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论中学德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中的德育教育的改革对整个教育体系的调整和优化变得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推动德育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的创新性和实效性,让当代中学生可以在新课程改革中真正地做到高效学习,是每个德育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课程理论中学德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新课程理论中学德育论文 篇1:

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通高中德育教育的反思

摘要: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对中学生的德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目前中学德育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原因,采取积极的对策,使德育教育适应新课程要求和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德育;实施

一、新课程的实施对普通高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影响

1.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决定教师要转换角色,重新调整与学生的关系,适应学生的发展,成为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具体地说,教师要扮演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行为的示范者、活动的组织者、智能的开发者、心理的辅导者、发展的促进者、人生的导航者、成长的帮助者等等,这些多重角色功能要求教师要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新课程理念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倡导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必须形成全员育人的浓厚氛围。同时,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在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中,学生成长了,教师成长了,德育教育也就发展了。这就是新课程所需要的发展型德育教育。

3.新课程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个级别,因此,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普通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新内容。当然,目前普通高中德育教育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规范且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这就给普通高中德育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二、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理论,轻实际,没有体现德育教育的作用。在目前以课程改革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中,在学科建设上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在德育方面的改革与发展很落后,最突出的就是重理论,轻实际。例如,在多数高中学校的校园内、教学楼内,各类德育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图书馆里也配备相关德育方面的书籍;另外,也有专门的德育教师进行相关理论方面的研究。而目前的普通高中德育教育中出现了教师不敬业,学生不感兴趣,德育工作流于形式的种种现象,没有起到育人的作用。因此忽视了德育的实际作用。

2.校内外德育教育相脱节,与新课程的发展趋势不相协调。普通高中德育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普通高中德育建设只重视校内德育教育而忽视校外德育教育。因此,普通高中德育教育过程中的校内德育教育与校外德育教育不能很好地沟通和衔接,校内德育教育形式与校外德育教育形式没有相互结合。校内德育教育各高中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校内开展,而校外德育就不同了。它主要通过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表现出来。

3.教师的主观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愿望不能达成共识。在新课程的逐步实施过程中,普通高中教师,在寻求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来完成对普通高中生的德育教育,但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烦恼。高中教师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感受和认可度。另外,高中生大多数具有逆反心理,不愿意听从家长或老师的说教。而我们的教师又习惯说教,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三、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德育工作改革的对策

1.认真贯彻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新课程在改革的过程中,应树立全新的育人观念。课程改革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学生作为完整的教育对象,致力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课程发展的新理念、新追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学校理应承担起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德育教育就是要渗透到新课程改革之中,以课程为载体,对高中生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使德育更贴近学生的身边,同时又以德育来促进课程的改革。

2.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高中生的任务不但体现在学会学习,而且体现在学会生活。尽管高中生的生活方式很简单,但也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新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重社会实践,努力使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生活形成互动关系,使德育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3.细心、耐心、周到的德育工作。在普通高中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影响下,很多高中生,由于心理及性格上的因素导致其好动、纪律性差、喜欢我行我素,对教师的管理漠然视之。但作为教师给学生做德育工作时,应该耐心倾听,把学生中的小事加以认真分析、合理判断、理性处理,并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切实帮助,从而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感、亲切感。

参考文献:

[1]柳丛茂.高中德育工作浅淡[J].吉林教育,2011(Z3).

[2]刘厚彭.浅谈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J].才智,2011.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高级中学)

作者:张玉棠

新课程理论中学德育论文 篇2:

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困境和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中的德育教育的改革对整个教育体系的调整和优化变得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推动德育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的创新性和实效性,让当代中学生可以在新课程改革中真正地做到高效学习,是每个德育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关键词】中学德育课程改革困境对策如今,虽然由于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还依旧坚持自己传统、老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中学生还依然习惯以老师为课堂中心,但是新课程改革已经为德育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各种先进教学思想的不断影响,德育教师一定可以适应好新时代下的教育变革,德育教学也可以在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新时代中把握机遇,迎难而上,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增砖添瓦,贡献力量。一、中学德育课程改革困境1.课堂氛围过于拘谨,抑制学生活力的绽放。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倡将课堂生活化,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将德育思想融于生活当中,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是,在实际中学德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普遍基础差,学习兴趣低,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上更多以自身为主体,从而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即使做到在课堂上有所提高,也多是形式上的师生互动,并没有起到实质意义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体和中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界限被教师划分的清楚明确,这样反而会让课堂氛围过于拘谨,学生的学习活力也普遍不高。2.学生和老师对德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在中学学习阶段,学生普遍不注重德育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以往的“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模式根深蒂固,也抑制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德育课程作为“副科”,与语数外三大主科相比地位较低,老师也并不重视德育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一直沿用至今,使得中学德育课程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3.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使得教学活动难以开展。虽然我国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中学德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不可否认,传统教育思想下的应试教育仍然严重影响着这一代学生。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过深,也没有认识到改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仍然采用一把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唯一目标,不善于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更不愿意在德育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有的教师甚至在讲完课本内容后,让学生“自由活动”或是写其他科目的作业。二、中学德育课程改革对策1.坚持德育为先。现实教育中,许多中学对于“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的落实并不到位,贯彻也不够彻底,主要原因还是对其认识不够清楚。具有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只注重中学生的成绩而忽略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中学生也许在某个领域会获得成功,但是从对社会以及对国家的层面来看的话就不会有什么贡献而言了,况且品德差的人极有可能会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因此,在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务必坚持“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即使培养出来的中学生可能不会全部都成为成功人士,但是却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2.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其主要思想就是要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个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教师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管人向育人的方向转变,与中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一切与中学生为本并向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3.坚持德育教育教学的服务理念。在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是中学生,因而其也是一个为中学生服务的过程。德育教育教学中的所有工作都要以中学生为根本,以充分满足中学生的需求,充分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让中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教师们在教学中坚持服务理念还可以将教学内容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以此来激发中学生对德育学科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4.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提炼,将其核心内容与现在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不仅对中学生个人还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中学生通过对其内容的学习可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另一方面,有利于在全社会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除此之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还可以教给中学生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做事的基本准则,让其在为人处事方面做到是非分明,这一点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

5.确立科學发展观的最新内容。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精神。作为德育教育对象的中学中学生更应该学习这种理论,将其用在提高自身的发展上,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自己今后的学习成长之路,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之后为整个社会以及国家的科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6.运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老师们往往采用说教的方式,还有的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会产生一些明显的效果,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对中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中学生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只是为了成绩而学习,根本不会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平常生活当中,更别说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与思想品德了。因此,在今后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教师们要将“情景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突出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中学生在相互讨论中交换不同的观点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中学生深刻感受到德育在其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还可以激发其继续学习的兴趣,将之前那种“为了成绩而学习”的学习目的向“为促进自身发展而学习”转变,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7.运用调查研究式的教学方法。调查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变传统的你讲我听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出了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这种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中学生通过亲自操作、现场考察、实地研究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方面,让中学生通过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的运用中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发。另一方面,因对一个专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往往是多个同学相互合作完成的,故也可以使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不断的提高。这样一来,让中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得到收获,在不断收获中使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以及自身修养得到不断的升华,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三、结束语综上可知,在德育教学中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德育的教育实效性。德育教学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德育教学的特点,并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同时,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从而使中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德育学习的乐趣,还学习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从而使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参考文献:[1]冯松.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2]邵莉敏.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困境和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09) :157.[3]聂新明.新课改下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型对策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7,(08) :25.

