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知识视域下教育学论文

2022-04-29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有关部门对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理念并没有十分重视,体育设施也不完善,城乡之间的体育服务供给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资源配置处于失衡的状态。关键词: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资源配置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冀,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发展兴衰是紧密联系的。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地方性知识视域下教育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地方性知识视域下教育学论文 篇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课程的意义与路径探索

摘 要: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教育角度来看,只有将其融入课程体系中才能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文章通过对地方课程进行价值确认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课程的意义,并指出应在地方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地方课程教材、地方课程教学过程、地方课程考核与评价几个方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地方课程教育价值得以彰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课程;意蕴

一、地方课程的价值之议

(一)被边缘化的地方课程

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教育角度来看,只有将其融入课程体系中才能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在我国,一些高校由于其特殊的需要开设有地方课程,这些地方课程的价值尚待发掘。学术界对地方课程的理解不同,但在地方课程的开设主体和设置目的方面,理论界基本达成了共识,都承认地方课程的开设主体是地方。这里的地方在我国指中央之下、学校之上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主管部门。但相对来说,理论界并没有给予地方课程足够的重视,对地方课程的研究逐渐边缘化,致使地方课程发展的后劲不足。因此,开展地方课程的相关研究,是使地方课程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力量,也是地方课程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地方课程不仅是国家课程的补充,而且是学生学习国家课程的起点。”地方课程的开设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理应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以获得实践的空间。

(二)地方课程的价值确认

1.在多元文化中确立认同意识

地方课程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地方课程的目标定位不应止于对地方多元文化的传承,其根本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认识地方文化的基础上认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本土情怀以及爱祖国的国家情怀。地方课程的设置不是为了宣扬地方知识、地方文化与主流知识、主流文化的差异以显示自己的独特性。地方课程应该打破地方课程只讲地方知识、只认地方文化的狭隘格局,帮助学生建构从地方到国家、从多元到一体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意识,从人类生活共性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这样才不至于人为地割裂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的紧密联系。

2.提升地方性知识的实践品格

地方课程并非独立于人的实体存在,作为课程,其首要价值在于培养和塑造人。地方课程不能仅停留在对民族技艺的浅层传播和对地方情感的浅层渗透层面,而应通过对完整的文化体系的渗透来实现育人价值。地方课程打破了学生对地方性知识的平面化理解,引导学生看到了地方性知识所揭示的“内在思维方式乃至深层的价值观念及人生智慧”。从地方性知识的表象梳理到地方性课程的理性升华,地方性知识的文化性得到深刻表达,从而使地方性知识的实践品格得以在课程中落实。

3.引领地方文化生活方向

学校作为知识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引领的功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依然稳固。学生通过系統性学习地方性知识、感受地方文化的理性内涵,可以提高理性思辨能力和综合能力。地方性知识“是一种理解具体知识的方法论原则,意味着知识视野的流动、开放与无限的延展性”。作为开放流动的知识观念,地方性知识的存在为民族文化和国家课程之间的连接架起了桥梁,打开了学生在不同文化视域之间理解与转换的通道,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了从地方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地方性知识根源于地方生活,但是将地方性知识升华为地方课程则赋予了其解释地方文化生活乃至建构、引领地方文化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课程“以文化人”的教化性以及鲜明的价值取向,足以承载地方课程引领地方文化生活方向的特殊使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课程之意义

(一)引领地方课程的价值选择

教育是引导人们重塑坚定信仰的核心力量,而课程则是实现坚定信仰重塑的载体。地方课程立足于地方,更应当为建设合理有序的多元社会形态而存在。选择能调和不同价值观念并使之形成内聚力和向心力的主流价值观念构建课程,并以此引导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是地方课程的现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秩序构建和社会文化发展的主导性观念,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地方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发挥地方课程维护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作用的有力探索。

