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开发旅游城市旅游产业论文

2022-04-29

【摘要】旅游产业集群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构建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是提升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后开发旅游城市旅游产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后开发旅游城市旅游产业论文 篇1:

中国旅游城市化研究综述

摘要:旅游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对国内有关旅游城市化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分别从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界定、动力机制、模式及特征、影响以及旅游城市化的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旅游城市化;研究综述;中国

旅游城市化起源于福特制(fordism)时期的高工资和大众消费,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即后福特制(postfordism)时期的大众享乐消费(mass consumption of pleasure)的兴起[1]。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城市环境的全面改进及城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在原有经济、文化、交通、政治等功能之外,旅游功能日趋完善。可以说旅游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

一、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旅游城市化”(tourism urbanization)是Mullins最早提出的,他认为,旅游城市化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注重享乐,pleasure)的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1]。国内已有学者对中国的旅游城市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旅游城市化概念进行了界定。黄震方将旅游城市化定义为: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旅游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2]。王冬萍认为,旅游城市化是以旅游的发展带动人口、资本和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市地域的不断推进和延伸的过程,它包括使城市规模扩大和使城市质量提高两方面内容[3]。李鹏在黄震方等人定义的旅游城市化概念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旅游城市化还包括旅游景区景点的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4]。陆林从城市化角度,认为旅游城市化是旅游作为推动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从消费的角度看,旅游城市化是指为满足人们由传统的日用型消费向现代享乐型消费转移,提升城市功能的过程。旅游作为现代享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的城市化过程是一种新的城市化模式[5]。朱竑界定的旅游城市化不仅仅是旅游业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结果,更主要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趋势和演变过程。包括:(1)旅游城市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旅游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旅游功能日益增强和城市旅游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2)旅游城市化是城市旅游角色的变化,是城市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综合体转化的过程;(3)旅游城市化也是旅游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个动态过程[6]。李璐芳则在王冬萍所定义的旅游城市化概念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旅游城市化的含义作了如下描述:将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的旅游功能,促进城市建设,繁荣城市经济[7]。安传燕将旅游城市化定义为:把旅游作为一种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重构的动力来促进区域城市化的一种过程和现象。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城市的景区化和景区的城市化 [8]。

二、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

黄震方将旅游城市化的形成机制总结为以下几点:(1)城市化进程的带动;(2)城市本身的载体作用;(3)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4)政策机制;(5)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 [2]。李鹏从内在拉动力和外在驱动力两个方面对旅游城市化动力进行了研究,认为旅游活动在本质上符合城市化进程的内在动力和规律,具体来说,旅游需求拉动旅游城市化,旅游供给推动旅游城市化。一系列旅游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也促进了旅游城市化进程。此外,与旅游相关的活动以及旅游行业本身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4]。丁娟以九华山为例,对当地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旅游城市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除了城市化进程的带动因素外,旅游城市化形成的动力机制还包括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和偏好、政策制度以及区位交通等因素[9]。吴国清认为,城市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城市化的进程。一方面,城市的食宿、娱乐、休闲、通讯、购物等设施比较发达,为旅游活动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受闲暇时间、经济支付能力、交通等因素影响,多数城市居民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仍将目标锁定在城市或城市近郊[10]。

三、旅游城市化模式及特征

李鹏将中国的旅游城市化模式总结为黄山模式、曲阜模式和以武陵源为代表的旅游景区景点城市化现象。他认为,黄山作为一个由旅游催生的城市,代表了为旅游活动提供支持的一类城市,其旅游城市化进程极具典型性。曲阜的旅游城市化与黄山模式不同,从时间上看,曲阜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从空间上看,在曲阜城市就是旅游地,旅游地即城市,景区景点则分布在城市(旅游区)内部,曲阜旅游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他还从武陵源这一景区景点城市化现象的典型例子中,概括出了这一现象产生的一般原因:包括经济利益驱动,景区景点行政管理条块分割,行政支配旅游经济,景区景点与居民村落连为一体,以及当地居民对景区景点的依附关系[4]。

