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音乐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各大院校开设的公共音乐欣赏课程已被列为我国素质教育教学内容中的重点,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分辨能力以及对其的鉴赏能力。本文通过以负责公共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众多专业声乐教师为例,叙述了公共音乐欣赏课程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非音乐专业声乐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非音乐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篇1:

职业音乐院校专业课与音乐理论课线上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职业音乐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与音乐理论课线上教学实践研究成为我们当前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如何备课、如何讲解、如何示范、如何回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所学内容,是我们研究的重心。通过两个多月的线上授课,引发在教学中的一些教学设想、教学应用、教学效果的思考。由于较为突然,之前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目前在我国职业音乐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与音乐理论课线上教学实践研究方面还是空白的,这样就更加凸显了研究线上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音乐专业  音乐理论  线上教学  实践

一、理论依据

从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网络线上教学逐步发展起来,经历了从远程教育平台建立,培训机构,开启线上教学到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涉足在线教育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的网课主要是靠录播形式开展。2000年在线教育进入多媒体阶段后国内主要传统培训机构开始进军网络教学,紧接着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相继出现录播课程,渐渐发展为现在的直播和录播相结合的课程,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异时异地,异时同地和同时异地的学习成为可能。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一次大跨步的机会。线上教学对于学生来说,网络教学摆脱了时空的局限,学生们不再拘于课堂纪律的约束,也脱离了老师的监控,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拥有了线下课堂中想都不敢想的乐趣。对于老师而言,教师们也可借此机会了解网络词汇和学生心理。更新教学手段,与学生形成新的教学关系。对于家长来说,网课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孩子朝夕相伴,了解老师平时的日常教学情况,有效的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二、研究内容

职业音乐学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与音乐理论课线上教学有着特殊性和局限性,老师们选的授课软件也较为多样。一起练琴、腾讯会议、钉钉平台并辅以微信进行答疑解惑。由于音乐类学生需要听到演奏或者演唱的效果,所以音质的清晰度、音色的真实度,音乐的连贯程度都是要提前解决的问题。在多次尝试试播和熟悉各项操作流程后,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点研究。

第一,结合当下学情,研究教材,制订可行的教学计划。各专业从强化基本功开始,音乐表演各专业认真完成音阶、练习曲等基础训练,音乐理论课程主要以基本构唱、音阶训练、模唱训练等为训练主线。在强化基础的同时,复习之前相关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做理论铺垫,做到新旧知识衔接得当,温故而知新。

第二,结合线上教学的特殊性,精心备课,搜索整理好每一节课的课件。音乐表演各专业可以根据所学作品的内容了解这个作品。如作曲家生平简介、创作背景、音乐流派、主要演奏技术技巧、作品难点、表情术语等相关知识,查找相应的影音资料做前期学习的导入。音乐理论授课则可以侧重理论要求,辅助专业教师完成一些专业理论问题如:演奏记号、力度速度、演奏法等。

第三,空中课堂也是课堂,更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所以每节课都要设计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一定要给学生留足时间让他们实践,老师及时给予点评。加强和学生互动,眼前虽无学生但心中一定要有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隔空听课的积极性,提高线上课堂效率。虽然隔着屏幕教学,但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心。针对线上教学,我们设计的练习曲难度都不大。加强线上教学的互动性,保证空中课堂的活力和生动。

第四,音乐理论课教学精选作业习题,注重双基的巩固,提高并巩固线上教学成果。作业布置批改讲技巧,不让学生钻空子。我们的作业分三部分:一是预习部分,提前要将讲授的知识给出两到三个知识点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自主看书,知道上课讲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刚听就懵;二是课堂上随时讲到的练习题,让学生抄在本子上;三是练习册。老师每天定时公布答案,要求学生自己纠错后再上传。这样通过预习及课下作业,督促学生掌握所学内容。老师主要是检查学生的纠错部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能很好地巩固所学的内容。

第五,结合微信进行答疑解惑,进而推动课堂教学进度。针对学生作业中的较多问题,统一在微信群中作详细的书面解答,并提醒全部学生一定要浏览解答。对于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也在微信群里解答,个别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也可以随时查阅。专业课教学可以将视频录制在五分钟之内并且上传到微信中,以便老师可以更清晰流畅的听到学生的演奏,指出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以将教师演奏示范发回学生的微信中,让学生模仿演奏。

