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资金管理论文

2022-04-27

我们不反对产融结合这个模式,也认为产融结合是“一个方向”。但产融结合这条路究竟怎么走才能避免只是看上去很美?还是应该提倡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外部合作,尽量避免在一个集团内搞?环顾全球,我们尚未看到哪个成功的企业是产融结合的模式中石油“昆仑系”的扩疆拓土似乎是一种无可争辩的实证:国资委2005年来打造的央企主辅分离的思路在改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国企业海外资金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企业海外资金管理论文 篇1:

国货出海正当时



随着我国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今非昔比。近日笔者家中更换热水器就说明了一切。

按照以往的购买经验,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一个国外品牌,价格在6000元以上,去卖场专柜购买时,因无现货交定金500元,商家承诺当天晚上即可安装使用。到了晚上,商家仍称无货可供,但可以选择另加1000元更换一款性能更好的产品。

其实,这样的套路已存在多年。我们心里自然不快,于是果断要求退还押金,不再购买这个品牌,转而购买国内的一个老牌热水器—华帝热水器。经朋友介绍,该品牌正值“双12”促销,只需1500元并包含上门安装服务。使用中发现,这一国产热水器品牌的品质和服务均为一流,不由感叹国产品牌这么多年来的不断努力和创新,这样的产品完全可以在国际市场赢得优势,且不论全球市场多么暗淡,只要有需求,不断创新的中国本土企业就会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根据《2019年BrandZ中国出海品牌50强报告》,在这50强中,不仅实物产品品牌竞争力强劲,占比62%,服务品牌、文化创新品牌也不逊色。其中,创意品牌出海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占比14%,平台出海以及金融服务出海方兴未艾,分别占比10%和8%,反映出中国品牌全方位出海,广泛参与全球化竞争。
专注品牌的顾客感知价值

根据IDC发布的《2018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2018年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共计出货14.049亿台,年同比下滑4.1%。但是,中国企业却在海外市场大放异彩,华为、小米和一加三个品牌,同比2017年出货量大幅增长。

容易使用、高性价比、高质量和值得信赖,这四个因素是中国本土智能手机打动海外消费者的标配。数据显示,华为手机销量目前世界排名第二,2018年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2亿台,在很多国家成为当地排名第一的手机品牌。一直以来,华为都致力于坚持不懈地提升产品品质、开发前沿技术,每年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至少占公司年收入的10%。在高像素徕卡摄像头、防滑手机壳、运行速度和防水性能等方面的创新奠定了华为在全球市场内日渐成功的基石。根据Counterpoint数据,一加手机跻身2018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售价400美元以上)市场份额前五,是高端手机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牌之一。在印度市场,一加手机是2018年印度高端手机市场(售价30000卢比,约合400美元以上)销量第一的品牌;在美国市场,一加手机在2018年第四季度首次成功跻身高端领域排名前五制造商行列。

然而,真正在海外市场打动消费者的是品牌认同感和自豪感,即消费者乐于让身边的人知道自己是该品牌用户。一加手机能在海外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拥有来自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00万的社区用户,包括大批极客精英、高级工程师、科技爱好者等,得益于一加手机“不将就”的品牌理念和“只做最好的安卓旗舰”的产品策略。一加手机5年来逐渐积累了大批用户,并收获了良好的顾客口碑,培育了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感。

“好产品”使得国产智能手机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迅速提升,销量节节攀升。国产手机厂商已不再满足于技术上的跟随或模仿,正日益成为智能手机新技术的引领者,中国制造正逐步发展为中国智造。
文化创意源自中国文化元素

2019年的数据显示,全球人口中网民已占一半以上,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更高,网民人数的增加,让游戏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热潮。2018年,游戏行业产值接近1380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了13.3%。随着5G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未来游戏行业的增速会更快。移动游戏(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迅速发展是游戏产业发展的助推剂。就2018年而言,手机游戏产值就增长了29%,远远超过整体游戏行业13.3%的增幅。

