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地区旅游文化论文

2022-04-20

[摘要]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具有振奋民族精神、培养良好道德素质、树立创新意识、推进现代文化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作用;同时,也产生民族传统文化断裂现象、消散与外来文化的被动拿来、缺乏保护、人才缺乏,发展能力弱化等不利影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落后地区旅游文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落后地区旅游文化论文 篇1:

西部地区发展民营文化产业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 要:我国西部地区作为文化资源的富集区,近些年民营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但受西部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制定并完善鼓励和扶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多渠道全方位进行融资,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文化产品品牌,发展新兴业态的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推动西部民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产业;“西部特色”;文化产品;后发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文化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正在逐年上升,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在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参与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迅速。根据有关数据,目前在国家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就业人数占到2/3,表明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成了亮点和突破口,大批民营企业、数百亿民间资本投身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日趋繁荣兴盛。在此背景下,探讨我国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对进一步加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部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宝贵的文化价值。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积极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独具西部特色的文化产业,给西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动力。特别是近几年,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规定,为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进一步降低了门槛、提供了保障,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政策推动了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产业加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产业虽得到长足发展,但从总体来看,受西部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市场体制、国家政策及企业自身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企业数偏少,产值以国有企业为主,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条短,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结构单一。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企业的业务主要是图书报刊、印刷包装、文艺演出、文化艺术培训、美术品推介、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类型,而互联网、文化娱乐服务、动漫、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比重偏小。如西部民营文化企业大都注重利用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来发展文化产业,并且与旅游业形成互动。这种资源型文化产业,其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文化产业通常就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而其它文化产业门类的市场竞争力则较弱。缺乏产业链形态的经营,收入来源少。

2.规模较小。西部民营文化企业规模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企业网络和系统集成还未充分实现,上下游产业缺乏产业配套与协作,相关辅助机构和服务组织不完善,难以形成互补性强的产业链。企业一般缺乏长远的规划,各自为战,布局分散,无法发挥集群效应,龙头企业、集团较少。企业个数多、无名的更多,知名品牌屈指可数。如陕西省汉中市有印刷企业103户,但因为不能够集约经营,在全国全省都缺乏竞争力;网吧企业451户(终端约35000个),在数量上位居全省第二位,但因为不能够集约经营,未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创造更大的效益,束缚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加大了管理的成本。

3.地区发展不均衡,总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从西部民营文化企业的数量、规模以及产业链的完整程度、产业经济及社会效益来看,重庆、四川、陕西、广西民营文化企业相对数量和类型多、规模较大,产业链的完整程度也较好。宁夏、内蒙古、云南和贵州次之,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民营文化产业则刚刚起步,民营文化产业数量很少,在规模和集聚度方面也较为落后。总体来看,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产业从数量、规模、集聚程度等方面同东部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从整体上来看,普遍存在高新技术开发的水平不足,主要是引进的技术较多,自主开发的较少,缺少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高附加值和高回报的品牌文化产品。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产业由于过于依赖文化资源的优势,对科技的依附性较小,使得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停留在较低端的形态,制约了高新技术文化产业门类的发展,文化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错位发展和差异化竞争,这种状况也形成西部与东部发达地区民营文化产业最主要的差距。

5.缺乏积极有效、多渠道的筹资方式,以致吸纳民间资本能力不足,投融资主体和渠道单一。由于西部民营文化产业发展起点低,经营单位众多,金融介入文化产业的程度较低,尽管各金融机构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信贷规模总体偏小,金融服务严重滞后,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这也成为制约民营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瓶颈。

二、影響和制约西部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思想观念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对引导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布局中,大多数西部省区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总量和整体实力与东部地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许多西部的领导干部对待文化产业一味渴求中央拨款,只求“输血”,不谋“造血”。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仍然把文化建设归属于政府独家行为,难以接受文化产业的市场经济概念,多渠道发展西部文化产业的氛围尚未形成。而且相当一部分文化产业经营主体脱胎于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主要还是按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管理运作。机制上的不完善,也严重地阻碍了文化企业的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之当前西部文化产业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落后,以市场为目标,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考虑,还停留在朦胧状态,许多干部是用抓文化事业的行政运作模式去抓文化产业,实际上抑制了文化市场的发展。

2.鼓励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及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不完善。一是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导致管理不顺。主要是文化管理体制新框架不够成熟。旧机制惯性力量强大,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交叉,主管部门不明确。审批手续繁琐,各种认证资质手续多、收费高,有些行业的准入门槛太高。二是政府对民营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不大。现有的优惠政策针对性不强且力度不够。目前西部很多市县区尚没有一个主管部门对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业务指导、政策咨询。没有“主管单位”,也使数量多、体量小的民营文化企业难以形成聚合效应。三是长期以来民营企业面临的身份认同缺失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民营文化产业尚未享受到“国民待遇”。很多领域民营文化企业难以介入,民营文化企业在资质认定、证照办理及收费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还不能一视同仁。近年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操作的,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考虑较少。市场竞争的不公正既损害了广大民营文化企业的利益,也不利于整个文化市场活力的激发。

3.缺乏骨干企业支撑,导致产业集聚度以及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低,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聚集的要素是有核心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强劲的创新力。由于西部文化建设整体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和成长发育时期,一方面,本地投资能力有限,外来投资进入渠道不通畅,导致文化企业缺乏实力雄厚的核心企业;另一方面,文化企业本身进入市场门槛较低,且具有于投资小,风险高,短期效益难以显现等特征,因此,初期吸引的多为大量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市场淘汰率高,专业化及企业间协作程度低,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

4.融资难成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首先,民营文化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资金投向上,国家财政的资金主要投向国有企业,民营文化企业很难拿到国家的这方面资金;其次,中小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信贷筹集到足够资金。由于文化企业价值难以评估,缺乏抵押品以及其经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影响了银行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从而导致了银行对其放贷十分谨慎。再次,中小民营文化企业目前很难从资本市场筹集到资金。由于西部民营中小企业目前现状不具备上主板的条件,在新的形势下仅靠自我滚动式发展已很难满足企业的扩张需求。更多小企业处在艰难生存的状态,银行的大门基本不向他们敞开。以上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产业一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急需大量资金支持,而另一方面金融业介入的动力不足,文化企业融资难的困境。由此严重限制了民营企业文化产品的生产开发与销售,许多企业即便有很好的创意和想法,但因缺少资金而无法实现。

