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理论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公共管理理论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本文分别对以奥斯本和蓋布勒为代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以登哈特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了简要概括,并论述了其各自影响。着重分析了二者的几点不同之处,就这几点不同做了浅显对比,希望政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二者不同特点,合理运用这两个非常出色的理论。

第一篇:新公共管理理论论文

关于讲授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介绍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状况,也提出了针对这些理论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教学改革

西方政界和理论界一直以后研究的一个热点就是政府的改革和创新。70年代以后许多发达国家形成了很多政府改革的理论流派,其中主要包括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企业家政府理论和治理理论等。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种新公共管理运动在美国诞生。

首先,应该应该让学生们了解新公共管理学的核心是所谓“对公共产品市场价值的重新发现与利用”。我们把这种新公共管理者的私营的管理手段运用到了公共部门,在公共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来促进竞争,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是提高政府组织的效率,纠正政府失败的最佳方法。供方和面顾客市场关系等同于把政府和公众的关系简单化,从新的公共管理者来看,公民就是面额的消费者,而政府就不再是官僚机构,而是有责任的企业家。在此基本上,市场化还有顾客的导向则是新公共管理的价值主要体现。

奥期本和盖布勒的《再造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当中体现了“企业家政府理论”这本书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征。这个理论也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的核心。代表人奥斯本指出:长期汲取私营部门的经验和做法来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的人被称之为公共机构的企业家。对于新的公共理论有以下两个理念:(1)自由化管理 管理才需要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去掉不必要的规则和制度,解除规制和分权,使管理过程合理化。(2)市场化的管理,主要分为竞争和私营管理普遍化,竞争主要是针对公共部门内闻的一个效率,和降低成本问题,私营部门的管理实践和技术优越于公共部门并且可以且于公共部门,公私管理之间的区别是一种假像,管理就是管理。

公共管理理论,不仅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而且强调效率,法治,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强调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和私人部两者间的合作。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就要对合作网络进行管理,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众多公共管理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治理就是从“划桨”转变为“掌舵”;治理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社会合作过程,国家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但不一定是支配性的作用”。公共治理是由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是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基于伙伴关系进行合作的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

下面,就应该让学生们掌握所谓“新公共服務”,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目前,与其说公共行政官员正集中于控制官僚机构和提供服务,倒不如说他们更加关注掌舵而不是划桨的劝告,即他们更加关注成为一个更倾向于日益私有化的新政府的企业家“新公共服务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的罗伯特·V·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夫妇将公共服务的理念总结归纳为7点:(1)政府的公共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对于公务员来说,要帮助公民明确表达和满足共同的利益需求,最为重要的就是要领导们的帮助,而不是想方设法的控制和掌控社会发展的新方向。(2)公共利益并不是副产品,所以要追求。(3)建立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是行政官员必须去建立的,这个目标是需要创立共同的利益的责任,而不是由个人来选择快速的解决方案。要有战略性的思想,民主性的行动:通过集体的努力和合作过程来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项目。(4)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体现,而是共同利益对话的结果。所以,我们不仅要在公民间建立信任和合作,还要关注顾客需求。(5)承认责任并不简单:市场不但要关注,宪法,社区会价值观,职业标准和公民的利益都是我们要关注的。(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通过和领导的共同合作来参于其中,从长远看,会有更大的成功。(7)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想要更好的促进公共利益,公务员和公民所做出的贡献远远大于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因为后一种管理者的行为似乎表明,公共资金是他们自己的财产。

重点是让学生们了解它们两者的区别,也就是说“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的是一种以公民为服务对象,以尊重公民权、实现公众利益为目标,重视社会、公民参与,以实现公务员、公民、法律、社会协调运行的综合治理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特征是以公众服务为核心,以民主参与为手段,以是否实现公众利益为评价标准。

第一,关于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关系上,政府再不是社会价值的主体,政府行为是以公民利益为中心,公共利益为目标的。

第二,建立弹性组织,废弃传统官僚主义,在规则模型,组织结构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在保证公共性和公正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强调公民参与和“责任政府”的建立。

