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优势旅游文化论文

2022-04-20

摘要:目前,很多欠发达地区都把旅游业当成地区扶贫的主要途径,纷纷编制本区旅游规划。相关专家学者也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思路和战略等进行了研究。从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问题出发,总结了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的价值维度,通过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机制、利益主体多边化、政府与市场互动的开发模式,试图找到一条能够促进欠发达地区和谐发展的新道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区优势旅游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地区优势旅游文化论文 篇1:

旅游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摘要】近年来,多数贫困地区选择旅游扶贫来替代传统扶贫方式,以加大扶贫力度和加快脱贫速度,从而推动贫困地区和人口在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扶贫政策的不断更新和当前处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时期,政府部门、帮扶企业、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环境管理方面也有可以改进的空间。因此,本文以精准扶贫的三个阶段为出发点,以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精准扶贫原则为理论基础,发现旅游扶贫过程中与正确发展理念相背离的问题,构建执行机制、监管机制和合作机制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精准扶贫机制体系,从而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消除贫困提出思路。

【关键词】旅游扶贫 精准扶贫 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扶贫与精准扶贫理论结合

2013年,习总书记正式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并在2015年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會议上指出精准扶贫的“五个一批”工程,以提高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内生动力为基本原则,从根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和贫困人口的生活,同时杜绝返贫。

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科学分析群众经济、生活、健康程度等因素,制定合理化的贫困标准,精确识别出每一个贫困群众,建卡立档,为制定精准帮扶策略打下基础。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在了解每个贫困群众的情况之后,为贫困群众量身打造出合理的扶贫方式,使群众的参与度达到最大化。精准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障,保障贫困群众在扶贫项目中受益,同时对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等进行监管,确保扶贫本质目的的达成。

随着旅游扶贫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发展,传统化的旅游扶贫方式的弊端逐步出现,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扶贫目的发生了变化,将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扶贫效果盲目对等,导致贫困群众实际生活状况没有本质改变,反而导致贫富差距变大。加上旅游开发中可能会带来的物价上涨和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制约着贫困地区的未来发展,所以旅游扶贫必须同“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相结合,针对传统扶贫方式带来的问题与精准扶贫所提供的理论指导,打造出新型的旅游精准扶贫机制。

二、旅游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一)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贫困地区的自然风光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特色自然景观和配套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旅游区内旅游环境的优劣程度会对旅游者的观光体验和旅游业的收入产生影响。因此要改变原有破坏环境谋取短期利益的发展方式。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旅游区及周边地区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以法规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倡导“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增强居民环保意识;科学分析地区内的生态环境容纳量、环境自净能力和污染物排放量等环境因素,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实现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旅游自然环境无污染,做到新时代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不是对立关系,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要将环境保护作为旅游业长效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保护生态环境平衡为旅游业的发展基础,从而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

(二)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

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与精准扶贫中的“以人为本”有相通之处,即通过扶贫项目提高贫困群众素质、提升贫困群众生活质量、培养贫困群众保护旅游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意识,来带动贫困地区的社会系统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升级,达到贫困人口发展推动地区发展,满足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创业的条件,从而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需明确的是,旅游扶贫往往是连片地区的扶贫,因此会牵扯到地区中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需杜绝因技术和知识的缺失或不匹配而导致全部人口贫困或返贫的风险。

同时,应落实习总书记“扶贫先扶志”和“扶贫必扶智”的扶贫观,将旅游扶贫与教育扶贫、社会扶贫等结合利用,提高贫困人群旅游扶贫项目参与能力和参与度,增强内生动力,最大化的消除贫困人口返贫的可能性。旅游扶贫社会可持续发展需理清贫困群众、政府、企业间的共生关系,坚持彻底消除贫困为战略总目标,保障贫困群众受益;居民素质、旅游发展、扶贫效益的关系,加强在初级教育培训和旅游业专业技术培训,提升贫困人群发展观念和技术水平,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旅游服务,促使扶贫效果达到最大化。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步发展的基础上,转变传统资源配置方式与利益分配方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减少返贫的总目标。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对于扶贫目标把握不准,以短期效益高速增长换取长期效益持续增长,在生产和开发中所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将会由同代人和下代人来共同承担,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而一旦环境资源恶化或自然灾害形成,失去旅游资源依托,会导致贫困地区和居民返贫现象出现。因此,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和社会的发展不可分割,同时在旅游精准扶贫中,要做好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地区长期发展的旅游项目开发;合理分配旅游业发展资金和扶贫基金,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改造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旅游环境;向旅游企业和参与旅游的居民长期实施财税优惠政策和提供扶贫补助,促使旅游业长期稳定发展。