吴国清将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总结为多核心+网络化模式,作为中国城市化发育最快的地区,长三角已初步形成了由多城市区连绵而成的多核心城市密集地域系统。同时,一个网络化的经济环境和地方政府间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国内区域性合作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区域旅游必然会形成区域内城市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态势,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亦使得区域内的旅游经济中心趋于分散化[10]。

四、旅游城市化实证研究

王冬萍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现象在吐鲁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旅游城市化可以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质量提高。旅游城市化使吐鲁番城市地域扩大并延伸,推动了吐鲁番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吐鲁番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城市特色的鲜明化[3]。

朱竑以桂林为例,指出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化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认为城市旅游化是城市旅游供给方面为迎合旅游需求做出的适应性举措。随着大众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化,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享受城市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文化休闲娱乐设施以及完善的综合服务配套,人们的这种需求带动了旅游城市化的进程;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到来,在服务设施的使用上,市民与游客发生了冲突,城市原有的比较优势弱化。因此,城市就需要进行旅游化建设,为旅游发展做好必要的改进和完善(如在城市的标示系统、城市的人性化服务设施配套、城市的风貌保护等方面),提升城市的旅游功能,优化城市的旅游形象。同样,旅游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城市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接待地和旅游目的地转变的过程,而城市的旅游化建设则是城市为了树立和强化旅游目的地形象而采取的必然措施。桂林的旅游“城市化”正是桂林城市“旅游化”的必然结果。而桂林在完成了城市的旅游化建设之后,随着城市形象的极大改观,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旅游的城市化[6]。

焦华富以九华山为例,分别从经济影响、社会生活影响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旅游城市化的居民感知进行了研究,指出九华山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经济方面的正、负影响都有明显的感知,主要包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个人收入,提高房地产价格,导致物价上涨。在社会生活影响方面,当地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的正面影响感知强烈,而对其负面影响感知相对较弱,多数居民认为旅游城市化对其生活设施、教育环境、医疗条件以及娱乐活动设施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当地知名度,促进居民思想观念的改变,只有少数居民认为旅游城市化破坏了当地的淳朴民风,甚至导致犯罪率上升。在环境影响方面,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的正面环境影响感知较弱,但对其负面影响感知强烈,尤其是对人文环境的感知更强于对自然环境的感知[11]。

李璐芳对大连市旅游城市化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已成为大连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但与此同时,大连旅游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城市化的推进使大连本地人不断被边缘化;城市化的推进使大连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规划存在不合理因素等[7]。

吴国清认为,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趋势是以城市为依托,实现沪宁杭旅游互动是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旅游城市化将成为必然[10]。

葛敬炳对丽江旅游城市化特征及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与传统的工业城市化相比,丽江旅游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在城市性质和功能上,丽江由工商业城镇逐步向旅游城市转变;(2)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丽江城区逐步演变成以大研古城为重心呈“扇”形发展;(3)在城市建设用地上,旅游业用地增长迅速,大量城市绿地被侵占;(4)旅游的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丽江人口城市化过程,旅游业成为丽江市居民就业的主要渠道;(5)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丽江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超常规发展。丽江旅游城市化机制包括:资源比较优势、地方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参与以及旅游消费。葛敬炳认为丽江的旅游城市化是一种典型的资源驱动型旅游城市化现象[12]。

五、旅游城市化的影响

朱竑指出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已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旅游与城市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6]。李璐芳认为,旅游城市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功能,优化城市的文化氛围,并且是城市再生的重要动力[7]。

李芸分析了旅游城市化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和保护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城市化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城市用地剧增,不断蚕食和破坏风景名胜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旅游环境和景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现代城市景观与旅游整体环境意境不协调[13]。

黄振方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问题,例如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淡化,以城市开发代替旅游开发,建设性破坏比较严重;旅游资源产权不明晰,开发利用不合理,缺乏整体协调机制;不当的游客行为和旅游活动使旅游资源与环境质量下降;景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和保护力度不大等[14]。

