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校园文化论文

2022-04-19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1)摘要: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尤其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缺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性运筹,缺少对文化内涵的科学认识及对文化建设的生态性理解,缺少文化建设的主体定位等。通过厘清这些误区,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指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顶层设计校园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顶层设计校园文化论文 篇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摘要: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在国家重视、社会认可、模式创新中得到迅猛发展,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顶层设计,有利于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顶层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出职业教育要渗透终身教育的理念。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是学校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学生自己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

1.校园物质文化层面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物质基础,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硬件”。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存在五个主要问题:一是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结合得不够紧密,无法体现“职”的特点与特色;二是校园建筑和形象识别系统没有体现出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三是教学设施全真、仿真和演练功能不足;四是实习基地的建设没有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五是校园绿化美化未彰显环保意蕴。

2.校园精神文化层面

校园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师生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和群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包括学校的传统、教育思想、学校精神、学校发展目标、校风、学风、教风等“软件”的体现。高职院校的精神文明存在五个主要问题:一是高职院校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二是高职院校缺乏文化底蕴与自身特色,存在起点低、历史短,基础薄弱、文化积累不足等问题;三是高职院校注重技能培养,轻视人文教育;四是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精神,其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特色性和融合性等特征不明显;五是高职院校抓校风、学风、教风建设的力度不够。

3.校园制度文化层面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存在以下四个主要问题:一是制度建设未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二是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不健全;三是学校与企业联系科学化、制度化程度不高;四是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还是制度文化,都是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客体,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主体的能动性作用是决定客体建设的决定性因素,笔者从主体的角度出发,把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1.管理者——学校的党政领导班子

首先,管理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会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盲目无序的状态;其次,关于校园文化的顶层设计缺位,管理者只会一味地复制和模仿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模式,未探索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学校理念与模式;第三,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管理者未建立建成长效机制和全面计划。

2.教师——校风和教风的实践者

师资水平是一所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衡量其未来发展走势的重要指标。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无论从年龄结构、职称分布,还是师资力量、资质水平等方面都表现出参差不齐。另外,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较低,从而影响了整个学校的校风和教风建设。

3.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最基本的主体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并非自愿选择就读高职院校,自我认同感、对高职院校的认同感较低,自律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比较低,只专注于实训技能的学习,没有充分重视人文知识的学习,对企业文化和网络文化认识不够全面,缺乏较强的创新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不强。

综合来看,管理者所做的整体理念——顶层设计,是决定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做好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中的主体。

三、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顶层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指一项工程“整体理念”的具体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是指从战略制高点上,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的系统设计,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彰显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与职业特质,从而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建设体现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1.加强领导,建设和繁荣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校园文化建设;要建立管理机构与机制,积极投入,做到专人负责,常抓不懈;要加强规划和管理,使其拥有具体和切实可行的规划,不断加强管理和检查落实,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和谐的发展。

2.转变观念,加强对顶层设计的认识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必须统揽全局,科学决策,不断更新办学理念,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创新学校制度,建立与高职院校自身性质和定位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使之与学校的总体建设相适应,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试功能、促进功能等。

3.以人为本,设计校园文化系统

校园文化系统包括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等方面。首先,在物质文化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各项“硬件”设施的建设,如结合学校性质和特色专业,做好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建设一流专业实训室、数字化校园等;其次,在精神文化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各项“软件”的建设,借鉴和承传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大力营造崇尚科学、善于创新、开放包容、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精神,抓好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发挥建设校园文化各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开展提升校园文化的活动,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倡导文明校园等;最后,在制度文化方面,高职院校要建立以师生为本的综合管理制度和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健全学生顶岗实习的各项制度等,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卢亚莲.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J].凯里学院学报,2014,(5).

[2]尤伟杰.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顶层设计路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3).

[3]王宝纯.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商界,2010,(11).

[4]王锋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4).

