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评估探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目的/意义】利用AHP法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可为该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其他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借鉴。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生态旅游评估探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态旅游评估探究论文 篇1:

试论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摘 要:生态旅游是一种低碳、绿色、可持续的旅游经济产业。论述了生态旅游类型的划分和生态旅游开发的不同层次,并分析了生态旅游文化的内涵,包括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对客源地文化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文化内涵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文化;旅游景观;发展策略

一、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层次和原则

(一)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层次

生态旅游开发的层次包括大众化的生态旅游产品和特种生态旅游产品[3]。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些新奇的生态旅游产品和运营模式已经得到游客的普遍欢迎。绝大多数大众化的生态旅游项目已经不太适应当前我国新时代的发展背景,急需进行提档升级。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关注生态旅游开发的国外市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形式不断拓展,对于国际游客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生态文明成果显著,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这些都是丰富的素材,也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有效促进。我国著名的景点,如大兴安岭原始林景区、万里长城、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呼伦贝尔大草原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景区,这些生态旅游景区都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也是我国对外展示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旅游产品的重要窗口。

(二)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其开发过程要有全面的科学评估,不合理地开发就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一种破坏,也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生态损失,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生态旅游业的短期发展,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因此,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坚持开发与保护结合的原则、社区居民参与的原则、政府主导的原则、市场导向的原则、立足于精品的原则、整体协调的原则,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是以生态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区(点)的客源市场吸引力等级为基础进行分层级开发。

二、不同生态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一)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产生的能够使游客产生美感享受的景观资源,包括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景观、动植物景观等,其对于人类深入了解和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及其审美感知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对青少年进行自然科普宣教的理想场所。自然景观资源在转化为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会产生文化色彩,因此,自然旅游资源是景观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统一体。在开发自然旅游资源时,应该重视其文化价值的挖掘,在突出其自然美的基础上提升文化价值,使自然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在游客面前,增强景区的吸引力。

自然景观的科学内涵。自然界中所有的自然景观都存在着相互联系,而且也表现出一定的科学价值,这是自然景观科学内涵的基本原理。很多游客在生态旅游过程中,都会自发的追求自然田园之美,希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这都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需求。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重视自然景观的科学内涵规律,并将其内化在旅游产品的功能设计上。如,庐山的飞来石、王家坡的U形谷、第四世纪冰川遗迹的形成,反应了地质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类型。

自然景观的美学内涵。自然美的文化内涵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美学认知。在自然景观中,大山有雄、奇、险、秀、幽之美;山河湖海有清、静、雅、包容之美;生态园的果树、鸟类、鲜花有纯自然之美。因此,旅游开发应注意审美的需要,发掘有助于审美的要素和方法,并予以审美引导,以求把最美的侧面和瞬间展示给游客。自然景观的美学内涵是朴素原野之美,我国的传统自然哲学观也深刻地体现了这种思想——以自然之美为最高追求境界。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人文旅游资源是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为了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层次就应当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随着生态旅游的繁荣发展,既要发掘与客源地类似的同质文化促进文化的交融,又要发掘不同于客源地文化的地方特色的文化,这样才能使游客的文化差异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要强化宣传旅游地文化给境外游客带来的文化认同感,发掘人文景观中包含的神秘文化成分,以满足游客的寻幽猎奇的文化需求。在提升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时,一定要从吃、住、行、游、娛、购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塑造当地的社会风情,充分挖掘地方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内涵,以增强游客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的体验性。

(三)对客源地文化的认知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原本的卖方市场已经无形中变成了买方市场,市场导向的重要性体现了出来,旅游开发越来越依赖于市场的需求。因此,在文化完成初期的发掘之后,在进行提升之前还必须有一个过渡阶段,就是对客源市场文化的研究并进行相关的文化推广和普及。只有对客源地潜在游客的地域文化、历史、现状和需求进行全面地调查研究,才能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进行合理化地整合和提升,才能吸引尽可能多的客源并实现综合效益。如,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游牧文化”、北京地区的“人文历史文化”、东北地区的“雪景森林文化”、西藏地区的“藏传佛教文化”、江西地区的“红色革命文化”、广东地区的“岭南山水文化”等,都是国内客源地文化地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要开发客源地文化就要从文化的来源、发展和特色方面做文章。因此,要实现文化的开发和提升,开发者必须下大功夫研究客源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认同程度及其文化需求。

