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落后地区迟发展分析论文

2022-04-27

摘要: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各国共同的问题。本文在经济公平增长理论的角度上试图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非公平地位,从而为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尤其是促进西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区域经济西部大开发梯度推进战略一、改革开放以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经济落后地区迟发展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落后地区迟发展分析论文 篇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摘要:为了考察“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文章采用TOPSIS方法对八大综合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以农业和矿产采掘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缓慢,而以出口贸易和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则相对较快。最后根据测度结果进一步将八大经济区归类为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八大经济区;协调发展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2位。各地区在经历了连续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由于受到自身的资源禀赋、政策制度、领导者执政能力等多方面影响,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遵循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利用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这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然而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的基尼系数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仅不利于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严重甚至会危及到社会的稳定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有利于为相关部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 研究方法

從20世纪90年代起,有关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就成为经济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能够用来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方法包括统计学中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广义熵指数等方法。如蔡安宁、庄立、梁进社(2011)采用人均GDP的基尼系数测度了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3大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苏南县域经济的发展大大先进于苏北与苏中的县域经济发展,进而提出了壮大苏北与苏中的区域措施和政策;孙继琼、徐鹏(2012)采用泰尔指数对四川5大经济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刘炳炳、李豫新(2012)在进行环新疆经济圈内各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测定时,是在采用了数理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又运用了变异系数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了环新疆经济圈内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差异显著,是不平衡的。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包含多个指标的综合性概念,上述方法由于自身定义问题,导致测度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近年来,已经有学者注意到这些缺陷,并尝试解决相关问题。如袁晓玲,仲云云(2010)等学者就认为:采用TOPSIS方法能够将不同指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因此,本文将采用TOPSIS方法对我国区域发展差异进行测度分析。TOPSIS方法的原理如下:

(1)TOPSIS方法是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简称,其借助正理想解Q+和负理想解Q-对评价单元进行排序。所谓的正理想解就是评价对象希望得到的最优的解,负理想解就是被择方案中最差的解。如果我们令xij(i=1,2,…,m;j=1,2,…,n)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指标值,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评价方案矩阵X=xij。

(2)由于各个评价方案中指标的单位不同,直接计算会让评价结果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将原始数据做无量纲化处理,即将所有数值的取值范围映射到[0,1]区间上,得到标准化的矩阵Y。无量纲化处理的标准为:如果希望该指标值越大越好,则选择公式(1);反之则选择公式(2)。

zij=(xij-min(xj))/(max(xj)-min(xj))(1)

zij=(max(xj)-xij)/(max(xj)-min(xj))(2)

(3)通过对评价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wj,并求解加权规范化评价矩阵Z,权重的确定既可以通过主观赋权法如层次分析法获得;也可以通过客观赋权法如信息熵获取。然后根据规范化矩阵可以求出正理想解Q+和负理想解Q-,其中Q+=(x1+,x2+,…,xn+),而Q-=(x1-,x2-,…,xn-),这里xj+和xj-分别代表评价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分别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值与正理想解Q+和负理想解Q-的欧氏距离Si+和Si-,最终计算出各评价指标与理想解的相对贴进度Ci,其中相对贴进度Ci=Si/(Si-+Si+),相对贴进度Ci值越大,说明了其与理想解越接近,该评价对象的发展状况越好。欧氏距离算法如下:

Si+=(3)

Si-=(4)

三、 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在充分考虑指标的代表性以及获取难易程度的前提下,本研究主要选取了2006年~201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台湾)的经济总量指标(GDP)、地区富裕程度指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财政收入)、产业结构指标(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对外开放程度指标(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总额)、人民生活水平指标(居民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基础进行分析。鉴于现有研究多将我国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进行分析,而单独某个区域包含众多省份,所能够提供的信息过少,因而这种区域划分方法已经不合时宜。本文采用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最新区域经济划分方法,将我国三十余个省市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分别为东北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东部沿海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大西南经济区、大西北经济区。其中,文中用到的所有原始数据全部来自于所在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

2. 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分析。一般而言,我们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就能够直观发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根据TOPSIS方法的计算步骤,采用我国31个省市2006-2011年的经济发展数据,在Excel软件中对八大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确实存在,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为综合评价值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故我们依据评价值可以将八大经济区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梯队,具体来看:

(1)东部沿海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处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两个区域的综合评价值全部或大部分都在0.60以上,东南沿海地区也一直都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这两个地区所包含省份的GDP排名均比较靠前,也都属于人口大省;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较早的沿海开放政策、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便利的海上运输贸易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2010年与2011年这两年南部沿海经济区的综合评价值分别达到0.620与0.635,已经逐渐成为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2)东北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大西南经济区和大西北经济区处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不算太大,综合评价值基本都介于0.56~0.60之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大量的资金和人才迅速涌入这些地区,同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但由于之前基础薄弱,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目前距第一梯队中的省份还有一定发展差距;北部沿海经济区地处京津唐工业基地,位置靠近中国的政治中心,具有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区位内科研院所众多,人才集聚效应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首屈一指。(3)黃河中游经济区和长江中游经济区处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梯队,它们的综合评价值基本都介于0.53~0.56之间,这两个区域都属于内陆地区,但又靠近我国内陆最长的两大河流,属于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部分省份拥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由于地理位置深入内陆,硬件设施落后,同时多年来大量的人力资源外迁,无法像东部沿海省份那样吸收大规模外商企业落户,尤其诸如山西、陕西、内蒙古三个省份的经济发展仍然建立在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上,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径单一,因此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前两个梯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

四、 结论

本文对我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测定分析。最终得到结论如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显著存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对八大经济区进一步划分结果认为:东部沿海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东北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大西南经济区和大西北经济区属于经济次发达地区,黄河中游经济区和长江中游经济区属于经济欠发达经济区。因此,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缩小区域经济间的发展差异,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对各个经济区做出一个合理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各个经济区的地域优势和资源禀赋,打造各大经济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尽量与其它相邻省份形成产业链互补,努力延长产业链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第一梯队的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着用地趋紧、用工成本上升、原料价格不断上涨与外部市场动荡等内外部条件恶化等问题,加快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步伐成为必然选择,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与低附加值产业,集中精力发展高新技术与高附加值产业,打造新的经济的升级版。第三梯度的欠发达地区需要在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同时又要综合考虑本地区的基础设施与环境承载力等。

(2)对不同的经济区域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国家宏观调控。由于各个经济区域的不同特点与发展态势差异,实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有针对性。如要有意识地增加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减少对经济过热地区的财政投资,再如要持续加大对承接产业转移效果不明显地区的扶持力度,逐步减少效果明显的区域的支持等。最后,要破除制度性障碍,加强经济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联系,建立健全“互帮互助”的政策机制,不断推进各经济区内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科技创新性成果在区域内的推广和共享,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鼓励东南沿海经济区的经济发达省份对口支援经济欠发达省份,可以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提供大量的援助,但一定要确保政策延续性和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元兴,张绍良,郑群飞等.区域经济差异测量方法述评.统计与决策,2008,(4):50-53.

2. 蔡安宁,庄立,梁进社.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测度分析——基于基尼系数分解.经济地理,2011,31(12):1195-2000.

3. 孙继琼,徐鹏.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基于Theil指数的分解.财经科学,2012,(2):95-102.

4. 刘炳炳, 李豫新.环新疆经济圈内各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2):108-114.

5. 袁晓玲,仲云云,郭轶群.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度与演变分析——基于TOPSIS方法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0,(2):33-39.

6. 李刚,迟国泰,程砚秋.基于熵权TOPSIS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及实证.系统工程学报,2011,26(3):400-407.

作者简介:李婉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生,日本爱知大学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3-12-28。

作者:李婉君

经济落后地区迟发展分析论文 篇2:

我国东西部经济非均衡增长原因研究

摘要: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各国共同的问题。本文在经济公平增长理论的角度上试图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非公平地位,从而为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尤其是促进西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区域经济 西部大开发 梯度推进战略

一、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加剧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以来困扰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数据显示,1978-1992年间,东部GDP总量增长了8.11倍,占全国比重提高了4.45%,而西部GDP总量增长了6.77倍,占全国比重却下降了1.66%。到了2005年,东西部GDP总量占全国比例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东部GDP总量相对于1978年增长了67.06倍,占全国总量的61.69%;而西部GDP总量虽然增加了43.43倍,占全国总量却只有12.90%,比1978年下降了4.03%。

