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管理学研究论文

2022-04-24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档案管理学作为秘书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用型本科管理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应用型本科管理学研究论文 篇1: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摘  要 管理学课程自身定位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提出要求。以吕梁学院为例,介绍管理学课程考核改革的方案及过程,分析其成效及存在的困境,并提出推进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考核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 應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管理学课程自身定位及存在的问题对改革提出要求  管理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教授学生管理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管理学作为一门树立学生管理思想和培养管理能力的基础课,最终要实现知识的接受者对课堂所学习的管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而不是简单、单纯地记忆一些管理理论概念[1]。然而目前管理学课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考核方式,都无法实现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1)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枯燥无味。与微观经济学等课程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才能听得懂、跟得上不同,管理学课程大都是一些空洞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的应用性较弱,本身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管理学教学中由于教师实践能力的缺乏和教学水平的限制,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满堂灌,使得课堂枯燥无味,死气沉沉,教师讲得难受,学生听得更难受,甚至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

2)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管理学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教师大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案例呈现给学生,给予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和充分讨论思考的时间比较少,教师和学生尤其是教师管理经验的缺失,导致无法引导学生从管理者的视角去真正分析和解决问题,达不到开发学生能力以及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难以体现学生能力。以吕梁学院为例,在管理学课程没有进行多元考核改革之前,管理学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其中期末成绩占70%,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试,考试内容重理论,死记硬背的比较多,能力的考核较少或者几乎没有;平时成绩占30%,打分相对随意,只要学生无缺勤,交两次作业,就可以得到满分,并且有根据期末考试成绩调整平时成绩的现象。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呼吁课程教学改革  当前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地方性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的中间层,其转型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必须不断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突出地方特色,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课程教学改革及考核方式改革提出要求,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要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考核方式,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同时以考试考核方式改革为牵引,带动课程教学内容、方式等的系列变革。

2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及过程

改革后的考核方法分为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其中形成性考核方式构成由出勤情况、课堂综合表现、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和读书报告五部分构成;终结性考核为期末考试。课程总成绩(100分)=形成性考核成绩×60%+终结性考核成绩×40%。

出勤的考核及占比  出勤在形成性考核中占10%,在48个学时的课程中无旷课、迟到、早退的计满分10分。学生每旷课一次,扣2分;每迟到或早退一次,扣1分;请假一次,扣0.5分,扣完为止。同时规定这门课程缺课超过总学时的1/3,本门课程直接不及格。在具体操作上,对学生出勤的考核不采取点名的形式,在每节课上课的时候由班长清点人数,并填写缺课登记卡,找教师签字。教师会不定期地采取数人头、随机抽点学生提问的方式来核查。

课堂综合表现的考核及占比  课堂综合表现在形成性考核中占25%,分为三部分:课堂演讲、课堂讨论和其他不良表现。

课堂演讲占5分,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加课堂三分钟演讲,演讲主题与管理学相关,可以讲某个管理学家、某个管理者或某个企业的管理等,教师根据学生的演讲情况以及课堂演讲评分标准进行计分。

课堂讨论占20分。教师在第一节课时将班级学生按照学号5~6人划分为一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组织组员拟定小组名称并制作组牌;在第二节课时,学生按照小组来坐座位,并将制作好的组牌放在组长所在座位桌子的左上角,一来方便教师认识不同的组和组员,二来方便进行考勤,更重要的是方便小组合作学习。在管理学课堂上,教师会布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小组任务,包括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无领导小组面试、组织结构设计等,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并选派代表或由教师随机抽查来回答,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的质量、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的活跃程度以及课堂讨论评分标准为每个组打分。