第六,硬件设备的优化。在线上教学中,不可能每位教师、每位同学都有非常优质的设备,比如电脑、声卡、话筒等,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将其授课效果做出分析,就地取材,优化设备,完善线上课堂教学。

三、目前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信息量大、资源丰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东西确实很多。但是,网络上的东西有时也良莠不齐,杂乱无章,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取舍和有效的管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第一,教师的角色变成了单纯的“网络主播”。由于老师多数是初次接触线上授课,对于平台的使用处于摸索阶段,教师的角色变成了单纯的“主播”,很多時候都是老师一人在讲,学生在听,缺少现场教学的师生互动,即便老师讲得绘声绘色,但学生看久了会产生疲倦心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管控。因为没有了现场教学,老师无法约束学生,如果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理解能力也非常薄弱,听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老师的示范没能理解吸收,这样的教学效果注定很差。

第三,线上教学课堂学习氛围不足。线上教学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进行绘声绘色的示范,无法直观面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没有琴房、教室里那种热烈的学习氛围。

第四,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老师的现场指导,老师也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指导,学生容易走弯路。同时,课后反馈效果差,授课教师布置了线上作业,要求学生及时进行提交,但学生课后作业很容易敷衍,这样的课后反馈是无效的。

基于以上的问题,职业音乐学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与音乐理论课线上教学实践研究成为我们当前要探讨的方向,要让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真正学到知识,达到不停学的效果。

四、思路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摸索前进,试图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有效的切入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线上授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就音乐理论学科中的视唱练耳课学为例,在思路方法中需要进行设计:

准备教案备课。按单元分层次选材,由浅入深,教案与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保障,教师认真备课,善于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案备课是教学艺术的案头设计,是教师的知识方向能力转化的创造过程,因此要强化音乐专业学生这种教学准备的能力。教学目的决定性是指选材教案备课要根据日常教学目的来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育方法。

其步骤如下: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组织材料,4.选择教法,5.编写学期安排,6.单元课时计划,7.熟悉教材,8.准备教具,把需要练习的视唱练耳以及视唱听觉分析作品制作完成,上传网络。而学生在线上需要完成的作业要求及内容也必须有统一的范围。视唱中注意养成学生自己唱视唱,倾听自己声音的习惯,学会在自我控制下进行视唱,要有意识地培養学生内心听觉能力,应用各种形式的默唱来训练这种能力,练耳及训练音乐听觉是领悟想象思考音乐印象的能力,有组织的发展起音乐,听觉是一种统一而复杂的能力。它可以完整地理解和表达作曲形象和思想内容,具体表现音乐作品。注意音调的选择,如民歌,器乐曲,注意音调的准确,脱离音准、脱离调转音乐将失去意义,注意视唱是听觉的预感,注意速度、力度、表情、术语的掌握。

中职类视唱练耳教学法的核心目的是通过视唱练耳的学习,使音乐学习的各个相关方面具有联系,而最终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依据学生各自不同阶段的音乐技能的学习,在相应的教学水平和程度上,通过单元层次的教学,运用视唱练耳分析,创作等方式,使学生建立起最终的音乐概念之间的联系,掌握音乐技能,达到知识相比增长,并具备一定的示范教学能力技能。最基本的教学原则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它是中职音乐专业学生运用音乐语言进行音乐思维、表达感情的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是获得全面音乐感受和全面音乐素养的前提。给学生以理解基本音乐表现方法所必须的系统知识,技能性原则,主要是通过技能训练得以充实技能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学习本课程和进一步发展音乐才能的必须的视唱练耳音乐技能,并能够运用音乐思维表达感情。为音乐教育打下一定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美学观点以及提高音乐的兴趣。基于科目不同、要求不同的种种个体,又要兼顾整个音乐专业线上授课的整体效果,所以对线上授课形式做详细的研究计划。

(一)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比较法:确定对比对象,通过定期的比较教学效果及时调整课程改革的方向。选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做数据分析,比较上课的效果。

调查研究法:搜集大量专业教师、理论课教师、学生的教学意见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跟踪调查,从学生的个体到整体的变化,规整出理论数据。

案例研究法:在整个科研过程中从共性到个性的提炼、从普遍现象到个别现象的研究,从中寻求一种适合职业音乐学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与音乐理论课线上教学实践形式,发展创新新的授课理念。

(二)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调查筛选——整理数据——制定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形成报告——实践展示