第三,在方法上面,管理学和经济学都要在方法上利用起来,而且要发挥这种公共政策手段在公共领域当中的作用。

新公共服务的倡导者提出,政府或公务员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公民明确表达并实现其公共利益,而不是试图去控制或驾驭社会,即“服务而非掌舵”。建立在管理与服务相区别的基础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公共服务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公共管理有所不同:①公共服务的问题意识没有那么明显,即并不是明确为了解决某类公共问题。②公共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民实实在在的公共需要。也就是说。公共服务是公民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而公共管理追求的目标是公共利益,则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③公共服务采取的手段显然与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不同。它并不要求管理者一定对管理对象施加主动影响,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更多的是平等互动的关系模式。

【参考文献】

[1][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英]托尼·麦克格鲁: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

作者:潘晔华

第二篇: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之比较

【摘 要】本文分别对以奥斯本和蓋布勒为代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以登哈特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了简要概括,并论述了其各自影响。着重分析了二者的几点不同之处,就这几点不同做了浅显对比,希望政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二者不同特点,合理运用这两个非常出色的理论。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比较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影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伴随着西方经济危机的加深,西方国家的行政管理能力在不断的走着下坡路。因此,一场新一轮的行政改革浪潮便应运而生了。这是一场反对官僚制理论,崇尚私部门分权式、解制式、有弹性、重结果的行政改革运动,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理论。英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曾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的胡德教授特别将新公共管理的特质归纳为:(1)在公共部门中实施专业化管理;(2)特别强调产出控制,对实际成果的重视甚于对过程或程序的关注;(3)对部门进行撤分与重组,破除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藩篱;(4)确立明确的目标,设定绩效测量标准并且进行严格的绩效测量;(5)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竞争机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6)强调对私部门管理方法和风格的吸收和运用;(7)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新公共管理主张管理的自由化与市场化,提倡将私部门的成功管理经验引入到公共管理当中,使公共管理冲破旧有的官僚主义束缚,焕发出具有企业家创造精神的生机与活力,以推动管理效率的提高。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影响

企业家政府理论所提到的思想,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巨大的行政改革风波,这一理论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深刻意义。但是在这一理论风靡欧美期间,也遭到了很多批评和质疑。例如,他们针对掌舵而不是划桨的原则,提出了只有单独一体化的理论行为者控制着一个舵是不现实的,这忽视了制度和分权等一些基于宪法和法律对政府的约束作用。批评者们认为,简化繁文缛节是对的,但不能破坏基本规范和法律秩序。减轻财政负担是可行的,但不能无视行政工作本身对公共开支正常的要求。他们还指出处理公共问题应该具有创造性,但不能让少数人中饱私囊。类似的批评不胜枚举,但在这些批评当中真正能够代替企业家政府理论的新理论模式则是美国著名公共行政管理学家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他的这套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是基于对企业及政府理论的反思与批评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其理论来源主要有: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等。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差异

与推崇私部门机构及管理技术、提倡分权、放松管制、委托等管理机制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有明显区别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性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和批评。而这两个理论所关注的焦点和提倡的思想具有完全不同的侧重点,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 政府职能上的不同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在于掌舵,在于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把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在宏观调控和把握全局指导方向上。政府应该把自己从琐碎的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把执行工作交给私部门、非营利组织和第三部门来完成,将政府的职能集中于掌舵而不是划桨。与企业家政府不同,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倡政府的职能应该是服务于民而不是掌舵。因为,在这个公民参与的民主社会中,公民是社会的主人,政府的一切职能应该是围绕公民展开,要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民是水,政府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公共官员应该努力扮演好调停者、中介人、裁判者等角色,而不是掌控和操纵广大人民。

(二) 政府行政的目标不同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行政的目标在于采取各种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以达到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完成行政任务、激活行政工作者热情的目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希望通过合理科学的目标来驱动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把目标和使命,把高效率的高质量的行政工作目标作为政府行政的动力。与之相比较,新公共服务理论则是把集体的共享的公共利益作为政府行政的目标。

