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郊区旅游环境保护论文

2022-04-27

摘要:随着中国度假旅游市场的成熟以及海洋开发时代的到来,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热点。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滨海旅游度假区不合理的开发建设,使其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化现象,度假功能明显下降。以青岛石老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例,分析了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化产生的原因和不利影响,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化应采取的主要对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城市与郊区旅游环境保护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城市与郊区旅游环境保护论文 篇1:

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的发展困境和应对策略

导读:当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化演进的主要模式和发展态势的时候,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能源消耗的高排放、环境资源的非生态、城镇功能的差异化等建设难题与发展瓶颈,却正成为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它亟待我们依照现有国情和转型经济的特征进行审慎分析和对策探询。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1.009

一、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困境与转型瓶颈

随着中、东、西、东北四大区域发展规划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格局已经形成,我国的经济版图规划进入了新阶段,区域一体化、组团化、多核化等城市发展的“聚集-互动”关系,已成为我国依赖非农业化为生的现代化发展方向。对于我国城市间的发展而言,区域一体化意味着城市之间通过深度参与的经济分工和合作,按照自然地域的地理资源条件,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化和高效化的联合体,以发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聚合效应,从而赢得彼此的竞争优势。

我国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矛盾随之产生,许多原有的制度秩序也随着这样的进程发生逆转性变化,甚至成为竞争的阻力。诸如传统行政区划的条块分割制度,因为产业成果与投资供需的差异性,造成区域之间的不协调、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使得区域内部产业缺乏弹性的创新与升级机制,而这种偏差造成的区域性落差,使城市化过程中的三大产业关联度进一步拉大距离,难以吸收外部经济资本,经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因此难以扩张与转型。虽然,在区域经济领域,谁也不否认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扩大市场容量、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的共同增长,是科学正确的选择,但事实上,在区域发展取得突出成绩和突破性进展的同时,我国诸多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发展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区域间分工不合理,地区落差明显

由于受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及地域经济历史权重的影响,我国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在发展速度和结构优化方面,存在被动与缺失的双重压力,造成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多重性不对称。在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开发过程中,我国还出现了由于功能设置不平衡而导致的新城变成卧城、空城的现象。一些旧城因为功能开发的欠缺,城市化进程中同周边其它城镇相比,落差明显,如江苏的锦溪、千灯与昆山相比,对土地资源的消化吸收就体现出区域分工上的很大落差。因此,加强规划整合,推进工业区块与周边城镇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区与区交界地区的规划衔接,对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的规划体系优化显得十分重要。

(二)区域性政策有差异,公共服务落后

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拥有享受公共服务的同等权利和实现发展的同等机会,但由于区域性政策上的差别,许多新城居住环境往往与生活服务功能、工业产业定位、人口结构定位、高等级事业配置等不相配套,例如蓝领白领公寓建设的滞后问题、城镇化过程中的行政层次过细过低问题、城镇文教科研设施服务定位问题等,这一切使得统筹联动效应大大削弱,而且文体设施、交通道路的不配套更进一步加剧低碳城镇化产业链、生态聚落链的不畅通,水电煤等基本设施的服务远不能和核心城市相比,居民生活成本大为增加。像孝感这样的中等城市,至今没有瑜伽训练馆、保龄球馆、游泳馆,少有的几个电影院还破旧不堪,健身中心、儿童舞蹈培训基地也是设施简陋。满街最多的是网吧、咖啡馆、酒吧、茶座、“卡拉OK”、美容院、洗脚屋之类低档的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形成当地特色文化的外溢性审美效应。2003年湖北襄樊建CBD(中央商务区)后,截至2011年,无锡、淮南、温州、晋江、义乌、黄石、绍兴、佛山等地相继申请建造,武汉的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有限公司还特意重金聘请美国麦肯锡公司进行了量身策划。但是那些城市的GDP同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相比,差距有的甚至在五百倍以上,百货业态的快速升温与风险泡沫使盲目拔高城市定位的问题凸显,城市病也在缺乏宏观而长远的规划误区里频频爆发,宜居性大打折扣。

(三)管理上主导性不强,市级统筹不高

由于区域间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区域间一些基本利益关系尚未理顺,生态补偿等利益协调机制还不健全,区域管理体制尚不到位,核心商务商业、公共服务功能区和重点产业园区缺乏快速城际交通的支持,导致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聚焦程度较差。同时,非密集型城市的构筑,也使居民出行成本增加,非户籍人口得不到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示范引领和政策惠及。即使是像上海沿淀山湖佘山的照猫画虎的所谓顶级别墅地产,在性价比上仍无法跟上海市中心的花园洋房联袂媲美。发展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其本质是更人性化、宜居化、生态化,是以低密度、分散化、不紧凑为特征的,但现在某些富裕城镇对资本的运作十分夸饰,因而人们对诸如大规模兴建摩天大楼、销品茂的批评,就是对城镇化过程中病态炫笔的担忧,对城市化进程中功能管理的担忧,对城镇化演进中协调公平的担忧。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基于城乡一体、市级统筹、商保参与的城市化管理模式探索,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各种利益导致的贫富差距的拉大、保障机制的缺失、存量资本外部效益的弱化,以致城市自身供需能力的不足、产业结构的固化、投资周期的漫长等。

