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探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能力越来越强,改革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国家和党的带领下,经前辈几代人的努力,我国无论是在经济、政治、科技、创新、生态环境都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与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金融发展探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金融发展探究论文 篇1: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探究

摘要:农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全新的机遇,完善农村金融机制,保障农村金融良好发展是农村振兴能够实现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依旧存在相应的问题,文章将针对农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措施,以期可以为我国农村金融稳健发展提供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农村振兴;农村金融;发展;问题

在农村振兴背景下,若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目标,仅仅依靠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与农业自有资金并不充足,还应当构建健全的金融体系,利用创新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达到农村发展的相关资金需求。

农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问题

农村金融机构缺少充分的支持

农村振兴战略的实行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农村地区的资金有限,创新金融方式,充分调动农村金融发展动力。可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仅仅有县城或是乡镇才设有金融机构网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一些农村地区设有小额贷款公司或是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可是往往资金有限,并且缺少专业化人才,往往应用粗放型发展方式,缺乏对支农扶贫的力度。另外,一些国有大型商业金融机构为防控金融风险,撤销在乡镇的网点,收回农村分支机构的信贷审批权,让基层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发展支持度大大降低,让农村地区资金紧缺,金融信贷匮乏问题越发明显[1]。

金融创新不能达到城乡融合发展需求

“建立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与政策体系,加速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宗旨是让高质量人才与社会闲置资金逐渐流向农村,进而推进农村振兴。目前,农村发展依旧存在成本高、小额信贷涣散、抵押物匮乏等问题。为防止金融风险,部分农村地区股份制金融机构将本运用在三农服务或是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均向城市大规模企业流转,造成农村信贷外流,如此即便农村拥有优质投资项目,也会由于资金匮乏而终止,农村金融供给极其匮乏,让城乡金融存在严重失衡。

未构成多元化金融支持机制

基于城市与农村发展状况而言,农村经济一直处于劣势,即便较为发达的地区也具有资金紧缺、金融机构数量过少等情况,通过金融发展实现农村振兴缺少必要的载体,未构成多元化金融支持机制。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构成包含邮储银行、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其中地方法人机构因技术、人员、系统等因素,在扶持农业产业发展与资金保障存在显著的不足;邮储银行大多农村代理金融网点无法办理信贷业务,自营网点在农村地区覆盖面不足。另外,农村区域金融机构缺少完善的分工协作体系,并未构成来良性竞争,缺少合理的资源配置,无法全面施展金融推进农村振兴的战略[2]。

担保与信用机制比较落实

企业与个人信用是担保与金融机构选择客户、风险防范与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可是农村地区由于多种因素,并未构建健全的征信体系,即农村信用体系。虽然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能够记录所有公民的信贷状况,但因农户金融活动与信贷业务不多,信用记录基本没有。在担保体系上,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由于宅基地、土地等不可当作质押物或是抵押物,农户信贷担保物有所约束,农户信用担保依旧农村信贷的重要形式。

农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相关对策

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相关研究显示,非正规的金融发展在农村发展中效用最高,其次为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最弱。构建传统金融在农村金融发展的主体位置是构建的主要方向。在农村金融发展中,提升客户金融意识与素养,确定其主体位置是金融服务体系的主要目标。在互联网时代下,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务必要加快发展区块链技术,构建与农村金融相契合的服务机制,把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让农户接受,通过数字化技术节约农民时间成本,完成信贷。构建客户经理+手机银行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始终是农村金融机制的薄弱部分,必须构建完善的投诉体系,让农村农户成为此项活动的监督人员。

对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进行创新

伴随农村振兴的持续实施,当前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已无法充分满足具体发展需求。所以,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能够为农户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能够有效缓解目前三农融资困难的问题。首先,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可限制在银行业。可通过构建农业产期货市场,积极引导农产品企业与大型农户加入期货交易,防止农产品出现价格风险。其次,不断开展土地出让收入担保贷款项目,对农业资金进行科学评估,进行相应的抵押登记。并构建不良资产转移体系,违约风险共担与补偿制度。再次,按照我国农村地区农业风险的差异化,对农业保险产品进行相应的创新,保费和风险几率、损失几率间的相关联。最后,持续健全财政补贴机制,不但要按照地方具体状况对各层级财政保费进行合理补贴,还应当基于农村角度着手,合理提高补贴类型[3]。

