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视域下语文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文化自信就是当代中国的精髓,其不但是构建社会的基础,更是实现文明社会的核心关键。在大学阶段,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一部分,将语文教学深入到大学教育中,不但可以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还能使人文精神得到弘扬,除此以外,大学语文还能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进而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得以增强。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职业教育视域下语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职业教育视域下语文教育论文 篇1:

职业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教育人文性探析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语文教育;人文性

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学生无论选择什么专业,都要学习语文课程。在职业教育视域下提高语文教育的开放性,利用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发挥语文学科素质教育价值的实践。在重视学生语文知识应用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开拓语文人文教育,有利于语文教育创新发展。本文以职业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教育人文性探析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一、提高职业教育中语文的学科地位

语文学科,是每一个专业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公共课程。正是这种普及性,让语文学科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被边缘化。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职业,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忽视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学生也自然意识不到语言知识掌握的价值。要在职业教育视域下开发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价值,必须打破思维限制,建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观念。

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语文教育能够丰富职业人的知识,提高职业人的能力,更能提升职业人的素养。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学好专业知识;只有学好语文,才能丰富内心世界。利用语文实施人文教育,职业院校要提高语文学科的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重视职业特色品牌打造的过程中,强调素质教育,重视语文教育,用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带动学生重新认识语文学科。正确定位,是语文教育人文化的第一步。

二、开创职业教育中语文人文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中借助语文教育落实人文教育,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职业观,需要教师积极开发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无法保障人文教育的高效实施,创新前进,大胆突破,才能取得丰富的教育成果。

(一)借助课本内容,实施人文教育

课本是语文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也是语文教育实施的平台。利用课本内容,开发人文教育内容,有利于人文教育與语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爱国情感丰厚的文章,有探讨道德伦理问题的文章,有语言优美的散文,更有科普类的小品文。能够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它们语言灵动且优美,形式精致,都是人文教育的好资源。在语文教育中,教师不能只关注文章结构的分析与内容的理解,而要借助人物特点与文章题材与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像《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这首诗,饱满爱国之情,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朗读“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这样柔情、深情的诗句,让学生感受作者于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思念与向往。在朗读与学习后,教师可就课本内容与学生讨论,让学生为自己的祖国写两句简单的诗,表达个人情感。借助课本内容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有益于语文教育的人文化。

(二)借助职业学习,实施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因此,选择了不同的工作与人生。每一个专业、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同,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组织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活动,有利于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比如,在讲解《相信未来》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与学生分析个人发展前景,让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诗歌中,作者借助“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这诗句表达自己的乐观精神,阐述人生中的困境。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就要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或者专业发展结合在一起。让护理专业学生写一写临床困难,让机械专业写一写机床操作困难,并表达自己的乐观想法,有益于学生积极面对专业学习挑战,成为主动提高者。

三、营造职业教育中语文人文教育氛围

在高职语文教育中落实人文教育,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高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接受过不同的教育,体验过不同的人生,有过不同的喜、怒、哀、乐。要促进语文课堂中人文教育成功,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多重情感,营造平等、民主的人文教育环境,让教师的教育内容与行为更有说服力。

比如在讲解《青春》时,教师可以先与学生分享一个自己的青春故事,突出青春主题,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在课堂中,教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珍惜青春时光,也欢迎学生分享自己的青春趣事与困惑,让语文教學主题得以升华,使语文课堂具有人文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科学定位语文课程,在不过度夸大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利用语文教育内容实施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个人素质水平的提高。要平衡好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与人文教育内容,开创整合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益。

参考文献:

[1]栗瑛.职业教育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J].现代交际,2011(6):217.

[2]主毅.职业教育视域下语文教育人文性的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1(7):91-92.

作者:李新跃

职业教育视域下语文教育论文 篇2:

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

摘 要:文化自信就是当代中国的精髓,其不但是构建社会的基础,更是实现文明社会的核心关键。在大学阶段,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一部分,将语文教学深入到大学教育中,不但可以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还能使人文精神得到弘扬,除此以外,大学语文还能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进而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得以增强。基于以上内容,在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课程建设,并将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挖掘并解决,与此同时,还要坚持我国的实事求是发展方针,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本篇文章主要就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体系进行探究,并给出具体的探究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 大学语文 课程体系

一、前言

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更是实现未来阶段社会主义的建设的接班人,所以,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是当前大学教育阶段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以大学语文教育自身为出发点来看,其不论是功能性还是价值性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增强对中华文化了解的积极性,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文化自信,进而使自身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二、大学语文对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分析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其更是在时代不断进行变革时,一个国家的自我标识。与外来文化相比,中华文化具备多元化、传统性的特点。在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语文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精神以及文化的自信都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使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我国文化的自信。在大学阶段的语文,是一门将知性与理性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并且其还将中国的人文精神与语言结合在一起,进而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大学语文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文化自信的大前提就是文化认同,当代大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化鉴赏能力,是实现文化认同的关键。要想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就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分析与鉴赏能力,通过对文化的鉴赏,让学生明确并了解什么文化属于先进文化,什么又是落后文化,基于对文化的鉴赏能力,进而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在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课程内容就是诵读国学的经典,让学生研读古文的同时,感受到豁达的胸怀以及意境,基于此过程,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感悟,进而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与此同时提升其自身的理性思维。