5.高层次人才紧缺,员工流动性大,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制约了企业做强、做大。西部各类发展文化产业上的高端人才与发达地区相比呈现出较低的态势,尤其缺乏民营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领军人物,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制约西部民营文化产业落后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纵观世界,美国和欧盟国家的文化产业之所以较为发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注重对文化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用专业人才来支撑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美、日、韩等国的文化产业繁荣,可以归纳为一整套围绕着文化产品的策划、生产、传播、消费而建构起来的工业化、商业化运作体系的形成。在这个体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人才:创意人员、制作人员、经纪人、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等,每一种人才都有其特殊的培养方式。而在经济欠发达的我国西部,不少应届毕业生进入民营文化企业工作后都不愿意久留,情愿多次考公务员或想方设法到政府部门工作。一方面由于当前社会制度、体制改革不到位,人们在择业上存在严重的“重国有轻民营”思想;另一方面,由于民营文化企业自身不足,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薪金轻保障的短视和偏颇,使得高层次人才不愿留下,流失严重,导致企业创新的能力和发展的拉动力不足。加之民营文化企业多是家族企业,实行的是家长式管理模式,企业主既是资产的拥有者,又是资产经营者,局限性和随意性较强,也阻碍了企业做大、做强。

6.西部文化市场发育不完善影响制约了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不够发达,使得文化要素市场的发展更为滞后,例如,资金市场、设施市场、人才劳务市场、中介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急需建设和发展。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限制了西部地区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没有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发展,其他文化要素市场的发展就没有基础和依据;反之,文化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又制约着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发展,两者之间的不平衡性,必然造成各文化市场门类相互制约的局面。特别是文化要素市场中的资本市场是现代文化市场的核心,在这一点上,东部发达地区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就得益于市场化的程度高,资本市场在文化产业中所发挥了突出作用,尤其是民营资本非常活跃。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市场机制不完善,严重地阻碍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

三、推动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已成为支撑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根本软实力。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更加蓬勃的发展时期。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全面提速阶段,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从经济边缘走向经济中心,从配角向主角转变。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引导和促进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尽快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根据我国西部地区现状,这里就促进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制定并完善鼓励和扶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其提供可靠保障。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具备政策、资金、资源、人才、创意、五大要素。其中,政策、资源、资金三大要素需要政府来调控。目前,发达地区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角逐文化产业,得益于中央、地方的好政策,得益于改革和创新。此外,民营文化企业较其他成熟行业和国有文化企业起步较晚,其发展除了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环境等因素外,依然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西部地区应尽快出台与中、省关于鼓励和扶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相配套的政策,为本地民营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尽可能的优惠,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一是继续加大西部地区文化体制改革力度,把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规划。借鉴东部地区经验,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等途径,引入具有资金、机制优势的民营企业,推动国有文化单位体制机制创新。二是对民营文化企业与国有文化企业要一视同仁,让民营文化企业享受和国有文化单位一样的待遇的政策。进一步废除限制民营文化企业市场准入的附加条件,研究制定针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激励政策,完善民营文化产业服务管理机制,推动民营文化企业在资质认定、项目审批、政府服务、土地使用、规费减免、财政扶持、投资融资及从业人员职称评定、成果评奖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一视同仁。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参与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设施,投资民营演艺、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文化会展、创意设计等行业和领域。三是建立专门的民营文化产业指导部门, 坚持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同时也随时帮助民营文化企业解决各种出现的问题,促进行业有序良性发展。建立民营文化产业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规范引导行业自我发展,促进行业、企业自律,维护行业整体利益,维护企业自身利益,实现资源信息共享,达到共赢。四是扶持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按照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思路,努力搭建产业平台,以基地园区的形式吸引民营文化企业集聚发展。要注意借鉴东部发达地区经验,如在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基地、西湖区数字娱乐产业园和LOFT49创意产业基地等,已吸纳100多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现在,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资资金更多了,但也更应科学合理地分配扶持资金,而不宜简单的以国企、民企来划分扶持标准。西部地方政府应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打破固有思维模式,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筹资机制和多渠道投入机制。理顺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的资本重组。一是政府直接给予补贴或奖励。资金支持对于民营文化企业来说是最直接的鼓励方式,国家级和各省都有一定的相关政策,但存在额度小、申请难的现实困难。因此西部地方政府除了直接给予补贴或奖励之外,可开发更多的资金支持形式:设立民营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加大扶持力度。还可将民营文化企业所得税地方分得部分,设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重点民营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项目。除了由政府的固定投入外,还可吸引那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个人、企业投资入股。通过投资参股、贷款贴息,或组织各种产品的市场开拓、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展览会等活动,以市场化方式扶持文化企业发展;要运用政策性贷款扶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每年由政府安排的政策性贷款(低息贷款、贴息贷款),将一定比例用于扶持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捐助机构、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民间资本投资符合国家重点扶持方向的文化行业门类和领域,可通过项目补助、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绩效奖励等方式给予资金扶持。二是通过金融手段使民营文化企业获得支持。针对民营文化企业贷款难问题,建立并推广无形资产评估和抵押办法。由于文化企业具有固定资产少、以无形资产为主的资产结构轻型化特点,缺乏土地、房产等约定俗成的抵押物,因而各银行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拓宽贷款抵押范围,引入知识产权、版权、收费权等新型抵押物,尝试开办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版权抵押贷款、电影电视制作权抵押贷款、收费权抵押贷款等新的贷款品种;要支持民营文化企业通过信贷、信托、基金、债券等金融工具融资,切实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的现实问题。根据文化企业的自身条件和需求情况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于规模大、效益好、管理规范的大型文化企业,应积极申请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对于高科技中小文化企业,可通过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对于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的文化企业,可通过与上市公司的合作,采用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方式,达到“捆绑上市”或“借壳上市”的目的。目前,私募债券因其信用风险相对较小、收益优势明显,可以成为西部民营文化企业的全新尝试。当然,文化企业在发行私募债券过程中,需要做一些自我评估,从自身行业、资产结构、资本结构、财务风险等角度控制;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服务手段,设计针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产品;加大信贷投入,同时降低准入门槛,制定激励政策,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多元化融资格局。鼓励区域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建立文化产业产权交易平台,特别是对重大民营文化产业项目的新建和改扩建等确需调整土地规划的,应按程序依法调整。三是借鉴东部地区经验,组建民营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形成一批竞争力强、具有高成长性的旗舰企业集团。同时要有计划地实施一批集群化、集约化、园区化、专业化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打造民营文化产业集聚园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3.大力培训和引进人才,增强西部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越发彰显人才的优势,人才的引进是保障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每件文化产品的诞生,都倾注和凝聚着文化艺术人才的心智和灵感。因此保障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长效发展,人才是关键。针对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产业人才严重不足的现实,一是加大力度宣传民营文化企业,提高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让更多的有知识的年轻人愿意进入民营文化企业,发挥所学专业与聪明才智。政府、企业、学校必须加强联合,有目的地为企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二是对民营文化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他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道德观。文化本身是精神性的,要求文化企业也必须要有使命感、责任感,肩负传播真善美的责任,不能唯利是图。要教育我们的民营企业家自觉地把国家建设、国家需要纳入到自己的思考范围,把企业的责任和国家的价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成果去改变人们对民企不信任的传统观念,让政府和社会接纳和认可民营企业对国家不仅是经济而且政治上有巨大的支持作用。三是建立完善民营文化产业人才保障机制,政府应出台专项政策、法规,营造宽松环境,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对民营文化企业人才培养、专家选拔、职称评定等方面应与国有文化企业人员一视同仁。四是民营文化企业自身也应对员工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引进选拔高素质人才,实行“人才立企、人才兴企”战略。破解“用工难,留人难”的老大难问题,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条件留人”吸纳大批优秀人才,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可持续发展。

