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

2022-04-27

[摘要]旅游业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但是随着新型旅游地的不断兴起,传统旅游地的创新发展,区域间的旅游竞争日益激烈。民族地区旅游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构建核心竞争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 篇1:

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全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最终实现。本文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探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民族地区 全面小康社会 评价指标体系

自小平同志在1979年提出“小康社会”后,小康社会确立的目标正一步步变为现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正在享受小康社会带来的巨变。我国总体小康社会的实现也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发展依然滞后。2015年全国贫困发生率为5.7%,而民族八省区贫困发生率为12.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地区是短板。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因此,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拔寨阶段我们需花大力气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确保到2020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

自从提出小康社会以来,众多专家、学者对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如国家统计局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民主法制、人民生活、文化建设、资源环境等5个方面39项指标组成。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民主法制、人民生活、科技文化和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28项指标组成。李孝坤、苏维词、凌洁的《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提出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涵盖经济水平、生活质量、人口质量、生存环境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等。那么,对民族地区来说,现有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能否全面衡量和评价其小康社会发展和实现程度?民族地区有没有特殊的情况需要考虑和兼顾?为了全面有效地对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和发展过程进行度量和监测,有必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现有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适当补充和完善。

二、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虽然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侧重点不同,但大体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对于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除了包括这些指标外,还应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监测指标,尤其应考虑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政治的程度、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程度、各民族文化教育的發展状况、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来衡量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因为只有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参与政治,才能汇聚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只有各民族群众积极投身经济建设,才能为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教育发展文化繁荣,才能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只有生态良好环境美好,才能有效促进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宜居宜业。因此,制定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在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及生态环境中增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监测指标。

(一)政治层面

国家统计局构建的《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民主法制从基层民主参选率、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社会安全指数和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四个指标来评价小康社会在政治方面的实现程度。在民族地区除了上述指标外,还应增加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率。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自治权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210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大胆使用,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当主官、挑大梁。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财力、人力外,更为关键的是要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好了,能够管根本,管长远。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了解本民族历史与现状,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在本民族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更能发挥其他民族干部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政治层面中需要增加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率指标。

(二)经济层面

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在经济方面的监测指标有人均GDP、工业生产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等。人均GDP是生产性指标,用人均GDP、工业生产率等指标来评价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实现状况还不足以全面体现民族地区的小康水平。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难度大、困难多、面积广。据统计,2012年民族地区的小康指数达到70.8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2.71个百分点。而民族地区的农村牧区更是重点和难点,2016年民族八省区仍有1411万农村贫困人口。为了全面有效地反映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发展程度,民族地区经济层面的监测指标还应增加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农牧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指标。

1.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多数民族地区属于农产品主产区。其主要特征是发展农牧业生产,提供农牧产品。要针对民族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开发特色农牧产品,发展优势产业,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的收入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指标。

2.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民族地区特别是农牧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群众脱贫的最大障碍。一些民族地区的群众没有干净水喝、道路不通、住房简陋。因此,要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完善农牧区基础建设。

3.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

我们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很好地覆盖到农村牧区,农牧区的群众因病因灾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民族地区要编织好一张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在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为各族群众提供保障。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生活、体现社会公平。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指标。

(三)文化层面

数据显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平均只有8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平均水平为93%),不少地区初中辍学率超过30%。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最硬的骨头,离不开教育和文化的支撑作用。此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也最为薄弱,成为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要在民族地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以,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体系文化层面的监测指标中除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等,还应增加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每万人口中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占民族地区在校学生数的比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率等指标。

1.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地区抓发展、抓团结,都离不开教育这项基础性工作。抓好民族基础教育,才能确保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的孩子共享社会发展机遇,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为少数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国家要大力保障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这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发展民族教育的基础。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要增加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指标。

2.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占民族地区在校学生数的比重

职业教育是各族青年打开就业之门的“金钥匙”。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民族地区对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要加快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实用技术人才,才能为民族地区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民族地区要重视民族职业教育,加大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的比重。