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预计以三个步骤进行实施。

第一步,整理思路,分析数据。

第二步,调整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第三步,探讨学习方法之后的实际应用。

五、创新之处

虽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不便,但借助网络的便利,我们群策群力,因情制教,因网制学,我们的线上教学依然有声有色,空中课堂依然掷地有声。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学校、家长、老师、学生四位一体,全方位管理,设置完善的线上教学计划、教学主题、教学检查、考核形式等。

第二,运用手机电脑的其他编辑软件将一对一的专业教学综合,形成合奏、重奏、齐奏等多元化的演奏形式。在视唱过程中,可以尝试异地多声部教学训练,用软件将视唱作品合成。

第三,尝试线上音乐会。利用软件平台完成音乐会,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以音乐会的形式督促学生将作品细化,完善作品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专业学习。

参考文献:

[1]谈相东.高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适应性改革探究[J].艺术教育,2019(05):225-226.

[2]谢瑾.新时期高职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思考[J].音乐时空,2019(01):63-64,89.

[3]何晓静.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的内在联系[J].北方音乐,2019(11):177-178.

[4]李野艺.民族音乐风格视唱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9(02):96-96.

[5]童玲.基于微课课程模式的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

[6]余媛媛.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探讨[J].当代旅游,2017(17):118.

[7]孟燕.高校音乐理论课程在线教学模式探索[J].黄河之声,2019(18):74-75

[8]顾媛媛.中学音乐线上教育课的探究[J].当代音乐,2020(06).

[9]李朝晖.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7年.

作者:高婀娜

非音乐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篇2:

浅谈公共音乐欣赏课程中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摘要:各大院校开设的公共音乐欣赏课程已被列为我国素质教育教学内容中的重点,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分辨能力以及对其的鉴赏能力。本文通过以负责公共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众多专业声乐教师为例,叙述了公共音乐欣赏课程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字:公共音乐欣赏;专业声乐教师;素质;体现

中国分类号:G451

伴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不断普及,大多数高校以及高职高专均开设了公共音乐欣赏这门课程。并且这门课程已经被列为素质教育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所在,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以及兴趣爱好,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各大院校的非音乐专业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基础很差。然而,公共音乐欣赏课程仅仅只开设一个学期,如果想在这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让学生听懂音乐的内涵,这就对公共音乐欣赏课程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一般情况下,非音乐专业的公共音乐欣赏课程并不是由专业的音乐教师代课,而是由非音乐专业的其他专业音乐教师代课。本文将以音乐专业的教室为例子,对如何上好公共音乐欣赏课程进行探讨,以及他们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

一、专业音乐教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公共音乐欣赏课程教师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一是其思想觉悟很高,可以严格遵守作为音乐教师的基本原则,热爱自己的岗位敬业,具备教师应有的思想品德。二是要对音乐教育充满无限的热爱,自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以身作则,为学生负责,尊重学生优良品质,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三是要具有奉献精神,关心班集体热爱所从事教育的学校,并且服从学校的安排。四是要性格外向、活泼,有较高的修养,善于与他人交流。

二、专业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

1、公共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实实在在的声乐基础。首先,作为一名声乐教室必须具有较好的唱歌技巧以及示范唱歌的能力。对音乐作品的示范演唱是通过自我声乐技术进行展示的,其是直接形成教学以及音乐艺术的一种欣赏教育的形式所在。对音乐欣赏作品进行好的翻唱可以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对歌剧作品的分析以及介绍均起着好的作用,可以让学生较早的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以及爱好。其次,必须具备扎实的声乐理论知识。在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老师要交给学生正确的明了的发生方法和技巧,指出学生发声时的错误所在并且进行纠正,尤其是要让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发音方式有一个大体的概念认识,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演唱音乐以及欣赏音乐的习惯。最后,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视唱能力。音乐中的旋律是通过七个不同的音符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有效组合而形成的,其具有非常独特的主题风格以及独特的音型,可以使人产生共鸣。

2、公共音乐欣赏教师要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音乐理论知识就好比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而对音乐表现要素的了解是欣赏音乐的必经之路,对音乐结构的通晓是对音乐形象进行认知的基础。音乐具有自身的逻辑思维发展过程,其对情感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意义,而构成音乐的基础就是音乐的材料,通过这些相应材料的有机结合从而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清晰了解音乐语言,结构以及组成要素,才能更加的了解和懂得聆听和欣赏音乐的内涵。