六、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促进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城市化已逐渐成为多元城市化道路的一种模式。但从国内现有研究成果看,旅游城市化研究尚处于探索中,研究内容侧重于旅游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负面影响及对策。与旅游城市化的发展实践相比,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旅游城市化概念尚处于构建之中,还未形成较完善的旅游城市化概念体系,研究领域较分散,研究内容不够丰富,尚未凝炼成明确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近年来,中国出现不少因旅游业而兴,或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旅游城市,这些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旅游城市化特征和机制值得关注。在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旅游城市化对于城市化进程和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范围内,重点研究旅游城市化在促进城市就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投资,带动区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要加强旅游城市化的国际比较研究,充分借鉴、利用国外旅游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成果。目前,国内学者对一些典型的旅游城市很少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少数旅游城市的实证研究也只是涉及到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模式、影响和发展对策等单一方面。加强实证研究有利于旅游城市化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有利于旅游城市化概念体系的确立,有利于中国旅游城市化理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4).

[2]黄震方,吴江,侯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2):160-165.

[3]王冬萍,闫顺.旅游城市化现象初探——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5):118-122.

[4]李鹏.旅游城市化的模式及其规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4):97-100.

[5]陆林.旅游城市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J].旅游学刊,2005,(4):10.

[6]朱竑,贾莲莲.基于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化”——桂林案例[J].经济地理,2006,(1):151-155.

[7]李璐芳,谢春山.旅游城市化现象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166-167.

[8]安传燕.旅游城市化内涵及动力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2008,(8):223-224.

[9]丁娟.山岳型旅游地旅游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以九华山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6).

[10]吴国清.区域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区域化研究——兼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旅游互动[J].地理研究与开发,2008,(1):51-55.

[11]焦华富,丁娟,李俊峰.旅游城镇化的居民感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J].地理科学,2006,(5).

[12]葛敬炳,陆林,凌善金.丽江市旅游城市化特征及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9,(1):134-140.

[13]李芸.旅游城市化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1,(3):22-25.

[14]黄震方.发达地区旅游城市化现象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探析——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1,(5):53-57.

[15]罗彦.滨海地区旅游城市化发展模式探讨与深圳借鉴[J].特区经济,2010,(3):145-147.

[16]张建庆,李晓光.长三角旅游城市化发展背景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6):98-100.

[17]梁继超,钟扬,赵耀.浅谈桂林的旅游城市化[J].中州大学学报,2007,(2):38-39.

[18]苏建军.基于旅游城市化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区域一体化研究——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84.

[19]张玲.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化[J].网络财富,2009,(4):61-62.

[20]徐娥,钟伟,王玉玲.乡村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0,(7):149-150.

A Study Review on China’s Tourism Urbanization

GAO Jing-ting,LI Guo-yin

(School of Geographic Science and Tourism,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4,China)

Key words: tourism urbanization;study review;China[责任编辑 安世友]

作者:高婧婷,李国印

后开发旅游城市旅游产业论文 篇2:

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对策

【摘要】 旅游产业集群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构建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是提升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建立旅游产业集群的意义和形成的基础,提出了构建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为半径的旅游产业集群圈和大武汉旅游产业集群、东翼旅游产业集群和西翼旅游产业集群三个副圈的思路,最后阐述了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构建;对策

区域(城市)旅游合作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自1988年两省一市合力兴办的“江浙沪旅游年”开始,中国国内旅游业的合作实践就初步展开。之后,跨省区的“丝绸之路”、“长江三峡”旅游区(带)、中原旅游协作区、长三角旅游圈、珠三角旅游圈、环渤海旅游圈等的旅游合作相继出现。可以说,中国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时代已经来临,它是中国国内旅游业逐步从粗放经营的初级阶段走向成熟的标志。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这给武汉城市圈区域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

武汉城市圈是中部旅游资源较为集中、出游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在中部地区的旅游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经过6年的实践,武汉城市圈通过整合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圈内旅游业整体的竞争力。然而,相对国内重要城市圈和周边城市圈旅游业,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发展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没有成长为国内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在国内区域旅游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武汉城市圈处于弱势地位,见表1。

资料来源:《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旅游事业规划提纲(2008—2012年)》,武汉市旅游局,2008年。

由表1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群,也低于河南中原城市群、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水平,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两项指标人数和收入分别相当于河南的47%、54%。武汉城市圈的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2.武汉城市旅游圈内部发展也很不平衡,形成了一花独秀的局面(见表2)

