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

2022-04-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的宝贵结晶,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但文化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使“非遗”的生存面临严峻形势。值得庆幸的是,在众多成功和失败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理论界以更为广阔和多维的视阿角,开始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理论的研究。没有理论的研究基础,历史文化的价值判断、文化传承的诸多问题无从解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 篇1:

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进入高师音乐课堂的思考

摘要:当前黑龙江省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主要面临如下困难:有的民俗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载体日益退出日常生活,失去了原有的音乐文化意义;有的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实现了文化变迁,而造成民族音乐文化认同弱化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黑龙江省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教育对策,旨在把非物质音乐文化教育与现代主流文化的音乐教育相结合,以实现无物质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师;音乐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并体现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艺术文化。随着现代化技术的扩散,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传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多的外来音乐(包括港台和欧美音乐)充斥着文化市场,这使得传统音乐文化逐渐陷入低迷状态,拥有千百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严重的威胁。

当前,黑龙江省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主要面临如下困难:有的民俗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载体日益退出日常生活,失去了原有的音乐文化意义;有的由于在适应新的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变迁,而导致对本民族音乐文化认同弱化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黑龙江省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教育对策,即在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高师音教课堂,直接地扩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夯实其群众基础,把非物质音乐文化教育与现代主流文化的音乐教育相结合,以实现无物质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理念

目前,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以师徒式、家族式或族群内部传承为主,这使得大量传统艺术文化遗产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去而濒临消亡。而对于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播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第一,专业民族乐团演出;第二,由民间业余艺人传承。虽然,在专业的民族乐团演出的保留曲目中,常有一些传统的经典曲目,但为了适应市场,这些经典曲目的演奏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改变,或是传统乐曲交响化,演奏技法不变,和声、配器等均采用西方的音乐体予以编配,或是颠覆传统的演奏姿势(如女子十二乐坊)。在民间演奏的传统音乐更多的保留了传统乐曲的原有样式,但民间艺人迫于生存压力逐渐放弃表演而转向其他行当。可见,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十分严峻的任务。

但如果仅仅是寻求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存方式,那只能是停留在静态的方式,而对非物质音乐文化进行传承,才是动态的、能动的,是更为积极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措施。因此,对于非物质音乐文化的传承,我们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人”是传承的关键;第二,现代传媒是传承的最佳手段与途径;第三,音乐教育是传承艺术文化的重要基地。因此,我们应致力于构建黑龙江地区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同现代学校主流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大胆尝试将传统艺术文化转化为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

三、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措施

(一)理论研究方面

高校作为一个智能、知识与信息的基地,作为人类音乐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作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因此,在高校现行的音乐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依托人才和地方资源优势,在探寻黑龙江省宝贵的多元音乐文化形态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从保护与传承的角度考虑我省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在当地的效用体现以及如何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高等师范院校还应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角度,探寻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力争探索出一条合理的继承、消化、发扬、博采众长,创造出既符合时代潮流,又不失民族特色的崭新音乐文化形态的路径和方法。

(二)课程设置方面

高师院校大力开发和构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教育课程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对策。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三种模式的课程:第一,穿插方式课程,即在现有音乐文化教育课程中,穿插地介绍一些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文化事件,但仍以主流文化中的人、事、物为核心,不改变主流课程的基本结构、目的和明显特征。第二,附加方式课程,即在不改变课程基本结构、目的和明显特征的情况下,以一本书、一合光盘和磁带、一个单元或一堂课的方式,附加有关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内容、观念、主题于其中。第三,渗透方式课程,课程不再是仅在既有结构上进行调整、附加,而是对课程的每一个方面进行重新思考

和设计,将与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融入到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当中。

例如,目前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动与黑龙江省社科院、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哈尔滨市艺术研究所开展合作,并首先对我省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和戏曲进行研究,对黑龙江流域文化生态发展以及哈尔滨近百年来的学校传承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作的成果进行挖掘、整理,并开设了“东北地方艺术史”、“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黑龙江戏剧与戏曲研究”和“东北地区音乐家及音乐史料专题研究”等四门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性课程。这是国内最早开设此类课程的院校。同时,该院校还积极组织在读音乐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投入到有关黑龙江地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研究中来。

(三)教材建设方面

开发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课程和编写相关内容的教材是实现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需要广泛收集和整理民族、民间非物质音乐文化。通过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相结合教学过程,促使学生掌握不同时代、不同类别文化遗产的特征和文化意义,同时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在田野工作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材结构框架和内容体系。

