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场设计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城市水体对于城市生活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规划工作中被关注的重点。城市环境评价领域对于水环境的景观作用没有必要的审视,而设计学领域对水体的物质属性和环境荷载意义也缺乏关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化广场设计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文化广场设计管理论文 篇1:

探究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

摘 要: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取有了显著的进展。本文重点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进行重点分析,首先介绍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原则;其次,举出实际的案例,分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的优化设计要点,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

0 引言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为司机和乘客提供停留并休息的场所,当地的政府部门和道路管理部门应投入适当的建设资金,将服务区的实用功能不再局限在加油、修理,提供餐饮等方面,引进一系类先进的基础配套设施,并根据当地流动车辆的类型和流动特点,制定科学、完整的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方案,进而满足交通运输人员的实际需求。基于此,作出相应探究。

1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设计思路原则

1.1 有机整体原则

首先,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优化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建设情况,对场区的建设规模进行结构规划,在满足各项实际建设需求的同时,降低投资的成本和各项施工费用,在综合协调并妥善处理所在区域自然环境以及人文背景的基础上,在开发过程中,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其次,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一个集合于多种服务设施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区域,在实际的规划管理过程中,应从整体部署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外界客观风险因素,在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同时,实现各个功能区的内部分工处理,最后构建一个完善的服务功能系统。

1.2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始终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因此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设计,更是要坚持这一发展理念,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高速行驶人员的实际需求,对服务区的功能结构进行细致的划分,在人性化部署的同时,进而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

1.3 生态环保原则

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场地大多是建立在远离城镇和市区的地带,服务区的设立有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设计人员应妥善应用节能环保处理技术,使用太阳能资源以及先进的水循环处理软件来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得服务区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达到最小。

2 通过实例来说明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的优化设计要点

2.1 车辆服务平台设计

2.1.1 停车区域设计

设计人员应结合场区的实际面积,设立适量的小车停车位、客车停车位、超长车停车等停车区域,并使用45°的停车位,达到合理规划的建设要求,在满足停车需求的同时,设立适量的绿化带来将停车区域有效分离,从而提高对服务场地建设区域的综合利用率。

2.1.2 服务区导视系统

应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导视处理系统,在综合规划设计的同时,将不同的服务区进行协调和管控,加强各个场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通过一定的路面标志[1],提醒驾驶人员可以快速的找到服务区进出口和实际的需求区域。另外,在对导视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坚持简约的设计原则,在融入当地人文特色的同时,注意与美观与实用功能和导视环境的有机结合。例如。在服务区标识设立过程中。可以采用黄绿白三色结合的方式设计方法,不但满足了环保的设计要求,还可以展示标识的美观性和人文特色。具体服务区导视系统效果图如图1所示。

2.2 人员服务平台设计

2.2.1 室内设計

服务区场区规划应坚持“人性化”的设计思路,在结合当地区域人文精神的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选购性能较佳的生产建设材料来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例如,针对室内装修的墙面铺装材料设计,采购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建设标准,选购装饰性强且环保节材、易于维护的新型装饰材料陶瓷薄板,并辅助添加浮雕、绿植、水景等点缀装饰设计,确保服务区场区具备环保节能的效果。

2.2.2 室外设计

在对服务区场区的室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为了突出其特色建设效果,对墙面的室外设计,选用乔治亚灰和玫瑰白麻等两种颜色搭配设计,并安设LOW-E玻璃,提升服务区场区的整体视觉效果,进而构造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

2.3 文化展示平台设计

2.3.1 休闲文化广场

例如,对于休闲文化广场的设计,工作人员可以在坚持红色文化与本地文化为主要创作思想的同时,建立以文化宣传、雕塑及文化长廊为主体的景观设施,尽力打造休闲娱乐场所与文化特色宣传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广场,例如,建筑企业可以选购天然砂岩材质建立的浮雕墙,在统筹规划的同时,彰显服务区雄伟壮观的历史氛围。

2.3.2 文化景观长廊

应结合服务区场区的民间艺术特色,对文化景观长廊采用红色立体镂空廊架的建设方式进行统一规划,并应用当地的剪纸艺术,以红色为主要建设背景,建立特色的有机玻璃屋顶,再展示一些优秀的刺绣作品,来吸引过往群众的观赏,为建立独特的地域文化管理机制创造诸多有利条件。

2.4 生态休闲平台设计

2.4.1 光伏发电设计

可以搭建遮阳停车车棚,综合利用太阳能等环保能源进而实现车棚和光伏电能的完美结合,在满足过往车辆遮风挡雨需求的同时,通过使用清洁度较高的太阳能,为电动车提供灯光照明、充电以及并入电网等诸多服务。