资料来源:湖北旅游统计便览,湖北省旅游局,2008年。

由表2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除武汉稳居龙头老大外,其它城市在湖北省17个旅游城市中都处在较后的位置,甚至垫底。这进一步反映了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的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此外,在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区域合作中,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地方政府的意愿,其合作主要是重形式、重研讨、重宣言、重宣传。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和手段,特别是各地旅游企业反应不够积极,这些问题制约了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发展。

二、建立旅游产业集群是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进一步促进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发展呢?一种新型区域发展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应运而生。旅游产业集群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旅游产业集群是指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基础,旅游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支持企业、机构在一定旅游目的地区域内大量集聚,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它大体上包括三个基本层次:由旅游吸引物构成的核心层,由食、住、行、游、娱、购等相关旅游企业构成的紧密层,为提供支持作用的供应者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院校、旅游科研机构、旅游行业协会等民间团体等构成的辅助层。

武汉城市圈内,9座城市地处我国的中心腹地,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较好,旅游资源丰富,品质佳,有特色,互补性强,旅游业起步较早,但发展速度较慢,行政区域造成的旅游资源优势不能发挥效益,旅游产业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是其重要原因。而解决路径之一就是建立旅游产业集群圈,它是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1.建立旅游产业集群,有助于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形成与发展

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形成,必须有旅游产业的聚集,并形成规模优势,而旅游圈内的9个城市,具有地缘关系上的紧密性,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在文化上是一种同源关系,互补性强,其合作性大于竞争性,因而在旅游发展上的也具有共生性的特征。通过建立合作的专门机构,加强旅游规划,开发各地特色旅游产品,共同开展对外宣传促销9市间客源互动,进行旅游教育培训的合作,推进旅游企业对接,加强共同市场的管理,规范旅游秩序等措施,进而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必然会加速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发展。

2.建立旅游产业集群,有利于转变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的增长方式

长期以来,武汉城市旅游圈内的旅游产业是“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从经济组织的角度讲,表现为分散布局和分散发展,缺乏群体规模效应,资源共享利用率低,资源和环境破坏也较严重。只有通过集群式发展,提高资源共享程度,通过群体规模效益和共生效应,降低基础设施、资源与环境破坏的成本,才能促进生产手段和技术升级,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3.建立旅游产业集群,有助于培育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

旅游产业集群核心能力是集群内旅游企业对知识累积、学习能力、社会网络、协同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机整合能力。经过6年的发展,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旅游开发和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同旅游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核心能力。因此,通过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可以加快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4.建立旅游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竞争能力

旅游产业集群为圈内旅游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提供了双重机会。首先,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企业不断革新技术、创新旅游产品、改进服务质量。其次,旅游产业结构在竞争与合作中得到优化。竞争使旅游产业内部的分工更加专业化,合作使旅游企业间形成的产业链更加紧密。再次,促进旅游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展开竞争。集群内旅游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它必将对提升武汉城市旅游圈的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5.建立旅游产业集群,有利于解决武汉城市旅游圈的“三农”问题,加快小城镇建设

这是由旅游产业的核心产品具有不可运输性和旅游产业具有关联性特征决定的。旅游产业集群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和小城镇兴起的,旅游产业集群也不例外,通过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带动了周边农村地区的农、牧、副等产业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

三、建设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想

1.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

(1)资源基础

资源基础是推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武汉城市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数量丰富和品质俱佳,各具特色,特别是以武汉为代表的都市旅游资源,以大别山为中心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传统观光旅游提档升级,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蓬勃兴起,互补性强。区域内拥有武汉、鄂州和赤壁3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黄石、黄冈、咸宁、孝感等4市正在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客源基础

经济基础和客源市场基础是推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保证。武汉城市圈总面积和人口都约占到湖北省的一半,湖北省经济实力最强、发展基础好的城市几乎都集中在这个范围内,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2007年,武汉城市圈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773万人次,同比增长23%,占全省的5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24.7%,占全省的64%;接待入境旅游者57万人次,同比增长17%,占全省的43.3%,实现外汇收入2.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全省的58.7%。

旅游的快速发展说明了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武汉城市圈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说明了旅游作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为武汉城市圈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客源市场。