(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可使个体不断习得社会认可的价值观,了解和适应社会的价值标准、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并从中塑造自己的人格,是个体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而个体只有在接受教育和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将社会、民族和时代传承下来的核心价值观内化,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社会成员。教育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课程实施的方式来实现的,通过地方课程来延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课程实施中的融入领域,打造全方位育人途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来说无异于锦上添花。地方课程所蕴含的地方知识、地方情意将更好地促进社会正能量在学生心中内化,提升学生作为地方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地方课程中的融入策略

地方课程是地方人实践智慧的结晶,对地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地方课程中的融入,既是地方课程自我建设和完善的方式,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地方人的重要举措。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课程教材

教材作为课程和知识的重要载体, “更具有对政治的不可超越性,具有传播核心价值观和培养情感,提升政治能力和形成完整政治人格的作用”。因此教材完全能够通过其丰富的文本、图片、数据等资源,无声地完成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进教材”,这是其得以进课堂、进头脑的实践需求。地方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适应地方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统筹规划当地的人才培养工作,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国家的繁荣稳定。因此,地方课程理应在教材中主旨鲜明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写进教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实施意义和价值,当学生找到地方课程中的知识与社会正能量的相交点时,便会在心里产生一种对精神文化传承的敬畏感,从而让核心价值观成为约束自我的强大力量。学生通过挖掘地方性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来梳理地方课程教材的知识脉络,有利于实现对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融会贯通。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

确定与实现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而进行课程标准化建设则有利于規范课程活动,使课程管理走向有序和高效。近年来,虽然课程改革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但目前大部分地方课程的建设还未达到标准化水平,再加上知识本位、技术至上的办学理念依然是制约学校教学实效性提高的主要因素,地方课程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并没有得到太多重视。学校和教师更倾向于通过地方课程实施对学生知识广度进行拓展,而很少关注情意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应当是着眼改变传统教学囿于学科知识体系、知识深广度和知识点细节方面的死板规定,赋予教师在地方课程中更新学科知识、改革知识体系的权力;同时地方课程教师应改变过于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生成的做法,并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意的变化,制订立体化的课程目标。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课程教学过程

课程价值的实现有赖于课堂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就是要用显性的社会价值理念去引导学生从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应。地方课程由于其所蕴含的地方性知识贴近当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而呈现出与其他公共课程不同的优势,因而学生对地方性知识的好奇心理与情感认同会更加强烈,在此基础上融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容易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树立坐标,从而渗透到学生的言语行动中。然而如果过于强调知识的地方性特征,不关注地方性知识与社会主流价值的联系,难免会使地方课程失去“灵魂”,成为游离于国家课程之外的“流浪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地方课程教学的润滑剂,已成为教师整合教学资源、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地方课程主动融入主流课程的有效方式和必经之路。

(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课程考核与评价

科学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是落实教学实效性、提升课程品质的关键,但目前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地方课程作为后起之秀,在考核与评价制度上往往趋于随意,没有建立独立的评价标准。考核与评价的内容也主要以教材中的地方性知识为本,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实际上,在地方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中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不仅能够促进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体察,而且能够密切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既是地方人,更是“国家公民”,从而提升地方课程的育人价值,拓展其存在空间。在具体的操作当中,可以设置开放性题目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地方课程中的渗透,从而落实目标。

四、结语

总之,地方课程作为联结地方文化与国家文化的桥梁,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整合优化课程相关要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各个阶段,不仅能为学生在理性和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条件,促进其行为转化,也能为地方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万明钢.地方课程:连接民族文化与国家课程的桥梁[J].中国民族教育,2016(6):14.

[2]么加利.“地方性知识”析——地方课程开发中知识选择的思考[J].教育学报,2012(4):34-41.