(三)政府的服务对象不同

企业家政府应具备的十个原则当中,明确提出了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政府。把公民作为政府的顾客来看待,让顾客来选择公共产品让顾客来评价政府的工作绩效水平。在奥斯本看来,顾客驱使的制度让服务的提供者更负责任,更具有革新精神。顾客能够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之间做出选择,让顾客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在减少浪费和创造更多公平机会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但登哈特认为政府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不应该把服务对象定位于顾客,也不应把公民当顾客看待。因为只有当顾客对企业有价值有意义时,企业才会服务于他。政府的职能是服务于广大社会公众,不应该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政府应以公共利益为己任,这种公共利益绝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政府要将精力集中于公民身上和与公民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上来,而不是倾向于把服务的对象作为市场中的顾客来看待。

(四) 重视人与重视生产率的差异

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关注的焦点是生产率,即政府的工作效率。因为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提倡用私部门和企业家的眼光来看待政府管理,诚然私部门和企业家们最关心的莫过于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由此,生产率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侧重点。而且,在企业家精神政府的有收益而不浪费的原则,就足以体现出它重视生产率的思想观点。新公共服务理论关注的焦点则是对所有人的尊重,重视人的因素。登哈特说:“如果要企业公务员善待公民,那么公务员本身就应该受到管理人员的善待”。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公务员的需求不只是薪水,更需要分享领导权,肯定自身价值,给予尊重。公共服务的领导权应该合理的分配给下属和公民自己,承认他们的工作能力,重视发挥他们的潜力,推动公共组织人性化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煌. 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精要.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8).

[2](美)奥斯本,(美)盖布勒 著 ,周敦仁等译. 改革政府.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11).

作者:李娜 彭佳媚

第三篇:新公共管理理论评析

摘 要: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旨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全面、客观的梳理。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及现实背景;理论内涵;理论反思

文献标识码:A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

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在当代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中越来越显现出其主导范式的地位。本文将就新公共管理提出的理论及现实背景、理论观点及内涵、以及该理论的反思进行系统的梳理及评述,以期对该理论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1 新公共管理提出的理论及现实背景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的产生是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理论危机以及现实实践过程中的挑战双重合力所导致的结果。

传统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在由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并由古德诺系统化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以及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之上的。两大理论作为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其提出具有跨时代之意义,以此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较之以前的管理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自其产生以来,已逐步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内在理论缺陷,在其形成后不久就遭到了包括政治学行为主义和人际关系学派的激烈批判。

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二分理论在实践中的不可行。行政学者罗伯特•达尔和沃尔多都曾指出,威尔逊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传统行政模式的不切实际之处就在于,政治与行政必然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不含任何价值判断的公共行政只是一个神话而已。此外,面对于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学者们也认为,由于官僚制的理性形式、不透明性、组织僵化以及等级制的特点,使得它不可避免地会与民主制发生冲突。同时,以这种程式化、固定化的方式应对丰富而不规则世界,必然导致了各种现实的冲突与压力。

而在这一理论基础本身存在缺陷而招致批评的同时,经济和社会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及特点,这对传统公共新政构成了新的挑战。

首先,经济理论新变革的出现。二战后的西方各国政府遭遇了严重的“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认为,解决公共管理的危机之道便是减少政府的职能,尽量交由更有效率的市场来调控货品和服务的供应,以达到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由此,他们认为市场可以取代政治或行政成为管治社会的主导机制,只有将“经济效率”奉为最高标准,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才能使众多自利的个体走到一起,增加社会福祉。

其次,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政府绩效与政府合法性的单一纵向参考的时代已经结束,而使全球性的“政府效能”横向竞争的时代成为现实,不同社会下的公众像选择职业与工作单位那样选择政府的时代已悄然来临。为迎接这一挑战,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进行结构性调整与重塑,无疑将成为各国政府明智的选择。

总之,随着理论的发展和现实社会的变迁,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已经在理论和实践的质疑声中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在这样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下,以经济学和私营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引人注目地登上了公共管理的历史舞台,并引发了公共管理领域一场新的革命。

2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

新公共管理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由英美两国开始以来,便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与以往传统的公共行政框架内进行的变革不同,新公共管理不是对现存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进行某种程度的局部调整,或仅仅是为了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减少行政费用开支,更重要的是,它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一种全面清算和否定。以下我们将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及主要观点两方面对该理论进行详细阐述。

2.1 理论基础

新公共管理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它从经济学理性角度出发,要求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加以运用,因此追求三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效能成为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标”。 对其较有影响力的经济理论主要有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三种,它们也被称为新制度主义经济学。