根据《2019全球移动游戏市场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19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预计将超过110亿美元,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其中移动游戏类产品出海是主要增长动力。一款游戏要想获得海外用户认可最基本的要求不仅是要好玩,而且在视觉上要足够吸引人,但这只是一款游戏最基本的自我修养,并不足以俘获消费者的心。一款游戏只有带给消费者极富参与感和沉浸感的游戏体验,才能成功俘获消费者的心,其中包括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探索要素。同时,不要忘了增强海外运营能力以及对前沿技术的应用。研究表明,游戲玩家会在名气大、直播多、广告做得好的游戏上投入更多;另外,采用先进技术、颠覆游戏行业、高度创新的游戏也更能赢得玩家的追捧。



总的来说,目前在海外玩家眼中,中国出海的游戏在故事内容和故事质量方面融入了中国元素与中国文化,比海外竞争对手更胜一筹,而且技术颇具颠覆性。根据伽马数据的统计,改编自金庸武侠小说的同名手游《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以《山海经》故事改编的《诛仙》,都获得了海外玩家的一致好评,并保持年均20%的增长速度。因此,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实施精品战略,走畅销和长销路线,成为移动游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主要的手段和目标。掌趣科技在2018年推出的以中国传统武侠文化为题材的《大掌门》系列作品,在东南亚市场广受欢迎。除了在游戏内容中融入经典的武侠元素外,掌趣科技还在运营及推广方面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文化活动,以帮助海外用户了解并认同中国武侠精神。





游戏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意,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只要以更具创意的内容持续打造爆品,就有可能在海外市场立足。此外,在IP“粉丝效应”下,网络游戏、文学、影视、动漫、综艺等各领域相互交融,也为移动游戏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
平台品牌效应助推国货海外扬帆

预计2019年和2020年,全球零售总额年增长至少5.5%。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使得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随时随地购物。2018年全球互联网零售额达2.84万亿美元,预计2019年全球将有19.2亿人网上购物,网上零售额将达到3.45万亿美元。到2021年,全球电商销售额预计将达到4.9万亿美元。

电子商务分为平台类和产品类。对于电子商务平台来说,容易使用、高性价比以及值得信赖已成为打造平台品牌的品质要求。如果平台产品种类多样化,给消费者带来一站式购物的同时,保障产品优质正品,平台会迅速积累客户量,这也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引流。此外,快速高效的配送服务也会吸引一些“心急”的消費者。通常,随着配送时间的延长,消费者兴奋、期待的心情也会降低。因此,提供免费且迅速的配送服务可以帮助平台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中崭露头角。究其核心,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给客户的就是购物体验。

阿里巴巴在海外市场采取多品牌、多产品线的产品策略,相继推出了速卖通、Lazada、天猫国际、阿里国际站和1688跨境专供等项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2017年6月上线的天猫国际,主要以淘系商品为主,重点帮助老字号国货品牌出海,目前已帮助超过1000家老字号国货品牌进入全球市场。在配送服务领域,阿里巴巴菜鸟网络采取自建物流体系+区域关键物流合作伙伴的模式,目前已经建立了覆盖全球五大洲的海外仓储网络。未来5年,阿里巴巴预计将投入至少1004亿元用于全球扩张。
国货出海拉动金融服务海外扩张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境外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这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境外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带来更多机会。特别是平台类企业的海外发展,产生大量跨境支付、跨境结算、跨境资金管理等需求。截至2017年底,银联卡受理网络已延伸至168个国家和地区,覆盖5100万家商户和257万台ATM;截至2018年6月,中国银行境外机构共有552家,中国工商银行境外机构共有420家。针对非洲商人采购中国商品的一些痛点,中国银联打造了银联国际跨境B2B综合支付服务平台,为中非跨境电商、传统贸易公司等进出口企业提供跨境线上结算、在线收款、资金归集和电子订单管理等服务。