公共音乐欣赏教师只有通晓了音乐理论知识,才有可能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更高的音乐境界。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比较薄弱,所以音乐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传授一些关于音乐的理论知识,作品的表现方式,音乐的表现的要素以及音乐的结构等等,学生只有掌握了相应的音乐理论知识,他们才能懂得欣赏和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所在。

3、公共音乐欣赏课教师应该对中国以及外国的音乐史精通。追溯到中国音乐的起源,对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解,同时将中西方的音乐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存在的异同,对中外的音乐史进行精通学习,了解音乐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方向,这已经成为公共音乐欣赏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三、专业音乐教师应掌握生动形象的教学用语

音乐欣赏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对音乐进行聆听的时候充分的感受其音乐的意境所在,音乐教师语言通用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需要对音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意境进行描述,从而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另一个审美境界,可以真正的进行体验。首先,音乐教师需要用有感染力的语调和旋律在课堂上进行有声有色的讲解,这样才能起到美感与情韵二者合一的效果。其次,教师要善于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适时的对课堂气氛进行活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个活跃的轻松的气氛中接受,才能将音乐的抽象具体化,脑海里的模糊更加清晰化。最后,教师要习惯运用体态语言进行表达,体态语言具体包括手势、目光、表情、肢体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过各种动作体态语言来表达和诠释音乐的中群体找出来的旋律美、韵味美、层次美,从而使得音乐语言更加形象和生动。

四、专业音乐教师应该学会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

在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中,更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好的带领学生步入音乐殿堂,影响、动漫、视频、图片、音频文件等多媒体技术可以从多个渠道给学生传递音乐信息,从而唤醒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得他们由被动的进行学习变成主动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同时,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图片和文字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专业音乐教师的其他素质的要求

俗话说的好:健康是一切的保证,只有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可能拥有一切。如果公共音乐欣赏教师没有健康的身体,不仅对其本人有不好的影响,而且对教学、学生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教师也应该多参加体育活动,加强身体锻炼,从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使自己可以肩负起繁重、艰巨的教学任务。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从而追求美、鉴别美和不断的创造美,使自己具有优雅的姿态和人格魅力。

总结:

尽管以上内容知识介绍了公共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声乐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但其与音乐是相通的,专业声乐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同时也是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公共音乐欣赏教师只有具备了以上这些素质,才有可能使得我们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得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感染更多的同学走进音乐的世界,爱音乐,理解音乐,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修养,完善学生的的人格品质,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从音、范建明基本乐课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作者:裴晓红

非音乐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篇3:

高校钢琴小组课的教学探究

[摘 要]随着全国高校音乐专业的扩招,为了降低教学成本,“一对一”传统钢琴教学逐渐被数码钢琴集体课所替代,但因数码钢琴乐器本身的局限性还不能替代传统钢琴,因此,钢琴小组课作为以上两种教学的“中和”形式,被大多数高校采用。本文将以高校非钢琴专业学生为对象,从钢琴小组课组织形式入手,对比小组授课的利与弊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从事高校钢琴小组课的教学经验,对非钢琴专业学生的小组课教学方面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钢琴小组课;非钢琴专业学生;钢琴教学

近年来,数码钢琴集体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进入到高校钢琴教学机制中,为高校钢琴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一间“数码钢琴教室”中,可以对整个班级学生同时授课,既有效地提高教师工作效率、降低教育成本,还具有增加学生独立练习时间、提高学生练习指导的即时性等优点,特别是在即兴伴奏课、和声课等与钢琴相关的课程上,彻底解决了音乐教学多样性的需求。数码钢琴的应用相对于传统音乐教学方式,在教学效率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数码钢琴不能解决钢琴演奏上的各种技术问题,在钢琴触键、音色变化等方面也不能取代传统钢琴,因此在钢琴演奏教学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传统的“一对一”钢琴个别授课形式,即一位教师对一位学生的授课,是最能从演奏技巧和音乐角度细致、深入地针对不同学生展开钢琴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适用于各种程度的学生,但教学成本较高,无法缓解高校教师少、学生多的教学比例失调状况。所以,钢琴小组课的授课形式作为一种折中的授课形式,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存在意义。

一、钢琴小组课概述

(一)钢琴小组课的概念

钢琴小组课是以传统钢琴演奏的教学为对象,一位钢琴教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人数不宜过多)學生进行授课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同一小组内的学生钢琴程度、条件接近,并采用同一本教材,适用于钢琴水平较低的授课对象,如钢琴启蒙阶段的孩童、非钢琴专业的大学生,这种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育资源,降低了教育成本,并且有利于课堂上师生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带动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钢琴小组课小组成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及进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高校钢琴小组课授课对象