(四)区县间补丁化合作,规划标准不一

城市基础设施在向农村延伸的过程中,城市模式全覆盖城镇区域、新城模式全拷贝发展现象比比皆是,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发展走的是大城市轴心主义的道路,认为配套硬件上去了,城市化空间也就形成了。其实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建设,在规划制定上有着不同甚至完全各异的功能定位。例如,关于小城镇建设,一般意义上理解为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相应的人口规模等级和各类地域功能。再如,关于郊区新城建设,上海的定义是在郊区基本形成与中心城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联系紧密的新城群,人口规模则按综合经济节点与服务带动功能,分别在100万、60-80万、20-40万左右。但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中小城市发展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局部意义上的引智借脑做法,通过改进技术、工艺等补丁化合作,促进企业由传统产业向强势产业、现代化产业的跨越。而被视作紧缩型城市主义的前沿理念,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已阈于“被定义”的窠臼。正是因为这样的“事无巨细”,造成了城市化的“千城一面”,使得诸如上海许多郊区新城的建设,呈现比市中心“气派”的逆转型外部形象,部分新城却难以走出人气不足、空置率高的困局,有的则明显呈现行政性区化的趋势,土地资本未得到充实操控,而以常住栖身人口来规划权衡,导致郊区新城就业低端、产业低端,公共服务均等化矛盾突出。

关于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发展的前景与困境,目前亦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就认为,城市化可以继续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但必须依靠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就业压力下的小微企业的发展,因此转型发展还有待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化,以提高就业率,以宏观调控解决产业的结构性问题。毋庸置疑,不是创新机制就可了断城市化进程中泡沫化、空心化、泛城市化、伪城市化状况的。一定程度上,目前快速的中小城市和郊区新城的发展,倘若只顾通过商业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来实现空间与地理上的城市化,那么所衍生的人类心理生理的困惑与矛盾,以及由此对城市历史环境的建设性破坏,是不利于城市长远性发展的。当被城市化的人们在城市旮旯的廉价超市里寻找生存的最低限度吃住用品时,谁能说,城市化就是进步呢?

二、城市化战略的阶段态势与优化策略

(一)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的阶段态势

毫无疑问,我国近30年的扩张性发展,也经历了发达国家在规模扩大时所产生的城市化的许多负面效应,成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瓶颈性制约因素。当快速与“寿命短、不结实”挂起钩来时,我们不得不看到区域城市化快速发展对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发展的巨大冲击力,也看到在城市化有机更新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区域差别和进程差别。

1、快速推进阶段(1978-1996年):以制造产业发展和城市集聚发展为标志

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以工业化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扩展还没有完成,却面临着为适应城市产业转型发展而进行的旧城改造,以及疏散中心城人口实现郊区化发展的双重压力。中小城市建设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城市,提高作为多元城市中心的集聚能力;另一方面要有效疏散中心城区的高密度人口,改造和美化环境,建设郊区新城。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心城市核心土地资源严重匮乏,这就给中小城市及大城市郊区新城的开发建设获得极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盲目开发、大拆大建的规划失误,屡屡使这些区域成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的所在,许多生态水系遭到破坏,森林资源遭到大幅度砍伐,四季轮廓变得模糊。

2、加速推进阶段(1997-2004年):以服务业迅速崛起和城市郊区化发展为标志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换,在制造产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并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第三产业基础。随着新行业的不断涌现,因分工而形成的交易成本也在上升,这迫切需要服务型机构和企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以此来扩大市场、提高生产率和降低交易费用,促使诸如金融、保险、设计、咨询、广告、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并带动诸如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旅游休闲服务、健康服务以及文化服务等生活型服务业的综合发展。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转移,形成新城、卫星城等城市化的空间组织形态。

3、有机更新阶段(2005年至今):以信息产业成熟扩展和生态城市时代来临为标志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等国家策略,有效促进了生态化城市的建设,而信息技术的助推使城市原有的物理空间被不断打破,各项经济运作可以通过信息交流重新整合,并使生产和消费、劳动和资本、管理和信息之间产生新的胶着,从而创造出新的城市经济体系,并促使城市空间向都市圈、都市带等新的城市形态转变,让中小城市和郊区新城的物理空间发生巨变,有机更新城市面貌、再现城市真正的生态传奇、恢复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肌理,成为区域一体化视野下的新的发展路径,成为承载城市文化精神的诱惑力量。

(二)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的优化策略

我国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发展走的是多元差别之路,但主要呈现的是由小农经济或农村经济全面转化为城镇的道路。在我国二三线城市中,这种发展模式几乎成为一种定式,而且这种定式导致大量的失地人口成为直接进入城市化产业的自由劳动者队伍,成为都市里的“农民工”,也使城乡二元结构在公共服务上的矛盾激烈而持久地在城市管理体系中盘桓。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的发展,因此具有了多重任务和多重挑战,而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提升服务型经济竞争力、加强区域间合作与分工、构建智慧城市云计算服务等也将成为中小城市的战略性发展目标。

在大伦敦计划里有这样的建设新城的理念,“城镇居民从家门口通过一系列的开放空间到乡村去”,以构建能疏散大城市人口及改善环境为过程目标的田园式理想城市。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通勤交通需求的增加及中心城市人口的吸引,使伦敦新城也出现了卧城化弊端,呈现出工业职能的不完善,这是对规划决策优势有限的估计不足。2004年新一轮大伦敦规划编制完成,在未来30年伦敦将鼓励空间布局的适度超前,鼓励开发规模与交通系统的紧密联系,包括机遇性增长、强开发增长、复兴型增长,以有助于郊区新城成为满足多样需求的关键节点、创新社区(参见图2)。

国外城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反复受挫,在某种程度上倒逼了中国城市建设的科学化,并对我国目前基于区域一体化视野下的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的建设,国家干预理念下的城市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而在这种启发作用下,中国中小城市和大都市郊区新城如何更好地有序、可持续发展,各方专家学者还给出如下了颇有见地的建言:

1、关于城镇化道路问题

国务院参事、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专家组组长牛文元近日在谈话中认为,以往我国的制度设计、管理体制和建设规划都习惯于把城市和农村分开考虑,分别制定政策,这种二元化的思路严重缺乏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思考,使得贫富差异、城乡差异的结构性矛盾难以从根本上得到克服。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张文范在2011年9月浙江奉化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未来城市发展溪口论坛上发表了这样的看法,“未来城市应该是一个镶嵌在绿色生态环境的田园山水城市和智慧城市”。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院士徐匡迪认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最大的特点和难点就是中国农民多,素质还不是很高,最闪亮的一点就是把农民的利益和相对集中发展的城镇化结合起来。清华大学教授何建坤认为,现在又有了很多绿色和环保标准的制约,在崛起的过程当中不能再依靠传统产业产能扩张,必须要进行产业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2、关于中小城市建设问题

中小城市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长胜认为,在国际产业结构深入调整的大形势下,我们依靠低成本劳动力资源换取低回报的态势难以为继,传统的方式发展难以为继,必须选择特色发展、解决二元结构问题,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充分利用试验区的机遇,深化改革。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认为,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我国城市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应该是在52%以上,同时也低于我们周边的国家,国民收入跟我们水平差不多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在60%以上,而日本、韩国乃至台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都已经超过了70%。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成贵认为,从人文生态角度看,小城镇和一些中小城市是非常宜居的,应加大中小城市包括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并作为吸纳农民工的主战场,通过产业集聚来吸纳人口,完善公共服务。

3、关于郊区新城建设问题

许多专家对大都市郊区片面定位、借机造城、盲目增能提出批评与建议。复旦大学教授任远认为,郊区新城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卓有成效,但一个共性的问题是新城建设的过度疏散和起点过高,不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不利于促进人口就业、生活和集聚。上海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对松江新城旧一轮规划提出批评,认为路幅过宽,路网密度太小,小区面积和单套住宅的面积偏大,造成城市氛围不浓,老百姓生活不够便捷。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院长朱凌波认为,无论是何种规模的城市建设副中心,它都必须有一个培育期,而且这个培育期一般都很长,如日本新宿和巴黎拉德芳斯,从具体规划开始,再到产业布局,最后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副中心,差不多用了四十年时间。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指出,中国应避免出现美国的“郊区化”现象,应强化节地总目标,巩固紧凑式的城镇发展模式,要像欧盟,越过城市一步就是田园风光。只有城郊互补才能协调,协调才能复兴。

4、关于城乡科学统筹问题

上述专家对于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发展方向提出的富有前瞻性的思考与建议,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化、可续化、差异化,提供了许多积极的有助于经济转型与城乡统筹的科学路径和优化策略。概括起来,有这样四个方面:一是根据资源禀赋,保持城市科学发展。要以城市地域本身的自然地理条件、传统产业条件、交通畅通条件等既有地形地貌和经济基础为城市化规划的基础,制定适合地域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以适度倾斜的产业结构发展来避免同质化。二是遵循适度原则,实现城市集约三赢。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的发展都有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问题,必须体现一个适度、集约的原则,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赢。三是消除二元弊端,城乡全面统筹。找准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侧重全局性的重大部署,避免城乡分治的二元化弊端,在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发展中要全面评估与调控,以使城市化结构性转型更科学更稳健。四是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制度建设。对于城市化的未来前景,目前顶层化设计还缺乏实战性,有许多还停留在田园梦想里,使得诸如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导致城市发展的运营风险增大、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这些矛盾叠加后的困惑和鸿沟,都会使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美好宏图难以早日实现。

结语

据伦敦2003年ODPM的报告,最近的城市化研究显示,“竞争的城市创造繁荣的区域”这一说法不能一概而论。换言之,如果将城市视作生态实体,那么诸如城市废弃物的管理就会因城市化而扩散风险与危害。由此对于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的发展主导态势,我们说,应该是将政府公共服务、城市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差异放在区域一体化下的生态城市建设的首位,这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内涵。

在区域一体化视野下,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的发展更应该强调以人为本、协调可续的发展战略,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全面效益,强调注重社区管理、注重中间组织、注重民众参与的新型城市管理战略,强调部门错位、产品错位、功能错位理念下的优势产业链建构,强调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差别化制度设计、打造整体竞争优势,以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能消除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消极吞噬农村的模式,使城乡之间真正和谐互补、一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铀生.“十二五”约束性指标下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1(4):38-40.

[2]陆铭,向宽虎,陈钊.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J].世界经济,2011(6):3-25.

[3]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加快新城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05-18)[EB/OL].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9/node12344/u26ai27166.html

[4]魏成,沈静,范建红.尺度重组: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角色转化与区域空间生产策略[J].城市规划,2011(6):28-35.

[5]海闻.中国不要搞产业升级运动(2011-12-14)[DB/OL].

http://money.163.com/11/1214/15/7L8D7E6P00254PAV.html

[6]程晴,孙夏青.大学教授给“富阳制造”打“技术补丁”[N].富阳日报,2009-08-16.

[7]臧鸣.不能片面定位中产 专家分析破解郊区新城发展困局[N].东方网,2011-05-13.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5/13/6366076_0.shtml

[8]周天勇.中国应以减税取代货币政策[N].网易财经,2011-11-24.

http://money.163.com/11/1124/14/7JKQ52TA00254P1O.html

[9]牛文元.国务院参事、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研究院牛文元发言[N].人民网,2011-09-22.

[10]国内外专家建言:让城市慢下来 限制大城市发展.中国新闻网,2011-09-19.

[11]邓洪涛.院士、专家建言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下)[N].湖北日报,2011-10-25.

[12]有关专家建议中小城市应成吸纳农民工主战场[N]. 中国产经新闻,2011-04-07.