其他不良表现采用扣分制,学生有上课看手机等不良表现,教师可根据情况扣除相应分值。

个人作业的考核及占比  个人作业在形成性考核中占20%,教师会布置两次书面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写到一张A4纸上。学生每独立完成并提交一次书面作业,根据作业质量和个人作业成绩评分标准,记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小组作业的考核及占比  小组作业在形成性考核中占25%,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课题研究,在学期的第十五周以PPT形式进行汇报交流。课题研究主题,教师会在第一周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前四周完成选题和研究方案的撰写工作,在第五周对各个小组的研究方案进行点评指导,从第六周开始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完成所选课题的研究。到第十三周的时候,每个小组将各自的PPT和研究报告交回,教师会对PPT的制作、修改以及研究报告提一些建议。第十四周修改过后,第十五周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公开演讲PPT,每个小组有五分钟的演讲时间,三分钟的回答问题的时间。在每个小组演讲完之后,教师和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就该小组演讲的相关内容提问,教师根据小组作业完成的质量及PPT演讲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结合小组作业评分标准对每个小组进行评分。

读书报告的考核及占比  读书报告在形成性考核中占20%,要求每一小组在开课一周内确定一本管理学经典名著,每位小组成员需要按照确定好的书目进行阅读并四周一次进行组内交流汇报,每位成员必须有书面的交流汇报材料。教师根据学生交回的书面汇报材料,按照读书报告评分标准为每个学生打分。

终结性考核形式  管理学课程实施多元考核以来,终结性考核方式采取两种形式。一种为笔试,教师出一份满分为100分的卷子,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判断、简答、案例分析和论述;题目的选择有60%是基本理论题,也就是死记硬背的题;有40%是实践应用题型。另一种为标准化测验,管理学教学团队提前建立试题库,期末考试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

3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考核的成效

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满意度提高  课堂演讲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上台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课下都积极查找资料,写演讲稿,做PPT,课堂上争取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表现最好的自己,极大地调动了每位学生的参与度。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设置许多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管理问题,如讲管理者的时候,布置一个小组讨论题:“你们的班主任是不是一个管理者?请从管理技能、管理职能、管理角色的角度列举实例进行讨论。”讲理性决策时,教师让各个小组成员在组内分别陈述自己近期做的一个重大决策,并描述自己的决策过程,思考在决策中容易忽视什么样的步骤。小组成员分别陈述后,由组长作为代表在全班进行总结发言,最后再由教师点评并做发言。由于这些都是与学生非常相关的问题,学生都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对课程及教师的满意度提升。管理学教学团队曾对15级本科财务管理四个班165名学生做了一个课程满意度调查,有98%的学生对课程的授课方式表示满意。

培养了学生阅读与交流的能力  读书报告的考核,期望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且为了防范学生随意抄袭网络资源应付考核,设置小组共同读一本管理学名著并定期交流的考核制度,不仅能促使学生真正去阅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学生普遍反映收获颇丰。

提高了教学质量  小组作业让学生利用管理学原理去解释企业的管理模式,或者是自创企业来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在此过程中,学生分工做研究方案,查资料,实地调研,调动了积极性,激发了创造性。同时,每个小组通过共同努力去发现问题、确定问题、解决问题,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学质量。

4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考核遇到的困境

教师能力有待提高  管理学是一门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的课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管理学认知和管理经验作为支撑。但是目前管理学任课教师大都是一些一出校门就踏进高校的年轻教师,严重缺乏管理经验和对企业、对管理的认知,很多理论自己都无法真正理解并运用,也就无法真正引导学生。

部分改革方式推行效果有很大改进空间  多元考核极大地加大了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强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备课、进行课堂设计和批改作业等工作上;同时需要学生完成很多过程性考核,学生要准备演讲、准备讨论、阅读课外书籍、参与小组作业的完成,这些工作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师一学期的课程任务很重,学生的课程也比较多,这就限制了一些考核方式的实行。比如读书报告,最好的考核方式还是开展读书报告交流会,但是实际实行起来很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

同时,案例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缺少相關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去支撑。比如在小组讨论时,教学座位是传统的桌椅设置,一个组六名学生只能前面坐三人,后面坐三人,坐在四角的四名学生要听清楚彼此的话比较困难。有些组甚至需要个别学生从隔壁教室搬凳子坐在教室走廊里,才能方便更好地讨论。对小组作业,学生选择的主题或是通过上网查阅二手资料去分析像腾讯、华为这类型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史和企业结构等,或者是对学校周边一些商店的经营管理进行调研和分析,做不出有质量、有见地的案例分析报告或者是小组研究报告。

