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规划分析论文

2022-04-18

[提要]传统的旅游规划是“正规划”,侧重于经济发展,而现在的旅游规划和发展愈发注重环境的影响。“反规划”理论目前主要集中在城市、森林、湿地旅游规划中的研究,在乡村旅游方面研究较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城市旅游规划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市旅游规划分析论文 篇1:

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

[摘要]旅游规划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面临的挑战日趋增大,要从根本上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必须从最基本的旅游理论及发展机理研究做起,探索旅游发展理念的地域化、空间化、形态化的途径。旅游规划的时代特,最突出表现在旅游规划的价值观、旅游规划方法、旅游规划体系与制度、旅游规划职业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旅游规划语言的建立是旅游规划科学化、职业化最主要的学术前沿。

[关键词]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时代特点;学术前沿

30年来,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的历程,2007年接待入境游客1.3亿人次,创汇419亿美元,国内旅游16.1亿人次,收入7771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伴随这一过程的旅游规划为中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新的挑战,需要认真反思、总结和改进。

1 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

中国真正的旅游规划是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大众旅游业发展而产生的,是在全国各地旅游发展浪潮驱动下诞生的,以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中国科学院郭来喜教授,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丁文魁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敏感地认识到旅游发展与旅游规划的社会需求以及对地方经济的重要性,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致力于地方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咨询服务和实践研究,对丹霞山、深圳市、华北海滨风景区昌黎段、江南水乡古镇、海南岛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研究等,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尚清教授对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等,可以说是中国旅游规划的先锋之作。回顾30年来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总结出4个明显特征。

1.1 2000年以前双线并行,摸索前进

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旅游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百废待兴,旅游研究刚刚开始,旅游开发实践既没有理论指导,也没有成功经验借鉴,更谈不上旅游规划专业,从事旅游开发研究与实践者均是从相关学科转行过来。以地理专业为代表的旅游开发策划与以风景园林专业为代表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为地方旅游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两条路线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同时推进,2000年之后两者开始走向融合,这种融合表现在规划思想、规划队伍组成、规划内容上。

1.2 2000年历史转折,旅游规划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20世纪90年之后,国外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开始引进国内,国家旅游局为了适应旅游发展需求,开始邀请国外专家进行培训,1992年制定了《旅游资源普查规范》,2000年11月出台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通则》,2000年11月颁布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2001年公布了第一批甲级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单位。这些标志着中国旅游规划进入规范化管理初级阶段。此后国内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多类型、多层次、多学科介入是旅游规划突出的时代特点,旅游规划的商业化行为引起关注。

1.3 国际旅游规划智慧的多层面输入

1999年四川省率先邀请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规划专家编制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国外旅游规划师开始进入中国,2000年云南省、山东省先后邀请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编制规划,此后一些城市旅游规划也邀请国外相关旅游规划咨询机构编制,在旅游度假区、开发区层面上很多国外景观规划设计公司进入,2001年《旅游学刊》编辑部在北京主办了旅游规划高峰论坛,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旅游规划的经验与教训,一些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规划著作被翻译引进国内。

1.4 旅游规划的反思与理论总结

2000年之后,中国旅游研究的全方位拓展积极推动了旅游规划水平的提高,一批关于旅游规划理论、方法的论文和著作相继问世,一些大学设置旅游规划专业。旅游规划体系与内容基本健全,旅游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规划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旅游规划的技术含量是普遍的专业共识。

30年来中国旅游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热点(图3),寻求一个又一个的突破,旅游发展不断走向新的台阶,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旅游规划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在全国各地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庞大需求推动下,中国旅游规划走的是一条市场驱动、内外结合的道路,从没有规则到制定规则,从没有理论到总结理论、引进理论,从没有方法技术到多学科踩着石头过河探路前行,从国内驱动走向国外驱动、内外结合,从高校科研院所到旅游规划企业、境内外相关规划设计咨询公司、政府、相关企业等,共同托起旅游规划这轮红日。

主题公园为中国旅游带来了第一个兴奋点,度假区热带来了旅游房地产热,申报遗产热提升了对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认识,生态旅游热提高了学术界和政府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认识。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旅游规划将承担日益艰巨的任务。

2 旅游规划的价值观

2.1 让每一个人梦想成真

旅游规划是建立在旅游需求的基础上,需求推动旅游业发展,要求旅游规划必须满足、引导旅游需求,旅游规划首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让富人与穷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旅游梦想。

2.2 让好地方更精彩

对于具有先天优势的旅游区,通过旅游规划使其在空间拓展、结构优化、旅游形象、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更高层次的提升,旅游规划是一项管理系统工程。

2.3 让落后地方有信心

旅游规划的视野始终是需求导向的、向前的、区域性的、差异性的,在差异中寻求特色、突出优势,化平淡为特色,化腐朽为神奇,化劣势为优势,为落后地区寻求经济发展出路,从这个意义上看,旅游规划是一项经济系统工程,针对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通过发展旅游把地区整体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强调地区内部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把能耗降到最低。旅游规划为地方经济发展构建了一条内循环与外向型相结合的经济发展之路。

2.4 让目的地走向世界

旅游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护自然资源、挖掘整理地方文化,用地方文化丰富人类生活多样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旅游规划是一项文化生态系统工程。尊重生态环境,尊重地方文化,尊重社区精神。