[13]徐敏,沈轶伦.松江新城打造宜居乐业“新模板”[N].解放日报,2011-12-18.

[14]朱凌波. 建设城市副中心不能急于求成[N].城市化杂志,2011-09-26.

http://bj.house.sina.com.cn

[15]仇保兴.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宁妙语针砭时弊——城市规划应力避“郊区化”[N].新华日报,2011-09-21.

责任编辑:张 炜

作者:雨辰 龚常

城市与郊区旅游环境保护论文 篇2:

中国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度假旅游市场的成熟以及海洋开发时代的到来,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热点。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滨海旅游度假区不合理的开发建设,使其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化现象,度假功能明显下降。以青岛石老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例,分析了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化产生的原因和不利影响,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化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滨海旅游度假区;旅游区城市化;影响;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经从单纯赚取外汇的创汇产业,转向全面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刺激国民消费和拉动内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产业。在兴旺发展的旅游活动中,旅游度假区也逐渐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热点,许多城市与地区都在积极开发建设旅游度假区,而滨海旅游度假区是开发的热点。1992年中国首批的十二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中,有五个是滨海类型的旅游度假区,青岛石老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度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引起旅游业界和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一、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化研究现状

在滨海旅游度假区的研究方面,国外度假旅游兴起较早,旅游度假区建设相对成熟,对滨海旅游度假区的研究也很多。1990年世界旅游组织聘请有关专家,专门对世界上较著名的六个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条件、规划与建设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作用进行了调查研究与总结,其中有很多关于滨海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论述。目前国外对滨海旅游度假区主要从社区参与、文化旅游资源、环境保护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总体来说基于以下三种角度[1]:对滨海旅游度假区旅游开发规划方面的研究;从旅游资源学的角度对中国滨海旅游度假区开发进行研究;对滨海旅游度假区经营管理方面的论述。总体来看,中国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依然呈现升温趋势,而且深受社会各界以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但目前关于滨海旅游度假区合理开发的探讨和研究还比较少。

在旅游度假区城市化方面,国外学者对度假区城市化现象的研究多是从度假区发展演化的角度进行。Butler,R.W(1980)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以游客人数的变化为依据,提出了旅游地发展演化的假设模型,指出一开始由于可进入性、设施和对地方认知的缺乏只有少量的游客来到旅游地;随着旅游地设施供给和人们认识的增加,到访游客的数量会增加;再后来,由于市场促销、广告宣传和进一步完善的设施配套,旅游地知名度迅速增长;最终,受到承载力水平的限制,游客人数的增长率会下降[2]。在Butler之后,一些学者也应用这个模型探讨了海滨度假区的演化,虽然陆续有学者从事度假区城市化这方面的研究,但始终没有获得较多的关注,研究成果也较有限。国内对旅游度假区城市化现象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才获得重视的,研究成果也有很大的增长。吴必虎(1999)第一个提出环城游憩带的概念,该理论旨在解决城市郊区旅游地的合理开发与配置,因此是世界上关于旅游区城市化问题解决对策的一个积极的探索[3]。2001年,庞振刚、董波结合上海城乡交错带内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区位布局状况,提出了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的思路及保障措施,对旅游区城市化问题的解决具有指导意义。总体来说国内对旅游区城市化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发建设和整体形象方面;旅游区城市化的危害和对策方面;旅游房地产化方面。由于国内学者对于旅游度假区城市化的关注比较晚,在研究过程中更多的是从一个侧面提到了城市化,并不是针对这一问题的专门探讨,对于旅游度假区城市化的过程、产生原因和影响的研究缺乏扎实的理论依据。

二、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化内涵解析

(一)滨海旅游度假区

滨海旅游度假区是旅游度假区的一种,是位于滨海地区,依托于海滨的自然景观资源形成的旅游度假区。爱德华·因斯克普和马克·科伦伯格认为,滨海旅游度假区是一个综合性的、高质量的海湾综合体[4],拥有完备的娱乐和商业设施,其服务对象是那些高消费游客。滨海旅游度假区除了具备度假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旅游度假服务设施完善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几种独特特点:以海洋自然风光和海洋文化为主要吸引物;季节性特征明显;旅游产品和服务设施的多样化;沿海岸线呈线状分布的空间布局模式;空间竞争替代性强。影响滨海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潮汐、资源、市场、区位、经济、政治以及历史发展条件等等,其中资源、市场以及区位是主要影响因素。

(二)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化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人口、资本和物质等要素不断向旅游区集聚,必然导致城市地域的不断推进和延伸,同时也导致了旅游景区景点的人工化、城镇化倾向。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城市化的定义,在此将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化定义为其核心景区人口和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空间集聚以及在城市规划理念的指导下导致了城市型景观在滨海一带的地域推进并逐渐与城市连为一体的过程。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化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种特征:旅游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产业结构依然以旅游业为主[5];城市功能不全,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相对不完善;土地功能分区不规范,旅游用地、住宅建筑用地等混杂在一起。

世界上旅游度假区因城市化以及环境质量下降而导致度假区衰落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泰国的巴塔亚,虽然它依旧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度假地,但游客接待量下降已非常明显。国内的北戴河海岸线沿线和北海市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也表现出城市化现象,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和视觉污染。总的来说,城市化给滨海旅游度假区带来的直接表现就是度假区内建筑密度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区内环境品质的降低必然导致旅游吸引力的降低[6]。

