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论复习提纲

2022-08-30

第一篇:新课程理论复习提纲

新课程理论复习提纲

序:新课程理论 (一)新课程与教师

(二)新课程与学生

(三)新课程下的课程

(四)新课程与评价

(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

(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八)新课程本身

序:新课程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在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2)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3)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如何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2)各门课程渗透德育。 (3)设置综合课程为必修课。 对新课程改革要坚持哪几项推进策略? (1)从调查研究入手,做好理论准备。

(2)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建立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5)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课程运行机制。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如何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一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怎样的、教育观念?

(1)学生观。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具有补决定的一面;要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具有未完成性,具有丰富的潜能。

(2)发展观。各科课程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三维目标

(3)知识观。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致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4)课程观。课程必须与生活世界匹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让学生感受生活、感受学习过程,把学习当做生活的一种需要。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 这是区别于以前的课程结构的三条基本特征。

(1)均衡性。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适当、合理的比重。

(2)综合性。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来的。体现在三个方面: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选择性。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来的,它是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改革是怎样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的? “整体”是指将种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组织,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心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一贯”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就一门课程而言,要强调连续性,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就各门课程关系而言,要强调顺序性,使不同课程有序地开设,前后相互连贯,同时使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的特点? (1)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发展教育价值观的重大转变。

(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各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主干内容,各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收新的基础知识,增加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剔除陈旧的知识,各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努力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从而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的关系;各学科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 新课程设置了哪些综合课? (1)《品德与生活》(1-2年级)。 (2)《品德与社会》(3-6年级)。 (3)《科学》(3-6年级)。 (4)《历史与社会》(7-9年级)。 (5)《科学》(7-9年级)。 (6)《艺术》(1-9年级)。 (7)《体育与健康》(7-9年级)。 实施综合课要注意的问题? (1)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综合课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活动或任务的需要,选择许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并加以整合。

(2)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教师要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认识和解决综合课程的诸多问题,提高教师对综合课程的理解和信任。 (3)管理问题。要在工作量计算、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业考试上充分考虑综合课程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实施综合课程的外部环境。 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的内容?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 (1)整体性。(2)实践性。 (3)开放性。(4)生成性。 (5)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信息技术教育。 (2)研究性学习。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劳动与技术教育。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哪些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6)把信息技术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地整合起来。 研究性学习?

(1)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导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昌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习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而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迅速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三,加快信息技术一其他课程的整合。 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首次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在结构上大致包括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新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全面推广阶段。

2001年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及其20个学科的49种课程实验教材首次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课程进入实验阶段。 2002年秋季,将进一步扩大实验范围,启动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全面进入实验阶段。全国实验规模达到同年级学生的10%至15%。

2003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将达到同年级的35%左右。

2004年秋季,新课程改革的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将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至70%左右。

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 新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任务?

(1)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1)儿童是课程的主体。 (2)“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的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 (4)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 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3)教学要关注人,以人为本。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个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4)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包括建立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和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1)建立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 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2)关心爱护学生。 3)展示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4)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哪些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发生哪些变化? (1)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为什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2)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学生直接接受书本知识、被动地接受、记忆知识的状态,把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1)学习方式的主动性。 (2)学习方式的独立性。 (3)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4)学习方式的体验性。 (5)学习方式的问题性。 如何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3)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如何进行学生评价?

(1)评价目标全面化。(2)评价主体多元化。(3)评价方式多样化。(4)评价结果个性化。 如何进行教师评价?

摒弃传统的教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观其在课改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尤其是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时,即要坚持德才兼备,又要注意个性差异;既要加强教师自评,又要发挥其他教师、学校领导、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的评价作用,努力做到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如何进行课程评价?

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对新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方式、操作途径等提出泛的意见和建议。平时做到课课反思,周周回顾,月月小结,期末做好总结。鼓励广大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善于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导处、教科室及时收集处理教师、学生的反馈信息,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一)新课程与教师

1.确定课程意识,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课程设计,目标,开发,创新,评价意识) 2.具有反思意识,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 3.树立资源意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 4.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 5.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6.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7.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8.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 9.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 10.从学教与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 1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12.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1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 1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同事及家长等) 15.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育的探究者. 16.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二)新课程与学生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身心发展有规律);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有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的人,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

(三)新课程下的课程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2.强调课程综合,设置许多综合学科。如艺术,综合实践等。主要是强调学科整合,三维目标整合。

3.强调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要服务地方经济。 4.强调思想道德教育。 5.均衡科目结构。

6.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棵。

7.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8.开放活动课程:观念开放(体验课程观,平等师生观,三维目标观,生成教学观,发现的学习观)教材开放,主体开放,教学过程开放,评价开放。

9.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民主科学的教管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经验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特点:整体性,实际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四)新课程与评价