[5]陈群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作者:张春雪

顶层设计校园文化论文 篇2:

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误区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摘 要: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尤其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缺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性运筹,缺少对文化内涵的科学认识及对文化建设的生态性理解,缺少文化建设的主体定位等。通过厘清这些误区,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指引。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误区

自1917年黄炎培先生提出“产业救国,倡导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就如迎来了“春天”,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是可圈可点。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地域产业文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也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但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精神层面的一种反映,是学校的“灵魂”,是办好一所学校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也是一所高校能否培养出职业素质道德高尚、职业素质优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高超,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学术性、研究型的大学本科院校,它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在文化建设方面具备一些独特的特性,但一些高职院校在实际文化建设中,却存在诸多误区,这必将导致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更加会影响学校未来的发展脚步。

一、缺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性运筹

现代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相比,发展时间比较短,院校建设时间也较短,部分学校由中专转变而来,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存在校园文化缺少顶层设计和系统性运筹的情况,表现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随机性、少数部门(团委等)“包打天下”等。

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环境建设、寝室环境建设、文化设施设计等一般性建设,缺少整体的校园文化建设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随机性较大,例如在校园活动中,经常会看到“第一届某某活动”,第二年此活动就不复存在,没有延续性和目的性,这种随机性的活动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将校园文化建设寄托于一次活动或几次活动,没有一个长期的、整体的指导性建设方案和设计,势必会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短命”。同时在很多高职院校当中,将校园文化建设当作是一项孤立的工作来完成,将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仅仅依托于一个部门或少数部门,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校园文化建设仅仅依靠校团委,校团委作为校园广大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负责带领先进青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可以说,校团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但绝不是唯一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舞台”,这种单一部门或少数部门“包打天下”的做法,是严重违反校园文化建设规律的行为,虽然部分高职院校也出台了一些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配套措施,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存在着“互而不动”,“联而不动”等情况,没有形成很好的良性互动和自觉参与的氛围,最终导致没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学校整体活动做有机的结合,没有自己校园文化的创新与特色,没有将校園文化建设形成自己独特得到体系。

二、缺少对文化内涵的科学认识,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主义和表面化

正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只重视一般性建设,从而忽视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使得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和表面化。[1]具体表现在:

(1)延续原有的中专院校文化建设方式,使得文化建设活动不但不能适应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也不能满足高职学生对于文化活动的需求,在原有的模式中,既不能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反而使得校园文化活动变为一种阻碍,这种缺乏与时俱进的活动方式,也将影响学校的整体软实力建设。

(2)简单模仿、照搬其他院校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和模式。

每项成功活动的开展,都是建立自身独特的情景设定中的,脱离了特定的情景,活动本身也就不具备了成功的条件,在缺少科学的认知的前提下,在没有考虑自身学校的内涵与实际情况下,在没有领会活动本身的目的及意义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嫁接”,不但不能开展好校园文化建设,反之,会使文化建设活动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这种盲目的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的行为,使得活动本身缺少内涵,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内涵。

(3)误以为文体活动就是文化本体,而将大面积的教育教学排斥在文化范畴之外。从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来看,呈现一种趋势,那就是以娱乐型为主,缺乏特色性和针对性,活动过后没有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和思考,例如:班会、专题晚会等多以文艺节目形式呈现,过分追求娱乐效果,使得本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变成了一种联谊,失去了活动本身的教育目的。同时,与专业相结合的,能够充分融合教育教学内容的活动较少,例如:第二课堂、技能竞赛、校企合作的企业文化学习等活动,这种将教育教学排斥在校园文化建设之外的行为,必将导致活动本身缺少教育性,丧失了开展活动的“初心”,使学生在活动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启迪与教育。同时,开展活动本身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作用之外,能够通过文化活动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能有与课堂教学达到一种有机的互补,从而达到培养目标,但是将教育教学排斥在文化建设范畴之外,将使得这一目标变为空谈。

三、缺少对文化建设的生态性理解,文化建设短期行为严重

文化是一个颇难概括的范畴。古往今来许多学者试图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统天下,反倒是有二百多种有关“文化”的不同定义杂陈于学术界。概括关于文化的不同定义,多数学者都认同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人文现象,认为文化包括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范畴。这些现象与范畴都反映出文化作为生态的质的规定性,以及文化以生态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感性面貌。在这个质的规定性前提之下,文化从无到有的衍生规律一定是因循了生态规律,文化的所有感性面貌都有其内在的基因根据,以及植根于一方土壤之上加之阳光雨露的外在依据。有了对文化生态属性的认识,就可以理清如下几点:第一,关于文化,不能再使用“建设”这类动词,而应替换为“培育”这类更具生态学意义的词语;语言学表象之下昭示的是对文化本质属性的认知和尊重。第二,培育文化一定要有一个时间长度,经历若干春秋时序,培育和检验文化都在时序当中。第三,文化本体的生态性决定了文化主体主观能量的释放方式,园丁是文化主体的基本角色,只不过文化范畴之下的园丁在拥有主体地位的同时也隶属于他们所培育的文化本体。[2]