部分学生参与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高  尽管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改革,积极完成各环节课堂学习任务,配合完成课堂教学,但也有少部分学生习惯了固有的“等、要、靠”的学习方式、“满堂灌”的课堂状态和“突击应付”的考试心理,思想上不接受也不愿意适应改革,行动上不积极完成课程作业,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改革的质量和效果。

5 应用型本科院校持续推进管理学课程考核改革的建议

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机会,让教师去企业锻炼,身临其境地体会管理,增加管理经验;同时要减轻课程教学任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工作效率。教师要主动接触社会,接触企业,接触管理者,参加管理学教学会议及学术会议,学习其他高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

学校管理层加强顶层设计,为教学改革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成功,需要高校管理层的顶层推进[2]。高校管理层及教学管理部门需要从政策层面进行课程考核改革的顶层设计,支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程的应用性;高校管理层要为课程考核改革提供配套的硬件设施,如设置圆桌式教室方便进行讨论,提供资金支持搭建课程在线平台,从学校层面与部分企业建立长久合作关系,安排学生实习、见习,帮助学生进行企业调研,搜集资料。

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导,激发学生参与课程考核改革的积极性  教师应努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培育引导,让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和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加深对改革的认识,真正在课程改革中得到收获,共享改革带来的益处和成果。

参考文献

[1]万志涛.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原理》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企业导报,2016(1):100.

[2]伦蕊.“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1):26-27.

作者:冯霞

应用型本科管理学研究论文 篇2:

应用型本科院校秘书学专业“档案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  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档案管理学作为秘书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本文借助实践教学资源,运用经验总结法、对比法等,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提出促进秘书学专业师生之间角色变化的举措,让教师产生继续学习、不断完善的愿望,让学生产生乐意学、主动学的愿望,真正实现积极主动、高效互动的学习。

关键词:秘书学;档案管理学;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创新研究、拓展就业和服务地方发展等使命。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档案管理学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秘书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以秘书档案管理和档案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文本与档案发展关系,论述档案管理的机构设置、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现行的大部分院校的档案管理课程教学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虽然在培养方案中设置有实践课时,但是受实践场所、实训室、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限制,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突出,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了怀疑和误解。文章在分析秘书学专业学生在档案管理学接受差异性基础上,力求实质性地提升档案管理学科的实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档案管理能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加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

一、学生对档案管理的能力欠缺

(一)学生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参差不齐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分析档案管理的技术性示范案例,并且对“全宗”“案件级”“文件级”等专业术语的掌握不准确,缺乏档案管理思维训练。以往的教学实践以老师灌输为主,目前的档案管理学课程主要偏向于“文书认知—收文办理—发文办理—档案文件整理—文件移交—档案鉴定—档案保管—档案利用”的教学脉络,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的教学比重大幅超过电子文件管理。这从某种程度造成部分学生认为档案是文件,档案管理是对纸质文件的筛选、保管、利用,是对档案架、档案箱和档案库房的技能操作。造成学生走上实习或工作岗位时,面对办公室或领导提出的具体需求以及各类突发性情况,出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的现象,无法针对档案管理设计完整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二)档案管理应用技术掌握不好

在档案管理的实践教学中发现,无论是平时理论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平时理论成绩不好的学生,在遇到档案管理实践环节时,往往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进行档案筛选,尤其不知道如何进行档案信息化处理等等。《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对档案信息化处理的设备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到‘十五’末,全国计算机档案管理的普及率,力争东部地区省级机关档案部门达到90%,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达到70%;中西部地区省级机关档案部门达到80%,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达到50%。”[1]不难看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档案管理学是秘书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难度极大,尤其在对“纸质档案数字化的技术模式”“音频档案数字化的原理”“电子文件中心的网络模型”“档案网站的软件平台”等设计档案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性问题进行讲授时,会让专门从事档案工作的授课老师感觉到困难,这不仅因为大部分的档案管理老师本身具体从事电子信息档案的实践较少,还因为学校缺乏实训室条件。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档案工作的重点和档案管理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由于传统知识结构的惯性等原因限制,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出现了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提升学生的档案管理应用技术成为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

