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业。通过建立农产品物流园区,形成农产品收集、储存、深加工、运输、批发、销售等环节的冷链物流系统,成为农产品流通的枢纽,进而带动传统农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3.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

对于传统农区拥有良好工业基础的城镇,可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参与大城市产业分工,为大城市的工业产业提供产业配套服务。规模化工业产业的集聚,可以促进人口、资金、物料等生产要素的集聚,相关深加工、服务业的集聚及基础设施的集聚,从而优化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业型小城镇。

4.以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

传统农区的诸多小城镇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或人文优势,因此可以依托环境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具体形式有以下三种。

一是生态农业型小城镇。这种类型的小城镇可以以有机农业为主导,发展有机农副产品及其深加工业,在利用资源优势的同时最大化地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产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形态,打造低碳、生态型城镇。

二是民俗文化型小城镇。这种类型的小城镇可以以传统的民俗文化为基础,利用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拓展相关产业,如民俗文化展示、民俗手工艺品加工、民俗文化体验服务等。通过打造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品牌,推动文化资源向多元化产业转移,进一步提高小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文化型小城镇。

三是生态旅游型小城镇。这种类型的小城镇可以以风景名胜、生态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古迹等自然、人文景观为依托,将观光旅游业与生态农业融为一体,优化传统农区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如江西省婺源县,以建设“世界文化生态公园与中国最美乡村”为目标,通过科学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不断完善城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一个中心城区、三个副中心郊区集镇、一百个文化生态景观村”的三级城镇框架体系,使婺源形成了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建设与特色产业互相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另外也可通过建立农业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以农村、田园生活体验等形式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如河南省安阳市近郊的几个乡镇打造了包括休闲、娱乐、采摘、餐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园区,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观光旅游,综合应用到农业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既促进了传统农区小城镇人口的聚集,也促进了产业的聚集;既加快了特色农业的发展,也完善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从而实现了“四化”的协调发展。

三、促进传统农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为基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通过产城融合,使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实现“四化”协调发展。

1.产业规划与小城镇发展规划相结合

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而在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发展规划要先行。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农区的城镇总体发展规划过程中,产业发展规划是其关键所在,是其先决条件。因此,要通过做好产业规划,使小城镇发挥出其自身功能,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当经济产业相对合理时,城镇化发展速度才会相对更快。当然,传统农区小城镇的产业选择能够做到低能耗、轻污染、可持续发展即可,不一定要同时满足新型工业化的五个要求。具体来说,经济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可以优先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较为落后的小城镇可以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小城镇的人口集聚性。

2.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相结合

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根据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选择特色化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特色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业、物流业、深加工工业、生态旅游及休闲农业等,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带动产业集聚。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工业园区等形式的产业集聚区,扩展传统农区小城镇的地域空间;通过对小城镇与产业园区的空间合理布局,同步规划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相应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城乡共享共用的社会事业,使小城镇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劳动力的集聚,而生产性人口的集聚最终会带来生活性人口的集聚,使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传统农区城镇居民的整体素质,使农民就近转岗就业转化为产业工人,实现劳动人口层次的整体提高,带动产业进一步发展。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提高,重点需要解决基础教育问题,加强农民的业务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应合理控制人口总量,继续实行适当的生育政策。

3.新兴产业培育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纲纳·缪达尔认为,当城镇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决定城镇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而是其本身吸聚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城镇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因此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培育新兴产业可以实现传统农区产业水平的整体提高,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产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承载力提升相结合

作为产业集聚主要载体的产业园区,因其拥有政策支持、区域优势、产业配套设施和先进管理体制等,通常能够吸引人、财、物等资源的集聚。因此,传统农区的小城镇承载力提升要着眼于产业园区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园区建设的关键,也是小城镇产业集聚的关键;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房地产等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产业园区建设的保障,也是小城镇承载力提升的保障。因此,政府应在产业转移、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土地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产业向产业园区集聚转移,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传统农区小城镇向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对小城镇的管理体制进行变革,促进产城融合;对传统农区的小城镇与城市进行合理分工,使之优势互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小城镇发展格局。

总之,传统农区的城镇化建设不同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必须根据其自身的资源、地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将产业规划与城镇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特色化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促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培育新型产业,使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王新涛.产城融合理念下中原经济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J].企业活力,2011(8):26.

[2] 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1.

