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传统物流管理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学必须通过研究性教学模式展开;而相对于传统高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展开研究性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论文 篇1: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未来高等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河北科技学院作为河北省内知名民办高校,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经验。本文以经济管理系物流管理本科教学为例,分析总结了在建立应用型本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探索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一定的经验。为深入探索打下基础。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改革

作者:河北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071000

本文应时代要求,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调研研究,不断进行探索,从中找出适合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增加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数量,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能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对高等院校应用型的理解

1.教学理念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但是形式上的应用,更应该是理念上的应用型,理念上不能跟随时代的要求,空谈形式主义并不能从根本上从教学型转型成应用型,所以应用型应该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都是应用型,现今大多数院校所谓的应用型就是从某些方面略微体现应用型的特色,比如课程方面开设实验课,敷衍形式,这些并不能将学生从根本上培养成应用型人才,而应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从应用型角度出发,围绕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理念,循序渐进,完成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应用型理念的尝试和变革。

2.教学制度应用型

教学从思维理念上转为应用型,要体现在高等院校各项教学制度规定上,多方向多角度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要求各部门协作配合,从制度上确定应用型的理念与地位,不仅是教学制度设计,同时也包括个方面的制度,都应体现和引导应用型的理念和实践。

3.教学环节应用型

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体现应用型,包括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人才评定等多方面都要围绕着应用型展开,实现以目标和人才评定为先导,引导学生和教师向应用型转变,全方位多环节的转变,在教学环节上体现应用型。

二、河北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河北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始建于2007年,现有本科和专科两个培养层次,物流管理专业专科在校生百余人,本科在校生150人,6个教学班,专业教师数十人。

(一)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环境变革

传统教学方式一直被困于封闭教室与三尺讲台之上,学生固定在座位上,心境己渐渐被封闭,对于社会实际需求无法了解,缺乏实践环境,完全凭借头脑想象和思维理解来理解知识,能力更是无法提高,为增强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对实践性强的课程,采取转移教学环境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沟通物流管理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各大物流公司,将课堂设在各大物流公司的会议室,或者是实践操作现场,先大体上在会议室学习基本理论,然后在物流公司工作现场进行实践操作,与实践操作的一线技术人员进行学习交流请教,反复操作与训练,即能辅助物流企业的相关工作,又能进行实践学习,在物流企业的会议室学习,即可体会物流企业的企业管理文化,也能体现到一线经营管理的实践前沿,摆脱了以往单纯想象的枯燥课堂。

(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组织变革

将传统教学课堂上的教师组织学生上课,改为企业管理模式,将学生在相对一段时间,进行角色转换,按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给同学设定岗位,不在是同学,而是部门员工,设定角色,分配任务,进行企业化的学习组织形式,同学之间形成真实的业务管理关系,定期轮岗轮换,相互学习管理技能,体会相互之间的管理技巧,将以往的教师讲授,改为由学生担任的企业负责人分配企业经营管理任务的方式进行教学组织,教师负责解决学生在经营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成为同学的经营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任务。通过改变教学组织,同学可以感受企业的管理制度,可以体会学校和企业的差别,能尽早的进入社会角色,也能培养行业认同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评价变革

传统教学评价通常为考试答题的方式作为学生成绩的评定,而高校中评奖评优往往又将学习分数作为次要的评价标准,所以学生学习缺乏驱动力,也缺乏评价标准。通过学生进驻企业学习,由企业出具成绩评定表,加上教师的评定,改成双重评价,学生即重视理论学习,也注重实践技能的积累,并同时争取相关评奖评优部门配合,对实践技能成绩优秀的同学加以倾斜,实现动力驱动,使实践技能在学生获得奖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比重,实现多重评定,并体现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双重结合,学生在实践中即可获得有效的实践技能,也能获得学院的奖励评定,为进入社会也奠定基础,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实践理念。

三、河北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改革探索中的问题

(一)应用型教学方式教师教学质量难保证

应用型教学从理念到环节都体现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具体操作过程中,对教师教学的负责态度上难以保证,以往的教师内授课,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控制教学过程和教学时间,应用型教学由于需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一线技术人才进行教学,再加上课堂地点、教学时间的限制,授课形式的松散随意,教师如果在教学态度上放松,将对教学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学生不但实践技能不能掌握,理论的学习也随之荒废,所以对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态度的把控成为实践教学的难题之一,因此为加强应用型教学的质量,需要把控教师的授课态度和责任心。