4.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文化产品品牌。西部欠发达地区虽然产业基础薄弱,但文化资源丰厚,在发展道路上,不能简单模仿,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研究文化产业特点,真正探索出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道。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要抓住市场机遇,西部不能重复东部地区的文化产品,必须充分凸显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一是挖掘特色,勇于创新。相对于传统产业,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是智慧产业,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文化生产力是更高级的生产力。现实中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如果仅仅卖产品,没有创新,做传统领域,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那么很难有大的发展。因此,西部民营文化企业应紧扣创新的理念,着力提升低能耗、高附加值和智力密集型的文化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发掘好西部人文底蕴积淀深厚的特色,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市场。二是要在创新中形成品牌。品牌就是旗帜,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文化是西部产业文化的重要发展和积极培养的目标,在当下国内有名文化产业品牌中,云南涌现出《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等优秀文化精萃,让国人了解了西部文化,甚至于走出国门,让西部文化在海外赢得关注和市场份额,大大地拓展了相关的产业链,也打响了西部的文化产业的品牌。所以,西部地方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的文化企业、获得省级质量管理奖的文化企业,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力争把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加工,将文化旅游、包装印刷、艺术培训、书画交易收藏、文艺演出打造成西部文化产品品牌。

5.发展新兴业态文化产业,发挥后发优势。西部民营文化企业普遍融资难,但融资难的核心是广大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小,如果利润空间大,融资就不会太难。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市场由不同的消费者构成,而不同的消费者存在需求上的差异。文化需求有着不同的消费群体,既有想到国家音乐馆去欣赏高雅艺术的消费群体,又有愿意欣赏东北二人转的平民消费群体,所以发展文化产业要走多元化道路,文化产业才能遍地开花。如前所述,西部地区民营文化企业结构单一,像互联网、文化娱乐服务、动漫、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比重偏小。现在若不及时转型,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利润空间就很难提高。例如,随着广电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载体等广电产业发展迅速,业态丰富,主体多元,已成为广播影视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生力量。广播产业也必将带动技术研发、信息终端改造、终端生产等产业升级,极大带动消费市场发展。据悉,仅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产业的全面启动,就可带动上亿台手持电视终端的消费,拉动数百亿手持电视终端销售额增长。作为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广播电视产业对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和潜能。此外,研究还显示,1元的电影票房可带来超过10元的经济收益。2009年,电视剧资金投入50亿元,形成了近500多亿元的广告产值。影视动漫等内容产品的衍生产品和后产品开发,涉及到玩具制造、旅游、餐饮、服务、房地产开发、印刷出版、服装、物流、娱乐等各个产业门类,形成了产业链和产业群,带动效应尤为明显。所以,西部民营文化企业应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淘汰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业态的文化产业,拉长产业链和产业群,从而提升利润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陶君道.金融支持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甘

肃金融,2010,(5).

[2]常晔.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

刊,2009,(12).

[3]彭岚嘉,黄怀璞.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曹鲲,安俊美.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内蒙

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5]丹增.论我国西部文化产业的特色发展道路[J].文艺理

论与批评,2006,(1).

[责任编辑:黎 峰]

作者简介:侯晓丽(1968-),女,陕西勉县人,中共汉中市委党校科技处处长,经济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作者:侯晓丽

落后地区旅游文化论文 篇2:

双向互动: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

[摘要] 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具有振奋民族精神、培养良好道德素质、树立创新意识、推进现代文化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作用;同时,也产生民族传统文化断裂现象、消散与外来文化的被动拿来、缺乏保护、人才缺乏,发展能力弱化等不利影响。要利用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变迁促进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注意杜绝民族意识的狭隘性、保守性、利己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经济生产方式转型 文化变迁 影响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5.040

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作为一种现代化进程,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方式本身,还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和人的全面发展。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直接影响着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必然要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对社会整体和个体提出相应的要求。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就体现对文化经济的和谐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长远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即是要达到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进步、社会安定、人与自然生息相融的良性互动的局面,文化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民族意识的调控和引导而得以实现。民族意识是人们在族际交往中形成的关于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的观念,它能唤起民族成员对民族利益的关注,并在处理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我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建立和谐健康的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发挥民族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对民族意识进行调控,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健康地发展,使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具有的推进作用

相对来说,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鲜明是西南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十分突出的。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众多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互相碰撞,互相融合,各族文化既有差异又有统一,形成了多样性的地域特点;由于地处内陆边疆或是偏僻山野,加之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西南民族地区相对发达的汉族地区来说是较为落后封闭的,民族文化保留着某些原始生态性,特色独具,多姿多彩。可以说,拥有悠久历史、多元文化、美丽山水和奇特民风民情,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宝贵文化资源,应当加以保护、传承和开发。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凝聚力,而且能够为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民族文化中团结爱国的意识,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来提供保障。只有建立一个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物质文明,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以民主法制为核心的政治文明的社会环境,现代化才能得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振奋民族精神,是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元素。民族问题是国际政治的一大热点。胡锦涛2006年5月27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1]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保证,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振奋民族精神,为我国的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是推进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的重要文化保障。民族精神往往就孕育在民族文化当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就集中体现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民族文化当中有许多对民族团结、同舟共济的要求和规范,并在千百年代代传承中根扎在人民心中。中华民族文化蕴涵的共同之处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各个少数民族则又有各自的追求和特点。由于西南民族地区大都地处偏远,经济社会落后,很多民族还保留着原始的宗教信仰,或者守护着古朴的民俗文化,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有的全民族信仰一种宗教,学习和遵守共同的教义,认同共同的价值观。由宗教文化所产生的认同心理是很强烈的,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是巨大的。西南民族地区的回族所信仰的伊斯兰教,在历史上就对回族民族文化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回族教坊组织把分散的穆斯林集结在清真寺周围居住,规范他们的宗教生活,伊斯兰教“穆斯林皆兄弟”的信条促进了回族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除宗教文化产生的巨大威力外,世俗文化的力量也不容小视。民族的节庆文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不同内容的节庆用不同的方式将人们召集在一起,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种思想感情或美好愿望,在情感上将人们团结起来,增强民族凝聚力。瑶族的盘王节以祭祀先祖盘王为核心,集中整个族群,通过怀念祖先来强化族群意识。

