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画视域下幼儿教育论文

2022-04-26

学前教育属于培养幼教人才的专业。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为目标而开设的特色教育教学课程,在时代快速变化下,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需要优化整合艺术类课程,构建契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简笔画视域下幼儿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笔画视域下幼儿教育论文 篇1:

早期电视造型符号化研究

摘 要 现代人类可通过各种人造符号进行信息地传递与总结,这也是人类理解掌握已知世界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由于文明的累加和丰富,符号的意义随之不断进行更新和添加,新的符号也层出不穷。从电子时代初期的设计语言入手,立足时代、造型与概念化的角度分析如今早已被科技和市场淘汰的早期电视,其造型于技术变迁颇巨的今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符号概念领域内依旧拥有深远的影响。以现代标志为切入点,基于其造型、功能与概念的角度分析了早期电视造型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传播,并在符号学的视域下梳理了电视造型符号化的具体表现和其内在意义。

关键词 电视造型;符号;标志

引用本文格式 徐智.早期电视造型符号化研究[J].创意设计源,2021(2):50-53.

Research on the Symbolization of Early TV Modeling

XU ZHI

设计是技术和文化的交界,技术提供了将设计师和艺术家脑内的观念转化为现实的可能[1]。其中所诞生的许多经典造型至今还以各种形式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艺术作品中。1925 年,英国青年贝尔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此后的几十年内电视机的造型在大体上并无变动。时至今日,往昔的老式电视机早已在日常使用层面被时代淘汰。当今的显示设备早已摆脱的“大屁股”、球面屏等特定时代下的技术壁垒问题,逐步向轻盈、纤薄及愈来愈高的屏占比方向迈进。这一改变使得各类跨平台、多终端的图像显示设备造型设计趋向同质化,从而使得各类功能性分工明确的显示设备在造型的边界上越来越模糊。因此,原本在实际使用中早已因技术迭代被淘汰的上个世纪的电器,其造型外观的符号仍旧活跃在人类日常的社会活动中。

一、电视造型的发展

(一)早期电视造型的由来

英国人肯培尔·斯文顿和俄国罗申克无在 1908 年提出电子扫描原理为近代电子电视技术打下了理论基础。 1923 年,美籍苏联人兹瓦里金发明了静电积贮式摄像管,同年发明电子扫书描式显像管,这才有了贝尔德在 1925 年发明的电视机。

电视机作为一款由技术导向的产品设计,其外观和造型充满了对技术的妥协性。由于显像管的存在,所有的早期电视机都不可避免地拥有一个厚重的造型。在球形显像管和电视机边框之间有一圈凹陷设计,这是为了保护呈球面的玻璃外壳不会轻易受到外力压迫而损坏。左右或者上下的旋钮是调节接收频道的工具。早期电视机整体简单,功能单一,因其较为笨重巨大的整体使其局限为固定场所的媒体接受终端,与后来出现的各类型显示终端设备在功能性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二)现今电视造型

如今,随着技术的迭代,早期的 CRT 显示器已淡出了日常家庭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轻薄的液晶电视。简约的边框包裹着巨大的显示面板,整体的厚度也不过两、三指而已。但这样的设计趋势不仅发生在电视机的造型上,在监视器、电脑显示器、平板电脑和手机等各种各样功能性迥异的显示终端设备上,其外观却趋于相似,且同质化的程度不但毫无止步的痕迹,反而有继续加深的态势。人们在辨析这类物品的时候大多只能通过单纯的文字或者相关的产品注释。

这种情况在无实物前提下单凭视觉外观图片辨识的时候更为明显。虽然实物上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但是人类在概念上却从未混淆。显然这些电器设备由发明之初至今,已经融入了人类的文明和文化之中。对于人们而言,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理世界中的某一个特指的独立器物,而是成为了人類众多文明中的一个符号。电器造型已经摆脱了物件客体的束缚,不再仅是人们感知上的反馈,而是一个观念性的存在。这个观念仅对于人类的文明世界拥有效力且指代性十分明确。无论外形存在千差万别亦或者是几乎相同,人类意识世界中对电视机的观念是相对固定的。在区别其他种类的显示终端之特征时,探求的不是物理上的区别,而是功能上的区别。