(二)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存在困难

1、实习基地变成鸡肋

实习基地模式是许多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创新型的实践模式。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实习基地只起到了提供场所的作用。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实习基地企业为了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经营业绩,不会让实习学生接触核心内容,同时对于需要一定技能的工作也不会交由实习学生完成。实习学生要么在企业做最基本的劳动力,要么就无事可做。

2、情景模拟难以展开

情景模式是一个实践环节,但在教学环节中也被广泛使用。这种模式对教师、学生和场地具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管理类学科的情景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要求学生除了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具有很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对于教师来讲,需要不断的收集最新案例,并且要把案例转换成适合教学的情景模拟。简单来讲,情景教学要求学生要有“一桶不断注入的清水”而教师则应该是“海纳百川”。这种教师和学生,在目前绝大多的应用型本科,尤其是民办本科院校中数量极少。所以很多高校专业,尤其是管理类学科类专业难以开展真正的情景实践教学环节,使其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3、项目实训难以保障

受环境、财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能够在企业进行实训的项目比较少,即使有些项目拿到企业也不一定能够达到实习目的。而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追捧的“订单培养”模式,实施的要求较高,难以大面积实施。

4、实践技能评定标准缺乏客观标准

实践技能由于为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评定,通常很难为一名技术教师所评定,评定过程中可能出现人为主观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缺乏客观性,同时,由于教学组织采用企业组织形式,学生领导对学生员工业绩的评定也难以客观化,通常也会由于同学间的非学习性因素影响成绩评定,企业性经营学习成绩难以货币化衡量,缺乏评定硬性标准。由于成绩评定的主观性,导致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难以得到应有的体现,最终使应用型教学又重新流于形式,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这也是高校应用型教学最终停留在形式上的重要原因之一,结果导向化的评定方式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最终结果导向化的评定一旦无法客观准确的实施,将影响整个应用型教学的全过程。

(三)应用型教学资源分配条理不清

应用型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分配不清,分配到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确定缺乏科学依据,更多的凭借主观经验,同时,由于高校占据企业资源,学生为企业进行基础辅助性工作,导致相关各方都有本位主义的利益驱动,高校和企业间最终费用清算很难,为校企合作利益分配的问题产生埋下根源,企业和学生间是否产生工资性费用,学生对自己的付出与劳动的成果是否被企业或学校所占有持怀疑态度,由于资源分配的问题导致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教学随时可能解体,甚至即使保留原有的形式,也终将失去其应用型教学的实际意义,无法实现既定的理念和效果。

(四)实践教师缺乏,实践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社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实践环节的教学教师的能力也要跟随时代的步伐。问题一是教师自身能力的缺乏,缺乏紧跟时代步伐的实践能力;二是学校缺乏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学校的专职实践教学教师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大部分实践课程是由相关理论教师负责。教师在负责讲授大量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无暇顾及实践教学。虽然学院出台了鼓励和要求教师走向社会,走进企业的相关文件,但由于时间安排,待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收效甚微。

四、河北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改革探索中的问题的对策

(一)分阶段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学生的培养要从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下手。从“一无是处”变成“人才”是一个过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既要符合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又要符合这一特征。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层级来设计。第一层为基本能力,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符合企业或相关工作岗位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如计算机系统实践;专业认识实习,基本公文写作实践;第二层级为基本技能实践如物流信息系统实践、报关单据实践;物流相关单据填写实践等第三层级为专业亨利和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如运输线路合理规划,安全库存和订货点的确定;ERP实践;物流金融;供应链设计等,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适当的接触相关企业。这一阶段主要使学生检查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联系企业实际,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实现双向选择。

(二)实践教学模式科学的结合

任何一种单一的时间教学模式都具有不同的缺陷,将其科学的组合在一起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的达到教学和实训的目的,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例如在理论教学过程和第一、二层级的实训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教学为主,其他方式为辅;在第三层级的实训过程中则以项目为主。通过结合可以弥补各模式的不足。但具体如何结合,仍在探索之中。

(三)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和签约实习单位合作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在对所学理论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在校内进行实践练习,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运用。利用寒暑假,将学生带入签约实习单位,轮换不同的工作岗位,了解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要求,并且尝试使用所学理论和基本技能来解决轮换中遇到的问题,并由带队老师或者相关企业人员对其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学生了解自身不足,为下学期的学习明确目标。同时也为老师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鲜的教学资料。

以上是我院物流管理本科教育现阶段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部分问题的思路。目前我院经济管理系在进一步探索如何建设好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与企业向衔接,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