实践证明,钢琴小组课的教学方式更适用于初学者,因此,高校钢琴小组课教学主要针对非钢琴专业的学生开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该专业学生今后就业方向主要面向中小学或从事社会音乐普及教育方面的工作,钢琴课对于他们来说既是基础课程也是专业课程。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钢琴水平可能会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同届学生中既有钢琴“白丁”,也有具备 “童子功”的学生。针对这种生源水平差异较大的现象,要根据学生钢琴程度的不同合理安排钢琴小组课人数,比如,专业水平高的学生可以2人一节课,水平低的学生可以3~4人一节课,零基础的学生可以4~6人一节课。当然,对于水平特别高的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采取钢琴个别课的授课形式,不需要拘泥于固定的钢琴授课形式。

2.其他音乐专业的学生。这类学生包括声乐、民乐、西洋乐、作曲专业等其他与音乐类专业相关的学生。对于其他音乐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是他们专业道路上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钢琴的学习不但可以提升自身专业与钢琴在合作上的能力,也有利于音乐素养的提高和为他们打开更宽广的艺术视野,对本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这类学生,入学时的钢琴水平普遍不会太高,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钢琴学习,在小组授课人数上可以按固定人数分组,比如,可以按每课4~6人开课。

3.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目前,高校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一系列关于音乐方面的公共选修课程,一般以鉴赏类和理论类课程为主,实践类的音乐课程较少,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钢琴公共选修课的高校更是为数不多,而开课形式多采用数码钢琴集体课授课形式。这种授课形式主要以学生“体验式”的学习为主,针对没有钢琴基础的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确实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但并不能真正地让他们领略到钢琴演奏的魅力。随着当今社会钢琴普及教育的高涨,一些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并真正热爱钢琴演奏,进入大学后他们也非常希望能够继续学习钢琴。笔者认为,针对这类有一定基础的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尝试开设每周两个课时的公共选修课或以课外活动形式,组成10人左右的钢琴小组,以观摩、交流的方式继续钢琴学习,这样既活跃了校园的艺术氛围,又能够真正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意义。

(三)钢琴小组课的组织形式

钢琴小组课不同于传统的“一对一”、十几人或整班的“集体”授课形式,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可以根据上课人数来安排课时,以2~6人一个课时为宜,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回课、纠错、授新、总结和布置作业四个部分。

1.回课

学生回课是为了教师检查学生课下练习情况与反馈教学效果。回课方式可以以小组抽查形式、作业分段抽查形式、作业难点抽查形式进行。教师首先通过回课抽查,摸清、分析学生最基本、共性的问题在哪里,明确恰当的解决方法并承上启下导入新内容,将新旧知识合理衔接起来,有条理地按教学计划推进教学。通过回课不仅可以清楚认识学生钢琴技能和作业的熟练程度,还能通过小组内学生轮流回课形式,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

2.纠错

就回课效果,指出学生在读谱和弹奏方法上的错误,分轻重缓急处理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不要在个别学生细枝末节上纠结,要抓住学生普遍存在的核心问题,提供恰当有效的解决方案。特别要以演奏技术上的共性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为学生做出正确示范,让学生在谱上做出标识和笔记,为课后练习提供依据并防止错误遗漏。

3.讲授新知识

结合以上两个环节,遵循教学计划、进度,配合合适的谱例讲授新的内容,对新技术知识点和练习方法进行集中讲解,然后利用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试弹,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4.总结和布置作业

课程最后,要对本节课做概括总结和给学生布置作业,简单评价小组学生的进步和不足,以达到小组学习相互鼓励和督促作用,并对作业提出明确要求,教师要强调重点难点,避免学生课后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四)钢琴小组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按小组授课原则进行教学。目前,很多钢琴教师组织的钢琴小组课并不是以“小组”为单位,而是以单人轮流上课方式进行,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进度、自己的教材。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钢琴小组课,更像是“一对一”小课的缩时版,这样的授课方式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不因材、因时进行小组成员重组。一些教师没有按学生的进度及能力进行适当的调配,将学生入学时编配的小组维持到学生结业。学生的能力、进步因时、因人而异,同一小组内有的学生能力强、进步快,让他继续待在原来的小组不但有碍他的进度,甚至可能使他产生优越感而变得骄傲;而有的学生虽然很努力但能力有限或接受知识较慢,如果不及时调整组别可能会让他产生挫败感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当小组成员专业程度差别拉大时,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组员间的及时调整,以保证小组课教学的顺利进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二、钢琴小组课的优势与局限