与此同时,东西部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西部发展报告(2006)》中的数据显示,从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来看,2005年西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由2004年的69.7%下降到66.7%,而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由2004年的48%下降到44.2%。从中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并未完全实现东部与西部经济公平增长的目标,东西部差异仍在日益扩大。

二、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一)“梯度推进战略”导致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

根据“梯度推进战略”,我国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待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再逐步将资金、技术推进并扩散到中西部地区,“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国家经济发展并未出现“梯度推进理论”模式所预言的发展重点由东向西推进趋势,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先富”效应明显,但“带动”效应滞后,反而进一步扩大了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出现了以下弊端:

1,“马太效应”。“梯度推进战略”实施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东部地区的投资,由于国家对东部政策的倾斜,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大量的投入到东部的经济建设中,在当时投资立项还需要政府审批的情况下,投资立项权的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资本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格局。如2003年人均固定资产投入全国为4265元,上海为18275元,贵州为1965元,贵州的人均固定资产投入相当于全国的46%,相当于上海的10.8%。东部先发地区与西部后发地区的经济差异不但没出现缩小的初始目的,而是在不断扩大,“梯度推进战略”所实施的不断向东部倾斜的政策,使这种差距不断恶化,形成了典型的“马太效应”。

2,“梯度推进战略”对作为低梯度地区的西部是不利和不公平的。为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国家人为地压低了西部资源能源的价格以供应东部市场。由于国家在财政、开放等政策上对东部的支持,东部地区工业的高速发展对西部资源产生了巨大需求,西部资源能源市场价格应当是较高的,这种顺应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实际正是东部带动中西部“先富带后富”的关键机制。然而国家却强行实施“一边倒”的干预政策,以西部不发展、迟发展、缓发展为代价制造东部的急速“先富”,严重牺牲了西部的利益,实质上掐断了“带动”效应链条中关键的一环,使得东部高梯度地区对西部低梯度的扩散效应没有完成,“带动”效果没有实现。进一步削弱了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失去了经济起飞的一次良好机遇,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

(二)西部人力资源匮乏

人力资源的多寡是国家间或地区间经济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西部经济后发地区人力资源水平和总量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东西部公共教育服务不平等。首先在教育服务资源分配方面。研究发现,中国的基础教育投入分配中,教育投入水平与地区财政能力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教育的财政投入中立性缺失严重,教育服务资源的地区分布存在着显著的不公平性,财政能力强的东部对教育投入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其次,在教育服务的可及性和获得机会的平等性方面,东部明显高于西部。如至2002年中国实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地区已达91.22%,而未实现目标的省区包括西藏、贵州和宁夏。第三,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低于东部地区。从成人文盲率、人口各类文化程度、人均受教育年限等多项教育指标来看,小学教育和文盲率的差距在增大,西部基础教育的提高应值得关注。

2,人才流失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人才流出是人才流入的2倍以上,特别是中青年骨干人才大量外流,而且呈现出范围广、批量大、层次高、关键技术岗位的多、年富力强的多的主要特点,出现西部地区花血本培养出来的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工作、生活条件较差,工资待遇低,与东部先发地区相比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大多数省区对人才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西部地区人才逆向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区位优势程度不同

我国工业化发展战略选择的是沿海向内陆推动的方式,这一战略选择是符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的。然而由于区位优势程度的不同,在工业化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推进的过程中,形成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而且差异在不断扩大。

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由于当时中国经济体制的原因,加上东部沿海地区与港澳台地区、日本和东盟各国相毗邻并与美、加、澳、新、马等国隔海相望的地理优势,所以中国经济特区的地理位置选择为东部沿海的一些不发达地区,目的是为了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来吸引外国投资。1979年创办东部沿海的经济特区以来,经济特区充分发挥特殊政策优势和地缘区位优势,如优惠的土地政策、厂房利用政策及特殊的鼓励外商投资投资的税收政策等,使境外资金大量流入,形成了“资金洼地”效应,并创造了“三来一补”的工业加工模式。另外,在历史上,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经济意识较强,有兴办实业和经商的良好传统,并与海外华人、华裔有着天然的联系来往。这些优势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焕发了新的生机,经济特区成长为中国的先发地区。

