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究论文

2022-04-22

摘要:青海湖景区旅游资源种类多、品级高、组合好,旅游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是:产品品种单一、旅游形象模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旅游资源开发应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市场为中心,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泉城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泉城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究论文 篇1:

甘南藏族农牧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自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乡村旅游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日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成为百姓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甘南地区着力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然而,甘南地区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新业态下,也有不少问题丞待解决。本文以甘南州夏河县甘加秘境为例,浅析甘南藏族农牧区旅游业在现有的资源环境下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力图为甘南农牧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打造旅游业全面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夏河县甘加秘境;农牧区旅游业;发展对策

目前,甘南州有16个重点景区,12处国家A级景区,腊子口,八角城等历史遗址达20多处,景区建设项目开工多达40多个,重点打造了具有藏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如:碌曲锅庄节,玛曲赛马节,九色甘南香巴拉艺术节等。此外甘南州是兼文化、社会、旅游三大价值的宝藏胜地。世界最长转经长廊拉扑楞寺,扎尕那石头城迷人的晨曦,莲宝叶则的神山圣水,色达五明喇荣佛学院的夜景,唐克九曲十八弯的日落等无不彰显着甘南藏族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世界50个户外天堂之一”、“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中国最具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外界对它的称赞,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约瑟夫·洛克更是在看到扎尕那后感慨:“我平生未见过如此绚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这些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高举乡村旅游的大旗,让甘南以全新的姿态站在了世界面前,传播着藏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本文采取文献分析、实地考察和问卷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出甘南农牧区旅游发展现状。其次,通过实地考察,客观分析本地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挖掘旅游业发展的新潜力。

一、夏河县甘加秘境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合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不仅能够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促进当地环境的改善。

甘加秘境是以甘加镇为中心,以周边草原、湖泊、古城墙、寺庙、崖壁、石林等众多资源组成的生态风景区,这里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当地居住有藏、汉、回、撒拉等18余种民族,多民族的风俗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熠熠生辉。今天的甘家秘境堪称夏河原生态文化的典范,是甘南大地上最隐秘而又最具价值的的神秘之地。本文筆者对夏河县甘加秘境旅游自然景观做出以下粗略归纳。

(一)八角城——远离闹市的喧嚣,感受古朴的韵致

八角城距夏河县城约一小时,依山傍水,内城外廓,呈现的是空心的十字形,在每个十字的角落上建有城墩,形成八个角落,故称“八角城”。城外有一木制栈道可登上观景台,俯瞰这座古城。这种造型在当时可以防御外敌入侵,当今也与当地藏族人心中的“坛城”一致。古城的建成年代颇有争议,有专家根据出土的墓葬品和藏文历史文献的记可推测,八角城是西夏王朝时期所建的城堡,具有1000多年历史。

如今,山上仍遗留有古人开垦的层层叠叠的梯田,古城保存相当完好,居住着当地牧民。跨越时空,行走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这座兼具历史价值与宗教文化的古城,成为了当地人心中甘加文化的积淀与缩影。

(二)作海寺——漫步古老的寺庙,聆听悠远的钟声

作海寺又称泽秀寺,位于夏河县甘加乡作海村,海拔2900米,坐落于大象山之怀,风景宜人,是摄影师和游客钟爱的宝地。作海寺是雍仲本教在安多拉卜楞区域历史最为悠久的千年古刹,现在成为苯教研究的重要寺院之一。雍仲苯教教义博大精深,深度阐释了藏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不仅是藏族最古老的象雄文明精髓要义,更是藏族文化的源泉。

寺庙也有正月十五的祈愿法会、跳法舞等精彩的宗教活动。如果你对藏族文化感兴趣,这座古寺会带给你不同的体验,你可以在这里领略这个民族深入人心的精神信仰。

(三)白石崖溶洞——走进神秘的溶洞,探究鲜有人迹的奇观

一个位于白石崖绝壁中的天然溶洞,相传很久以前是当地活佛的修行之地,也是是我国现有探测记录中海拔最高、全藏区最大的溶洞。洞口离地面30米,处于峡谷之中,对面是石壁,下方是河流。溶洞内漆黑一片,跟着僧人一路向下走,手脚并用,石壁又滑又陡,深不可测,仿佛一不小心就会坠入万丈深渊。经证实这里是青藏高原目前已知最早的考古遗址,适合勇于探险的游客。

(四)白石崖寺——叩拜庄严的佛像,祈求心如所愿

依靠白石崖而建,是安多地区比较著名的佛教修行地,寺主为甘肃唯一的转世女活佛贡日仓女活佛,传承迄今已达六世,里面收藏了众多的佛教经典。白石崖寺也供养着诸佛神明,收藏了众多佛教经典,至此仍被完好的保存,造福一代又一代信众。当然,甘加秘境的景点远不止这些,还有圣泉祈福、法螺顶、佛光洞、云端牧场、斜阳观景台等等。