(三)档案管理工作方式生硬

学生在实习实践环节中,对档案利用的工作方法掌握较为生硬。现下档案馆(室)大体都是实行档案电子化管理,首先,学生对于利用相关档案管理软件快速查找档案文件上手较慢,对关键词的概念较为模糊,不会有效抓取关键词,造成搜索范围较大,呈现出来的搜索结果较多,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去筛选。其次,学生难以确认档案利用的查阅范围。一方面与学生的资历有关,尽管有理论基础,但是在实习实践中仍会有生疏之感,另一方面是学生出于过于谨慎的心理,凡事都会先问“可不可以查”,然后才进行下一步。最后就是进入库房“按图索骥”能力较差,由于库房重地不能随便进入,学生鲜少得到训练机会,导致学生难以精确地查找档案号与文件。

二、基于档案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训教学策略实施

(一)情景教学与课程文本互通,打造档案思维工程

1. 对接社会需求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其专业性较强。档案管理作为公司、企业、社团、事业单位等基础文书管理环节,对于单位和部门充分获取、运用和挖掘各类市场、行业等方面的信息资源,促进有序发展、加速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对档案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需求量增加。因此,教师要主动地收集档案管理案例,根据教学需求对案例进行选取和改编,形成专门的案例资源库,充分进行案例融入式教学。让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不断提出和总结档案管理的问题症结、解决方式、有效途径等,思考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从而有针对性地加深加强学生对档案管理的认知。

2. 场景分析法

场景分析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对档案管理的使用场景分析来训练学生的专业思维。思考点包括:这个档案管理场景的主要训练要素和次要训练要素是什么?主要场景包含了哪些环节,哪些物件,每个环节涉及哪些档案工作方式?怎么处理案件级文件整理?怎么处理文件级文件整理?怎么形成社会组织或个人全宗?主要场景会不会被次要场景或是第三方因素影响?如果会,要考虑到档案工作会不会过度依赖于这些影响因素?档案工作要如何降低这些影响并找到提升效能的方式?

(二)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互补,提升档案管理意识

立足国内外信息化战略背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秘书学专业更要着眼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

模拟归档。从文书到档案的转变是质的变化,不是所有的文书都能转化为档案,也不是所有的档案都是文书形式。普通行业的文书归档和特殊行业的文书归档有区别,纸质文书归档和电子文书的归档要匹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深入,互联网办公已经成为主流办公模式,“雁过留痕”的工作方式更为便利,为工作材料的归档提供了更多可能。秘书学专业的学生在档案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中,要与时俱进,对计算機、服务器、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碎纸机、数码摄录机等仪器设备使用有最基本的认知和掌握。电子档案的管理逐渐成为一个大众化、热门化的课题,是符合新兴的智能便捷化档案管理逐步完善甚至取代传统纸质化档案管理的发展要求。如何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文书的归档,这实质上是“行业标准+行业经验”的双重要求,是原则性与灵活性、规律性与变通性的结合。档案管理学课程的开授,对于秘书学专业的学生来讲,除了对基础的档案管理技能要有好的了解外,主要还是要把“归档”意识深深地印入脑海,知道“归档”与“个人保管”比较,优势是什么?重要性在哪里?为以后步入社会对工作材料的归档打下基础。

多向检索。受限于实训场地的规模和物件制约,首先应把教材上关于档案检索的部分学懂、学透。检索是档案利用的关口,这个环节尤为重要。档案目录是档案信息资源与档案利用者之间的中间桥梁,也是档案管理的必要工具,是进行档案检索、实现档案利用的前提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建议利用图书馆相对完善的电子书目化管理模式,指导学生区别全书名、作者、作品关键词等输入方式,以及如何识别弹出页面对应的检索对象存放位置,如何正确寻找到正确存放位置等,这些都和档案管理的检索有类同性。其次是可利用校园档案馆进行实训,邀请校园档案馆的老师进行现场示范,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相关软件检索到所需要的档案,如何根据检索结果进行实物查找。