作者:刘文芳

地方性知识视域下教育学论文 篇2:

我国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进展

摘  要: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有关部门对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理念并没有十分重视,体育设施也不完善,城乡之间的体育服务供给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资源配置处于失衡的状态。

关键词: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资源配置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冀,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发展兴衰是紧密联系的。2016年8月,我国正式将“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要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能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为了保障他们的体育活动,首先需要创建完善的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改革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内涵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这个概念,是由“青少年体育”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两个概念交叉重叠而来。青少年体育是指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而开展的各项体育运动。公共体育服务是指公共组织为达到公共体育的需求而供应的大众物品或混合物品[1]。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大致包含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体育健身设施、体育健身活动、体育健身赛事、体育健身指导、体育健身文化这六个方面。从研究的方向来说,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理解。通过研究得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机构、学校与社区为辅助组织,为实现青少年的体育需求而开办建立的拥有一定选择性和非竞技性的某些体育产品或体育服务。

2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及存在问题

2.1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

根据青少年体育实施的范围,我们可以将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分为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和竞技体育等类型。

第一,学校体育是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渠道。青少年体育具有内容多元性,布局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区相辅等特征。每个学校大都开展了各种体育科目,如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体育课以及不同项目的比赛等等,尽可能地让青少年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目前,可以帮助青少年提供专业指导的体育教师却大量不足。相较于社区与其他机构来说,学校的体育场馆建设可以说是最为全面的了。因此,学校体育服务供给的建设相当重要。

第二,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也扮演着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通过之前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体育运动场所、设施以及器材是开展公共体育服务的物质基础。没有适合的体育场地与完善的器材设施,顺利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是极其困难的,更不要谈社区体育服务供给的进展了。目前,各个社区的体育指导员处于缺乏的状态,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得不到专业的指引与校正,这对于青少年体育的顺利进展也很关键。

第三,竞技体育也属于公共体育服务的一部分。范冬云从理论分析角度认为,研究公共体育服务应该把竞技体育也包含在内[2]。青少年必须进入体育类院校或者从小被选入运动队,有专门的教练员指导与训练、精准的仪器设备去分析身体素质以及经验丰富的指导员进行疲劳恢复与放松等。在目前看来,竞技体育这一方面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是比较缺乏的,我们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来指导竞技体育。

2.2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

2.2.1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理念问题

理念是实践的开端,理念的科学与否、先进与否,对于我国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研究,意义非同寻常[3]。从当前的进展来看,相关部门欠缺对青少年开展公共体育服務的意识,更多的是不够重视青少年的体育活动。

学校开设了各类体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然而一些场地设施的利用却并没有完全开放。社区里也存在公共体育服务的工作内容不确定、任务不具体以及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这些理念的不落实会造成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不完整。政府对于青少年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在逐渐完善中。我国现有的管理制度只是建立了一些体育组织机构,并没有从青少年体育需求方面着手,也没有从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角度来出发。

2.2.2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设施问题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主要实施人是政府,社区和学校作为左膀右臂。随着全民健身的浪潮迭起,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在逐渐增加。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设施也不再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学校的教学楼修建的越多,容纳的学生越多,可以运动的场地却越来越小。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大体现,也是当代城市的耀眼点,是城市的代表性建筑。但从目前的社区来看,运动场馆一般都是为了大型赛事而建立,对于青少年群体甚少开放;在没有比赛的时候更是将场所关闭,让运动场馆闲置在那里。

2.2.3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的城乡发展不均等化问题

目前,城乡体育的发展水平不相同。首先是表现在积极参与锻炼的青少年人数以及他们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乡镇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引进的体育指导人员也不多,故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意识随之减弱。而城市学校对体育的认知相对较高。由于城乡体育发展不均衡,农村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显著落后于市民体育发展[4]。其次是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存在“短板”现象。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发现,乡镇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大多都不足1平方米。这些短板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将其改善。最后是体育场馆器材质量与使用情况不平等化。农村的大多场馆设施都属于比较基础的,有些设施已经陈旧老化,却未能及时修整。这些器材设施很大概率上限制了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进步性。

