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农村经济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社会繁荣昌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成为博物馆研究的关键课题之一。本文就“博物馆+文创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分析研究,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传承的方式方法,推进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价值助力国家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非物质农村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农村经济论文 篇1: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养老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养老应按照建立“政府终身补贴、居家养老与传习所养老相融合、特殊养老金基金和完善养老保障相配套”的总体思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传承人养老制度;针对非遗技艺的终身制特点,制定传承人政府养老补贴办法;针对非遗传承的延续性特点,建立居家养老与传习所养老融合模式;针对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性特点,建立特殊的养老基金制度;针对农村非遗传承人的价值性特点,完善养老法律体系;完善《非遗法》中有关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具体规定,增加有关传承人特殊保护内容;建立非遗项目社会治理机制,丰富非遗传承人权益保护的手段;落实政府文化责任,完善非遗传承人养老保险投入机制。

【关键词】农村非遗保护;非遗传承人;养老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

(一)研究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形态。它以传承人为核心和载体,通过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生动鲜活的传承形态、文化独特的传承土壤、藏量丰厚的传承领域、与时俱进的传承变异,实现延续民族文化基因,丰富民族文化内容的功能。按照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是由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其具体的条件包括:掌握并承续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区域或领域内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同时排出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非遗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其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

自从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保护、国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以及昆曲成功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来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也积累了一批丰富的学术成果。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上进行全文检索,共查到29,149条结果,其中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从2003年的103篇,发展到2013年的3,735篇,增长了36倍左右。但是以“养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则结果为零,说明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归纳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涉及的相关主体以及法律、政策问题上。已有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涉及民族学、人类学、法学、旅游学、民俗学等学科,以定性的描述方法为主,重点关注点是为政府、业界和学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站在历史与文化的高度,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全方位地、系统而深入地回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提供了宏观的解决思路,既充分吸取了实践领域的创新举措,也吸纳了理论方面的最新成果,围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一新兴学科的重大课题进行了系统探讨,成为紧扣实践进程而不断完善的学术著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2)》作为国内第一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和数据的分析,也有对本质问题的探索,既有对非遗项目在时间纵向上的发展综述,也有对当前保护工作涉及的横向话题的观察,全方位总结归纳了国内各省非遗保护的实践成果。

(二)实践成果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继1982年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之后,我国文化领域中一部十分重要的法律。此法不仅提升了我国文化立法的层次与水平,而且丰富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内容,在我国文化建设立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法的出台,对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促进民族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我国的《非遗法》又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独立、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它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在立法层面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文化部于2008年6月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是第一部专门针对非遗传承人的政府规章,它的出台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提供了基本法规。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应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为传承人纪录整理有关技艺资料,提供必要的传习活动场所,资助代表性传承人授徒传艺或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开展研讨、展示、宣传、传播活动,建立代表性传承人档案,促进交流与合作及提供其他帮助,建立了长效保护机制,确立了制度化的保障。

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非遗法》和国家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秉持“传承珍贵文脉,守护精神家园”的信念,切实履行政府责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不断强化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组织措施、工作措施,求真务实,扎实推进,使四川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十二五”以来,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非遗项目专项经费,每个省级传承人每年给予4000元补助经费。进一步健全完善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传承人体系。2013年省级财政的非遗专项经费投入达到1700万元,省级传承人的年度补助增加到5000元。四川省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20项,省级非遗项目460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9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82人。有市(州)级非遗项目1342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71人,县级非遗项目5076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326个。蜀锦、蜀绣、绵竹年画、藏族唐卡、雅安黑茶、彝族火把节、羌绣等一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非遗”越来越成为文化工作的新亮点,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新需求,越来越成为文化民生工程和经济发展的新资源,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文化建设新热点。