2.4.2 污水处理设计

在服务区场区的生产运行过程中,人类的一系列行为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废水,管理部门可以购买适量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独特的处理方式对污水杂质进行物接触氧化、沉淀以及水解酸化加工,待其达到统一的检测标准后,集中将这些污水排放至市政工程设立的集中污水排放管道。

2.5 智能化网络设计

2.5.1 网络覆盖

应统一规划部署交通网格、旅游景点网格、安全监控、智能投屏、全区域背景音乐、广播等基础网络,在构建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为司机和出行游客提供实时的、自动化的智能管理服务,同时帮助人们及时获取未来的天气状况以及周边地区的景点情况和其他新闻信息。

2.5.2 信息化设计管理

服务区场区的设计管理还应结合先进的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工作人员应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坚持以“数据挖掘和智慧服务”为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先进的监控处理系统[2],对相关区域的过往车辆和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监控管理,提高服务区安全性。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应及时的通过滚动屏来发布当地的实时新闻,例如,可以建立自助终端查询服务和广播系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交通状况、地域文化、医疗服务、教育信息以及网上银行等便民服务。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的设计优化是涉及多个方面的,相关部门应意识到服务区设立的重要性,综合处理服务区场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以及人文背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服务区设计理念,投入适当的建设资金,科学合理的应用太阳能、污水处理等节能环保技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进而完善服务区场区的实际功能,最后促进高速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磊.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优化探析[J].信息周刊,2020(1):1.

[2]程睿.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J].低碳世界,2019,9(9):269-270.

作者:何旭

文化广场设计管理论文 篇2:

新型水景都市规划与公众参与模式

摘要:城市水体对于城市生活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规划工作中被关注的重点。城市环境评价领域对于水环境的景观作用没有必要的审视,而设计学领域对水体的物质属性和环境荷载意义也缺乏关注。杭州的水景观整治实践,提出“治水——利水——亲水”三位一体的水景观建设模式,作为水景观理论与公众参与理论的整合应用,为创建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多方参与型城市规划程序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水景观;建成环境;公众参与

1 滨水地域与都市复兴

自然水体历来是构成城市聚居环境的重要因素,历史悠久的著名大都市往往位于大川交汇或入海口处。水路的便利促使经济活动的频繁兴旺,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积淀给城市留下了许多历史人文遗产。中国的许多城市,初始都在江河地区萌芽、发展,沿着河道湖泊所蕴涵的丰富且充满活力的优美风景随处可见。

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优美景观的河川水域周边大都形成了巨大的工业地带和商业中心,随之带来的是水质污染。水体周围蔓延直立而起的是护岸建筑,正是因为这些排水防水构造的存在,人们与河川离得越来越远了。

中国正面临着产业结构的急速转换和调整,各地都朝着后工业化城市努力建设。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重新重视河川及海岸沿岸的水滨地带的都市活力复兴。杭州市于2000年行政合并以来,多核心的都市形态已逐步形成,2002年提出了杭州城市形象重构的政策,旨在建设一个城市人口数量在300万以上、且蕴涵丰富活力的大杭州城市圈,以西湖——京杭运河——钱塘江——西溪湿地为核心的水景体系正逐步形成。美丽、安全的城市空间,适合所有人居住的都市再生和经济、市民行动的活性化蓝图将得以展现。

2 水环境、滨水环境与水景观

城市水体,对城市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水资源,同时水患等自然灾害也不断威胁人类的安全和繁荣。治水——利水——亲水作为人类针对水环境的3大主要措施,自然地反映了人对水环境的认知、思考和反馈。为了维护水环境的治水和利水功能,人类采取的相应行动是治水行动和利水行动,而对于环境保护和亲水功能,人类采取的行动可合称为亲水行动。

日本建筑学会编写的《建筑和城市的水环境计划》对水环境的定义是:城市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被人类利用同时又对人类产生影响的水体。水环境的功能大体上可以分为4种类型(表1)。

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相对于水环境大概念而言,滨水环境则更为具体和贴近,即人与水体相互接触的空间环境。作为水环境的一部分,它涉及空间的要素,体现出更强的场所内涵。

在以往的工程学科研究当中,对于治水利水的理论和技术开发都有了大量的积累,近年来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亲水功能,特别是对于人类心理作用较强的亲水功能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不过在设计学和规划学领域,从三方面整体考虑水环境对于人类的影响的基础性研究则显得不足。