[3] 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

[4] 杜永红.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模式的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4):92.

[5] 唐娅娇,李晓燕.低碳路径下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1(7):199.

[6] 黄亚平,陈瞻,谢来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11(8):11.

[7] 曾志伟,汤放华,宁启蒙,等.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思变[J].中外建筑,2011(4):61.

作者:李卓杰

小城镇城市生态旅游论文 篇2:

浅析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

关键词:小城镇 生态规划 循环经济 土地利用

小城镇,不仅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更是融合城乡经济的桥梁。它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又与大中城市关系密切,是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凸显出其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大中城市人口压力和扩大内需,另一方面促进农业集约经营、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八十年代初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到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以及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深刻表明了国家始终把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肯定了小城镇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当前,我国小城镇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发展关系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小城镇的发展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小城镇的规划思路和整体布局已越来越完善,为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工作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小城镇的发展慢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小城镇的规划布局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建设环保型、持续发展型的新小城镇对整个地区的平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面对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如耕地锐减、用地效益低下、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根据当前小城镇现状,基于生态宜居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规划整个小城镇的发展布局,以及如何在这个经济敏感性、社会敏感性和环境敏感性最强烈、空间利用方式变化最大的地域实体,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尤其是作为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以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提高为特点的城镇化进程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截止到2007年,我们国家有16000多个建制镇,这些建制镇的人口,占到我们全国城镇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20%已经上升到24%。如果包括县城镇,则达到43%。我国城镇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社会文明和经济繁荣。在欣喜看到

小城镇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冷静地看到目前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有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缺乏产业积聚量能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划师和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小城镇的合理人口规模应该为5万人左右。而我国目前每座建制镇镇域人口规模平均在2万人左右。城镇规模过小起不到积聚产业、集中人口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同时又使小城镇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源腹地和人口来源,失去了特定的独立性,削弱其自我调节能力。这样,当出现镇域经济对小城镇发展的支撑力不足时,小城镇建设资金周转就受到阻碍,阻碍下一步的建设,严重影响小城镇和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小城镇规划,缺乏统筹安排

许多小城镇缺乏独立性,前瞻性。盲目因循大、中城市的规划模式,规划重点放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而对与之毗邻的中心城市疏于考虑,盲目追求超大规模,对小城镇在三者一体化、协调发展中的性质和定位认识不够明确。与村庄的联系纽带功能,认识不清。不能统筹安排村庄发展,整合资源,共同发展。具体小城镇上,又表现在用地布局不尽合理,空间环境混乱,基础设施落后;有些地方规划缺乏超前性,功能分区不明显,出现大量“马路城镇”,给后续的各项建设带来很大难度。例如,土地利用常缺乏总体规划,土地浪费比较普遍。特别是在小城镇发展初期,在缺乏项目、资金和第二、第三产业集聚规模的情况下,用地宽打宽算,导致过多地粗放用地,盲目扩张,这样就使小城镇占用土地面积急剧扩大,使农村人地矛盾显得更加突出。

环保意识淡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小城镇规划,没能清楚产业分工和定位,盲目强调“工业强镇”、“项目立镇”,对“环境兴镇”缺乏足够的认识,制约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一批乡镇企业,给当地农民带来经济效益之外,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许多乡镇企业都是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生产方式落后和粗放,环保设施不配套。据统计,乡镇企业80%以上的污水均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排入水域,对水体、水系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小城镇工业和生活污水、农田废水、农药化肥残渣、大型养殖场牲畜养殖废水等进入湖泊、河道,是小城镇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局部地区乡镇工业排放的大量废气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影响到了小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此外,来自农业的环境污染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塑料包装物和大量农膜带来的“白色污染”,在许多小城镇及周边乡村地区也随处可见。这些问题在原有的规划设计中往往被忽视了。

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不到位

在以往的小城镇规划中,特别强调小城镇的城市内容,重视城市建设项目的安排,往往割裂了小城镇和乡村的联系,有意无意地扩大了城镇和乡村之间的矛盾。在小城镇发展之初,将较大的精力和资金用在办厂、盖房和建市场上,而对小城镇的水、路、电、气等基础设施及文化、教育等社会公益设施则很少考虑,致使小城镇的功能不完善,特别是缺乏完备的小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给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负荷,使小城镇的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小城镇的管理缺少专门的机构、专业的队伍、必备的设施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致使小城镇环境卫生的管理也比较薄弱。