3.每万人口中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

让民族地区更多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一件事关社会公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现状的生力军,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因此,民族地区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就业。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率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明确要求。民族地区要加快实施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牧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民族地区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生态层面

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和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民族地区处在大江大河的源头和气候的上游,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民族地区搞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化、产业发展,都要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据2013年環保部调查评估结果,目前民族地区生态系统整体质量仍然较低,优等级森林、灌丛、草地生态面积比例低下,生态系统退化趋势还比较突出。因此,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更要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为了保护生态功能,就要放弃发展经济。如何协调二者,需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经济标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指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目的是保护好绿水青山,让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促进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调动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层面中应增加生态补偿标准指标。

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旨在评价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全国普遍性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与全国普遍性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相比较,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更加注重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和特点。构建了符合民族地区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2013版),2013.

[2]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

[3]李孝坤,苏维词,凌洁.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

[4]魏后凯.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EB/OL].http://www.56-china.com.cn/show-case-68.html, 2016.

[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5.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 2016.

责任编辑:代建明

作者:李丽萍 张时空

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 篇2:

浅议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培育

[摘要]旅游业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但是随着新型旅游地的不断兴起,传统旅游地的创新发展,区域间的旅游竞争日益激烈。民族地区旅游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构建核心竞争力。文章界定了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探讨了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由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和核心产品组成,并分析认为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中民族文化是核心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核心能力,民族文化体验是核心产品,最后提出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构成;培育

[作者简介]郭峦,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2006级博士研究生;林轶,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04

[文献标识码]A

民族地区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却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随着国内旅游发展浪潮的兴起,民族地区也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新型旅游地的不断兴起,传统旅游地的创新发展,区域间的旅游竞争日益激烈。民族地区旅游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正确认识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并积极培育。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不为多见。因此,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一、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内涵和特征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两位教授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客户提供附加价值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的综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它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然而,在实际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研究层面形成了资源观、能力观、知识观、系统观和文化观等几种观点。

本文结合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特征,将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界定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在竞争中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动力,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高层次竞争能力。

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征:(1)价值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能够显著地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顾客需要,最有效地向顾客提供价值和使用价值。(2)独特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是在民族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和沉淀而成的,是一种独特的、不易被其他区域模仿或学习的竞争优势。(3)整合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是旅游产业对内在旅游资源等整合的基础上,整合旅游产业资源形成的。(4)长期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競争力是在一定的自然历史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变而逐步形成的。(5)动态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可以长时间地拥有和保持,但这种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具体内容和作用方式需要随着旅游者市场状况变化而变化。

二、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为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和核心产品三个层面。核心资源是土壤、核心能力是树根,核心资源经由核心能力的整合,培育出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展现,是满足顾客需求的价值体现,以核心产品为主干,结出硕果累累的最终产品。

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主要指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等能为区域旅游发展带来独有的、难以模仿和转让的、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它是构成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基础。核心能力是利用核心资源,能给区域创造具有价值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核心产品的关键性能力。核心产品实际是产品的核心部分,主要指产品的基本效用和价值。本文结合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来探讨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层面。

(一)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指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娱乐、节庆等物质文化,也包括传统习惯、礼仪、宗教、公共道德和价值标准等精神文化。旅游是一种文化体验的审美行为,游客看的是文化,并且希望看到独具特色的文化,从这一意义上说,民族文化就是独具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民族地区大多也存在较高等级的自然旅游资源,但是这些自然旅游资源型吸引物都不可避免地要被特定的当地民族赋予一定的本民族的社会含义,也被打上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

民族文化具备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特点。(1)独特性。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带有本民族特色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例如服饰。服饰是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有形文化表现形式,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代表本民族特色的服饰,没有哪两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是完全相同,甚至同一民族内部不同支系的服饰亦相异甚远,可以说到底有多个款式的民族服饰将是一个难以完全统计的数字。(2)区域环境根植性。民族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类适应特定区域环境的产物,能够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而积淀下来的文化,都与其特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有很强的联系。即使是同一民族,其分散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必须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之相适应。这使民族文化牢牢根植于特定的民族地区,不能脱离本身的存在环境。因此,民族文化体验是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