首先是公共选择理论,作为经济学方法在政治学中的运用,公共选择理论采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和“经济人"假设,由此推导出市场应发挥更大作用,建议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其次,在公共部门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重建竞争结构和激励结构,打破政府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垄断。

其次是委托代理理论,它通常用于分析组织中的科层关系。变革者认为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经济人”假设下,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未必一致,他可能去追求个人利益而把委托人的利益放在次要位置甚至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

再次,交易成本理论,它主要强调在交易时如何选择适合组织需要的信息成本,它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使政府对公共服务目标的完成以及委托代理成本的选择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来决定是采用内部生产还是外部契约方式来提供服务获得。

此外,新公共管理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新公共管理认为,那些己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

2.2 理论观点及内涵

在学术界,公共管理学者对新公共管理内容和特征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著名公共管理学家胡德(C.Hood)将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概括为:向职业化管理转变;明确的绩效标准与衡量指标;更加重视产出控制;实行部门分权,将公共部门分解成更小的单元;引入市场机制,强化公共部门的内部竞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方法;强调资源运用上的克制和节约。

英国学者温森特•怀特认为,新公共管理强调:职业化的管理、明确的绩效标准和绩效评估;以结果而不是程序的正确性来评估管理水平;看重金钱的价值;对消费者而非公民的需要保持敏感;强调公共服务的针对性而非敏感性。

经合组织(OECD)1995年度公共管理发展报告《转变中的治理》把新公共管理的特征归纳为八个方面:转移权威,提供灵活性;保证绩效、控制和责任制;发展竞争和选择;提供灵活性;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信息技术;改善管制质量;加强中央指导职能。

我国学者陈振明教授(2000)在以上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纲领或范式特征归纳为八个方面:强调职业化管理;明确的绩效标准与绩效评估;项目预算与战略管理;提供回应性服务;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竞争机制的引入;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方式;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关系的转变。

尽管各派学者对新公共管理会有自己的看法,但在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理念上却是相似的。结合各位学者所提出的思想,我们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1)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是掌舵非划桨。在政府职能定位上,新公共管理认为是掌舵(决策)而不是划桨(执行),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以此为改革原则,削减政府规模,减少规制,使政府管理从众多具体公共事务中淡出,更多地关注决策工作,用公共政策指导公共产品生产的竞争,以提高公共产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这一过程会使社会组织及公众不自觉地提升自治能力,社会自治力量的发展势必意味着服务理念的增强。

(2)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实践将行政分权置于一个突出的地位,认为分权是一个具有较高绩效行政组织的必备特征,只有将权力下放和分散化才能够灵活迅速地调整自身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保持良好的行政绩效。因此,首先应当强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使地方政府拥有更大的权力和自主性,地方政府也要将自己的部分职权分给社区,通过建立“社区政府",提高政府的效率。此外,在政府的行政机构内部也要进行分权,减少行政管理的层级,使行政组织扁平化。

(3)在行政服务态度上,坚持“顾客导向”的价值理念。在新公共管理看来,政府是负责人的“企业家”,而公民是其尊贵的“顾客”。作为“企业家”的政府并非以赢利为目的,而是要把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率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方,由“顾客”驱动的政府是能够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应以“顾客”的参与为主体,通过“顾客”介入,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顾客的偏好,并能产出高效的公共服务。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新公共管理注意到了公众的重要性和作用。

(4)竞争机制的引入。新公共管理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之中,通过市场的力量推进变革,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政府,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市场机制,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展开竞争,提高公共物品及服务供给的效率。竞争机制的引入带来了公共部门服务的市场检验、优胜劣汰的局面。使公共部门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向发展。

(5)引入私营部门管理技术和方法,倡导企业家式的政府。新公共管理认为公私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故政府部门可以引进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方法来提高效率。新公共管理中的项目预算、业绩评估、战略管理、顾客至上、产出控制、人力资源开发等主要源于私人部门的管理实践,出现了公私部门管理在理论和方式上的融合。

(6)公共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在政府中,管理型而不是专家型的人员应越来越多地担任部门领导,即让管理者管理,因为在新公共管理者眼里,管理是一项需要技能的职能。