相比之下,处于内陆封闭或半封闭地带的西部却不具备上述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辽阔,人口密度小,自然条件非常不利于经济发展,草原荒漠和无植被地区约占西部面积的一半,可利用水资源明显不足。另外,西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处于中国内陆封闭或半封闭地带,因此,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为克服地理距离、水、土地资源的短缺和地貌等方面支付昂贵的成本。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各种区位优势或历史条件,在持续

不断的外部推动和“空间自组织和自我强化”规律作用下,成为国内最发达的地区;而西部由于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位置,一开始就失去了经济启动的杠杆,至今有相当部分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处于区位劣势地位的西部地区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和条件,这对原本贫困的西部来说是不公平的。

(四)产业结构的差异

西部地区具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例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工业及相关产业开发潜力很大。然而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各地均把开发投资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而对特色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导致西部工业化推进缓慢,工业增长乏力,工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下降,产业结构单一,很多商品要从东部沿海城市购入。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是加工工业和轻纺、电子、电器等消费品工业,价格在20世纪80年代放开后又受买方市场需求的刺激,价格数倍或数十倍于原材料价格。由于我国目前价格体系尚未理清,因此便出现了西部地区以非常低的价格供应东部地区原材料和能源,却要花高价购进加工品和生活消费品,这种“不等价交换”促使财富源源不断地由西部流向东部,加剧了西部的经济落后。

与此同时,国家在西部投资的一些标志性工程的建设大项目,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生态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以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本身就是一些全国性的项目,它们主要是解决沿海地区的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问题,跟当地经济联系不够紧密,却使西部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及自然环境的成本。有的项目是通过外地采购和承包,中标的企业大多为沿海企业,工程建设所需的设备和零部件甚至工程建设的民工也多来自沿海地区,因此这些大项目形成了不可忽视的“投资漏斗”,其对西部地区当地经济的带动和乘数作用并没有预期的大;有的甚至牺牲了西部地区的生态和经济利益,在实质上产生了对西部后发地区的进一步“掠夺”,导致原本贫困的西部与东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不断扩大。

(五)政策法规“单一制”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备,区位优势明显,市场经济体系已经比较完善,西部地区由于区位条件、自然资源、交通通讯以及社会发育程度和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远远落后于东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者的发展并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完全不具备公平竞争的条件。

我国在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上是“单一制”模式,即“全国一盘棋”。中央出台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各个地区都要遵照执行,尽管有的地区按《立法》的规定拥有一定的地方和民族立法,但原则上不能和上位法相抵触。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单一制”的模式阻碍了我国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的经济的公平增长。如中央在企业所得税和个^所得税方面强调的是“一刀切”,全国实现统一的税率,而我国在地方财政上实行的却是“联邦制”,即各个地方政府负担本辖区的财政开支,西部后发地区的财政相对于东部来讲是收入少却进行同样甚至设更大的支出,财政压力远远大于东部的先发地区,这对西部经济后发地区来说是不公平的。

作者:李小金 朱龙凤 刘 伟

经济落后地区迟发展分析论文 篇3:

区域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

摘要:研究区域教育发展问题,首先要明确区域教育发展的内涵与实质、区域教育发展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其次是分析区域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与实现条件等,这样就为研究区域教育发展模式与布局勾勒出一个基本理论框架。

关键词:区域教育发展;基本理论框架



收稿日期:2011-07-25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CAAl0019)

作者简介:高兵(1983-),女,内蒙古赤峰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教育政策研究。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在推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因此,区域教育发展成为区域社会发展的基础指标和重要衡量指标,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区域发展的模式与布局将会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影响着区域教育发展的模式与布局。研究区域教育发展问题,首先要明确区域教育发展的内涵与实质、区域教育发展与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其次是分析区域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与实现条件等,这样就为深入研究区域教育发展模式与布局勾勒出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

