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探究论文

2022-04-22

摘要:档案馆人员队伍素质是关系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大问题,要实现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程来建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探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探究论文 篇1:

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水平的路径探究

摘要:我国高校档案事业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也实现较大的进步。其中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是我国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学生档案管理水平,也是当前档案事业中的主要目标。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合理化、规范化当中。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高校档案事业发展,也可推进我国社会不断发展。本文对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进行详细分析,对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现阶段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等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生档案管理;科学化;路径

引言

档案是国家和社会宝贵的信息资源,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也是国家档案事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1]。多年来,我国高校学生档案事业发展的很顺利,有飞速的进步、发展,但随着高校的发展,在当前的新阶段下,为了能够让高校学生档案事业可以适应学校发展,我国需要尽快的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让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目前,我国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办法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当然还需要有档案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还应该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选择正确的路径,与时俱进地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适应新的社会。

1.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关键价值

1.1.推进我国信息化发展

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是很明显的,社会现代化的建设,科学技术的各种突破,都逐渐的使信息化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的生活各种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不能较好适应我国的信息化,因此创新并完善档案管理,使我国档案管理达到科学化、人性化、现代化。提高我国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推进我国信息化发展。

1.2.促进档案事业进步发展

由于高校学生档案的种类增多在计划统计、经营销售、财务管理、党政工团等档案整理的难度加大,这些都对档案的科学分类和有效传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也正是如此,我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即使有了很大的进步却还是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因此,我国需要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档案事业进步发展。

1.3.促进文化水平提高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是属于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我国的档案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形式多样,它记载着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吸引人们的眼球,其中它的资料的可靠性也是对人们有较大的说服力的。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可促进我国文化的提高,充分的发挥档案其本身的价值,创造最大的财富。

2.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水平是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各个领域中,我国高校学生档案事业处在挑战和机遇的之间,用现有的管理水平是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

2.1.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专业素质不高

在当前的档案事业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理论水平文化程度不高,专业素质偏低。加上社会对该方面的管理人员没有重视培养,只重视其他领域的技术人员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培养塑造,致使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2.2.档案管理制度的漏洞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使各个领域都应该飞速地发展自己,来适应整个社会的变化。但是在档案事业中由于很多的原因,致使档案管理整体水平不高,比如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来规范档案管理,使档案的可信度降低,可利用率降低,是档案信息不能统一起来,不能相互利用,影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影响档案事业的发展。

2.3.档案管理设备老化,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如今社会上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设备已经老化,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化的需求。科技化时代,不利用高科技设备进行管理程序的话,会限制档案信息可发挥程度,导致档案资源可利用度偏低。各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仅仅还留在手工搜集的水平上,这是落后的表现,严重的影响了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

2.4.档案管理程序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程序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它仅仅限于在之前的档案管理中,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因为之前设定管理程序是依据之前的水平,而并未考虑发展,因此限制了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

3.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原先的档案管理相对于现代化的社会而言,是跟不上时代进步的脚步的。因此建设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高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选择合适的路径来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针对档案管理现存在的问题可选择合理的路径解决相应的问题。

3.1.提升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准,提高工作效率

在整个社会的管理体制中,我国应当加大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建设培养出一支有专业素质、有专业水准、高文化素养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利用这些专业的人才来进行档案管理,促使档案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不管再优秀,如果不进行持续的充实,不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行相对应的提升,那也只是暂时的优秀罢了,在社会进步发展后,也只不过是落后的。因此,针对这种情况,社会要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各阶段按时的培训,随着社会的改变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各个阶段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

3.2.规范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标准,提高档案可利用率

我国应当规范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标准,制定健全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一改原先的体制,为我国高校学生档案事业设立专门独特的管理部门,任用高专业水准的专业人才,改善档案管理中的漏洞,降低难度,让档案管理形成一个整体,系统整理,让人们需要档案资源时可查找到自己任意需要的档案资料,提高档案的可利用率。