(四)师资配置方面

师资配备是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关键要素。要实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教育,首先要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加强对在岗教师的职业培训,帮助其补充有关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知识;第二,鼓励教师尝试积极将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纳入教学材料,并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方式传授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知识;第三,将民间艺人、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人等聘为学校荣誉教师;第四,建立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教育师资人力资源中心。总之,要通过合理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和因地制宜地广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等措施,使学校、家庭、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都能利用这一中心的资源优势。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特殊教育领域的作用,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远程师资培训,从而提高师资培训水平。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人”的因素密切相关,一个稳定的传承群体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继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学校教育,尤其是高师音乐教育则恰恰能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提供一个数量最为庞大而且极为稳定的潜在群体。因此,将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纳入高师音乐教学,使民间艺术的传承与高校教育结合起来,是传承非物质音乐文的有效对策。我们要积极为非物质音乐艺术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与传承环境。通过让传承人走进校园,开设传统文化鉴赏课和编写民间艺术乡土教材作为校本课程以及带领学生到民间实地上课、感受传统艺术文化氛围等方式,构建起传统艺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模式。

总之,将黑龙江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纳入本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中,这不仅是服务于文化强省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将有利于促进黑龙江省传统音乐文化更好地保持多元一体格局和发展,使黑龙江流域先民创造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得以在人类文化艺术的历史上继续弘扬生辉。

作者:宋蓓 刘可祎 李颖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 篇2:

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的宝贵结晶,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但文化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使“非遗”的生存面临严峻形势。值得庆幸的是,在众多成功和失败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理论界以更为广阔和多维的视阿角,开始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理论的研究。没有理论的研究基础,历史文化的价值判断、文化传承的诸多问题无从解决。基于此,本文试图从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商业开发的角度对“非遗”保护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发掘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商业开发与文化内涵保护的辩证关系,提倡保护性开发原则下对非遗音乐文化遗产进行适度商业开发。

【关键词】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商业开发;保护性开发

1 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之“本”

推广、传承“非遗”文化,开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一方面根基于非遗资源本体解读,另一方面则依托于非遗资源的商业开发。然而,对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来说,商业开发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非遗资源的经济价值则为其提供了得以保护和传承的契机。商业开发的参与给非遗的传承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渠道和平台,也拓展了非遗传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商业开发的本质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过度的包装与迎合市场需求的“改良”,往往使“非遗”文化本体不再原汁原味,甚至歪曲、变味。为此,如何把握其中的尺度,探索适合市场和受众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打造科学合理的市场化道路已是文化产业“商业热”背景下必须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变迁、传承年份久远,对非遗文化内涵的研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过程中,高校的教育和科研就显示出尤为突出的作用。非遗音乐文化商业开发聚集了许多业余爱好者对非遗音乐文化的炽热,高校教育部门就应借此契机培養出更多專门从事非遗音乐文化研究的传承者,

2 保护性开发——“非遗”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之路

现代文化生态环境下,明确传统文化保护理念与传承行为间的关联,正确处理文化内涵与商业开发间的辩证关系,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关键,也是文化传承的命脉。面对历史悠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的宣传无疑能够扩大传统艺术形式的影响力,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文化内涵的追本溯源才是传承之道的根本。如何兼顾“非遗”开发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处理好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是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开发面临的世纪性难题。

根据东北地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商业开发的经验和教训,要实现“非遗”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就必须走非遗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之路。所谓保护性开发,就是在“非遗”商业开发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尊重文化遗产本体价值的前提下,兼顾“非遗”的时代创新和文化本体保护,既获取商业开发的经济效益,更要重视文化本体核心价值的保护与传承,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开发和文化基因永续保存的发展目标。

现代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实是个极具诱惑的“聚宝盆”,是蕴含着丰富的原始文化基因的文化资源宝库。但面对上千年的文化遗产宝藏,现代人决不能将其视为“摇钱树”竭泽而渔,为追求可观的经济效益而进行毫无节制的开发。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在保持非遗资源的本体核心价值的前提下,通过适度开发获得合理的经济利益。必须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文化属性,过分追逐经济利益的非遗商业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离与破坏。非遗音乐资源商业开发过程中,文化本体的研究与发展是带动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的根基,非遗音乐资源的商业开发应该有助于文化本体地位的提升,使得非遗音乐文化的核心价值得以传承和永续利用。

当然,我们提倡的保护性开发并不是被动的保守性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开发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市场的规则来运作。非遗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必须按照市场的需求,在保护原始文化核心价值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在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上有所创新,以满足现代受众对高层次文化的需求。既满足了人们对返璞归真的传统文化需求,也不断提升大众对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的情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为非遗音乐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空间。非遗音乐的商业开发的发展方向是产业化,即通过市场运作和品牌打造,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扩大产业规模和市场空间,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秀文化产品。目前东北地区已有非遗音乐产业开发的成功案例。

作为一种沉睡的资源,“非遗”资源一旦被唤醒将释放无穷魅力。近年来东北地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发展历程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并非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针对我国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况而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只有以商业开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途径,才能使得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坚实基础之上。只有完整、全面的非遗本体研究,并以此作为现代社会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商业开发的前提,才是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根本。只有在可持续发展观下坚持走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之路,才能实现“非遗”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制度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李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和特别权利保护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6.

[3]周志勇.论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长沙:湖南大学,2007.