三、国内生态旅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内现有旅游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旅游管理体制应该不断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当前我国的旅游管理业还基本停留在对园区旅游管理的层面上,顶层设计及其管理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了管理的滞后性。

生态旅游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政府、企业、社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者,以及构成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受到诸多限制:我国政府关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保障、检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尚未确立;企业无论是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上,还是在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上都没有优化的模式;社区是被动的承受对象,教育培训和参与旅游业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自然保护区的设施设备、环境评价、容量控制等问题尚未解决;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还有待提高,对其行为的引导和约束、教育方面不完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还不成熟,都还处在初始培育阶段。

主要问题还是来自体制。一般而言,生态旅游作为彰显地方特色,地域民族文化的一项产业,持續时间更为长久,活动区域也比园区旅游的区域要更为庞大与复杂。虽然国内相关职能部门为园区游览制定的相关法则法规经过几十年的实施修订已经比较全面与完善,但对近几年兴起的生态旅游还没有相关的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来予以规范,使得旅游与环境保护发展不均衡;另外政府的越权行为,过多干预企业的运作方式的一些做法也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究其原因,这种情况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造成:一是政府行政部门还是沿着过去计划经济的思路运行,且受自身收入利益的驱使,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同时未能从促进环境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景区部门进行科学的干预,影响了生态景区的科学运行;二是我国旅游行业受政府领导的惯性由来已久,行业自身缺乏自信心,加之存在多年的潜规则,都使得企业安于听从政府的领导安排,而忽视了生态旅游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

(二)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自兴起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追捧。在我国,尤其是国家调整经济战略将旅游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后,生态旅游更是广泛地引起了地方政府和行业经营者的高度关注。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地方将当地的生态保护区改造为生态旅游区,且在不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评估的基础上,不加节制地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盲目地添加新的景观和供游客使用的设施;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不到位,造成许多原生资源不可逆回的损失。这主要缘于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时间不长,生态旅游观念产生比较晚,对保护资源与环境有利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对生态旅游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层面。

香格里拉,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它曾经是中国生态旅游的一个典范,但如今,这云南最后的净土也遭劫难。香格里拉的下给温泉,是热泉形成的典型的地质景观,极具观赏性和科研价值,景区内的喷气孔尤为罕见。但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相关部门在不了解喷气孔的地质构造及规律的情况下,企图将喷气孔变为“桑拿浴”场所,结果严重破坏了稀有旅游地质景观。该县的另一处地下泉天生桥“彩泉”,因被“现代化”装饰而失去了“彩泉”再现的自然条件。西南净土香格里拉,在旅游开发的大潮下难逃劫难。像内蒙呼伦贝尔大草原,蓝天白云,烈马柔情,一望无垠。但是草原的边缘植被严重退化,露出岩土,风沙弥漫;饭店林立,垃圾遍地、凌乱芜杂,触目惊心。如果相关部门不未雨绸缪,对此加以高度关注,几年以后呼伦贝尔的草原生态环境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参考文献:

[1] 高华斌.紧扣多元化市场需求 “产业用”发展更接地气.中国纺织,2021,第C4期

[2] 刘鹏屹,邹亮.生态文明背景下旅顺张家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漫旅,2021,第8卷,第C1期

[3] 金啸宇.绿色植物在生态旅游中的构建策略.漫旅,2021,第8卷,第C1期

[4] 王杨,马媛媛,宋博.基于可持续理念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市场,2021,第30期

[5] 蒋清松.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融合发展探究.农村科学实验,2021,第28期

[6] 冯丽丽.分析如何做好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工作.农村科学实验,2021,第28期