(3)设施基础

设施基础是推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发达的地区。一方面,区域内城市化水平较高,可为旅游业提供完善的服务,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更为旅游业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区域内交通便利,区域内城际间高速公路已实现联网,从武汉出发,2小时内可达周边8个城市中的任何一个;加上圈内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可进入性大大增强,“二小时旅游交通圈”业已建成。

2.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集群圈的构想

由上分析可以看到,武汉城市旅游圈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资源、客源和设施条件,它们是形成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集群圈的强大基础。武汉城市旅游圈可依托以上基础,构建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为半径的旅游产业集群圈;并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分别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大都市旅游产业集群副圈,重点发展商务旅游、文化旅游等;以孝感为中心,包括仙桃、潜江、天门的东翼旅游产业集群副圈,本区旅游资源丰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湖泊、港渠众多,四城市应联手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构建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圈楚文化故里旅游区;以鄂州为中心,包括咸宁、黄石、黄冈的西翼旅游产业集群副圈,本区名人名山名寺众多,生态环境较好,四城市应加强旅游合作,协调发展,构建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圈生态旅游区(见下图1)。三个旅游产业集群副圈,应避免各自景观与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努力形成圈内旅游产业更紧密依存互补、营销互动,从而形成圈内整体竞争优势。

四、发展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集群的对策

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优势不在于同一领域“弱”、“小”、“散”旅游企业的单纯聚集,而在于整体竞争优势的形成。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可概括为: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来推动,文化是底蕴,人才是关键。

1.优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确保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健康、有序的发展

(1)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集群在实际推进中存在以下障碍。其一是体制障碍,类似“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各地沟通协调不畅,其二是政策性障碍,一些城市怕被矮化、弱化、吞食掉,存在有意无意的“克隆现象”,形成恶性竞争。为此,武汉城市旅游圈必须在体制上创新。特别要完善合作机制,除了建立更高层次的协调议事机构;确定武汉城市圈合作交流平台——“武汉城市旅游圈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还应该建立旅游干部交流机制、旅游资源共享机制、旅游利益共赢机制、旅游污染共防机制,各种机制共同作用、互相配合,才能有效推进武汉城市圈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2)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诚信是旅游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是旅游企业之间交易与合作的基础,没有诚信的旅游产业集群中假冒伪劣遍地、期诈行为盛行,这样的旅游产业集群只能是短命的。因此要积极宣扬诚信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同时建立完善的信用规章制度。

(3)创建良好的融资环境。由于旅游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其发展主要靠自身资金的积累,通过银行获得贷款难度较大,因而其竞争力提升受到严重的制约。为此,除银行信贷外,在政府的倡导下,可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对旅游企业进行扶持,使旅游企业和本地机构共担风险和投资,同时也分享收益和回报。

(4)营造良好的投资政策环境与硬件环境。特别是建立圈内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据介绍,武汉已经规划了7条快速通道,这7条快速通道的建成,使将来通往周边城市只须1小时。同时也要加快“数字武汉城市旅游圈”建设,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和高速互联,提高信息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

2.延伸区域旅游产业链,加快旅游企业的战略重组,培育大型旅游骨干企业集团

区域旅游合作的组织主体是地方政府,实施主体是各个旅游企业。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旅游商品竞争力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规模化、实力强的旅游企业集团,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旅游品牌竞争优势。为此,我们应当根据圈内经济特点和旅游资源的集中程度以及产业链的关联效应,加大对旅游支柱产业的投入,加快组建跨行政区域的区域性旅游企业集团,以提升武汉城市旅圈旅游产业竞争力。

从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层和紧密层发展考虑,应立足旅游产业最基本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联合打造武汉城市旅游圈统一品牌,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高层次、大规模地实行相关旅游企业的战略重组,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发挥一些地方的投资优势,促进相对落后城市的旅游企业发展和升级,形成由大型旅游骨干企业集团主导和规范市场的格局。

3.通过系列品牌的开发,形成有影响的旅游产业集群品牌

武汉城市旅游圈应在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前提下,加强旅游品牌的策划和运作,努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产品品牌、旅游企业品牌等一系列品牌,通过著名旅游品牌的培育和鲜明旅游形象的塑造保障区域旅游的快速发展。