3 完善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的对策

3.1加强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理念

青少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才能更好地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第一,青少年要有这个意识,知道自己是有权利去享受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场馆设施的,并懂得维护自己体育的权益。第二,对政府部门、社区机构、学校、个人等传播积极开展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理念。多个组织齐心协力,积极为青少年的公共体育事业服务。

3.2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人力资源处于最根本的位置。专业体育院校、综合高校体育学院培养的教育学体育人才往往技能水平不足,而退役运动员的技能水平较高,但是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生理生化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5]。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应该有所增加,并且对在校青少年实行理论与技能同步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水平。

3.3建立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

面对我国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碎片化及治理碎片化的难题,跨部门协同已然成为政府改革与优化服务的内在需求[6]。例如,我国社区体育在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但同学校的体育资源结合起来便会弥补这些不足。学校和社区相比较,学校有更为多样化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空间较大。从场馆结构和类型来看,社区的室外场地器材占比例较高,而青少年健身中心等综合性室内健身场所数量较少。而学校的室内体育场馆数较多,类型也多样,这样就为学校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服务结合提供了可能性。从时间上来说,学校体育活动与社区的体育运动没有交叉矛盾。这就为两者的协同互动创造了条件。

4 研究述评

本文阐明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的概念及当前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状大致分布在三个方面:学校、社区和运动员的竞技体育。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的整体性解析为我们进一步剖析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情况提供了参照。但在此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数据不完善、信息不明朗、发现的体系问题不全面、提供的对策较笼统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改善研究。

随着我国体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专家、学者们对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的关注度越來越高,与之相关的研究热点也越来越多。信息资源在当前社会中逐渐热门,体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体育的进步。为改善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的局限性,我们可以将信息资源与青少年体育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平杰,郭修金.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平台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1):83-85.

[2] 霍丁鹏,张杨.我国竞技体育公共服务制度构建的理论探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8,37(1):1-4.

[3] 王驰,何元春.地方性知识视域下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理念的反思与重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7):9-16.

[4] 郭修金,陈德旭. 治理视域下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1-16.

[5] 刘东升,魏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7,39(6).

[6] 邹月辉,孙法亮. 协同发展视角下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优化路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7,4(2):7-11.

作者:李晓霞 孙国友

地方性知识视域下教育学论文 篇3:

论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保障机制的构建

摘要:当前,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基础教育对高师生教育实践能力的高要求与高师院校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而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能力建设的核心地位没有凸显出来。因此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高师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建设是高师院校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能力建设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和谐社会视域下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研究”(10YJA880086)

作者简介:刘强(1965-),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科研处副处长,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研究。

实践教学是指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形成职业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对于高师院校来说,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必须构建以实践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是当前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高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于高师学生全面掌握和融会贯通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高师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基础教育的人才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2010年3月江苏盐城市教育局在《关于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指出:“新毕业师范生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其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难以胜任中小学教育”。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一是由于高校扩招,不少素质不高的生源涌进师范院校,造成高师生素质先天不足;二是因为高师教育投入不足、实践教学不力而导致能力培养的后天营养不良;三是由于高师人才培养与普教实际需求产生结构性矛盾,影响了应用性人才的实际培养。目前,高师院校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教育类课程培训(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老三门)和教育实习两个方面,培训体系陈旧,培训形式与内容单一,致使高师生教育实践机会甚少,毕业后一时难以适应教学工作。

教师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为即将成为教育者的教师提供理解客观世界和生命的价值、意义的知识与阐释这些知识的能力,为下一代在认识、理解、阐释客观世界和自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上提供指导,这是教师教育的最高和终极的使命与责任。[1]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师教育更应该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对学生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因此,要改革过去高师教育偏重理论传授、忽视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必须重新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高师学生的培养过程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互动。