一、区域教育发展的内涵与实质

区域是一个复杂交叉、相对性很强的空间概念,很难给定严格的范畴和边界。地理学按自然地理特征将其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如沿海区域、生态区域等;政治学按行政权力的覆盖面,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因此其边界与行政区域界限相重合,任何一个行政区划都可以称作为区域;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基于相同的语言和信仰以及民族关系等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其边界可以超越行政区划和地理区域,如巴蜀地区、齐鲁地区等;经济学对区域的解释更多,依据地域的人口和经济总体特征可分为城市、农村和山区,依据经济功能可分为农区、林区、牧区、渔区等。本研究中的区域则指在地域上相连,在经济上相融,在文化上相近,跨行政区划的、便于统一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的空间范围。区域教育则是指这一空间范围内带有该空间特点的教育系统。

区域教育是区域公共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子系统,它既体现全国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体现区域发展的特殊性。區域教育发展是教育发展区域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在本区域内的教育有共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统一的教育协作和沟通手段;其本质就是在遵循国家教育的发展战略和战略指导思想的前提下,依据区域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科学规划区域内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合理定位区域教育发展的模式与布局;其目的是使区域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进而推动教育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区域教育发展与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

1 区域教育与区域政策之间的关系

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的协调区域间关系和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在宏观层面上影响着区域发展。区域政策有很多种,从政策制定的内容来分,主要有经济政策、人口政策、交通政策、教育政策、景观和自然保护政策等;从政策制定的主体来分,主要有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和基层政策。区域教育发展要遵从区域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区域内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还存在差异,区域政策的关键是要将区域内各种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从而有效地加快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区域教育要实现协调发展,归根结底要通过政府实行政策倾斜来实现,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区域教育活动,通过充足的教育投资来引导区域教育发展方向,通过科学的区域教育规划来提高区域教育发展的效益。因此,由上级政府统一规划和制定区域教育发展政策是实现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有了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的指导,基层政府才能制定具体政策对其进行落实。

2 区域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

区域教育与区域经济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的培养和使用而发生关联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区域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的水平,进而与区域教育的层次、规模、结构产生密切联系。一方面,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能够以最高效益为经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和普通劳动者。同时,高等院校或职业院校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和推广基地,合理的区域教育布局能带动周边地区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实力的强弱对区域教育的投入和体制创新的影响也不同,经济发达区域的教育投入水平更高,教育创新的力度更大。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影响着区域教育的专业设置,教育要预测区域未来的产业发展情况,提前培养适合需求的人才,这样才不会造成人才浪费。

3 区域教育与区域人口之间的关系

区域人口的数量、年龄结构和素质决定着区域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随着适龄受教育人口数量的波动,区域教育的规模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区域教育资源也要进行适当的整合,防止出现教育资源紧张或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区域内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口数量和素质能否满足区域教育发展的需要,关系着区域教育的质量。区域教育资源的集中与分散也影响区域人口的聚集程度。一个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更容易吸引人口在此居住生活,因此区域教育也有疏导人口流动的作用。

4 区域教育与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

平原、山地和沿海等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影响人的生产和生活,区域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受其影响也存在差异。处于不同地理环境的教育在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教育结果的水平上有差距。处于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受教育者对教育的期望也有所不同。因为自然地理环境会影响区域教育资源的分布,所以区域教育需要克服地缘的影响,为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供需适当的教育资源,同时也要依据地缘特点开设相关的特色课程。

三、区域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

1 教育与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

(1)现代化理论与区域教育现代化。现代化可以概括为四类,一是指在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的国家通过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二是指工业化,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三是指由于人类知识史无前例的增长而使人类得以控制环境,各种传统制度因适应于知识增长而发生的各种功能性变化;四是指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1]。总的来说,现代化理论把社会发展阶段分成传统和现代两个阶段,将工业化、城市化、较高的教育发展水平、民主化等作为发展的基本特征,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发外生型区域在赶超早发内生型区域、实现本区域现代化的同时,达到先进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过程。

(2)互赖发展理论与区域教育依赖。发达地区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还依赖不发达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影响,不发达地区的内部变革也越来越依赖发达地区的资源和资本。区域间的相互依赖推动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一体化,引发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整合模式,促进各区域共同制定对所有区域都有利的规划并最终形成一个区域共同体,使所有地区都受益并发展。知识总是从一个中心向外围传播、扩散和辐射的,外围总是跟踪、引进和消化中心的知识的。因此,发达地区的教育在区域教育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探索全球区域化时代教育发展的模式,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区域教育是一种跨行政区划的教育,给政治、经济带来新变化,使教育思想、制度、方法形成某种趋同效应。