(1)以旅游目的地品牌,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

武汉城市旅游圈应建立了联合对外推介机制,通过公共媒体宣传、联合举办论坛、招商、推介等活动,联手推介“武汉城市旅游圈”区域经济概念,共同把“武汉城市旅游圈”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区,力争成为国际旅游市场的一个品牌。

(2)以旅游产品品牌,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

一方面,武汉城市旅游圈应根据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各地文化内涵,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的品牌化,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名牌。

另一方面,武汉城市旅游圈应重点打造都市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三大旅游品牌,共同策划和推广武汉与周围9城市的精品旅游线路,以组合合理、品种多样的高品质、系列化旅游产品带动整个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另外,旅行社大力整合各城市旅游资源,推出各种适合团队的跨区域旅游线路,相关市区的旅游部门也积极开展旅游资源整合,推出适合散客的新型旅游产品。

(3)以旅游企业品牌,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

武汉城市圈应发挥重要旅游企业的优势,加强纵向和横向联合,把旅游企业做大做强,争取1--3家旅游企业上市。

4.建立旅游人才支撑体系,实行旅游人才开放政策,为武汉城市旅游圈提供合格人才

旅游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为此,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武汉市的科教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支撑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同时,实行人才的开放政策,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为周边城市培养和输送不同层次旅游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国际国内一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大力引进具有先进知识、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先进理念、经验的管理人才,以保证圈内人才的需要。

5.我们还要树立大区域开发观念,把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旅游产业集群融人周边更大的产业集群之中

通过在武汉城市旅游圈内建立旅游产业集群,不仅使圈内5.81万平方公里的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而且将在互动中影响宜昌城市旅游圈(以宜昌、荆州、荆门、恩施为组合)、襄樊城市旅游圈(以襄樊、随州、十堰为组合)等地区,进而影响湖南长株潭城市旅游圈、江西南昌九江城市旅游圈的发展,并有力地推进中部地区旅游业的壮大与发展。

五、结论

与国内其他重要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且内部发展很不平衡,形成了一花独秀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发展。

建立旅游产业集群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路径,也是圈内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有利于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转变圈内旅游产业的增长方式,培育圈内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提高圈内的旅游竞争能力,而且有助于解决圈内的“三农”问题,加快小城镇建设等。

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集群圈的构建具备了资源、客源和设施等条件,它们是形成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圈的强大基础。本文提出构建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为半径的旅游产业集群圈,并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分别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大都市旅游产业集群副圈;以孝感为中心,包括仙桃、潜江、天门的东翼旅游产业集群副圈;以鄂州为中心,包括咸宁、黄石、黄冈的西翼旅游产业集群副圈。

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可概括为: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来推动,文化是底蕴,人才是关键。

综上,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必将极大地促进该地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旅游产业一体化的进程,使武汉城市圈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实现湖北省在中部崛起中率先腾飞。

参考文献:

[1]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湖北省旅游局.2007年

[2]《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旅游事业规划提纲(2008—2012年)》,武汉市旅游局,2008年

[3]丁宗胜.整合旅游产业 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作者:张金霞

后开发旅游城市旅游产业论文 篇3:

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机制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上升态势。山西省作为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省份,探究其旅游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有利于厘清其经济转型发展脉络,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文章通过选取旅游产业集群贡献度指数和发展指数,定量分析二者的互动机理,以期为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建议。结果表明:2010—2019年山西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推动模型均值为6.27;山西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指数除2010年外均大于1,说明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二者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山西省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多个企业为获得某种外部优势而聚集起来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经济群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产业集群模式逐渐扩展到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产业历经30余年的飞速发展,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也日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国内学者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多以实证分析为主,王辑慈教授认为产业集群可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并且提倡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研究{2}。聂献忠等研究了我国主题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机制与空间分布特征,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可以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3};陈绍友以重庆市为例,认为旅游产业集聚是旅游经济空间发展的必然要求并提出了推动重庆旅游产业集聚的方略{4},赵华等对山西省的旅游产业集群进行测度并研究了其经济效应{5},褚蓓、贺小荣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旅游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6}{7}{8}。研究方法主要以区位熵{5}、系数模型{9}、构建指标体系为主。山西省作为资源转型发展的重点省份,厘清其二者互动机制对推进资源型经济有序转型,合理配置政府资源、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作用。鉴于此,本文基于山西省统计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相关指标测度二者互动机理,以期能为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及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决策建议。