三、旅游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旅游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贫困地区人口能否长期从旅游扶贫获益,即贫困人口能否确实参与到旅游扶贫项目中并实现脱贫,并且在不再享有各类扶贫优惠政策后不重新返贫。在实际扶贫工作中,存在产业发展效果大于扶贫效果、“旅游飞地”现象、群众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在本文中,将影响贫困人口旅游扶贫参与度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分别论述。

(一)外部因素

1.旅游扶贫发展存在误区。一是部分贫困地区混淆了旅游扶贫和旅游开发的概念。认为通过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可以使贫困群众脱贫,所以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地区内的重要目的,缺少切实可行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发展规划,对贫困群众参与旅游项目的能力和参与度没有激励作用,贫困群众反而被旅游扶贫项目挤出。

二是盲目进行旅游扶贫项目开发。贫困地区处于生态较脆弱区域,必须进行周密的实地考察,以保护地区生态持续为原则来发展旅游扶贫项目。而部分地区在旅游开发时缺乏对区域内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战略的认识,盲目进行旅游扶贫项目开发。一方面,粗放的开发方式致使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损害了当地群众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开发出的旅游项目存在单一化和低质化问题,缺乏游客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以致景区负品牌效应高和游客重游率低。同时,贫困群众可广泛参与的饮食、住宿等服务,因档次不高无法带来可观效益。从而影响到旅游扶贫效果,就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了。

2.各组织间联动能力差。旅游精准扶贫是一个动态运行的有机系统,其正常运作的关键在于各主体持续性的调整旅游扶贫措施以及内部系统性的联系与合作。然而,就当前情况来看,旅游精准扶贫系统内各主体间联系復杂,互相协调发展的机制并不能满足各方的要求,主体间的矛盾导致旅游扶贫效果无法持续。具体表现在:

(1)政府内部多头化管理,权责不明,扶贫效率低;在企业和群众利益分配中,降低了群众的经济效益,制约了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的积极性;精准识别贫困群众时没有严格的程序,导致部分贫困群众失去资金补助。

(2)某些企业占用当地资源,开发的旅游项目却与当地文化和民风不符,有恶意排斥当地群众参与的情况出现;未能在当地环境资源开发和保护中找到平衡点,未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自身的责任;对贫困人口专业技能和服务没有信心,从外地输入贫困地区的各类资源过多,“旅游飞地”现象依然存在。

(3)贫困群众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过于急切,出现未经过政府规划和企业合同的批准的发展方式;将经济利益摆在第一位,而将环境保护、旅游区持续发展、群众间和谐等抛到脑后,影响旅游扶贫的长效发展;部分群众仍对旅游开发和旅游扶贫不够理解,参与意识淡薄。

(二)内部因素

1.贫困地区缺乏人才资源。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人才缺陷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贫困地区当地人才流失严重。由于贫困地区经济环境差,极大部分青壮年群众赶赴外地打工,导致贫困地区扶贫工作难以开展。不过,近年来,由于全国各地旅游扶贫发展的如火如荼,更多的异地务工人员有意愿回到家乡来发展旅游产业,人才流失的问题正在逐步改观。二是贫困地区缺少专业性人才。贫困地区群众以第一产业为经济来源,而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对服务业的运作管理不熟悉,导致群众不得要领。所以旅游扶贫整体项目缺乏的不仅仅是高端专业人才,还包括基础服务的人员,甚至部分地区连导游人员也要从外招聘。

