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信贷消费探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研究

摘要:消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GDP的贡献率为58.80%,超过了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来源,但是,相较于美国、日本、欧盟、印度等其他世界主要或新兴经济体,一方面,我国居民总体储蓄率水平明显偏高,仍然具备较大缩减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明显偏低,仍然具备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和国内产能过剩的双重挑战,进一步扩大内需,成为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独立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我国的消费信贷就是在这样一种扩大内需的现实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消费信贷是指银行、信用合作社、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面向个人和家庭开展的用以帮助其完成特定消费行为实现特定消费目的的贷款,是消费者在当期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贷款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特定金融行为,2017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达到了31.52万亿元人民币,是2004年底消费信贷余额1.99万亿元的15.84倍。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仅有三十余年,在经历了早期的摸索期、前期的成长期之后,目前正处于壮大发展阶段,当前在我国开展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大致包括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持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消费信贷产品有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房产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贷款、旅游贷款、综合消费贷款、小额质押贷款、医疗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等,消费信贷需求主体绝大部分位于城市区域,且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当前,我国消费信贷法规政策种类较多,涉及消费信贷法理依据、信用环境、机构行为、业务操作等多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范我国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从宏观经济的视角考量,促进了国内居民潜在消费需求的释放,提升了国民经济的总需求水平,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理论,有利于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从微观经济的视角考量,缓解了消费者当前消费决策时面临的预算约束限制,拓宽了消费者可选择的消费组合空间和消费分布时间,根据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有利于提高消费者获得的效用水平。但是,在消费信贷带来的宏观国民经济增长作用和微观消费者效用改善作用之外,从中观经济的视角考量,还存在着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如近年来引发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产业结构失衡、房地产占比过高、新兴行业发展缓慢等问题,本文认为现有的关于消费信贷的研究文献更多关注的是消费信贷对宏观国民经济的总量增长作用和对微观消费者的效用改善作用,极少涉及到研究消费信贷对中观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尤其是目前现实经济运行中表现突出的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切入研究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第一个维度,从横向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之间的分化作用,即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呈现出的过快发展趋势,国民经济产业之间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其结果是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出现投资过度、产能过剩、价格紊乱等问题,而其他产业则容易陷入投资不足、需求低迷、产品积压等发展困境。第二个维度,也是从横向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即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呈现出的企业之间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少数几家巨型企业“赢者通吃”,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日渐式微”,而巨型企业是产业垄断僵化之源,中小企业是产业创新活力之源,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企业发展的两极分化最终将影响到产业自身的发展前景。第三个维度,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在各个时期发展的分化作用,即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发展的周期波动性,产业自身固有的发展周期属性和消费信贷政策外在施加的收缩和放松干预,最终叠加放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周期波动的幅度和频次。本文试图结合现实经济运行中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分析、现实分析、实证分析等三个方面出发深入客观分析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形成机制,并对此提出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以期尽可能消除或减弱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引导或发扬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均衡促进作用。本文共安排了六个章节,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技术路线、可能取得的创新点、研究难点和研究不足点。第二章,我国消费信贷概况,主要包括本文研究的消费信贷的范畴,我国消费信贷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现状,并对比介绍当前消费信贷体系最完善国家——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第三章,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理论分析,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和分化作用的概念,我国消费信贷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者、金融机构、生产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市场行为的影响机制,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分析。第四章,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现实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现实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现实分析。第五章,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理论模型构建、数据采选和实证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的理论模型构建、数据采选和实证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的理论模型构建、数据采选和实证分析。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在完成全文前述理论、现实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梳理精炼出全文的分析结论并提出一些尽可能实用的政策建议,以期达到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综上所述,本文在运用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理论分析、现实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相结合等多类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分别将消费信贷作为主要特征变量将国民经济产业区分为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和其他产业,并借鉴Feder研究出口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思路及模型,推导出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和对其他产业的挤出效应,从而得出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将消费信贷作为一项重要变量纳入行业集中度的决定模型,从而得出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影响程度;借鉴Gerlach and