进一步提炼,旅游规划的价值观可以归纳为“锦上添花,差异取胜,梦想成真”12个字。

3 旅游规划的方法

3.1 旅游内涵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旅游是什么?对这个词的理解时代特色最明显,旅游是观光、休闲、游憩,旅游是度假、娱乐,旅游是会展活动,旅游是离家旅行,旅游是一种精神需求,一种境界、一种心情,旅游是一种功能,旅游需要

服务,旅游是一种产业,旅游是经济。旅游具有多种含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自己的游法。如何规划?尽管旅游内涵丰富多彩,但经过这30年来的发展还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观光、休闲、游憩。只要地球上存在差异,就存在观光;只要地球上有人,就存在休闲游憩。访问者观光度假与本土居民休闲游憩是旅游研究与旅游规划历来关注的焦点。

3.2 旅游规划的4个共性

依附性:旅游本身是一种活动、一种行为、一种精神需求,需要特定的环境、空间、设施、吸引物来支撑。依附天成、依附经济,旅游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能动性:创意与创新是旅游规划的灵魂,发现差异,定位市场,完善功能,提升形象,是旅游规划生命力所在。

融合性:旅游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旅游规划的融合性,与景观、城市、产业、文化等各类物质或非物质文化的融合;

灵活性与规范性:旅游的敏感性决定了规划的敏感性、灵活性,同时,为了保障旅游规划市场的有序性,旅游规划必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3.3 旅游规划的多维性

(1)旅游规划是吸引人、找特色的规划,是面向非本地人的规划,在地方文化的保护上起到积极作用。适度规模的客流量是目的地生命力的基本保证,通过规划提高目的地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增加目的地魅力;目的地开发需要策划,需要超前意识、区域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寻求特色、寻求突破,用概念吸引人、活动吸引人、项目吸引人、环境吸引人、服务吸引人。概念需要活动、项目、环境、服务来支撑。广告宣传营销很大程度上用概念感动市场、吸引游客。目前各类旅游规划中概念与形象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出现4种情况:概念新项目旧,有概念无项目,有项目无概念,概念与项目相呼应。

(2)旅游规划是为游客服务、满足游客需求的规划,是需求导向的规划,“高兴而来,扫兴而归”,“不可不来,不可再来”等说明目的地没有满足游客需求。一方面要吸引游客,另一方面要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活动、环境、服务是满足游客需求的3个基本要素,全方位异质体验、细致入微的温馨服务是目的地成功的两个基本条件,从规划性质来看,部分服务已经超出规划范围。

(3)旅游规划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稳定的生态环境是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既要吸引游客,又要防止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冲击,保护生态环境。旅游业的发展,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就是外来“物种”的侵入,对地方自然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造成冲击,加速系统的演替——正向演替或逆向演替。旅游规划的任务就是要寻求一条平衡发展的道路,是以旅游为导向的综合协调规划。

(4)旅游规划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区发展的规划,任何一个地方发展旅游业都是从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提出的,是地方战略或区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旅游规划与景观规划的区别所在。旅游业是提升地方竞争力的产业、是知名度产业,不仅仅是接待服务业。

(5)旅游规划是提升目的地竞争力的规划,通过旅游规划对目的地进行包装营销,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环境,全方位展示目的地多重形象,增强目的地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6)旅游规划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规划,在规划基础研究与目标战略对策、设施规模、生态保护上必须是科学的,在形象策划与旅游体验上又是艺术的。

(7)在各类规划群体中旅游规划是专项规划,从规划内容来看旅游规划又是综合性规划。

4 旅游规划的职业感、规划师与主体地位

旅游规划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和地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头重脚轻”、重策划轻影响研究,“中间大两头小”,形象、产品、项目策划篇幅大,市场与影响分析少,对旅游规划所存在的问题批评的多,有效良方少。旅游规划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出点子,它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可持续利用,不同于单纯的保护规划、生态规划,在市场、特色、利用、保护之间规划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客观效果是把地方推向市场,起到加速地方国际化、市场化的作用,倡导的是一条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

旅游规划师要成为社会认可的职业,至少要具备5个条件:对象(领域)、平台、技术、语言、规范(标准、规则)。

对象:相对独立的领域,如律师、会计师、城市规划师、建筑师、风景园林师等,旅游规划领域的确定取决于对旅游内涵的理解,泛化的旅游及旅游资源的概念对旅游规划职业的界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平台:同国家、国际认可的组织(管理、学会、协会等)相对应。

技术:社会认可的相对独立的技术领域,显示自己的专业特长。

语言:作为一种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要有自己的专业语言和词汇。

规范:行规,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技术规范,道德约束与社会责任、生态责任感。

对照这5个条件,旅游规划还需要作出进一步努力,特别是在对象、技术、语言、规范等方面还需作出进一步明确和界定;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规划与策划的不同,策划是开放性的、发散思维的,强调价值的挖掘、理念的创新、新颖的提法、项目的创意,而规划是理性的、收敛的、约束的,在社会文化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框架下提出可操作的途径。规划是建立在策划的基础上的。

由于旅游业在我国发展比较晚,有限的国土已划归各部门管理,旅游发展的用地空间成为一个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旅游管理部门需要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打破已有的行业格局、土地格局,重组“天下”,重新调整资源归属显然是困难重重,有些地方政府力度大,重组比较顺利,有些地方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重组难度比较大,进而成为一些地方发展旅游业的体制因素。目前旅游管理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行业管理与目的地管理,经过几年的调整行业管理相对比较顺,而目的地管理难度比较大,林业、水利、建设、文物、宗教等各方利益主体的协调就是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旅游规划管理与执行的领域性的敏感问题。