2.旅游扶贫项目参与度低。贫困人口由于受到资金、观念、信息、素质、发展机遇等约束因素的影响,所能参与的旅游项目十分有限,贫困群众在旅游扶贫规划、决策和管理等高等级活动中,话语权缺失而导致经济利益分配不均等和参与扶贫积极性减少,以及当地居民与外来投资者和务工人员的利益分配矛盾,“旅游飞地”对贫困地区经济效益的负面效应,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群众旅游扶贫项目参与度。根本问题是政府并没有为贫困群众制定出合理的扶贫收益机制和就业能力培训,以致贫困群众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脱贫意识不强,参与旅游扶贫项目积极性缺失,旅游扶贫项目失去贫困群众这一主体,根本无法持续发展。

四、旅游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

(一)旅游精准扶贫执行机制

一是精准识别。政府部门首先需精准识别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优缺点,明确贫困地区是否具有旅游扶贫开发条件。然后,精准识别出有能力或有意愿参与旅游扶贫的贫困群众,根据贫困群众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等因素,将贫困群众精准识别和分类。最后,通过对众多旅游扶贫项目进行精准识别,选择适合贫困地区和适合大多贫困群众的旅游扶贫项目。

二是精准帮扶。在甄别贫困群众和确定扶贫项目之后,需要对贫困地区和群众进行精确帮扶。一方面需改善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条件,针对贫困地区自身优劣情况,积极探索旅游扶贫发展新模式,具体需要改善贫困地区交通现状和基础设施、制定旅游扶贫政策法规、打造旅游业发展环境和融资平台和动态调整旅游扶贫政策等。另一方面,需对贫困人群的“精准扶志”,通过经济援助、技能培训、观念引导等措施,提升贫困群众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确保贫困群众广泛参与旅游扶贫项目参与,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提高群众综合素质,使贫困群众长期受益于旅游扶贫项目。

三是完善贫困群众扶贫退出机制。一方面,对于贫困人口脱贫应给予奖励,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引导其主动退出扶贫帮扶对象身份。另一方面,对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二次精准识别,确保其达到脱贫标准。特别的,要为脱贫的群众建立适合的保障措施,比如逐步减少帮扶的资金量,直到群众旅游收益达到一定标准即可,杜绝脱贫群众返贫。

(二)旅游精准扶贫监管机制

旅游精准扶贫监管机制主要为保障旅游精准扶贫内各个环节和过程良好运作和旅游扶贫项目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来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的目标,保证“阳光扶贫”的有效实施以及动态的组织协调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全部活动。

一是需要对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中各类资源和项目节点。如旅游扶贫资金的使用、旅游企业人员配置、贫困人群的教育培训工作、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监管,确保精准识别中旅游扶贫项目的可行性和贫困人群的分类状况,以及保证精准帮扶中的项目具有针对性。

二是建立环境保护监管机制。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多数是由于决策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运用政策和规范来监督旅游扶贫项目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是建立旅游精准扶贫效果评价体系和可持续性能力评价体系。以经济、社会、环境为评价层次,加入旅游业发展收入及收入增长率、贫困地区内居民生活质量、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贫困人口收益情况、贫困人口数量占比以及减少程度、环境资源损耗等评价因子,评价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效益和贫困群众在旅游扶贫中所获得的效益,以及两类效益的可持续性,从而反映出旅游精准扶贫进展情况。

(三)旅游精准扶贫合作机制

旅游精准扶贫合作机制是由旅游扶贫项目中政府部门、旅游企业、贫困群众等参与者共同构成,其目的是为保障各参与者之间利益分配合理,发挥参与者自身优势和协调作用,从而实现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

政府需明确在扶贫合作机制中的主导地位,加强政府内部财政、金融、旅游、扶贫、教育、交通等部门的共同协作。同时,引导旅游企业遵循旅游精准扶贫原则,确保其坚持提高贫困群众收益不动摇的大方向发展,给予一定财税政策的优惠,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吸引龙头企业投资发展。并积极探索旅游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相结合的扶贫模式,以异地搬迁、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快扶贫项目的进程,明确贫困群众是旅游扶贫项目的重要主体,保证贫困群众在扶贫项目中的参与权、发言权和就业机会,保证贫困群众在旅游扶贫项目中获得最大收益。