1.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 2.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促使课程不段改进提高,面向多元。(对话,开放,反思)

3.(1)对学生评价:强调全面发展,质性评价,考试与其他评价相结合;

(2)对教师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评价教师,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强调”自评“促反思,建立的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

(3)对课程实施评价:建立促进课程不段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实施发展;

(4)考试改革:考试内容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式灵活多样,结合分析指导,科学上考虑综合素质。 4.新评价观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

(2)对教师评价:是否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教科研集一身,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具有良好的合作,参与,创新意识,实现从“教师匠”向“教育家”的跨越。

(3)对课堂者学的评价:必须考虑学生的所获是什么,怎样得来的,是否充分调动学习热情,积极性等,是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耳朵,时间,空间,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各学科的联系,研究综合性学习等。

(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2)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六大特征: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1)提前进入情境的“ 预演”机制;

(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

(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

(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

(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3.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法。

(1)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2)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

(3)用心促成教学高潮;

(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4.创新型课堂教学:

(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

1.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1)主动学习(2)独立学习(3)无认知监控学习

发展性学习: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2.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

3.探究教学观念:(1)潜能开发观(2)问题探究观(3)学习主体观

(4)行为实践观(5)个性差异观(6)师生合作观,(7)生命发展观

4.转变学习方式的原因:

(1)传统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销蚀,要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就必须倡导自主学习。

(2)接受学习,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忽视发现,探究,要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就必须强调发现,探究,研究学习. (3)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1.校本教研:

(1)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全新的教育理念;(2)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3)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支持,指导;(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研的身体力行者;(5)要有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保护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自信心。

2.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

(1)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转变校长的观念,学校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校长是培训的设计着和负责人。转变教师观念,教师要主动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批判地反思;

(2)在训培过程中,要注重“查,实,活,新”;

(3)开展教师行动研究。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让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专业化水平。

(八)新课程本身 1.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4)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5)树立终身学习观;(6)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2.新课程的“新”:(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学习;(5)改革课堂教学;(6)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8)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9)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1.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进步性。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各具体科目比重失衡,课程由内容繁难偏旧。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基础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具体如下:(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教育类型结构,以综合性分科型两种方式呈现,如综合课程有艺术,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完善优化课程内容,首先删除艰深,晦涩,陈旧的东西,其次增加学生和生活相关的成分,再次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总之,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是项极其重要艰巨的任务。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纲要〉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如下的特性:(1)整体性。立足与人的个性的整体,立足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2)实践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面向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4)生成性。每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活动开展,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经验不段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5)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目的,内容,方式,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的结果呈现形式。 3.课程目标陈述技术:

(1)课程目标是分层次陈述的,以语文为例:

教育(或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

1-2年级学段目标

阅读目标 教学目标

(2)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采用结果性目标方式(“知识与技能”);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动词,条件和表现程度。

(4)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5)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 (6)必要的,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7)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决不能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 4.教学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教学是集体化,高密度,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教学是多重的网状关系,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体的,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语言教学。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过程。 5.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指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知道为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教学。

有效教学理念的内容:(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确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有“全人”的概念;(2)关注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3)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教师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有效?”“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5)有效教学也是套策略。(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 6.有效教学的策略:(1)教学准备策略:教师制定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教学目标的确定叙写,教材的处理准备,主要教学行为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教学方案的形成;(2)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3)教学评价策略。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分为学生成就的评价和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评价=/考试、测验。

7.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为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创造了条件。(1)了解学生:收集学生如何学习的资料,学校建立学生有效的信息交流库(“档案袋”),有共同的学习方式或有互补学习方式的学生合作学习;(2)从事项目学习或研究:智力展示、专题作业。(学生智力特征,作品质量、交流、师生一同反思),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心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学方式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思路。 8.理解“教育与生活”

(1)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生活中蕴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3)生活是现实的,具体人的生活,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关照学生的生活,致力于完整人的发展;(4)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也不能还原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9.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

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

10.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有两个基本观点:

(1)价值引导:教育具有方向和目标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教育是投射,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

(2)自主建构: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的,通过活动与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通过活动又丰富、发展个体的潜能、素质、素养。

总之,这样的教育,学生得到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教师学生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灵魂的感召。

11.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从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来看,教育要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见10题);(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探究的,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的需要。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提供了依据;(3)还在于: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有效教学,这必定是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2.如何在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 (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3)确定新的教学观。

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 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E.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 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G.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13.列举“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1)当学生有兴趣时;(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时;(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6)当学生能自有参与探究与创新时;(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14.教师的关注:(1)考试科目成绩与考试外的学习(2)知识与技能(3)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4)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5)学生的需要(6)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7)学生学习的自主性(8)学生的尊严 15.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1)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2)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道,旨在促进发展;(3)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具体的理念为:评价主体互动化(自评互评)、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关注成绩,而且关注创新实践能力等)、评价过程动态化(关注结果,尤其是过程,成长记录袋)