3.3.设定合理的档案管理目标

我国应该从根本上了解高校档案管理目的是作为一项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我国应该科学地进行档案管理,更好地适应社会各个方面的实际需求,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学生档案管理中,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档案管理的指导思想,从整体上来了解我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着力点,正确定位我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目标为找到管理工作的着重点,增加有较大价值的档案信息,提高档案可靠度及利用度,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我国高校学生档案事业发展。

3.4.引用高技术的现代化管理设备,提高管理效率

现代化社会中,现代化设备在各个领域运用极广,因此,在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也是需要使用高技术设备,来与现代化科技化的社会接轨的,否则则会落后于各个行业领域。传统的手工搜集,纸质档案已经是被这个发展迅猛的社会淘汰了的,反之,现代化的电子档案才是广受社会所接受的。现代化的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众优势,使在档案的搜集、整理、储存、调用、统计等方面有了便捷的途径,提高了整个管理机制的效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是不断的进步的,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要条件。通常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方法不断的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快速的提升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内容[3]。与此同时,还需特别注意的是要与时俱进地提高我国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发展适应正在变化的社会及新形势的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最终使我国档案事业快速发展,使档案管理工作为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也使得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琼.浅谈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7):252-253;

[2]邓丹.关于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的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4,(9):298;

[3]李铁英,徐华妹.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经营管理者学术理论,2015,(2):317.

作者:钟小宁

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探究论文 篇2:

档案馆职业导师制构建研究

摘 要:档案馆人员队伍素质是关系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大问题,要实现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程来建设。本文结合其他领域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档案馆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首次提出了档案馆职业导师制的概念,并对其概念、特点、作用,特别是具体实施方案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旨在为档案人才建设提供良好有效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档案馆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档案馆;人才培养;职业导师制

档案工作包括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研、利用等,专业性和操作性强,对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当前,档案人员培养的方式有在职岗位培训、交流学习、专家讲座等。这些教学多是大课堂方式,以理论学习和前沿研讨为主,可以帮助档案人员从宏观的视角来认识档案工作,但对其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和档案职业生涯的指导等方面作用不大。因此,档案馆职业导师制的提出,对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科学推动档案人才建设、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档案馆职业导师制

1.1 职业导师制的起源和发展。“导师制”,中世纪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19世纪大学考试制度改革之后,“导师制”开始成为一种以学院为依托、以本科教学为主旨、以导师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制度。此后,“导师制”逐渐向科学化、学术化和多元化发展。

当职业管理问题变得日益重要之后,一些公司出于对职员的人文关怀、公司人才培训和留用等的考虑,将职员职业发展的心理辅导也纳入了管理的内容,开始在公司内部建立职业心理辅导机制——即“职业导师制”。职业导师制发展至今,指导范围已经从专业技能扩展到职业生涯甚至一些个人问题,对象也从新员工扩展到每一位有发展需求的员工。迈阿密大学管理学教授兼研究生院院长特里·斯坎杜拉(Terri A. Scandura)指出,世界500强企业有71%采取了职业导师制。我国广东汕头于2009年11月份出台了《汕头市推行初任公务员职业导师制实施意见》,推行初任公务员职业导师制,为每位初任公务员指定一名业务骨干为职业导师,实行为期1年左右的“一对一”职业训练。目前,汕头市共有24个单位实行了公务员职业导师制,为268名初任公务员指定了职业导师。[1]

1.2 档案馆职业导师制的概念。档案馆职业导师制是指在档案馆中,有良好专业技能的资深专家,以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对新馆员进行专业管理理论、工作技能技巧、事业发展规划、职业兴趣培养等的指导,从而全面提升和完善被指导者的专业技能和档案职业生涯。形式上,职业导师制包括制度化地确立指导和被指导对象,有计划性地施教,科学地评估培训效果等,是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的体系;内容上,职业导师制不仅是技术、知识、理论的指导,还包括对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疏导。