甘加秘境被称为“中国的小西藏”,保留着最淳朴的藏地风情,满足着人们对一个偏远纯净之地的全部想象,仿佛是不可接近的天堂。当然,这里不仅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佛教文化,还有许多当地美食供游客品尝。糌粑配一碗酥油茶是当地居民常吃的事物,手抓肉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更有本土藏餐会给味蕾不一样的极致体验。这里的美食不仅体现着藏族人民的勤劳智慧,更体现着特色鲜明的藏域风情。景区附近还有藏族特色的民宿,房间的每个角度都是风景。清晨拉开窗帘,就能看到这片神秘境地,令人神清气爽。

当下,随着中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藏地多彩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节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吸引海内外游客纷沓而至。夏河县坚持依托资源,夯实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开拓绿色崛起的新境界,坚持多方共同发力,合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扩大乡村旅游规模,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二、农牧区旅游发展现状

整体看来,甘南州夏河县农牧区旅游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牧业——甘南藏区的基础性产业,根据生态发展新要求而不断优化升级,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加速转变,为甘南藏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保障。甘加秘境作为甘南州旅游业的重要发展地区,发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风景遗址的优势,大力推广、宣传,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以推动当地经济有序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新要求,甘南藏区畜牧业也相应做出调整,不再局限于生产,而是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体系。我国强劲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得居民消费能力极大提高,形成巨大的肉食品消费能力,肉食品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地牧民注重喂养方式,肉食品质量得以提升,食品安全得以保障,为增加牧民收入开辟了一条长足发展之路。

推进实施乡村振兴,农业发展是关键,增加产品附加值,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让产业增值收益更多惠及农民。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要靠“吃”“住”“娱乐”“特产”等方式,不断出现了农牧民个人经营的农家乐、牧家乐等餐饮和娱乐为一体的产业,极大提升了家庭收入。

如今,外界进入甘加秘境的路线选择日益增多,交通也愈加便捷。夏河县至甘加秘境景区仅有20分钟车程;拉萨、成都、西安至银川的直飞航班已全面开通,同兰合高铁土门关站一样,距离景区仅1小时车程;计划建设中的西成高铁与景区相距也只有10公里。[1]

甘加秘境帐篷营地在夜幕降临时可以看见纯洁无瑕的星空,让你远离城市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心灵在璀璨星空中得以短暫放松,也让你对自然的鬼斧神工无比敬畏与震撼。夜色渐深,跟随当地向导登上斜阳观景台,那里看到的星星更纯,更亮。清晰如画的星图就那样陈列在眼前,那是任何书籍都印刷不出的精致。[2]这个露天营地由中国海油赞助的扶贫项目,配套设施相对完善,不仅弥补了当地旅游设施的短板,更因其绿色环保、安全舒适、设施完善及高原露营的吸引力,将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协调经济发展有效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3]。甘加营地设有2个套间、8个标准间,15间亲子房,可接待70名游客。营地配套设施完善,设有宿营区、运动场、篝火广场、户外水吧、餐厅、停车场等,可实现住宿、餐饮、运动、休闲等功能,让游客感受到“露宿在营地,开门即景区”。

但是,当地经济在有序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风险挑战。甘南牧区地处高寒边远地区,农牧民居住相对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本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农牧民对于旅游业的认识不足,使得产业单一化、普遍化,没有创新性。农牧民注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忽略了旅游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这对当地旅游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旅游业主要讲求服务质量,而甘南州的旅游发展正缺少有着专业管理知识,服务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缺少先进的服务设备,对于旅游翻译的知识也有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导游及旅游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知识储备量,对景区管理不规范,对景点历史的不了解等方面,此外对于国外游客的沟通交流也有着很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对游客的吸引力、引导力大大减少,从而使得游客流动人数减少,发展难的情况发生。人才的流失主要在于工资较低,待遇较差,甘南州各县市对于培养人才的意识不足的问题。

三、发展策略研究

(一)培养涉外导游翻译人才

地区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标志。甘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只是开发挖掘不足,传承效果不佳。文化传承是历史使命,也是社会责任。历史文化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传承是社会的根基,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甘南藏族农牧区旅游胜地有着深厚的藏民族文化底蕴,也有大量值得传颂的文化故事。因此甘肃农牧区旅游景点尤其要将自身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推广。提高景点文化品位,打造甘南古村落名城,就必须进一步提升该景点的文化软实力。涉外导游翻译人才培养作为提升保定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一环,具有重要的杠杆作用。涉外翻译人才可以打开藏族地区同世界交流的新大门,甘南藏族农牧区旅游业也可以沿着这条路不断“走出去”,藏文化也顺着这条文化传播之路走向世界,这些农牧区旅游景点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各大游客面前。然而,要想向世界的游客传播更多藏文化的声音,讲好藏民族故事,需要更多综合型翻译人才。与“普通”的导游或解说员不同,这类人才必须要有深厚的藏民族语和中外双语功底,既通晓过去,又与时俱进,既精通本民族文化又熟悉外国游客的思维方式。因此综合型涉外翻译人才是甘南藏族农牧区旅游胜地走向更大世界的推手,五星文化旅游胜地的建设迫切需要这样的人才培养建设。