(二)大学语文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味

大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播与弘扬的最关键阶段。在大学阶段,以大学生的成长轨迹作为主要出发点,由于其本身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思想和丰富的思想,因此,不论是先进的文化熏陶还是低俗的文化影响,大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主观判断意识,但是具体的导向如何,则根本取决于其本身所接受的教育。因此,在大学的语文教育阶段,要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融合在其中,进而使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母题”凸现出来,并且将相应的散文、诗集全部收入其中,同时向大学生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在大学校园中,应该积极建设人文精神文化,通过正确的引导,形成各式各样的社团,使学生的文化视野进一步得到拓展,与此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品味与精神境界。

(三)大学语文可以凝结大学生的共同价值

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任何其他的低等动物,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人可以进行探究,进而摸索出生命的实际价值与意义,最终形成属于人类的文明。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朝代更迭不尽其数,即便是穿越了千年,文化的力量也从未削减分毫,在现代,自由、公平、公正等文化的价值与理念更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教师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讲授,将古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观念传递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之中,不但使学生明了解到中华文化的智慧,更能形成属于自身的价值观。中华文化的思想传承就是当代大学生的共同价值,通过教师的讲解与传授,进而使大学生的共同价值凝结在一起。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当前大学语文课程的不足

就当前而言,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课程的目标模糊、课程内容的选择不明确、课程中的整体素养不够。

(一)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模糊

不论是任何阶段,还是任何一个学科,其具体的课程都要将教学性与教育性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其中,教学性的目标主要是针对学科性质的知识传递,教育性的目标则是侧重于整个人的综合发展,两者呈现相辅相成之势,缺一不可。但是在现阶段,大学语文中的教育呈现一种单一化的趋势,即仅仅通过文本的形式,进行解读,导致整个教学课程的目标出现模糊的现象,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降低,也无法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实现提升自身文化自信的目的。

(二)大學语文内容选择不明确

对于大学语文课程选择的过程中,最大的反响就是具体内容的选择不够明确,具备一定程度的遮蔽性。在大学课程中,每一个学期都有一个对应的模块,在进行课程制定的过程中,应该仅仅围绕具体的模块进行内容的制定,若出现有失偏颇,或者过于隐蔽的现象,则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抓不到具体的中心,使学生对于文化的学习也模棱两可,找不到关键与核心的内容,进而无法深刻的了解中华文化,在未全然剖析了解的情况更无法实现文化认同感,无法使学生的文化自信进一步提高。

(三)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整体素养不足

在大学阶段,课程设置的实质就是为了人,与此同时也依赖于人。因此在对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整体素养的教育。但是在当前的大学阶段,语文教师的整体素养并不足,从教师与学生这样一个层级看待问题,教师的素养应远远高于学生本体。当教师出现此现象时,其在进行制定课程中,往往只重视课程的朗诵、背读、翻译等,不能做到文化知识的延伸,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感受到枯燥乏味,丝毫感受不到中华文化的辉煌,进而无法提升文化自信。若想使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整体素养提升上来,教师本身就要提升自身的素养,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结合在一起,并且紧随时代的潮流,进而制定大学语文的课程,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出来,并进行延伸,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进而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

四、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语文课程建设的路径选择

在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是其根本,因此必须要对大学课程中“人文母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且以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信作为主要出发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让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

(一)深化并拓展课程内涵,实现课程的“做大做强”

在2014年的3月,教育部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基于教育部的决策,各大高校之中,应将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作为主要的核心内容,进而改革课程,并且将母语与中华文化结合在一起,进行课程改革与教学。在各高校中,要以大学语文作为主要核心,进一步延伸,将国内或者是国外的经典篇目引入到课程之中,通过学生的讲读与理解,进而使自身形成高尚的品行与修养,不论是从内抑或是从外,都将大学课程进一步“做大做强”,也就是说,将大学语文作为核心,进而扩大其本身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还要将大学语文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而建立对应的文学素养平台,或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将实际的课程进行划分处理,形成相应的模块,以微课、课件等方式形成一个教学资源的精品库,并且将其上传到相应的教学网站中,使学生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学习到语文,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中,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提升。

(二)探索教学方法并创新,彰显教学的“润物无声”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属于个体对象,要使学生的文化得以进一步的加强,就要了解学生的整体成长轨迹,了解学生共同的生长规律,进而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广大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出来,实现最终的“真听、真学、真信、真感受”。基于此,深刻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力量。将以上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方针,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其主体的作用,进而使整个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通过对古文的赏析,进而引发新的思考。