特别是紧紧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汶川地震灾后文化恢复重建的重大战略机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卓有成效。灾后重建五年时间,灾区精神家园建设发生了深刻变化,羌族文化重放异彩,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建了以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蜀锦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为代表的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非遗展示中心、非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非遗传习所。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切实履行保护职责,建立健全和创新非遗保护工作机制,非遗保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指导下,各地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国际非遗节以及世博会、中国非遗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全国非遗博览会等重大文化节会、会展活动,开放性地拓展各类平台,组织最具亮点和特色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各类对内、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大力宣传展示四川独具特色和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扩大提升了四川非遗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展示了四川文化建设的新成果、新形象。充分利用当地非遗资源,举办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重大非遗文化活动,丰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快乐指数,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企业和社会团体肩负起非遗保护的社会职责,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沪传承工作中来。非遗传承之路不断拓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正成为常态化的推动。非遗进寺庙活动在藏区引起强烈反响,扩大了先进文化传播渠道,对维护四川藏区长治久安、维护国家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非遗保护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共同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已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三)主要问题

从总体看,在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上,全同普遍缺乏具体有力的保障手段,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农村的非遗传承人,更是缺乏养老的政策和措施。即使在文化部和各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传承人予以支持的方式,也停留在资助传承人的授徒传艺或教育培训活动、提供必要的传习活动场所、资助有关技艺资料的整理出版、提供展示宣传及其他有利于项目传承的帮助等方面,还没有从根本上保障无经济收入来源、生活确有困难的传承人的基本生活问题。根据有关调查,某些地区90%以上传承人因生活无着而贫病交加,面临无法将技艺传承下去的危险。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的存在,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有的传承人把“后继乏人”作为非遗保护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之首,其他的两大问题是缺乏场所、运作困难。因此,在加强对非遗传承人法律保护的同时,开展面向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的养老问题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刻不容缓。

二、农村非遗传承人养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西部农村,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相当一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处于相对和绝对的贫困状态,农村养老问题现状堪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国务院从2009年开始不断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力争当年覆盖面达到10%。有研究认为,当前农村养老的突出问题是:一是农村老人精神负担和生活负担加重,在家庭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之后,整个家庭的所有负担完全落到了老年人身上;二是独居老人生活难以自理;三是赡养分担让老年人生活不幸福;四是儿女赡养老人难保障;五是涉老侵权问题愈来愈严重。

纵观近年来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主要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和不同养老制度异地接续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点成果。国家财政部门也在积极研究解决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的可持续问题,争取到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养老保险全覆盖。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探索推进“新农保”的方式方法,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做法。

但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二元结构,在大量建设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人很少,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保险费的筹集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辅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支持,农民的个人账户完全由个人交纳,国家承担的责任缺失。因此,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从制度和法律的层面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纳入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人员养老保险共同构成的社会保险体系之中,农民的养老金的支付与基金管理均由政府负责,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社会福利,确保农村社会养老成为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

(二)非遗传承人的保护研究

非遗传承人的保护研究是非遗保护研究的重要内容。杰出的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口承文化,其保护的关键是对传承人的保护。但历史上杰出传承者的出现,则是以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保障能力为条件的。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构建了由国家级、省市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组成的保护体系。仅国家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到第三批代表性传承人,就一共认定1488位,确保了每一个名录项目,都有相应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支撑。

国内学术界对非遗传承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承人人生历程和口述史、传承人的认定、传承人的权利义务、传承人的保护方法、传承人制度反思与理论建构等方面。但是,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实践中日渐显现,比如非遗传承人的权益问题,传承人遴选过程中出现的“身份之争”、社区分裂、代表性不足、传承人不传承等等问题,直接在质疑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本身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归纳我国非遗传承人的现实困境,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非遗传承人断层趋势明显,这种断层现象不仅表现在县、市、省一级目录的代表性非遗项目中,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非遗项目中也同样存在断层问题;非遗传承人的传承环境艰难,在现代文明和科技影响下,非遗被挤压得几乎无生存空间,重视传承人的传承环境应该成为非遗保护法中的基本制度;非遗传承人认定、扶持制度中认定及扶持制度均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机制有缺陷、认定条件不科学等方面。