(二)乡村智慧旅游的发展

智慧旅游设施布局是景区智慧旅游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决策问题,科学合理的布局有助于减少建设和管理成本、提高服务和运作效率以及提升游客旅游便利和满意度感知。

⑴区(点)便利

旅游形象感知是在消费者的认知中,对某一观光目的地所持的认知态度,即消费者对该地在观光属性表现上的一种整体性概念,而且旅游形象感知是人们对于某一观光地区所持有的信念、印象、感觉等的加总。旅游景区只有实现游客实地感知和整体形象的统一,才能促成游客的重游。因此要提出景区便利,即加强传播力,让其景区形象展现在各大宣传平台上供游客发现和了解。从冷门景点转变为网红打卡地,从搜索转变为推荐。为游客打造好的景点形象感知。

⑵务便利

近年来,在甘加秘境等众多藏区旅游景点的游客接待的服务质量、对服务基础建设、旅游服务设施设备的配备等情况研究,发现受服务质量影响较大,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区域内服务水平不高、特色化不明显,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不足,游客满意度降低,投诉比例升高,服务管理的效能作用不明显,诸多问题积重。因此需要寻求国内外优秀景区的服务体系的管理经验,对旅游景区在服务体系建设及服务质量管理上存在的差距,对症解决。加深管理者及全员的认知和理解,促使旅游景区以服务赢得市场,以质量赢得信誉,发挥服务体系管理的效能及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带来的实际收益,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⑶能便利

在打造景区旅游形象和服务便利以外,旅游功能的便利需求更是强烈。因此应提供便捷有效的功能产品。如旅游景区导览器、制定旅游路线规划、有效的安全措施等。

⑷通便利

随着甘南藏族农牧区旅游业蓬勃发展,游客的出游频次大增、方式灵活、需求多样,因此,要求旅游与交通更紧密融合,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舒适、更开心的旅游交通产品和服务。①把交通和旅游功能纳入统一规划,统筹考虑交通、游憩、娱乐、购物等旅游要素和旅游资源开发。比如,要求这些草原农牧区地在编制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时,在做好环境保护措施的基础下,将旅游标识标牌、观景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统一规划、设计。②为游客构建更加舒适的“慢游”交通网络,充分满足游客的乡村旅游体验需求。因地制宜建设旅游风景道,支持红色旅游公路建设,支持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体验骑马观光式体验,建设集“吃厕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慢游”交通网络。③拓展交通设施的旅游功能,让游客在旅途中时时处处都感受到贴心服务。首先,客运枢纽要增加旅游功能,增强自驾游服务等功能,其次,可与景区联合设置服务区或停车区;普通公路也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在路侧空间富裕路段设置驿站、简易自驾车房车营地、观景台、厕所等设施。④提升旅游运输服务质量,让客运服务更加切合游客需求。在黄金周、小长假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开通至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定制旅游线路。推进运力闲置的客运班车向旅游包车转型。完善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提高联网、联程、异地和往返票务服务水平,建立交通、旅游数据共享机制,促进交通旅游大数据应用。

(三)优化游客体验感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民俗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藏族农牧区草原作为最淳朴的自然风景线,可帮助游客调节精神生活。开展多种游乐项目,把劳动、生活、文化、知识融为一炉,身临其境,实现最好的实践与体验。⑴体验藏服饰项目。藏民族服饰具有它独特的色彩和魅力。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选择不同样式的藏服和首饰。每件精美藏服都传递着背后的藏民族文化。而文化元素一定是烘托气氛的。⑵骑马游乐项目。骑马游乐,不只是风景与情怀,还要有骑术精进的专业人士的带领和很高安全防卫。因此,甘南藏族农牧区可设施小型马场,培养专业骑马人员,为爱好骑马的游客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体验骑马游玩的乐趣。⑶品美食学技巧项目。糌粑是藏族的主食。作为主食,糌粑不仅是一日三餐必备,也还用来招待客人、祭祀和供奉。在甘南藏族旅游景点游玩时游客可以学习拌糌粑,边学边品尝。⑷民俗活动体验项目。锅庄是在高原上、雪山边、蓝天白云下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这种舞有很高的能量,会和大自然产生能量交换。锅庄每一个动作都蕴含了藏族人民的劳动结晶,它是自然赋予我们的一种美丽的东西。锅庄舞者几乎总是要彼此接触的,他们跨同样的步伐,做同样的动作。游客在此氛围中可获得归属感,并体会浓郁的藏民族风情。