缩小城乡差距,建生态宜居小城镇

与发达国家一样,“城市化、城镇化”同样是我国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城市化速度每年增幅为0,5%,其中有0.35%来自于小城镇,小城镇对我国城市化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比起大中城市,城乡差距仍持续拉大。尤其是近几年,农村的要素大量向城市聚集,农村本身已经缺少发展的动力。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促使流到城市的资源回流到农村。一方面,中央一系列惠农新政利于农村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利于稳定农村的粮食生产,促进农民的增收。另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力度,更多地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服务的均等化,这就为小城镇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物质条件。小城镇建设面临

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城乡一体化

随着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又是一个的必然过程。在这种新格局中,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凸显出中心城市的辐射拉动作用,协调城乡之间诸要素、产业上的双向流动,以及资源的互补、共享、合理配置。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互相吸收先进和健康的因素,摈弃落后的病态因素的那样一种双向互动的演进过程,城乡一体化是双向互动,不是单向施受。

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并不意味着城乡一样化或者城乡一致化,也绝不是乡村城市化或者城市乡村化。城乡一体化不能否认城乡差异的存在,需城乡之间的差异化发展。要根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强调城乡之间差异化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历程已经证明,脱离现代农业和繁荣稳定的农村支持,单纯推动信息化、全球化的道路,充满不可预见性、持续性。城乡统筹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应该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我们的城市应该更多地承担领先国际发展的水平这样的一些一重任,以城镇化稳步健康发展,来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对于我们的农村乡镇来讲,最最关键的问题,应该能够实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农村安全,以农村的四大安全来支持我们城镇化稳定健康发展向。

小城镇集约紧凑的发展。不能够走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化的分散化发展道路。这种城市发展膨胀道路,有西方国家战后政治条件和经济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分散化发展的基础;西方文化消费主义,极大地刺激了城市向分散化发展。显然,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分散化发展道路,不是我们中国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的首选。中国的国情和国际金融危机很清楚地显现,健康的城镇化发展,必须降低城镇化发展的消耗,兼容产品消费的国际化空间。我们发展小城镇,要增强小城镇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具有一定的独立循环能力。

小城镇定位

在这城乡一体区域整体中,既有起主导作用的大中城市,也有起沟通城乡之间桥梁作用的小城镇,还有分布在城市周围与城市紧密联系的乡村地区。小城镇功能规划,必须从更宽阔的区域角度出发,在整个区域统一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统一规划,在区域范围内合理确定小城镇的职能分工。它要求既要充分发挥这个区域中主导城市对整个区域在整体功能定位、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布局等诸方面的主导作用,也要求建立区域范围内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城镇体系,做到大、巾、小城市及城镇在区域范围内合理布局,进而使其区域整体效益得以充分发挥,最终促进区域范围内城乡联系不断增强,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功能结构上,小城镇要围绕产业中心,依据自身的优势,分别有自身的功能定位,这样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功能结构使区域整体分工明晰,避免了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

完善基础设施,突出乡村生态宜居性

形成这一格局的核心是解决农民的国民待遇。注重公平,城乡生活水平逐渐趋同,包括对公共物品的享受基本一致、拥有相同水平的社会保障等。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和整体化的区域交通网络,把城乡要素统一到更大区域统一体中整体运行和相互渗透。使全部居民可以自由流动,既可选择享受城市生活之益处,又能选择享受乡镇生活、自然风光,避免城市病的困扰。例如,围绕核心产业,明确产业服务。建立快速便捷的城乡交通体系,通过全天候的交通线路、舒适的交通工具、廉价的收费及周到的服务,吸引城市居民;同时,建立高度灵敏的网络信息服务设施,把现代通信技术普及到乡村的各个角落,实现城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城乡空间以及人口、经济的融合。加大对重点镇包括道路污水垃圾基础设施的治理,改善他们的生态人居环境。在规划区范围内统筹安排广播电视、学校、文体娱乐、体育休闲等设施,以及医疗保健、劳动保险与社会保障等,系统整合各项资源,促进乡村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的不断改善。