1.3 档案馆职业导师制的特点。档案馆职业导师制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目的性。目前,大多数档案馆立足党和政府赋予档案工作的新职能,结合新技术、新理念、新需求,编制了“十二五”规划。导师制的目标是为实现长远规划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二是组织性。导师制的建立源于档案馆的发展目标,依靠档案馆制度保障,依托档案工作和任务,是一种与档案馆紧密相连的组织行为。三是规范性。职业导师制从导师对象选拔,到培养对象确定;从指导内容时间方式方法,到培养效果评估都是严格按照制度规范的程序进行的。四是针对性。导师与被指导者一般情况下是“一对一”关系,这样,有利于导师更多地了解被指导者特点,掌握被指导者情况,因材施教。

档案馆职业导师制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又不完全相同。档案馆职业导师制是规范的、有计划的、有长远规划的培训机制,涉及档案职业生涯的指导、人际关系的调解处理等诸多方面;而传统的“学徒制”,仅仅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更大程度上是对新馆员技术及具体业务的传授和讲解,并不涉及对档案职业生涯的指导。

2 档案馆职业导师制的作用

2.1 有利于培养馆员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与工作的高绩效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个性、兴趣、自信、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

综合素质培养符合认知规律,是按照“实践——认知——实践”规律螺旋式动态上升的。导师本身是具备档案职业综合素质的专家,给予被指导者专业技能和档案职业生涯的动态指导。在职业导师制计划中,指导与考核的内容往往是围绕任务工作内容展开。工作实践是一个不断定义、分解、目标设定的过程,导师在这个过程中言传身教,使被指导者获取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并在工作中得以体现。这种动态的能力培养是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

2.2 有利于档案馆隐性知识的传递。档案馆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档案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难以规范化、难以用语言表达与交流和传播的知识。其内容包括档案人员的经验、技能、诀窍、知觉、灵感以及档案馆形象、档案馆组织的经验、档案人员共同的办事风格、档案馆团队的默契等。[2]档案馆隐性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非常规学习方法,如学徒制、实践共同体式、案例引路式等。

档案馆职业导师制可成为隐性知识更有效的传递途径。首先,导师本身是隐性知识个人载体。被指导者在导师的帮助下,可获得有挑战性工作的机会,通过与导师共同解决问题,观察、抽象和提取导师的隐性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并在不断尝试与探究的过程中得到稳固。其次,档案馆人员群体也有大量隐性知识。被指导者可以通过导师,更快速地进入档案馆社交网络,以便经常向更加资深的同事征询专业建议和档案职业生涯指导,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有利于档案人生观的形成。刘国能在《档案观》中指出:“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但有相当一部分人热爱档案工作、热爱档案事业,以至以身许职,把个人的理想、美好的追求、远大的抱负都注入自己的工作中,这时候,档案人生便成了人生观的代名词。”[3]档案人生观是档案工作者从事档案工作、献身档案事业的内在动力。

档案职业导师制对被指导者档案观的作用表现在档案事业的启蒙和档案人生观的形成。在档案事业上,导师不断地为被指导者提出职业建议和意见,保护被指导者幸免于潜在的危害性经历,并提供与组织内关键人物发展关系的机会,从而获得职业生涯的进步,形成了对档案事业的启蒙。此外,导师充当了朋友的角色,积极关心与认可被指导者,并创造一种能让被指导者说出自己心中的焦虑与担心的渠道。通过长期的引导和交流,被指导者加深了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档案人生观。

2.4 有助于留住优秀人才。特里·斯坎杜拉(Terri A. Scandura)提出,让一个成熟导师对有前途的新人进行言传身教,是防止宝贵人才跳槽的一种绝佳方法。一是导师制使双方获益。被指导者学习到了档案技能和技巧,熟悉了档案业务工作,了解了档案馆文化底蕴,对档案事业、职业生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导师在帮助被指导者时,获得的不仅是满足感,同时,也摸索出了新思路。二是导师制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管理学角度来讲,良好的关系有助于留住优秀人才。档案馆职业导师制下的导师与被指导者关系已经突破了简单的同事、上下级、师徒关系,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

3 档案馆职业导师制的实施

档案馆职业导师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机制,其建立和实施需要遵循以下步骤(相关示意图附后):