16.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评价体系

第二篇:军事理论课程复习提纲

第一节军事科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

科学。

2.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军事科学的任务和性质

3.军事学的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的现象,探索和把握战争的

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4.军事科学的性质:(1)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2)军事科学

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

第三节军事科学体系

5.军事科学体系分为军事理论科学和军事技术科学两大部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军事

理论是先导,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起着指导作用;军事技术是基础,对军事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四节军事科学的地位和功能

6.军事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军事科学对战争和军事活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先导地位和作用。 7.军事学的主要功能:(1)为国家的军事战略提出建议和咨询;(2)为国家规划武装

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4)为国家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第五节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和方法

8.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

责无旁贷;(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9.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方法:(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2)研究

战例,借鉴历史;(3)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第二章军事思想概述

第一节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10.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11.军事思想的内容:(1)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

论;(2)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12.军事思想的特性:(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具有强烈的时代性;(3)具有明显

的继承性。

第二节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代表作:有《孙子兵法》;(2)《吴子》;(3)《司马法》;

(4)《黄石公三略》;(5)《六韬》;(6)《尉缭子》;(7)《李卫公问对》等。 14.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主要观点:(1)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

续”的著名论断;(2)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战争的目的,论证了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的关系;(3)阐述了民众战争的作用及使用原则;(4)认为指导战争必须考虑精神的和物质的要素,物质要素是“刀柄”,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民族精神等精神要素

才是“刀刃”,打败敌人就是要剥夺对方的抵抗意志;(5)强调集中兵力是首要的战略原则,兵力优势是战争中普遍的制胜因素,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并最早提出了积极防御的作战思想;(6)论证了战争是充满暴烈性、偶然性、盖然性以及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的领域等理论观点。

第三节军事思想的作用及其发展规律

15.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1)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2)为进行军事预测提

供思想方法;(3)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16.军事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1)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关系为前提;(2)依赖于军

事实践,特别是战争实践;(3)在激烈尖锐的对抗中发展;(4)在继承和借鉴优秀成果中发展;(5)在与哲学思想的相互促进中发展。

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

第一节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

17.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

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战争观与方法论

18.毛泽东战争观与方法论主要内容: 战争观: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流血

的政治;战争是经济的竞赛;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战争方法论:研究和指导战争要把握战争运动的客观规律;要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要关照全局、掌握关节;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等。

第三节人民军队思想

19.毛泽东人民军队思想主要内容: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执行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的三大任务;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强调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

第四节人民战争思想

20.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主要内容: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战争伟力

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坚持党对战争的全面领导是人民战争的根本保证:人民军队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广泛深入地动员群众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基本条件;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三结合一配合”是进行人民战争有效的组织、斗争形式等。

第五节战略战术思想

21.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主要内容: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积极防御的

战略指导思想;歼灭战的作战方针;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的作战形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

第四章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第一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2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

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第二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全面成熟阶段(1978-1985)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军队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2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

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新时期军事战略理论。

25.邓小平战争与和平理论:(1)判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丰富了分析国际形

势的科学方法;(2)指出战争的可避免性和危险性同时存在,揭示了战争运动规律;

(3)指出了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根源的理论;(4)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消亡的理论。 26.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2)

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 27.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1)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2)

新时期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3)注重质量建军,走精兵之路;(4)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保证军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5)适应新情况,把整个后勤管好。

第四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28.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1)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是最富有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2)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五章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第一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含义和形成背景

29.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关于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等问题的系统理性认识,是对毛

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依据。

第二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30.江泽民的军事战略思想:一是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问题,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二是

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统揽军队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三是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31.江泽民的军队建没思想:(1)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2)坚持依法治军从

严治军,全面加强军队建设;(3)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江泽民的国防建设思想:(1)注重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战略能力;(2)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3)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建立和完善国防科技建设体制;(4)大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第三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价值

32.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价值:(1)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把我国

的军事指导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3)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我们在新世纪继续开拓前进的行动纲领和理论指南。

第六章军事高技术概述

第一节军事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33.军事高技术,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具体地说,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34.军事高技术的构成:(1)军用微电子技术;(2)军用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3)军用信息技术;(4)军用光电技术;(5)军用核技术;(6)军用航天技术;(7)军用海洋开发技术;(8)军用生物技术;(9)军用新材料技术;(10)军用定向能技术。

第二节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35.高技术对武器装备的影响:(1)提高了武器的杀伤性能;(2)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自动化水平;(3)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4)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全天时、全天候的作战能力;(5)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6)促进了新型武器系统的诞生。

第三节打赢高技术战争的对策

36.正确认识高技术武器装备:(1)要正确认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点长处和局限;(2)要正确认识人是决定作战胜负的重要因素。