产业分工和循环经济

生态产业定位

根据镇域区位布局和优势,结合产业聚集、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寻找小城镇区域的经济增长极,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要围绕这个核心,保护好区域整体的生态环境。产业定位和用地布局首先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保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心城市一小城镇一乡村”经济一体中,依据“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城镇集中、耕地向规模集中”原则,合理分工布局。小城镇产业选择契合点,蕴含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竞争与合作的耦合联动发展之中。因此,根据城乡特点,建立起城乡产业关联和链接,形成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如城市带动辐射型、城乡“项目”联接型、以资源引入资金和技术联合开发型、资金融合等。但仍需特别强调的是,小城镇产业发展建立在发展农村型产业(农业经营为主)和城市型产业(工商业经营)的基础之上,这个根本不能丢。这种布局,一方面保持高效区域联动,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具有自身循环能力,小城镇产业的独立性。

产业定位确定之后,构建小城镇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多层次生态经济体系。企业层面,每一个企业内部形成闭路循环系统,建设生态企业;产业层面,产业链向上向下延伸构成一个闭合的产业链条,建设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园区层面,无论是工业园区或农业园区,根据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园区规划与布局,建设生态园区;社会层面,构造一个城镇循环大系统,建设生态小城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产业。重视增加科技投入,因地制宜的研制、开发、推广可持续发展产业,保证发展过程无污染、无废物、低耗能,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清洁生产工艺;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扶持发展绿色生态型优势产业,优化企业空间布局,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推进生态产业集聚,依据生态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合理定位、整合提升,有效推进产业整合和要素集聚的形成。

生态农业和商业服务业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聚落形态,与乡村的联系最为密切,脱胎于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更多的功能在于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发展第三产业,提供农业产品及轻工业用品,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充分关注小城镇与其毗邻的乡村之间的有机联系,做到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如,生态农业园区,其建设的基本理念是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延伸农业产业链,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产前、产中、产后不同阶段都按绿色生产方式运作;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形成绿色食品产业群,培育绿色食品的支柱产业;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农业新

品种,科学使用农业、化肥,减少农用污染,积极开发推广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合理耕作,实行用地与养地结合,注重开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有些小城镇已建成一批示范项目,将“粮食种植一畜禽养殖一农畜产品深加工一废弃物处理再利用”形成生态循环链和农业产业链,靠项目得带动来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实现。

生态商业服务业,是现代生态商业服务业架构的基本模式,以生活服务商业网络为主体,以旅游商业、批发市场、再生资源回收业为辅助和新的增长点,以物流中心为依托,以信息化为支撑。

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制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异,推进“城市一小城镇一乡村”体制一体化。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制,才能支撑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也是小城镇制度创新的突破口。城乡之间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乡村是城市的生产资料、技术、资金、工业品市场,而城市则是乡村农副产品、郊野旅游与劳动力的广阔市场。这种互补性关系,使城乡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避免相互争夺资源。打破城乡市场和空间的体制分治和要素分割的制度障碍,实行经济运行机制的融合;打破原来户籍制度下的城乡人口隔离和不流动,创建一个城乡人口既有自由穿梭权利又有合理调控的人口管理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农业集中经营,从土地上释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在城乡间流动。如,户籍制度创新,放宽落户城镇条件,允许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这样就可以克服土地城镇化的弊端,最终完成农村人口转化为小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一个动态过程,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政府主导,对小城镇实行重点产业发展的倾斜,合理确定小城镇人口规模,尽快形成小城镇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可行的办法是,有选择地建设小城镇,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可以选择那些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集中精力进行建设。

释放农村土地,生态复耕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必须保护农业的生产能力,特别是保护耕地。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47%,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人。小城镇发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又是土资源最为紧缺、耕地质量较高的地区,这些耕地资源流失了,很难靠开发后备资源来弥补。因此保护小城镇周边的耕地尤为重要。小城镇区域得到可持续发展,要打破现有的乡镇界线,扩大建制镇的直接腹地,争取实施扩镇并乡,缩并面广量大的自然村,积极引导,逐步释放闲置土地。实施农田规模经营,对土地进行生态建设。另外,资金是小城镇建设的关键。建立以政府资金为杠杆,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