旅游企業应树立社会责任感,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优势。一是在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的同时,积极与当地居民互相协作,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和技术培训。二是提供优质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区知名度,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为吸引资金提供渠道。从而提高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项目的积极性,实现旅游经济的长效发展,加快脱贫致富的进程。

贫困群众需认清自身扶贫主体地位,并在扶贫规划制定和扶贫具体事务中行使话语权,发挥其对于地区内旅游资源的细致了解,展现出地区自身特色文化旅游优势,开发提供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同时需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科学技术和旅游专业技能,转变传统经济发展理念,以多样化方式参与旅游扶贫项目。

参考文献

[1]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邓小海,曾亮,云建辉.旅游扶贫精准管理探析[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2):56-63.

[3]邓小海,曾亮,肖洪磊.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构成及运行机理探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02):265-269.

[4]龙江智,段浩然.旅游扶贫的优势、困境和策略[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04):364-369.

[5]陈秋华,纪金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196-200.

[6]薛定刚.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城市学刊,2016,(01):36-38.

[7]刘蕊.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

作者简介:李根(1992-),男,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研究;刘贝(1992-),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研究。

作者:李根 刘贝

地区优势旅游文化论文 篇2:

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的价值维度

摘要:目前,很多欠发达地区都把旅游业当成地区扶贫的主要途径,纷纷编制本区旅游规划。相关专家学者也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思路和战略等进行了研究。从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问题出发,总结了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的价值维度,通过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机制、利益主体多边化、政府与市场互动的开发模式,试图找到一条能够促进欠发达地区和谐发展的新道路。并以辽宁省朝阳市《环燕山湖旅游区总体规划》为案例,力求付诸实践。

关键词:旅游规划;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价值维度

世界银行定义欠发达地区为社会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不仅包括那些处于绝对贫困的地区,还有许多相对贫困的地区[1]。刘进宝、王艳华认为,欠发达地区是指由于机会丧失、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的发展缓慢或停滞的区域,这些区域具有低下的生产率、低下的生活水平、大量劳动力不得其用、对农业生产和初级农产品的高度依赖、对外开放程度低等特征[2]。文红认为,欠发达地区是指相对于其他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程度更高,贫困人口更集中,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更落后的集中连片地区[3]。

一、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中的困惑

(一)资金瓶颈

由于地方财政收入有限、本区内企业规模竞争力不足、居民收入低等因素造成地区旅游投资不足。其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等服务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大环境营造等都缺乏相应力度的配套开发,使地区旅游可进入性、接待能力、服务质量都难以提高。这种结果反过来又限制了地区旅游发展,失去了发展机会的地区,经济、企业和居民收入得不到增加,又造成贫者更贫的后果,这就是资金链的恶性循环。

(二)体制问题

欠发达地区,由于旅游业发展不健全,往往没有专门的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因此在规划中必须要考虑以后具体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部门协调和产业管理问题。另外,在现有体制下,地区产业开发获得的成绩也是衡量地区政府部门政绩的重要指标,由于旅游业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收慢,在现有基层干部较短任期制度下,往往难见明显效益,因而增加了干部决策风险,影响干部政绩[4],长期规划与短期政绩的矛盾造成基层决策者对旅游规划不能完整落实。

(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設严重滞后,道路可进入性差,通讯不畅,水电供给不稳定。基础设施建设只局限于旅游开发区内实施,这就会使旅游规划的实施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的促进整体地区经济的发展的目标,最终,由于旅游区域内外的发展机会差异,将会拉大地区收入差距,造成贫富不均,从而加剧社会矛盾。

(四)开发模式问题

在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中,开发模式是关系到旅游区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国内旅游开发模式主要以政府主导型开发为主,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旅游开发的现实条件而决定的。但是在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同时还要负担贫困人口的财政支出,造成政府对旅游开发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致最后由于财力问题造成旅游开发搁浅。另外,欠发达地区的长期封闭,思想观念落后、地区管理体制落后,政府角色和市场作用不能准确定位。这也是在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中面临的尴尬局面。