第七章侦察监视技术

第一节侦察监视技术概述

37.现代侦察技术: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第二节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种类

38.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种类:无线电侦察技术;照相侦察技术(可见光照相侦察、红外线照相侦察、紫外线照相侦察、多光谱照相侦察、微波照相侦察、激光照相侦察);雷达侦察技术(预警雷达、中近程对空侦察雷达、炮位侦察雷达、战场侦察雷达、海岸侦察雷达);传感器侦察技术及其他侦察技术。

第三节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39.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按空间地域及其运载工具的不同,可分为:(1)地面侦察:地面侦察是指陆地上进行的侦察,可分为便携式侦察、固定侦察和机动侦察,可执行战略、战役、战术侦察任务。(2)海上侦察:主要分为水面舰艇侦察、潜艇侦察、海军航空兵侦察和两栖侦察,可用于执行战略、战役、战术侦察任务。(3)航空侦察:航空侦察是指使用航空器在环绕地球的大气层内,对敌方活动、阵地等情况进行的侦察与监视。用于执行战略、战役、战术侦察任务。(4)航天侦察:可分为卫星侦察、宇宙飞船侦察、空间站侦察和航天飞机侦察。主要用于战略侦察,也可以进行战役、战术侦察。

40.地面常用的技术侦察设备包括:声测器材、电话窃听器、观察镜、地面传感器、瞄准镜、可见光照相机、望远镜、潜望镜

第四节对抗侦察监视的技术措施

41.对抗侦察监视的技术措施:(1)伪装技术。伪装就是进行隐真示假,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其原理就是减少目标与背景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电磁波的散射或辐射特性上的差别,以隐蔽真实目标或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特征;模拟或扩大目标与背景的这些差别以构成假目标欺骗敌方。主要技术有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烟雾伪装技术、示假目标伪装。(2)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降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

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综合性技术,主要有主动(有源)隐身技术和被动(无源)隐身技术。

第三篇:新课程理论复习资料

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时期之前的课程仅是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学程”到了现代关注教学设计—“教程”

知识观基本观点:为保证社会正常延续和发展,需要把社会积累的精神文化产品传递给下一代,课程应体现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应为社会传承服务,课程体系就是当前所形成科学逻辑组织。他把课程局限于学科的知识范围。经验观:杜威认为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活动观:更加强调课程的动态性质。计划观:强调课程目标的作用,注重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的预先设计。

2.课程类型分类:学科课程(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和活动课程(提供给学生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和给位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综合课程(把若干学科合并在一起)和核心课程(学习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国家课程(特点: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和校本课程。 3.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

1、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和经验的主要载体之一。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4.课程理论流派:

1、经验主义课程论:①课程一儿童的活动为中心。②课程的组织心理学化。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主要有要素主义(要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的最有效能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和永恒主义(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把重点放在当代的社会问题、社会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

4、存在主义课程论:(泰勒)课程最终需要学生来决定。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

5.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

一、宏观因素 社会

1、社会需要时课程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力

2、社会为课程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知识的来源决定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决定课程的内容组织,也包括学生的需要和条件,其中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原有知识结构是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微观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 6.课程的范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

7.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具体的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道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8.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

9.课程内容的构成通常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练习册。

10.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要指导性文件。 11.基础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33

12.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1、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在一起。

2、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教育。

3、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练习起来。

4、既强调健康体魄,又强调健康心理。

13.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

1、加强基础知识的研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3、更加强调人文精神。

4、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

5、更加强调德育目标的可操作性,拓宽德育渠道。

6、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1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课程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各学科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具体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课程观。

2、课程结构的改革:注重课程的综合性,着力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设置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实行学分制。

3、课程结构改革: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课程实施改革:强调构建性学习,力推研究性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注重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课程评价的改革: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创新方面的能力,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6、课程管理的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15.课程结构的特性:课程要素的完整性、课程结构的适应性、课程结构的整体性。

16.义务教育课程的性质:

1、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该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保障儿童法定的受教育年限;2.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选拔教育。3.义务教育不是终结性的教育,课程要给学生全面发展留有空间和时间。 17.义务教育课程结构的特点: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课程结构的综合性、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18.我国传统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学科的知识方面目标,忽视学生的需要。

2、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单一功能,未能体现学科发展的整体目标。

3、过于重视未来生活的需要,而忽视学生的现实生活。

4、过于注重“教程”而忽视“学程”。

19.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20.教学目标:是指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的标准和任务的规定或设想,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准备在学生身上实现的预期变化。

21.教学目标的分类: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判断、价值观组织、价值个性化)和动作技能(知觉、心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练习、复杂的反应、适应、创作)三个领域。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态度、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梶田叡至少包含“达成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我国传统的教学目标:“三基教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学目标的分类: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

22.新课程标准颁布的重要意义:

1、它标志着全面推进与具体落实素质教育成为现实。

2、它标志着教材真正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

3、它标志着教学方式的革新有了标准。

4、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

5、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6、它标志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了希望。

23.新教材的功能: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具有符合实际的思想教育功能。

3、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功能。

4、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

24.新教材的特点:

1、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换为“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性。

2、控制内容总量,适当降低知识难度。

3、更新教学内容,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4、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5、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6、尊重师生个性,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7、利用信息技术,扩展课堂学习空间。

8、版式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25.教师使用教材的观念转变:首先,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其次,打破标准化的思维模式,为学生的自由探索创造空间。再次,教科书要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

26.新教材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较高的要求:

1、表现在知识方面包括一般性文化知识和具体的专业知识,

2、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探索—发现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27.课程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2、潜在性

3、多质性

4、动态性

28.课程资源的分类:

(一)校内课程资源 (教材、教师 、学生、学校文化) 校外课程资源 (家庭是可以依托的的课程资源、社会是广泛丰富的课程资源、大自然是率真本色的课程资源、)

(二)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资源

(三)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四)素材型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五)原初性课程资源、粗加工课程资源和精加工课程资源(国家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

29.课程资源的功能:

1、课程资源极大丰富和发展了课程内容。

2、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

3、课程资源制约学生的学习方式

4、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支撑。

5、课程资源是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

6、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有重要意义。

30.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2、经济性原则

3、适切性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

5、社会性原则 31.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一)有效地挖掘和利用好教材资源,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含的教育资源。

(二)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其它教学资源。课堂生成资源的扑捉和利用

2、社区、家庭资源的合理利用

3、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媒体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2.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具体策略:

(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

1、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高学校现在有资源的利用效率。

2、开发和利用学校教师这一最大资源库。

3、开设多种课程,“办课程超市”“建立个性档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4、改变过去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代之以发展性评价。

(二)加强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

1、加强各级行政部门的责任管理

2、利用社区内所辖单位建立社区校外活动实践基地

3、专家学者

4、离退干部

5、学生家长。

33.现代课堂教学的理念:

1、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的中心应由教转移到学。

2、教会学生学习

3、形成合作的师生关系

34.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的教学性、课堂教学的教育性、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课堂教学的社会性。

35、课堂教学的改革途径:

1、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和生活世界的界限。

2、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3、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4、关注学生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

5、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

6、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

36.教学方式改革的主要表现:

1、由传授式向引导学生探索式学习转化

2、学习书本知识与参加实践活动并重。 37.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38.有意义接受学习:奥苏贝尔为代表。主要表现为: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39.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教师的定位:设计者、启发者、监控者、评估者、参与者、帮助者)、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合作学习。 40.校本课程开发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两位学者首先提出。特点:校本性、教师和学生主体性、实用性、开放性。校本课程发展类型: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发展性课程。

41.学生评价的作用:1.学生评价有助于把我学习起点,选择教学策略。2.学生评价有助于改进教学活动、改善学生的行为表现。3.学生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发展中存在困难,有针对性解决问题。

4、学生评价有助于使教师和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发展情况。

42.传统学生评价的反思弊端:

1、把考试与测验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形式,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2、形成了对分数的过分追求。

3、学生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

4、学生评价难以产生有效的教育效应。 43.现代教育评价制度的基本特征:

1、学生评价的功能重点逐步从总结功能向形成功能转移。

2、评价内容从对学生的认知评价扩展为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

3、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由被动等待评价向主动参与评价发展。

4、学生评价从关注结果向重视过程发展。

5、评价方法,从强调测验分数向评价方法的立体、综合、多层次、全方位发展 44.传统教师评价制度的弊端:

1、在评价方面不科学,只着眼评价教师过去的工作表现,忽视其未来的发展。

2、在评价内容上不够全面。

3、在评价的对象上,面对的是少数的获奖者,很难指望全体教师积极参与。

4、在评价动力上,主要依靠行政权力,靠外在压力,很难调动教师发自内心的积极性。

5、在评价目的上,是以奖惩为目的,不是以未来发展为目的的,势必影响被评价者坦诚态度,滋生功力主义和虚伪行为,严重影响学校和教师形象,消弱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45.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的特点:

1、发展性

2、非奖惩性

3、合作性

4、多元性

46.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三全性原则: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全面评价

3、保密性原则

4、双向性原则。 47.学校课程文化的特征:

1、课程文化的主体是学校师生。

2、课程文化是学校创造的。

3、课程文化是为学校主体服务的。

48.课程文化的结构:学校课程物质文化,学校课程制度文化,学校课程行为文化,学校课程精神文化。

49.教师课程素养的结构:课程理念、课程认知、课程实践智慧。

50.教师角色的特点:创造性特点、指导性特征、研究性特征、权威性特征、交往性特征。教师的基本角色:教员较色、领导者角色、学生朋友角色、心理保护角色、为人师表角色。