本文以滨水环境为研究对象,结合杭州市水景观整备的实践经验,提出一套从治水、利水、亲水整体出发的城市水景观整治及规划框架(图1)。

3 城市水环境调查与整备目标

3.1杭州的水体资源

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曾被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叹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图2)。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等占8%。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市区范围内江、河、溪、湖、库、塘、湿地、泉、渠、海齐全。以强调闻名于世的钱塘江穿越市区,千年运河为骨干的北部水网地区,河塘密布,仅绕城公路之内有河流一百四十余条;西湖明珠镶嵌在城市中心:城市西部溪流纵横,并蕴藏丰富的优质泉水:蒋村、钱塘江沿岸保留着湿地景观;钱塘江南岸萧山以及下沙地区,自然河道与人工渠道相结合,形成水网系统。

在杭州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四大水体——西湖、钱塘江、运河以及西溪湿地均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而成今日之形貌,并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3.2杭州水景观整备目标

2003年杭州市政府提出“创造良好的水滨空间,安全的街道”建设概念,通过河川、都市、道路、住宅的四格局的横断联合,进行河道湖泊的整治,同时城市道路、桥梁、公园等基础设施也进行整备,周边地域一体

化的城市建设体系得以创建。称为“天堂都市,我们的家”整备事业。

杭州的水体整治事业,以水体资源为基础,以“绿色技术的国际化都市”为主要概念。杭州的水景都市复兴构想,不仅仅是水体整治,河川下游两岸约100平方公里的道路、桥梁、停车场、公园等公共设施都将得到改善,这是一个旨在诱发民间活力,复兴杭州成为水景城市为目标的巨大工程体系。旨在使西湖、钱塘江、西溪湿地以及运河杭州段,四水共存,共衍共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体系(图3)。现在,整备事业刚刚开始,对于民间企业来说,魅力城市的基础建设正在开始,再开发等民间事业也将随之兴旺起来。

4 三位一体的综合设计

4.1治水利水整备事业的措施

4.1.1河道的巩固与拓宽

河道两岸,战后修建的都是民间住宅。为了治水、防灾、卫生和防止污水,1980年开始10年的迁居事业,穿越市区的钱塘江所在地区,修建了很高的堤坝,这主要是针对水下建筑断面的安全确保工作。在杭州老城区,河道整备事业和市区整备事业一体化举措,使得用地确保更为容易,堤防加高,拓宽河道,以此来实施修整计划。通过这些努力,创造了更多的舒适性空间,为新的水景都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1.2都市中心区的交通系统重构

水景都市事业当中,与治水对策的紧急课题同时产生的是中心部的综合交通系统建构,10座桥梁及公路高架路网整备,步行系统整备,交叉路口改良,以及停车场整备。此外,通行限制的重新规划,中心部的交通系统重构得以实施。该措施产生的结果是,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几率大大减小;中心街道的活力得到恢复;河道两岸以及西湖周围的步行活动得以促进;作为节日庆祝等市民活动的场所得到活化:空间的利用效率也得以提高。

同时,于2004年10月27日起,杭州现代系统性的水上交通的实施,使运河的航运功能得以复苏,杭州成为全国首个在市区运河主干道开设水上巴士的城市,在城市空间中起到生活导向及人流

分散的作用。目前水上巴士运行距离全程有5.5公里,沿途投资1070万元建造了信义坊、西湖文化广场和运河文化广场3个停靠码头,后期还将连通钱塘江新区及西溪湿地,形成一个实用的、可持续发展的开放性的水上交通体系。

4.2亲水整备事业的措施

4.2.1西湖湖滨及南线景观整合工程

整合工程从湖滨路至南山路长桥公园一带展开,作为西湖湖滨及南线旅游的重点,连接着西湖北线与南线吴山广场和清河坊历史街区,并延伸至净慈寺和雷峰塔景区,承载杭州历史文脉与西湖自然景观的相互延续。南线工程于2002年2月启动,同年10月开放,湖滨段于2003年6月启动,同年10月开放。沿湖岸线,通过拆除围栏、调整树木、引入水系,形成了以城市公园为枢纽,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城市滨水景观带(图4)。具体整合措施如下:

(1)整合用地功能。西湖南线原有景区居住和事业单位用地混杂,杂乱无章和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像一道道遮挡湖景的“围墙”,使各个景点互不关联;而公园景点采取封闭式管理,也使得西湖南线的滨水空间景观平淡而封闭。通过调整部分不适当的功能用地,恢复了西湖南线在城市景观与城市生活上的联系,在恢复和强化周边历史景观的同时,创造新的景观特色区,并赋予其商业、文化、游乐功能。将周边道路、绿地、广场、雕塑、水景组成网络,形成顺畅的景观空间脉络,从而创造具有生动水景、丰富绿化、优美建筑空间、历史文化场所,真正实现具有特色的、免费对外开放的城市滨水大公园。