二、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的价值维度

(一)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机制

投资要采取梯级投资战略。在初期阶段,旅游投资的能力有限,投资着重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设施的完善,开发以投资少、回收快为主的项目。在中期阶段,致力于中低档旅游产品向高端旅游产品的转型,提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远期规划阶段,旅游开发进入成熟期,基于先前阶段的资本积累,要强化地区旅游形象,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在融资方面,首先,创新融资手段,扩展招商思路。通过发行信托理财产品,发展政策性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和筹建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创新手段,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融资网络。其次,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改革。革除融资弊端和不合理的招商政策,并且改革资本管理机制。

(二)利益主体多边化

在旅游规划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利益分配是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应在规划中明确旅游业的利益主体,美国学者弗瑞曼(Free-man)把(一个组织的)利益主体定义为任何可以影响该组织目标的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5]。旅游地开发相关利益主体主要有政府、开发商、社区居民、周边竞争者。在规划过程中,要以利益主体多边化为原则,既要从空间上处理好各方利益,又要从时间上谋取区域长久发展。

(三)政府搭台,市场唱戏

在旅游规划中,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资源的价值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决定了其资源的开发方向,和未来旅游者目标市场的定位。规划必须围绕资源—需求—产品—客源—效益这一核心轴线进行[6]。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角色是桥梁、引导者以及监管者。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制定本地区旅游开发战略规划,吸引、招徕投资商和开发商来本区投资开发旅游业。在营销中,政府部门是旅游地和客源地的纽带和宣传员,政府主要为本区旅游业打造旅游形象,整体宣传推介,吸引旅游者和旅游经销商。

三、实证分析:环燕山湖旅游区总体规划

(一)旅游规划背景下的问题研究

1.规划滞后。朝阳市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朝阳市一直没有完整的旅游发展规划。时隔二十年,朝阳市才由政府部门主持,正式规划发展旅游业,在时间上明显滞后于省内其他市区。由于规划制定的滞后,朝阳市旅游业发展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状态,没有确定的发展目标和组织行为约束,导致在发展上处于无序状态,造成资金和资源浪费,产业缺乏竞争力。

2.产业结构不协调。旅游发展观念滞后,企业经营机制和产业素质还不能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缺乏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影响力的大型骨干企业,行业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产业投入相对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产业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旅游精品开发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特色不突出。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一些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竞争优势。使朝阳市旅游业出现“有说的,少看的,没玩的”的尴尬局面。

3.发展压力。周边的一些县区由于旅游开发得比较早、经验较丰富,旅游规模也较大,并已经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客源市场。因此大平房镇的发展将受到同质旅游区以及新建设的旅游区的双重竞争压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巨大。大平房镇自然生态比较敏感,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建设和运营对自然环境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可能带来环境质量的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以及水体污染等。受利益和其他因素的驱使,古塔和古城等历史古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燕山湖的水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都对旅游产品的形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二)战略规划

1.开发模式。采取阶段递进模式。近期无投资商介入该镇整体旅游开发时:实行乡镇自行集资组建公司的模式,进行初步开发,重点进行旅游核心区的综合接待组团和果园体验组团的项目建设;由村委会牵头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吸引村民集资参股,由开发公司出面管理包括餐饮、住宿和自助采摘活动等经营活动。有旅游投资商介入该镇旅游开发时:实行公司+农户型模式,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以及后续开发,指导村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

2.全域谋划。首先,总体发展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将大平房旅游区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发达、居民富裕、社区和谐、最适人居的山水生态旅游名镇;建成融湖光山色、运动休闲、古朴州城、风情小镇于一体的城市后花园、辽宁西部湖滨休闲游憩地、关外首选山水度假胜地。其次,总体布局。大平房镇旅游开发空间布局应突出自身功能,发挥资源优势,统一规划、分期开发、综合配套、优势互补。最后,相关规划,做好农业、工业、环境、城镇等相关规划,将大平房建成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休闲旅游城镇。

3.政府职能的变革。在规划近期,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加大引资力度,积极建设地区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成立专门旅游机构并且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大型旅游项目开始入住。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争取使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规划中远期,政府搭台,企业主导,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促进旅游发展上新台阶。修复古州城和古塔,实现旅游区深度开发,着力打造北方古镇风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各项旅游法律法规,使政府职能完全转向监管与服务。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中国20世纪90年代扶贫战略[Z].世界银行文件,1992.