3.1 对象确定与配对。由档案馆的人事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确定导师和被指导者的范围。职业导师一般需拥有以下条件:一是本馆馆员,深谙档案馆价值观、文化与各种规范;二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沟通技巧;三是感觉灵敏,有耐心,有指导和培养他人的兴趣与热忱,不专断,不会过度保护被指导人员。档案馆还应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和标准,如职称级别、综合工作年限、工作业绩、工作经验、工作表现等用以确定导师的级别(如一级导师、二级导师、三级导师)。被指导者候选范围可以适当拓宽,如新进馆员或者作为后备骨干力量培养的馆员等。一般要求被指导者:一是具有强烈的专业技能以及个人发展愿望,渴望自我实现的人;二是开放、乐意接受别人教导的人,并能对别人的反馈作出积极的响应;三是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精神的人。

导师和被指导者配对采取自愿原则。如果被指导者熟悉导师情况,可以主动与导师沟通,双方就指导关系达成共识后直接报人事管理部门备案;如果被指导者不熟悉导师情况,可以由人事管理部门提出意见,征求双方意见后确定。

3.2 角色预期培训。在导师和被指导者关系确定之后,还应请专业人士对他们进行培训,帮助其理清各自在导师制中的角色和作用。对于导师,培训的内容通常包括:导师的角色和功能,被指导人可能的预期,如何与被指导人进行有效沟通,如何保持指导关系顺利进行、消除指导障碍,以及常用的指导技巧等;对于被指导者,要明确:指导关系的性质和特点、介入指导关系的原因、对指导关系有哪些心理预期以及为建立良好的指导关系必须做哪些准备等。

3.3 制定培养方式方法。导师根据自身情况和培训对象特点制订培训方案,针对性地采取特有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导师应与被指导者商议,选取双方认同的方式,组织授课、课题实践、业务咨询及培训、工作上的即时指导等均可采用,并可以随时间变化及时调整方式方法。而管理层和人事管理部门担任辅助角色,负责把握培训方向和监督培训情况。

3.4 适度组织干预。干预的目的是保证档案馆职业导师制良好地实施,方式有两种:制度干预和行政干预。制度干预是决策层从政策上制度上对导师制进行规定;行政干预是管理层对导师制的实施和进展情况进行监督评估。档案馆人事管理部门应结合本馆实际,宏观上对导师的培训目标以及时间的投入等各方面制定完善有效的制度:设定适当的培训目标、制订政策性的实施计划、适度检查指导、协调提供资源支持、进行严格而不苛刻的评估等。同时,管理者应该密切关注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综合导师、被指导者和组织三方原因,督促改正。

3.5 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效果的评估既可以激励导师和学生更好地培训,也可以作为奖励的依据,是职业导师制重要的环节。内容包括:被指导者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理论学术研究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提高情况评估;导师尽职尽心程度、带教方式方法、学员提高情况等指导情况和效果评估。评估由管理层统一领导,人事部组织实施,所有导师和相关部门参与,采取导师与被指导者互评、导师公开评价、相关部门实效鉴定的方式。

3.6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有助于导师制的实施和发展。激励机制包括:奖金奖励、职务提升和任务倾斜。档案馆定期召开职业导师制工作交流表彰会,对积极奉献、指导业绩突出的导师,给予奖励和表彰,酌情提升其级别;对培训效果明显、档案业务素质提高幅度大的被指导者提供更高级别的指导;对综合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并能独立承担任务的学员,经组织慎重研究后,可将其列入后备骨干考察对象;管理层在做计划时,适当将任务向指导效果明显、师生关系融洽的高级别导师倾斜。

3.7 建立备查档案。建立职业导师制备查档案,以促进职业导师制的开展。备查档案应该包括导师和被指导者的确定、行政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培养方式方法制定、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情况总结等,是导师制实施过程的真实反映。人事管理部门负责备查档案建立和完善工作,对档案形成的各个环节进行掌握,对形成材料归档、备查档案要求客观完整。