二、研究区域

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拥有着全国72%的地上历史建筑文物,以古建筑、古寺庙、古遗址为主,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依托建筑文物,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产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9年是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开局之年,截至2019年底,山西省实现旅游总收入8026.92亿元,A级景区总量不断增长,现有A级景区216家,酒店数量不断上升,游客过夜率呈增长态势,住宿满意度为4.13/5,景区游客满意度为4.47/5。目前山西旅游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以大同为核心的晋北边塞文化旅游圈,以太原为核心的晋中民俗体验旅游圈以及以长治、运城为核心的晋南自然风光旅游圈,旅游景点则包括晋北的云冈石窟、悬空寺、北岳恒山;晋中的平遥古城、五台山、绵山;晋南的太行山大峡谷、蟒河、云丘山等景点,这三大旅游圈所形成的地方特色旅游增长极,吸引旅游产业围绕旅游景点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周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

三、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为定量研究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推拉机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7}的基础上,建立指标模型定量分析山西省旅游产业的带动率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年份统计数据来自于当年《山西省统计年鉴》及《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报告》。根据宏观经济理论,从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二者互动机制:

一是从旅游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率角度出发,选取以下三个指标来构筑模型:分别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yi、旅游业总收入增长率ri、旅游总收入依存度di,其中

上式中GDPa代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代表上年国内生产总值,Yi可以反映经济增长状况,体现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与市场规模,Yi越大说明经济增长速度越快,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上式中,r表示旅游总收入增长率,Ri为当年旅游总收入,R0为上年旅游总收入,r值可以反映旅游产业发展状况,r值越大说明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越好,在国民经济中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上式中,d为旅游总收入依存度,是当年旅游总收入Ri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i的比值,d越大,说明旅游总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旅游产业发展则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明显。

根据上述三个指标构筑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模型{7}:

①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模型:Ti=ri*di(4)

②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模型:Gi=Ti÷Yi(5)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10},这一指标的构建可以反映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从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角度出发,区域经济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属于宏观层面的定性分析,为对二者的推拉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7}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指数,选取区域生产总值变动率与旅游收入增长率两个指标构筑发展指数模型,以此来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量化,具体公式如下:

Ei=Gi÷Gr

上式中Ei表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指数,Gi表示旅游收入增长变动率,Gr表示区域生产总值变动率。

四、结果分析

(一)山西旅游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通过构建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推动指数,可以直观了解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及作用,由表1可得,山西省2010-2019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08%,总量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但随着经济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变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增长率在不断地下降,由25.04%下降至1.24%,进入平稳增长阶段。近年来随着山西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总收入由2010年的1083.5亿元增长至8026.9亿元,增长了近7.5倍,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旅游收入依存度也在不断地提高,由0.12增长至0.47,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Ti由2.52增长至9.10,主要原因在于全省贯彻落实《山西省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全力打造文化和旅游产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旅游收入贡献率呈波动增长趋势,由于2013-2015年地區生产总值较稳定,当年的旅游收入贡献率不具有代表性,因此将数据剔除,但从总体来看,旅游收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山西省区域经济的推动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山西自从大规模发展旅游产业以来,对资源矿产、能源的依赖性逐步下降,单一的“一煤独大”能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改善,现代服务业崛起并加速发展。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交通便利,以大同为例,正在修建的大西高铁将会大大缩短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的交通距离,为晋北、晋中等远距离地区输送大量客源,此外旅游专线“云冈号”的开通,不仅连接了山西境内的旅游路线,而且对旅游目的地起到了切实的宣传作用。三是促成企业联合,减少产业发展成本。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业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产业集聚可以增强企业联系,交换市场合作信息,减少企业雷同,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大同市为例,大同拥有5A级景区云冈石窟、悬空寺、华严寺等珍贵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加之一年一度的春节城墙灯展以及电影节、动漫展的举办,使大同目前已经成为山西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城市,在这种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大同建立了旅游集散中心,将全市及其周围城市的旅行社、汽车租赁公司、星级酒店等组合起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调动旅游资源,在全省形成模范发展,从而在长时间里促使产业集群向更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