文化对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它可以凝聚人心,传递社会共识,汇聚民族信念。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就是推进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发展,对整体和个人都是一种积极的思想教育。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历史传统和新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形成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氛围。因此,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倡导各民族各阶层团结和睦、平等互助、共同发展,从而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2、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道德观念,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提供一种良好的精神支撑力。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某些不良影响,某些领域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经济活动中掺假制假、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偷税漏税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腐蚀人们的灵魂,污染社会空气,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已经成为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挖掘优秀的道德因素,加以现代的整合,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也蕴含在传统文化当中。坚持继承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也成为促进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紧迫需要。

西南民族地区许多少数民族十分注重集体主义的原则和诚实守信的行为方式,对传统道德的教育和传承十分重视,常常借助几千年传袭的民间习俗、故事传说、歌谣等形式,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给族民注入尊老爱幼、互谦互让、家庭和睦等美德思想,引导人们要勤劳、勇敢、诚实、善良,不撒谎、不作恶。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幅壮锦》的传说就是歌颂劳动创造幸福生活,面对艰难困苦不退缩的民族精神,傈僳族故事《找金子》、彝族古歌《猴子变成人》等亦是如此。彝族故事《智慧果》则颂扬智慧、鄙视愚昧。少数民族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我们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中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反对愚昧的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是可以承接和发展的。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热情、好客、豪爽民族性格特质以及诚实、守信的风俗,也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建设的良好基础。这些特质同样是当今吸引经济文化交流的潜在资本。西南民族地区在与外来经济文化的交流中,也能不断促进经济建设、提升自己的文明程度。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大力推动民族文化中的道德建设,加快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道德建设,从而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在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创造精神。民族文化往往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熔铸了历史,创造着未来,显示着创造精神。一种文化没有了创新与发展,其结果是必然消亡的。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一个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高低同样关联着一个民族前途的问题。要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就惟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促进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保持着千百年来形成的原始的天人合一、以伦理常情为中心的文化结构,向来被看作是是处在封闭自然状态、落后生产方式下保守僵滞的文化结构。但这种精神传统的稳定性、封闭性是相对而言的,其中的具体内容则无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着,在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不断丰富着。

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发展进程中多维文化的交汇历史。西南民族地区是地中海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中国中原文化等世界四大文化衔接的中间地带,在多种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样性格局与开放性体系,散发着独特魅力。与外界的相对隔绝使他们保留了纯净的人文价值,与外界的交往又促使文化的更新,这是少数民族文化独特的创新性表现。他们崇尚自然、注重人伦的理念,在今天重新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为现代文化和思维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价值。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也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发展创新,不断地适应新的时代环境。他们的很多人生礼俗,保持了纯厚的人文价值,又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变迁,那些繁文缛节和劳民伤财的行为在现代文明程度的提升中不断地被变更、淘汰,并不断融入时代意义。比如,传统地人生礼仪中的成年礼已经发展为现代的成人宣誓仪式,成为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主人翁意识的培养的有效形式。

民族文化的创新精神发展了民族文化本身,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整个民族,使一个民族能在时代的大潮中立稳脚跟,使一个民族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从而有助于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良性推进。我们要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立足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从丰富多姿的西南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创造精神,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开拓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使民族文化历久弥新、充满生机。从文化观念的创新到行为的创新,使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充实,社会的进步也由此成为了可能,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也更为稳健。

4、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适度开发,有利于推进现代文化经济建设,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增加一种新的经济方式。民族文化是西南民族地区的特色资源。我国大多数的少数民族生活在西南民族地区,他们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服装、饮食等的民族文化要素,配合西南地区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物产,使西南民族地区散发着迷人的文化魅力。民族文化在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发利用,走产业化的道路。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发挥社会效应,是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赢”产业。文化产业化是文化产业的行业或部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化、最大化,用现代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运作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通过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扩大市场占有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文化产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热点。首先表现在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兴盛。世人眼中神奇的西藏布达拉宫、神秘的喇嘛教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广西侗族的吊脚楼、风雨桥让众多游客走进了大山,民族风情游在旅游产业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其次是民族文化演出业的起步和快速发展。西南民族地区盛产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如纳西族东巴艺术、壮族山歌、苗族芦笙舞等民族艺术,近年来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走上了艺术舞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也创造了颇为丰厚的经济效益。第三是民族文化特色产品得到了长足发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民族艺术品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些文化商品依托民族文化尝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甜头。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是一个苗族村寨,石桥村古法作坊造纸艺术,起源于唐朝中期,保留着原始的家庭作坊生产方式,传统工艺世代相传,是目前保存完好的造纸“活化石”,以造纸为生的农户高达40余户,是名副其实的造纸村,近年来每年销售收入约50万元,生产的金丝、麻丝、压平、云龙、花草、凹凸、皱褶、超薄等八大系列近200款古法彩色手工纸远销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西欧、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被制作成贺卡、手提包、店面装饰纸等产品,很受欢迎。由于石桥村古法手工造纸工艺古老,工序繁多且彩色纸与众不同,观赏性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项目来规划,也具有发展前景。按旅游接待和销售计,彩色纸每天可收入150元,一年可收入45000元,加上一年15万元的订单销售,光彩色纸一项可收入20万元。白皮纸生产每年可增加收入367.9万元,若开展对彩色纸工艺品的研究开发,提高它的附加值,可增加收入近百万元,两项之和可达500万元左右;年旅游接待量为1万人,平均每人按100元计,可达100万元。可见,民族文化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中,不仅“搭台”而且“唱戏”,为经济服务的同时树立了文化品牌,获得了经济效益。

5、民族传统文化蕴涵的生态意识,有助于在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贯彻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是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和可持续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的根本战略选择,也是发展中国家急待解决的发展问题。实现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既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保证,也需要较高的人口素质作支撑。对于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来说,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必须实施可持续性发展,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进行科学保护和开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西南民族地区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对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态度十分明显,包含着朴素的自然生存环境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在采集业中,许多民族通过把握季节、轮换地点的轮耕方式来保证自然资源的再生产,如傣族柴林的轮换砍伐,能保持林木的持续生长,柴火资源不会枯竭;在渔业生产中,一些民族禁止使用小网眼的鱼网进行捕捞作业。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细节恰恰是民族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反过来又为人民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自然食粮。