[4]付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王丽燕,现为长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32

作者:王丽燕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 篇3:

浅谈在普通高校中增加“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课程的重要作用

【摘要】 作为人类文化传习地的普通高校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增加“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 的课程,使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对我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有更多、更广泛的了解,这将为音乐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其到极大作用。

【关键词】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

Shallowly discussed increases "the non- material music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ordinary universities the curriculum the vital role

DUAN Ru

【key wors】 ordinary universities;Artistic education;Non- material music cultural heritage

我国普通高校正处在大改革、大发展的形势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的一项战略决策[1]。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使人素质得以全面提高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成为全社会关切的大事。在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增加“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课程,将使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增强爱国民族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在艺术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阐明的概念,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联合国这一举措意在避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也呈现一体化,保护文化多元化。由此,我国政府给予了积极的响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努力,我国于2000年、2002年、2004年申报了昆曲、古琴、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蒙古族长调(与蒙古国联合申请)等并获批准。05年12月,中央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定了保护非物质遗产 的基本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作为音乐工作者,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的传承传播传统音乐文化,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当前的生存状况是不容乐观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音乐文化的发展,更多的外来音乐(包括港台音乐)充斥着文化市场,这使得传统音乐文化逐渐陷入低迷状态。当前传统音乐文化以两种方式生存:①在专业民族乐团;②在民间,由业余艺人传承。在专业的民族乐团演出的保留曲目中,常有一些传统的经典曲目,但为了适应市场,这些经典曲目的演奏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改变,或是传统乐曲交响化,演奏技法不变,和声、配器等均采用西方的音乐体予以编配,或是颠覆传统的演奏姿势(如女子十二乐坊)。在民间演奏的传统音乐更多的保留了传统乐曲的原有样式,但民间艺人迫于生存压力逐渐放弃表演而转向其他行当。可见,当前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任务是十分严峻。而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就更不容忽视。我们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危险境地:每一分钟,就可能有一首民歌、一种技艺永远地消失了[2]。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在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风俗活动中表演,在交通不便的山区长期传承传播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但流行文化、西方文化正在强劲席卷这些地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正在逐步萎缩、凋敝中。

作为音乐工作者,对于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我有以下几点想法:①希望国家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制定相关的法规,健全各项保护机制,通过调拨专项经费支持保护工作的顺畅进行,并加大对传统音乐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族对传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认识;②教育机构应把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提高到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普通音乐教育中,增加更多的优秀传统音乐曲目,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强化民族音乐学的课程,对一些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专门训练,使他们能够胜任保护和抢救音乐遗产的工作;③各地方专业院团在演出中尽可能保留传统曲目的原有样式,使这些经典较少发生变异;④给予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人以资助和支持并培养接班人,使传统音乐后继有人。其中,在普通高校,给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增加“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课程将对其传承传播起到极大作用。

在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中,音乐欣赏课程大多欣赏的是西方音乐,很少涉及中国传统音乐。要突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观点,教师应在课堂上应积极弘扬广博的民族音乐文化,启迪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兴趣。欧洲第一部歌剧首演于1600年,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发源于苏州昆山的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晚200多年,是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这也是昆曲当选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原因。在艺术教育课堂上可以通过介绍昆曲的历史沿革、历史地位、艺术特点、传统剧目,使学生了解昆曲发展的整体脉络,再通过感性体验,欣赏传统经典剧目,使学生了解剧目的历史背景,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地方剧种,激发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昆曲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作为世界遗产,因其特殊性无法恢复往日的辉煌,但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爱国民族自豪感,有责任不让她消逝,继续传承传播。

当代大学生所熟知的器乐种类更多是钢琴、小提琴等西乐,对我国传统的器乐种类知之甚少。古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1月7日在其巴黎总部宣布了的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也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近代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古琴逐渐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古琴很少在公众场合演奏,其生存状况处于曲高和寡的境地。 在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课堂上,教师要将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的广泛影响及历史发展中作品风格的演变等内涵融于教学,引导学生聆听古琴音乐,并讲解儒家中正和平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的思想。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和教师的讲解,潜移默化地领略到古代儒道大家的音乐美学观,获得精神营养滋润身心,陶冶情操。

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及其所创造的音乐文化丰富多样,其中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和蒙古族的长调成为世界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维吾尔族人民和蒙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做的最大贡献。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以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音乐,是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蒙古族的长调是我国首个与外国就同一非物质遗产联合申报并通过的项目。蒙古族长调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堪称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在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中,运用各种媒体手段,从视听结合的角度,让学生欣赏十二木卡姆和长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自己民族音乐并的兴趣,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增加更多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的内容,感受民间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并对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做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表达了一个民族的气质与理想,展现一个民族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使其通过高等学府传承、发展、弘扬下去,是对其传承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增加“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内容,将培养当代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德和民族艺术审美观、爱国主义精神及人生观等得以全面提高。因此,笔者认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传”课程在提高大学生素质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6-17,(1,5)

[2] 田青.鲁迅错了吗[J].音乐研究.2006.1.7

[3] 于建福.素质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收稿日期:2007-12-25

作者:段 茹

上一篇:大德育观念分析论文下一篇:农村劳动力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