(3)内源发展理论与区域教育发展。内源发展强调通过自己主动的创新更有效地实现发展,这种发展以人本身的发展为指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教育发展都围绕人的发展展开,以人为核心,重视文化的作用。传统区域发展注重资源等经济要素,用资源丰度、资金多少、人口数量等指标来衡量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知识经济时代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源,这些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在内源发展理论的影响下,乡土教材、校本教材的开发成为区域教育内源发展的重要一环,以免受教育者对本区域一无所知和所学知识远离现实。

(4)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区域范围内客观上已经形成一种经济和技术梯度。经济增长往往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个或几个实力较强的区域中心(即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进而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要充分发挥这些增长极对其他地区的扩散效应,随着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推移,使地区差距逐步缩小,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最终实现这一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区域教育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内的表现。区域的梯度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层次、规格和结构提出梯度需求,也影响着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资源实力较强的区域拥有独特的教育优势,为积极推动区域教育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区域基础教育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一方面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一方面强调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后发区域虽然有很多后发优势,却客观存在种种后发制约因素,如环境污染、弱势群体、社会公平缺失等。可持续发展旨在不断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善,注重培养公众对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理解和意识。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的消除贫困、农村改革、性别平等、促进健康和资源保护等内容因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成为教育的重要关注点。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教育上最主要的价值体现就是教育公平发展和教育生态发展。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教育的内在特征是公平。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均衡器,促进教育公平是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諧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至少要在基础教育领域保证教育资源的均等以减弱受教育者之间不平等的程度。教育生态发展就是指促进每一个受教育个体健康成长与进步的所有人际关系与环境因素都和谐发展,强调在教育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追求持续发展,通过互动与帮扶促进区域教育逐渐呈现出相对均衡、优质、高位的发展态势,进而使区域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公平、稳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3 产业分工理论与区域职业教育发展

区域发展在不同阶段因资源优势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主导产业,因此各地区应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发展优势产业,放弃劣势产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互助合作,以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益,促进有序竞争,避免规模不经济、效率低下等各种弊端。区域内不同的产业分工要求有不同的人力资源与之相配套,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各地区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相关产业使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工和协作特征,一些职业教育发达的地区可在满足本地区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为其他地区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相关人才,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育态势。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要依据产业分工理论来规划职业教育的布局、层次、专业等。根据区域内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水平和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职业教育分区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不强求统一的发展进度。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高新经济技术发展区应特别注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性;在一般经济技术发展区不求职业教育体系的完整,但求适用,注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要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新兴经济领域对人才的基本需求,灵活设置专业。

4 区域竞争理论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区域竞争力是能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即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进而占领并且控制市场的能力,以及为自身发展所具备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区域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一个地区集散资源、创造财富、提供服务以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是地区经济实力、国际交流、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科学技术、文化环境和人民素质等要素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区域竞争力理论对各地区的产业发展提出了要求,对各地区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要求,也对各地区的高等教育提出了要求。高等教育的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也就意味着从根本上增强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力八大要素中,科技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的44项指标中有22项、科技竞争力的26项指标中有19项与教育相关,尤其是与高等教育有关[2]。因此,高等教育要在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科学研究的成果与水平等方面来满足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要求。从现实经验来看,一个地区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加强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增加教育和科研经费对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区域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1 区域教育发展是”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调适过程

区域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确立整体平衡。因此,区域教育的平衡发展是各区域教育发展在总体战略上的着眼点。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集中表现了区域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区域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冲突的关系。不平衡是相对于区域教育的平衡发展而言的,平衡是教育系统运动的一种理想状态,一旦区域教育系统的内外影响因素产生变化,原有的平衡就必然被打破,进而进入不平衡到平衡的调适过程。

2 区域教育的发展与规划是探索性的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区域。每一个区域的特点都会因经济、文化、人口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教育发展便因区域的不同特点而呈现出复杂局面。因此,一个区域的发展模式不能简单地套用于另一个区域。相似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与规划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教育发展的重点和特色有哪些联系和区别,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厘清。区域教育的发展与规划需要高瞻远瞩的思维和机敏的判断来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3 区域教育系统是相对独立的