(2)修复特色文化。“水文化”是杭州城市发展和特色形成的基础,这里有杭州历史上最辉煌的南宋、吴越两朝遗址,又有襟江带湖的风景优势和鱼米之乡的富庶民俗遗存,并有由汉之金牛出水、唐时开六井、吴越之钱王祠、宋之聚景园、明清之十大城门、钱塘十八景等历史演变过程所留下的十分丰富的遗迹等。但由于众多文化场景的逐渐落败,有些甚至已遭受破坏而不复存在,人们在这里很难再追寻到历史文化的踪迹。通过恢复景区内原有的许多历史景点和遗址,对外观破旧的有价值建筑物加以保护和重新修饰,来增加新的文化景点,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西湖南线文化旅游景区。

(3)补偿生态环境。西湖南线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民和单位众多,对环境的干扰强度过大;二是西湖南线南山路一带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多而呈现过载状态,造成交通堵塞,并伴随着大量的汽车尾气和噪音的污染;三是植被品种少,多为防护性、隔离性植物,景观单调乏味,没有形成植物造景所应有的季相、色相搭配和丰富的绿化轮廓线;四是水质因长期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理而受到严重的破坏。针对上述情况,通过居民及单位的拆迁、修建西湖隧道隐化机动车交通、丰富绿化景观空间以及水体的定期更新等措施得以补偿。

(4)补充旅游设施。近年来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休憩和户外活动,由此对开放空间的关注也日益增长。滨水环境视野开阔,是旅游等户外活动的好场所。这些活动必将同商店、餐厅、茶馆、咖啡厅等购物休憩场所结合,有些地点还引入历史、文化等内容。在整合过程中,充实已有的西湖南线景区的公共设施,完善景区配套体系,增设各种符合现代旅游需要的开敞空间和休憩场所、雕塑装饰小品。同时借助旅游“黄金周”和“西湖博览会”的举办,进一步提升城市配套设施。

4.2.2西湖西线景观的恢复

西湖西进以杨公堤的恢复为主线,以水域的扩展为突破口。根据风景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地形、植被、水体条件,规划将“西湖西进”用地划分为曲院风荷、丁家山、花港观鱼等六个组团,并以杨公堤为轴将此六个组团相串联。六个组团各具特色,又相互对比因借,自然分布于杨公堤两侧,为这一旅游主轴提供丰富的景观内容和历史文化内涵。在挖掘人文景观的同时,西湖西进工程将恢复大批历史景观,主要包括修复一系列名人故居,恢复明代杨孟瑛修筑的杨公堤,并对杨公堤上的桥梁——“里六桥”进行重新修建,以传统的民族风格结合市民休闲的需要作为设计概念,并对桥梁的建设过程进行综合设计与管理。设计的特点在于,首期的三座桥设计通过市民意见的反映和评价,对后期的桥梁设计进行修正。这一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河岸水滨建立的建筑物、周边环境、桥梁共存,形成了广大市民喜爱的地景和地标,为提高市民对城市的认知程度和形成对城市的认同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4.2.3西溪湿地的综合整治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样资源,还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抗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以及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不可抗拒的作用,被誉为大自然的肾。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演化以及人为干预,西溪湿地生态系统渐遭损坏,原始景致日渐衰微,但目前西溪湿地仍是杭州最大的一块湿地,现有曲折河道100多公里,大小水塘11000多个,仅蒋村范围就有水面7000多亩,是杭州城市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调节器。对西溪湿地的综合整治工程从2003年9月开始实施,至2005年5月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游客开放,完成了西溪湿地综合整治工程的第一步。

根据西溪湿地作为次生湿地、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的独特性,综合保护工程确定了环境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以民为本等六大原则。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就是减少湿地的人口负载和污染源。根据总体规划,保留了约100幢建筑,进行削层、整修后,粉墙黛瓦的朴拙民居静静地点缀在自然环境中(图5),总的建筑面积从20万平方米降至4.8万多平方米,容积率仅0.015。其他影响景观、建筑质量差、密度较高的农居,全部拆除。拆除建筑后留下的空地则恢复植被、补种植物。湿地内全部实行管网配置,污水纳管排放。

(2)尽可能保存西溪原貌。保留朝天暮漾、南渚湖等生态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水面,延续其自身良好的生态系统。将部分封闭的小面积水体连通,以利于物种在较大环境里自由交流,吸引水乌栖息;将鱼塘壁的坡度由陡坡改为缓坡,有利于湿生植物生长,为过往鸟类提供更丰富的食物。

(3)游步道的设计和施工。采用了不规则的石板或碎石铺路,中间不打混凝土,既能防滑、方便游人,又保护了典型地貌。清淤护岸时,用“贴”淤泥的办法来加固塘堤,选用可以自然发芽的柳树桩巩固堤岸。