二、电视造型符号化与概念化

(一)电视造型的符号化由来

任何产品,不论是作为生产资料的工具、设备,还是作为生活资料的服装、用品、家具,都构成了一种独立的物质实体。其成为人的肢体和大脑的延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依托。产品的物质特征表现在其材料、结构和外观形式的不同层次上,成为人们在不同维度的观感上可以认知的客观对象。其造型也受到当时社会中的技术发展程度、审美标准和意识思维的影响。

20 世纪人类进入电子时代时,很多以前从未存在的科技发明相继出现。如电子计算机、汽车和电视等。这些首次出现在人类历史篇章的设计为其自身的存在树立了标杆和概念。此类活动的产物产品都是“文化产品”,其内在的互相联系和并发构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在这些“活动产物”中,电子产品是前所未有的产物。在这之前,亦未有与该种产品对应的旧事物或者旧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科学及人文类的成就也日益丰富,而社会生活的各类标志和图像也在根据人类文明的内容发生变化。此类内容在不同的时代拥有不同的特征和文化内涵。标志作为人造符号,作为人类文明中的信息概念富集体,传达了与其相符的时代思维与时代价值[2]。此类概念的诞生是人类文化符号系统的更新和充实。但与今日电视造型相比较,早期的电视形态早已相去甚远。早期电视形态因其时代技术的局限性与当时的审美观决定了其在各类家用电器中较高的辨识度。在日常的使用中,老式的造型早已不符合现代的主流审美要求与产品的功能性需要,陈旧的产品设计语言与当下的产品设计潮流格格不入。但是在符号学领域,老式电视造型却如鱼得水。这不仅得益于早期电视造型的较高识别度,其外形经过线条化处理后细节处比较丰富拥有更高的可塑性。在线条化的基础上,艺术家对其进行二次创作,以解决扁平化后的层次缺乏的问题。各式的颜色、不同的规格,不同艺术化的处理方式使其造型符号尽可能地达到丰富性和多样化。当代艺术中对于符号的运用极为广泛,艺术家以符号系统建构自己的民族、文化、性别等 艺术观念,并建构自我身份和价值认同。基于因特网的连接,全世界在新潮艺术和最新科技间的差异和代沟也越来越少,人类正在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全人类的文化框架,在这个框架内,无论种族、性别、年龄都可以去理解并获得体系内的文化内涵。这些都是基于这些全新的文化符号,而该符号正是基于全人类的共识上塑造的文化符号。

(二)电视造型概念化使用分析

在数字化时代的当下,商用领域中电视造型图形的运用不甚枚举。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早期电视造型为基础进行的再设计。标志设计归属于大平面设计,主要表现在视觉传达设计。其本身以视觉作为沟通和传达的方式,而这种视觉的变现形式需要结合符号、图形以及文字等进行信息的传递。在脱离了造型实体的传播中,电视的早期造型被符号化后以标志的形式在视觉领域进行大范围的传播。

王受之先生曾经从符号学的角度提出了平面设计其实也是一种符号的传达,而标志设计更是将符号的意义在平面设计中凸显了出来。标志本身是经过设计师重新分析和加工的产物。一个企业的标志是对外形象、精神以及气质的集中体现,是信息的富集体,同时也是一个人造图像符号和象征符号。

卡西尔认为,这种相互依存性可以用一个间接的方式得到证实,即 “在符号思维的功能受到阻碍或遇到障碍的特殊情况下,现实性与可能性之间的区别也就变得不确定、不再能被清晰的察觉了”[3]。一个图像符号并非单单作为物理世界中的一个对应的客观物体,而是一个具有“意义”的观念载体。此时不再存在事物一一对应的刻板逻辑,在概念领域,一对多并不少见。在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中,事物与符号之间的区别被清晰地察觉,这意味着现实性与可能性之间的区别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了。