民族文化生态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民族文化生态不是一种简单的封闭式的行为,应逐步调整民族文化对现代文明的适应能力,运用现代的运营和管理观念来运作,让民族文化的生态在保护的同时得到很好的建设和发展,既不失掉原有的文化要素,又能够适应时代的进步。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给民族文化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典范。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与原始宗教东巴教相依托,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的东巴象形文字1400 多个单字,被誉为活着的象形文字。在文化经济开发过程中,纳西人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建立了东巴文化研究所,翻译东巴经,对东巴古文化进行诠释和整理,制作特色工艺品推向市场,开发东巴文化旅游,成为世界文化旅游的一条热线。实践证明,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既能为人文精神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也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独特的文化资源。

(二)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历史上几千年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交往有限等生存方式的制约,加上建国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束缚、行政严格控制、生活方式简单的影响,形成了占主导倾向的传统的保守的社会文化,表现为坐井观天、惟我独尊、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等观念行为,构成经济发展状况滞缓的主要原因。西南民族地区更是长期处于欠发展状态,除了土地分散,人口众多,民族成分复杂,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外,传统文化的不利因素的阻碍作用也很突出。主要为人口出生率高,教育科技落后,技术落后人才缺乏。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统计,2000年西南民族地区的文盲、半文盲率为2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个百分点。[2]这些不利因素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抵消、抵触和阻碍的影响,由经济教育落后状况所带来的落后文化观念的不良影响,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1、惰性文化观念,不思进取,缺乏经济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存在一种安贫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某些少数民族群众长期生产生活于偏僻落后的地方,习惯于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产生了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的幸福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小农本位、重农轻商的经济观,“等、靠、要”的度日观,畏难怕险、墨守成规的工作观,喝酒赌博、事鬼迷性的娱乐观等等。这种惰性文化使人耽于封闭保守,不思吸收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压抑了创新能力。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自足求同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人的主体性丧失,失去自律,更无自觉性。这种浑浑噩噩的惰性文化,对自身缺乏认识,不能激发自身所蕴藏的创造力,缺少进行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内在动力。

2、文化的非理性意识,缺乏市场经营思想,不利于现代经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一种不重生产、藐视商业开发、只重原始消费的自足行为。西南民族地区在历史上由于商品经济关系欠发达,缺乏“经济人”的理性观念和行为方式。对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所做的社会调查表明,有的民族地区相当多的家庭用于宗教活动的开支远远大于子女教育的开支,有的地区政府发了补助款、救济款以及其它名目的款项,受援者不是把钱用在生产经营活动上,而是拿去打酒喝,喝完吃光后再等政府补助等等,广西南丹白裤瑶地区的某些瑶族群众、都安七百弄的部分壮族瑶族群众在八十年代前这种现象比较多。据调查,广西百色田林县浪平乡的清明节祭祖活动“谢坟”长达3天—10天,其间请来当地一二十名“魔公”做道场、还愿等,耗时的同时还要耗费巨资。做一场道场,最长可以连续做10天,至少耗资1.2万元。这类观念和行为,如果不加以改造转变,现代经济活动就没有滋生、成长的土壤,人的主体性难以进行自我生产、自我更新,不利于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推行。

3、文化的孤岛现象,与外界缺乏交流,不愿发展创新。生存环境的闭塞,容易产生与外隔离,自我封闭,狭隘自大的意识。由于西南民族地区地形偏远复杂、流动性差,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缺乏交流与通融,历史上就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文化孤岛”。由于存在与外界的交通、技术和文化的屏障,文化生产的自成体系、自我发育,就形成了与外界社会几乎隔离的自我运行机制。这些历史传统现象至今还在一些地区延续下来,仍然形成封闭性和保守性的认识,他们安于贫困,视野狭窄、见识短线、思路不畅、因循旧例,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表面上看,这种文化的排它与保守是对本民族的纯洁度的维护与捍卫,实际上却是源于对自身存在的独特性与局限性的无知,最终将导致民族文化生命力的萎缩与枯竭,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经济生产方式实现良好的转型。

在落后文化观念和保守行为的影响下,在西南民族地区在现代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

1、民族传统文化出现断裂现象。落后封闭状态下的文化是脆弱的。由于市场文化、外国文化、异族文化的侵入,民族民间文化的正常延续和发展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容易出现文化断裂,遭致消亡和毁灭的命运。主要表现为:(1)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断裂。学校的教育一律汉族化、优势化,没有民族文化的舞台,导致在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教育上失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2)语言与文学断裂。由于大多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而学习使用的都是汉字,造成民族语言的衰退消失,带来很多先民的生产经验的失传;(3)高层文化与低层文化的断裂。外来文化成为高层文化,虽然是新的思想观念,但缺乏传统文化素养,远离民族风格特点,因此在人民群众中起不到传播的作用。(4)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这种现象将造成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不能可持续发展。

2、民族文化的消散与外来文化的被动拿来。出于对落后贫穷的耻辱感而遗弃自己民族的传统,甚至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而对外来文化缺乏一种批判的理性态度,全盘吸收,盲目仿造外来的颓废文化,盛行商品消费的“享乐主义”、“道德娱乐化”,甚至出现道德沦丧的现象,现在某些经济尚不发展的民族地区娱乐歌厅、酒店遍布,“小姐”四处行走,“笑贫不笑娼”;有人为了获得一己私利,不惜造假制假,多次出现假酒害死人的事件;为眼前暂时的经济效益,引进被淘汰技术设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不良现象,使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失去良好的文化环境的支持。

3、民族传统文化缺乏保护,造成文物外流现象。对本土文化自轻自贱,没有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更没有采取措施保护和抢救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致使民族文化大量外流,变成别人的文化珍品。据民族服饰专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介绍,贵州黔东南苗族服饰原来有130多种款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珍品。但是,我们没有很好认识这块“富矿”的价值,没有采取措施保护和开发,却被外国人采取“低价收购、高价卖出”的手法,进行无序开发,造成了黔东南苗族服饰的严重流失。法国巴黎一家私立民俗博物馆已收藏了180多套苗族服饰。其中,黔东南的传统苗族服饰108套,极具文物价值的月亮山地区祭祀服“百鸟衣”就有15套,超过了贵州省自己的收藏。据介绍,贵州月亮山地区的祭祀服“百鸟衣”是一种极具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民族服饰,至今月亮山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套“百鸟衣”已有300多年历史,如不采取措施,这套祭祀服有可能会被流到国外,将给民族文化和民族文物造成一项无可挽回的损失。[3]