(三)校内与校外指导齐训,提高档案管理兴趣

邀请校内外专家讲座。档案管理学课程比起秘书学专业的其他课程,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上相对较弱,一方面是学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停留在“冷板凳”层面,另一方面是档案管理学科课程本身的专业性很强。可邀请具有丰富档案管理经验的专家进入课堂,定期或不定期地开设讲座,专家结合自身丰富的档案工作经验给学生讲授档案管理方法、档案管理趣事,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认知。

走出校园,深入行业一线。组织学生赴校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企业等进行交流。所谓代表性,一个是指向档案管理有序并且受益大的公司和企业,另一个则指向急需优化档案管理来厘清工作状态的公司和企业。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真实接触到档案,了解文书与档案之间的关系,了解到档案管理实际与课程理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体会档案管理的多样性、复杂性、重要性,为更好地掌握档案管理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策略成效

(一)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

基于对档案管理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秘书学专业“档案管理学”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研究与探讨,促进授课老师对档案管理教学理念的革新,不再采取传统授课老师“满堂灌”的方式,不再囿于教材的呈现因素,而是根据教学要求,与时俱进,采用视频化、情景化等多样化方式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对档案管理的兴趣。

(二)老师队伍的不断优化

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新兴教学方式的探索,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改变,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学习观,循循引导学生从五花八门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老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老师要不断更新教案,不能一个教案沿袭使用,必须立足现实,融入新鲜的时代元素,在重点聚焦、案例设置、课堂讨论等方面有的放矢。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也有利于对课程更好地把控。

(三)学生专业技能的切实提升

探索档案管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内化为学生专业技能。通过近年来的档案管理学课程教学发现,加入新鲜的时代元素,如采用电视剧情景分析、案例演示等方式会极大地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课堂的提问和回答非常踊跃,学生能跟上老师的思路。教师可鼓励学生质疑和讨论,抛出观点,加强学生对课程“点”的深入认识,从而在“点”的串联上,逐渐深入到对课程“面”的认识,在疑问中发声、在发声中论证、在论证中解疑。

参考文献:

[1] 国家档案局.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EB/OL]. (2002-11-25). https://www.saac.gov.cn/zt/2010-03/18/content_3205.htm.

[2] 甘丽. 本科秘书学专业“档案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兰台世界,2019(07):85-86.

[3] 何克抗.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J]. 教育研究,2017,38(10):88-92.

[4] 郑岚心. 论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秘书人才的培养[J]. 高教学刊,2019(13):149-151.

[5] 华林,杨娜,方美林. 基于模块教学理论的《科技档案管理学》教材改革与应用[J]. 兰台世界,2016(23):40-42.

[6] 陈怡,赵呈领.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4(02):49-54.

(责任编辑:淳洁)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20年校级教改课题“应用型高校转型背景下秘书学专业档案管理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编号: RHYjg2020-4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雯雯(1982—),女,硕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文艺理论、秘书理论与实务教育。

作者:刘雯雯

应用型本科管理学研究论文 篇3: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摘 要]随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受认识上的分歧以及应用型高校评价指标体系的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难以从实质上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有必要建立适应不同专业人才发展的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课程体系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11.025

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1]。此提法的关键:一是对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进行分类;二是扩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逐步建成多层次递进,相互补充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关于高等教育如何分类,政府层面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教育理论界对于高等教育的分类观点各异,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杜彦良、江舒把我国高校分为3类,即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2]。陈厚丰提出高等教育应分为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及应用型4类[3]。潘懋元教授借鉴国际教育分类标准将高等学校分为3种类型: 第一类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第二类是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第三类是职业性技能型高等院校。并认为3种类型的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各有侧重。研究型大学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人才;专业应用型大学培养理论基础宽厚的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和各级干部、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型高校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4],而笔者更认同潘懋元教授的观点。

为实现纲要提出的擴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2014年教育部明确了改革方向,全国1 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为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转型高校怎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即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实现教育部等部委提出的在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上的调整,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笔者认为:要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首先必须制订科学合理、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案,而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科学、合理且有针对性,必须要回答什么是人才培养方案,什么是应用型本科,应用型本科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应用型人才等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规章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制订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配置教学资源的基本依据。其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为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实施进程、与课程实施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保证教学过程有效进行的管理和评估制度。