三、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化主要原因

(一)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

一方面,由于滨海旅游的盛行,各地对滨海度假区的建设投资力度加大,为了达到度假旅游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政府积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旅游投资项目,地方政府缺乏统筹运作,在区内大兴土木,修建多种破坏性的旅游设施和商业设施,使它加速城市化。另一方面,由于滨海度假区市场季节波动性大,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波动,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地方政府将度假区内土地直接转让给开发商或企业单位,各个单位为了各自的利益,在滨海区域建设了大量酒店、餐饮、商场、娱乐场所等旅游设施,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使滨海度假区呈现明显的城市化和房地产化,使石老人旅游度假区逐渐偏离了发展轨道,不具备度假功能。

(二)法律法规的缺陷

国内关于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法律法规还处于不成熟、不完善的阶段。目前中国已颁布的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有《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但这些法律、法规分属不同的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无法对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进行统一有效的行政管理。1996年出台的《山东省旅游管理条例》也没有滨海度假旅游开发的有关内容,滨海旅游度假区的规划、管理和开发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由于在法律法规方面的缺失,度假区的开发就缺少一个完整法律体系的支撑和保障,也不能为破坏滨海旅游资源的案件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三)旅游规划的缺失

规划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现实中度假区规划建设往往套用了城市规划的理念、没有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首先,由于山东省对滨海旅游度假区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和管理,规划理论发展尚未完善,城市规划理念占上风;其次,度假区建设的编制规划非专业化问题严重,区内的规划并不是由专门研究度假旅游的专家编制,没有充分考虑景区的功能分区和资源环境的保护,偏离了规划的正确方向;最后,由于规划后期缺乏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规划也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种种规划的不合理和缺失导致度假区出现城市化倾向,甚至造成建设性破坏。

四、城市化对滨海旅游度假区的不利影响

(一)破坏滨海自然资源,削弱景观美感

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滨海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北侧有浮山、金家岭山、午山三山环抱,南侧为宽阔平缓的沙滩和狭长的岸线。但是在近几年在房地产热浪的冲击下,区内开发建设中存在搞现代化建筑、城市化建设,建筑行为未能得到合理控制,各种高中低档住宅区侵占了度假区的土地,现在实际上专门用于度假接待的区域不及最初规划的1/3,且海滩与滨岸地带缺少绿地和树木,使滨海地带变成水泥丛林,破坏了石老人度假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风貌的同时也消弱了自然美感,期望享受的新鲜感被淡化。

(二)降低区内环境质量,引发交通拥挤

在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环境优雅、空气清新的滨海地区度假可以让人们暂时忘却城市的喧闹、环境的污染,轻松愉快的度过闲暇时光,满足人们的“反城镇”的心理需求。在实际的规划开发中,石老人度假区已经明显的出现了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迹象。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少数侵占沙滩建筑的影响,建筑的形体、规模、色彩与周围环境很不相称,使区内旅游度假的环境和功能逐渐削弱。另一方面,城市化伴随着人口密度和居住用地的扩大,破坏了静谧自然的度假环境。另外,在每年的旅游旺季,过多的游客引发区内交通拥挤,给游客和市民带来不便的同时也给度假区带来了垃圾、喧闹等破坏区内环境质量的因素。

(三)丧失原有发展主题,度假品位下降

所谓主题,即是度假地发展的主要理念或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形成或强化度假区特色,增强度假区的竞争优势。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东部,为山前滨海地带。其所在地域海洋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是海洋文化代表——东夷人的活动中心之一,春秋战国和秦代是琅琊台的一部分,琅琊台是齐、越、秦的帝玉的巡游胜地,徐福东渡起航点。近代,德日从海上入侵青岛,带来西方文化。因此,集中资源基础和青岛城市的文脉,石老人旅游度假区应以海山风光和海洋文化为特色主题。而区内的城市规划倾向过分强调硬性城市建设,严重偏离了度假区的旅游主题与形象定位,对市场开发、旅游产品营销和旅游区经营管理缺少认知与设计,与市场经济发展对旅游区的要求相背离[7],度假品位也随之下降。

五、预防和治理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化的对策

(一)加大环境建设,恢复已破坏景观

首先,及时编制调整性规划,禁止建设污染性和生态破坏性项目,严格贯彻执行国发[2000]38号文件,该拆除的坚决拆除,该迁出的坚决迁出,安排专项资金对污染和破坏现象进行治理,修复被破坏的特色景观[8];其次,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环境建设和保护,突出强调绿化、净化、美化、静化;建立供水与污水处理系统,对非自然净化与沉降的垃圾应及时清理;严格执行《意见》中的推进节能环保措施,大力倡导健康旅游、文明旅游、绿色旅游,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

(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

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开发规划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区”的原则,尤其在内部职能机构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依靠法制进行开发建设和管理对控制度假区城市化进程尤为重要。首先,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出台一部有关旅游资源环境开发建设与保护的综合性的法规,将现有法规相关内容协调起来,并使之执、守得力,使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与保护有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9]。其次,省内要出台《山东省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对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方向、开发规划、项目建设、土地使用、支持政策、管理体制方面要有明确规定,针对目前旅游度假区建设中存在的土地侵占、多头管理、无序开发、上污染项目等问题,有效的提出一系列加强管理、加快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滨海旅游度假区是具有较高技术标准、专业性很强的经济区域,必须科学规划、高水平建设,合理保护利用,这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度假区城市化的方法之一。首先,要合理谨慎的选择规划设计单位承担规划的编制工作,且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要符合《旅游规划通则》的要求,邀请相关权威专家进行严格评审和把关,科学评估,确保规划高水平和高质量。其次,不能完全依赖城市规划,可适当的借鉴城市规划,处理好度假地开发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结合度假区自身特色和现状,用景区规划的理念来指导和规范度假区规划的开展。最后,善于使用现代高科技,建立度假区的信息管理和遥感监测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对旅游度假区的开发管理进行动态的、实时的监测[10],从而及时的发现破坏旅游资源与环境等违规违章的开发行为,保证滨海旅游度假区健康有序的发展,有效避免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重。