在行业管理上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在旅游资源、旅游地与项目管理上主体地位模糊,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与协调。

5 旅游规划体系与规划制度

5.1 现行两套体系

这在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中已有说明,旅游规划分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旅游区规划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分跨越行政区的区域旅游规划以及与行政区划体系相对应的旅游发展规划,不同级别行政区需要编制同一类型的发展规划,旅游区建设规划体系是同一旅游区规划的3个层次,同一旅游区一般需要编制3个不同层次的规划。这两套体系基本保证对旅游发展的引导作用。但在实际规划实践中,呈现规划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存在3个

整合3个强调的问题。

3个整合:

旅游规划的行政体系与旅游发展区域规律的整合。在国界范围内旅游者空间分布是具有区域规律性的,不受行政区划的制约,而旅游发展规划是按行政区划编制的,两者有一个错位问题,必须加强整合。旅行社的导向与旅游区特色共同决定旅游区生命力。

旅游发展规划与旅游区建设规划的整合。在发展规划指导下编制建设规划是明显的道理,但在具体的目的地规划编制过程中,这一原则的执行大打折扣,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发展规划深度不够,对特定的目的地规划没有指导意义,两者衔接不上;二是分别由不同单位编制,或主管领导的变动,对目的地的认识不同;三是管理不到位,执行力不够;四是环境的变化,发展规划编制几年后才编目的地规划,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均已发生很大变化,发展规划已经滞后,不具有指导意义,等等。从规划有效性来看,必须保持发展规划与建设规划的整合,整合点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性质、特色定位与大项目设置上,既要保证发展规划的执行力,又要保证目的地建设规划的灵活性、创造性,两者相得益彰。

总规、控制性详规与修建性详规的整合。旅游区建设规划是不是一定要走这三步?需要更深入研究。现在有些专家提出风景名胜区必须编制控制性详规,需要进一步明确;控制性详规是对开发建设活动的一种控制,风景名胜区编制控规也就意味着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合法性,这是其一。其二是风景名胜区控规范围有多大,所有的区都要编制还是局部地区要编制,我们在崂山西麓风景恢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认识到对于社会经济环境比较复杂的风景区边缘地带来说,单纯强调保护是不可能的,必须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一条平衡的发展方式,这时控规就显得非常必要,而对于以保护为主的景区来说就没有必要编制控制。

3个强调:

不同类型旅游区规划侧重点不同。特别是人造型与自然型、现代城市与历史城镇等,旅游规划的任务与目的有很大不同。

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区,其规划的侧重点不同。对于成熟型的旅游区,其面临的问题不是建设问题,而是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旅游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对于新兴旅游区,怎么建、建什么是其面临的突出问题。

不同行政级别、不同地域范围的旅游区,规划内容与方法也不相同。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级别的旅游区,必须强调其侧重点、强调其针对性、强调其有效性。

5.2 未来3套体系

未来的中国旅游规划将是3套体系:旅游发展规划体系(面向访问者的规划体系)、休闲游憩规划体系(面向居民的规划体系)、旅游区建设规划体系。这是旅游规划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的必然要求。尽管居民与访问者有可能共同使用同一游憩设施或游憩地,但从本源意义上来看两者具有本质不同的意义。

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应分3类:跨行政区旅游发展规划体系、行政区旅游发展规划体系、专项产品规划体系,在中国的国情下按行政区编制旅游规划容易操作,目前以省级旅游规划、市县级旅游规划编制为主,主要是为各级政府所用;专项产品规划体系是未来中国旅游规划的一个重要趋势,从国家和区域(省)的角度优化资源的利用,建立各具特色的产品基地,如度假基地、漂流基地、登山基地、独木舟基地等。休闲游憩规划体系是城市健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城市居民的健康需求、社会交往需求、生活质量需求而建立的空间体系与经营、管理体系,欧美很多城市均编制了城市休闲游憩系统规划。

在各类规划中,市场、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是4个最基本的共同问题。

6 旅游规划的学术前沿

旅游规划未来发展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内功,即旅游规划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环境,即国民经济社会与政治环境。从旅游发展的历史来看,旅游需求规模日益增大,旅游形式日益多样化,人类社会从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至闲暇社会,从物质财富的积累转向精神生产与健康的追求,旅游规划必须保持时代需求与发展变化的敏感性。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适应资源保护的需要。

6.1 旅游规划基础理论研究

旅游规划要有自己的核心支持学科与核心技术,这是旅游规划作为一门学科与专业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旅游规划职业化的基本条件。笔者依然认为游憩学是旅游规划的核心,旅游规划一方面要建立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建立在旅游发展规律基础上,另一方面要有自己的词汇与语言,提高旅游规划的科学化水平。旅游规划创意与创新要建立在发展概念与地域化、空间化、形态化途径结合上,这样才能体现旅游规划的专业性。

6.2 各类旅游行为及旅游区发展规律的研究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直接影响目的地市场结构及服务设施布局,观光、度假、休闲等行为模式明显不同,乡村、城市、度假区、风景区、主题园等目的地旅游发展规律也不相同,必须探索不同性质旅游地的规划模式。特别要加强旅游规划两头的研究:旅游资源市场评价、市场需求预测与旅游反作用深度研究。