四、结语

“甘加秘境”旅游在乡村旅游兴盛的契机中蓬勃发展着,作为甘南大地上最隐秘而又最具价值的旅游胜地,“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得以提升,甘南各大藏族农牧区独具魅力的旅游生态也已引起游客的青睐。借此,甘南藏族农牧区应继续利用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依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的总目标,着力发展农牧区旅游业,在保障当地生态环境良好的前提下继续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不断完善资源环境管理系统,从而推动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索更多促进甘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新途径,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出高原旅游胜地,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提供经济保障,为乡村振兴舔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小觅(编辑),《走进甘加秘境,走进安多,走进夏河》,品阅网,2021-09-02.

[2]西彭桑吉,《甘加草原观星》,公众号:甘加秘境景区,2020-09-04.

[3]潇湘晨报,《中海油助力甘加秘境旅游扶貧促发展》,2020-08-26.

作者:才让卓玛 牛占秀 仁青吉 桑吉扎西 万玛项欠

泉城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究论文 篇2:

青海湖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摘要:青海湖景区旅游资源种类多、品级高、组合好,旅游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是:产品品种单一、旅游形象模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旅游资源开发应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市场为中心,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青海湖 旅游资源开发 可持续发展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水体面积约4583km2,景区总面积8977.51km2。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条件,青海湖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旅游资源丰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发旅游资源以来,青海湖旅游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由于开发利用的水平和层次较低,旅游效益一直不佳。本文从分析青海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入手,探究影响资源开发的主客观因素,进而提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措施。

一、青海湖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恶化,旅游资源质量下降

青海湖处于我国西部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汇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青海湖生态环境状况表现出局部反常、整体恶化的趋势。从上世纪50年代至2004年末,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78m,水面面积减少362.3km2。2005—2009年,连续5年上涨,水位上涨0.54m。但是从50多年的情况看,青海湖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水位下降造成湖面退缩,湿地减少,草原植被向荒漠化植被演变;湖水矿化度明显增加,进而影响了水生饵料生物和青海湖裸鲤的生长发育,2004年青海裸鲤的资源总量为5018t,基本上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2.5%①。青海湖鱼类、鸟类和水生生物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食物链,鱼类减少导致鸟类数量锐减,青海湖鸟岛被誉为“鸟的王国”,但目前鸟类总数已由繁盛时期的20多万只下降到目前10万多只。环境恶化,景观资源退化,直接威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气候条件差,旅游分布极不平衡

青海湖地区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年均气温在1.1—0.3℃之间,太阳辐射总量171.461—106.693千卡/cm2。由于青海湖的旅游资源大部分属于自然生态资源,受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青海湖鸟岛每年3—4月候鸟陆续来到这里,9月底又开始南迁;青海湖水体每年1月份气温全面下降,全湖形成稳定的冰盖,封冰期年平均为108—116天,4月中旬后湖内冰块完全消融。自然景观随气候变化而失去原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游客的旅游心理。据测算,青海湖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份,旅游人次约占全年的63.4%;其次是“五一、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次占24.8%;淡季长达7、8个月的时间,旅游人次仅占全年的11.8%②。此时游客寥寥无几,大量的旅游设施闲置,旅游效益直线下降。

(三)旅游形象模糊,区域旅游遮蔽问题突出

旅游形象遮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旅游地,其中旅游资源级别高、特色突出或者产品品牌效应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一个旅游地,在旅游形象方面会更加突出,从而对其他旅游地的形象形成遮蔽效应③。青海与西藏比邻,青海有青海湖,西藏也有纳木错、羊卓雍湖等著名湖泊。青海湖景区近年来宣传“灵湖”、“神湖”的旅游形象概念,但是,西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打出了“雪山圣湖”的旅游品牌。由于政治、历史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西藏作为藏文化的代表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青藏区域旅游发展的进程来看,青海湖的旅游一直处于西藏旅游形象的遮蔽之中,青海湖景区实际成了西藏旅游的过境地和中转站。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存在形象遮蔽的前提下,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将会出现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④。这种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对青海湖景区旅游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四)产品品种单一,旅游效益不佳

青海湖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是依托自然景观的传统观光旅游,产品层次低,没有形成精品项目。据调查,游客来青海湖旅游的目的构成:观光旅游占73%;商务游占12.5%;增长见闻的是11.5%;宗教朝拜是3%⑤。由于旅游项目单一,游客在青海湖停留的时间最短只有2—3小时,平均停留时间不足1天,在景区的住宿率不足20%。青海湖是青海省的王牌景区,但是,旅游经济效益与其拥有的地位极不相称。2011年是青海湖景区近年来接待游客人数最多的一年,景区共接待游客85.31万人次,仅占青海省旅游接待总人次1390.91万人次的6.13%;门票收入6236.08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10092.96万元,占全省的1.12%。