(四)重视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

目前,石老人旅游度假区内的国际啤酒城除了啤酒节期间游客爆满外,其他时间门可罗雀,基本没有游客,造成资源的严重闲置和浪费,所以应该充分利用石老人度假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周围的配套设施开发有个性的旅游产品,使旅游季节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降到最小,从一定角度上也可以分散在旅游旺季时停留在沙滩上的人流,减轻沿海沙滩的环境负荷,满足游客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增加石老人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吸引力,提升青岛市争创“国际滨海度假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现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雅频.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优化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2]Butler,R.W.The Concept of a Tourism Area Cycle of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Canadian Geographer,1980,(1):5-12.

[3]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33-337.

[4]Edward Inskeep,mark.C.旅游度假区的综合开发模式——世界六个旅游度假区开发实例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5]周少雄.试论旅游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关系[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2):55-58.

[6]李和平,马菁.对应季节性特征的滨海度假区规划设计——以湄洲岛南部滨海度假区规划设计为例[J].四川建筑,2007,(6):6-9.

[7]王旭科,赵黎明.旅游区规划的城市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7,(6):94-97.

[8]薛莹.景观要恢复规划应先行[N].中国旅游报,2001-06-15.

[9]黄震方.发达地区旅游城市化现象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探析[J].人文地理,2001,(3):53-57.

[10]王子新,邢慧斌.旅游区城市化问题与对策探讨[J].旅游学刊,2006,(1):77-80.

[责任编辑 安世友]

作者:张广海,徐玉洁

城市与郊区旅游环境保护论文 篇3:

循环经济视角下促进洛阳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研究

【摘要】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循环经济思想对旅游城市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构建促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CICT模式,即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指导,通过建设国际生态宜居城市—国际绿色文化城市—国际低碳宜游城市三位一体建设,最终实现国际旅游城市的全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最后运用该模式提出了洛阳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旅游;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洛阳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城市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已成为客观必然,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已有北京、上海等近50多个不同量级和类型的城市相继以不同的名称和方式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世界旅游城市、国际旅游目的地等战略构想[1]。洛阳也在结合地方文脉和资源优势,加大步伐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本文从循环经济视角,探讨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思路与策略,希望能为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供一定决策参考。

一、旅游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现状

国内外循环经济为题的研究文献很多,其是循环经济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方面,旅游方面也有涉及。例如R.K.Maikhuri和S.Nautiyal等学者认为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应主要通过政策法规和利益机制的协调来解决[2];C.Scott Shafer等人认为旅游开发对旅游地当地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通过管理条件的改善、管理模式的建设来进行改善[3]。相比而言,国内旅游循环经济理论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快,相关研究成果反而更多一些,参与研究的学者也多,尤其是出现了以李庆雷、明庆忠先生为主要成员的专门研究团队,该团队对旅游循环经济理论基础、运作方式、动力机制、评价指标、支撑体系等基础理论展开了系列研究,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并出版了几部专著。研究时间方面主要是在2000年以后,2007-2008年达到了一个高峰,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王淑华、张春(2012)[4],李庆雷、李秋艳等(2008)[5]等学者专门对旅游循环经济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旅游循环经济研究涉及面较广,有些方面也有一定深度。例如对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既有关于某个省份的,如安徽省、河南省、吉林省、江西省、西藏等;也有关于某个城市的,如德兴市、灵川、泰安市等;也有关于某个景点或小的区域的,如北京蟹岛、抚仙湖禄充景区、贵池霄坑村;还有关于某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的,如洞庭湖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园、乡村旅游等。至于循环经济在旅游业中的具体运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数量也较多,视角也更加多元化。既有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或从循环经济视角对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温泉旅游等特定旅游形式进行的研究,也有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或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从旅游企业层面对餐饮酒店、景区的发展等进行的研究,至于在区域层面运用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策略、路径等研究,还鲜有对旅游城市建设进行研究。本文将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拓展到旅游城市建设方面,希望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丰富旅游循环经济理论体系。

二、洛阳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中所存问题

随着洛阳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洛阳旅游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洛阳市政府已明确提出并大张旗鼓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纵观这几年的洛阳旅游城市建设,可以看出虽然近几年洛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张,但随之也出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城市资源的低层次利用和城市环境污染加重。在资源利用方面,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水资源等虽然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资源产业化程度低、产业价值发挥不充分。例如旅游产业仍处于门票经济阶段;文化产业仍处于小作坊经营阶段,国内外知名品牌文化产品还没有;四大水系贯穿洛阳城,但水资源的旅游功能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并没有形成滨水产业带等。在城市环境污染方面,无论是市容市貌还是城市交通、地方文化、空气、绿化等方面都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例如雾霾天气的增多、交通拥堵的突出、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利等。这些问题折射出洛阳城市建设没有科学处理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文化传承、资源利用之间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转变城市发展方式,重视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的协调性,重视资源利用效率,即必须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洛阳旅游城市建设需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在城市三大产业与旅游业之间以及旅游业自身系统内形成多条生态产业链和多种闭合循环网,从而最终实现城市旅游的零排放或少排放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或可持续利用。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旅游城市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共赢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必要之路。国际旅游城市不仅是居民生活、就业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国内外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更加需要高度重视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之路。因此,洛阳旅游城市建设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将循环经济思想运用于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三、循环经济视角下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