(二)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给民族地区旅游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的合力。其主要表现为:(1)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指民族地区协调其控制的各种旅游生产(服务)资源并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益的技能,即对旅游生产(服务)的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方法、技巧和手段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所拥有的包括核心资源在内的多种资源,但旅游生产(服务)的资源并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具有使这些资源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才能转化为核心竞争力。(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所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还包括管理创新、过程创新、产品创新等非技术的创新能力,如利用民族文化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旅游的发展是置身于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的。民族地区旅游要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创新,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民

族地区旅游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同时,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长期存在于区域独特的内部环境,体现在区域旅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因而,依靠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所建立起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长期性。

(三)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民族文化体验

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任何产品都由三部分组成,即产品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其中,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主要指各种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劳务而给旅游者带来的美感和愉悦,是满足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最主要的需求,也是整个旅游产品形成的基础。旅游活动在根本上是旅游体验,旅游体验是旅游的内核。对于民族地区旅游产品而言,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这些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实际是购买、消费和享受民族文化所获得的体验。因此,民族文化体验才是民族地区旅游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根据民族文化利用形式和真实性划分,民族地区构建的民族文化体验存在民族文化展示、民族文化活动项目、民族文化休闲活动等表现形式。(1)民族文化展示。它包括民族文化静态展示,如民族博物馆等;动态展示,如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文化村等。民族文化展示只是民族文化体验的初级形式,缺乏真实性。旅游者则主要通过视听感官对民族文化展示内容进行欣赏体验,从中获得的愉悦感受。所获得的体验是一种表层体验,一种被动参与的体验方式。(2)民族文化游戏或节事活动。它是一种根据民族文化中的原型,经过设计和组织的民族文化体验方式,比民族文化展示更具参与性。旅游者主要通过参加设计的游戏或节事活动,获得愉悦。如参加民族新年活动等,这种体验是一种有限的主动参与的体验。(3)民族文化休闲活动。旅游者完全融入旅游目的地中,与民族地区各种要素,尤其民族成员进行零距离接触,并体验民族文化的真实性,获得充分真实感受。旅游者在文化获取时自由的主动选择,实现了较为充分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并形成深刻的旅游体验感受。

前两种民族文化体验方式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和旅游消费较低层次时,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体验的主要形式。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旅游者消费理念和行为的成熟,旅游者越来越重视旅游体验的质量。民族文化休闲活动将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构建高质量的民族文化体验将成为体验经济时代民族地区需要发展的旅游核心产品。

可见,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由三个层次组成,民族文化是核心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核心能力,民族文化体验是核心产品。民族文化是旅游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根基,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对民族文化利用和提升的关键,是民族文化是否能成功转化为民族文化体验尤其高质量的民族文化体验的关键所在。民族文化体验是前两个层次综合的结果和最终表现形式,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价值体现。

三、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和核心产品三个角度来,来培育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

(一)保护和利用民族地区核心资源

1.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无法再生,也不能完全复制,丧失了就无法再找回来。但是民族“原生文化”是多种文化在此长期交融而形成的,它也会因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及政治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变化。旅游发展中要关注民族文化的变迁,注重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质文化,让它永远传承并发扬光大,最终实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加强民族文化的整理和挖掘。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一种严密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内在结构十分复杂庞大。对旅游者来说,大多只能感受到异质文化的某些表征,凭借这样的感受去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但是这种满足是粗浅的。这就需要加强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尽量将民族文化精髓的东西加以提炼,实现民族文化的利用、共享和传承。

3.突出民族文化内涵。在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中,應充分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底蕴,利用文化的互异性,提炼文化精品。真正把旅游做成“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追求;既是一种闲暇,也是一种充实;既是一种放松,更是一种文化领略”的高层次文化行为。