在幼儿教育与基础艺术入门的培训中,电视的造型作为儿童认知世界的启蒙图案在各类绘本与简笔画中呈现。通过老式电视机的经典的设计外形、鲜明的造型特征使得懵懂的儿童对电视这一概念产生具体的认知和印象。从而让他们开始对人类文明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这些经典造型一直反复出现于儿童绘画的教学领域,在儿童不断地重复绘制此类造型的同时,也是对人类文化符号的一种复刻和流传,亦是他们初步接触世界和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层层建立的符号系统下,人们使用符号表达自我内心的想法和愿景,相互沟通和交流信息,进行文化的创造性活动。不同扇面的文化之间通过符号系统为纽带,使得即便两个互不相通的部分也可以相互之间产生交流,充分的展现了丰富的功能性。

三、产品设计的符号学阐释

(一)电视造型与人类观念上的不对称

电视机工业设计外型如今已经和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与不同定位的显示产品趋于类似,并逐渐趋向高屏比,朝着更轻薄的机身和更加简约的机体造型迈进。同时,电视机本身的功能性在其传统的使用场景中逐渐被淡化,其受众群体慢慢的由全年龄转移至某些特定屬性的观众,如空闲时间较多且居家时间长的老年人,或者是需要长时间媒体展示的公共场合。但是若是涉及电视等字眼和相关的电视图像资料,人类依然会自觉地将电视这一概念与之对应起来。这个概念是无视时间维度的,无人会说早期的电视机亦或是现代的电视机不是电视而是其他物体,这便是电视这一概念在人类文明中符号化的体现。电视这一符号成为了这一特定的指称,而这一指称在科学系统中代表着电视这一观念的存在。

据此,早期的电视造型与当代的电视造型在产品设计的角度上已经可以看作两个完全不同的物件。但在人们的观念中,电视机这一概念却自始至终未发生多大的变化。这便是电视造型和人类观念中的电视概念所产生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会发生在拥有人类文明积累的个体身上,而未接受相关概念灌输与知识学习的人则不会产生。

(二)符号化后的实例应用

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以下简称 B 站)是当下新兴的视频网站之一。与老牌的传统视频网站的不同的是,B 站的目标用户主要集中在年轻一代,不仅在网站的视频内容中以年轻用户的喜好为主,在使用中也考虑新生代用户群体的表达欲与创作欲。其通过弹幕的方式将创作者和创作内容与观众实时的联系起来产生跨时空的互动。这种新型的信息交流形式与独特的亚文化氛围迅速的在其目标用户群体内扩散。而一个鲜明的、代表着企业对外形象的标志在这样的传播中显得格外重要。

在遵循标志设计的现代原则的基础上,B 站的标志从含义角度出发以早期电视造型为基础,代表着企业以视频影像为主要内容。电视作为早期影像的普及工具,其存在与视频类媒体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与 B 站的主体内容相符合,突出了企业业务的主题。标志的上半部分两根天线与其早期电视造型的时代身份相吻合,粗线条的外轮廓是厚实的工业设计平面化后的表现形态,契合了当代标志设计的简洁、识别性高的要求。Logo 本身还进行了拟人化的表情,让原本冷峻的工业造型变得可爱,从而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迎合了年轻一代的口味。

在不同的场景下,B 站的标志也采用了不同的标志色。在以单独的、无其他站内元素的情况下以粉色为底色、标志线条为白色的方式呈现。在网站主页中、以蓝色线条的状态显示。两种配色均是以年轻活力为基调,在众多同类竞品中取得了较好的吸引力效果。不仅如此,拟人化的标志在整体市场中的接受程度和辨识度也是处在一个较高的等级。大众可以轻易地接受并且记住这样的具象且亲和度高的标志。最终,在标志中通过凝聚企业精神与形象的标志并且不断进行宣传,在大众的认知系统中建立起品牌的观念。如此一来,尽管在 B 站的受众人群中大部分都是青少年,甚至很多人都未曾见过老式电视机的实体,但是依然可以流畅且连贯的接受到标志本身所代表的具体事物。同时也能够大致了解标志内部所寄托的内涵。面对这样的标志,即便是对企业毫无了解的人也可以迅速地理解和接受企业的业务和功能。