6.3 旅游规划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资源调查与评价、市场调查预测与统计分析、产品与形象设计等是旅游规划中的核心问题,现有的分析方法与技术不能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必须改革;总结旅游规划的实践经验,提高旅游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新方法、新技术武装的旅游规划在规划市场竞争中将会失去规划竞争力。

6.4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这是旅游规划首要的研究任务。可持续发展不是一句政治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战略。旅游业是消耗能源和资源的产业,是使用土地的产业,旅游规划不仅仅是关注旅游者、关注旅游业,更重要的是关注地方居民,旅游业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一种策略,这是旅游规划观念的重要转变。20世纪后期兴起的旅游规划更多关心的是如何吸引旅游者到一个特定旅游目的地去旅游的问题,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搞好市场开拓和促销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方面。21世纪的旅游规划要承担社区发展的责任,旅游业融入到城市和社区的发展之中,保护与永续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

未来旅游规划的重要变革就是两个拓展。内涵拓展:从观光转向游憩,从经济回归生命的本质,关爱生活,关爱健康,关爱社区居民。外延拓展:从旅游作用的规划转向旅游反作用的规划。要适应这样的变革,旅游学科必然随之调整,从现有的旅游系将逐步分离出闲暇科学系,休闲学系,游憩学系,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管理系,遗产保护、利用与管理系等。建立旅游规划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体系,鼓励旅游咨询公司的有序发展,拓展旅游专业学生的高层次就业渠道。

7 结语

老龄化、休假时间延长、生活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自驾车增多、城市化、国际化等将是未来影响中国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30年来中国旅游研究领域的全方位拓展为旅游规划水平和旅游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旅游业在以国内旅游为主的同时国际化程度将不断提高,旅游产品体系结构更加合理,一流资源基本均已开发利用,在未来发展中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而增强,二三流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活力,户外游憩基地建设成为必然趋势,也是二三流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俱乐部化是户外游憩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人口众多,休闲度假胜地需求规模日趋增大,以自然为基础的游憩地类型不断增加: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郊野公园、专门化户外游憩基地(漂流基地、野营基地、环境教育基地等)。资源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旅游规划在解决矛盾的方法和技术上将更加有效。

旅游规划将从资源导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走向竞争导向性规划,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地规划侧重点不同,在空间范围上以行政区为界线的行政区旅游规划转向以旅游中心地为核心的区域规划,旅游专项规划需求日益增大。旅游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得到完善,规划语言形成,规划制度完善。

[责任编辑:宋志伟;责任校对:王玉洁]

作者:吴承照

城市旅游规划分析论文 篇2:

基于“反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提 要]传统的旅游规划是“正规划”,侧重于经济发展,而现在的旅游规划和发展愈发注重环境的影响。“反规划”理论目前主要集中在城市、森林、湿地旅游规划中的研究,在乡村旅游方面研究较少。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于“反规划”视角对乡村旅游规划理论进行研究,侧重于关注乡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先规划,分析了乡村旅游“反规划”的理念、过程、特征、原则、路径等,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續发展。

[关键词]“反规划”理论;乡村旅游;旅游规划理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陈文捷(1967—),女,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中国—东盟区域发展;段湘辉(1998—),男,广西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广西南宁 530004)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广西旅游型特色小镇建设研究”(18FJY004)

一、背景与问题

旅游规划最开始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英、法等国,这些年来旅游规划理论方面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增长极理论等,实践方面也在城市旅游、滨海旅游、乡村旅游等得到了应用。不管是旅游资源开发还是产业发展,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规划先行[1]。过去以市场为导向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旅游规划思想会危及到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可持续的旅游规划既要注重区域利益,也要注重社会、环境影响。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作为农业+旅游业的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乡村旅游地大多是依赖于原有的建制乡镇发展而来,绿色的自然环境是基础,在做旅游规划时需要避免破坏乡村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给予村民和游客优良的生活场景,给予农业生产足够的空间,保持乡村的旅游吸引力,而引入“反规划”理论能为乡村旅游规划提供新的理论思路。“反规划”理论并不是说反对旅游规划,而是突破了以往建设先行的理念,提出把环境作为旅游规划的先行条件,从环境、生态等非建设用地着手对旅游地进行总体协调的把控,来解决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目前“反规划”理论主要被引入在城市、森林、湿地旅游规划中,乡村旅游规划理论引入较少。“反规划”理论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能对乡村旅游规划给予一定的指导,有利于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二、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旅游规划是以为游客创造另一种生活状态的短暂体验为核心而对旅游系统进行长远、全面地谋划,从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发展[2]。旅游规划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规划理念、旅游要素、规划导向和重点、规划技术方法、规划交叉与融合方面[3],其本应走在旅游业发展的前沿,但理论研究落后于实际发展[4]。“反规划”理论[5]最先由俞孔坚教授提出,之后主要有城乡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的学者引入了该理论[6],其中在城市规划中已经有了不少实践,比较成功的有浙江台州城市规划案例[7]。廖培分析了众多利益相关者对旅游规划进行的评价[8]。姚威分析了规划中政府、居民、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研究并建立了公共参与机制模型[9]。易平和方世明阐述了可接受改变的极限理论在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中的应用[10]。李星明等说明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旅游地规划所提供的指导性[11]。唐建兵研究“反规划”理论在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中的应用能提高森林公园的生态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性[12],认为将“反规划”理论引入森林公园综合体规划中的核心问题是规划生态基础设施、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和测算旅游自然环境容量[13]。张捷等提出的景观意象导向型旅游规划理论模式对于乡村旅游有较好的引导示范价值[14]。旅游规划要具有适应性,编制旅游规划不仅是经济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和环境行为。黄冬梅等从旅游凝视的角度探讨了旅游规划创新性不足、过度追求利益的困境[15]。徐兆敏将“反规划”理论引入于湿地旅游规划中[16]。黄少辉等通过易学中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九宫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规划发展战略模型[17]。朱莉和万怡春认为核心边缘理论为区域旅游规划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18]。王成基于微度假模式,结合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以及景观生态学理论对乡村旅游规划进行研究[19]。李紫玄论述了“反规划”理论在农村旅游规划中的嵌入[20]。张荣群等提出了城市土地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借鉴“反规划”思想构建出该模型的评价因子体系[21]。邹统钎总结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智慧旅游、全域旅游等旅游规划新理论与方法[22]。那守海等利用“反规划”方法建立了湿地旅游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控制指标体系[23]。王宇娟丰富了感官体验等理论在旅游规划理论体系中的运用[24]。