(二)提升民族地区旅游核心能力

1.加强生产要素整合能力。民族地区可以建立旅游产业协调管理机构和协调整合发展机制,加快建成快捷方便的交通网络体系,以休闲为主要功能的民族文化旅游的接待服务设施,加快开发、生产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围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整合现有的相关生产要素,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合力。

2.提升旅游创新能力。民族地区可以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或旅游产业集群,建立依靠产学研联合,采取“高校+院所+企业”等形式,建设旅游创新系统,培养创新团队,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等知识,在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实现民族文化的旅游利用形式、旅游发展形式的创新。

(三)发展民族地区旅游核心产品

1.构建以民族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基于民族文化体验在民族地区旅游产品中的核心地位,应当在旅游产品的发展中认识民族文化体验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提升民族文化体验的核心价值;围绕民族文化体验融合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特种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构建民族文化体验为核心的复合结构旅游产品体系。

2.强化旅游中的民族文化参与性。民族地区应当在民族文化核心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区域资源的整合,开发多个层面、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强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如展示民族艺术成就,举办民族节庆活动。开展传统民族体育活动,参加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讲述神话传说,制作工艺品,穿戴民族服饰,品尝民族食品等,使旅游者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获取精神层面的愉悦,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民族文化体验。

3.以民族文化休闲活动为发展重点。民族文化休闲活动是高质量的民族文化体验,是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核心。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社会化,推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社区化;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加快相应的休闲配套设施的建设,通过策划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等方式,策划和设计民族文化休闲活动,构建高质量的民族文化休闲活动如住进民族村寨、过新年等。

[责任编辑:舒 生]

作者:郭 峦 林 轶

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 篇3:

浅析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摘 要: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国际上公认的敏感期,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与公民权利意识日渐觉醒的双重交织,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大多数群体性事件最初都源于基层,基层政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所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突发性事件;应对能力

文献标识码:A

危机管理是当代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近些年,随着国内国际范围内各种危机事件的频频发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突发性事件也有明显上升趋势。这些危机事件不仅威胁着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还阻碍了西部地区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其中,基层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建设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由于行政环境的特殊性,其危机管理能力建设显得更为为紧迫与重要。

1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①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当地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造成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公共危机事件诱发的因素较多。因此,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工作中的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②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战略资源储备的重要地区。加快建设步伐,维持少数民族地区长期稳定,是维护祖国统一,加强各民族团结,拓展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空间,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民族地区特殊的实际情况对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对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需要。政府必须以公共需要作为其目标来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政府对危机事件进行管理,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属于政府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的职能范畴。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是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2 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缺陷

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伴随着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而相应的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工作出现许多的新情况,民族关系面临很多的新挑战。当地政府对于危机管理,无论是意识上还是措施上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政府官员和民众缺乏危机意识,遑论危机的防范和处理能力,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和自我救助能力不强。总结我国危机事件的处理历史,我国各级政府特别是民族地区基础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尚处于摸索阶段,其对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的变化趋势还没有一个清楚的正确的认识,危机承受能力很弱,社会警觉性较差,危机形态也较为复杂。应急知识的教育、宣传和普及工作很不到位,公众普遍缺乏自我救护的意识,面对突发事件,易于惊慌失措,这会加大生命财产损失的程度。

②民族基层政府危机管理基础条件相对较差,投入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当地现有的危机管理机构普遍存在人员不足且业务素质低、职责不明等问题,基层政府的危机管理缺乏有效的人才和经费保障。从整体上看,由于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如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分别立法,难免会出现法律法规相互之间的冲突,削弱了危机事件管理的协作能力。现有的应急法律法规缺乏执行力,表现为行政不作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

③信息管理系统落后,监测预警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预案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当地基层政府的有关应急预案过于粗略,未明确各自人员的职责。基层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监测预警机制还不完善,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流和发布平台,预测预报的科学体系尚未建立,导致信息的发布不够准确,瞒报事故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专业的应急队伍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在危机面前举手无措。个别基层单位应急草率从事,处理能力偏弱。

