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机电一体化论文

2022-04-26

摘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方式,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导致高职教师在资格准入、教师培训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权威性。本文从“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意义、“双师型”教师认定存在的问题、对策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双师型教师机电一体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双师型教师机电一体化论文 篇1: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探索

摘 要:针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不够统一、缺乏任职及聘用指导标准的现状,在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提出了符合职业院校客观需要的“技能指导师”教师职业资格认定标准。首先分析了“双师型”教师需要的技能与国家资格鉴定认定的联系,总结了资格鉴定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阐述相应的对策,即探索实施“技能指导师”教师职业资格认定。通过试点表明,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技能指导师”;认定标准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国家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主要有三种:既有教师资格,又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有教师资格,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吉林、重庆、安徽、江西等省市参照国家的标准制订了各自的认定实施标准,他们在认定中或者强调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或者强调职业技能要求和企业实践,或者强调专业教龄以及与企业技术的结合程度。认定标准的不唯一,容易出现导向失误、评价结果失真的现象,“双师型”教师的技能水平无法准确衡量。这与现代职业教育提出的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要求严重不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职业教育大发展的瓶颈。探索用“技能指导师”教师职业资格的认定来统一“双师型”教师的技能水平认定,让“双师型”教师的认定符合职业院校的发展要求。

一、概念界定

(一)“双师型”教师

传统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教师资格,又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的职校教师。本文所指的“双师型”教师是既有教师资格,又有“技能指导师”资格的教师(关于“技能指导师”的概念下文有具体解释)。

(二)国家职业资格证

国家职业资格证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三)教师职业资格证

教师职业资格证是指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教学中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现场实践教学考核等三部分进行鉴定,合格者颁发适合教师技能需要的等级证书。

二、“双师型”教师与国家职业资格证的联系

国家职业资格证最早的提出是为从事一线技术工种的人群服务的,通过资格证书等级反应技术人员的水平,国家职业证书特指技师资格。技师要获取的是职业资格证书,它是工厂技术人员的资格证。企业的高技能人才直接面对机械设备,他们的工作就是加工出合格高质量的机械零件。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手动操作上,所以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很高。

国家现在要求职业院校的实践操作教学要占到全部教学实践的50%以上,这样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要占到大块的时间,“双师型”教师要把理论教学穿插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来。在这些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实践的动手性,还要注意教学的理论性,学生在实践中不仅通过动手来锻炼自己的技能,还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最终学习到知识。真正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主要是示范引导,他们没有必要按照技师的高水平来要求。动手能力人与人会有差距,教师中不乏技能操作的高手,我们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而不是要求我们的教师个个都到达技师的真实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职教大会上做出重要指示,职业教育的教师要做教练。教练的工作要先教学生,然后学生大量练习。教练在教的过程中总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提高技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学技能,学生要想有好的发展必须学好技能,教师的工作就是做学生动手操作的示范、模特。

“双师型”教师与技师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技师要解决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问题,而“双师型”要解决学生是否学会知识与技能的问题;技能的侧重点不同,技师主要的工作就是用自己高超的技术加工出高质量的产品,而“双师型”教师是要把技能传授给学生,自己不仅要会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

三、现有国家职业资格自身认定存在的问题

(一)鉴定题库与学校教学内容有脱节现象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从开始实施,就由政府部门统一编制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及其技能鉴定题库,试题许多都与企业的实际加工有关,其命题、出题范围、试题形式、难度系数等方面均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职业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所使用的试题也是从题库中抽取的,这些题目没有考虑教学与生产的结合,使职业技能鉴定的结果与实际教学要求不一致。

(二)职业技能鉴定过程有待充实

职业技能鉴定往往在特定时间,集中鉴定大批人员。大多数鉴定中心考评员数量有限,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简化鉴定过程,缩短考核时间。这样鉴定难度降低了,没有考核出应有的知识与技能,技能鉴定流于形式。

(三)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的水平参差不齐

职业技能鉴定基本分为理论测试与实际操作两个层面。理论测试有标准的答案可以参照,而实际操作仅有评分标准,考核的结果需要技能鉴定考评员根据评分标准给出实际得分,这需要考评员具有比较高的道德水准和熟练高超的业务素质。目前,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一般都是由各技能鉴定中心自行安排,这些人员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且缺乏有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

(四)劳动保障部门的监督与监管需要协调

各地市技能鉴定中心一旦取得鉴定资格就开始对社会上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技能鉴定服务,各技能鉴定中心的工作原则和把握尺度不一,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致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系统性差,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受到影响。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技能水平的认定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来衡定是不科学的,从一个普通的专业教师到“双师型”教师不是一种简单的转换,不是职业院校教师拿了一个技能等级证书就变成“双师型”。“双师型”教师强调的是职教师资素质的要求,表明他们经过专门的学校教育培养和企业实践训练,具有一种不可替代性。如果缺少了这些条件,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沦为“双证型”教师了。因此,一种全新的“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制定符合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我们必须建立一套适合教师的技能考核体系,解决教师的问题。