(4)保留西溪湿地范围内有50年以上历史的老建筑,适量恢复秋雪庵、烟水渔庄等重点文化遗迹,重现水乡渔火、龙舟竞渡等西溪民俗风情。通过陆续回迁部分世代居住在西溪湿地内农户,并组织农民耕种、养鱼等生产活动,保留“活着”的农耕湿地文化的同时承担旅游展示和服务功能。

4.2.4通用性设计的推进

通用性设计首先开始于人口统计学、立法、经济和社会领域,在20世纪改变着老年人和有残障人员的生活,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产品和环境的设计可以满足最大范围的使用者的要求,不需要去适应或提供特殊的设计”。直到现在,通用性设计的实践仍然集中在为老人和残障人员而

进行的无障碍设计方面,包括产品、建筑、设施以及环境等的设计。在当今广泛提倡社会公平的时代,通用性设计的宗旨是为各种能力层次的人群提供平等的服务,这些人群不仅包括老人和残障人员,还包括小孩、病人、孕妇以及语言的不适应人群等等。我们的城市环境设计,特别是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的服务对象不是某些特定群体,而是所有的以各种方式进入其中的人,他们均享有公平享用一切服务设施的权力。

杭州城市的综合设计管理,旨在提高公平性设计的水平,将市民引以为荣的地域意识与环境共享的概念联系起来。针对高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试图在市民的城市建设意识当中,逐渐形成一种关注通用性设施建设的氛围。作为一个历史文化都市,无论老年人、残疾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同样安心舒适地享受都市生活。为实现通用性设计而采取的努力正逐步运作起来。如在湖滨景区的整治过程中,设置了不同高度的饮水机,既满足了正常人和小孩的使用要求,也满足了坐轮椅的人的需求,同时,景区内的标志牌,均用中、英、日、韩四种文字同时说明,以满足不同语言背景的人的需要,体现了通用性设计的社会公平的宗旨。

5 政府市民一体化多方参与行动

5.1政府主导的一体整备

政府主导的河道整治事业和民间主导的市街地再开发事业一体化进行,破除河道对城市空间的隔离,有效地活化两岸的空间,使得繁荣和亲水的水滨整备成为可能。活化、美丽、开阔的开放空间——河畔与商业空间——街道的活化联系起来,民间事业者和地产商也积极配合,使整备事业高速发展。

河道原本是分隔城市的阻碍因素,现在变成城市的中轴,或者说是城市的舞台。捕捉到这样的设计概念,河道、道路、市街地整备运动一体化进程成为可能。通过它,河道的扩宽,交通系统的再建构,建筑物的综合设计等,与百万都市的建设,安全、繁荣的都市中心面貌建设成为一体。

杭州的水景事业,基于数十亿资金的河川和道路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加上数倍的再开发建设和民间投资,这种政府市民一体化的城市建设正进行中。

5.2市民共创水景都市

5.2.1市民推进河川环境再生

自古以来,作为杭州市民掌上明珠的丰富水体资源,一直都牵动着杭州旅游经济的命脉,而建国后的40年间,即使把它称为杭州的污水道也不为过。但是,沿岸居民的净化活动激发了广大市民的意识,省市企业参加的全市净化运动不断得以开展。至今,水质的BOD指标达到了1mg/l的程度,百万都市的中心部横穿而过的河道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文字记载中的清流中诞生的城市象征又回来了。

5.2.2市民参与水景都市建设

杭州市民,从以上的环境问题改善的经验出发,对于水景建设的基本构想也积极参加。2008年实施的“我的城市——杭州创意”募集活动中,从小孩到老人,广大市民提出了数百条建议,结果在规划阶段采纳了市民意见,建设期间不断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市民的反馈,加深了本事业的地域理解。这成为政府、市民一体化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5.2.3环境保全与环境教育

市民提出“希望创造更多的亲水空间,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观察自然”。为了同时实现水环境整治、生态保全以及提高人居环境的舒适性,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如建造了拥有水质净化机能的人工瀑布等设施,改变传统的混凝土护岸为水生动物共存的“空石构造”自然石护岸等等,创造出了杭州的水质保全以及良好的水滨环境。此外,有的设计方案还提出了新颖的设计理念,伴随河道拓宽,有效利用迁移建筑的遗留设施,在地下部分面对水体的墙壁上开窗用来观察鱼和其他生物的活动,根据钱塘江潮水起落,江水中淡水与海水盐分的分界面通过肉眼清晰可见,成为市民体验学习与河道水环境相关知识的绝好场所。

作者:赵秀敏 石坚韧 赵美娜

文化广场设计管理论文 篇3:

街区制对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挑战与应对

摘 要: 社区是社会细胞,安全是基本需求。作为人类城市规划经验的传承,街区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城市建设中,代表着社区未来发展方向。就我国而言,推行街区制势必改变社区治理环境,推动社区治理政策和方式变革,考验城市社区公共安全。为此,应全面分析街区制对社区公共安全形势的影响,从强化社区治安防范、提升社区应急能力和提高居民公共安全素质等方面加强城市社区治理,以应对街区制给公共安全带来的新挑战。

关键词: 街区制; 城市社区; 城市管理; 公共安全治理

社区是基层政权和群众的链接点,上传民意,下行政令,其地位特殊而又重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就曾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城市社区不但凝聚资源财富,也是城市居民安全、舒适、健康生活的重要寄托。城市社区的重要地位也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而日益凸显。就公共安全角度而言,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事关社会稳定。2015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维护公共安全体系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把基层一线作为公共安全的主战场。2015 年12月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城市发展,安全第一”的城市发展理念。会议不但对今后城市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也确立了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标尺。[1] 为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勾画“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路线图”,2016年2月6日,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一出台就刷爆了微博、微信朋友圈,成为了社会舆论关注焦点。从2月21日20:15央视新闻联播微博发出《意见》新闻到22日上午10:00,有近15000条被转发。[2]1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后台数据显示,2月21日至24日,封闭小区拆墙网页新闻多达13849条。单就城市住宅小区是封闭还是开放、小区原围墙是留是拆的争论而言,民众和网友多聚焦于社区公共安全议题。可见,系统分析和研究街区制对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措施,既是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任务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中、西方街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街区制社区及其特点

街区制社区是与传统封闭小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封闭小区一般都有明确的边界,大多以围墙或栅栏为“红线”,建有门禁系统或设立安保岗位,对社区居民及其车辆开放而对外来行人和车辆出入有一定限制。封闭式社区最大特点是界限分明,小区内外各有不同。就其弊端而言,对外封闭且功能单一,它像画在城市里的一个个规则不一大小不同的“闭环圈圈”,造成空间断裂,阻碍交通,对城市规划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构成“碎片化”威胁。相较于有形的空间封闭而言,居民交往的封闭更是杀伤城市活力。而街区制社区一般建在道路边,不设围墙而是由城市主干道围合、被中小街道分割、路网密度高的开放式社区。街区制旨在将社区与外界打通,促进小区与商业、服务业的结合,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就近配套,提升居民居住和生活品质,增加城市公共路网密集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促进社区功能与城市功能的高度融合。街区制社区的最大特点是社区功能混合,资源能得到高效利用。

(二)西方街区制社区建设

街区制在西方早期社区建设中就已采用并且是土地私有制国家惯用形式。其中,美国是街区制发源地之一,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社区都以街区制为主。其中,成型于上世纪初的“纽约第五大道”堪称世界街区的典范。该街区位于曼哈顿群岛中心地带,建立以来历经数次改造,时下不但景点众多,艺术味道浓厚,而且名媛士绅聚集,商品货物齐全,车辆行人通行无阻,也是纽约市民庆祝活动的重要场所。英国不但建有成熟的街区还于上世纪中叶建立了街区保护制度。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伦敦牛津街是英国街区的代表。在这条不到两公里的街道上云集了300多家大型的国际商场,每年都吸引来自全球各地3000多万游客到此观光购物。牛津街交通便捷,到此游客不但尽情购买名牌商品、享受星级英式周到服务,也可以细细品味街区建筑特色。此外,德国柏林、意大利米兰、西班牙巴塞罗那、捷克布拉格等城市都在推广街区制。

在亚洲,韩国城市居民区基本上都是开放型的,低矮的常青树和条条马路等都会被当成社区分界线,呈现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美况;日本城市规划建设法规明确任何小区不得建围墙,城市住宅小区也多是直接和大路相连。[3] 东京社区的马路上都装有红绿灯,车辆可在社区穿梭行驶,市民你来我往,交流交往自由方便;在新加坡,80%的城市居民都居住在一种叫做“政府组屋”的非封闭式社区中。由此可见,街区制不但承载了人类城市规划经验,也是世界城市社区建设的常态。