(一)钢琴小组课的优势

1.保留了钢琴演奏特性。钢琴小组课教学在乐器上以传统钢琴为对象,相对于电钢教学,没有摒弃钢琴演奏技巧、音色的特性,学生能够系统地、完整地学习钢琴演奏方面的知识。

2.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钢琴小组课相对于“一对一”个别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重复性的劳动,节约了教育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

3.互相觀摩,相互督促。钢琴小组成员钢琴水平接近,进度相仿,教材一致,学习过程中通过其他同学的演奏可以看到自身演奏上的不足,相互间的对比观摩可以锻炼个人的心理素质,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习上的进步。

4.有利于课堂互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是一群思维敏捷、学习能力较强的群体,小组授课过程中适当展开成员间的讨论、交流,可以活跃学习气氛、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演奏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合作。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水平为学生挑选四手联弹、六手联弹、双钢琴等曲目作为钢琴教学的补充内容,既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在钢琴演奏上的合作能力。

(二)钢琴小组课的局限

1.学习质量、课堂纠错时间受限

由于课时量、教学形式上的限制,教师可能没有办法在一堂课内听完所有学生的完整演奏,不利于学生演奏完整性上的训练,课堂上也只能针对学生共性问题提出概括性讲解,教师示范、学生课堂纠错时间有限。因此,学生的问题不能马上在课堂上得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2.难以顾及学生个性,不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由于每个学生能力、勤奋程度、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小组课学生不可能在学习速度、学习进度、学习效果上完全一致,而钢琴小组课通常都是概括指出学生们共性上的问题,不像“一对一”个别课那样深入、细致地分析不同学生在演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及时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也不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提出不同的作品处理要求,在体现学生的演奏个性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不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3.作业选曲相对单一,曲目量受限

由于钢琴小组课的授课特性,小组成员必须统一进度和选用相同教材,在作业选曲上教师首先考虑更多的是作业难易度和数量是否适合大部分同学,而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喜好布置风格各异、体裁不同的作业,小组学生整节课甚至一段时间接触的曲目量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作业曲目单一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们作品量的积累、扩展。[BW(D(S,,)][BW)]通过对比钢琴小组课的优势和局限性,笔者认为,钢琴小组课中和了 “一对一”的个别课和数码钢琴集体课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适合于基础性和普及性的钢琴教育,但不利于专业的、高级别的钢琴演奏学习。

三、关于高校钢琴小组课教学的建议及思考

(一)钢琴小组课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钢琴教学方法是以讲授法、示范法为主,而大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钢琴小组课的教学可以在尝试采用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观摩法、指导法、合作教学法。

1.讨论法。教师与学生们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平等的探讨与分析,也可以就某个知识点相互提问、任意交流。讨论内容可以针对钢琴技法、作品音乐处理、演奏方法等方面。讨论会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讨论教师也能明确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2.观摩法。这个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观摩优秀的演出视频、音频或音乐会,二是课堂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观摩。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每个学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优秀视频、音频的观摩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扩展他们的音乐视野;另外,学期中或学期末在课堂上安排学生间的学习观摩,甚至可以集合其他组别一起进行,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能在学生、小组间起到督促、激励的作用。

3.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我预习、理解分析和独立处理以获得独立处理作品能力,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很多大学生钢琴水平已经处于较高级别,但却不具备独立处理作品的能力,对非钢琴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普修课时间有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做一个正确的引路者,不仅指导学生的演奏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研究作品的能力,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拥有独立处理作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可以尽快地脱离教师自己完成作品,这种自学能力关系着学生音乐发展的潜能,对他们今后的音乐学习和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合作教学法。在针对大学生的钢琴小组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尝试改变教师占主导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钢琴合作教学中来,比如,当一个学生回课后,教师不要马上做出指导,而应该让其他同学指出这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正确示范,然后教师再进行评价。所谓教学相长,大部分学生在看到别人的问题后,也会就对自己相同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从而加深了这部分知识的记忆,这比教师耳提面命反复强调更有效果。小组学生的相互“指导”不但能在课堂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钢琴教学工作提供锻炼机会。