4、民族文化素质低、人才缺乏,发展能力弱化。中国政府一直对少数民族采取一系列经济优惠照顾政策,在财力、人力、物力上对少数民族进行了必要的扶持,号召发达地区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等不发达地区,结成了对口支援关系,努力缩小民族间及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差距。但是,由于西南民族地区教育状况还很落后,少数民族人口的整体文化整体素质较低,相对于人口基数的人力资本存量不足,而且流失严重,更缺少创新型人才,少数民族干部的宏观管理调控能力弱化,所以,很多民族政策没有得到充分执行,形同虚设,更谈不上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国家提供的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资金、发展资金、补助费、财政定额补贴等多项专用资金,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开发程度低,甚至被瓜分、挪用、侵占;少数民族适龄儿童辍学率高,除了贫困原因,也与不重视教育的风气有关。这些现象,不利于民族地区发展能力的建设,影响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面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在由以农业为主转到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经济生产方式的过程中,我们应发挥民族文化在凝聚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作用,引导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一方面要利用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变迁以适应现代化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注意杜绝民族意识的狭隘性、保守性、利己性所带来的阻滞或破坏民族正常交往与发展的消极影响。

基金项目

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06BZX022)"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变迁”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新华网,2005年05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5-05/27/content_3012553.htm。

[2]姜瑛、李荣,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学术探索,2000年5期

[3]周芙蓉,文化遗产流失让人泣血 百年后研究苗服到国外[N],新华网,2005年12月29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5-12/29/content_3975814.htm。

作者简介

何颖,广西区党校文史部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文化产业,会展与旅游。

作者:何颖

落后地区旅游文化论文 篇3:

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概念释义、问题归因与实现路径

摘  要: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动态的、相对的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其核心是学前儿童的公平发展。我国区域学前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主要由自然环境、财政投入、师资队伍、利益阶层、社会结构、自主发展等六个方面造成。实现我国区域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宏观策略上,必须由单纯的“输血”模式向“造血”模式转变;在具体方法上,必须加强对落后地区的资助,缩小区域师资队伍之间的差距,强化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监管,推广免费的幼儿园义务教育,努力解决深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充分挖掘落后地区的自主发展能力。

关键词: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开端,是其他教育阶段的基础,区域学前教育是否均衡发展,关系到不同区域的学前儿童能否在教育的起点上接受到公平的教育,对学前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对区域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高度重视,并把其视为一项影响深远的公益事业,以此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近几年,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先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中强调,要对民族地区、落后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给予政策性扶持,逐步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之间的差距,因此,我国区域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东西部学前教育、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仍然很大,部分区域之间甚至呈现扩大化的趋势。当前,在学前教育大发展的国际背景下,如何进一步缩小我国区域学前教育之间的差距,提高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让各区域、各民族学前儿童均能享受到优质、公平的学前教育,已成为一项意义重大而又迫在眉睫的民生工程。

一、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释义

所谓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外界的帮扶和落后地区的自主发展,使不同区域、同一层次的学前儿童、学前教育工作者、学前教育机构等,均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利和发展机会,让不同区域的学前教育保持高位的、相对平衡的发展。“区域”一词具有多重含义,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具有很大的差异:从国家的视角来看,是指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或各行政省之间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从一个省的视角来看,是指该省域内各市、县、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以此类推,可以延伸到市、县、乡的视角);从民族的视角来看,是指各民族之间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从城乡的视角来看,是指城市和乡村之间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1. 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学前儿童的公平发展

学前教育是培养学前儿童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工程,是促使学前儿童从“生物性”的人,逐渐成为“社会性”的人的必要途径,是帮助他们成人、成才的重要条件。学前教育的本真是如何呵护儿童、发展儿童、完善儿童,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前儿童,其根本宗旨和终极关怀是学前儿童的发展。但是,在传统的发展观念中,衡量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是外在化的“物质”,所谓的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让不同区域的学前教育在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教具、玩具等资源的配置上达到均衡。在这种“物性”发展观的指引下,区域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逐渐被物质化、工具化,逐渐遮蔽了学前儿童的存在,学前教育也渐渐偏离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学前教育应当是人的教育,应该基于人性,立于学前儿童,并成于学前儿童,这才是学前教育的永恒追求。因此,区域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并不是简单地让各区域的学前教育在资源配置上达到平衡,它归根结底要落脚到学前儿童的公平发展上,其核心和实质是让不同区域的学前儿童享有公平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在学前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上均得到公平的发展。

2. 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

有人把区域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等同于“削峰填谷”式的平均发展,主张把好的幼儿园与一般的幼儿园拉平,取消一切诸如“重点幼儿园”、“示范幼儿园”之类的竞争制度,从而使所有的幼儿园取得一样的发展。这种低水平的平均主义发展观,不仅压抑了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助长了一部分人的散漫与惰性,而且降低了均衡发展的标准,严重偏离了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本文所指的均衡发展是高位的、相对平衡的发展,它不刻意追求学前教育发展的绝对平等,旨在谋求每一个学前儿童均应享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以及学前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它以人本主义理念为指导,坚持统筹兼顾,不仅统筹学前教育内部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平衡,也兼顾“物性”发展和“人性”发展的平衡,绝不是一刀切、整齐划一的平均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生动体现。根据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缩小区域学前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依靠平均发展、同等推进的策略是行不通的,均衡发展才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应当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 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动态的、相对的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的,如果事物的发展始终处在同一水平线上静止不动或停滞不前,这种发展要么是低水平的发展,要么根本就没有发展。绝对的高水平均衡发展也是一种静态的发展,但在生产力发展有限的今天是不可能实现的。均衡发展既不是低水平的、重复性的发展,也不是静止的、停滞不前的发展,而是在不同时期不断调整、螺旋上升的动态发展。落后地区的学前教育需要发展,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也需要发展,绝不能用平均主义的思想削弱或限制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而应在均衡发展观的指引下,让落后地区的学前教育在发达地区的带领和帮助下,通过双方的交流、合作进而实现高水平的平衡发展。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它是通过学前教育内部各组成元素之间,以及学前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运动,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演进,从而在动态发展中实现相对的生态平衡。区域学前教育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诉求,当它实现了一定的均衡后,又会产生新的不均衡,总是在“不均衡—相对均衡—不均衡—相对均衡”的周期内,不断螺旋式上升并循环发展  [1 ]。

二、我国区域学前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问题归因

1.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4个省级行政区,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以及各行政区之间,由于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文化习俗、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各地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也参差不齐,必然会造成区域学前教育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有些区域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学前教育的发展,例如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交通发达、资源富饶,比较适合幼儿园的建造,以及教师和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因而学前教育发展相对迅速、质量高;有些区域的自然环境则会限制甚至阻碍学前教育的发展,例如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多高原和荒漠,气候多变,灾害频繁,对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等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而学前教育的发展相对较慢且质量较低,有些地区的学前儿童随时有可能面临辍学甚至生命的危险。