一、实践能力: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

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是实践能力的建设。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个体的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回答“怎么办”、“如何做”的问题,程序性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或范围内看作程序性知识在活动中的主体化。[2]从心理机制层面来考察,人的能力形成步骤大致是:拥有相关的陈述性知识——学习相应的程序性知识——在学习环境中运用——形成相应的基础能力——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运用,经过反复的摸索、运用,其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对于高师教育而言,在重视对高师学生进行陈述性知识学习同时,更应注重程序性知识的习得,而发展高师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就是要在教育实践情景中不断运用、掌握方法和策略,最终内化为自己的实践能力。

有必要指出的是:高师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与在岗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是有区别的,高师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应当是基本能力,这些能力形成于高师教育,成熟于日后的基础教育实践。高师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结构模型如图:

高师生的一般能力,是任何专业学生都应具有的共性能力,其中组织管理能力是核心;专业能力即结合所学学科的特点、专业理论知识的具体内容,而应具有的专门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核心;拓展能力是促进高师生可持续发展所应具有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核心。由此,高师生的实践能力建设应以组织管理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

二、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技能规范要求,按高师生的认知规律,将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成一个贯穿高师学生学习全过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衔接匹配,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教学内容前后联系、循序渐进、层次分明、运行机制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这种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不仅使高师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培养和锻炼,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提高,使他们将来能够成为素质全面、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各专业结合本专业特点应制定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能力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总体的实践能力目标。

(二)实践教学的运作体系

1.课程教学——为实践能力建设打基础

高师生实践能力的建设需要课程教学来支撑。高师院校应面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放眼教师教育的发展,对原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老三门为主的教育理论体系进行拓展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增加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统计与评价、教育心理学、三笔字(钢笔、粉笔、毛笔字)、微格教学等课程,将其列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同时对传统的课程结构也应进行适当的改造,增加高师生必修的实践课程(包括军训、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教育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设计、班主任能力培养等)、选修的素质课程(包括人文素质课程、科学素质课程、艺体素质课程、教育素质课程等)和选修的活动课程(包括教师技能类、学术类、文体类等)。通过这样的调整,一方面可拓宽高师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为高师生提供了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有利于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外活动——建设组织管理能力

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是培养高师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对课程教学载体的必要补充。要加强高师课外实践活动的引导,支持大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学生社团。鼓励大学生踊跃参加社会调查、咨询服务、科技发明、公益劳动、勤工俭学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把课外活动与教育实践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社团的组织者和受益者。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各类实践活动的功能,如组织说课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计算机操作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学校应重视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到农村学校支教,以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

3.教育见习、实习——建设教学实践能力

教育见习、实习,是师范院校提高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两部分。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师院校教育实践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难以有效落实,课时也不足(通常放在大四某学期),导致高师学生对基础教育教学了解甚少,动手能力不强,难以很快适应基础教育工作。因此,应积极探索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将传统的大学一次性教育实习,贯穿到师范教育的全过程,是高师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阶段,在入学教育中,通过优秀中小学教师讲座、校友座谈等活动,结合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爱专业、爱教师职业。同时,结合生涯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大学生进行未来发展的自我设计,激发他们选择教师职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阶段,在大学二年级安排为期一周的体验性见习。通过体验性见习,增加学生对中小学教育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教育类课程和实习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主要活动有:观摩课堂教学、观摩课外活动、观摩班主任工作等,了解中小学的常规教学和管理;聘请出色的中小学教师来学校做基础教育方面的报告,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动态等。要运用所学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提高教育见习的实效。

第三阶段,在大学三年级安排一周研究性见习与试教。内容包括:观摩课堂教学、说课、试讲、评课、教学方法调研和交流、教育理论实践和运用、担任助理班主任等。这一阶段可与学科教学论、教育统计与评价、微格教学等教育类课程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见习后撰写教育研究论文,对见习中发现的问题或现象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和研究,目的在于使学生将基础教育改革和所学的课程教学论联系起来,将微格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起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能够与时俱进。

第四阶段,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进行,安排二个月的顶岗实习。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独立承担实习学校的教学、班级管理工作,是建设教学实践能力的重头戏。由于有前面几个阶段的铺垫,学生从实习心态、实习目的、调研方法等各方面都能很快进入角色,实习效果会明显增强。