[2]刘进宝,王艳华.中国欠发达地区贫困现状及扶贫对策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6):35-37.

[3]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借母溪自然保护区为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37.

[4]石正方,刘继生.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0,(6):19-23.

[5]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4):63-68.

[6]王大悟.关于旅游规划若干认识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1,(5):45-48.[责任编辑 吴迪]

作者:曹威威,李红波,李悦铮

地区优势旅游文化论文 篇3:

安徽省旅游业区域一体化研究

摘 要: 中部地区旅游协作进程日益加快,这对于安徽旅游业既是发展机遇,更是严峻挑战。 文章在认识安徽省旅游业地域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指出省内旅游业区域 一体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区域一体化的具体战略措施。

关键词:安徽省区域一体化安徽南部安徽北部

2005年10月30日,為期3天的第二届中国中部地区旅游协作年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安庆落 下帷幕。在本届年会上,来自中部地区六省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山西和安徽的代表分 别签署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合作协议》、《长江黄金水道旅游合作协议》、《大别山旅游 合作开发协议》。这说明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开始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中部旅游崛起有 了较好的起点。这对于安徽旅游业既是发展机遇,更是严峻挑战。安徽旅游业应充分发挥资 源优势,克服不足,强化自身,更快更好地融入中部旅游圈。

安徽旅游业经过20多年连续增长,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然而省内旅游业地域发展不平衡 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南部与北部地区旅游业差距拉大,联系较少,制约了全省旅游业整体 发展水平的提高,削弱了在中部旅游崛起过程中的整体竞争能力,不利于实现政府部门提出 的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安徽省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

一、安徽省旅游业地域发展差异

1.南北地区的划分。安徽省旅游业“九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五大旅游区和一条旅游线, 即皖南、皖西南、皖东、皖北、皖中旅游区及沿江旅游线。这五大旅游区及旅游线之 间 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为了从宏观角度认识安徽省旅游业地域发展差异,本文从空间位置、旅 游资源特点、旅游业发展现状把全省分为两个部分,即安徽南部与北部。南部地区指长江沿 线城市及其以南地区,包括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巢湖、黄山、宣城八个地级 市,北部地区指淮河沿线城市及其以北地区,包括六安、合肥、滁州、阜阳、淮南、蚌埠、 毫州、淮北、宿州九个地级市。

2. 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差异。安徽南部地区面积为61312平方公里,占全省4 4.1%,人口2048.03万人,占全省32.3%;安徽北部地区面积为77731平方公里,占全省55.9% ,人口4291.05,占全省67.7%。北部地区土地面积比南部地区稍多,而人口则为南部地 区2 倍以上。旅游业各项经济指标相差则更为明显。安徽省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旅游经济指标差 异显著,南部地区国际旅游收入为北部地区的2.08倍,国内旅游收入为北部地区的1.88倍。 虽然两者国内旅游人数及人均逗留天数相差不大,但是南部地区国内旅游人均花费要比北部 地区高32.4%。如果考虑到两者的人口数量,则人均旅游经济指标差异更大。其次,南部地 区与北部地区旅游发展的联系较弱,目前安徽省几条主要的旅游精品路线都仅局限于南部或 北部地区,如两山一湖畅想、黄金水道漫游、天柱秀色探幽、皖东田园诗意、皖南水墨画廊 等仅贯穿于南部局部地区,淮河风光揽胜、皖西湖光山色、皖北历史交响则只沟通了北部地 区部分景点。这种南北不相往来的局面使得游客在安徽省境内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南北之间 难以达成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客源共享,不利于南北两方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安 徽省整体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 安徽省旅游业地域发展差异原因探析