成功不会一蹴而就,国货出海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从上述国货出海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出海企业要胸怀全球化视野,坚持“以品牌为核心”的抱负,以顾客感知价值为营销决策基础。在文化创新方面,继续坚持文化自信,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汲取适合全球消费者文化心理的元素,增加品牌竞争力。另一方面,无论企业大小,依靠本土具有强势品牌效应的跨境电商平台和金融服务出海,不失为一个规避风险且效益较高的路径。最后,要借助品牌沟通力量,讲好品牌故事,在海外市场不断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

也许乘风破浪会有时,相信终有一天中国出海企业能够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爱上Made?in?China。

作者:刘锦怡 杨晓燕

中国企业海外资金管理论文 篇2:

首肯中石油产融结合国资委思路骤变

我们不反对产融结合这个模式,也认为产融结合是“一个方向”。但产融结合这条路究竟怎么走才能避免只是看上去很美?还是应该提倡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外部合作,尽量避免在一个集团内搞?环顾全球,我们尚未看到哪个成功的企业是产融结合的模式

中石油“昆仑系”的扩疆拓土似乎是一种无可争辩的实证:国资委2005年来打造的央企主辅分离的思路在改变。近年来,中海油、宝钢、国家电网等央企都风尘仆仆地布局金融业务,这似乎意味着产融结合开始成为国资委规划特大型央企发展未来的重要转向。

产融结合这一祸福相依的企业运营模式,曾经令国内无数名震一时的企业风尘绝迹。以“产业+金融”概念在国内呼风唤雨的德隆帝国的轰然坍塌,给市场带来的创伤尚在隐隐作痛,人们确实有理由担心以中石油为代表的企业国家队的产融结合。

昆仑系横空出世

1995年成立中油财务公司后,中石油2002年正式涉足金融业,而且一发不可收拾。2002年1月,意大利忠利保险公司和中石油组建了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中意人寿保险公司;2月,中石油参与设立中银国际证券公司。2007年4月,中石油与忠利保险成立中意财产保险公司。

中石油真正开始考虑打造自己的金融板块则是在2007年。当年11月中石油与珠海商业银行达成重组协议,出资20亿元认购后者增资扩股后86%的股权,后因故交易未成行。今年以来,中石油加快了进军金融业的脚步,其频繁在金融领域亮剑,活生生地展现了一个昆仑系的雏形。

4月22日,中石油控股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实际运营总部设在北京,并将首先在中石油资金最为集中的北京、大庆和长庆油田等三地设分行。据悉,下一步昆仑银行将在全国布局,并打算在苏丹、哈萨克斯坦等国建分行,打造国际化的商业银行。中石油“昆仑系”真正成型,是7月1日对宁波金港信托的收购:昆仑信托注册资本达30亿,资本金位列全国信托业榜眼,中石油持有82.18%的股权。目前,中石油还拟在重庆设立注册资本达60亿的金融租赁子公司。

进入信托领域,客观上为中石油构筑综合型的完整金融业务提供了绝好的平台。一方面,借助昆仑信托,中石油很可能把当前的金融资产整合成一个完整的金融板块,作为继能源主业外的重要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借助信托业在金融业内相对广泛的涉猎渠道和领域,今后的 “昆仑系”将在资金管理、金融保险、资产重组、股权融资以及收购兼并等领域不断开拓。至此,中石油金融板块从主要为自身服务走向为社会提供综合金融业务。

“走出去”的金融情结

事实上,中国另外两大石油巨头也已布局金融。中石化旗下拥有阳光财产保险和安邦财产保险各20%的股权,以及银行、信托和证券公司等金融资产。至于中海油,其麾下的金融板块最为齐全,拥有财务公司、中海信托、自保公司、投资控股、中海基金、海康保险等6家机构。

跨国石油巨头则少有涉足面向社会服务的金融业。BP、美孚、雪佛龙、壳牌等,旗下都有为自身内部服务的财务公司,但几乎没有涉足面向社会服务的金融业,相对于中国三大石油巨头来讲,他们可以说是旁无杂念,专注于主业。

不可否认,随着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扩展步伐的加快,企业对资金的要求越来越大。以中石油为例,上半年达成的交易近百亿美元,此外由于政府间的协议,中石油将联合国内银行向俄罗斯、巴西等国提供470亿美元的贷款。同时,当前中国石油巨头的“走出去”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从跨国能源巨头的海外扩展史看,扩展背后是跨国金融机构的支持,即在国际市场上能源巨头和金融巨头的协作关系相对紧凑。由于国内金融机构国际化布局程度不高,且服务能力和效率不足,国内能源巨头的需求无法满足。如何更有效地配合海外扩张战略、降低融资成本?