(三)中国街区制社区探索

在中国,街区制同样不是新生事物,传统居民居就有开放的习惯。北京传统的胡同、“条”,上海的弄堂具有住宅开放意味。[4] 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部分大城市曾效仿前苏联城市规划模式建设了由城市主干道包围、具有配套文化生活设施的社区住宅,但这种住宅并未流行。在社会管理单位制和社区管理地区化等因素作用下,“单位圈大院”,集工作、生活一体化的封闭小区仍是城市社区规划和建设的主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出让行为,商品房又极力迎合消费者讲求产权与身份象征,期待安静、安全和私密等需求,封闭式住宅小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据不完全估计,1991-2000年,广东封闭小区覆盖了城乡80%以上的人口,上海则多达83%小区被封闭起来。[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大拆大建和违规建筑不断出现,“城市病”日益凸显,创新城市社区规划势在必行。很多城市开始探索街区制,较为成功的当属借鉴欧洲小城规划理念而建设的四川宜宾莱茵河畔小区。该小区占地500多亩,分七大“回”字形组团,外围是商业用房,组团内相对封闭,组团间主干道路和绿化景观对外开放,颇具活力。此外,广东佛山新城社区、上海古北一期住宅小区等都是中国街区制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开始针对街区制出台规定,加强引导。如,大连市2005年就提出:城市社区要拆除围墙实行组团封闭制,组团间以小街道分开,街道对外开放;广州市2005年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封闭住宅小区内道路;成都市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小街区规划”理念,推行“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在借鉴国际城市治理理念、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反思我国城市规划教训的基础上,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式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意见》引发了社会担心和舆论关注。有调查显示,90.4%的民众担心居住安全会受到影响,在街区制社区配套措施需求选项中,85.33%的受访者选择保障公共安全选项。[2] 可见,街区制社区的公共安全保障问题是居民心中难以过去的一道坎。

二、街区制对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新考验

不可否认的是,封闭社区的“墙”和“门”圈出了民众心中的净土,赋予了社区居民相对安全的居住生活空间。尽管街区制顺应了城市发展趋势并似乎能为“城市病”开出一单药方,各地街区制探索也值得肯定。但街区制在给城市带来活力并方便交通的同时也赋予城市社区异质性、混杂性和开放性的复杂特点,社区公共安全将面临新考验,突出表现为三方面:

(一)城市社区治安将面临新考验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类矛盾危机和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基层社区本来就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集结地,社会治安案件大多发生于此。而社区治安状况又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也因此备受关注。在街区制诸多谈论议题中,“治安谁来负责”最受热议。诚然,社区治安不能仅靠封闭解决,封闭也不能完全解决治安问题。但街区制的开放会打破曾经封闭而又相对平静安逸的社区环境是不争的事实,也势必增加新的不安全因素。例如,街区制背景下,城市社区落户或入住居民将发生变化,人口流动加剧,增加了社区人口异质性和复杂度;住宅小区由封闭到开放,若防范不力也会增加封闭尚未解决的偷盗、抢劫和诈骗等治安事件发生几率;街区制也会加速物业行业重新洗牌和物业管理方式与行为的变革,[6] 社区物业保安有可能撤离大门退守楼内,大门门禁和保安守卫功能让位于楼宇门禁,社区治安将更加精细化,意味着由“外紧内松”的“院墙安全防范”进入“外松内紧”的“楼宇安全管控”时代,警察和保安的社区治安职责将面临新的调整。面对日益增长的民众公共安全需求,城市社区治安任务和压力会进一步加大,治理不善将会导致社区环境恶化,影响社会稳定。

(二)城市社区应急能力的新考验

社区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沿阵地和第一现场,日益频发、多发的各种突发事件让民众遭受了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社区应急工作是整个社会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和 “最后一公里”。[7] 社区应急能力包括突发事件预防与准备能力、舆情监测与预警能力、应急救援与处置能力、事(灾)后恢复与重建能力等内容。受历史和现实因素制约,我国城市社区应急能力欠缺。相对于传统社区,街区制社区将更加开放,社区居民异质性增强,社区结构发生变化,水、电、暖、油、气管线等公共设施超负荷,疫情传播速度加快且难以控制,暴力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概率增加等各种突发事件诱因需要重新评估和预判,考验城市社区安全预警及防控能力;社区人流、物流陡增,更多的街道将加速形成,对应急资源需求也会进一步加大,社区应急力量需要重新整合,考验城市社区应急资源供给与调配能力;车辆直通小区且流量会明显加大,考验道路桥梁、沿街建筑、地下网线与综合管廊等硬件设施安全质量,[8] 对城市应急硬件设施的承受力和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带来挑战。此外,城市社区治理格局和机制的变化,也考验社区的应急指挥能力。

(三)对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新考验

公共安全意识是指公众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意识或态度。自古以来,中国特色的安全防御手段塑造着传统居住观和安全观。就传统城市社区而言,有围墙林立,有保安守门,有门禁,对小区外的陌生人、车辆等进出多少有所限制。居住在相对封闭社区的城市居民有一种自然的安全感,对风险的认知度明显低,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突出表现为:不但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弱,而且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意识欠缺。而街区制拆掉了小区围墙,也少了一道有形屏障,势必增加居民内心的不安全感;同时,传统与非传统公共安全问题也会涌现在社区民众和政府面前。无可置否,如果没有对待风险和危机的正确态度和认知,就很难保证自身安全。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居民身心不安,门难开,墙难拆,街区制也将难以顺利实施。可见,如何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公共安全意识是街区制的又一重要挑战。