此类人造图像符号融入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同时化成了现代文化系统中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是对设计语言与设计概念的继承和延续,也是在文化领域内的变迁。其中包括一个重要的特征,即是系统性中的功能性[4]。图像符号不仅是局限于人的概念中的存在,也并非单纯的理论内容,而是实实在在的有具象功能的作用。标志便是这样一种功能性的具体内容。

(三)电视造型在功能性上的变迁

如果说早期电视造型是对技术的妥协,那么现代技术早已摆脱了当时的条件限制,如今的电视类的产品造型也宣告着这一事实。早期电视造型置于现今语境早已无任何实用方面的功能性可言。任何希望以电视商品实用价值获取盈利的厂商并不会使用早期电视造型。但在一些复古物件与特殊艺术风格下的产品设计依然对早期电视造型青睐有加,且大有成为复古流派、蒸汽波艺术风格和废土艺术的代表元素势头。

实用的功能性方面在不断缩减,同时早期电视造型的抽象概念意义不断得到强化和延伸。从一开始的具象产品,到一大类相同功能性产品集合的代表,现如今更是成为一个时代、一种艺术风格的代表。最终成为人类文明中的一个概念性的组成部分,从一个具体的使用工具转换为掌握的人类文明的钥匙[5]。二者都具有特定条件下的功能性,但其功能性在维度上依然产生了变迁。

当下,早期电视造型的功能性是符号的功能性,而符号所代表的从来都不是割裂的、单一的元素或者是个体,而是一个完整的、各个部分处在一种协调的、运动的且相互关联一个状态。每一个文化类型的产物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在其对应的文化系统的繁杂的文化内容产物中,其本质是构建起人类的精神世界。

在层层建立的符号系统下,人们使用符号表达自我内心的想法和愿景。相互沟通和交流信息,进行文化创造性活动。不同扇面的文化之间通过符号系统为纽带,使得即使两个互不相同的部分也可以相互之间产生交流,而这便是符号的功能性的重要体现。

(四)符号的接受性差异

符号的可感知部分,即索绪尔称为的指称,皮尔斯称作再现,也是最常被大家所接受的和直接称作的符号[6]。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媒介、传媒、渠道、体裁的概念区分变得越来与重要。同样一个符号会重复出现在上述阐述的四类概念之中,也可能在同一个感知符号中包含着不同的四种概念。在日常的电话和电视中便存在这种现象。

当电视这一指称被人提及,符号的载体是图像和语言,但是其背后的媒介却是现代的电磁波技术。如在日常生活中和别人提及“正在看电视休息一下”。对于 90 时代之前的人们而言,映射出的就是在客厅等居家空间进行具象的看电视这一行为。所看的对象一定是接受广播电视信号的家用电器,且节目内容具有不可控性和随机性。但是对于 21 新世纪后的人们而言,这一动作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空间中。其可以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意一块具有视频播放功能的设备。这是同一符号在不同人群中所产生的映射不同,也是不同人群在对于统一符号的接受性的不同。作为电话这一符号也是如此,当要求不同的人群无实物表演打电话这一动作,年龄稍长的人会自然而然的用手比出一个“六”手势,拇指贴近耳朵,小指对着嘴巴。而年幼的孩子会单手空握,贴在脸颊一侧。面对同样的信号亦或者指令,不同的人群所产生的反应截然不同。

此时的信号和指令都是载体或媒介而抽象化的符号,载体和媒介是包裹并传达符号感知的物质。因此同一个人类文化系统中的符号经由现代的媒介传播后所带来的影响效应是不尽相同的。根据受众对象的个体属性不同,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年龄、地域、种族和性别,其接受到的符号信息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四、结语