目前国内石油巨头的融资渠道已经相当广泛,但相对于其高频率扩展所需的资金而言,现有的融资渠道用来筹资相对局限、成本也相对高昂。急速的海外扩展和巨额的资金周转,似乎意味着国内石油巨头打造自身的金融平台变成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压力。甚至有人认为专业的能源型公司向综合能源型企业转型,本身就是一部金融并购史。

然而,中石油自建金融平台达到拓宽筹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等要求是可疑的。其一,中石油面临国内相关金融业法律法规的约束;筹建自有金融体系的成本不再是单纯的融资成本,还有金融机构特有的运营成本和风险。其二,中石油自身并不具备金融领域的经验,在各行业发展日益专业化的当前,如何协调好其主营与金融业务并不容易。何况,金融业本身在企业文化、具体运营上很难与能源业有效契合。

产融一体化,看上去很美

国资委对产融结合的重新认识客观上促成了中石油在金融领域的拓展。

早在2005年,国资委在央企层面展开了主辅分离的改革。2006年7月国资委主导出台了《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央企在境内的产权收购及投资均上报国资委;对央企重组划定了三条红线——不符合主业投资方向的坚决不准搞,超出自身投资能力的坚决不许搞,投资回报率太低的坚决不准搞,并严禁企业违规使用银行信贷资产投资金融、证券、房地产和保险等项目。

然而,2009年以来国资委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4月,国资委副主任李伟指出,必须充分认识产融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月,李伟在中石油调研期间进一步指出,产融结合是央企培育国际竞争力、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融一体化本身是把双刃剑,运作得好确实可以如虎添翼,反之则会雪上加霜。从国际案例看,产融一体化成功者门可罗雀,失败者门庭若市。不论是日韩企业发展历史上外部性产融紧凑协作所带来的不可承受之重(上世纪90年代这种过度紧凑的产融结合使日本的金融机构肩负了沉重的不良资产,从而对日本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还是新近汽车业金融化给美国汽车业带来的惨痛教训(压垮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直接因素是旗下消费性金融业务出现不良资产),抑或德隆的产融帝国坍塌,都应该成为推广或试点产融结合的警示。

首先,产融一体化本身是运营技术和管理能力都较高的结合体,它直接挑战运营者的认知极限。

其次,产融结合,更确切地说产融企业内部化本身并不太符合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与产业分工的社会化、精细化和专业化不太协调。产融结合是一个古老的话题,金融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本身就是产融结合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而非是产融分道扬镳的结局。内化为企业内部的产融结合本身提高而非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再次,产融结合给监管带来了挑战。如何监管一个控股股东为实业企业的金融机构?一旦该金融机构出现风险,按照有限责任的原则,实体企业的损失是其出资额,而这个出资额很可能远远无法弥补金融部门所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在控股股东对金融子公司的风险具有明显的过错责任时,是强调其无限连带责任还是有限责任,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很容易诱发道德风险。

我们不反对产融结合这个模式,也认为产融结合是“一个方向”。但产融结合这条路究竟怎么走才能避免只是看上去很美?还是应该提倡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外部合作,尽量避免在一个集团内搞?内化为企业内部的产融合作,严格地讲并不是产融结合,而是一个企业运行产业和金融两块业务,是产业和金融通吃。其风险实际上要远大于收益,而且不符合分工社会化、国际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潮流。环顾全球,我们尚未看到哪个成功的企业是产融结合的模式。