从循环经济视角来看,笔者认为国际旅游城市应是循环发展型城市、国际生态宜居城市、国际绿色文化城市和国际低碳宜游城市。并由此构建了循环经济视角下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CICT模式,即以发展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为指导,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操作原则,以生态化和国际化建设为导向,推动国际生态宜居城市(International city)—国际绿色文化城市(Cultural city)—国际低碳宜游城市 (Tourism city)三位一体建设,并最终实现国际旅游城市的全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本模式强调要把循环经济理念作为旅游城市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在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三大层面:国际层面、文化层面和旅游层面突出循环发展理念。国际旅游城市建设要以城市综合环境国际化建设为基础,在城市环境建设诸方面特别注重绿色规划、循环发展和国际标准,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水平,逐步建设成为适合国内外游客和城市居民生活、就业,休闲度假的国际生态宜居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要以文化塑造为建设骨架,深入挖掘地方文脉,科学凝炼和塑造特色文化,全面提升文化资源开发水平和利用效率,进而逐步建设成为文化形象突出、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绿色文化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要以旅游产业为建设主体,在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产业链、旅游形象等方面加快国际化进程和循环式运作,逐步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外向度高、旅游循环经济水平突出的国际低碳宜游城市。

四、洛阳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策略

针对洛阳旅游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上述CICT建设模式,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依据循环发展理念,建设循环发展型城市

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一个重要的障碍就是来自环境和资源的压力。特别是随着三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要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就必须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一步推动循环发展型城市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全面树立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观念。通过宣传唤起全社会的重视,形成气候忧患、环境关注、热爱自然、善待生态的良好氛围,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政府、企业和市民的自觉行动。第二,科学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洛阳市要抓住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机遇,科学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争取把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纳入重点规划产业、重点领域或重点工程。第三,构建循环经济法制体系。洛阳市要在出台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的金融、财税、排污收费等政策的同时,增强法律、行政约束力,做到激励与鞭策相结合。没有这些制度与法规约束,发展循环经济只会是一句空话。第四,尽快建立循环经济考核指标体系。洛阳要邀请专家尽快制定比较科学的,能“覆盖社会、经济、环境、制度建设四个方面”[6]的循环经济考核指标体系。把此列为对各级政府、各企事业单位的重要考核内容,同时尽可能把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各类评优、评选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强化城市软硬环境基础,建设国际生态宜居城市

作为我国中部内陆的地级城市,目前洛阳国际化水平还比较低,在城市软硬环境建设方面离国际旅游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功能向国际领域扩展水平较低。洛阳应通过建设国际生态宜居城市助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生态化、国际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生态化、国际化是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必然要求。洛阳可以获取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奖为动力,以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国际城市为目标,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生态化与国际化建设。具体措施有:以规划促进基础设施的生态化、国际化建设。例如制定《洛阳国际绿道网建设规划》,加快国际绿道建设;制定《洛阳国际低碳交通建设规划》,构建国际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制定《洛阳污水与废弃物处理专项规划》,使洛阳污水与废弃物处理更加生态化和国际化。以政策促进基础设施的生态化、国际化建设。以技术促进基础设施的生态化、国际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材料选用、能源消耗、施工建设、运营与维护等环节中要充分运用国际先进的、比较低碳的技术。

2.推进城市景观体系的生态化、国际化建设。洛阳要继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所取得成果,同时以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契机,强化国际意识、旅游意识、园林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注重营造浓厚的国际生态氛围。继续按照国际城市标准推动生态公厕建设,在社区、公园、景区、酒店、商贸中心、沿河、郊区、城市出入口等关键领域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建设。

3.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态化、国际化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仅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而且需要服务于整个国际经济社会的基础和条件,即要注重满足国际化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满足后代人的需求,即要注重生态化建设。在国际化市场方面,公共服务内容要全面,能满足国际需求,交通指示系统、旅游标识系统使用国际通用语言并与国际接轨便于让各国人识别。生态化建设方面,注重绿色设计、绿色规划、绿色建筑、绿色运营、绿色消费等。

4.提升城市国际化、生态化管理水平。政府部门要强化国际意识、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促使洛阳与国际间的各种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交流快捷、手续简便;另外要强化生态意识,按照循环经济理念,通过绿色采购、无纸办公、节能降耗等措施使政府办公场所成为生态管理样板。同时要以国际化、生态化视野重新审视城市各项规划的国际性与生态性,以及各项规划之间的兼容与协调性。加强国际城市风貌建设,增强洛阳艺术性和生态性特点;强化市民的城市形象意识和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公民意识,提升城市自豪感。

(三)开发四大文化资源为突破口,建设国际绿色文化城市

文化资源是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主要依托,洛阳应大力开发文化资源,以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文化为突出特色,将精神经济、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做出世界特色。“洛阳是神圣的、神秘的、有活力的华夏民族圣地、历史文化名都、山水牡丹花城”[7]。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文化层面建设来分析,笔者认为洛阳应重点做大、做强圣地文化、古都文化、丝路文化、牡丹文化,这四大文化的充分展现和深度开发将是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关键突破口和主要发力点。

圣地文化开发方面,可以建设一个以民族之根、姓氏之根、文化之根的华夏圣地形象为主题,集朝圣旅游、名人论坛、文化交流、文娱活动、饮食购物、休闲度假等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华夏圣地文化活动中心。古都文化开发方面,重点突出大遗址工程建设,以大遗址保护与展示为龙头,以河洛文化节为重要平台,带动洛阳各大文化古迹整合开发,通过古建筑复原,古街道再现,古民宅再建,古代商贸、文化、休闲、体育等活动的再激活再现一个国际繁华古帝都。丝路文化开发方面,重点突出世界遗产申报与建设,以申报世界遗产为动力,全面开发相关资源、做大相关产业,争取中国内陆城市第一个国际商贸免税区——洛阳丝路文化国际商贸免税城;仿效博鳌亚洲论坛,由丝路文化诸国联合发起设立丝路文化国际论坛,争取将洛阳设立为永久性会址所在地;争取设立丝路文化节或文化博览会。牡丹文化开发方面,重点在于巩固提升牡丹节会,建设牡丹花城、延伸牡丹产业链、加强牡丹文化国际交流。牡丹产业链的延伸方面不能局限于洛阳,要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产业链,全面提升产业外向度;牡丹文化交流方面要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应与世界著名花都加强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