例如,天津实施的“宅基地换房”,已成了全国小城镇建设的一个范本。国土资源部将天津列为全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城市。该宅基地换房,是在国家现行政策的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以不减少耕地为前提,高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一批现代化、有特色、适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农民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无偿换取小城镇中的一套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实现耕地总量不变、质量不减、占补平衡。通过以宅基地换房,将农民迁移到新建小城镇居住,可以把布局分散、数量很大、使用效率很低的农民宅基地集中起来,统一整理复耕还田。整理复垦后的土地,会大大超过小城镇建设所占用的耕地,确保耕地没有减少,实现了土地使用集约化。建设小城镇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土地,最大的财富也是土地。以宅基地换房而打造的新小城镇,除了农民住宅区外,还规划出一块可供市场开发出让的土地,用土地出让收入来平衡小城镇建设资金。从而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小区集中,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农民由一产向二产、三产业转移,明显改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文明程度,享受城市化成果,真正实现安居、乐业、有保障。在规划建设新的小城镇时,适当留出用于商业开发的土地,随着人口的集中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小城镇可供商业开发的土地会大幅增值,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用于平衡解决小城镇农民住宅和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但是,有关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制度,要做深入研究,坚持中国农村的住房制度的基本方向、基本做法,在没有弄清楚中国农村住房基本制度的这样一个前提下,就不能盲目地去拆农民的房子,让农民集中居住,这一点值得认真思考。值得注意的是,成都、苏州等某些地方已突破“先征地后转为建设用地”、“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抵押”的制度约束,越过国家管制,使土地大量流向非农用途。这些需要政府主导,及时形成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规范和引导土地流转。

总之,合理安排小城镇用地布局。通过规划,协调好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的矛盾,逐步解决现存的各种不合理占用土地的现象,特别是解决农村居民点人均占地指标高的现象。通过规划合理安排农村用地,并将迁村并点节约出的土地复垦还田,通过土地的置换,将一部分生产条件较好的耕地确定为基本农田,保证城镇建设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的动态平衡。城镇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绿色、低碳生态建设

城镇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口密集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物流能量大,并具有高度自适性和强大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工化大开放系统,不但受自然生态学规律的影响,更受人的目的和愿望的控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美发达国家中以工业化、现代化为标志的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破坏遭到严重破坏,提出“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关注生态城市建设问题。所以,生态小城镇是小城镇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把城市作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来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必然的选择。

生态功能选择

小城镇生态功能定位,要依据城乡一体的整体规划,是上层次生态网络的延伸。城市、小城镇、乡村地域作为人类活动频繁区和生态脆弱区,保证绿地系统和生态功能板块的良性运行、生态链结和生态畅通,减轻城市密集区环境压力,这是区域生态安全和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关键。小城镇绿地系统属于城市生态网络的一部分。所以,小城镇的镇域规划中。必须将上一级生态网络的内容具体化,并形成镇域一级的生态廊道。在镇域生态系统的构建上,一方面

需要深化与延伸上一层次生态安全体系的网络格局,充分体现在城乡区域分工中的生态职能;另一方面,为镇域内的非城市建设用地、为农业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奠定基础,实现绿地的生态功能与休闲功能的统一。

镇区生态系统的构建

以镇域生态网络为背景,结合城镇发展规划用地内的路网和河道,在形成“方格状绿化网络”的绿地系统格局。按照方格网式构建,可以有效改善和优化镇区环境,形成“把森林引向城市,把同林引入街道,绿化外围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的格局,建成生态宜居小城镇。

与中心城市相比,体现小城市的生态宜居性优势。其路网密度、公共空间尺度、人际交往的尺度,都亲切宜人;保留着较多的传统生活习俗,生活简单、便捷,各项功能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小城镇景观设计以人为主体,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处于该环境中的人们感受自然美,在愉快的生活中激发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城市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主要景观资源,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纪念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景观,要有意识地挖掘、利用和维护,以使历代所营造的城市空间及景观得以连贯。

街道广场绿化。以“线”的形式广泛地分布于全城,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场所。街道上茂密的行道树以及道旁的各种绿地,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改善街道的小气候;采用自然式的布置手法,乔灌搭配栽植花卉和草坪,自然活泼而新颖。广场的布置同样重要,不仅是城市居民的活动中心,还是城市建筑艺术的焦点,集中体现了城市面貌。绿色住宅。既适应地方生态,又不破坏地方生态,还具有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等特点,也是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居住空间生态旅游。居住区的绿化。以其多种卫生功能及其形态、色彩的丰富变化,能够给空气污浊、噪音喧哗、建筑密集的城市带来新鲜、清洁而富有生命力的环境。它是构成绿地系统中“面”的重要部分。居住区绿化科学选择树种,发挥绿化多种功能的综合作用。应以乔木为主,适当配置常绿树及花灌木,积极发展草坪。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垃圾、生产生活废水也得到有效治理,实现太阳光电能源、风能、沼气等多种形式的生活能源基本自给。镇域面源污染、污染治理程度达到国家标准,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环保宣传及环境监测