现有的旅游规划理论在环境保护方面较少,需要引入“反规划”理论加强旅游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从“反规划”理论视角下对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较少。现代化的乡村倡导生态宜居,本文将“反规划”理论引入乡村旅游规划理论体系中,既是乡村旅游规划的理论创新,也延伸了“反规划”理论的应用视角,有利于指导乡村旅游规划的编制实施和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

三、“反规划”视角下乡村旅游规划分析

(一)乡村旅游“反规划”的提出

“反规划”理论是应对功利主义条件下区域无序发展、挤压绿地空间的一种新规划理论,其早期应用于城市规划并取得了良好成效。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城镇化发展和注重乡村生态文明的今天,将“反规划”理论应用于乡村旅游规划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乡村旅游“反规划”理论是旅游规划可持续理论的良好反映,其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在规划程序上是反向程序,具体措施上是乡村环境优先规划。传统的乡村旅游规划和《旅游规划通则》属于“正规划”思路,讲究以“环境为底,旅游用地为图”进行规划,大多是在村镇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景区景点、旅游设施、道路交通、娱乐服务等建设,容易忽视当地村民对于自然空间的工作生活需要,也容易破坏游客心中对于乡村生态田园风光的旅游期待。“反规划”理论颠覆了以往的理念,提倡“环境为图”来进行乡村旅游规划,将环境作为旅游规划的先行基础,先构建乡村自然环境图象来保障自然和人文景观,再在生态环境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旅游用地的规划。乡村旅游“反规划”理论侧重于乡村基础生态设施的规划,着力于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原真性,有利于构建乡村旅游持续的吸引力。

(二)“正、反规划”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规划流程比较

三农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农村的土地问题一直是农村建设和开发的难点。我国有“土地红线”等一系列保护土地用途的政策,必须对土地使用严格把控,保障粮食安全。而开展乡村旅游,建设乡村旅游地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土地,因此乡村旅游中的旅游建设用地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正规划”理论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可能会加剧旅游用地的紧张,忽视土地保护的重要性,对乡村原有的经济生产造成破坏。传统旅游规划的“正规划”理论是积极面向市场的,偏向于开发时保护或开发后保护,对环境保护关注较少,规划流程是先进行旅游资源调查和市场分析,其次确定旅游定位和主题形象,再进行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以及各项基础规划,最后设计旅游产品进行投资分析,如图1所示。

乡村旅游“反规划”不是旅游规划中的控制性规划,也不是单纯地划分保护区或非开发区等功能分区,而是侧重于开发前控制保护的程序,优先进行自然环境区域控制,将该区域同其它区域建立内在的景观、文化、自然等联系,强调乡村旅游资源的整体协调。“反规划”流程是在进行资源调查和旅游定位后,以整个乡村旅游地为底,非建设用地和环境为图,规划自然环境、生态设施、乡村耕地和乡土文化遗产用地,再依照“非开发区—保护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建设开发区”的顺序来对乡村旅游用地进行不同强度的规划建设,如图2所示。

这种逆向的规划程序能够有效地建立自然环境格局,优先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以环境安全健康为底线规划发展,保证了乡村旅游地的生态完整性。

(三)“正、反规划”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规划特征比较

与“正规划”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规划相比,“反规划”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规划在规划目的、性质、形式、重点、导向、依据、布局、结果等方面有诸多不同,后者更适应“两山理论”和乡村生态宜居的基本要求,如表1所示。

(四)“反规划”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规划原则

1.环境优先原则

“反规划”理论遵循环境为图,环境优先规划的原则,力主先构建自然景观再在周围布局相关的旅游服务设施,达到生态完整性的格局。自然环境是农业和旅游业产生持续作用的必要条件,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农业无法开展生产,旅游业也无法提升游客满意度和美誉度。自然环境不比人类社会,良好的自然环境是长期相对稳定条件下形成的,有其脆弱性。它的安全健康是持之以恒地为人类社会提供场景和服务的条件,自然环境的破坏会导致人类社会自身安全和健康的威胁,因此需要把自然环境放到重点优先保护的地位,先规划好自然环境区域,同时立足于乡村旅游地实际情况规划好乡村文化环境,建设具有真实感的乡村,不是城市的翻版,让游客体验到乡村的存在,享受到生活场景不一致带来的差异刺激感,而不是空间位移下相似场景的异地体验。