(四)建设国际化、生态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低碳宜游城市

纵观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大多数国家都十分重视把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化、生态化推进相结合,注意城市园林、社区绿化和城市特色的建设,从而形成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大都市和国际旅游城市。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在旅游层面建设方面,应着力打造循环发展型旅游产业链,具体策略如下。

1. 以形象塑造、品牌培育为发展重点。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在城市建设中要特别注重旅游内涵建设[8],应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旅游形象与口号,并且要培育一批展示或支撑该形象与口号的国际知名旅游品牌旅游线路、品牌旅游企业、品牌旅游景区、品牌旅游活动或项目,通过旅游形象对市场的持续吸引力和品牌的强大辐射力助推循环发展型旅游产业链的形成。洛阳市旅游形象应定位为,一级理念:华夏民族圣地,二级理念:千古帝王都,丝路牡丹城。旅游形象口号可设计为: Luoyang ——A Sacred、Mysterious、Dynamic Chinese Halidom ;洛阳——留住大中华的根;洛阳——十三朝帝王之都;洛阳——具有活力的丝路牡丹城。洛阳可根据这一定位,运用品牌经营理念,从新景区点开发、老景区点改造、新旅游活动或项目开发、城市大环境建设和宣传促销等方面塑造这一形象,全方位展现洛阳的神圣感、神秘感和活力感。

2. 以国际旅游市场为建设导向。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必然是国际游客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洛阳应在继续强化国内市场的循环开发基础上,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实现旅游市场的循环发展。具体可以做好三个字“促”、“换”、“引”。“促”即加大国际游客促销力度,把国际市场开发放到突出的位置,招徕国际游客来洛阳旅游。“引”即增大洛阳旅游国际吸引力,洛阳应打造一批国际旅游企业,加大国际旅游线路、国际旅游景区、活动或项目等旅游产品建设,增强洛阳旅游的国际吸引力。“换”,即通过客源置换带来国际客源的增加,借助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进行有效旅游客源置换是提高市场总量和优化客源结构的一种有效方式。

3. 以循环型、国际性旅游产品为开发核心。 洛阳文化资源丰富而且层次高,许多资源是具有很高的国际吸引力的,产品开发时应眼光远一点,盯住国际市场,注重生态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从国际游客需求和循环发展要求出发开发出高水平的循环型、国际性旅游产品。例如,针对日本、韩国等国家发掘老子文化、玄奘文化等开发修学旅游;针对泰国、印度、哈萨克斯坦等东南亚、东亚市场开发佛教文化,开展佛学旅游,开发丝路文化,开展丝路足迹游;针对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发掘圣地文化开展祭祖游;针对欧美客人,发掘牡丹文化和古都文化,开展牡丹游、古都游。

4. 以世界旅游、区域合作为经营思路。 洛阳一方面要加快融入世界旅游步伐,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旅游集团在洛阳设立分支机构或吸纳成员企业,并壮大本土旅游集团,逐步打造国际旅游产业链,让洛阳融入到世界旅游运营体系中;另一方面要以资源和能源为纽带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循环发展型区域旅游产业链。与北京、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部分城市联合推出大中原文化旅游产品;与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口岸城市实现对接,联合开发入境游市场;与青岛、大连、烟台、威海等城市合作开发日本、韩国市场;与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联合开发华侨、台湾市场。同时要特别注重国际旅游合作,例如与国际知名古都合作,开发国际古都游;与国际知名花都合作,开发国际花都游;与丝路文化诸国合作,开发丝路文化游。

五、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循环经理理论,选取洛阳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理论方面,本文将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业运用研究视角拓展到城市建设方面,创造性地构建了促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CICT模式。实际应用方面,本文选取洛阳为研究载体,运用CICT建设模式,提出洛阳应充分运用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建设循环发展型城市、国际生态宜居城市、国际绿色文化城市、国际低碳宜游城市促进洛阳国际旅游城市的全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并分层次、分角度提出了具体策略建议,具有一定决策参考意义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石培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急不得[EB/OL].http://www.people.com.cn/h/2011/0804/c25408-1-4166543735.html(2012-7-1).

[2] R.K.Maikhuri; S.Nautiyal; K.S.Rao. Conversation policy-people conflicts: a case study from Nanda Devi Biosphere Reserve(a world heritage site), India[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1(2):326-364.

[3] C.Scott Shafer; J.Inglis. Influence of Social Biophysical, Barrier reefand managerial conditions on tourism experiences within the Great Area[J]. Environment management, 2001,26(1):73-87.

[4]王淑华,张春.国内旅游循环经济研究综述[J].江苏商论, 2012, (3):73-87.

[5]李庆雷,李秋艳,明庆忠.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1):36- 42.

[6]黄振达.关于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循环经济特区的几点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1(4):76-79.

[7]颜文华.洛阳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优势及开发策略研究[J].农业考古,2010,(6):313-315.

[8]颜文华.城市建设中的旅游内涵建设初探[J].商业时代,2011,(10):100-103.

作者:颜文华

上一篇:知识经济与会计专题研究论文下一篇:经济落后地区迟发展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