1.旅游资源差异。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品位较高。其中包括2处世界自然与文 化遗产,1处世界地质公园,10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9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座中国优 秀旅游城市,5处国家地质公园,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座国家级森林公园。然而在空间分布上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差异显著 。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安徽南部地区旅游资源都比北部地区更具有竞争优势。南 部地区总体上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以“二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代表,具 有世界知名度,同时在山水景观中渗透着人文气息,尤其是徽州文化、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 融为一体,资源聚集度好,对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北部地区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虽拥 有众多的历史遗迹,也有一定数量的国家森林公园,但分布较为分散,在总体上与南部地区 存在一定差距。

2.客源市场差异。在国际客源方面,除了南部地区的黄山市,因为其资源的国际知名度, 能吸引一定数量的国际游客外,其余地区和北部地区差别不大。安徽省位于华东内陆,不具 有沿海沿边的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外资能力弱,因此,入 境游客,尤其是入境商务性游客很少,这极大地制约了安徽入境旅游的发展。

在国内客源市场方面,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有很大差异。首先是黄山由于其旅游资源的 高品位,能吸引大尺度空间的国内游客,而北部地区尚没有能与黄山并驾齐驱的旅游地。其 次是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周边客源市场有很大区别,南部地区周边省市经济较发达,居民出 游能力强,而且其旅游资源与安徽南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如西湖与黄山已成为一条重 要的黄金旅游线路,吸引着大量国内游客,而北部地区周边省市经济相对较为落后,居民出 游能力不强,并且在旅游资源方面产生替代性竞争,如相邻的河南省被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 物馆,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山东省拥有世界知名的泰山、孔府与孔庙;江苏徐州市是 两汉文化的代表,这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对安徽北部地区产生极强的屏蔽作用,限制其客源市 场的开拓。

3.经济基础差异。安徽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经济基础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虽然北部 地区 人口稠密,本地客源市场潜力巨大,但其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为19.3%,比南部地区低2.8个百分点。2002年人均GDP为4540元,比南部地区低2033元,相差较为悬殊。居民收入 的差异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相对较低,使得北部地区居民出游能力要弱于南部地区。其次,2002年,北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417.6亿元,比南部地区要高47.1亿元,但是在 北部各市分配极为不均,其中省会城市合肥的固定资产投资就占整个北部地区的36.5% ,其 余城市所占份额极为有限,这不利于其它北部城市的经济发展。第三,北部地区旅游接待能 力也远逊于南部地区,2002年,北部地区各类型饭店121个,比南部地区少43个,三星级以 上饭店北部地区45个,比南部地区少13个。

4.旅游观念的差异。安徽南部地区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并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因此对旅游业比较重视,无论是在旅游景区建设方面,还是在景区外部环境建设方面都能 积极给予政策的优惠,大力筹措旅游发展资金,并围绕重点景区编制了一系列旅游发展规划 。北部地区虽然已经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旅游业并没有得到应有 的重视,没有把旅游业真正当作一项产业来做,尤其是其它产业部门并没有认识到旅游业的 产业联动作用,不能跳出旅游看旅游。正因为这种观念的差异,使得北部地区丰富的旅游资 源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利用,有的景区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但是其外部交通、环境、服 务设施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旅游管理体制不顺,不重视人才的培养等,严重制约 了北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三、安徽省旅游业区域一体化的必要性

1.加快北部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安徽北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低,但 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自身特色 , 因此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经济发 展态勢。而要发展好旅游业,必须要处理好与周边地区旅游业的竞争协作关系,尤其是要处 理好与南部地区的竞争协作关系。由于两者在资源上特色不同,因此合作大于竞争。实现省 内旅游业区域一体化有利于北部地区借鉴南部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功 能定位、旅游产品与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服务设施、旅游形象塑造、旅游市场营销方面加强 合作,从而实现南北双方共赢的局面。