(二)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

通过构建旅游产业集群指数(图1),由图可得,GDP增长率呈现波动性增长,但总体增长趋势缓慢下降,在波动中前进。旅游收入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呈稳步增长趋势。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指数除2010年之外均大于1,这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产业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区域经济推动产业现代化水平。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科技的支持,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地提高,才能更好地为现代旅游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与发展空间;二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山西正在修建的大西高铁将大大加强晋北与南部省市的交流与沟通,也将吸引甘肃、新疆的潜在游客,同时机场也在不断的扩大规模,加大年客机吞吐量。一大批星级酒店的成立也增加了旅游体验感。区域发展对于旅游产业的投入,越来越集中在智慧景区的建设,由于古文化旅游资源需要配备使用讲解器以及模拟体验,因此景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数字旅游、移动式体验感旅游,在景区也可以随时听到讲解和路况播报、导览提示以及智能客流检测控制,疏导景区秩序,从而避免交通瘫痪,大大提高体验度。

五、山西省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集群良性发展策略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进旅游产业强省建设

目前山西省政府要在全省形成共识,致力于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全力推进旅游强省的建设。政府要全方位统筹把控,政府主导,企业联动,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完善旅游景区的建设,集中力量重点解决旅游基础设施提质扩量问题,同时加大旅游产品的宣传,打造传统文化强省,加大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体验感。

(二)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加强产品创新

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在弘扬传统文化与增加旅游趣味性、创意性之间寻求平衡是旅游产业面临的一大困境。因此加强旅游产品的创新尤为重要,目前山西省三大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红色经典文化旅游、晋商精神文化旅游、寻根觅祖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较好,可以在线路游当中增加现代科技元素,如智慧景区的修建,3D虚拟情景体验、穿越元素等,增加游客的科技文化体验感与互动感,同时加大民俗纪念品及创新性的文创产品如现代彩妆、街边小食的开发与市场投入,形成特色文化旅游名片。

(三)加强区域合作,构建旅游经济圈

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位、多要素、多主体的合作,以此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将山西省内11个市级的旅游要素整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做大做强“天下大同,美美与共”“平遥晋商”和“寻根觅祖”3个区域性的特色旅游产业集群,提高山西旅游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加强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合作,调整和重组旅游路线。连接晋北晋南的旅游交通要道,形成环形路线,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加强与周边省份各旅游城市的合作,搭建区域合作平台,扩大客源市场。

六、结论

本文利用山西省统计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机理,并为山西省未来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战略参考。主要结论为: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近十年旅游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推动模型均值为6.27,具体体现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企业集聚;同时山西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指数除2010年外均大于1,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旅游产业迈向新的高度。山西省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力,未来应继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创新旅游产品,推动智慧旅游的建设,提升旅游服务。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高校对口帮扶村负责任旅游扶贫绩效评价及脱贫长效机制构建”,编号:(18A044)]

参考文献:

[1] 毛剑梅.旅游业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06):125-128.

[2] 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经济地理,2001(05):550-553.

[3] 聂献忠,张捷,刘泽华,章锦河.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5(04):65-68.

[4] 陈绍友.重庆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6(05):861-866+870.

[5] 赵华,于静.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度测算和经济效应分析[J].经济问题,2016(03):102-106.

[6] 褚蓓,李翔.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基于陕西省旅游业的因子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7(03):103-107.

[7] 贺小荣,胡强盛.湖南省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机制[J].经济地理,2018,38(07):209-216.

[8] 赵仁璧,姚凤云.广东省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互动机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35(10):1328-1331.

[9] 王兆峰,霍菲菲.湖南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测度[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7(02):94-98.

[10] 曹雅洁.赤峰市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和经济效应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01):60-64.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作者简介:郑莉莉,女,山西临汾人,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生。)

(責编:若佳)

作者:郑莉莉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论文下一篇:大血管出血处理方法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