[7] 肖仁富.化工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研究.区域治理,2021,第28期

[8] 唐勇.江油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讨.大科技,2021,第28期

[9] 石琳.做好“产业+”大文章 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营销界,2021,第26期

[10] 赵娜.森林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思考.南方农业,2021,第15卷,第26期

作者简介:

聂宇婷 19980927 女 汉族 辽宁省鞍山市 旅游管理

于健  19980212 男 汉族 辽宁省辽阳县唐马寨镇西泗河村 旅游管理

作者:聂宇婷 于健

生态旅游评估探究论文 篇2:

基于AHP法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摘 要:【目的/意义】利用AHP法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可为该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其他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为例,采用AHP法构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模型,从生态旅游及历史文化资源要素、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3个方面筛选出生态旅游区的休闲娱乐价值、教育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生态环境、配套设施、交通条件、市场环境等22个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获得各指标权重,进一步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結果/结论】结果显示,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资源类型多样、旅游客源市场条件良好,旅游开发潜力较大,但是存在知名度不高、资源聚集度较低、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尚不完善等问题;根据评价结果对该地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生态旅游评价;风景旅游区

文献标志码:A

Key word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cotourism evaluation; scenic tourist area

作为中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福建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优势。就目前来看,南平市武夷山、宁德市太姥山以及福清市石竹山等生态旅游区因规划较为完善,吸引了大量游客,当地居民乃至全国游客对生态旅游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度也在增加,从现有的生态旅游研究方向来看,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领域,如姚珏[1]、山杉[2]对生态旅游的保护措施进行研究,葛宝明[3]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进行分类,但这些文献大多是对目前已有的材料和资源进行整合和再梳理,多停留在对生态旅游相关情况的介绍,而从实践统计数据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价的文献还相对较少,且专门运用AHP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估的研究也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运用AHP法即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旅游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为例,调查评价该地区生态旅游及历史文化资源要素、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通过权重分析找出其可改善之处,为其提供科学的改良意见。

1 灵应寺风景旅游区概况

灵应寺风景旅游区坐落在福建省南安市洪梅镇巍峨秀丽的玳瑁山中。始建于五代后唐的闽南千年古刹灵应寺,是南安市唯一的国家级“3A”风景旅游区和省级森林公园[4]。灵应寺风景区保留着诸多独特的宗教文化遗产,并荟萃着大自然的风光精粹,目前仍完好地保留着闽南稀有的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名树——千年油杉。灵应寺风景旅游区占地面积300 hm2,年均气温15℃~20.8℃,平均湿度76%~79%,年均降水量1420 mm,年均日照2049.2 h,日照率46%,风景区气候宜人,是游客的避暑胜地[4]。旅游区内拥有雕像石塔、放生池、流水瀑布、亭阁小榭、欄杆花木以及山门曲径,盘山水泥公路蜿蜒曲折,错落其间,整个寺区布局有序,环境优美,具有极高的观光旅游价值。可见,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该景区是由市政府投资规划,市政协民宗委、市民宗局、市旅游局联合管理,旨在将其打造成全国著名、地方一流的生态旅游地。因此,选择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进行评价,不单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还具备实际的参考价值。

2 评价过程

AHP法即层次分析法,是著名数学家萨蒂在20世纪提出的一种实用性决策方法,其能够对展开的影响因子进行评价,具有多层次、多目标的特征,可以克服以往在作出决策过程中因为相关的影响因子无法进行量化而导致的偏差。

2.1 评价指标选取

根据生态旅游区应具备的特征,以开发生态旅游区市场为目的,构建评价模型体系。在参阅大量文献,结合咨询相关生态环境专家以及对包括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内的生态旅游区进行实地调研取证的基础上,笔者将该模型设置为4个评价层:将生态资源综合评价设为目标层A;影响生态旅游区开发的影响因子设为制约层B,这包括了生态旅游及历史文化资源要素、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在制约层的基础上,将三者所包含的影响因子进一步细分,用要素层C和指标评价层D表示(具体的影响因子情况见表1)。