二、什么是应用型本科和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

应用型本科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本科而言的,是伴随着高校的转型发展产生的一种新提法。目前,学术界对应用型本科并没有严格的概念界定,潘懋元教授总结了应用型本科“4个为主”的特点,即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本科教育为主;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5]。很好地诠释了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即以本科教学为主,不同于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更不能办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如果一定要给应用型本科下个定义的话,借鉴潘懋元教授的观点,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并能将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

(二)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关于应用型人才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潘懋元、石慧霞认为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 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才[6]。赵瑞玉认为应用型人才是符合行业和岗位要求,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本科层次的人才[7]。刘迎春认为应用型人才是使研究开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而必需的人才[8]。李平则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应用型人才不仅应具备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开发和完成新的科研和技术项目,且在应用理论、科研方法的技术性生产中具备引进、优化和监控新方法、新工艺的能力[9]。综合理论界的研究,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几方面:一是本科层次的人才;二是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三是具备创新创造能力。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用型人才是介于研究型和高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注重应用实践,具备一定的创新创造能力,且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定义,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已转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难以达到要求,在转型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而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则是所有问题之根本。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应用性本科特色

1.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研究型本科趋同,缺乏应用性本科特色。转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基本上都提到了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突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目标。但是由于应用型本科仍然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的规定设置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课程体系和研究型大学没有实质区别,同样是按学科设置课程,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对比了研究型本科、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字表述上。研究型本科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定位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是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两类院校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众所周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施来完成,如果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方法没有实质性区别的话,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只能停留在文字表述上的不同,无实际意义。究其原因,一是地方本科院校大部分是在原来专科的基础上升为本科的,缺乏本科办学经验,升本之初,只能参考老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新晋本科院校逐步新增本科专业,新增专业都要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审核,而学士授予权审核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专业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的设置必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的规定,否则无法取得学位授予权,地方本科高校为保证学位授予权的顺利取得,必须按目录规定设置课程,直接导致专业课程的设置和研究型本科趋同。而且转型院校在转型之初,虽将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按模块进行了设置,但是只是形式上变化,所设课程和转型前没有实质性变化。如转型后的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和转型前的公共必修课程完全一样,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和转型前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内容完全一致,素质拓展模块实质上就是转型前的专业限选和选修课。可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方案设置上仅停留在文字表述层面,没有从根本上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2.专业课程设置地区间趋同,缺乏区域性特色。邓敏通过对四川省内外3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后,认为“多数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用词大而空,不同院校同专业的描述大同小异,缺少地域性特点[10]。笔者也研究了不同省份转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情况,发现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的设置基本一样,甚至部分主干课程选择的教材也相同,没有体现应用型本科培养所倡导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人才的特点。加之各种评估要求的局限,很多学校鼓励选用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直接导致很多学校在课程内容上的趋同,缺乏鲜明的地方特色,难以实现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难以落到实处

所谓应用性就是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型本科不仅应区别于研究型大学还应该不同于高职高专。区别的关键在于人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应用能力水平。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人才必须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理解理论知识的精髓,才能将其正确运用于实际工作并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潘懋元教授也认为:研究型大学对学生的学科理论要求是“深厚”;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学科理论要求是 “够用”; 应用型大学对学生的学科理论要求是 “坚实”。所谓的“坚实”就是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且能够指导实践[11]。但是,目前很多转型高校为体现实践性教学要求,片面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对应用型本科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进行系统理论知识学习,1年进行毕业实习。如此安排,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只有3年,且明确规定了所有课程的总学时。在3年时间内,大学英语等通识教育必修课近1 000学时,占总学时的44%, 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规定的各专业的专业主干、专业核心课门数很多,致使每门专业课分配的学时就很少,很多专业课一周只能安排2个或1个学时,按每学期16周计算,一门专业课的课时只有32或16学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既要将理论知识讲透,还要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于实践,无论对任课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安排一年的实习时间。目前,一部分转型高校让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要求学生实习结束后提交一份实习单位的证明即可,至于学生是否真去实习了以及证明怎么来的则不去追究,有效监管的缺失,导致大部分学生一年的实习时间被荒废;一部分转型高校虽然统一联系了实习单位,但由于专业限制,不是所有的岗位都需要大量的实习生,如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致使部分学校为完成学生实习的工作任务,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输送到工厂,从事无丝毫技术含量的工作,不仅起不到专业实践训练的作用,甚至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可见,客观上将4年本科变成3年,会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打折扣。