(三)打造并丰富“第二课堂”、彰显活动的“文化魅力”

在大学阶段,对于学生进行语文教育,不能仅依靠于课堂授课的形式,教师还要打造一个“第二课堂”,并将其进一步丰富,使学生接受更全面的文化教育,通过相关的活动,将文化的自信展现出来,不但使教学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还能使学生对于文化自信的感受进一步加深。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构建的过程中,要建设课外的社团,例如文学社,诗社等等,通过教师的指导,开展周期性的文化学习活动。通过“第二课堂”的丰富与打造,使学生回归于传统的文化之中,将中华文化的经典重新拾起来,进而实现自身的人格健全,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自信是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精髓,只有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心才能使现代的社会主义实现更好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而大学语文课程是直接将中华文化深化于大学生思想之中的最主要途徑,所以在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当代大学生深刻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认同中华文化,最终形成属于自身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蒋丽云.文化自信视域下地方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以东莞文学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20(2).

[2]潘晓文.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文化的培育研究[N].丽水日报,2020-04-12.

[3]卢锦明,夏蕾.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J].纺织服装教育,2020(1).

(作者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廖春艳(1981-),女,汉族,广西柳州人,研究生,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高校讲师,研究方向:儿童文学、大学语文教学。

作者:廖春艳

职业教育视域下语文教育论文 篇3:

活动理论视域下的中高职贯通语文应用教学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为了可以更好的顺应中高职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在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中,语文课程作为中高职贯通教育中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应该将中高职贯通模式贯穿于整个语文教育教学中,可以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基于此,本文尝试用“活动理论”这一新的视角,来探析中高职贯通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活动理论 中高职贯通 语文 教学 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当前中高职贯通教学模式已成为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新趋势,其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中高职贯通模式的构建是当前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中高职贯通与活动理论的意义

中高职贯通衔接与传统的“3+2”培养模式相比较,其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性,它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将叠加式的“3+2”培养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革新,其类似于“化学变化”,教师对中高职教材进行深入的探析,通过对课程进行全面的革新,编写校本教材,以此来对学生的全部课程进行更科学、合理地编排,加强学生的实训课程,实施实训+理论的教学模式以及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不仅缩短了一年教学时间,还实现了中高职全部课程的良好衔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学得更扎实,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所学专业的职业意义,极大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是实现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活动理论主要是对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进行研究,是当代社会、教育、商业心理学等领域的重要的理论框架。构成活动系统主要的六个要素是主体、客体、中介、共同体、分工和规则。活动理论视域下的学习活动是以“活动”为表现形式、促进学习者学习为目的,其包含了丰富的活动内容,通过活动参与,并借助工具中介,以此来实现活动理论共同体的有效融合,促进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得到相应的提升与革新,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的获取学习经验,构建一个实践性知识体系,在活动理论视域下,实现学习的分享、交流与反思,不断提高学生们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企业真正急需的人才。

2.中高职贯通模式下语文学科现状

首先是学校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度偏低,其次是中职院校学生先前语文水平差距大,学习兴趣不高,再就是现代职业院校的语文教材落后,中高职贯通背景下的“语文”教材不符合要求,最后就是教师教学模式陈旧、素质低下、创新能力偏低。

3.活动理论视域下的中高职贯通语文教学措施

为了更好的将中高职贯通模式贯穿于语文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找准语文学科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位置,发挥其最大的应用价值,以下就对活动理论视域下的中高职贯通语文教学展开研究与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做好中高职贯通衔接。

3.1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活动理论视域下的学习活动就是以“活动”为表现形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特性,开展一系列的课外与课堂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最大潜能。

3.2教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教师是学生们的指导者,直接性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以及将来对待工作与事业的态度,在语文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想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就必须要先从自身做起,做到不断学习与自我提升,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教学能力,革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与意识,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榜样,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合作意识、敬业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教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

3.3编写一套应用性、逻辑性较强的语文教材

依照现代职业教学中高职贯通的模式特点,编写一套符合现代需求的语文教材,以遵循专业人才的心理发展规律,将人文性、职业性、实用性、现代性、简单化新等诸多的原则进行更科学、合理的编排,依照现代职业教育的专业特点,量身定做一套应用性、逻辑性较强的语文教材,做到在教学重点、内容、方法的相互融合,突出职教特色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使其能夠与中高职贯通体系完全符合。

结语

综上所述,在活动理论视域下,语文课程作为人文性、工具性、实用性相交融的文化基础课程,只有充分的挖掘语文教学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推动我国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珊.武汉城市圈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模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2]高柏馨.中职语文的基本素养与学习力:相依与迁移[J].文教资料,2015(20):38-39,41.

作者:高倩茹

上一篇:高校国防教育下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心理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