(二)钢琴小组课在教材选用上应“因人而异”

针对不同音乐专业的学生,钢琴小组课在作业选曲和教材选用上也可以有所倾向和偏重,这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1.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考虑到他们今后可能从事社会钢琴培训的工作,要将钢琴技巧和作品演奏风格的学习作为教学重点,教材的选用上应在技能型练习曲以及各时期、各风格的作品体裁方面有所考量。

2.针对其他音乐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外,还可以考虑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规划教材、作品的选用。比如,对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言,钢琴方面今后接触最多的是钢琴伴奏,在作业选曲上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民歌、地方戏曲改编而成的钢琴作品,甚至选用一些优秀的钢琴正谱伴奏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这不仅有助于加强他们对声乐作品的音乐理解,满足专业上的需求,还可以加强他们在与钢琴伴奏合作上的能力;对民乐、西洋乐等器乐专业的学生而言,今后免不了会接触钢琴乐器重奏的形式,在作业选曲上可以多为他们选择器乐改编的钢琴曲以及适合他们的四手、六手联弹的钢琴重奏作品,加深他们对自身专业的作品理解和体会到与钢琴合作的乐趣;对作曲和音乐理论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曲式结构及作品分析能力上更得心应手,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专业特性,在选曲上更多地考虑选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作曲家的钢琴作品,用少量精弹配合大量作品泛弹的形式提高自身专业的能力,鼓励他们用专业所学,表达自己独特的音乐见解,让他们认识到钢琴是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有力工具。

(三)钢琴小组课现代化教学模式的设想

近几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高校教学的应用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新颖的、现代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在实践技能类的课堂上却较少被采用。笔者认为,高校钢琴小组课也可以尝试利用现代教学信息化相关设施,在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上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胆探索,寻找适合钢琴小组课教学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缓解钢琴小组课课时少、授课时间紧张的现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小组课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线上、线下两个部分。有关理论讲授、示范、观摩、讨论的部分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完成,比如,教师可以将钢琴小组课的课程信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章节视频等课程环节发布到网上,让学生提前熟悉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提前做好学习计划;任课教师将带有MOOC视频、音频、作品背景的资料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使学生课余时间在线进行预习和观摩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将钢琴小组课的课堂延伸到课外,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节约了一部分课上讲解、示范观摩的时间。另外,课堂讨论部分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以交互方式开展,师生间随时可以互动答疑,通过网络平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拿到见面课上继续探讨。见面课上,教师可以将教学重心更多地放在实践技能问题的讲授上,这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可以最大化地利用现代教学资源,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总 结

笔者通过对高校钢琴小组课的组织形式、授课对象以及小组课教学上的利弊和授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多年在高校担任钢琴小组课教师的经验,总结得出:高校的钢琴小组课能够中和“一对一”的个别课和数码钢琴集体课之间的矛盾,是一种非常适合针对基础性和普及性钢琴教学的授课形式,但根据钢琴演奏程度、专业方向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在小組课分组方式和教材选用上需要区别对待,钢琴小组课教师应在掌握小组授课规律及原则上,发挥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的优势,尝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高校钢琴小组课的任课教师,除了具有一定的演奏能力和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外,还应具备曲式、和声等相关音乐理论和钢琴中外艺术史及钢琴教育理论知识,熟悉高等教育心理学及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特性,课上既要顾及小组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又不能拘泥于常规教学手段,具有灵活的教学应变能力和敏捷的教学思维,这要求钢琴小组课教师不只是一个称职的钢琴教师,更是平衡一个教学团队进度的布局者和设计者。

钢琴小组课的教学研究对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遵循钢琴小组课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探索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尝试更适合钢琴小组授课的教学方法,是每个高校钢琴教师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针对目前高校积极推进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改革的热潮,笔者对钢琴小组课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展开了大胆的设想,并计划付诸实践,如果设想成功,不但会大大节约授课时间,缓解钢琴小组课课时紧张的压力,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内凝素质,外显能力。最后,希望本篇论文的建议及想法对其他研究高校钢琴小组课的同行有所借鉴和帮助。

[参 考 文 献]

[1]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62.

[2]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蔡 杨,朱 冉.钢琴集体课教学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

[4]招翠馨.关于钢琴共同课的若干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03).

[5]王 璐.钢琴集体课教学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

作者:马宝琳

上一篇:生命教育与教师教育论文下一篇:我国小学生家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