2.条件性开发原则

条件性开发原则是指在做乡村旅游规划时,并不是说完全禁止开发,而是有限制地、有条件地、有前提地进行开发。开发和保护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资源可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对资源进行适度的开发能有效地提供保护的资金、人力等。资源通过开发后才能更好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才能获得足够多的关注度。“反规划”理论注重整体协调的预防控制规划,在做乡村旅游规划时,应该全局把控乡村旅游地的资源,将旅游资源分为不可再生、可再生、人造等若干个等级,按照资源的多寡、集中程度、珍稀程度块状式地分为非开发区、保护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建设开发区等功能分区,在各分区的基础上来有条件地建设服务设施和设计旅游产品,保证生态系统的协调。

3.动态修复原则

自然环境有自我修复和演化的功能,在做乡村旅游规划时要蕴含“自然保护自然、自然修复自然、自然养育自然”的理念,利用和发展这项功能,尽量做到让环境自我修复,不引入外力干涉自然活動。“反规划”理论要求旅游规划中做好乡村旅游地的环境监测工作,周期性地调查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状况,针对性地做好修复工作。建立区域休息制度,合理设置环境承载力,对于环境破坏过重的区域暂时停止开放,而高质量的保护区域也可以适度开放。利用旅游季节性的特点,在游客少的淡季进行保护措施的规划,以便在旺季时更好地发挥资源禀赋效用。乡村旅游规划自身也要滚动性调整,不断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调整规划,做到理论和实际同步。

4.双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的发展要求,乡村旅游规划的目的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反规划”理论优先保护环境,目的是环境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反规划”应严格遵循旅游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旅游和环境共同发展,达到双持续,避免过度的保护使得旅游的发展受到限制,也避免过度的开发使得环境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坏。在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优良的自然环境能提升旅游地的质量,本身也是具有强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地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乡村旅游地是一个整体,各个方面都是紧密相关的,不应该把环境、经济、文化割裂开来,应当讲究整体效用,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5.综合性原则

传统的乡村旅游规划部分出现了过于注重经济导向、内容相似、偏好城市属性等问题,只看重经济利益,没有考虑乡村环境、文化的保护;规划的内容比较粗糙,方案同质化重;没有结合乡村旅游地的实际情况,把乡村简单地当作城市来进行旅游规划。在全域旅游时代,旅游涉及的因素多,旅游产生的影响多,旅游覆盖的方面多,因此乡村旅游规划要秉持综合性原则,平衡乡村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协调经济、环境、文化等影响,引入旅游学、农学、环境学等学科。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多元化,充分考虑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吸收村民加入旅游业的发展梯队,使得村民自发地维护乡村的环境。乡村旅游产品多样化,把乡村旅游地规划打造成农业休闲基地、研学旅行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设计研发多种旅游产品。综合利用乡村的原有建筑设施,尽量保持原貌,修旧如旧,活化乡村资源。旅游规划要具有创新性,不同的旅游规划要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把握当地文脉,做到“一地一规划”和“千村千面”。旅游规划是综合性的规划,既要符合乡镇的整体发展规划,也要和交通规划、农业规划、环境规划等对接。

(五)“反规划”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规划路径

1.优先规划自然环境和生态设施

乡村旅游地是具有乡村自然风光和特色的旅游地,需要保证景观的乡村性。如果乡村旅游地不再具有乡村特有的诸如农田、鱼塘、山水等景观,那么就难以引起游客心中的情感共鸣,村民们的农作生产和土地依恋也就难以持续,同时也意味着该乡村的湮灭。因此,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设施是乡村旅游地的重要部分,是乡村旅游系统的关键要素。在编制和实施乡村旅游规划时,要尤其注意乡村景观结构的田、塘、河流等要素,优先对自然环境进行规划,配套相关的生态设施对环境安全予以支持,保护乡村的河流、沟渠、森林、农田等生态系统,保证农业的正常作业,防止水土流失和绿地的破坏,尽量不改变乡村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原有基础上建设开发,有效地协调环境系统和乡村建设,给游客原生态的深度体验,感受真实的乡村风景魅力。

2.构建旅游景观安全格局

乡村旅游地的环境和文化本身是比较脆弱的,不比城市旅游地那样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且后者有更多的人力、资金、物质来维持稳定和修复。过去常把城市旅游规划的思路和方法比较简单粗暴地用在乡村旅游规划上,重点关注建设用地的规划,忽视了乡村的特性和村民的需要,造成乡村环境的破坏和文化的流失。乡村旅游地的景观格局包括自然环境景观、文化遗产景观、游览观光景观等,在“反规划”理论视角下要保证乡村整体景观的安全,建立景观格局的保护体系,为旅游地开发建设提供依据。协调非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关系,相互配合达到乡村土地的充分利用,非建设用地中的自然环境可以作为景观来进行视觉上的开发,而不是游览踪迹的涉入开发,建设用地用来作为游览踪迹的载体,兴建旅游服务设施,提供旅游支持。对乡村的宗祠、祖屋等古建筑予以保护性修缮,保持乡村的文化脉络和历史传承。