提高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转变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是对城市的一切可能引起环境发生变化的人类社会行为,包括政策、法令在内的一切活动,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注意到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境评价的法律、标准与方法。中国在70年代也开始了城市环境评价与区域环境评价的研究与工作。

结束语

小城镇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一小城镇一乡村”一体化中,科学规划小城镇的产业和生态功能定位,建生态宜居小城镇,为国家城市化建设做出自己贡献。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总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人们素质的提高,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夯实社会基础。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小城镇环境保护与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各地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途径。

作者:惠岑怿 周鼎 惠洋涛

小城镇城市生态旅游论文 篇3:

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江西农村生态旅游的定位开发分析

摘要:江西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境内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农村生态旅游已成为江西的一种主流旅游形式。在保护农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要对江西农村生态旅游进行合理的定位开发,以利于江西生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江西;农村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定位开发

在当今诸多的旅游形式中,生态旅游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来看都大于其它旅游形式。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旅游开发中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但生态旅游不排斥经济效益,它提倡在把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的同时,争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收益,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取得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途径之一。由于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大多在农村,所以农村生态旅游在生态旅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江西省是一个具有悠久农业历史的农业大省,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江西在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与保护农村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对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要进行合理的定位开发,以避免在开发中使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受到建设性的破坏。

一、农村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保护农村生态旅游资源与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保护农村生态旅游资源与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是相辅相成的,一方的发展可以促进另一方的发展。第一,良好的农村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农村生态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气候多样,有着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且在农村的许多地方仍保留着原始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国家,在农村众多地方具有珍贵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和特有的风俗民情,它们独具魅力,为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但是,这一切都必须以蓝天、碧水和青山为依托,都离不开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障。只有得到精心保护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才能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创造条件。第二,农村生态旅游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人们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通过旅游活动中人与自然的感情交流,使人们在山林、旷野、海滨中领略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并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谛与保护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开展旅游的收入又可以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从而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旅游条件,并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事业,把一些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开发转换成间接利用,减少资源直接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从而保护当地农村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既满足当前和未来生态旅游的发展,又不损害旅游地当前和未来的利益,在确保从农村生态旅游中获得收益的同时,旅游地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结构不会受到破坏,农村生态旅游的魅力才能长久保持。

二、江西省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的优势

江西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境内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独特的生态环境背景以及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现状为江西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江西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提供先决条件

从生态环境现状主要判别因子显示,江西全省整体生态环境良好,表现在:(1)森林覆盖率高。全省森林面积达9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9.7%,居全国第二位。(2)全省八条主要河流水质基本良好,有69.7%的断面达到国家2类水质标准,11.9%的断面达国家3类水质标准,13.8%的断面为4类水,4.6%的断面为5类水。

(二)丰富的农村生态旅游资源为江西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提供可能

江西农业历史悠久,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较多,竹林茶园、秀色可餐;山清水秀、果甜花香、景象万千。以上资源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而且更为开发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了条件。如南丰蜜桔、修水宁红茶、广昌白莲、泰和乌鸡、大余麻鸭、婺源绿茶等在全国或省内久负盛名,赣南“猪—沼—果”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部重点推广的成功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加上全省已建和在建的粮、棉、油、糖及猪、牛、羊、水产等养殖基地,为建立部分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购物旅游,农村民俗风情和农事劳作、垂钓、园艺等农业旅游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逐步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为江西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提供保障

至2005年底,南昌昌北机场已开通境内外航线38条,赣州、景德镇、井冈山机场增开了至旅游热点城市航班;纵横江西的京九铁路和浙赣铁路增开了十多趟江西与省外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80公里,省会南昌至各设区市和所有出省主通道全部实现了高速化,连接公路干线与旅游景区的10条旅游景区公路基本建成,极大改善了江西旅游可进入的条件。同时,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全省旅游星级饭店284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21家;旅行社56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3家;新增上档次的旅游汽车近千辆。这些旅游基础条件的改善为江西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提供了保障。