(五)旅游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青海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小、财政基础薄弱,对旅游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目前青海湖旅游资源只开发了14%,许多开发价值较大的资源因缺乏资金无法开发利用,如三角城遗址、尕海古城遗址、伏俊城等,不仅没得到开发,保护工作也做得不够。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也在低层次上徘徊,目前只能停留在观光旅游层面上,缺乏游客参与性项目。其次,资金短缺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每到旅游黄金时间,受省际交通条件的限制,外省的游客进不来,出现“一票难求”局面;而到了青海湖的游客由于区内交通路段差、营运能力低,很难迅速到达旅游景点。此外,景区配套实施标准低,通讯、卫生、取暖、娱乐、给排水等条件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从而降低了游客的停留时间,致使旅游消费不足。

二、青海湖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首先,必须制定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加强旅游管理。按照旅游资源的个体特征、旅游功能和地域分布,划分不同的保护类别和保护等级,提出相适应的保护要求。如海心山、三块石、沙岛、鸟岛以及泉湾的那尕则滩涂沼泽地,是鸟类和鱼类栖息繁衍的地区,应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区内禁止旅游及放牧,保持生物性景观的自然演化状态。丝绸之路南道和唐蕃古道等历史遗迹类景观资源分布区,应划分为次级保护,合理确定旅游环境容量,设立管理站重点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原创性。其次,要核算旅游环境容量,适时调控游人规模。根据木桶原理,以鸟岛、沙岛、二郎剑、日月山等生态脆弱敏感区为基准,计算青海湖景区日旅游环境容量和年旅游环境容量,以此控制旅游人次。当客流量超过旅游环境容量时,可通过开放时间的调整分散游客,亦可采用“差别票价”调节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的客流分布。

(二)突破时空限制,推出冬季旅游项目

根据青海湖冬季气候特征、自然生态特点和文化特色,推出冬季旅游项目,实现景区旅游从季节向全年的转变。青海湖是大天鹅的冬季栖息地,最多时有近万只,可供冬季观鸟和摄影活动。青海湖每年冬季冰冻厚度一般为40厘米,最大冰厚90厘米。封冰后,冰面平坦,满目皆白,可开展冰上运动项目。此外,青海湖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举办青海湖冰雪旅游节,表演民族歌舞,让游人在体验地方民俗文化的同时,欣赏青海湖千里冰封的美景。

(三)寻求差异,塑造个性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遮蔽是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结果,因此,差异化形象设计是使旅游地走出形象遮蔽的有效途径。在青藏区域旅游环境中,青海湖的主要竞争旅游地是西藏的纳木错湖。首先在“地脉”方面,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咸水湖,鸟类资源丰富;纳木错湖是世界上最高的内陆湖和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动物资源丰富。其次在“文脉”方面,纳木错湖以纯藏文化区为背景,开发“雪上圣湖”的旅游形象,景观资源和宗教文化结合紧密,市场知名度高;青海湖以藏、蒙、汉等多种文化为背景,旅游形象模糊。分析对照二者的差异,青海湖景区旅游形象的定位,应避开从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上与纳木错湖的竞争,设计聚焦点应放在“我国第一大内陆咸水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军事文化方面。青海湖是“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我国核武器建设的摇篮。因此,旅游形象可定位为“神州第一湖,传奇到古今”,句义解释:从唐蕃古道、丝绸之路南道再到文成公主进藏,以及祖国的军事摇篮和青藏铁路的开通,斗转星移一千多年,青海湖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许多今古传奇。对此可以引证的事实是:青海湖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湖之首,青海湖不仅景色优美而且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形象的基本理念是“畅游青海湖,感受千年古文化”。

(四)创新设计,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青海湖景区旅游产品开发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资源特色,设计打造有卖点的旅游产品。第一,优化传统观光旅游项目,积极发展主题观光旅游。西海镇原子城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诞生地,历史文物保存完整,所处的金银滩草原环境优美,是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原创地,借此开发“两弹一歌”的主题旅游产品。第二,突出自然特色,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开展青海湖观湖、鸟岛观鸟和布哈河、沙柳河观鱼旅游,并把“湖水的色彩变幻”、“候鸟迁徙”和“湟鱼徊流”等科普知识寓于旅游活动中,完善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第三,体现民族特色,开发民族风情与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以草原景观、牧业生产及藏文化习俗为主要内容,接待游人体验游牧生活,提供特色餐饮等旅游服务。第四,依托环境优势,开发高原竞技与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如帆船、热气球、汽车拉力赛、徒步旅游等。