3.划定生态、生产、生活控制线

乡村作为一个建制单位,是村民生产生活的综合体,具有一定的自然和文化空间。发展旅游后,乡村旅游地引入了更多的群体,如游客、企业工作人员等,因此乡村旅游地的人员关系变得更复杂,人员构成更多元化,既需要自然环境作为生态空间,也需要提供给村民生产空间,还需要给予游客和村民生活空间。目前部分乡村旅游地存在农业生产用地和村民生活用地被建设用地占用过多的问题,挤压了生产和生活空间,导致了游客和当地村民的矛盾,造成了社区关系恶化和旅游体验变差,打破了乡村旅游地的平衡体系,不利于乡村旅游的长期健康发展。在“反规划”理论的视角下要求合理规划乡村用地,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乡村实际情况划定生态、生产、生活控制线,依照环境景观安全和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划定绿线(自然环境范围界限)和蓝线(文化遗产范围界限),依照农业土地规划和村民生产需要划定黄线(耕地保护范围界限),然后依照配套服务设施和景区、点建设需要划定红线(旅游建设范围界限),避免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和村民生产生活造成过度影响,防止建设用地侵占非建设用地,抑制旅游发展的无序开发,有效地维护乡村旅游地的生态完整性和规范性。

4.建立乡村旅游控制指标体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唤起“乡愁”的旅游形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是城市居民周末游的优先选择。旅游具有季节性和地理集中性,旅游人次会产生波动,而农业是一种周期性的生产活动,所以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承载力具有弹性,不同时期的游客容量是不同的。在全域旅游时代,乡村旅游地需要建立一套可行的控制指标体系,配合农业生产周期合理测算不同时期的游客容量,形成弹性的反馈机制,使得旅游活动在环境的可接受范围之内,防止大量游客的干扰导致乡村生态系统的破坏。乡村旅游控制指标机制应当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游客心理、管理能力等多个指标,以自然环境指标为主,合理设置安全阀值,建立生态预警系统,保证景区的资源供给和生态支持不超出环境承载限度并且能提供给游客良好的体验。

四、結论

旅游规划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应用产物,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性要求。随着这些年旅游的高速发展,旅游规划的制定也越来越多,在旅游由高速发展转变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旅游规划理论和新时代所要求的旅游规划实践具有一定的差距,引进新的旅游规划理论对于指导旅游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对于促进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乡村旅游规划存在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村民利益等问题,不利于乡村旅游地的长期稳定发展。

本文将“反规划”理论引入乡村旅游规划理论体系中,提倡优先规划自然环境和生态设施达到保护目的,比较了“正规划”和“反规划”的过程和特征,叙述了“反规划”的理念、原则、路径等,为乡村旅游规划提供了新思路,使得乡村旅游规划更为合理,有利于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本文没有以某个乡村旅游地为例,缺乏该理论的应用,之后可以考虑以该理论具体对乡村旅游地做出规划,以做出更具验证性和操作性的研究。本文提供的是“反规划”理论宏观层次上的阐述,是思维上的引导,没有构建标准的“反规划”模式,没有对控制指标体系中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数值上比较模糊,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苏海洋,陈朝隆.中国城市旅游规划研究进展与启示[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9,(3).

[2]石培华,龙江智,郑斌.旅游规划设计的内涵本质与核心理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1).

[3]冯立新,任劲劲.2000年以来中国旅游规划创新热点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7,(1).

[4][17]黄少辉,黄司充,刘苑婷,等.基于易学的旅游规划发展战略——以清远市为例[J].热带地理, 2017,(2).

[5]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C].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2002.

[6]王雷,李旺君.景观设计的“反规划”理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初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

[7]叶舒娟,杨效忠,罗世俊.基于“反规划”视角的乡村旅游规划新途径探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1).

[8]廖培.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旅游规划评价初探[J].财经问题研究,2010,(6).

[9]姚威.城市的旅游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

[10]易平,方世明.基于LAC理论的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7).

[11]李星明,曾菊新,LIU JUANITA C.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J].人文地理,2014,(1).

[12]唐建兵.“反规划”理论视域下的森林公园旅游规划探讨——以自贡市飞龙峡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14,(2).

[13]唐建兵.基于“反規划”理论视域下的森林公园综合体规划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14,(2).

[14]张捷,钟士恩,卢韶婧.旅游规划中的共性与多样性博弈——乡村旅游规划规范及示范的若干思考[J].旅游学刊,2014,(6).

[15]黄冬梅,何学海,罗明春.旅游凝视:旅游规划的困境[J].时代农机,2015,(4).

[16]徐兆敏.基于“反规划”理论的湿地旅游规划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7.

[18]朱莉,万怡春.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分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3).

[19]王成.基于微度假模式下乡村旅游规划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1).

[20]李紫玄.反规划视角下面向农村基底的旅游规划研究[J].乡村科技,2018,(16).

[21]张荣群,王大海,艾东,等.基于生态位和“反规划”思想的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8,(3).

[22]邹统钎.中国旅游规划四十年[N].中国旅游报,2018-10-23(003).

[23]那守海,徐兆敏,赵希勇.“反规划”视角下的湿地旅游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11).

[24]王宇娟.感官体验在旅游规划中的实践和应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3).