(三) 教学资源和学时浪费严重

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复。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會计、管理会计、管理学、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分析等课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内容交叉,这些课程按先专业基础课,后专业课的顺序依次在不同的学期开设,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同,选用的教材版本和选取的教学内容则不同。另外各门课程的教材自成体系,重复度较高。虽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但按照学校规定,任课教师在选定教材后,其实际讲授的教学内容不得和教材内容偏差过大,也不能大量删减内容,加之每门课的任课教师对其他课程的内容不熟悉,更不了解其他课程的教师对其课程内容调整的具体情况,直接导致教师授课内容的重复,造成学时和资源的浪费。

(四)应用型课程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教师是高校转型发展的原动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践行者,也是应用型教学实现与否,实现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只有转型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才能保证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得以顺利实施。但由于教师来源、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及教师评价制度等一系列条件的制约,转型高校的师资队伍尚未从原来的学术型转为理论+技能型,难以全方位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

首先,从教师来源分析,转型高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受评估指标硬性要求的影响,高校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任课教师应达到50%,而应用型本科现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基本上是学术硕士和学术博士,且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其强项在于学术理论研究,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经历。教师自身应用型经验的欠缺会给应用型教学的实施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导致有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无法开展。

其次,应用型高校和研究型高校仍然实行相同的职称评审制度,教师为了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提升,会按照研究型本科职称评审条件准备职称评审,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缺乏提升专业应用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已成为转型高校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四、优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一)建立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

潘懋元教授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的教育类型[12],应用型大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由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和研究型大学的侧重点不同,决定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应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同一课程的课程内容体系也应该各有侧重,不能简单地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所规定的内容对应用型本科进行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订出台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目录和专业课程体系,或者对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体系只规定指导性意见,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指导意见为依据,充分考虑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适应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体系。在保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规定的本科应开设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的基础上,适当减少诸如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增加专业实践性较强课程的学时,保障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时间,在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专业应用能力,使学生既有专业又有专长,真正实现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根据专业特点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外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多样化态势,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产学研结合模式、嵌入式模式(包括单项嵌入式和双向嵌入式)[13]、 订单式模式、“3+1”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证书模式、平台+模块、双元制模式等,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其特点不同,适用的专业也不同。如 嵌入式和双元制模式比较适合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文社科类专业应用这种模式相对较困难。因此,采用何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应只看形式,关键在于其实质上是否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按照模式培养的学生能否真正做到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应用类本科学校应充分考虑专业及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对不同的专业实行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简单的在全校范围内一刀切式地实施“3+1”模式。如经管类专业,可以考虑理论和实践交叉进行的模式;专业主干课应先进行理论体系的简单学习,然后再进行实践操作方面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带着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学习。无论采用哪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都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笔者曾抽样调查了100名财务管理和金融专业的学生,有45.2%的学生愿意4年理论和实践交叉学习,32.6%的学生选择“3+0.5”的模式,即3年半在校进行理论和实践并行学习,半年校外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只有22.2%的学生选择了“3+1”模式,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赞成理论和实践交叉学习。由于经管类专业的特殊性,应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场所相结合的综合实训系统,并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会计业务活动中,并鼓励其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使其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并发现理论知识的不足,进而带着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学习,甚或创造性地产生新的理论。

(三)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1.打破课程壁垒,建立专业课程子系统。重新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安排,根据课程的依存度,建立专业课程群,形成专业课程体系下的若干子系统。如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税法等课程可形成一个子系统;管理会计、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形成一个子系统等。每个子系统课程成立一个课程组,对课程系统的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注意课程内容的衔接,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这样做不仅能够缓解专业课时不足的矛盾,同时可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提供综合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能力。