(三)四川省非遗传承人的基本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为重要特征。四川省先后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部长令第39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45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一系列法规的规定,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为有效保护和传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陆续开展了三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审和公布工作。截止2012年,四川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9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82人,市(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71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326人。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类非遗的传承人。这些传承人通过他们掌握并承载的知识和精湛技艺,在全省各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传习活动,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也要看到,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后继乏人、失传的危险。由于受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原因影响,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人为载体的传承活动生存日益艰难。特别是存在传承人普遍“高龄化”,且大多数都体弱多病、传承困难的突出问题。据统计,全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达到普通退休年龄,在61岁以上的占65.1%,81岁以上的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中,达到普通退休年龄,在61岁以上的占36.1%,81岁以上的22名。非遗传承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由于缺乏非遗传承人城乡身份统计指标,难以准确区分非遗传承人的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属性。但从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性质可以推断,全省有超过三分之二的非遗传承人是生活在县以下的农村地区、贫困山区和民族地区,他们尽管拥有超常的技艺,但受到社会、自然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非遗技艺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因而造成了许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成为了物质生活的匮乏者,甚至有因为因生活压力所迫而不得不放弃传承行为和传承义务的情况。这种情况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切实保障非遗传承人的基本生活出发,采取多种措施为他们提供物质生活保障,更好地帮助非遗传承人做好非遗传承事业。

三、构建农村非遗传承人养老体系的对策

(一)提高对非遗传承人养老问题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63.91%,农村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的75%。当前我国正在加速步入老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就成为完善国家整体社会保障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事关社会公平和公民权益的保障,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面对农村和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人已经严重老龄化的现实,迫切需要各级政府提高对非遗传承人养老问题的认识,将非遗传承人养老纳入农村和民族地区养老工作范畴,加快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非遗传承活动相配套,体现非遗传承人特点的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

要把农村非遗传承人的养老工作,作为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非遗传承人养老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明确职能定位和改革要求,切实解决农村非遗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针对农村非遗传承人的生活、医疗、精神生活等一系列养老新问题制定对策措施。

要加强对非遗传承人地位作用的宣传,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营造对老年非遗传承人尊重、爱护的氛围,在全社会关注非遗项目的同时,加大对老年非遗传承人的尊重、关心和帮助。要树立一批老年非遗传承人自强不息、不断传承的先进事迹,开办专门反映老年非遗传承人生活的专题宣传栏目,让老年非遗传承人不仅在经济上得到不断保障,而且要将非遗传承人纳入民间文化艺术人才职称评定范围,使他们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精神慰籍上得到充实,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幸福美满。

(二)探索非遗技艺建立传承人养老保障体系

按照建立“政府终身补贴、居家养老与传习所养老相融合、特殊养老金基金和养老保障相配套”的总体思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传承人养老制度。同时要从修改完善法律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增强治理能力等方面提高保障能力。

1、针对非遗技艺的终身制特点,建立传承人政府养老补贴办法

各类非遗传承人的基本特点是具有突出和鲜明的非遗技艺,这些技艺是依靠个人在长期的非遗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对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的熟悉程度,通过个人的独到体会、感悟和经验形成的,具有突出的人身依附性,随着人的存在而存在,活到老传承到老,具有终身制的特征。

发挥非遗技艺的终身制特征,就是要针对进入老年的非遗传承人,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加大政府对老年非遗传承人的补贴。根据非遗传承人所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传承技艺特征和年龄情况,在政府的非遗扶持资金中,对老年非遗传承人给予更多的传承补贴,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保障他们的传承积极性。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政府给予的非遗传承人的政府补贴中,按照经济发展、物价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的比例,同步提高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同时,单列61岁以上达到退休养老年龄的非遗传承人补助经费,建立养老金账户,保证非遗传承人的养老金补助经费足额按时到账。

2、针对非遗传承的延续性特点,建立居家养老与传习所养老融合模式

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有它不能轻易改变的特质或基因,其基本特点是空间性、完整性、恒定性和流变性。针对非遗传承的这些基本规律,加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就是要把握非遗传承的地域特点和技艺特征,在非遗传承人生活区域,建立适应非遗传承人养老的独特模式,既发挥传承人的技艺优势,又能够通过传承活动达到养老的目的。在积极保护的前提下,使非遗传承人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中焕发出活力,同时实现养老。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大体有两种渠道:一种是群体言传身教式自发传衍,另一种是父子、师徒口传心授式的世代相承。这种具有个体和家庭特色的传承方式,特别适合非遗传承人在居家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实现养老功能,既不影响非遗的传承,又能够实现养老目的,符合帕累托效率最优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家庭既是非遗传承的载体,也是养老的载体,同时,还能够满足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家庭的依赖性增强的欲望。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关键是解决养老的物质基础,养老的载体与养老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非遗传承人与一般老人最大的区别是具有终身技艺。发挥非遗传习所、传习基地的作用,使之具有传承人养老载体的功能,也是一条重要路径。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并在群体生活的地域内流传、延续,通过历史的不断传承逐渐形成当地文化传统的一部分。非遗传习所和传习基地就是顺应非遗传承的需要建立的非遗保护载体,各地的非遗传习所都给予了传承人适当补贴,对传习所的培训场次、带徒数量等进行了规定,这不但是非遗传承的平台,也是传承人进行养老的重要载体,只要进一步完善传习所的功能,将非遗产品和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非遗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提升传习所的规模与实力,就能够更好的承担对非遗传承人的养老功能。