符号学在设计领域内的介入引起了人们對于信息传递在设计界中的广泛重视,也减少了人们在认知时的难度。通过其设计观念与设计语言在意识世界内影响人,促成了人们对思维的关注。在被时间和科技浪潮淘汰后的电子产品,其经典造型在抽象领域得到了二次新生。在人类的文化体系领域,这些造型在符号化后成为了人类把握世界和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和方式。在精神领域和现实领域里继续产生着推进作用。通过符号形式的建构,人类创建了文化,构建了历史,并从其中诞生出了无数前所未有的产物。但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更多层出不穷的新概念跃然纸上。或许有一天这些电子产品概念也会被历史尘封,不再是儿童学习和了解世界的初体验,但其依旧是人类文化符号的重要概念的组成。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符号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2-26.?

[2]陈武.符号学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设计,2006,4(156):117-118. [3]宋梓祎.卡西尔艺术观念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8:9-12.

[4]郭斌.卡西尔符号功能论思想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9(1):32-38.

[5]卡西尔.人是符号的动物[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6-7.

[6]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68-75.

徐智

南京艺术学院

作者:徐智

简笔画视域下幼儿教育论文 篇2:

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研究

学前教育属于培养幼教人才的专业。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为目标而开设的特色教育教学课程,在时代快速变化下,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需要优化整合艺术类课程,构建契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因此,解决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存问题,针对性的设置设置方案,从而培养出能在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从事保育、教育、管理等工作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一.学前教育专业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之处

我国现有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起源于苏联,我国学前教育在专业理论课、公共课、专业实践三大板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明显不足,难以培养质量优、数量足的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无法解决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

(1)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取向不一致

有调查研究显示:学前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一线幼师,目前的培养模式与学前教育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主要培养两种学前教育人才,一种为培养技能型幼師,以学生能歌善舞为目标构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一种是发展型幼师,以培养学生爱心、观察力为主。但是,学前教育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高,不同的教育模式设置课程存在很大差异,学校对专业教育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前景没有明确方向,前者重视美术、舞蹈、钢琴、手工等技能培养,后者重视学生涵养的培养,使得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取向不一致。

(2)没有明确的特色课程学习目标

在很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时,大多是没有专业的特色课程教师,艺术特色专业课程由于缺少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仅仅是教师按照课本教材设置专业课程内容,没有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进行课程设置,使得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艺术专业没有差异。《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健康、科学、语言、社会、艺术》等课程需要基于职业特色,实施艺术课程设置与教学。但是,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没有明确的特色课程学习目标,无法培养出特色化、专业性的学前教育人才[2]。

(3)缺乏合理的艺术课程结构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目标教学是通过借鉴、吸纳美国布鲁姆的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艺术课程结构体系,在经过我国长时期、大面积的实验研究而发展起来的学前教育教学新体系,充分证明专业基础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探索的发展价值。但是,当前学前教育艺术课程设置存在较大问题,一直都存在片面化、学科化的问题,在艺术课程设置之间存在着学科之间孤立、学科厚此薄彼。难以完善学前专业课程体系,使得在很多具体的教育问题上,对于幼儿教育如何教、如何重技巧掌握,而不重综合活动教学等等都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不利于幼儿创造力与综合能力在教学中的综合培养。

(4)特色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脱节

学前教育属于实践性较强的教育类学科,由于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教育对象,具有低龄化、身体素质差、认知思维结构发展不完全、生活自理能力低等特征,在具体特色课程设置时,需要特色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从事学前教育的幼教不仅应具备合格的教育技能,还要具备幼儿教育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可是,在当前课程中,理论讲解比较多,学前教育的实践课程比较少,一些属于教育专业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课程无法受到重视,不利于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职前向职后教师的转变,无法提现学前教育特色[3]。

二.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和实践研究

(1)音乐特色课程构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龄前儿童综合素养的提升,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在学前教育中,音乐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课程之一。在设置特色课程时,应该包括如下内容: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幼儿音乐、声乐等。在构建音乐特色课程时,认识到人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历史过程,把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特征视为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教学现状,删除掉音乐专业学习的非常深入的内容,更多地是重视把握音准、节奏方面的特色内容[4]。