四、探索实施“技能指导师”教师职业资格认定

国家技能鉴定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但是技能鉴定考试采用的题目有的太偏、过难,没有太大的意义。并且专业性又过强,在新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有些内容过于陈旧,不能及时更新。虽然国家技能鉴定的内容不太适合教师但是其考核的方式还是可以借鉴的,技能鉴定考试分为两部分: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作为老师来说,理论知识的考试要有体系,国家技能鉴定的理论采用一张综合的试卷,这些显然满足不了教师对理论的需求,现行考试一张卷子下来,达不到其应有的考试深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在比较流行且比较为大家所认可的资格考试有两种:注册会计师与注册电气工程师。这两种考试难度比较大,我们可以借鉴它们的考试形式。理论考试分多门进行,理论考试通过后再进行实操考试与现场教学能力考核。

(一)“技能指导师”教师职业资格的理论考试探索

考试是能够比较有效地反应水平能力且公平的方式,对教师而言熟练掌握一定理论知识有利于教学,也利于激发大家不断学习的热情。加强教师的理论水平,以机电类数控专业的“技能指导师”为例进行理论考试的探索。理论考试的科目有:机械制图、数控机床编程、金属工艺学、数控机床系统及维护等四门课,每一门课制定考试大纲,详细列出每门课程中应该掌握的内容,便于老师复习考试。考试的题型可以借鉴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考试题型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考察老师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

(二)“技能指导师”教师职业资格的实践考试探索

以往国家技能鉴定进行的实操就是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加工,加工后的零件参照技术要求评定分数,这是真实水平的反应。对于从事数控专业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来说,不仅要完成实操还要引入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操作,计算机绘图已经成为一种基本技能,这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师自己也必须好好掌握,考试时要在规定的时间随机抽题按要求进行图形绘制。计算机绘图软件可以选择“CAXA制造工程师”,这种软件在职业院校普遍被采用的,其考核体系完备,直接使用此软件进行考核,人为干扰因素小。对于数控教师来说在进行实操前需要在“CAXA制造工程师”相配套的数控车/铣模块下进行造型,模拟生成加工程序,再把程序传到真实的机床上进行实际操作,这种技能考试既考核了教师的技能水平又与平时的教学活动紧密结合。

(三)“技能指导师”教师职业资格的现场教学能力考核探索

参与申报“技能指导师” 教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应该上报一节实训课的授课视频,要包含教师的动手操作示范,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讲解实际操作。

(四)“技能指导师”的衔接问题

“技能指导师”的认定通过考试来获得,其资格分为三种:初、中、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老师不断探索,不断提升,在学习中提高,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也有利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

以前各学校认定的“双师型”教师如何衔接?因为55岁以上已经被学校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的通过上报相关材料不用参加考试可以直接取得初级“技能指导师”等级证书。为了避免55岁直接申报材料可以颁发证书的情况,限定3年的衔接时间。“双师型”教师采用现代化的考核手段检验,尺度一致,“双师型”教师自然就是名副其实。

在河南省的教师职称评审中有实习指导师这一类职称,他们的出现是与一些带有实验性的专业分不开的,这一类教师在学生实习时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是没问题的,他们在获得初级技能指导师时可以只考理论不考实践。

(五)“技能指导师”的后续教育问题

“技能指导师”的认定与教师资格证的认定工作一样需要由省级教育部门主管执行,只有这样认定的结果才会被承认。“技能指导师”的申报及审核认定工作,每年定期办理一次;各地要建立“技能指导师”教师资源库或者教师资源及培训信息管理系统,获得“技能指导师”资格的教师一概纳入其中管理;“技能指导师”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满必须通过复审,否则取消其技能指导师资格。

五、实施效果分析

不管是“技能指导师”教师职业资格,还是“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都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职业院校教师提升自身素质,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资格认定以及3年一复审等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的层级较高,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和权威性。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关系最直接的教育,对促进城镇就业、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着巨大作用,其专业区分又很细,这种高层级的管理不仅可行,而且很有必要。

将策略运用于实际教学管理中并进行了试点,试点取得了如下成效:试点系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较为明显,通过实施“技能指导师”认定,该系部的“双师素质”教师数量迅速增加,“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比例大为提高;该系部的师资队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校企合作密切,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升,毕业生质量较高,供不应求。

研究的创新点:建立了一套适合职业院校教师的技能考核体系,解决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问题。试点表明该体系能促使“双师素质”教师数量迅速增加,“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比例大为提高,从而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清.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2]唐卫红.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及其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11).