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属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必将是一项十分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它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建校时间较短的高职院校来说,校园文化建设就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作为一项系统的、持续的任务来完成。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生态的培育和形成应该植根于黄炎培职教思想、地方产业文化、大学精神的文化土壤,从中提取文化基因和文化营养,将三者以生态方式有机融合。但就目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情况来看,“建设式的”文化活动还比比皆是,生态式的文化培育模式和氛围得到推广还需时日,这导致的结果将使校园文化建设变为短期的、不可持续的“假文化”。

四、缺少文化建设的主体定位,没有把以人为主体纳入文化建设的核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3]高职教育同样肩负着向国家、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当中,也应以人为主体。根据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服务为己任,以职业精神为底蕴,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多的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有机融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教育达到育人的功能,这也是校园文化重要的功能,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和精神环境,也是一所学校风貌的体现。但这种校园文化的建设绝不仅仅只体现在表象化,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主体定位发生了错位,执着于文化口号的草拟、文化街道的命名,这种表象的文化建设活动,不但不能真正起到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反而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变得苍白无力,而对于真正的文化建设主体——人,在以往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却被忽视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观念上的错位造成的,不少高职院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往的认识上,认为通过宣传能够快速、高效完成文化的建设,而忽视了作为校园主体的学生和老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学校中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无论在课堂学习还是日常生活,其一言一行对于学生都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刻的,很难逆转的,因此教师可以说是重要的文化传播者。同样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体,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受益者,如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认同、理解校园文化,是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学生信息接收量极大,用以往的宣传方式很难让学生接受并认同,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时不能忽略学生,而应将学生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让学生认同校园文化,并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播者。

五、缺少文化建设的职业性元素,使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等同于一般高校文化建设

高职教育与高校教育同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有别于高校教育,高职教育有其特殊性,高校教育是以学科性、研究型的教育为导向,而高职教育则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服务为己任,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培养的也是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与高校教育不能走相同的办学道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也不能等同于一般的高校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积淀,更多的是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融合,职业性贯穿于高职校园文化当中。但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办法不多,更多的是沿袭中专院校的做法,或照搬本科院校的活动模式,活动注重形式,以娱乐性居多,“一次性”的活动较多,没有合理的计划,缺少教育性和延续性,活动中没有职业特点的体现,缺乏职业特色。与企业的交流的活动较少,不能够将校企合作的企业文化带入到日常文化建设当中,不能使学生感受到职业教育的独特性,不能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做到有机的融合,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意义不大,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点。同时一味追求校园硬件建设,忽略了软件方面的建设,尤其在内涵建设、校风建设、学风建设等方面,在软件方面没有职业特点,与一般高校文化建设没有区别。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与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文化积淀薄弱、对于职业性特征把握不够准确、忽略了职业性内涵建设等因素有关,但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未来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必将影响高职院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艾淑萍,胡葵兰,邓兰萍.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2]孙汝君.论黑龙江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生态[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3]胡金富,程艳.和谐校园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建设研究[J].成功(教育),20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编号:ZJB1215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孙汝君(1959-),男,山东龙口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理论研究。

解积文(1982-),男,山东龙口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助理编辑。

作者:孙汝君 解积文

顶层设计校园文化论文 篇3:

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突破

随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一些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民族中小学校,以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办学目标,将民族特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迸发出勃勃生机。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有的民族中小学校因为缺乏核心理念和顶层设计,导致了其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重形式轻实践等问题。

一、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的缺失

1.学校管理层缺乏对办学定位的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是指综合考虑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部分、维度、要素,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实现教育目标,其中校风、教风、学风是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的核心,加上学校的校训,合称“三风一训”。我们对广西20多所民族中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部分学校“三风一训”的产生和凝练过程,不是建立在学校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的剖析与理解之上,也没有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展开讨论,更没有经过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师生讨论,而是由少数学校管理者决定。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管理模式仍然采用科层式结构,权力集中在少数管理者手中,而这些少数管理者又是学校决策的制定者,凡事都由校长一人做主,不注重收集和采纳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管理模式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种信息的传达、沟通与交流,尤其是具有民族文化精髓的民族学校“三风一训”难以得到概括与表达。以LY县某民族中学的“三风一训”为例,该校的校训是“用心教书,用心育人”,校风是“团结文明,勤奋进取”,教风是“敬业严谨,改革创新”,学风是“勤奋守纪,乐学虚心”。“用心教书,用心育人”是对教师的要求,作为“校训”显然不恰当。可见,该民族中学不仅忽视了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而且對本校的实际情况也缺乏理性的思考。