2. 厚此薄彼的财政投入

我国是一个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国家,在2012年才首次突破GDP的4%,而学前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发展的弱势,被用于学前教育的经费长期以来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2~1.3%  [2 ]。但是,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长期受“东部优先发展”、“城市优先发展”思想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的学前教育一直处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财政投入也普遍高于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根据《中国教育经济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显示,在2011年全国各地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中,东部地区的财政投入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以北京市的财政投入最多,生均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为18 478.87元,而处在西部地区的广西省则最少,其生均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为1 958.74元,两者之间相差16 520.13元  [3 ]。西部地区和农村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不仅是当前解决我国区域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难题,也是长期困扰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3. 质量悬殊的师资队伍

幼儿园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和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4 ]。然而,在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中,却一直伴随着区域幼儿园师资队伍质量不均衡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众所周知,一所幼儿园能否吸引优秀毕业生的加盟,长久地留住幼儿园教师,并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幼儿园服务,与该幼儿园的工资待遇和生活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幼儿园的工资待遇越高,生活条件越优越,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反之则吸引力就越小。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很难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可观的工资收入,有些地区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也不适宜居住,不仅招聘新教师困难,而且也造成了部分已有优秀教师的流失。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较差、不稳定等问题,已成为落后地区学前教育发展难以摆脱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然而,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雄厚,工资待遇高,交通便利,生活条件优越,不仅能招聘到优秀的毕业生,而且吸引了大量中西部优秀幼儿园教师“孔雀东南飞”,这些地方集中了全中国大部分的优秀幼儿园教师,致使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幼儿园教师队伍之间的差距非常悬殊。

4. 极力阻挠的利益阶层

1953年6月,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为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着力办好一部分学校,原国家教委发布《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些中学和师范的意见》,拉开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重点学校政策的大幕  [5 ]。在其影响下,我国陆续建成了一批重点幼儿园和示范性幼儿园,它们几乎集中了某一区域最好的学前教育资源,不仅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等硬件,也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等软件。但是,重点幼儿园和示范性幼儿园的比例是非常小的,“物以稀为贵”,这些幼儿园的入园费要明显高于非重点、非示范幼儿园。一部分上层家庭凭借其经济基础或社会地位能够获得学前教育中的优质资源,而对于经济基础差和社会地位低的中下层家庭,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这些优质资源却相当困难。这样必然会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而上层家庭便是既得利益阶层。在日益竞争的社会背景下,既得利益阶层必定竭力保护现有的利益和特权不受损坏,众多上层家庭会自觉地结成利益集团,进而“抱团”并千方百计地阻挠对现有格局的变革。当前,既得利益阶层的极力阻挠已成为妨碍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这是很难在短期内根除的“顽疾”。

5. 根深蒂固的社会结构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刚从战争的硝烟中走出来,面对旧政权遗留下来的经济崩溃、物价暴涨、民生凋敝的破败局面,为加快经济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中央政府采取了一些“非常规”措施引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我国逐渐走上了一条“牺牲农村发展城市、牺牲西部发展东部、牺牲山区发展沿海”的道路,逐渐形成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社会结构  [6 ]。与往昔相比,尽管我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社会中的二元对立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亡,有些地方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导致了我国不同区域学前教育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在二元对立观念的渗透下,我国学前教育在顶层制度设计方面就存在着“东部优先发展”、“城市优先发展”的价值取向,东部地区的学前教育无论是在财政投入、资源配置,还是在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普遍好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

6. 有待提高的自主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而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起决定性作用。实现区域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对落后地区而言,依靠外界的帮扶非常重要,但学会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更为重要,只有依靠内部的驱动才能保持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从当前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很多落后地区由于过分依赖外界的帮扶和救济,逐渐产生了“等、要、靠”的发展惰性,自主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有些落后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对于丰富学前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这些地方却很少开发出有特色的学前教育模式。此外,有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以幼儿园教师为例,当其流动到落后地区幼儿园时,很多当地的幼儿园并没有充分挖掘他们的价值,也很少为他们的个人生活和专业发展构建配套的保障机制,有些幼儿园甚至限制外来优秀幼儿园教师教育能量的释放。

三、我国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

1. 宏观策略:从“输血”到“造血”

教育的发展是非线性的、复杂多变的,在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例如,当区域之间幼儿园的办学条件达到了相对均衡的状态时,“择园”现象反而有增无减。人们逐渐意识到,幼儿园仅有良好的园舍、教学设备、保健器材等硬件,其竞争力仍然是非常有限的,衡量一所幼儿园竞争力的关键是其师资队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等软件。落后地区的幼儿园硬件,可以通过外界的帮扶在短期内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但是其软件很难通过外援的方式在短期内实现,必须依靠自力更生方能实现。因此,实现落后地区学前教育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仅仅靠“输血”模式的救济并非长久之计,关键在于“造血”模式的自主发展。

所谓“输血”模式是指落后地区依靠外界输送的人、财、物,以及各级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从而使本地学前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的模式。长期以来,“输血”模式是我国帮扶落后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主导模式,为当地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输血”模式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输血”模式侧重于外在的物质和金钱输送,却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素养;部分学前教育工作者长期在“输血”模式的帮扶下,容易产生惰性心理,不利于激发和释放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等等。“输血”模式终究属于外部帮扶模式,当帮扶的力度减小或停止时,有些落后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立即会出现“返贫”的现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谓“造血”模式是指落后地区在外界的帮助下,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自主开发和利用本地学前教育资源,逐步摆脱落后,实现学前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模式。随着“输血”模式弊端的日益凸显,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从根本上解决落后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顽固”问题,必须由单纯的“输血”模式向“造血”模式转变。“输血”的目的是为了“造血”,但是外来的“输血”不能代替自身的“造血”,落后地区只有依靠自力更生学会“造血”,才能保障本地学前教育发展的连贯性和延续性,才能建立起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但是,从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落后地区仍然要以外界的帮扶为主,真正地实现完全自主的发展,从“输血”模式向“造血”模式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 具体方法:从“治标”到“治本”