2.3 评价指标等级赋分

在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得到确定之后,笔者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进行等级赋分。(1)在人文历史景观方面,由于历史时间的久远性对生态旅游地区的文化底蕴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将根据所在旅游区的真实历史情况来酌情赋分。(2)在科研价值方面,因科研价值还涵盖教育尺度,其涉及面广且重要性程度有高低区别,所以采取综合评分会更具备客观真实性。(3)在评价生态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方面,鉴于生态旅游区的娱乐休闲和视觉观赏功能无法量化处理,本文通过深入实地进行抽样调查,并结合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按照参与调查人数中了解该旅游区的人数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分。赋分区间为0~10分,1~2分代表较低,3~4分代表一般,5~6分代表比较高,7~8分代表很高,9~10分代表非常高,具体赋分情况见表3。

2.4 结果与讨论

为了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进行生态旅游区综合评价,通过整理经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得来的数据,对评价模型中各层级对应影响因子进行取值赋分,利用YAAHP软件进行计算得到各指标权重,最终得到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综合评价总分为5.93,各指标得分见表4。进一步探究各指标得分高低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但生态旅游及历史文化资源要素得分为3.64分,表明虽然灵应寺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景区内除了灵应寺外,其他建筑属于近年来新建的,因而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够。(2)灵应寺风景旅游区内植物种类多样,具有科研价值及开展实地教学的能力,同时旅游区内物种的多样性也带来了较好的视觉观赏价值和居民休闲娱乐价值。尽管如此,旅游区仍存在物种特殊度不高、聚集度较低的情况,因此其环境特征分仅为1.36分。(3)由于旅游区所在地南安市委市政府对服务旅游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全市社会治安情况良好,交通规划建设也在逐渐完善之中,因此综合评判其旅游开发条件得分为0.93分。(4)灵应寺风景旅游区所处位置与当地其他名胜古迹,如蔡氏古民居建筑群、郑成功纪念馆以及南安香草世界等实现了资源上的相互补充。(5)旅游区的游客主要来自沿海各省,但以省内游客为主,客流来源广,消费能力较好且受教育水平较高。

3 结论与对策

本文基于AHP法构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进行实例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一致,说明本方法可信度高,可适用于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可为该旅游区的后续深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其他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借鉴。

文章通过AHP法建立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将各影响因素分为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种类型,其中将资源的存在情况、生态气候、环境特征、植物生存条件以及旅游区要素等作为客观条件,将历史文化、科研教育以及旅游价值等功能作为生态旅游区的特色纳入主观评价体系,由此对生态旅游区的抽象影响因子进行了评价。通过计算得到位列前三的指标及其权重分别为:历史文化价值最高,占0.151,其次是视觉观赏和娱乐休闲,分别占0.112和0.093。可见,地方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要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价值。从得分情况看,环境特征为1.36分,开发条件为0.93分,分数相对较低,与之对应的指标层影响因子中配套设施所占权重为0.014、基础旅游设施所占权重为0.015、交通条件所占权重为0.017,都处于低水平,虽然这些指标在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中的占比甚小,但依然要重视其对生态旅游整体发展的作用,特别是交通条件因素,因为它是确保消费者选择出游的基础条件。因此,当地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如增加旅游区内的停车位和休息驿站的数量等,同时也应加强对景区商户的管理,要及时处理消费者所提出的景区消费过高等问题。而针对旅游区内物种集聚度和规模化程度所占权重低的情况,则需要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旅游区内的物种多样性及景区规模化程度,进而才能吸引更多游客。

参考文献:

[1]姚珏. 舟山偏远海岛东极岛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定位研究——情景海岛生态旅游模式的提出[J]. 现代装饰(理论),2013(3):180-181.

[2]山杉. 基于旅游地理筛选理论的茶文化旅游模式分析[J]. 福建茶叶,2016,38(1):103-104.

[3]葛宝明. 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J]. 民营科技,2015(9):228.

[4]海峡都市报.南安市灵应风景旅游区[EB/OL].(2013-09-23)[2020-02-12].http://www.mnw.cn/zt/679166.html.