2.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没有凸显民族文化特点

有的民族中小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思维模式,认为只要在学校的建筑物上写一些字、画几幅画,或者悬挂几条口号标语,就是体现了学校的民族文化特色。其实,这只是一种在复制与粘贴中完成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初期没有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专项研究,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凸显民族文化特点。如:据史料记载和专家发现,广西的壮族、侗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少数民族之一,稻作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岭南留下了具有浓郁农耕色彩的“那”字(状语念naz,意为水田)地名。据统计,“那”字地名在广西有1 200多处。我们对20多所广西民族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调研发现,面对如此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却少有体现。可见,顶层设计的缺失和对本地域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不到位,致使大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未能在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得以充分利用,更别说对民族文化进行提炼和创新了。

(二)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建设质量低下

1.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匮乏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是民族文化教育和传承的有效载体。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前提,但部分民族中小学校没有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收集和梳理,并认为课程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无非就是搜集少数民族使用过的劳动工具、乐器等,建立一个民族文化陈列馆供学生参观就可以了,或者是把民俗活动、礼仪风俗等资料打印装订成册,将其当作民族文化校本教材。由于缺乏对当地民族历史与民族文化的认知,学校难以凝练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匹配的课程资源,也就无法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2.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文化难以融为一体

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框架下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作为一种补充课程和特色课程,成为民族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载体。在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始终绕不过去的坎儿,就是如何将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与义务教育课程相融合。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民族中小学开发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无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缺乏对国家课程标准的研究,难以找到二者之间的交叉点;②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缺乏,学生较少参与互动,无法通过民族文化课程的学习获得真实生活情境的体验。

3.脱离民族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实际需要

尽管民族文化校本教材装帧精美,但缺乏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需求的关照与思考,难以真正响应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初衷。另外,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基本上是介绍民俗风情和民族旅游景点,更像是一本旅游手册;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表现形式单一,很多都是堆砌而成的文字读本,缺乏可读性;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在低、中、高年级通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发展及其对民族文化的理解程度。许多学校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还停留在文化知识的单一呈现上,缺乏对民族文化内涵与学生生命成长规律的探索,无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有趣的民族文化活动当中。更有甚者,某些学校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读本存在抄袭和重复现象,其中一所乡村小学的民族文化校本教材与市内某一民族中学的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内容完全相同。

(三)民族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缺位

1.民族文化教育专业师资缺乏

当前民族中小学教师绝大部分毕业于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毕业于民族教育专业的教师凤毛麟角。因此,大多数民族中小学校教师极少涉猎民族文化知识,加上没有受过民族教育的专业指导,能够把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两种文化融会贯通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就更少了。在缺乏地方民族教育知识与民族文化的情境下,民族文化教育研究活动在时间和质量上都受到了影响,阻碍了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民族文化教育科研成果的生成。

2.民族文化教育专项培训不足

为解决主流文化知识体系与当地民族文化知识体系相互割裂甚至冲突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多项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政策,试图通过民族文化教育专项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实是,这种专项培训机会对于民族教育专业师资严重缺乏的困境而言,不仅“僧多粥少”,而且存在培训实效性低下的问题,如缺乏系统的民族文化专项培训、培训周期短且无后续指导与跟进、重理论轻实践等。

二、突破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困境的建议

(一)找准定位,科学规划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

1.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民族中小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色,学校管理层要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发掘和整理已有的文化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未来发展定位,这是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的前提。在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中,学校管理层需要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进行专项学习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制定学校未来发展的顶层方案,发挥民主协商的精神,吸收和采纳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校园文化建设做系统而充分的思考与论证。

2.提高对民族特色的认识

民族特色指的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民族特色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随着民族交往和社会进步逐渐改变,是民族风格和色彩的外在表征。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这个媒介就是对民族特色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因为民族特色文化包含了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形成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如舞蹈、音乐、服饰、饮食、习俗等,集娱乐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凸显特色,需要厘清本民族特色“是什么”的问题,以及校园文化“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在理论层面,学校管理层需要提高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水平,加大教师校本培训与主题研修力度;在实践层面,应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社区,实地考察民族文化,了解民族发展历史与进程。民族中小学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发挥办学优势,积极思考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主流文化知识学习中,并将其作为学校的文化顶层设计呈现出来,成为全校师生认同并共同遵循的文化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生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民族文化教育。