在构建音乐特色课程构建时,强化学生识谱技能,为了丰富课程内容,可以加强学生音乐欣赏、儿歌演唱、儿童发声练习方法的学习内容。在进行编制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时,需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心理特点,围绕将来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音乐教学能力、音乐素养培养出发,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将其教材内容的教学作用发挥到极致,以幼儿音乐为主题,完善学生儿童音乐欣赏、创编、合唱、指挥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前教育应用能力。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学习,从音乐乐理、视唱练耳开始,接着学习声乐知识与技巧。

(2)琴法课构建

学前教育是一种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而开设的专业学科,在具体的学习中,是以爱护婴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潜能以及培养个性为目标,通过多种特色课程,增强教学效率。琴法课艺术课程设置包括钢琴演奏与欣赏、器乐演奏与欣赏、歌曲伴奏,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琴法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课程之一,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学生音乐课程时,器乐演奏也同样重要,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应该围绕幼儿园教学时常用的器乐展开,进行琴法教学[5]。

最常见的琴法教学就是钢琴伴奏,最常见的琴法教学方法是奥尔夫教学法,是为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选择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学习者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开展琴法课程时,应该选取经典或流行的幼儿歌曲。让学习者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减少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使学习音乐不再那么乏味,在课时安排方面,先学习钢琴基础知识,再进行钢琴弹奏技巧与方法教学,然后开始钢琴演奏技术学习,最后将重点放在歌曲伴奏、创编。

(3)舞蹈课构建

舞蹈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发展,舞蹈正逐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生活形式。学前教育特色专业课程的舞蹈课程构建,是从舞蹈基本功学习和训练、幼儿舞蹈、舞蹈欣赏、民族舞学习等开展专业教学。时代的发展,让艺术理念也有了新改变。舞蹈特色课程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地朝向主体化、诗化、内在心灵化的方向转变,逐渐呈现出舞蹈形式的多元化。让学习者在舞蹈情感体验中,感受更好的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内在的审美意识,然后提升音乐审美能力[6]。

学前教育特色课程的舞蹈课程教学,可以引用栾晓梅的思想,结合学习者的实际现状,将舞蹈教学分为4个部分,以学前教育的教学理念為基础,将舞蹈基础知识、舞蹈基本技能的学习作为切入点,然后循序渐进地开展舞蹈课程教学。从学习舞蹈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开始,融合幼儿形体训练,接着再安排民族舞学习,穿插性地进行民间舞文化、舞蹈欣赏、幼儿民间舞训练。

(4)美术课构建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范畴内的美学教育学科,它会通过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审美水平,陶冶他们的艺术情操,对幼儿的终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幼儿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幼儿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在构建美术特色课程时,需要学习一定的美术知识,在专业教育教学中,强化学习者的美术基本知识与技能,选择更具有创新特性的作品,通过儿童绘画技巧与赏析、幼儿绘画环境创设、幼儿美术教育等课程内容,培养学习者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7]。

在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构建时,强调美术基本技能,从幼儿简笔画、装饰画、绘画教具的自制等多个教学环节,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花样教学,融入新的元素,围绕幼儿学习美术绘画来展开,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展开,在安排美术课程时,先学习绘画基础知识,再学习幼儿学具自制、幼儿简笔画学习、幼儿装饰画学习、幼儿绘画环境创设学习、幼儿美术教育,将教材内容的教学作用发挥到极致,从根本上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

结语:目前,基础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各个地方对幼儿园教师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特色,培养幼教师资的主力军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从音乐、琴法、舞蹈、美术等特色课程进行改革,院校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特色课程的实施,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能力,形成“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保障学前教育的专业性,促使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鲁光楠.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研究——评《学前教育学(第3版)》[J].新闻爱好者,2020(04):107-108.

[2]周晓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教学与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融合[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2):105-106.

[3]路树萍.基于民族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222-223.

[4]黄环.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积木建构游戏实训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邦宝积木建构游戏特色课程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9,9(05):63-67.