(五)政府主导,广开融资渠道

在青海省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形成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形成利益导向,吸引投资者共同参与青海湖旅游业的开发建设。第一,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民营以及外资企业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实施以政策换资金的产业扶持政策。第二,发挥政府的投资先导作用,投入必要的资金搞好旅游资源调查和项目规划,做好效益评估和经营权转让,以论证有据、效益明显的旅游开发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实现以项目换资金,促进投资开发的商业化发展。如青海湖沙岛生态旅游开发项目、高原竞技与运动休闲旅游项目等。第三,在基本建设、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以及引进外资等方面,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改变旅游业投入不足、低水平开发的状况。

参考文献:

①青海省农牧厅. 青海湖流域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工程规划报告[R].2005.11

②张小红. 青海湖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西宁:青海民族大学,2010.6

③杨振之,陈谨.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3(3):62—67

④韩晶晶,郑大为.试论旅游目的地空间关系马太效应的成因及影响[J].商业研究,2005(10):149—151

⑤关小梅 .青海湖景区旅游客源市场调查研究[J]. 知识经济,2009(10):115—116

(张小红,1965年生,甘肃天水,青海大学财经学院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作者:张小红

泉城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究论文 篇3: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东部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摘要: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通过对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分析,从产业结构、发展可持续、反贫困风险三个维度探究适合我国东部地区乡村产业可持续和扶贫效果的方法,为反贫困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反贫困

“乡村振兴”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被提出,着重强调了农业、农村、农民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今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农村相对贫困问题仍旧突出:农业科技发展有待提升;农业人才与乡村振兴要求难以匹配;农村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乡村振兴在挖掘当地旅游产业潜力同时,应注重生态保护,探索归纳其可持续发展模式。

针对“东部地区相对贫困问题突出”的特点,立足于东部地区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从而总结分析出对于该地区具有普适性的产业类型,进一步研究产业植入的可行性与返贫风险的评估与控制,为产业植入带动乡村振兴、产业多元化带动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徐州市贾汪区在扶贫过程中不断调整当地经济结构,坚持以生态为根本,开发自然风光、人文特色,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为当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

通过选取徐州市贾汪区作为研究主体,针对贾汪区现有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及不足之处,将“贾汪样本”推广宣传。研究侧重于乡村现今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全国具有该类型制约因素的地区乡村有借鉴意义。

一、贾汪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规划定位

贾汪区在2011年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资源枯竭城市,以此为契机走上了一条建设环保和生态山水文化的城市道路。贾汪坚持“生态优先、综合整治”的原则,首先开展以“搬迁村庄、修复农田、复垦采煤沉陷区、绿化环境、治理大气、开发湿地景观”为核心的采煤沉陷区生态恢复工作。同时,依托区内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和丰厚的人文文化积淀,大力开发旅游项目,统一协调各个部门和企业,使全社会广泛参与,逐步完善全域旅游要素供给,构筑一个“资源整合、产业聚集、体系完备、参与广泛”系统化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二)规划理念

一是按照“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原则,逐步恢复踩空塌陷区的生态问题,推进“还田、治气、治污、绿化”的工作,同时易地搬迁或改造棚户区,解决村民生活和交通上的不便,创造城市新面貌。

二是通过创新思维,发掘采空塌陷区旅游价值,打造湿地景观;同时,构造以“一山一湖”为核心,次级景区为搭配,乡村旅游和民俗文化为特色的全域旅游格局。

三是通过推进生态保护、设施完善、产业培育、服务提高、素质提升的五大工程,逐步实现贾汪区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旺区、文明兴区的发展目标。

(三)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过去,贾汪区煤矿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过度开采而资源枯竭、环境破环严重。为了更好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贾汪把生态旅游业作为转型的方向,投入超过20亿元的资金来恢复当地的生态面貌。

目前,賈汪有“二湖”(潘安湖、督公湖),“一山”(大洞山),“一海”(凤鸣海),共计4家4A级景区,卧龙泉1家3A级景区,2家省自驾游基地,以及数目众多、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和农家乐。通过主打“一山一湖”为核心的景区观光,搭配多样的休闲活动,开发特色的乡村旅游及民俗文化体验,打造全域旅游空间格局。

表1可见,贾汪区旅游的人数逐年增长,综合旅游收入也随之增长。其游客的主要来源为徐州市境内、安徽、上海、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区。

(四)全域旅游格局下贾汪区规划改造内容

为了“旅游旺贾”的持续发展,贾汪区政府以系统化思维布局旅游业的建设,通过加大开发创新旅游项目,提升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来提高山水休闲城市知名度。