作者:刘晓忠

中国企业海外资金管理论文 篇3: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税务尽职调查及架构筹划

摘要:中国企业“走出去”架构方面需要考虑的税务事项是本文的核心,本文从四大方面阐述海外企业并购涉及的税务问题,分别为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趋势、海外并购中的关键税务考虑事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遇到的税务风险、架构筹划对海外投资的重要意义,最后结合企业情况,对海外投资企业给出一些建设性的考量。

1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趋势

2017年中国大陆企业出境并购行为有所下降;相关政策也促使中国大陆企业出境投资的方向从房地产和娱乐转移至战略性投资;与此同时,因多数买家受外汇和海外监管机构的影响超大型出境收购案例量也在减少,但民营企业占总体投资数量仍比较重,到达了 60%,并连续第二年超过了国有企业;财务投资者主导的海外并购目前已成为不可或缺一部分,占比在 30% 左右,与去年持平。高科技以及知名品牌的诉求使发达地区如欧美,包括部分亚洲发达国家持续成为中国买家主要目的地,尽管受到来自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安全审查等因素影响,中国在美国的投资案例数量仍然小幅增长并创出历史新高;亚洲受“一带一路”政策红利影响成为热门的并购目的地。

2海外并购中的关键税务考虑事项

2.1并购交易方式的选择:股权收购与资产收购

这两种收购方式,在税务方面有各自的优点,股权收购因为不涉及资产转让,税务成本相对较低;资产收购中新设立公司可能申请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但收购资产的计税基数会增加。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并购方式来降低成本。

2.2税务尽职调查中关注的重点问题

这里重点总结了八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需要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中税务尽职调查方面进行考量。问题如下:

目标公司的重大未决税务诉讼或争议;交易后是否存在税务策划空间;股东的变更和业务变化是否会影响交易后税务亏损的继续结转;交易后目标公司的税务优惠是否继续有效;目标公司是否存在大量关联交易,是否存在转让定价风险;目标公司是否采用了激进的税务筹划;目标公司税务合规性状态;目标公司所在地的税务环境变化。

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遇到的税务风险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不同的股权架构会造成收益转移到我国境內时,造成其他的税收费用,这就涉及到税务筹划风险以及国际双重征税的风险。

税务筹划风险,涉及两个层面,分别为投资筹划风险及融资筹划风险。

在投资筹划中企业涉及兼并和收购等投资活动,通常方法就是设置离岸公司与目标公司进行并购。这个架构会涉及的风险是纳税人身份问题从而造成双重收税的风险。我国税法相关规定如果我国居民满足一、投资企业在海外,经营机构和投资地也在外国的地区;二、实际主要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这样,公司就要在中国境内缴纳企业所得税,这里就涉及双重收税的风检。

在融资筹划风险中主要通过债务融资实现企业并购,主要是因为债务产生的利息可以抵税。但不同国家会出具相应的政策来应对这种情况,比如加拿大,在并购公司时,其并购公司的净利息费用不得超过年度纳税的一半,且公司的债务股本比不得超过相应的安全系数,这时,公司进行并购时进行的各种交易支付行为所产生利息能够税前进行全部扣除。在我国税法中,表示企业涉及利息抵税事项,一旦超过了被兼并和收购国家规定的比例,那么超出部分不能进行抵扣。

国际双重征税的风险是国际税法中最重要的一块领域,所有国际间投融资活动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双重征税。国际双重征税形式分别从经济上及法律上体现,经济方面主要是经济架构及所获利润产生的双重收税风险,其中表现为对股息及利润征税,税后股息派发给股东后,还要对股东再进行个人所得税征收。法律方面主要是不同国家对同一企业或个人进行多次征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纳税人需在属地范围内交税款,而又必须向有属人管辖权的机构缴纳一定税款,所出现法律性的双重征税”1。要解决此现象,一般是不同国家间进行友好协商,相互调节,尽量避免双重征税。