构建基于农业主体为主的增信体系

建立基于农业主体为主的增信体系,对于处理农村金融供给成本高、信息不精准、征信环境不完善等层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构架农村信用体系存在征信难的现象,需要基于创新农业主体为主建立信用机制,促进农户加入征信系统,可在几个层面入手,其一健全农村信用调查机制;其二构建信用大数据动态化监测体系;其三构建信用激励与约束体系。对积极改善个人信用记录的,可适当提升相应的贷款额度,不断由监督约束转化为激励引导。

建立基于三治融合为重点的农村治理模式

通过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为前提的方式提升农村治理水平。目前构建一约三会模式已是农村治理的主要手段,即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各项事务均有专人负责,全面提高治理效率。经过村民议事会商议决定农民授信环节与村民信贷额度和期限,当中还应当通过道德评议会设置诚信规范标准,通过村两委按照各戶具体状况明确贷款名单。此种治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效率,降低金融机构预先搜集成本,在法律规定范畴内为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搭建桥梁。

结束语:

农村振兴背景下,应当关注农村金融改革所存在的困难,紧抓机会,开展市场化运行,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扶持,防控金融风险,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村金融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任子贤.农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商论,2021(12):105-106+121.

李红磊,侯雨盈.农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21(09):91-92.

王莹.农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22(01):17-20.

作者:李金洋

农村金融发展探究论文 篇2: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能力越来越强,改革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国家和党的带领下,经前辈几代人的努力,我国无论是在经济、政治、科技、创新、生态环境都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与发展。而农村作为我国发展的一个重点区域,农村金融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点,其发展也越来越重要,它的建设与发展无疑处重要的位置,它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凸显,所以深入探究农村金融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发展;对策探讨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受到关注与重视。农村、农业、农民的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帮助与支撑。农村金融直属于农村区域的一部分,并且主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它有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特性。从这一定义就可以大概看出我国农村金融的定义与概念。虽然农村金融在我国的地位也逐渐攀升,但是农村金融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与问题。比如:农村金融产品过于单一化、信贷方向存在着偏差、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风险内容体系不够完善、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等等缺陷。所以立即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我们的第一步骤,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有待于提高,应该提出相应的有效的相关政策,使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加快,使农村金融制度与体系的构建趋于完善,为我国农村金融也更好的发展提供动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缺陷,加快农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村金融创新积极性,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

1 农村金融的基本概念

农村金融的定义是研究和致力于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一般前提。农村金融属于农村经济的子系统。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逐渐脱离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完成金融组织体系的构建。

事实上,一般人认为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的金融,但是随着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上述对农村金融的定义仅仅停留于表面现象,实际却没有理解其背后的深刻含义。农村金融有着复杂的系统,是金融与经济的交汇。农村金融由政府和市场一起进行调控,促进农村资金的融通,具有一定的规定性。

农村金融即农村的货币资金的融通,是农村经济、金融、货币与信用的组合体,是以信用为手段,管理和分配农村货币资金的流动。

2 农村金融的现状

我国经济逐渐出现双轨制的特点,从而使得金融资源进行了二进制的供应进而出现了二进制,一方面作为主导力量的政府,逐渐在农村形成了比较正规的金融部门,一方面,许多农村金融非公有制的经济部门需要二元制提供许多相应的信贷支持。虽然农村金融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其发展似乎受到抑制,所以对农村金融来说,其发展是有条件的。在金融市场中存在资源短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的问题,并且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没有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地导致了经济衰退,导致了资源配置不效率。并且土地的生产率也不够高,农产品价格低廉,我国政府部门需要针对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相应有效措施来解决其缺陷。

3 農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政策制度不够完善

政府虽然在农村金融的部分方面提出了利民政策,但是在贴息与核销坏账问题的方面还有一部分不足与缺失。在资金来源上,对于农村金融来说,获得途径少,成本比较高,费用大,担保问题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在农村金融的制度建设,信息环境,金融市场上都存在部分问题。部分金融机构进行放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与更多的回报,这样非常容易出现非法集资的现象与和投机行为,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和不稳定。并且非金融机构部门一直处在政府的监管范围之外,造成的问题也不断增多。

3.2 有效供给不足

政府在财政资金的运用上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城市与农村在金融资产方面供给与需求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理财与融资方面也存在着不和谐的问题,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由于市场定位存在模糊的问题,使得某些金融产品不符合农村市场的需求。这些都使得农村金融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方面的缺陷。由于资金来源的不足,使其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3.3 产品损失并且单一化