在旅游项目方面,在原有“一山一水”的旅游格局中,深挖地方人文内涵,开发文化产品。提炼大洞山景区内的茱萸文化、王维文化、佛教文化,形成“一山、一寺、一树、一古人”的观光休闲之旅。

在乡村旅游方面,当地以“一村一品”为目标,鼓励各村培育自身特色。马庄因中药香包而扬名,当地传承香包技艺,创新香包产品,并通过网络拓展销路;许阳村由能人带动全村开展锦鲤养殖和特色观光活动;磨石塘村因磨刀石和石磨闻名,当地大力整修民房,保留石头房、石磨、青石板路等村庄特色,发展特色农家乐活动。

在城市公共服务保障方面,贾汪区打造立体交通体系。投资建设“三纵两横”景观道路,开启专用旅游巴士,畅通区内旅游和乡村旅游;与区外合作,构建省内旅游专线。开发智慧旅游app,打造智慧旅游城市。

二、贾汪区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一)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生活环境的改善,不仅有利于城镇形象的提升,也很大程度改善了居民生活体验,保证了居民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福利,实现了居民幸福指数的提高。例如磨石塘村,毗邻国家4A级景区督公湖景区,因而通过原村原建,保留原村特色,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文化礼堂、特色民俗等功能设施,成功完成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当地乡村旅游发展。

(二)区域划分合理,各个产业分类提升

根据各个村落的特色,因地制宜建设产业园。如许阳村锦鲤文化产业园,通过约1.2亿元投资实现了180亩集园艺设计、科普教育、亲子娱乐、休闲放松功能为一体的特色产业文化园;花庄村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建设蔬菜、水果大棚,研发农产品的深加工,利用科技建成观光旅游新型农业。

(三)积极鼓励村民,解决当地就业问题

通过企业与村民、村委会签订协议,鼓励农户参与当地特色产业,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如许阳村通过村企合作,让农民参与养殖,扩大产业规模。一方面有利于产业实现,另一方面提高村民收入。例如位于青山泉镇花庄村的太阳农业科技生态园,实现了以休闲采摘为主要经营业务的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模式。为了更好的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机会,太阳泉农业科技生态园创设性的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通过对于残疾人进行种植、养殖等技术的指导教育,赋予残疾农民新的增收技能。

(四)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实施三乡工程

贾汪区坚持“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的举措,成功实现城乡融合、农旅融合、三产融合。贾汪区能人,带资返乡,通过引进科技、资本,成功建立新型文化发展公司,成立文化产业园:马庄村徐娇,学成归来后,积极回乡创业,投资近600万元,成立集餐饮、阅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杏花村农家乐,举办多次艺术交流、私人聚会等活动,广受好评。

三、贾汪区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产品服务同质化,缺少地域特色

开发模式相对单一,缺少个性化,无法满足深层次旅游需求。景区销售的产品多为相似性极高的普通塑料玩具,没有反应当地文化特色,也缺少鲜明特征。产品与项目的同质化,降低了相对于其他地区景点的竞争力,不利于提高复游率,也无法提高贾汪区的知名度。

(二)管理模式较落后,各种乱象频出

贾汪区的景区管理模式尚未完善。景区乱象频出,噪音污染严重,环境卫生较差,高分贝的音乐影响游客体验,也不利于凸显文化内涵。景区各个商铺标价不一,产品定价无参照标准,存在乱定价现象,损害了游客利益,给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三)配套设施未完善,影响游客体验

经过实地考察与走访,发现各个景点的洗手间较少,且位置偏僻,无法给旅游者带来便利。垃圾桶覆盖度较低,乱扔垃圾现象严重,而保洁人员较少,直接导致了卫生环境较差,垃圾众多,既影响了景区及周边环境,也降低了游人的体验。酒店与宾馆数目较少且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游客的居住需求,极大减少了游客的旅游时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游率。

(四)公共交通不便利,较限制游客量

前往贾汪区旅游的旅游群体,普遍以家庭、团队为单位。交通工具的选择多为旅游大巴、私家车等。而公共交通设施较不完善,例如最靠近墨上集民俗文化园的公交站点约有两公里,需要步行30分钟左右;景点间的公共交通不便,例如墨上集民俗文化园至潘安湖湿地公园需要换乘两次,步行2.2公里以上。公共交通不便一方面限制了旅游者的旅游方式,让个人旅游大大受限,增加了游客的负担,不利于拓展游客量;另一方面极大的增加了当地交通负担,节假日时自驾游旅客的激增,导致出现交通拥堵情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五)旅游宣传力度不足,知名度较低

贾汪区各个景点知名度较低,未得到广泛宣传。经过实地调查与数据查询,贾汪区的游客百分之八十以上为徐州市区及安徽、上海、山东、河南、浙江等临省人员。贾汪区的宣传范围较小,未能形成广泛影响力。在蘇北乃至江苏的知名度较低。通过高德导航数据可知,贾汪区的景点仅有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与墨上集民俗文化园在景点排行榜前列,仅有共计约6.8万人次游览。