纳税项目不相同是造成国际双重征税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兼并企业无法享受国外税收抵免制度的主要原因。国际税收抵免制度是解决国际双重征税的主要方法。“如果发生国际并购事件,该公司在被转移资产国被认定为一般重组不能获得税收递延待遇,在收购公司居住国却被认定为特殊重组而能够享受税收递延待遇,这就造成了税收项目不匹配的局面,从而就不能享受税收抵免待遇,所享受过税收递延待遇的部分资金仍需继续在收购公司居住国缴纳税款。这样,就形成了双重征税局面。”2

一般兩国间签订双边税收协定是国际上解决双重征税问题的有效办法。所以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之前一般会看两国间是否有相关的税收协定,税法里规定的税项是否相同等一系列考量因素。

4架构筹划对海外投资的重要意义

中国企业“走出去”架构方面需要考虑的税务事项。

4.1控股架构关键税务考虑事项

控股架构分为直接和间接,但常见的海外投资架构基本会选择间接,也就是中国母体在国内,在国外设立一个投资平台,然后间接控制第二层地区控股公司。这里的商业考量有:简化的审批流程、高效的地区管理架构、高效的全球资金管理、海外再投资需求和退出机制。在税务方面的影响主要有利润汇回递延和税负缴纳递延。

4.2融资架构关键税务考虑事项

融资架构分为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第一,权益融资主要税务优势有股本注资的方式较为直接,并以税后股息的方式得到回报。权益性融资的主要税务考虑事项有股本回收可能会受到当地法律程序上的约束。海外公司所在地有可能会对派出股息征收股息预提税。海外公司无法就其支付的股息在其所在地进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第二,债务融资的主要税务优势包括:增加了企业内现金流动的灵活性;贷款回收的方式比较直接;与海外公司税后是否盈利无关;海外公司支付的相关利息费用可以在海外公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股本仍可以通过税后股息的方式得到回报

债务性融资的主要税务考虑事项有海外公司所在地有可能对利息支出征收利息预提税;股东贷款的转让定价风险。

4.3运营模式关键税务考虑事项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企业在制定海外投资架构时会有不同的考量,通过建立海外贸易平台并进行海外运营架构重组,实现海外贸易链条中各运营实体的功能与风险再配置,以在企业内合理分配应税利润,降低整体税务成本与风险。

通过此文,结合企业情况,给出以下几点考量建议:

第一,如果中国企业的投资平台在美国,一定要有真正的运营主体,其他国家,要看重要决策是否在投资平台所在国,也就是说投资平台不能为壳公司。第二,香港公司企业所得税为16.5%,加拿大公司企业所得税为26%,BVI公司企业所得税为0%。第三,BVI和任何一个国家没有税务优惠协定,如果两个贸易国之间有税务优惠协定要比在BVI设立公司所享受的税收优惠会更多,所以企业投资海外平台,要全面考虑税收环境和各国之间的优惠政策。第四,2017年发改委对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审批政策放宽,由之前需要拿到发改委审批文件才可开始进行交易,到完成交易前拿到发改委审批文件即可,政策变化后能节省六个月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刘剑文.新企化所得巧法十八讲[M].北京:中国税制出版杜,2007

[2]OECD Committee of Fiscal Affairs,Model tax convention on income and on capital,condensed version (2013)

[3] 黄富成,王鹏,张飞飞,等.海外并购税务风险拓展—零售及高科技行业税务风险分析及应对[J]. 新理财,2014(10)

[4] 姜萧潇.中国国企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控[J]. 国际经济合作,2014(6)

[5] 陸晓东.企业集团并购的税务风险类型及有效控制分析[J]. 中国外资,2013(22)

[6] 刘大明.海外并购的税务风险管控[J]. 财务与会计,2013(11)

[7] 赖秋伶.企业并购的税务风险及对策探析[J]. 中国外资,2013(20)

[8] 李旭红,王瑛琦.“走出去”国有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及应对[J]. 国际税收,2013(8)

姓名:黄楠(1985—),女,蒙族,河北承德人,投融资专员,中级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

作者:黄楠

上一篇: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制度论文下一篇:高校新闻宣传校园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