随着城市与农村的鸿沟不断扩大,农村金融获得贷款的方式也得到了削减,使得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并且,农村金融的产品过于单一化,不能满足群众对商品多样性的需求,进而造成了资金浪费,同时也会相应地影响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实施。种类少创新度低等,也给农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障碍。由于其获得的资金支持不足,进而导致了产品的缺失,农村金融产品的中心大多数在城市中的个体经济内,使得农业金融所需的产品的开发严重不足。

3.4 借贷体系不完备

农村金融制度体系与管理制度都存在着问题,由于民间借贷为农村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使得民间借贷在发展上比较迅速,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对于民间借贷上存在冲突矛盾,对民间借贷比较排斥,其没有被保护在正常的监管范围之内,使得民间借贷的发展存在着极大的风险,直接增加了我国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矛盾,使得农林金融的稳定性降低,在某些区域必然存在着相应的金融风险,若不加强监管与引导,势必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3.5 金融排斥现象普遍

金融排斥是指在一些相对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不完备的金融市场体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和金融经济发展中,许多家庭经济,个体经济,企业经济都发生被排斥的现象,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对重工业高度重视,对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的关注不够到位,重视程度不高,并没有合适的政策对农村金融长期以来的发展进行帮助与支持。近几年来,国家实施许多建设新农村的法令,使得农村经济再一次产业的加速升级。另外,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够均衡,经济基础低和居民收入水平低,也是导致发生金融排斥现象的重要原因。

3.6 农村经济基础较弱,风险较高

农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制度不够完善,其产业的结构也不够合理,都是导致农村金融经济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农村发展没有充足的资源,其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生产水平比较低下,活力不够的状况。而且,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在农村中没有收到高度重视,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的风险相对较高,直接或间接地部分转移到了农村金融中去,进而导致了农村金融的风险。

4 为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4.1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

农村机构应该对以前的单一化服务模式加以改善,根据自身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身特性,从自身定位,对市场进行具体分化,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要,提供不同高质量的服务。另外,也应该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准入门槛,增加服务的多样性,具体落实国家政策,对农民的贷款进行合理的引导。增多信托公司进而鼓励农民创业,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的相关法律措施,实行有效的保护,打击不合理行为,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提高市场活力,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4.2 建立保险与担保体制,提高抗险能力

对于农村金融保险制度体系的建立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展开。首先,需要设立专业型的保险公司,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其次,相应的引进有关农业保险的外资,由于外资的支持,使得保险体系更为壮大完善,为了提高农民抗风险的能力,建立相关农業保险体系是必要的。各级政府部分也应该积极促进中小企业担保企业的建立和实施,为了提高公司的资金实力,完善相应的担保补偿机制,政府需要做出具体的措施,在其财政收入中提出部分进行分级担保,建立不同的担保基金,有效的担保措施可以部分解决贷款的问题。

4.3 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不完善问题,政府可以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比如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增加转移支付,降低税率,从而增加需求,中央银行也可以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比如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进行债券的买卖,对利率进行调节,降低利率,促进投资,使得农村资金来源充足,并且有效地发挥资金的积极促进作用,对农村金融也可以实施相应的差别化利率政策以及信贷政策,使得资金流向更有效的部门。也可以对新建立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相应的补贴,给予优惠政策帮助其发展,完善财政与货币政策,二者紧密结合,为三农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支持,对中小农村企业支持,加强实施效果,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4.4 加强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构建

应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机构的有效构建,打牢基础与根基,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效果。强化农村银行的政策性服务功能,充分激发起服务体制,使其高速运转,为其提供坚实的后盾,完善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及时调整管理模式,简化传统繁琐的程序,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管理费用,降低成本,拓宽资金筹集功能,为农村金融注入活力。合理配置存款贷款业务,加强资金循环,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使资金得到合理的分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农村金融历史背景的了解,对农村金融基本概念的深入,结合各个层次综合探讨了农村金融在现代经济化体系社会的基本状况,统筹兼顾分析了影响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矛盾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对有效的方法对策。我认为,农村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一部分,农村金融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点,政府及社会各个部门应该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添动力,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增活力。

参考文献

[1]晏露蓉.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J].金融纵论,2010,(2).

[2]潘淑娟.多层次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构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3]康泉.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金融纵横,2011,(2).