3、针对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性特点,建立特殊的养老基金制度

目前中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采取个人、集体、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制度,它是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它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由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二是建立个人账户;三是以县为单位统筹,基金由县级部门管理;四是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参加相结合。

非遗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构建了由国家级、省市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组成的保护体系,每一个名录项目都有相应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支撑。这些代表性传承人具有技艺的唯一性、传承的核心性和身份的特殊性,传承人有权从国家、政府获得经济上的帮助和政策上的支持,政府应该为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提供所需的场所、条件和环境。因此,有必要建立特殊的非遗传承人养老金制度。这些制度的核心是以国家政策扶持为前提,设立非遗传承人养老基金,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一部分,用于支付非遗传承人的养老收入。可以探索在政府引导下,吸引公益性组织参与,将非遗传承项目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统筹,鼓励和引导非遗传承人用项目投保,一方面激发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一方面增加保险基金充足率,形成养老基金的良性循环。政府认定的非遗传承人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这种基金可以与具有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挂钩,将具有市场潜力的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成果转化成为市场产品,其收益进入养老基金,通过基金的稳健投资获得更高的回报,满足非遗传承人的生存与生活需求,给予他们更好的养老保障。

4、针对农村非遗传承人的价值性特点,完善养老保障法制体系

首先,进一步完善《非遗法》中有关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具体规定,增加有关传承人特殊保护内容。《非遗法》对非遗传承人保护的规定,集中在第30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这样的规定,被有的研究者认为,是在法理上明显属于任意性法律规范,各级政府及其文化部门无必然支持非遗传承人的义务,而即使给予支持也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间。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非遗法》对传承人没有单独的保护条款,将非遗项目的保护层级置于传承人之上,在逻辑上存在本末倒置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在制定具体的《非遗法》实施办法中,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非遗传承人的扶持保护措施,明确政府的非遗保护的全面责任,特别是针对非遗传承人老年化的现实情况,制定包括养老政策在内的特殊身份保护、终身保护政策。

其次,进一步建立非遗项目社会治理机制,丰富非遗传承人权益保护的手段。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都体现了鲜明的政府管理色彩,强调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责任。但是,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内容缺乏明确界定,特别是如何保障非遗传承人的物质和文化精神生活条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亟待总结实践经验,通过修订和完善政府规章,开放社会参与非遗认定的窗口,提升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探索建立非遗传承人公会、协会等中介组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传承人主体、社会参与的非遗保护治理格局。只有在非遗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条件下,非遗传承人的养老问题才能够得到切实解决。

第三,进一步落实政府的文化责任,完善非遗传承人养老保险制度。针对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无力交纳、集体补助不到位或数额太少、而国家政策扶持仅限于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的情况,要在现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条件下,一揽子解决农村非遗传承人的养老问题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农村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经费投入力度。国家和省级政府在非遗经费的投入上,要按老年非遗传承人人口和比例给予非遗传承人—定的养老补贴,确保符合条件的非遗传承人及时纳人城乡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保必保。同时,要加大农村老年非遗传承人的医疗补助,通过补贴提高老年非遗传承人的医疗报销比例,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传承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只有广大农村老年非遗传承人群体的养老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老年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才能够真正保障非遗传承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永续传承、发展壮大。

作者:郑晓幸

非物质农村经济论文 篇2:

博物馆文创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摘要:随着社会繁荣昌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成为博物馆研究的关键课题之一。本文就“博物馆+文创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分析研究,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传承的方式方法,推进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价值助力国家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文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民族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开发,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多年来,我国博物馆始终秉持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展开系列工作,使太极拳、中秋节、端午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博物馆作为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收藏地,汇集了民族文化的精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及全民的软实力,博物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本文就博物馆的文创与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跨界共享融合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帮助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典藏“出圈”,走进大众生活,践行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功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

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文化的日益昌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态。在“文化+”“互联网+”等新思潮的影响下,研发创意型产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新模式。生产性保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千家万户,“活”在人们心间的一种特别的保护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正确的途径。

博物馆通过对馆内典藏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贴合国情的创意性研究,开发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创新性商品,借助消费形式与公众连接开展特殊交流与传承;博物馆活用典藏文物及其历史文化内涵,通过特色创意开发出符合时代审美的商品,借用流通与销售渠道开展交流与传承,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别保护。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成为一种独特的创意产业资源。

二、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产品特性评价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是指活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内涵,融合时代前沿美学,创意性地开发包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美学的新型商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是“古今”技艺的交流融合,作为不同时代文化的碰撞,是“新老”美学的相互借鉴,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具有历史价值、美学理念、民族文化内涵,具有相对的不可复制性、唯一性以及稀缺性,有着普通商品没有的优势。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众多学者与专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无一例外地表示“融入当代生活”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才能具有现实意义地传承下去。正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葛原生所说,“传出去,是一种拯救与重塑”“被看见,就是一种守护与传承”。然而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不是简单地复制非遺文物,也不是古代非遗文化活动的简单再现,而是需要荟萃匠人之心、集时代创新之意,才能凝练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商品。

跨界合作是当前博物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重要手段,是博物馆走出新时代文物展陈价值困境的全新手段。一般的,博物馆文物展陈氛围庄严肃穆,偏离时下年轻群体的关注视线,其传承性与保护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为改变这一现状,专家学者纷纷下场探求新出路,研究开发出融合了博物馆文物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将这些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文物以创意性商品的形式,富有趣味性、艺术性地展示在群众眼前,这类商品的实用性价值既激活了群众的“喜爱之心”,“反哺”助力博物馆展开存量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又实现了博物馆非遗文物本身的收藏展陈价值。非遗文创是博物馆展陈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的新途径。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魏成广曾表示,“非遗+文创”提升了博物馆文物展陈价值,能更好地辐射到全国文博业界,能更好地与创意设计产业、高新科技产业等虚拟实体产业融合,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真义。

三、文创视角下的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让非遗文物“活起来并传承下去”,是新时代博物馆的使命和工作重点。打造开发的特色非遗文创产品则是群众与博物馆交流的新桥梁。博物馆应当结合时代文创发展需求,梳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新时代经济文化价值,研发创意出众、多形态的非遗文创产品,依托国家政策扶持,通过搭建相关交流合作平台、展开非遗文创产业培训、建设非遗文创产业孵化基地等举措,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与交流

非遗文创是历史文化、馆藏文物、非遗技艺的交流与整合,其“合璧之美”是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具现,也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非遗文创产品将馆藏文物激活,以其实用价值为群众提供服务,加深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培养了群众民族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创产品交流与传播,既培养了群众的民族美学情趣,又破解了博物馆馆藏文物下沉传播的难题,让“文物变得亲民起来”。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意开发,博物馆可择选合适载体进行展示与交流,如茶饼,通过特殊工艺将茶片制作成馆藏文物样式,推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

此外,“妄想山海”是一款以《山海经》为故事背景构建的主题游戏产品,将地质博物馆的特色古生物融合到游戏中,构建出一个场面宏大、异兽横行的奇幻世界。以“游戏+博物馆”数字文创,双方合作以游戏超级数字场景为载体,“复活”中国明星古生物,巡展镇馆之宝,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此外,“妄想山海”以明星古生物大同云冈龙、晋地甲龙、山西鳄、中国肯氏兽为原形,将其呈现在游戏里与玩家面对面“交流”,玩家以高自由度的游戏视角认识并了解明星古生物,“山西银王”“狗头金”等精美藏品的信息(图1),以手游的方式助力山西地质博物馆普及自然资源知识,地质研究成果科普化,提高了知名度。