三、街区制社区的公共安全治理应对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保障公共安全是街区制需要解决的现实任务。西方国家在推行街区制中十分注重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如美国充分发挥街区业主在公共安全治理中的作用,英国、日本则通过立法维护街区安宁,韩国则通过完善街区配套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等。 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街区制开放了社区,也必将推动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理念的重塑和方式的转型。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

(一)坚持群防群治原则,加强社区治安防范

社区治安需要公安、社区、物业和非政府组织等主体间的协同,更离不开社区居民、管理者、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公众参与社区治安可以凝聚资源,实现社区治安多元化供给。

1. 要认真分析街区制对社区治安形势影响,围绕社会关注焦点,允许公众知晓社区治安状况并鼓励公众就社区治安政策制定和执行发表意见,挖掘公众智慧,加强公众监督,在共商共建中共享社区和谐稳定。

2. 应结合街区制特点构建公安干警、物业保安、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参与的社区治安联防队伍,重新界定和落实各方责任。其中,公安机关仍是城市社区治安的主导力量,要继续警力下沉,加强社区巡逻,严打社区犯罪,强化威慑力;街道社区是治安联防的基础力量,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活动,为社区治安提供有力的人力和物力支持;社区物业公司要继续在社区居民监督下,履行好服务职责,提供更专业的安全保障;社区社会组织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连通各方,积极参与社会治安活动。

3. 要研发配备符合街区制特点的专业技防设施,结合街区制社区治安需要,开发或升级社区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巡逻考核系统、流动人口管理系统等并促进系统的集成,建立全程全面的防控体系,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的结合。

(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

街区制社区将会改变社区应急环境,考验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水平。就街区制社区应急管理而言,一方面要结合街区制特点重建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机构,探讨构建专兼结合的社区应急救援保障队伍并提升其应急能力;要结合街区制需要修订和完善社区应急预案,构建符合街区制特点的社区应急预案体系;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三种能力”:一是组织有关力量开展街区制社区各种突发事件成因机理的研究,加强街区制社区新风险的评估和安全监管工作巡查,提高社区应急监测和预警能力;二是结合街区制需要为社区配备足够的应急基础设备,结合街区制规划建设好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做好应急物质储备,建立专兼结合的社区应急队伍,提高社区应急准备能力;三是要针对街区制容易出现的突发事件,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宣传与模拟演练,组织好家庭应急与防灾能力,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三)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居民公共安全素质

公共安全教育是提高公共安全意识和对风险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必要途径。推广街区制必须重视提高居民公共安全意识。为此,一是要本着“风险永在、安全相对、事故可防、预防为先”的原则,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着力营造社区公共安全教育氛围,让居民充分认识到社区封闭不是保障安全的万全之策,安全源于自身重视和自我提高,需要居民自身安全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心安全、意识有,就不怕墙被拆。二是政府和社区要以节日和社区知识普及活动为契机,依托社区活动室、图书室、文化广场、宣传栏等场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结合街区制特点精选教育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形式推进公共安全教育;三是社区应当组织专家进社区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方面的讲座,家庭、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也要积极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教育,增强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共建守望相助的温馨大家庭。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将面临新的转型,街区制就是重要变革。《意见》出台意味着有关街区制及其治理的相关政策会陆续推出,但政策预期并不意味着结果优良,需要我们对新问题有理性的认知。街区制建设也绝非简单的“拆围墙,开大门”,更不是“一刀切,简单化”,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提高社区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打造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维护社区公共安全,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服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事关街区制顺利推行和运行质量,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林晓夕.听上去很美的“街区制”难点在哪儿[N].中国联合商报,2016-02-29(D01).

[2]吴晓琳.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形势研判与改革进路[J].江汉论坛,2016,(5):40,41-42.

[3]应琛,余静.日本开放的住宅区[J].新民周刊,2016,(9):97-98.

[4]郭晓红.探析街区制涉及的法律问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4):236.

[5]缪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建筑,2004,(5):46.

[6]苏诗钰.街区制的实施将加速物业管理行业重新洗牌[N].证券日报,2016-02-25(A02).

[7]朱恪钧.论基层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的政策规范与评价标准——成都市应急能力建设实践[C]//洪毅.应急体系规划与应急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6:85.

[8]熊筱伟.建设更宜居城市 四川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J].建筑设计管理,2016,(2):15.

[责任编辑、校对:党 婷]

作者:陆继锋

上一篇:民族地区网络文化论文下一篇:高校青年文化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