作者:杜文博

农村金融发展探究论文 篇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探究

摘  要: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国家非常关注的,每年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而农村金融在三农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在面临一系列挑战,农村金融发展是值得重点关注的课题。现如今我国农村政策效果发生很大的变化,以期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政策保障。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路径。

关键词:三农,农村金融,发展路径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金融开始全面普及,其发展政策更是为农村经济进步提供更了重要保障。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也逐渐朝着规范化、市场化进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当地金融行业多元化发展进程。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行业在长久的发展和创新道路中,随着政府的有效监管,农村金融机构逐渐趋于正规化,金融服务产品也越来越多,极大的推进着农村地区经济的繁荣稳定发展。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也备受关注,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农村金融政策,以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金融的支持,也取得了一些积极作用,但仅仅依靠这些政策无法形成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因此许多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只是将国家政策当做辅助措施,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加上农村地区的资源限制,很多金融行业人员不愿前往农村工作,导致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下,在内部管理上缺乏工作经验,无法创新新的管理模式,进而阻碍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积极发展。

2、农业机构与金融机构发展不协调

我国相关部门及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在我国农村经济市场中,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和农业个体户的资金需求是最主要的,这种现象反映到农村金融机构上,信贷为了满足各种经济需求,衍生的多种金融模式影响了农村经济体系。农村金融债务问题越发严重,农村要想健康发展经济,就需要获取大量的资金支持。若农产品经济收入无法满足经济发展时,就容易出现金融债务问题,不仅降低了经济管理工作效率,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长久发展。

3、金融市场监管力度不足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监管相对落后。大部分农村工人、农民自身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甚至从未接触过金融资本市场,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但我国农村农民的耕地面积具有分布广泛、个体面积小的特点,经济收入有限,再加上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主要金融产品为信贷和保险,在缺乏合理的监管体系下,金融市场的缺陷就大大阻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路径

1、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工作

加强农村金融发展,开展金融工作过程中注意强化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工作,并基于移动网络,媒体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向农村地区普及信息技术程度,从而提升中国农村金融行业信息采集工作的效率,之后对农村地区金融用户信用等级进行统一评估。优化农村金融行业信息保存系统,金融信息管理人员要按照银行规定,提高信息保护意识,落实个人责任制,避免出现用户信息被盗用、信息缺失等现象出现。当地农村县政府应尽好监督和引导工作,加大对当地区域金融行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通过积极鼓励保险行业参与到农村金融保险建设项目中,从而有效降低农村用户的金融贷款风险率。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过程中,政府部门及金融行业也应积极建设人才培育体系,在实际操作方面,当地政府也可以给予地方科研机构及高校政策支持,以此为农村金融行业建设人才队伍提供保障。

2、加强农村金融产品管理

金融机构应认清自身发展特点,明确发展方向,并与地方金融政策相结合,实施有效的服务产品研发和应用。我国农村金融行业在产品管理前要做好地方经济情况调查,通过采集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和金融信息,结合当地用户特点及服务需求,寻求新的产品创新。在对金融产品进行管理时,金融单位应要求管理人员诚信服务,不以私欲影响金融产品服务质量,为机构建设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农村金融产品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要定期结合农民需求变化,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和结构调整管理,加强优质金融服务产品研发力度,为当地金融用户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在对农村金融进行管理时,还要注重构建和完善金融风险预防和管理机构,持续关注金融产品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是否完善、合理,不断探索新的产品管理方法,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利益。

3、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监督管理

建设完善监管部门,当地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督管理,从而为农村地区金融行业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监管部门在收集到当地金融市場有效信息时,必须及时传输给政府直属部门,遣派专业监管人员对信息进行管理。在农村金融市场建设过程中,也要重点关注欺诈和投机行为的监督管理,加强投资理念偏差防范工作,在如何应对政府过分担保金融产品带来风险方面,必须建风险补偿机制,并通过采取分摊入股形式降低和管理金融风险。政府在制定金融体系存款利率及贷款利息方面,可以适当留出当地金融机构额度调整空间,鼓励其进行自主定价,以此大力推进当地农村金融行业的自主发展。在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当地政府的监管部门可以加大资源投入。监管部门也可创设并应用多元化的监管方法,包括风险监管、功能监管及审查监管等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及时发展解决农村地区金融市场风险问题,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建设。

三、结语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金融服务体系,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有着关键作用。现如今,就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理论发展来看,农村金融的发展并不能完放任市场体制调节,政府除了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外,还应结合各个部门,相互配合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收入,以此提高农村人员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剑峰,林文玲 .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9):77-78.

[2]  邬思懿 .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分析[J]. 农村实用技术,2018(06):14-15.

[3]  丁志国,张洋,覃朝晖 .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J]. 农业经济问题,2016,37(01):68-75+111.

作者:贺垚

上一篇:公立医院管理会计论文下一篇:体育证券投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