4 建立档案馆职业导师制应该注意的问题

4.1 需求分析不足。当新人员进入档案馆时,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对新员工需要具备哪些技能进行详细的分析,直接将其交予导师,在这种情况下,导师按照自己的想法传授知识,被指导者就只能按部就班地接受。从而使导师乃至该馆员的工作绩效均不能达到组织的预期效果,造成时间和人事的浪费。

4.2 防止过度依赖。被指导者过分依赖导师,在工作中缺乏创造力。由于导师在指导过程中更倾向于从自身角度出发,向被指导者传授知识技能、传递档案馆文化,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会对指导者造成首因效应,影响其在指导关系结束后对工作的创造性发挥,阻碍其能力的提高。

4.3 组织干预的合理掌控。档案馆人事管理部门和管理层对导师制的实施进行组织干预时,应合理掌控干预的程度。如果档案馆管理层对指导关系的进展漠不关心,那么,在指导过程中,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导师作用通常得不到有效发挥;反之,管理层过细的制度规定、档案馆行政人员随意中断和干扰培训实施、苛刻的评估等,都会挫伤导师和被指导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让导师和被指导者疲于应付各种形式的制度和检查,使导师制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 1 ] 广东省汕头24单位实行公务员职业导师制,北京金图公务 员考试中心[2010-05-18].http://www.hgexam.cn/gwy/ dfgwyks/gd/zxzx/2010-04-06/20840.html.

[ 2 ] 范敏,刘剑.档案馆隐性知识显性化途径初探[J].信息管 理.2009(2) : 32~36.

[ 3 ] 刘国能.档案观[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1.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档案馆来稿日期:2011-08-23)

作者:范敏

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探究论文 篇3:

新修订档案法背景下地方院校档案工作发展思路探析

摘 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适应了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为地方院校档案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在对当前我国地方院校档案事业普遍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新修订档案法背景下地方院校档案工作发展的新思路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新修订档案法;地方院校;档案工作;发展思路

2020年6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进行档案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档案工作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作为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新修订的档案法对我国档案事业在面临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同时也对档案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培养地方人才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地方院校,怎样实施新修订的档案法的精神,这将对地方院校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对地方院校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修订档案法的新意

1.增强了档案专业技术人才保障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和政治思想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专业素养很强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档案作为记录人们各种活动的真实记录的原始材料,在收集、整理、保护、鉴定、统计、检索利用、编研等一系列的工作中,档案工作人员除了需要掌握一定档案业务水平的基础上,必须有较强的政治素养。新修订的档案法很明显地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加大了对档案工作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可以看到,国家在法律上对档案工作团队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和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这将为新时代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2.有利于提升档案利用服务水平

档案的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最终目的,档案的收集、整理主要是为社会服务的。因此,在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档案的利用与服务也应该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新修订的档案法就明确提出了档案部门要针对社会的新形势、人们的新需求,科学地完善档案利用规则,开创新的服务形式,尽可能利用各种方式方法,为档案利用和服务提供便利条件,定期公布需要开放的目录等,推动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为了满足人们新的时代中新的需求,在新修订档案法中,档案部门对向社会开放档案的期限也作了新的规定,由原来的30年缩短为25年,规定了人民有档案利用的权利和档案保护的义务。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新修订档案法规定,档案部门除了服务于人民的档案需求之外,还要求他们创新档案的利用方式,与博物馆、纪念馆等其他相关部门合作,通过举办展览、利用多媒体、研究和出版有关对人民有正能量的档案史料,发挥档案的教育功能,强化了在新时代发挥档案部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使人民大众的思想素质得以不断提升,达到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

3.开辟了档案管理现代化新途径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时常生活与网络信息紧密相连,传统的纸质档案信息化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新手段。因而,针对新时代的需求,新修订的档案法加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定各部门在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档案信息化应该成为其必要的内容,加快纸质档案的电子信息化的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同时要求各相关团体、事企业单位保证数字资源档案的安全地利用。首先,各相关部门要保证电子信息化档案内容的可靠性、程序的规范性以及档案要素的合规性,达到电子信息化档案和传统档案有一样的效力。其次是各相关单位对传统的档案进行电子数字化的建设受到国家大力的鼓励和支持,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同时要求创造和改善条件,进行数字档案馆建设,使人们能够跨区域、跨部门利用档案大数据资源,甚至跨国开放共享。