(二)立足校本,着力开发民族文化传承精品课程

1.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

开发校本课程,学校首先要对本校有全面的了解,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传统等;其次要注重对课程资源的收集、挖掘和整理,充分考虑校本课程的使用对象、教师的能力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管理层要给予多维度的关注和支持,建立课程开发的智力资源库、人力资源库、财政资源庫等;最后是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评价主体应当包括教师、学生和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2.校本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在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过程中,学校要拥有丰富、实用、鲜活的课程资源。例如,广西壮族的“那文化”“绣球文化”“歌圩文化”就是当地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课程资源,民族学校要善于收集和整理。以百色市那坡县某民族中学为例,该校依靠社区资源,与当地的民族博物馆合作,从博物馆收藏的民族文化的各种物化成果入手,编写了富有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的“那文化”(农耕文化)校本教材,涵盖了植物文化、动物文化、历史人物、民俗文化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多样化的体验活动,把县博物馆的解说员请进课堂,为学生讲解民族文化知识,促进本校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3.在学校课程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的相互融合是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难点。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是民族中小学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从辩证唯物论观点看,校本课程与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不是对立冲突的关系,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学校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把校本课程放在国家课程的大框架之下,充分研究课程标准,立足学校课程建设这一整体,实现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文化融为一体的目标,以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合理设置两种课程,保证国家主流课程开足开齐的同时,给予校本课程必要的课时保障,以局部发展推动学校整体的发展。此外,学校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在学校课程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以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某民族小学为例,该校聘请民间艺人授课,把少数民族传统舞蹈改编成学生喜爱的铜鼓舞,改编后的舞蹈舞姿优美且富有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气息,凸显了当地少数民族特色。贵港市覃塘区某民族初中把民族文化融入学科教学,不仅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还以民族文化社团的方式,开展学科知识学习与民族文化融合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获得成长,提升了民族认同感。

4.丰富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在这方面,师生完全可以成为登台唱戏的主角而非台下看戏的观众。比如:师生可以共同设计具有本校特色的民族文化标识;在民族文化长廊陈列学生的手工作品、绘画作品、手抄报等,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师生共同建设民族文化体验展馆,收藏与展示民族传统服饰、劳动工具、绘画作品等,体现少数民族勤劳、勇敢、善良的传统美德。

(三)重视培养,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开设民族文化与教育公共选修课程

为解决当下民族教育教师缺乏的问题,师范类院校可以通过开设民族文化知识课程或选修课程,供有意愿到民族中小学任教或从事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的学生选修,让其掌握相应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主动学习和接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通过师范类院校课程改革促进民族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2.提高民族教育师资专项培训的实效性

专项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形式。民族中小学的大部分教师没有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背景,并且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知识,缺乏实践体验。提高民族教育教学水平,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首先,加强民族教育师资专项培训的顶层设计。针对教师民族文化知识缺乏、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帮助民族教育教师提升知识储备、锻炼能力、培育素养。其次,将专项培训规范化、常态化。针对培训周期短、缺乏跟踪指导的问题,建议成立工作坊,构建学习场域,由工作坊的导师给予专门指导,将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时段有效地衔接起来,实现“培训专家授课、坊内相互学习、导师跟踪指导”的“三位一体”学习模式。最后,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载体。专项培训要改变以往仅限于课堂讲学的方式,可以组织教师深入学校,在实地观摩、走访参观和学习交流中获得启发。

3.开展基于民族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研究者为了改进工作质量,将研究过程与实践结合起来,在现实教育情境中通过反思性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活动。行动研究突出实践导向、协同研究、反省思考三大特征。相对于其他科研方法,行动研究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较低,可操作性比较强,更适合民族中小学教师。民族中小学可以从本校实际出发,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开展民族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遵循“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研究过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针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开展研究,注意把握“行动性”的显著特征,促进行动的改进与问题的解决。此外,民族中小学还可以寻求高等院校的支持,与地方高等院校建立联系,借助高等院校完善的科研平台,寻求人才和技术的支持,建立从大学到地方中小学的纵向联系。只有多方参与,综合多方智慧,才能切实提高民族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水平。

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发挥学校育人功能的有力抓手,也是学生回归真实生活,促进能力品性发展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学校在顶层设计中科学规划、合力开发精品校本课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加强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朱金城,硕士研究生,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红,教授,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2]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5(05):84-85.

[3]朴正男.传承民族文化特色,打造民族特色学校[J].民族教育研究,2010,21(S1):114-116.

(责编 欧孔群)

作者:朱金城 李红

上一篇:语文审美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中职院校外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