4.科研训练——建设创新能力

科研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有课程论文、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与设计等,目的是对高师生进行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训练。毕业论文是重中之重,学生必须过三关:一是选题关。选题要突出专业性、科学性、时代性,角度新颖,贴近基础教育教学实际;二是写作关。要求论文观点正确、资料丰富、层次清楚、语句通顺、行文规范,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准;三是答辩关。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开题答辩,一是论文最终答辩。只有通过开题答辩的学生,才能参加最终答辩。答辩以后,论文需进一步修改后才能定稿。只有通过严格规范的毕业论文训练,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质与能力。

(三)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与实践教学运作体系相对,应建立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主要通过课程考核、技能展示、竞赛活动、社会实践、论文评比来实现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考核。各专业要制定出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考核细则,对高师学生四年中各阶段的能力提高进行评价和总结。

三、高师实践教学体系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高师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关键在于学校能否通过管理改革与政策配套,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一个人人重视实践教学、人人参与实践教学的内部环境与氛围。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组织、制度管理机制。教务处应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院(系)主任全面负责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院(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实践环节的管理、组织与实施。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方面进行通力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承担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

为了使实践教学工作能够落至实处、富有成效,高师院校应制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意见、实验室工作规程、关于教育实习管理规定、关于专业实习暂行规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等各种管理文件。同时,要结合实践教学的共性和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各个院系要制定出加强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并加大管理力度,严格进行,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健康运行。

(二)严格规范的机制保障

高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一整套科学、严格、行之有效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的平台之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评估。[3](P12-232)重视教育评估、加强教学督导,建立健全高师实践教学的评估机制,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调控学校实践教学活动,才能促进高师实践教学正常、健康地开展。所以,各高师院校都应出台一套实践教学评估计划,颁布一系列评估方案。要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担当实践教学的督导员,负责相关院系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运行、方式方法、成果等各个方面的督导工作,以充分发挥评估机制的保障作用。

(三)素质优良的队伍保障

要充分发挥高师院校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书写能力、较高层次的研究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对事业要高度负责、能注重自我不断提高和完善,尽心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要求教每位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加强高师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通过出国进修、访问学者、攻读高层次学位等多种继续教育的途径,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实践能力。要将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纳入师范院校教师考核的指标之中,要求教师走向中小学教学第一线,了解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重视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研究,使高师实践教学与中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对接、同步。

(四)现代化的训练设施保障

要根据高师教育教学、科研的需要,统筹规划、优化配置,逐步改善实践教学的实施条件。首先,加大设备经费投入,扩大实验教学场地,提高实验室投资效益;其次,加强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再次,改革实验运行和管理机制,开放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效益。高师院校的重点实验室和各个院系的示范实验中心都应面向学生开放,并鼓励高师学生申报各实验室的开放研究课题,对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应在全校给予表彰。

(五)多层次的实践基地保障

教育实习基地是高师院校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每一个基地的确立,都要从实习目的、办学方针出发,进行可行性论证。客观上讲,城市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环境要比农村中小学好,对于高师生实习比较有利。但从社会需求来看,目前城市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量不大,近年来已经基本饱和,有的地方已严重超编,而农村中小学师资则相对较为缺乏。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高师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农村。因此,在农村中小学建立实习基地,对于办好师范院校具有一定战略意义。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在该校已经建立的40个教育实习基地中,农村、小城镇中学占70%。通过到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实践,该校学生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备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教学技能,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基础教育的教学岗位,近三年师范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俞立中.建立教师教育创新体系[N].光明日报,2006-3-23.

[2]赵俊华.知识的程序性与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1).

[3]胡祖峰,段作章.高师素质教育[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何晓晖]

作者:刘强

上一篇:疾病防控中心卫生管理学论文下一篇:底座板施工技术高速铁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