2.促进南部地区旅游客源市场拓展。 安徽南部地区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形,虽然旅游资源极 为丰富,但可进入性差。经过20多年的快速增长,现已进入一个增速滞缓的平台期, 要 想更一步发展,拓展客源市场极为关键。实现省内旅游业区域一体化对于其拓展客源市场极 为有利。首先,北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从 而提高居民的出游能力,成为南部地区的一个潜在客源市场。其次,南北旅游业紧密协作, 打通南北旅游通道,使得来自于北方省份的游客能方便地进入安徽南部,使得南部地区旅游 辐射能力增强。

3.提升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作为中部地区省份之一,安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历史发展机 遇。如何抓住机遇,促 进 经济发展?旅游业作为一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先导产业,应该优先发展,应成为地区经济 新的增长点,这一点已经为中部地区各省所共同认识。

安徽省虽然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旅游业发展在中部地区并不占优势,尤其是南北地区 旅游业发展差异极大地削弱了其整体竞争能力,影响安徽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省内区 域旅游业一体化将有力地扭转这一局面,不仅能促进南北旅游业共同发展,还将极大地提升 安徽省旅游业综合竞争能力,更好地投入到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之中,融入到长三角旅游 一体化发展之中,借助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安徽经济的腾飞。

四、安徽省旅游业区域一体化措施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旅游业是一项涉及领域极为广泛的产业,对政府的主导与宏观调 控依赖性很大。安徽省旅游业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通过政府 行为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双重作用来指导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的旅游协作。一方面通过政府主 导作用,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树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形象;其次,政府在南部地区与北 部地区的旅游投资资金的分配上发挥主导作用,确定投资导向和景区开发模式;第三,政府 根据发展需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南北地区各项协作的开展;第四,政府要充分发挥 监督与管理职能,对相关旅游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

2.加强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质表现为区域旅游资源优化区间的一种扩展 ,要靠对区域线性分布的旅游精品项目的共建与打造来推动,使旅游精品项目成为整合区域 旅游资源的有效载体和最佳平台。安徽旅游业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就是推出一 些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连接南北地区的旅游精品线路。这对于组合安徽红色旅游资源,形成综合竞争能力,促进旅游业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做好宣传促销合作。安徽旅游业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还必须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方面的 合作。应设立专门的协调和宣传促销的旅游机构,该机构由政府、各市旅游局、景区、旅游 企业等各部门组成。一方面要加强省内旅游促销活动,相互介绍旅游景点,互为客源,做好 “安徽人游安徽”的活动。另一方面,共同做好省外旅游乃至入境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如邀 请境外旅行商前来考察旅游产品,体验精品旅游线路,洽谈旅游业务,共同组团参加各种类 型的旅游展览会、博览会、旅游业务洽谈和交流活动等,共同策划、组织举办大型旅游节事 活动与大型主题活动等。在宣传促销方面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大量节省费用,取得良好的宣 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在客源地形成安徽省旅游整体形象,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4.加快旅游企业的合作。安徽旅游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走向市场,市场的主体——旅 游企业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能力。目前安徽南部地区已经形成以黄山和九华山为核心 的两大旅游集团,而北部地区尚没有一个真正具有号召力的大型旅游集团,这与北部地区丰 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旅游交通、省会所在地的现状不成比例。因此有专家提出在安徽省组 建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如以黄山和九华山两个旅游集团为核心,组建皖 南旅游集团,整合省暨合肥市相关旅游企业组建皖北旅游集团。通过这两大旅游集团的合作,带动全省旅游企业的发展,共同促进安徽旅游业在中部的崛起。

参考文献:

1.王德利.对安徽旅游规划的思考[J].财贸研究,1982(2)

2.安徽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郭为,黄卫东,汤斌.改革开放以业鄂西北旅游发展与扶贫的可行性:一些发现和解释[J] .旅游学刊,2004 (3)

4.冯学钢.皖西地区旅游开发扶贫探讨[J].经济地理,1999 (2)

5.雍成瀚.安徽旅游发展的三点思考[J].决策咨询,2004(8)

6.储节旺,周绍森.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研究现状综析[J].江淮论坛,2005(3)

7.李树民.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模式与动力机制[J].旅游学刊,2005(3)

(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213164)

(责编:贾伟)

作者:程春旺

上一篇:乡村旅游文化创意论文下一篇:灌溉工程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