(7)绩效管理及产出控制。用绩效和计划预算取代原有的预算制度。绩效管理是在设定的公共服务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对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并做出系统的绩效评估。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主要是以“3E”为标准,即经济、效率和效益。

3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

新公共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巨大突破和成绩的同时,也受到了较为广泛的质疑。质疑者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经济人假设与公共性的矛盾

“经济人“假设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之一,新公共管理学者也从这一观点出发,对传统公共行政中出现的诸如机构腐败、规模扩张和预算最大化进行了解释。

但从理论上讲,这种经济领域的理性人和经济人假设并不适合于政治领域和公共行政领域。单从人有自利这一个方面就判断入是“经济人”的话有以偏概全之嫌。此外,这种假设还忽视了人性中的人文道德、社会伦理等文化因素。除此之外,人性善的倡导、社会功德的提倡、爱国主义、人与人的互惠互信、以及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牺牲自我的利他主义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同样会对人的行为和选择产生制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从本质上来看,理性人和经济人假设只不过是西方个人主义理论的变异和强化,这一点在经济领域已经遭到了批判。新公共管理学者又将其改头换面引入了行政领域,最终也导致了行政理论自身的矛盾。

3.2 顾客导向与公民权的矛盾

对政府而言,将公共服务的受益者称为顾客,实际上是模糊了政府和企业的根本区别。

公民有权参与政府,参与行政管理活动,有权监督政府,还有义务纳税,这种角色是顾客所无法比拟的。将公民看作顾客,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看作是基于市场交换主体的企业和顾客的关系,实际上是模糊甚至是降低了公民的宪政权利和政治、法律地位。其次,政府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公共利益的维护。但政府顾客导向注重的是对分散的个体的短期私人利益做出回应,这种倾向必定会影响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如果公共部门只以顾客导向为目标,行政改革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方向和意义。此外,顾客的购买力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没有购买力的顾客,无论多么需要都是无法得到商品。若放在公共服务领域,他们必将被排斥在公共服务的受益者范围之外,从而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形成赤裸裸的两极分化。

3.3 新瓶装旧酒的质疑

新公共管理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即公共部门的管理与私营部门的管理虽然存在差异,但存在着一个跨越公私部门的一般管理。批评者认为新公共管理死抓此理不放,致使管理主义倾向浓厚,与早期的科学管理主义相靠拢。正如等哈特认为的一样:“在公共行政领域有一个长期存在的传统,它支持‘政府应像企业一样运作’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建议意味着政府机构应该采取‘科学管理’到‘全面质量管理’这样一些在私人部门行之有效的措施。政府再造运动和新公共管理使这个观点更加深入。”透过表面,在新公共管理深层仍然存在着一个扎根很深的东西,那就是“效率”,也就是“花费更少,获取更多”。由此可见,新公共管理仍摆脱不开追求高效率的泰勒制的影响,仍具有鲜明的管理主义色彩。大有新瓶装旧酒之嫌。

3.4 政府掌舵的困境

奥斯本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一书中建议建立一个掌舵而非划桨的政府,将权力下放,减轻政府负担,以期更好的发挥中央的指导职能。但批评者却发现在实践中已证明这几乎可以悲观的说是一种奢望,以西方国家改革为例发现,这种权力下放只是将一种公共垄断变成了私人垄断,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交给市场全权负责,以减少政府失败,缩减政府职能,这必然意味着政府放弃了部分社会职能,削弱了国家对公共事务和经济的调节能力,从而致使中央控制权的下降,破坏了国家政府在公民心目中的权威性,最终导致政府在实质上将不再能掌舵了。

4 结语

纵观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不难看出,“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正在成长着的公共管理新理论及实践模式,是当代社会改革的产物,与当代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与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时代的来临密切相关。“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主题、方法、学科结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日益成为当代西方公共部门管理实践在理论上的总结,反过来又成为公共部门管理改革实践的指导思想。

新公共管理毋庸置疑地已成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新范式。尽管在其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遭到了不少的批评,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公共行政发展的总趋势。长远而言,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佟小雯.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困境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7).

[3]王光营.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

[4]朱仁崎,彭黎明.新公共管理综述[J].求索,2003,(1).

[5]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6]赵景来.新公共管理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5).

作者:杜建卿

上一篇: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下一篇:药学本科有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