51.教师角色的拓展:教学活动有教师、学生、课程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因此,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角色的拓展,应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三个维度来进行。

1、从师生关系的维度来看教师角色的拓展:由管理者拓展为组织者、由传授者拓展为参与者、由控制者拓展为帮助者、由主导者拓展为引导者、由仲裁者拓展为促进者、

2、从教师与课程关系的角度看教师角色的拓展:由实施者拓展为开发者、由执行者拓展为决策者、由被评价者拓展为评价者。

3、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维度来看教师角色的拓展:教师是促进者、由教书匠拓展为研究者。

52.教师角色的拓展对教师职业的新要求:

1、完善教师的智能结构成为职业型的专家教师、

2、完善教师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活水源”

4、注重人文关怀,回归教师教育的本质。 53.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重新认识课程、重新审视知识、重新看待教学、重新发现学生、 54.教师专业发展对课程改革的意义:

1、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研究者。

第四篇:新课程教育理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相对于传统教学评价来讲,新课程所提倡的评价更加倾向于过去所忽视的(B D)评价 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量化D、质性

2、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将课程资源分为(A )

A、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

B、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 C、显形课程资源与隐形课程资源

D、自然课程资源与社会课程资源

3、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BCD ) A、统一性B、情意性C、过程性D、个性化

4、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典型的质性评价方法是(D ) A、纸笔测试 B、行为观察

C、情景测验D档案袋评价

5、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学校中最为基本与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C ) 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班级教学 D、学生自学

6、新课程改革所要构建的课程结构具有(ABC)的特点。

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超前性

7、谋求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时,要从学校已有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教学条件出发,这体现了(C)的原则

A、适时性 B、针对性 C、量力性 D个性化

8、在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时,应符合(CD)

A优先性原则B适合性原

C实用性原则D经济性选择

9、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的学习方法有(ACD)

A、自主学习B、接受学习

C、探究学习D、合作学习

10、探究学习的特征有(ABCD)

A、开放性B、问题性

C、实践性D、综合性

11、校本课程的呈现模式多种多样,当前我国采用比较多的两种模式是(AD) A、目标模式B、动态模式

C、过程模式D、环境模式

12、教师个别化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是(B )

A、热爱学生B、良好的方法

C了解学生D周密的计划

二、填空题

1、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教材)仍然是最重要的、最易操作的课程资源,它在实际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主要是以当地的乡土知识、风土人情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且其教学方式主要以(实验和参观)为主。

3、组织学生自学也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核心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在教学中,过分关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过分强调学科的重要性和独立性的观点被人们称为(学科本位论)

6、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技术。

7、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

8、教师的(教学)是实施综合课程的一种重要形式。

- 1

9、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0、小组协同教学:就是将若干教学人员组成一个教学小组,根据其成员的的能力和特长将教学任务进行合理分工,使他们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

四、简答题

1、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校本课程体现出课程决策权力重新分配的民主化

(2)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一个组成部分的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3)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校本课程开发对提高教师实施实施课程的质量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5)校本课程开发是丰富和发展课程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

2、一个好的教学目标至少要满足哪两个条件?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至少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不应指向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体现的方式。另外,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不能过于笼统、含糊。

第二、从教学目标本身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要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另外,教学目标要体现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渐进性,即体现课程目标的要求,又反映当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等的研究成果,各个单元或章节以及整个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间既自成体系,又前后联系,逐渐递进。

3、教师应该依据哪些因素来选择有效的教学媒体呢?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

2、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媒体。

3、依据教学对象选择教学媒体。

4、依据教学条件选择教学媒体。

4、简述档案袋评价的局限性。

档案袋评价虽然在许多方面要优于传统的考试,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到这种评价方法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质性评价,缺乏一定的有效评价标准,而且只能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进行评价,其评定结果很难量化分数。因此,档案袋评价无法发挥筛选功能。教师要将档案袋评价与其它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既有对学生的量化评价,又有对学生的质性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又有关注学生的发展结果。

5、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主要指向以下五个转变⑴课程内容的转变 ⑵课程结构的转变

⑶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 ⑷课程评价的转变⑸课程管理的转变

6、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有哪些?