Peng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和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研究成果,运用HP滤波法、VAR模型、ARDL模型分析消费信贷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效应大小来代表反映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不同时期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我国消费信贷在经历了早期的摸索期和前期的成长期之后,目前进入了发展壮大期,消费信贷总量规模已经可观,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宏观总量作用和消费者效用的微观福利作用已经显现,但是,相比与消费信贷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我国消费信贷在结构上仍然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消费信贷覆盖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者群体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当前消费信贷覆盖消费行为的片面性、消费信贷投放规模和结构的城乡差异性、消费信贷供给主体风险偏好的保守迟滞性、消费信贷市场行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第二,消费信贷降低了消费者的预防性储蓄,帮助其突破流动性约束,提高了消费者的当期消费水平和效用水平,金融机构偏好向那些底层消费品具有良好的价值属性、流动性好、保值性强、甚至可以增值的消费行为提供消费信贷,当前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机构生产性贷款的安全性,增强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但整体性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风险偏好水平,相比于消费信贷对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影响,其对生产企业的影响是间接性和滞后性的,消费信贷影响了生产企业的销售、生产和投资行为,生产企业上述行为的变迁最终形成了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第三,消费信贷促使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消费品需求扩张,带来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的扩张,消费信贷通过提高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还促进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整体经济利益的提升,现有消费信贷基于风险管控、效率提升等角度的考量呈现出的业务选择倾向性,也有利于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的头部企业发展,消费信贷的扩张收缩周期叠加产业本身的扩张收缩周期还会加剧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周期波动的幅度和频次。第四,消费信贷供给主体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执行的双重风险控制机制会间接抑制其他产业特别是具有较高风险的新兴行业的信贷资金供给,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带来整体信贷资金成本上升也侵蚀了其他产业的利润,此外,消费信贷快速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从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冲击。第五,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都表明了消费信贷扩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的差距,实证结果显示,在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产业的促进作用和对其他产业的挤出作用的综合影响下,消费信贷促进直接受益产业每增长1%,消费信贷直接受益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产值之间的差距增加大约相当于当年国民经济产出总值的0.2%;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还共同表明了消费信贷还扩大了消费信贷产业内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发展的差距,实证结果显示,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每提高1%,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前10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将提高0.16%;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同样表明了消费信贷加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周期波动的幅度和频次,实证结果显示,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消费信贷增速波动加大1%,产业增速波动增大约0.45%,反映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波动大约有45%的部分是由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波动所引致的,消费信贷确实加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的周期波动。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为尽可能消除或减弱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不利分化作用,引导或发扬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有利分化作用,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拓宽我国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具体包括:顺应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推出新的消费信贷产品类型,如用以满足居民培训教育消费、休闲旅游消费、美容健康消费等高层次的德智体美类需求为主的发展型消费贷款;着眼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加快补齐当前广大农村地区消费信贷发展欠缺的短板,金融机构可以将原有在城镇地区发展较为成熟的消费信贷产品经过简单调整后复制到农村地区;贯穿自然生命周期,伴随着消费者年龄阶段变化提供相应的消费信贷,既能够有效地降低金融机构的获客综合成本,还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在长期信赖的客户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发展创新消费信贷。第二,转变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式,具体包括:将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重点向被授信主体—消费者倾斜,逐步淡化对底层消费品价值属性的依赖;将消费信贷授信安排由基于单项消费行为的逐笔授信安排转变为基于消费者日常消费支出总额的综合授信安排,如此,既能保障消费信贷供需主体的效率和效益,而且消费信贷金额将按照消费者既有的消费习惯被更加均匀地使用在各项消费支出行为上,从而,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总量效用和对消费者的微观福利效用得以发挥,而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得以缓释。第三,提升全社会消费信贷的服务水平,具体包括:积极传播推广消费信贷基本知识,倡导正确的消费理念,合理引导居民开展有序的消费行为,有效地将消费信贷概念传递给广大城乡地区的居民,促进消费信贷在各类消费者群体中尽可能的均衡发展,弱化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合理培育全社会形成健康适度的消费文化,促进形成与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相匹配的消费行为;创新融合切入各类消费场景,促进消费信贷在各类新型消费行为中得到便捷运用,推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满足人们消费多元化需求,消除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不利分化效用;以电子化、信息化、移动化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消费信贷的服务水平,让消费信贷的申请可以达到“随时随地”,使得消费者愿意在各类新型消费支出中使用消费信贷,从而促进新型消费的快速增长,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端化,并且,新的技术手段运用还能起到阻断以往信用卡贷款等其他消费信贷违规流入房地产的路径。第四,淡化消费信贷的政策职能,具体包括:从长远和整体层面规划消费信贷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在短期和微观层面放开对消费信贷日常经营行为的干预,尽可能的规避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的“大起大落”,保持消费信贷平稳有序发展;不仅要追求数量众多的消费信贷供给机构,更要注重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信贷供给体系,未来要允许并鼓励小微金融机构、产业系金融机构,甚至是非金融机构合法地参与到消费信贷经营中来,才能促成消费信贷涵盖更多的消费者群体类型和消费行为类型,让消费信贷通过引导居民消费行为进而引导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第五,健全消费信贷的法规政策,具体包括:适时制定一部全局性的消费信贷法律或者法规,对消费信贷发展的原则、范围、主体、流程及其涉及的权利义务调整、惩戒机制等予以规范,从而为我国消费信贷的空间横向发展和时间纵向发展提供一项基础性的准绳;消费信贷立法要及时跟进研究社会消费行为和消费信贷的新趋势,对新消费领域派生出的消费信贷需求甚至是消费信贷行为予以足够重视,并及时升级低位的相关业务操作规范,该类型工作初始可以是相关行业协会出台的行业自律性行为规范,对新的消费信贷要整体秉持一个开放包容的态度,从发生机理、流程设计、利益规范、风险管控、信息报告等多角度制定出一部能够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的行业自律条例。第六,完善消费信贷的配套体系,具体包括:构建一个覆盖宽广、使用便捷、权威客观的社会征信体系,通过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征信体系,一方面可以有效扩大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转变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消费信贷的经营成本,提升消费信贷的运营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降低其对产业结构的不利分化作用;提升便利社会大众消费的基础设施,普及便捷的消费基础设施,不仅能够使得已有消费行为得到更大更广的发展,还能够催生一些新的消费行为;搭建一个依法合规的消费信贷资产二级流通市场,改善消费信贷资产的流动性,以期进一步降低消费信贷资产要求的收益率水平,以更低的贷款利率成本去拓宽消费信贷可嫁接的消费场景。