(四)旅游观念的更新使农村生态旅游成为新时尚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双休日及节假日的加长,使旅游者的观念在不断更新,他们已开始向往着大多傍依在江西省各城郊周围具有双休娱乐参与性的农村生态旅游。目前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全省境内在建和已建的农村生态旅游项目有:建于1995年,总面积4 000亩的南丰罗里石蜜桔生态园(已被评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赣州宝葫芦农庄(被评为江西省“2006年最佳人气指数奖”)、泰和武山农村生态旅游区、景德镇植物园、遂川金谷湖生态茶园和樟树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全省呈现出一片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的良好局面。

三、江西农村生态旅游的定位开发措施

农村旅游生态的发展和其它事物一样曾受到一个度的制约,一旦冲破这一度的约束,目的地的真正内涵也许会随之而变,这种度我们称之为旅游业极限容量,简称旅游容量,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的最高限度,也就是能吸引并保持旅游者前往的旅游业资源最高利用程度,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从旅游地角度看,旅游容量乃是旅游地在认识到旅游业的消极影响之前所期望吸引旅游者的能力,表现为所期望的最大游人数而非实际有能力吸引的人数;从旅游者角度来看,当旅游业资源利用超过某一程度时,旅游者感觉到这种利用已经过度,原来的好奇心和兴趣荡然无存,因而他们必然会另觅其它旅游地从而引起该地旅游规模的下降,它是旅游者寻求其它旅游地之前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享受程度。因此江西在农村旅游生态开发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定位开发。

(一)做好旅游开发规划,加强对旅游区环境容量分析

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农村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做好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因此应加强对农村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的分析研究,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的开发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二)找准农村生态旅游市场的开发层次与定位

根据农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特点及开发方向,江西农村旅游市场开发应以省内旅游市场为主体,以省外旅游市场为不断拓展方向,省内市场又以大、中城市与中、小城镇为主体,并依靠交通便利的条件,大力发展国内旅游;根据农村生态旅游的功能及特点,江西农村旅游目标市场的职业定位应为学生、教师、公务员及城市居民,并应特别注重对学生、教师暑期和节假日旅游市场的把握;根据农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发展潜力与开发方向,江西农村旅游的目的定位应以绿色生态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假日旅游市场为主体,并积极开拓度假旅游市场和会议旅游市场。

(三)加强对农村生态旅游区的设施建设

江西要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必须突破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观念,拓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建立生态旅游区,并加强旅游区内的项目设施建设,建设的项目可以包括静养场、森林浴场、健康步道、足道馆、运动和平衡神经锻炼场、度假村、森林疗养所、森林健康医院、负离子呼吸区、小木屋区、野营地、登山区、水上娱乐区等。这样有利于让游客参与到旅游的活动中来,达到休闲与旅游两不误的效果。同时要加强农村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排污系统,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设施,采用先进的废物处理技术,以使旅游活动产生的各种环境污染能迅速有效地得以处理和解决。

(四)加强对游客及农村生态旅游区居民的教育,保护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由于江西许多农村生态旅游区坐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反过来也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乱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因此要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应通过标语牌、导游、广播和录像等手段,结合各种活动,向居民及旅游者进行环境意识宣传,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野生濒危植物保护的科学价值、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等,让他们更新观念,从思想到行动上真正重视它,做到保护优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五)搞好农村生态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

生态旅游的特点是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将是旅游的上上之选,并已取代观光旅游而成为主导地位,生态旅游新的格局已经形成。因此农村生态旅游要突出“生态”这个主题,积极组织好有关促销宣传活动,巩固和强化农村生态旅游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同时要根据不同客源市场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各种促销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工作,在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基础上,不断推销适销对路的旅游形式,如野营、度假、会议等,让游客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并不断提高服务接待水平,争取客源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 林越英.旅游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 王兵.从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3] 郭一新.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探讨[J].地域开发与研究,1999,(2).

[4] 章家思.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J].农业生态环境,2000(1).

[5] 花明.生态旅游——江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J].江西社会科学,2002(6).

[6]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4).

[7] 尹振华.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J].旅游学刊,2004(5).

[8] 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责任编辑:石树文)

作者:陶表红 焦庚英

上一篇: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论文下一篇:新媒体高校校园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