⑴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⑵建立民主的教学关系

⑶改革教学与学习的方式

⑷重建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7、简述协同教学的优势

协同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整体功能,使教学走出“高能低耗”的困境;有利于教师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与革新能力,以适应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有利于减轻乃至消除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和涌现提供民主、宽松的环境

- 3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互助互补

分科课程是以知识为逻辑起点的,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注重知识的相对独立性,这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的学习与记忆。但是,分科课程忽视了人的认知发展的另一要素,那就是经验。而综合课程是一种以人的经验为逻辑起点的课程,他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注重知识的丰富性与联系性。因此这是两种互补的课程形态,分科课程为综合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基础,综合课程则为分科课程提高了实践价值,增强了知识的应用性。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从发展教育的角度出发,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越来越强调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这里,“学生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

⑴基础目标: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

⑵提高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生主题发展。主题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方面。

⑶体验目标: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课堂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一)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好的课堂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征。

⑴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地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结构。同时,教学内容应充实并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的新结果。

⑵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⑶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的融合。

⑷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学习

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差异发展,鼓励学生创新。

(三)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也是一堂好课的重要特征。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课堂驾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从观念角度加以归纳,好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核心、适应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要求的现代教学观。这种现代教学观包括:

第一、代教学的课程观。现代课堂教学提倡“全人”教育课程,提倡知识、能力、道德和人格的和谐发展,即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由自由转向主题教育论,强调课程设计的结构化,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第二、代教育的知识观。现代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从多渠道获得稳定与不稳定、静止与变化的知识,同时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强调学生在致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现代教学的学生观。现代课堂教学视学生为不可替代的学习主体,将每个学生都看成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发展主体,理解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

- 5性质,因而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性。正是班级教学的这些优点,所以班级教学仍然是现阶段我国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和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五、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新要求

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性学习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与传授者,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主要从教师或书本那里获得知识。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主要通过亲身实践、探索来获取知识。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与学生共同合作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与指导者。

其次,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完善的教师难以应付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他的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对习惯于纯学科教学的广大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教师必须加强学习,要重视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要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方法,懂得如何做课题研究。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自主性、探索性的教学环境,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知识,使自己具有一专多能、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具有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的能力。

再次,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增强合作意识,实行专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帮助。传统的教学方式割裂了教师之间的互相合作关系,而研究性学习需要综合知识与综合思维,需要教师之间的互相补充与协作。研究性学习为教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

六、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利用教材? 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执教者的创造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关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赋予教材以生命的活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尽力做到:充分地理解教材,灵活地把握教材,大力地挖掘教材,有效地利用教材。

在利用教材上,还应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内容结构化。建立要素明确、联结性强、概括性强、派生性强、亲和力大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自主地处理信息,形成概念图式。其二是内容问题化。依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确立学习层次,以有限知识点构建问题序列,采用“问题加解决方法”的问题解决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内容经验化。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社会与现实生活的素材,使材料回归生活,实现教材由“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的转化,注重体验性学习。

- 7 -

第五篇:体育理论考试复习提纲

1、体育课的特点

体育课必须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的

体育课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2、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体育课应该使学生身体承担一定的生理负荷,这是一个基本要求。

3、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4、健康的含义

体育锻炼与人的身体健康

体育锻炼与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

5、体育教学的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出学生的最终发展是教育教学的最大目标。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体育老师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

6、怎样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健身育人

发挥体育课的主渠道作用

课内外结合,强化健身与人的效果

7、学生的发展包括:

身体、技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8、怎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体现健身快乐

为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

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条件;

9、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

10、体育教学过程的过程性要素有:

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人际关系、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学环境和体育教学反馈。

11、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第一,体育教学环境的开放性;

第二,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

第三,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

第四,人际关系的多边性。

第五,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12、体育教学规律

认识事物的规律;

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

人体生理机能适应变化的规律;

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

13、体育教学的原则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

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

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

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

14、体育教学方法有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拓展开来)

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练习法、循环练习法

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15、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常规;(课前常规、课中常规、课后常规)

体育教学中的队列队形运用;

体育教学中的场地布置;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教学、分组教学)

体育课密度的控制;

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控制;

体育课的总结。

16、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及时调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已达到合理的现实状态?

改变练习的某些基本要素,如速度、速率、幅度等;

改变练习的顺序和组合,调整间歇时间、练习与休息交替的节奏;

改变练习内容的难度,如将原来的30米慢跑(加速跑)改为30米加速跑(慢跑);

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如改变练习的密度;

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如活动范围、器材的重量、附加条件等;

改变课的组织教法与形式,如循环法、竞赛法或分组练习等;

调整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如教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观摩与休息等。

17、体育锻炼原则

自觉积极性原则、讲求实效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性原则。

18、初中学生心理特点

独立意识欠缺,意志品质薄弱;

调控自我与心理承受能力差,依附心理强,群体意识较差;

缺乏必要的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处理问题能力较差;

缺乏自信心,易产生孤独、寂寞、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太多的自私心理,缺乏互助与合作的精神。

19、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学

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关系;

消除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胆怯、恐惧心理;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

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因材施教。

20、开展教研活动的意义

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加速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使体育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激发体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自己还可以拓展)