作者:张秀芳

新课程理论中学德育论文 篇3: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意义逐渐加重,在文章中首先对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其次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德育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此外道德教育与语文教材内容也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最后提出了三方面的德育渗透措施。

关鍵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品德对一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将德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仅仅能够让小学生更好的接受课本上所传授的知识,也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并未推动社会主义健康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然而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的学校过度的追求学生的升学率,从而降低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上出现了部分“高分低能儿”,此外由于小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此加强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语文教学则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前沿阵地。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有较早的体现。如古人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究其本质,其所传递的就是一种德育思想。又如孔子所提倡的“知学、好学、乐学”,其所传递的同样是一种德育教育,通过这些让小学生明白做人以及学习的道理,从而逐渐培养其道德品格。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使我国传统文化不断的继承与发展。

(二)健全小学生人格并满足社会道德的需要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由于小学生对道德情感的认知处于一个懵懂的时期,其并不能够准确地对道德情感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认为其主要是一个评价他人行为的规范,因此其并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德育教育未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思想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仅仅能够使小学生心中的道德种子发芽,不断健全完善自身人格,也能够使小学生明辨生活中的善恶是非,从而促进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此外,将道德教育纳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了社会较大的关注与重视,只有不断提升并树立小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有助于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优势

此外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其侧重于沟通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正是由于语文学科的这一特质,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能够更好地被小学生接受。此外,从教学方式上来讲,语文教学本身其所选用的就是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通过长期渐进的熏陶不断影响学生,而人的道德观念的培养也如此,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在教学方式上有着共性。然而由于受到应试考试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德育教育,从而埋没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功能,从而没有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健康的成长。与此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之前,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行忽视了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加强了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展开,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德育观念淡薄

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随之产生了一定的改变,对德育观念有了一定的重视程度,然而仍有部分教师坚持传统的重分轻德教学观念。也正是由于部分教师存在着这样的教学观念,从而使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挖掘语文教学内容,也不能够将所讲的教学内容与当前社会道德观念进行有机地结合进行教学。此外,还有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了道德教育,然而由于其自身德育观念薄弱,其往往采用走马观花的形式,在德育教学中显得过于形式化,未能够小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从而无法让小学生吸收道德教育的精华。以上两种教学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不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二)道德教育与语文教材脱节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的重视小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教材内容,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刻板的向学生灌输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考点内容,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本中的部分内容与社会的实际发展脱节,其所蕴含的的思想也与之脱节,继续刻板的灌输教材内容不仅仅不能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甚者违背社会发展需求。此外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教师为了节约备课时间,在教学中讲授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道德案例内容,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为树立小学生正确的道德观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这样并不能够让小学生有效地将所学的德育内容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从而加大了小学生的理解难度。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一)以情动人,体现人文关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大棒教育”、“戒尺教育”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教育方式,现代的教育方式更加地倾向于人文关怀,正如“以情动人胜过以声动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的不规范行为举止采用开导的方式能够更好的让小学生接受,从而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生活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积极运用教材中的素材对小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的道德观。例如在讲《金色的草地》课文时,通过引导让学生懂得大自然的美,并使学生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优良品德。

(二)主题活动,用环境熏陶

良好的主题活动不仅仅能够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提供切口,也能够让小学生在特定的德育教育环境中快速的吸收品德素质。例如在讲解《一面五星红旗》这一课时,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通过影音、图片等资料让小学生了解到祖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五星红旗背后有多少革命先烈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从而使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三)发挥社会实践无言的教育的作用

将道德素质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让小学生不仅仅掌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也要讲其运用到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从而将其转化成自身的知识财富。也正是由于德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这一终极目标,使实践成为了检验小学生德育教育效果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这一无声的教育让小学生切身实际的感受课本中学习的知识,并不断磨练其自身的意志品质。如,让小学生参加到工厂工作,使其能够亲身感受到工人的艰辛,不仅仅培养了小学生动手能力,也磨练了其吃苦耐劳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高述佳.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途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

[2]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

[3]宗爱芳.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德育渗透研究——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J].教育参考,2019(02).

[4]陈璐璐.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8(22).

作者:俞琳

上一篇:感恩教育与德育管理论文下一篇:新时期农村高中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