④由于当地基层政府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的协调机制,导致上下级政府之间和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无法形成步调一致权责明确的危机应对机制。各部门横向沟通不够,部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权力与责任的分割、资源共享程度低、各单位衔接不力等现象,因而导致信息上下沟通不畅,降低了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

⑤对于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现象及其应对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的符合民族地区情况的危机管理理论。这方面的研究基本还处于单纯的介绍和引进西方危机管理理论的阶段,缺乏中国国情和民族现实特色,脱离中国地方实际;不同的专业和专家之间的边缘性、交叉性研究的互动机制没有形成;学者研究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的经验总结没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现有学术资源没有及时变成政府的决策。

3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能

力的途径

第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民主建设,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坚持民主执政,关键在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少数民族地区民主建设面临着各少数民族成员民主制度、机制缺乏,民主意识较弱、法治意识缺失以及过于注重宗教信仰。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民主制度和机制,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政治社会化手段,并且寻求有效传播和培育公民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时,要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和利用现有的制度形式。比如,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广泛存在的“寨规寨约”、“乡规民约”,诸如此类的制度形式是可以较好利用的。在选择和利用过程中,要适时地注入现代民主的内容,摒弃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进步的内容。这种注入和改造现有制度形式,必须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现实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又宜于农村基层群众所接受,形成一套有效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制度体系,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建设。

第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干群关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一些干部贪污腐化、脱离群众、官僚主义的思想和作风有着直接关系。因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必须加强干部自身作风建设,促进基层干部廉洁勤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真正地深入到群众中去,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与群众多沟通多交流,倾听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做群众的贴心朋友,才能准确地掌握基层群众的情

况和诉求,才能发现基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解决在基层的萌芽状态,防止上访问题甚至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第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树立依法执政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执政理念是否科学、正确,不仅直接关系到执政能力能否增强,也关系到执政地位能否巩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要树立依法执政的理念,建立一个法治政府。在培育法治文化的过程中,各级法制部门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市场主体、社会关系主体循法而为。建立公正严明的司法环境,做到司法公正,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有了法律的强制保证,守法者才能继续守法,不守法者才会有所顾忌,形成良好的尚法社会氛围。同时,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促进社会的法律文化传播。在处理典型的群体性事件中,基层政府首先要切实从对经济活动的具体参与中撤出,经济事件一定要按经济规律去办,政府不要插手,要着力进行对经济的宏观调节,避免与民争利。

第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舆论引导的水平,把握新兴媒体建设和管理的主导权。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和媒介形式成为人们提出建议、表达诉求、发泄紧张不满情绪的重要载体,它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检测作用,能够把握社会的心理走向,可以纾解人们的不满情绪。因而,基层政府应学会与媒体打交道,不断完善群体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应急工作机制,时刻保持对信息的敏感性,努力抢得先机,赢得主动。基层政府还要学会利用媒体或其它载体宣传少数民族政策,大力加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宣传,倡导先进文化,就要善干把中央的宏观指导与民族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鲜明地体现出地方和民族特色。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也要要通过各种渠道树立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信念,以民族团结的大局为重,切实起到和谐社会政治保障的作用。

第五,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干部绩效考核长效机制。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的素质高低和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执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多方面因素,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部门自身存在得工作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官员的责任感并改进工作作风,对于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绩效考核是十分必要的。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做到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这对于加强各民族间的沟通和交流,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六,加强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层领导者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要把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建设列入重要日程,加强应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研讨班,切实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公共政策能力、处理公共事务能力、协调利益冲突能力、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开展群众工作能力等,认真把握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重大问题,为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奠定基础。

4 结语

在向现代化转型的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经济,必须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等不同的工作方式和手段,以及灵活运用这些方式和手段的交叉结合。坚持在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执政,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加强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高度重视对基层政府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先进性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建设一支永葆先进性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经中.政府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2]杨安华.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机制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5,(3).

[3]吴开松.公共管理危机与危机管理[J].理论月刊,2004,(9).

作者:张坤明 吴开松

上一篇:个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论文下一篇:高中支架理论英语语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