作者:安海峰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论文 篇2: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传统物流管理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学必须通过研究性教学模式展开;而相对于传统高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展开研究性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深入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及研究性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循序渐进地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几种基本模式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物流管理 应用型本科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52

1 引言

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使许多企业开始将物流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对物流管理的重视也使市场对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但由于现今许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多为从其它管理类专业借鉴而来,要么是过多地偏重于理论教学,要么是采用较为理想的特定模式的实训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偏离企业实际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不一样,因此其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也必须有别于学术研究型大学.应以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更强的专业人才。

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学生不再只是停留于对所学知识技能的一般理解和掌握,而更强调其实际应用;不再只是通过老师和教材获取间接地理论性知识,而更强调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实践。通过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可以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物流人才。

2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物流管理专业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文理交叉的学科专业,与数学、信息技术等联系非常紧密,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互联网时代的物流管理因其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紧密联系知识更新非常快,学到的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力。而且企业里的物流管理工作尤其是基层一线特别强调物流人员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应特别重视实践与实际应用。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创设出-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鼓励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要求和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更加重视教学过程而不是结果等特点。

物流管理专业和研究性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匹配性。物流管理专业综合性和交叉性强,要掌握的知识点多,研究性教学模式则鼓励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物流管理专业需要特别重视实践,研究性教学模式则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二者都强调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物流管理专业待解决的问题多且知识更新快,研究性教学模式则强调通过探究来解决没有标准答案的事物。因此,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研究性教学是由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及其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研究性教学刻不容缓。

另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研究性教学也有其先天的优势。相对于传统高校而言,应用型本科院校更重视实践教学,有较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和企业实训基地,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学校展开研究性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應用型本科院校丰富的竞赛活动,包括各种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也为研究性教学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3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模式由易而难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开展研讨班

研讨班的主要活动形式就是讨论,这种模式产生于19世纪初期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研讨班开展讨论的前提是真理尚不存在,讨论过程中取消所谓的最高标准,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通过无拘无束、毫无顾忌的讨论来大胆探索,进而发现真理和趋近真理。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研讨班讨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是企业运作的实际案例,通过对没有标准和统一答案的案例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小课题研究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问题解决模式,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课题的形式来进行。在老师指导下,提出和选择课题,制定和实施方案,最后完成研究报告。通过课题的研究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书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可供选择的课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知识探究型。这是研究课题中的最低层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后,例如库存的基本概念及其利弊后,在教师指导下拓宽学习范围并开始思考库存在各类企业中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企业预防过多库存产生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等等。通过知识探究来获得学习体验,甚至形成学习报告。

二是社会调查型。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向企业和社会,通过对与物流相关的政治、经济、交通、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例如汽油价格波动对物流成本的影响程度,营改增对中小物流企业的影响,RFID技术在企业里的应用效果等等,通过对相关课题进行调查然后撰写出调查报告。

三是创造发明型。研究性教学中最高的研究层次应当属于设计和创新发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对现有的物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对现有的物流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发明,进而为企业创造出-定的效益。

需要说明的是,课题的选题是研究性教学设计的关键,选题的主体应是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主选题,老师只是起一个指导作用。学生所选的课题并不受物流专业的限制,可以是运用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就能解决的课题,也可以是需要综合运用其它学科知识才能解决的课题。

3.3 建立物流管理研究性教学基地

建立研究性教学基地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性教学制度化的体现。研究性教学基地的建立使得研究性教学活动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是实验室,也可以是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建立专门的机构来组织、促进、管理包括物流管理专业在内的全校范围的研究性教学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学生要保证在四年本科教育期间至少参加一次这种基地活动。在这种制度化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下,基地的研究性氛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也能大幅度地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4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 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自身的素质是保证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最根本的条件。研究性教学客观上使教师从过去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研究问题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这种转变势必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更适合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改革考评体系和薪酬制度,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成果与职称评定、工资收益等挂钩,推动教师的自我转型。

4.2 师生角色的转变

研究性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开始重构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s】,课堂的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的合作者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问题的引导者转变。

4.3 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由于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基本活动单位,活动地点远非教师视野所及,管理和监控的实施相对困难,只能通过间接的量表、汇报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能力成为决定课程质量的关键。

4.4 对研究性教学的评价应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

研究性教学的目的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科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缺陷,因此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应是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参与,而不是重结果,即重点关注学生从过程中学习或领悟到了什么,对于学生最终的研究成果则不需过于关注。

5 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不仅仅是怀揣文凭的大学生。传统的物流管理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术型院校的模仿,未能体现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上的区别和特色,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研究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其特别适合应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业。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是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许坦,武丽志,李书珍.应用型本科移动学习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15).