[5]曾涛,邸雪颖,杨光,等. 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5):110-113.

作者:刘文图 黄梦岚 蔡栅梅

生态旅游评估探究论文 篇3:

试析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

摘 要:当今时代是经济的高速发展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于日常工作、生活之外的精神娱乐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从而推动了我国生態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旅游项目在传统旅游业上进行创新,在旅游业今后的发展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项目正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旅游的同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要充分重视。本文将就生态旅游发展的状况、前景作初步分析并强调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对于生态旅游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生态旅游;经济管理;重要性;措施

引言

生态旅游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以环保为主题的旅游方式,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项目的推出收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对于经济增长点的提高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过分关注,以及旅游商家的过度推广必然会造成旅游景区的超负荷载客,景区的自然景观必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要保护自然景观的可循环性观赏,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业,必须要做好现存机制下的生态旅游行业经济管理。只有做好生态旅游行业的经济管理,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旅游业的健康、有机、持续、稳定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点。

一、 探究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最新定义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内涵指的是,实现旅游真正的价值,不再是只为赚钱和观看景观,而是通过体验、观赏、理解来真正的保护环境,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景观多且广,自然景观对于旅游行业造就的财务毋庸与旅游行业的发展对自然景观造成的破坏是相互的,所以要想做好生态旅游这一旅游业的新的突破口,就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二、 当前生态旅游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 盲目的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

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初步探索阶段就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旅游开发地区的不了解,以及不科学的评估,造成后期的盲目开发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在旅游地区开发成功之后投入市场,对于利益的急迫追求势必会对自然景观以及自然资源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对于生态资源也会造成过度浪费,这样不计后果的开发生产,对于生态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严重的还会破坏生态平衡。

(二) 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所谓的生态旅游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并以维护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为责任,现在的旅游开发为了能够吸引游客,方便游客住宿出行,在自然生态景区内修建宾馆、度假村、饭店以及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娱乐项目……这些不仅有悖生态旅游开发的初衷,而且对于当地景区内的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扰,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得生态旅游沦落为世人娱乐的俗物,失去了生态旅游真正的意义。

(三) 对于环境保护不够重视

近几年来,我国的旅游行业不断的遭到大众的吐槽,这不仅是黑旅社、导游推销以及实际旅游项目与旅社描述不符等旅行社与游客之间的摩擦矛盾,更多的是旅客对景区造成的环境破坏。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全国人民生活条件转好的今天,更多的人民群众在假期选择去景区旅游,景区内常常出现人山人海的现象,人一多,对于景区内的设施、环境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破坏。现今,我国大部分景区内的水质、土壤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景观建筑也有不同程度的破损现象。我国是人口大国,在全球都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势必会加紧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如果不重视环境保护,科学的规划旅游发展、轻视管理制度,那么我国的生态旅游将很难起步。

三、 解决生态旅游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一) 突出特色资源,完善管理机制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全国各地的自然景观数不胜数,也因为各地气候、地形的不同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在旅游景区开发阶段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景观的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地方特色。要做到突出地方特色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就要求开发者在进行筹备时要科学合理的分析当地的自然资源,并对当地民俗民风做深入的研究,合理规划,吸引游客。

(二) 做好景区的规划和评估工作

在建设旅游景区的关键阶段,策划人要详细的了解景区内部资源的构成要素,对景区后期的推广做好详细的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景区建设方案,在保护景区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景区资源,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景区的可持续观赏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与传统的旅游管理不同的是,生态旅游管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它结合了旅游管理、经济管理以及生态管理三类,更具综合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生态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样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此,生态旅游业要想在新时期实现突破,找到发展的可行方案是前进的关键,必须看清形势,找准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管理方案,寻求新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才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程杰晟.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措施探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20-21.

[2]朱丹.生态旅游景区质量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6,(17):47-48.

作者简介:

闵成志,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作者:闵成志

上一篇:物理学科思考对策论文下一篇:景观水体污染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