21、教学科研选题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22教科研选题的程序与选题的来源

选择研究课题的一般程序:选题的准备,包括确定研究方向、搜集文献资料、形成课题的初步设想;选题的系统化,主要包含三环节:确定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论域范围、筛选研究方法、撰写选题报告(课题名称、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结果、课题研究所需的仪器设备与经费预算);课题的确定,包括课题的论证、确定课题两个方面。

选择研究课题的问题来源:体育教学实践、对已有的教学理论的质疑、对相关文献信息的分析、体育教学研究规划。

选择研究课题的来源:从学术文献中寻找研究课题;从学校体育实践中提炼研究课题;从有关的课题指南中选择研究课题。

体育教学研究选题策略:感兴趣的、所学专业范围内、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工作相关的课题、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

23、教学研究的方法

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数学统计法。

24、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智、美等教育结合,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

25、学校体育的作用和价值

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健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能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体育与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全面发展练就强健的体魄;

学校体育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能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能促进学生智力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坚强的意志品质、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26、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发展

第一,体育教育可以促使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得到健康发展;

第二,体育教育可以刺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7、各种法规

1986年7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3年10月3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1990年2月批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学生要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007年5月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小学1-2年纪每周为4课时,3-9年级每周为3课时。

28、课程定位:

《体育与健身》课程是一门基础型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健身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它是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为特征,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

29、《体育与健身》课程的性质:

提供基本的体育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重视激发学生体育健身的兴趣。

30、《体育与健身》课程学习的过程:

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全体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和体能发展,具备在不同环境中坚持体育健身的适应能力。

31、《体育与健身》课程的育人价值:

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培养合作、竞争、进去的品质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32、体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特征;

三类课程(基础型课程:基本内容一和基本内容二组成、拓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

课程内容与学习模块;(看课程标准)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看课程标准)

33、各类课程的组成:

基础型课程由基本内容一和基本内容二组成;拓展型课程由拓展内容组成;研

究型课程有学校自主设定。每个课程内容都由学习模块组成。

(具体看课程标准的内容)

34、学习内容的设计:

依据基础性与发展性、健身性与兴趣性、科学性与教育性的要求、设计学习内容。1-5年级已基本活动为主;6-9年级采用基本运动与健身项目;10-12年级采用基本运动与运动项目相融合的方式设计学习内容。

35、课程目标

总目标:从学生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进行分解,形成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是针对不同学段提出:围绕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分别设置1-5年级目6-9年级目标、10-12年级目标三个阶段目标。

36、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具体划分为基本内容

一、基本内容

二、拓展内容和研究型课程内容四个方面。基本内容一是《体育与健身》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身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基本方法,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使每位学生必修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二是《体育与健身》课程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他是在基本内容一的基础上选取适当运动项目和健身项目作为学习内容,供全体学生限定选修的基础内容。

拓展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方面纳入到《体育与健身》课程之中,体现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性学习内容是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改革上的结构性突破。他只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细化的参照课程标准)

37、课程实施

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组织形式;教与学的活动。

38、教学评价

明确学习评价的目的;遵循学习评价的原则(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多元性原则、操作性原则)

39、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依据《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场地设备等情况,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的教学文件,它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制定体育教学计划也是体育教师基本能力之一。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教育工作计划的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计划不可缺少的文件,是课程执行力的具体表现。

制定教学计划能使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等计划有机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处

理好教材之间和课次之间的关系,使教学工作合理安排,课程计划有效落实。

40、学年工作计划的概念:

是以年级为单位,根据《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把规定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时数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制定出全年的教学计划文件。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概念:也称学期教学进度,是根据全年教学工作计划,将规定的教学内容按一个学期的教学周次和课次进行合理安排,形成每个学期的教学进度,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加体现科学性和计划性,并为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做好准备。

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的概念:

单元教学计划也称单项教学计划或单元教学流程,是实现主题内容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于课时计划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单元教学计划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教学内容主题和基本情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策略和方法。

41、课时计划的基本要素: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内容、学练方法与指导、组织形式和练习队形、运动负荷。

42、撰写教学方案:

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与处理;课时计划的撰写;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教学媒介、背景音乐的运用。

43、规范教学运行

教师语言(提问技巧、动作示范);

教学组织(课堂导入、口令口哨的运用、课堂组织);

教学方法运用(课堂教学方法运用、保护与帮助);

紧急突发事件的应尽处理;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自我总结)

44、教师的动作示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示范的目的和时机要明确及时;示范必须正确;示范方向和位置要正确;示范必须与讲解相结合。

45、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教学方法趣味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方法情景化、教学方法科学化。

46、保护与帮助概念

保护与帮助是指体育教师子学生学习有困难或无法独立完成动作技能时,为防止教学以外和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相对应的手段和方法,直接或间接协助学生完成动作的教学能力。

保护分为:他人保护、自我保护、利用器械保护。

帮助分为:直接帮助和间接帮助。

上一篇:心理健康周活动策划下一篇:心理健康节活动策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