4.有利于细化落实相关法律责任

档案作为党、國家和人民重要的资料,是见证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依据,维护和促进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新修订的档案法中,对于档案工作中违法的不良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完善了法律责任。如在档案管理时,对档案的接收、保存和档案的开放等方面存在的难题提出解决方案,在制度上及时弥补了以前存在的漏洞。同时新档案法对档案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也制定相应的追究法律责任的制度。这次新修订的档案法可以说在国家对档案工作的一次制度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新时代档案事业的发展。

二、地方院校档案工作现状

1.档案利用水平亟待加强

近年来,我国地方院校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一是,有些院校档案部门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档案部门仍然受传统档案管理体制思想的影响,甚至有些院校档案工作被认为是管理工作,而不是把服务师生和社会当作重要工作去完成。这样一来,档案工作人员疲于各部门院系档案的收集整理,未能把握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其二是,有些地方院校档案利用资源开发不够,大都是浅层面的信息加工,如学校的大事记、机构沿革、基础数字汇编等基础工作,未能对档案进行更深层次挖掘,编研成果未能满足新时代下档案利用的需要,满足不了科学研究和工作决策的需要。其三是有些院校档案服务的方式比较单一,受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有些地方院校信息化建设速度缓慢,整体水平落后于老牌的大学,档案利用服务大部分还是居于传统的纸质、实物档案的查找利用。其四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院校依然存在档案及档案部门被过于“保密”,甚至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由于档案意识不强,导致档案利用率不高。

2.档案工作人员不足与不能

一些地方院校受各方面条件、因素的制约,虽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全校的档案工作网络,有专职与兼职档案人员,但一般没有专业化的档案技术人员团队,目前与档案工作发展适应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梯队没有得到引进和培养。从目前多数地方院校档案部门人员的素质来看,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新的专业知识,知识结构出现断层现象;二是缺乏现代信息网络化知识;三是缺乏创新意识;四是档案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的主要问题;五是档案队伍建设不稳定。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地方院校一些领导的认识出现问题,档案部门往往被一些地方院校分管领导认为是学校的教辅部门,不是直接进行教学的部门,而且他们对档案的重要认识不足,因而在档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出现问题。一旦档案部门需要工作人员,他们便从其他部门直接选调人员补充,这样一来,就导致地方院校档案部门及档案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这些直接从其他部门过来的人员,由于没有经过与档案相关的专业知识的训练,他们的对档案管理只是表面上的收集与整理,而且还会出现归档、编目、装订、存档等业务上的问题。大多地方院校的档案部门是校办管理下的一个部门,而且大多数档案人员身兼数职,造成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地方院校档案部门兼职人员调整变化频率较高,因而队伍稳定性差,影响了整体档案队伍业务水平的提高,容易造成管理脱节,严重影响了全校档案管理水平。此外,凡学校有大的任务或活动需抽调人员时,校办管理下的档案部门人员基本是首选,影响了档案工作的稳定性。

3.全员档案法律意识不强

地方院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因而一些地方院校把档案工作置于学校发展的整体工作中的次要地位,导致一些地方院校不太重视档案部门的人、财、物的投入,不够关心档案人员进步和待遇;作为档案工作者,依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但档案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学校部分教师借出档案未能按时归还甚遗失,少数院校和个人不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违法,甚至是知法犯法,认为档案部门“软”, 不敢把他们怎么样;另一方面档案执法部门不能严格行使执法权,不敢碰硬,不敢得罪人,得过且过,绕着矛盾走,致使出现不少问题。