区域教育是相对独立的系统。一是区域教育是教育总体系统的子系统,反映当代教育的风貌;二是区域教育是区域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具有区域社会的总体特征;三是区域教育的运行和管理是相对独立的,具有较为独立的管理和协调机制以及组织、计划和调控政策。

4 区域教育内部同质性与差异性兼容

一方面,区域教育内部受共同的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体现一致性,不仅各个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比较完整并且相互联系,而且在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区域内部教育由于区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而体现差异性,不同区位的教育

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不同,有利于合作互补。

5 不同区域教育发展的驱动主体是不同的

区域教育拥有多个行为主体,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因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驱动主体主要指由谁来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并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的来说,驱动主体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由政府主导推动,一类是由市场主导推动,一类是由政府和市场混合推动。

五、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实现条件

1 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区域教育发展通过区域的系统性优化教育资源,以求科学地利用教育资源,以较小的投入产生较大的教育效益。因此,在教育发展规划上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的关系、受教育者储备与教育发展规模的关系、教育劳动者数量质量与教育效益的关系、教育的可能性投资与教育的现实性投资的关系以及教育环境与教育区划的关系等[3]

(2)补偿性原则。立足于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利用教育优势对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不利群体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偿,使不利群体普遍得到由教育带来的收益,使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推动整个区域发展。

(3)最优性原则。通过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合理搭配,以最小的投入释放出最大能量,使教育资源得以发挥最大效益。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要坚持公平性和差异性的统一,使教育资源总量和分配比例既要符合实际需要,又要保证重点,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4)阶段性原则。教育的区域性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按其时间的长短有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在开发的各个阶段各有侧重。在近期的教育开发中要特别注意开发现有的教育资源,較快形成教育区域内的优势群落;在中期的教育开发中应以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为重点,为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人才和科技服务,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公民素质的全面进步;在远期的教育开发中应注意教育资源的保护,构建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保证区域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状态[3]

2 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实现步骤

(1)分析区域教育发展现状。从教育内部分析区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情况,区域教育发展的人文环境和硬件条件,各地区教育发展不足之处及教育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为制定区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奠定基础。

(2)分析影响区域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从教育外部分析区域经济、政策、人口、环境等因素对区域教育的影响和需求。这些外部因素对区域教育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利于分析区域的发展类型,以便确定区域教育的服务方向和目标,保证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可行性。

(3)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选择和确定区域教育发展的结构模式,确定区域教育发展的方针和目标,合理规划区域教育布局,打造区域教育特色,明确区域教育发展重点、优先顺序,构建区域教育聚集带等,并从宏观层面提出区域教育发展的实施策略。

3 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保障

(1)就确保区域教育发展达成多方共识。必须进一步转换观念,把教育纳入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必须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基础,凸显教育的区位优势和发展重点。政府与市场相互协商、对话,共同制定行动准则,共同组建区域教育组织管理部门。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时,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包括区域内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区域外相邻地区的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意见,集思广益,形成共识。

(2)确保合作互利,实现共赢。避免区域内不同地区在追求各自目标的过程中发生利益矛盾或冲突,比如要避免争夺师资和生源、限制业务交流、教育机构重复建设等现象出现。要努力消除区域教育的体制障碍,破除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形成灵活的运行机制。要发挥政策的导向功能,促进跨区域联合开发教育市场,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3)以项目合作促进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落实。一般来说,初期的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从合作项目入手的。区域内各级政府和教育决策部门应该借助这种形式,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针对本区域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合作研究,以项目的不断推进促使区域教育规划的落实。

参考文献:

[1]丁钢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11

[2]王守法,王云霞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迟万昌 教育发展区域配置的理论思考[J] 玉溪师专学报,1998(5)

[4]黄家泉 广东“教育区域化发展”的理论思考[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1) [5]王振全 发展教育学[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108~135

[6]叶平 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意义、特点及实现[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责任编辑:吕子燕〕

作者:高兵

上一篇:城市与郊区旅游环境保护论文下一篇: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