【2】冷志杰,耿晓媛,高艳.有利学生“三创”能力提高的物流管理教学模式组合研究【J】.物流技术,2009,(9).

【3】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4】潘懋元.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

【5】张华.研究性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汪义军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论文 篇3: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究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而言,供需错位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物流管理专业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应运而生,这种联合培养模式的出现,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方案,更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文以长春理工光电信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猫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为例,深入探究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期为其他应用型本科专业校企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设立背景

随着市场对于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许多本科院校都相继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据调查,继二零零二年教育部审批了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之后,全国院校接二连三地开设了相关专业,其中以南方本科院校居多。长春理工光电信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目前只有三届学生,在培养模式上,可以参照的同地区兄弟院校较少。我院为了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尚有很多培养教学方案需在摸索中研究,在实践中验证。

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仍然较传统,以标准化教室为中心,老师更像传声筒,将书本知识填鸭式的授予学生。虽然教师备课准备的非常辛苦,但是学生并不买账。由于书本内容过于死板,老师讲的再好也不能将物流运作过程形象还原,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没法建立,自主学习渠道更是没有办法形成。这样教与学都受限于课本内容,无论是老师备课工作还是学生学习效率都比较低下。

(二)缺少实践教学配套设施

正如前文所述,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物流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需要,此时物流专业的实训设备就显得更为直观有效。由于我院物流专业设立时间较短,而物流实训设备购价较高,因此物流实训设施设备条件不足。在讲到智慧物流系统、货找人等新的物流理念时,没有相应设备的演示,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加大。所以我院应结合自身情况,积极联系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让学生走到社会中去;加大仿真模拟物流设备的引进,让实践走进校园,让社会资源共同配合改善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

(三)缺少相关物流企业的支持

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最前沿的物流专业知识,走到企业中去是最直接的办法。可由于物流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讲究时效是它最大的特点,不管是采购环节、运输环节、还是仓储环节,快速的响应、及时的供货对于企业总体成本的降低都尤为重要,因此企业物流相关部门大多不愿意接受短期实习学生,由于培养实习生的成本较高,有这些精力企业更偏向于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而且,物流环节中,仓储环节、运输环节工作任务繁重,加班工作是员工的常态,此时少数企业愿意接受实习学生,但出于身体情况的考虑,企业接受的实习生又大多限于男生。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为学校企业联合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三、校企合作實践教学内容

此次实践教学包含企业内部从生产到销售整个供应链上所有物流环节,具体包含以下五点内容。虽然学生对各部门职位全面的模拟和熟练的操作短时间内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随着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学生理解会逐渐明晰。

(一)岗位安排。为了便于安排和组织实习,我们按照招聘业务内容、业务发生频率等对员工招聘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简单归类,分为虚拟企业设计、招聘岗位信息编制、招聘广告发布、简历筛选、等,学生在其中分别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知识的强化或者技能的训练。其中,招聘广告的发布和模拟面试是整个模拟面试教学的重点,这两个环节需要在招聘大厅上公开进行,然后由应聘者和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招聘结束后,招聘小组需要公布录用结果,并对本次招聘活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二)企业采购经理工作流程。前期原材料采购阶段,学生应分辨出此种原材料应采取集中采购还是分权制采购,同时在ERP上操作申报。模拟采购经理如何选择供应商,如何与供应商谈判定价,如何组织供应商招标评标,最后签订合同。

(三)企业生产库存管理。在此阶段学生熟悉仓库管理流程,学习ERP软件的使用,货品的出入库管理,货品入库的摆放规则等内容。同时结合课上所学的库存管理方法,设计出优化猫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库存的可行性办法。

(四)运输管理。学生根据目的地距离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填写运输单据。同时依据公司效益最大化原则,合理安排配送路线,合理安排订货批量,降低运输成本。

(五)客户服务。电子商务公司需要在网上与客户促成交易,此时学生要学习专业的沟通技巧,熟知产品的具体性能,做到客户精准把握,耐心引导促成交易。

四、结语

随着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与猫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不断深入,我们会结合学生的反馈建议不断改进方案,将这种联合培养模式扩展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其他专业领域,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长。(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基金项目:长春理工光电信息学院院级课题:“长春理工光电信息学院与猫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

作者:于赫 李晓明 刘海燕

上一篇:就业困境视角下大学教育论文下一篇: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