2.选用适合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教材,逐步开发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校本教材。由于教材的开发需要一定的时间,转型初期,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先选用已出版的应用型本科教材,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选用教材进行加工处理。同时结合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开发校本教材,教材内容的选取不仅要保证理论知识得到充分阐述,还应注重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对于人文社科类课程,相关教材内容必须实时反映最新的国家方针、政策和制度,才能保证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应用性。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 2010—2020) 》和《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都提出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目标。教育部等部委颁发的《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到,试点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并提出“引进来”和“送出去”两种方式。所谓“引进来”是指学校从企业或单位引进实践经验较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任教,主要承担实践性课程。“送出去”是指将校内教师送到企业或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有针对性的进行社会实践,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以满足应用型教学的需求。相比“引进来”笔者更赞同“走出去”,因为从企业或单位引进有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到校兼职,存在引进人员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方面投入精力有限等问题,而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初期,采用 “引进来”的方式,可暂时缓解应用型师资缺乏的矛盾。从长远发展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政策激励、多维度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长效发展机制。

1.为应用型师资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有关职称评审机构应专门制订应用型本科高校各级职称的评审条件及实施细则,从科研、教学等各方面制订有别于研究型本科的评审条件,增加应用型本科教学和实践锻炼的条件;教育主管部门应制订应用型高校的教师评价指标;应用型高校对到企业或单位进行挂职锻炼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或职称评聘晋级政策倾斜,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保证教师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多维度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应用型师资培养机制。首先,建立专业课教师专业理论培训常态化机制。以财务管理类专业为例,由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法律法规和制度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为给学生传授最新知识,教师必须掌握最前沿的理论和方法,完全靠教师自学,很难从顶层高度把握政策意图,所以需要在法律、法规、制度修订時,让有关教师参与制订相关政策部门举办的培训班,保证教师所掌握理论知识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其次,应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培训。近年来,各高校大量引进硕士生、博士生进入教学一线,致使青年教师已逐步成为转型高校教学的主力军。但应用型高校引进的专业课教师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几乎为零,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因此,学校应通过青年教师培训、老教师一对一帮带、骨干教师研修、各项专题培训、教师基本功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使青年教师真正成为应用型教学实施的中坚力量。 再次,选派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或单位全职或兼职从事实际工作,使其在实践中应用理论,总结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方法、经验和教训,在应用理论的过程中实现深化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提高应用能力的叠加效应,然后再回到教学岗位实施应用型教学,总结实践中取得的案例,进而编写形成适应地区发展的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校本教材,并在教学和实践交替中不断进行完善,真正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地顺利实施。

3.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在保障应用型教学实施的同时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受教学任务的影响,教师到企业或单位进行全职或挂职锻炼的名额有限,加之专业的特殊性,有些专业较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锻炼。如会计、财务管理、金融等经管类专业,业务处理具有延续性和特殊性的特点,基本上不会有单位将完整的财务系统核算业务交由非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人员进行处理,所谓的实践锻炼不过就是走马观花式地看一看、听一听,无实质性作用,致使大部分经过几轮兼职锻炼后的教师,仍无法脱离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之前几乎没有区别。鉴于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应用型本科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投资力度,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满足师生的应用型操作需求,同时为其提供实践性锻炼场所,师生在此共同探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为应用型本科实现人才培养创造和谐、有效、互动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杜彦良,江舒.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4,9(3).

[3]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207.

[4][6]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8-9.

[5][11][12]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10-11.

[7]趙瑞玉.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学园,2014(1):18-19.

[8]刘迎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9]李平.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之路[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6):60-62.

[10]邓敏.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212-213.

[13]李曦,周亦男,周学海.“嵌入式系统设计”系列课程设计[J].教育与现代化,2004(4):48.

(责任编辑:郭彦松)

作者:田春燕

上一篇:语文单元教学程式管理论文下一篇:新时期企业管理科学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