[责任编辑:黄贝如]

作者:陈文捷 段湘辉

城市旅游规划分析论文 篇3:

解析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

摘要:城市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城市旅游规划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城市规划为其提供实质性的补充;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受限于城市旅游规划,其总需要对城市旅游规划创造良好的条件,而这种复杂的关系如果处理不慎,便会落入不利境地,因此常常需要协调。本文主要基于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关系,主要论述了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两者的特点与相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协调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城市旅游规划;城市规划;影响;协调

前言

如今,为了充分应对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带来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指导城市建设管理的城市规划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革新。然而,就城市规划而言,其实际上涵盖着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城市交通规划、城市旅游规划等等,这些子规划系统实际上又与城市规划之间有着十分紧密联系,也就说,这些规划之间存在着一种制约、影响以及促进的作用机制。事实上,就城市旅游规划而言,由于其在我国起步较晚,各个方面的条件和机制还尚不成熟,而这种不成熟的表现实际上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将其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协调很好。

一、 城市旅游规划的内涵及特点

为了为接下来对城市旅游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之间关系以及协调的进一步论述奠定有力基础,我们先对本文的主体,城市旅游规划进行简要的分析和介绍。事实上,就城市旅游而言,其实际上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并且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新现象而出现的,并且日益成为当代旅游的一个主体。因为城市旅游自身就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能够在给城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提升整个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然而,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城市旅游的成功与否,实际上与其相应的指导规划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当然,这种联系实际上又与城市旅游的性质相关,因为城旅游自身就具备整体性、多元性、参与性以及统一性,而这种性质实际上就为城市旅游规划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即基于城市旅游市场的变化与发展,借助旅游项目的开发,并依循相应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实现对旅游等多方面因素的部署。其主要包括有以下几点:

第一,城市旅游规划要适应市民、国内、国际三大市场的不同需要,特别要考虑市民闲暇游憩需求。第二,在资源调查评价中,除了现有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资源以外,必须重视其经济和社会文化资源的评价。第三,在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规划中要注重其数量、等级与空间布局的关系,考虑市民的使用程度。第四,利用城市景观和现有各类公共设施,可以设计各种特色旅游项目,如现代城市景观观光旅游、购物旅游、展览旅游、美食文化旅游、娱乐文化旅游、市民生活观光旅游等。第五,城市旅游规划的中心任务是以培育城市综合旅游吸引力为目标,全面营建体现城市特色的、鲜明而富有感召力的城市旅游总体形象。

二、 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就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而言,这两者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且互相影响和制约着,总的来说,其大致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这个特定空间内实体性控制与建设规划,它是通过对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使城市在纷繁复杂的关系中系统地、合理地发展,以期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或者说取得最大的城市总效益。城市规划的对象是整个城市社会,它主要考虑的是城市内部发展,体现的是城市居民的利益和要求。而城市旅游规划是为旅游者服务的,体现旅游者对城市的要求,所以城市旅游规划关注的是城市的外向性。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的成果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其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因而城市规划具有实施的权威性。城市旅游规划作为一个城市特定经济部门内的发展规划,虽然能为城市旅游发展提供总体思路,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进行总体策划,但城市旅游业的部门性,依托性和关联性特征决定了城市旅游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

城市旅游区规划一般属于建设规划的范畴,它是以城市旅游区为规划对象,根据城市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它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所进行的有开发、保护、管理等内容的布局、设计与安排。其目的是为了旅游区的开发与管理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合理、科学地进行。城市旅游区只是城市旅游的一个空间载体,因而尽管城市旅游区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有着相同的目的,都是为城市旅游发展服务,但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

三、 协调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关系的可行策略

当然,鉴于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那种复杂关系,我们十分有必要采用相关措施将这种关系协调好。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城市形象规划

城市形象是构成城市各种因素总和的外在表现与人们由这些因素形成的对城市的总体印象,看法和评价。优良的城市形象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但有利于城市旅游产品的促销,吸引游客,而且还有利于吸引人才和防止人才外流,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吸引国家建设项目,有利于本市企业产品的销售,有利于开展城市公关活动,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协作等。通过城市形象规划和建设,更有利于突出城市特性,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主题。城市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旅游形象,则是城市形象的一个子系统。

2、城市旅游用地规划

城市旅游用地规划的内容,主要是确定旅游用地的区位,范围和用地性质,开发原则,以确保旅游用地的合法性和开发的旅游属性,有利于城市旅游规划的具体操作。同时,城市规划还应确定旅游者的活动区域,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建设原则,以使这些区域的规划和建设适应旅游活动的需要。旅游者的活动区域不仅仅包括旅游景区,而且还包括旅游者进行生活、购物、娱乐、休闲等活动的区域。

3、城市景观的旅游适应性规划

通过城市景观规划,把城市景观建设成为城市旅游的一项重要吸引因素。城市景观的旅游适应性规划,包括城市建筑景观(名胜古迹和现代建筑)、城市中心和各种部门性中心、城市标志地段、城市出入口和城市大门景、城市广场、道路景观、城市雕塑、园林绿化等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规划和建设,城市山水风光构景与“共享空间”的规划设计,以及保持城市建设的地方风貌,划定景观保护区,制定相应的规划原则和保护原则等。

4、城市道路的旅游适应性规划

城市道路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具有双重作用,即:城市旅游者活动的通道和城市景观走廊。传统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只是从交通功能进行规划,缺乏对城市道路在城市景观中所起作用的认识。城市道路的旅游适应性规划不但要考虑城市道路系统为城市旅游交通服务,而且还要考虑把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旅游者体验城市景观的重要物质载体。

结语

经过上文的分析和介绍,我们对城市旅游规划的内涵,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落实到,面对着如今城市建设问题日趋复杂的鲜明现实,如何运用相关措施,将其中的规划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处理好,显得尤为关键。事实上,就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两者而言,其实际上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一点我们在上文中已经介绍过,但这种互相影响、互相约束关系的维持与协调,实际上需要我们各方面从自身出发,对其内部因子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素吟.城市旅游发展研究[J].企业导报.2010(22)

作者:张海峰

上一篇: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论文下一篇:阅读审视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