[5]张慧.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突出艺术教育特色”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5.

[6]肖鑫鑫.传承传统文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特色化发展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17):270-271.

[7]褚青青.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特色化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19(06):221.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官湖镇中心小学)

作者:夏晶

简笔画视域下幼儿教育论文 篇3:

浅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摘  要:在幼儿教学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幼儿一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就会对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幼儿时期的行为习惯养成都较为重视。但实际上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由于刚刚加入集体生活,所以在行为习惯上还有很多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加以良好的引导,幼儿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阶段所展开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还能够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这对于幼儿的良好行为培养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提出可行性教学活动方案,力求提高幼儿教学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学策略

根据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对人类整个生命周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成长最为快速的阶段,所以当前在幼儿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也成为了教师们所需要研究的重点项目。幼儿年龄偏小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还不充分,所以幼儿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而言,需要将重点从知识教学和智力开发上转向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来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了解哪一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进而保证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通过教学培养幼儿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是首次接触到集体生活,所以对于集体生活很可能存在一些不适应。此时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成为了首要教学目标,目前大多数幼儿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所以很容易产生任性孤僻的性格,为了使幼儿快速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就要让幼儿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首先,需要让幼儿在人际交往中学会礼貌用语,其次,将个人的想法清晰简洁地传达给他人。要培养幼儿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能力,能够自己判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团结互助,乐于分享的精神。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好朋友绘本教学,让幼儿通过绘本去了解小浣熊想要参与到小熊和狐狸的玩耍中,应当如何去沟通交流,解开幼儿不敢与他人交流的心结。同时让幼儿去分析为什么小象在玩耍的时候把大家弄赃了,大家却并不在意反而玩得更加尽兴更加亲近,让幼儿正确去看待友情。教师在幼儿看完绘本之后,可以引导幼儿去根据绘本内容来进行实际演练,让不同的幼儿去扮演绘本中不同的动物,从个人情感出发,让幼儿明白在生活中与同学友好相处,一起分享使用礼貌用语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是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同时完成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学目标。

2.采用科学的讲解,培养幼儿卫生安全习惯

幼儿年龄偏小对于个人卫生有的时候并不注重,如果幼儿接触到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很有可能会导致幼儿生病,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也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威胁。教师需要通灵活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幼儿卫生习惯,首先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解人为什么会生病,导入科学案例以及同班小朋友生病的案例,让幼儿能够初步明白哪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会导致自己生病。教师也可以将病毒或者细菌采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方便幼儿理解,让幼儿可以在内心中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由于缺乏日常生活经验,在某些时候也会出现危险的情况,如刚洗完手去碰灯的开关,在教室中快速奔跑玩耍打闹,教师就需要根据幼儿日常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讲解,让幼儿可以理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可能导致的后果,让幼儿在心中形成一道警戒线。除此以外也需要将一切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传授给幼儿,让幼儿学会如何认识一些简单的交通标识,促使幼儿逐渐形成正确的交通安全认识。为了促使教学可以更加有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强调一些强制性规则,如饭前饭后必须要洗手,进入教室慢行,过马路看红绿灯走斑马线,可以将这些以简笔画或者宣传语的方式粘贴在教室内,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促使幼儿在心中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认识,从而让思想去规范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3.通过情景教学,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中完成的,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不是幼儿的日常生活,所以这对于幼儿日常生活的经验来说没有帮助。为了促使幼儿可以将教师教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中为幼儿创建生活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调动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例如,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就能够遇到的情境,让幼儿去思考在该种情形下自己应当如何去做。

总而言之,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性阶段,教师必须灵活科学的使用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从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入手帮助幼儿认识正确的人际关系,随后利用科学的讲解让幼儿形成卫生安全意识,最后通过生活化情景教学,让幼儿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陈亚.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科教导刊(下旬),2017(07):148-149+190

[2]刘捷.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6(05):239

[3]江晖.家园共育视域下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现状的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8

作者:李敏

上一篇: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模式论文下一篇:盲童家庭教育指导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