4.信息化建设有待深入

由于一些地方院校建立时间不长,造成一些领导对档案信息这一潜在的资源认识不足,导致了档案部门工作信息化工作的滞后。这些地方院校的档案信息化工作和服务水平明显不太符合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地方院校档案工作人员由于不是来自专业档案技术人员,他们的档案信息化意识淡漠,加上缺乏开拓与创新精神,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二是地方院校的资金投入问题,有一些地方院校由于直属所在地方管辖,办学经费用于档案管理方面明显出现不足。但档案工作又长期需要资金的支持,不仅档案信息数字化需要资金,同时硬件的更新与维护也需要资金。三是档案管理方面的问题,由于有些地方院校档案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在采购设备时,没有科学地计划和分配,对一些信息化设备不讲究实用,出现重复购置设备,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导致信息化设备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了一些地方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原地踏步,影响了档案管理服务的自动化和网络化。

三、地方院校贯彻新修订档案法的思路

1.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档案部门队伍建设是搞好档案事业最根本的保证。新修订的档案法明确规定“国家加强档案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素质”。针对当今一些地方院校档案部门人才队伍的现状,按照新修订的档案法的要求,应当在四个方面加强档案队伍的建设:一是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和宣传新修订档案法,提高认识,贯彻和落实新修订档案法的精神,重视地方院校的档案部门的工作,在机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上实现科学化;二是针对专业人才问题,大力引进具备计算机和档案专业的人才,重视地方院校档案部门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加强现有档案专兼职人员业务培训,及时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四是制定和完善档案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使他们满怀热情地做好档案工作。

2.不断深入档案信息化建设

新修订的档案法增设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要求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将档案信息化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保障电子文件、纸质等载体档案数字化成果档案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地方院校要以贯彻新修订的档案法为契机,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工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地方院校的领导及专兼职档案人员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才能确保工作有序开展。档案部门应抓住宣传贯彻新档案的契机,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引导师生员工尤其是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转变档案管理理念,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应对信息化技术与档案工作的融合。地方院校应当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加强档案工作相关的硬件建设,根据实际的经济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购置适应的技术设备,如影像扫描、缩微系统、音像制作系统、构建服务器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重视馆藏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基础,运用有效的技术,做好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3.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新修订的档案法为地方院校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档案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行动指南和法制保障,相关部门要做好贯彻实施,地方院校从以下四方面确保档案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一是档案馆(室)做好宣传和解读,对专兼职档案员进行学法用法培训,并发放档案法宣传资料到各部门、二级学院,提高师生特别是专兼职档案员的档案意识,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二是针对新修订的档案法,地方院校及时修订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与新修订的档案法统一和有效衔接。三是地方院校进一步完善档案安全机制,加强档案安全风险管理,提高档案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四是防患于未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应对和处理,确保档案实体与档案信息的安全。

4.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和水平

一切的档案工作都是为了利用。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地方院校,每年都会形成党群、行政、教学、科技等多个方面的档案材料,学校各职能部门管理的档案材料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和广泛,档案馆(室)除了服务好学生、教师和社会之外,档案工作员还应当积极挖掘和开发馆藏资源,做好诸如大事记、机构沿革、基础数字汇编、各专题档案汇集等的编研工作,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化加工,加快传统档案数字化的步伐,不断提高档案利用效率,以现代科技手段主动为学校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N]. 人民日报,2020

[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解读[J].中国档案,2020

[3]徐拥军.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特点[J].中国档案,2020

[4]赵 屹.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新意[J/OL].山西档案,2020

[5]刘 影.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浅析[J].黑龙江档案,2014

[6]张 雯.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研究--以大事记为例[D].山西大学,2014

[7]吴少颜.档案编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之策[J].管理学家,2019

[8]黄 健.企业档案编研的问题和难点及有效的编研服务途径[J].办公室业务,2019

[9]张诗唯.关于企业档案编研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探究[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9

[10]尤永玲.企業档案编研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办公室业务,2020

[11]黄项飞.论现代档案馆的文化性及其保障体系[J].档案与建设,2002

[12]刘 荣.数字档案馆的功能及其实现技术[J].档案学研究,2002

[13]匡定发.档案信息化建设理论结构模型素描[J].档案学通讯,2002

[14]徐艳辉.论新时期电力档案数字化编研的发展及重要性[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综合档案室)

作者:叶景青

上一篇:保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研究论文下一篇:城市化市民意识公共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