(二)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有关活动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传统文化内部、各博物馆、博物馆与群众之间、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之间也应交流互鉴。博物馆人可以把历史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交互融合,将优秀历史文化的精品佳作奉献给社会,推动博物馆文创高质量的发展。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与群众的交流互动。博物馆可联合相关单位,举办有关活动:在校园内开办非遗鉴赏活动,在街区开办非遗文创品鉴会,筹划举办创新设计大赛,举办同行非遗文创研讨会等等。例如:同行交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皮影戏”的传承保护履约工作;如以“活态办馆”的形式,开展皮影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表演、展览、传承教学、研学教育、亲子娱乐等系列新鲜多样的主题活动;联合学校举办一系列参观和教学活动,强化学生“植根优秀传统,承续中华文脉”能力的培养,构筑学生课程实践的综合性新高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活用新时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出博物馆IP品牌,通过与相关部门、高校教研、民间传统等多维度的合作,通过竞技比赛、直播带货、P2P商业等模式,建立广泛的群众联系,展开交流互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博物馆可优选符合时代发展情况的非遗文创产品,按照“以点带面”的保护理念推进非遗文创产品“爆款”的传播与交流,“解读”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提升群众对非遗的“黏度”、非遗的传播影响力,加大非遗保护传承的力度。

具体措施有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专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在“粉丝”中的影响力和链接力;以赛事奖励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激励独立设计师、技艺传承人、高校师生、设计机构等群体,群策其力,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增大传承效力。如广东省博物馆在天猫旗舰店推出潮州木雕鱼跃龙门纸雕灯、外销瓷系列小瓷瓶、《红楼梦》文化展之“探春结社”闺阁情文创礼盒等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博物馆的授权商业与直营,将博物馆文创与消费紧密联系,以场景化消费实现对文化的理解和体验,通过产品和营销模式创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如苏州博物馆,其于2011年以苏州博物馆淘宝店,提高苏博品牌的传播力和知名度,重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递文化的新时代力量。

(三)联合打造多元活化博物馆群

策划联合有关部门相关单位,精心打造非遗主题展陈基地,建立一批非遗主题街区、产业园区、民俗村落、特色小镇,以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载体,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业态集聚。依托于数字化技术,将非遗文物展陈与文创产品集合在一起,以丰富的馆藏非遗文物和品类繁多的文创产品,精心排出数个系列,展陈于线上博物馆。同时,线下同步推出相应的系列展陈区,以形成非遗展陈集群、非遗文创产品产业集群。如成功案例—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该博物馆活用地方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协同政府单位推动了系列举措,打造出3A景区、首个非遗博物馆,实现了文化保护、旅游观光、社会教育,产业服务、传统演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共享服务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当地现代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完整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此外,博物馆还可强强联合,举办大型展示会展览会,促使各文物的汇集汇聚,尤其是文物爱好者的珍藏文物。既可以丰富藏品,又可以更好地提升年轻一代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另一种特别的形式被保护起来。

(四)建立馆藏文物保护标准体系

推进博物馆标准化库房建设,改善藏品环境;做好文物平安工程、“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完善文物安全保护网络,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与修复;加大可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征集力度;加强培训力度,完善馆藏文物保护标准体系。

四、总结

面对新时代的需求,博物馆应当立足于对博物馆资源的梳理,立足于不同时代背景,文物藏品所形成工艺、技法的传承和保护,以文创为切入点,研究开发出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下沉到民间展开交流与推广传承。未来,博物馆更应当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层层推进馆藏文物与时代新产业的有机融合,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新载体、新模式,深度赋能博物馆馆藏展陈价值。

作者简介

邹玉洁,1985年生,女,山东济南人,学士,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文创开发。

参考文献

[1]陈燮君.《上海宪章》的庄严承诺—博物馆应负起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重任[J].中国博物馆,2002(4):93-95.

[2]杨蕾.博物馆经典藏品资源的文创产品开发—以曾侯乙编钟文创系列产品的开发为例[J].东南文化,2018(1):122-126.

[3]施慧.如何开发博物馆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与服务—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例[J].艺术百家,2016(增刊1):392-394.

[4]方云.试析“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式下的文博创意衍生品开发路径[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6):92-98.

[5]张琼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根本难点[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8):229-230.

[6]陶稷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8,2(14):25.