(1)加强对落后地区的资助  首先,在政策的导向方面。中央政府要充分利用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例如,人事管理政策、资源配置政策、财政投入政策等)向落后地区倾斜,加大对落后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此外,还要借鉴法国的做法,明确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承担起设施、设备、师资、监督和管理几乎全部责任  [7 ],以保障落后地区的学前教育优惠政策得到落实。其次,在政府财政投入方面。要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设立专项基金,对落后地区的幼儿园建设给予补贴,对处境不利的学前儿童给予资助,对于特别困难的家庭,视其情况可以实行部分免费甚至全额免费;建立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使发达地区所获得的税收向欠发达地区合理转移补偿  [8 ]。最后,在民间财政资助方面。学前教育是一项庞大的公益事业,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不现实的,需要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成本合理分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  [9 ]。要充分调动民间财政资助的积极性,发动社会名人和慈善团体设立爱心基金,也可以在社会中发行学前教育彩票,广泛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把政府财政投入和民间财政资助有机结合在一起,集中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区域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2)缩小区域师资队伍之间的差距  首先,在幼儿园教师的准入和进修方面。落后地区要对幼儿园教师招聘严把入口关,严格规范考核的要求和程序,从源头上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整体质量;对现有的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园长和骨干教师,要积极为他们创造业务培训和学历进修的机会,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学历层次。其次,在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方面。要大力提高落后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东西部幼儿园教师同工同酬制度,适当增加落后地区幼儿园教师的编制数量,也可以尝试确立落后地区从教人员的公务员地位,以此稳定落后地区幼儿园现有的师资队伍,同时吸引新教师前来任教。最后,在幼儿园教师的流动方面。可以在部分发达地区尝试实施幼儿园教师评价改革,把在落后地区幼儿园任教的经历,作为职称晋升和职务提拔的优先条件,以此促进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向落后地区流动;同时,在落后地区也要建立相应的配套政策,资助或奖励落后地区幼儿园教师与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结对拜师,以及开展学术研讨和业务学习的活动,以此激励落后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向发达地区的优秀幼儿园教师学习。

(3)强化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监管  首先,建立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线”。所谓“基线”是指不同区域学前教育发展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基线”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一刀切,而是把区域学前教育之间的差距控制到适宜的范围内,防止不同区域之间产生“质量悬殊”、“两极分化”的极端现象。国家要依据“基线”的要求,把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质量,作为评价当地政府工作政绩的重要指标,让政府真正地承担起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其次,建立覆盖全国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学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投入专项资金,建立专业监控队伍,通过对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准确地了解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差距,以便国家有的放矢地对不同区域的学前教育发展进行引导和协调。最后,监管的重心要由外部指标逐步向内部指标转变。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监管主要体现在幼儿园的物质条件、人员条件和制度管理等结构性指标,忽视了教育活动、师幼互动等过程性指标  [10 ],致使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过于重视物质条件而轻视内涵建设。因此,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的监控要从“注重外在的物质监控”,逐渐向“注重内在的内涵监控”转移,以引导落后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在重视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内涵,努力让落后地区的学前儿童享受到与发达地区同等水平的学前教育。

(4)推广免费的幼儿园义务教育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目前我国有一亿多学龄前儿童,规模居世界第一,落后地区的学龄前儿童数量也很多,如果在落后地区全面推广幼儿园义务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不可能在短期内大规模地推广,要坚决避免“大跃进”式的冒进行为。在实施前要做好调查和分析工作,进行充分的预算和规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做到量力而行、适宜发展。其次,在实施方法上,应由减免政策逐步向免费过渡。在现阶段,落后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仍然要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低收费格局”为主,对极其落后的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学前教育要以“减免政策”为主,有条件的地区可率先实施免费学前教育,可逐渐由免费一年向两年、三年过渡,最终在落后地区全面推广幼儿园义务教育。最后,在保障措施上,要建立与幼儿园义务教育相配套的保障体系。国家应出台相应的幼儿园义务教育法律法规,从政策保障、组织保障、人才保障、设施保障、经费保障和监督保障等方面,全方位保障幼儿园义务教育的实施,只有建立强大的、全方位的保障体系,才能预防和快速解决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其有效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5)努力解决深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首先,防止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纯市场化”。经济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均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落后地区而言,由于其经济基础相对较弱,如果单纯地依靠市场经济,势必在与发达地区竞争的过程中走向恶性循环。并不是在所有地方、任何时候都适合纯粹的市场经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决杜绝整齐划一的“一刀切”模式,在落后地区适当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更要加强宏观调控的作用。其次,打破二元对立的社会发展模式。应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改革城乡二元对立的户籍制度,让城乡户籍的学前儿童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权;逐步改变区域分治的制度,建立统一的学前教育管理制度,采用相对统一的标准对各区域的学前教育发展给予公正的评价。最后,限制或减弱利益阶层的阻挠。在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一般会形成推动派、阻滞派和两面派,在进行利益分析时,三方的利益都要兼顾,不能让政策总是以损害一方利益来补偿另一方面利益的方式进行  [11 ]。在现阶段,要完全根除利益阶层的阻挠是不现实的,但不能对其阻挠听之任之,要根据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对利益阶层的不良行为进行规范或惩罚,把利益阶层的阻挠降至最低限度。

(6)充分挖掘落后地区的自主发展能力  首先,落后地区要自主发展地方经济。落后地区要主动引进外资,利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充分开发本地的生态资源,重点打造与旅游观光、民族传统、地域文化等相关的特色品牌,以此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本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落后地区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学前教育人才。只有拥有一支优秀、稳定的学前教育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创新本地的学前教育,为本地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内驱力。落后地区要制定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相关的优惠政策,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回流机制,筑巢引凤。最后,落后地区要凝练学前教育特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应当坚持“以特色促质量,以质量扬特色”的发展理念。特色是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没有特色的质量是缺乏生命力的。落后地区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学前教育资源,结合地域的传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学前教育模式。例如,在湖南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可以充分利用侗语、苗语、吊脚楼、风雨桥、油茶、神话故事等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项目  [12 ]。同时,特色要以质量为后盾,没有质量的特色是难以可持续发展的。落后地区也要转变观念,苦练内功,通过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来弘扬本地学前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翟  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3):16-28.

[2]刘小蕊,庞丽娟,沙  莉.美国联邦学前教育投入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7,(3):3-9.

[3]教育部财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屈廖健,贺绍栋.重点学校制度的社会学再批判[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27(2):4-7.

[6]陈国申,李  广.从城乡二元对立到一体治理——西方发达国家城乡治理模式变迁及启示[J].东南学术,2007,(2):62-68.

[7]周  琴,苟顺明.法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2,(5):17-21.

[8]王小兵.反梯度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兼与“区域教育梯度推进论”商榷[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140-142.

[9]邬平川.我国学前教育投入的政府责任探究[J].教育学报,2014,(3):94-99.

[10]潘月娟.国外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进展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4,(3):13-17.

[11]张天雪.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立场与路线[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20-26.

[12]邓三英.“生活—民族—科学”一体化: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开发新理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5):108-110.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cept,the Attribution of Problems

and the Ways of Realization

WANG Yan-fe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China)

Key words:reg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balanced development;the equity of education

作者:王彦峰

上一篇:汉唐西域饮食文化论文下一篇:信息安全归责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