关键词:消费信贷;产业结构;分化作用;中观经济

学科专业:金融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述评

1.2.1 消费信贷产生的理论渊源

1.2.2 消费信贷与宏观经济总量增长的理论

1.2.3 消费信贷与微观经济消费者效用改善的理论

1.2.4 消费信贷与中观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

1.2.5 文献述评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研究难点和不足点

1.4.1 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1.4.2 论文研究的难点

1.4.3 论文研究的不足点

第2章 消费信贷的概况

2.1 消费信贷的概念

2.1.1 消费信贷概念的提出

2.1.2 消费信贷概念的内涵

2.1.3 消费信贷概念的外延

2.2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阶段

2.2.1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摸索期(1980年-1994年)

2.2.2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成长期(1995年-2008年)

2.2.3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壮大期(2009年-至今)

2.3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2.3.1 我国消费信贷的供给主体现状

2.3.2 我国消费信贷的产品业务现状

2.3.3 我国消费信贷的需求主体现状

2.3.4 我国消费信贷的法律政策现状

2.4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2.4.1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

2.4.2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理论分析

3.1 产业结构和分化作用的概念

3.1.1 产业结构理论

3.1.2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划分

3.1.3 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界定

3.2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特征分析

3.2.1 我国消费信贷的行业特征

3.2.2 我国消费信贷的区域特征

3.2.3 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偏好特征

3.2.4 我国消费信贷的市场格局特征

3.3 我国消费信贷对市场主体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2 我国消费信贷对金融机构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3 我国消费信贷对生产企业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4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机制

3.4.1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直接影响路径

3.4.2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间接影响路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4.1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4.1.1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分化的比较

4.1.2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分化的原因分析

4.2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4.2.1 企业之间发展分化的衡量指标选择

4.2.2 汽车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

4.2.3 房地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

4.3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4.3.1 消费信贷对产业周期波动的影响

4.3.2 我国住房信贷政策调整历史回顾

4.3.3 房地产行业周期波动与其他产业周期波动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5.1 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5.1.1 模型的选择

5.1.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5.2 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的选择

5.2.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5.3 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5.3.1 模型的选择

5.3.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拓宽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

6.2.2 转变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式

6.2.3 提升消费信贷的服务水平

6.2.4 淡化消费信贷的政策职能

6.2.5 健全消费信贷的法规政策

6.2.6 完善消费信贷的配套体系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上一篇:有关旅游心理学的论文提纲下一篇:中学生语文素质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