[7]马晶晶.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吕梁学院学报,2015(4):59-63.

作者:邹玉洁

非物质农村经济论文 篇3:

互联网众筹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发展并保留下的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以及传承价值。“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平台上,达到两者的深度交融,从而实现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互联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相融合,使线下产业转化为线上产品,在众筹平台组织众筹,以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传播。文章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以及互联网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调查和研究,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问题,介绍互联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互联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的探索与研究,实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探讨互联网众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与创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众筹;互联网众筹;非遗+众筹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如今更多的代表的是一种小众的艺术、文化、行为、工具或工艺品,其特殊的形式造就了它传播范围较小、传播速度较慢的特点,甚至现如今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消亡的边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也在大家生活方式的改变下受到不可忽视的冲击,不断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我们身边消逝。

互联网作为现在市场的中坚力量,对市场的影响和冲击不可小觑。将互联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互联网的影响力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在网络层面开辟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让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活力。

1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根据走访辽西农村地区以及相关的田野调查和理论搜集、探索,我们总结出现在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如下:

第一,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形式主要为手工艺技术类、表演技艺类和传统节日仪式庆典类,代表有辽西皮影、辽西木偶戏、葫芦雕刻、面塑、剪纸、花会表演……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世代传承的形式扎根乡村流传至今,对于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精神的延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将祖辈留下来的文化技艺完整地传承下去。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许多传统文化不再被保留。年轻人也不再愿意学习传统技艺,究其根本是因为学习传统技艺时间长、所处环境差且很难发家致富,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断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特别指出,“承认民间创作之传统形式具有极端不稳定性”。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多为言传身教、口口相传,想要原汁原味地将民间技艺传承下去,就一定要注重传承观。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世代相传,需要建立相对完整的民间文化传承机制。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经济的带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缺少渠道宣传、销售,外界也少有渠道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相关产品。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制作工艺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和原料成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有良好的宣传平台和销售渠道至关重要。

2 “非遗+众筹”的有机结合

近期非物質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许多大会中,也明确指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保护、传承措施。互联网众筹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融资的创新模式,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众筹发展得更加强大。通过众筹的形式,我们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使即将面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生机,形成“非遗+众筹”的有机结合。

第一,互联网众筹改变了传统的传播、营销模式。我们将信息发布在各种众筹平台上,通过包装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能够呼吁更多的人参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互联网的力量发起众筹,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

第二,这种“非遗+众筹”的新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互联网众筹的作用,更作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领域中,两者相辅相成,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三,互联网众筹属于一种新兴的投资形式,它能够通过众筹平台以相对偏低的成本筹措资金,以满足其运营需要。“互联网众筹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加强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互联网众筹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众筹的有机结合,众筹这一新型融资平台积极地作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推动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

3 在“互联网+”下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互联网+”则是互联网思维更深一层的研究实践成果。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继续传承与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能够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网络平台以及市场空间,让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活力。

“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平台上,达到两者的深度交融,从而实现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互联网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有关的特色产品在互联网上转变为虚拟的产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在众筹平台上发起众筹。有效利用互联网的时效性、互动性等优点,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对其进行宣传推广,利用“互联网+”让更广泛的人群关注并了解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获得一定的知名度和推广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更加广阔的市场,进一步实现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保护与传承,构建一种“互联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的有效路径。

第一,“互联网+”众筹模式,改变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农民的较为陈旧的宣传方法与销售方式,以互联网为广阔的网络平台,通过朋友圈、微博等互动交流软件持续宣传、推广,能够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关注度。

第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底蕴的象征。通过互联网众筹,向广大人民乃至外国友人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激发国民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唤醒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热忱。

第三,“互联网+”众筹模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虚拟的产品,能够拉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投资。互联网众筹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可以投资的平台,对投资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无疑都是最好的选择,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提高了农村经济生产力,使农村的经济形态发生演变,大大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建设。“互联网+”模式下的互联网众筹,不仅实现了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一种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

[2]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3]孟韬,张黎明,董大海.众筹的发展及其商业模式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2).

[4]李夏.“互联网+”视域下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包装工程,2018(22).

作者:廉柄乾 于倩 门静 王相宜 安杨

上一篇:人性化酒店管理论文下一篇:往来账资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