四、贾汪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贾汪区依托乡村旅游调整经济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的贾汪区属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模式的起步阶段,具体表现为:旅游以观光式为主,缺少深度与内涵。应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多元化开发旅游产品

贾汪区拥有丰富的文化与环境资源,应该充分利用各类型资源,开发适合市场的旅游项目。

1. 红色文化:积极打造宣扬爱国教育、弘扬红色文化的红色文化之旅;山水资源:基于生态湿地,利用国家级旅游景区,开展生态旅游。

2. 特色小镇:保留地域特色建筑,开发农村特色小镇深度游。

3. 养生度假:迎合如今健康养生潮流,提供温泉、按摩、美容等养生项目。

4. 运动健身:在全民健身热下,贾汪区应该进一步开发户外运动,丰富运动种类。

5. 文化民俗:总结类似于马村香包文化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各个村庄,打造各个村的特色文化与产业。

6. 观光农业:发挥现代化农业的优势,通过休闲采摘、体验生活等吸引游客参与观光。

根据多元的景点风格,制定多样的旅游路线,打造创新且生态化的贾汪区旅游新格局。在扶持有地域特色的龙头企业、引进IP文创项目等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旅游地点特色,开发适合市场的旅游产品。

(二)改良旅游管理模式

针对贾汪区如今景区管理现状,为了满足游客日趋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建议贾汪区相关管理部门推行一体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服务,推动乡村旅游模式从“乡村观光”向“乡村生活”,单一游览向休闲、度假、旅居复合型的转变:

1. 界定各部门职责。策划部门、管理部门与监督部门各司其职,形成高效的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有效杜绝定价不一等不良乱象。

2. 统一的规章制度。从乡村旅游所涉及的四大主体出发考虑,在以下四个方面应做到统一:景区公共服务政策与发展规划的制定;商户质量与经营许可的标准;员工服务规范与管理考核的制度;客户反馈处理的机制。

3. 相关部门应积极引进人才与优秀的旅游管理模式为文旅发展赋能,从而增加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的互动合作。

(三)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配套设施应该与贾汪区当地特色相互结合,从三个角度(道路交通设施、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进行完善与改善:

1. 完善道路交通设施。随着客流量的增长与外地游客的增多,完善基础地点设施(如道路、服务驿站、景区指引系统等)、引入智能化技术高效运作刻不容缓。

2. 完善环境卫生设施(如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桶等)。适当增加相关设施数量,合理分配保洁人员的数量,并做好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提高环境卫生质。

3.完善服务设施。一方面,重点打造宾馆,农家乐、景区接待区等服务区设施,做到保质与保量;另一方面,加强信息服务,如游览标识的设立与维修,网络通讯设施的建立与维护等。

(四)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利用网络传播便捷开放、多元互动、高共享度、传播广泛、强时效性等特征,对贾汪区进行广泛宣传。

1. 积极建设与及时更新景区网络平台信息:对贾汪区 “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进行及时介绍与信息更新,做出按时更新的四季旅游指导帖,鼓励当地年轻人与游客同步更新“贾汪旅游地”,涵盖旅游景点、美食小店等,供平台使用者互动和反馈旅游感受。保证公开信息(如公开开放的接待时间和联系方式)的及時性与准确性,从而保障游客的旅游体验。

2. 利用多渠道传播:在交流分享类社交平台(如微博、抖音、小红书等)进行。

3.增加生态旅游体验项目:以贾汪百年煤城的城市历史为背景,回顾采煤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过程,归纳整理现在的生态旅游特点,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项目。

(五)文旅融合提高核心竞争力

1. 丰富乡村旅游内容,由最观光式逐渐向沉浸体验式转变。

2. 为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该地商户应发挥各地的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可以利用乡村的山水村落、民风民俗等元素,从民间手艺、美食旅游、乡土工艺、农艺生产等等方面为游客定制路线。

3. 发掘各村特色文化,通过文旅融合为主要手段创建特色鲜明的“一村一品” 模式。

参考文献

[1]杨荫凯.资源枯竭型城市怎样实现结构调整[J].宏观经济管理,2002(01):30-32.

[2]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Progress in Geography,2010,29(12):1597-1605.

[3]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6):49-55.

[4]叶兴庆.中国的反贫困政策[J].经济研究参考,1996(01):8-18.

[5]刘彦随,陈百明.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2,21(03):324-330.

*基金项目:南京财经大学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327051Y)。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吴晓雨 刘忆龙 覃艺 马煜

上一篇:绩效考核模式下教师教学论文下一篇:实用型高等院校物流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