[3]齐强,赵敏玲.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

[4]卢建平,钟显东.中职“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制度探析[J].职教论坛,2012,(9).

[5]冯丽霞,钟显东.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及存在问题分析[J].职业技术,2014,(6).

作者:曹宾 陈亚峰

双师型教师机电一体化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

摘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方式,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导致高职教师在资格准入、教师培训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权威性。本文从“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意义、“双师型”教师认定存在的问题、对策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方式。

关键词:高职;“双师型”教师;认定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一些产能落后的设备亟待升级,为了尽快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教育部在2018年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2019年开展了1+X证书制度试点以及2019年和2020年的高职院校百万扩招工作,使职业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科学、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石,对提高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师”型教师的认定

1995年,原国家教委提出了:在职业学校中要加强和倡导“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议案。“双师型”教师的概念首次走入人们的视野,但直到现在我们还在探讨和研究什么是“双师型”教师。

(一)“双师型”教师认定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1.“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不统一

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学者们现在主要有两种看法。即“双职称型”教师和“双素质型”教师。“双职称型”教师我们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有两个职称或者两个职称证书,且有一个证书必须是教师资格证书,“双素质型”教师要求教师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工作的要求,还要能够胜任实践教学工作。然而,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来片面地定义“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这将会给“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等四部门2019年分别印发了有关职业教育改革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各省、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制定适合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并且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作为重点考核。福建、安徽、广西等省、自治区率先制定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促进当地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高职和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资格国家认定标准的落地起到了很好的经验积累。

2.“双师型”教师认定过程不健全

认定过程离不开认定机构和认定对象两大主体,以及作为桥梁的认定方式。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机构是我们制定和实施认定的基本保证,认定机构的权威性也是“双师型”教师得以推广的有力保障。目前,“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机构有两种形式,即各高职院校自行设置认定评审机构和省教育厅专设认定办公室。一般各高职院校自行认定的比较多,认定标准也各有侧重。

认定对象是我们进行“双师”认定的主体,各地、各校对于认定对象的范围也不尽相同,一般学校都能够将校内专任教师纳入认定范畴,而对于在高校占比较大的企业兼职教师来讲,各省在制定认定标准的时候,对这方面的标准不一致。河南、吉林、江西、安徽等地的“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有的没有提及兼职教师的认定办法,有的对兼职教师的资格认定相对模糊。

对于认定方式,大多数的认定机构或院校采用的是初审-复审-公示-备案的方式进行,有的则更为简单,学校认定机构直接审核合格,没有公示环节,过于简单的认定方式与我们在认定过程中的复杂目标难以对接,而对于“双师型”教师资格的审核也只是对资格证书的审核,不能审查出申请人的真正水平,不利于人才的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提高。

(二)“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对策及建议

1.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特别是“双师型”的高职教师,应当是具有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具有企业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针对专兼职教师认定标准要有不同的侧重,专职教师应当侧重考核其是否具有企业实践经验即是否具有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而对于企业的兼职教师则侧重考查其是否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在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内容上,应当把专兼职教师的认定标准都包括在内,并且分别制定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可量化的、可操作性的认定标准。

2.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制度

目前,由各高职院校自行设置的认定评审机构或者由省教育厅专设认定办公室组织“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无论哪种情况都应该在认定前制定严格完善的規章制度,并且认真执行,在“双师型”教师的申报和认定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将真正具备较强的教书育人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教师纳入“双师型”教师队伍中,在“双师型”教师的教师认定过程中要保证其公正性和真实性。

3.完善“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

高等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的高等学校,它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中,目前还没有对高职教师与普通高校的教师职称加以区别,在职称的评定过程中还是以科研成果为主,没有体现出对实践技能及职业素养的要求,不能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应尽快设立职业教师的职称评审体系,促进职业院校教师对实践技能的重视。另外,为了更积极的调动高职教师自觉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调动他们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还应当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各地、各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不一、形式多样,“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缺乏可量化、可执行性,有待国家层面出台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可欣南海.高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11)

[2]李鑫李梦卿.企业需求视角下“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20(31)

基金项目:黑龙江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研究;

(课题编号:SJG2Y2019044)。

作者简介:

胡春玲(1970—),女,汉,广东省,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

胡云峰(1970—),男,满,辽宁省,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工程。

作者:胡春玲 胡云峰

双师型教师机电一体化论文 篇3:

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双师型”教师

2015年10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试行)》,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中提到,职校专业课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规定指出,组织教师企业实践,是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通过校企合作运行模式,企业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专业兼职教师,在学校传授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而学校将为企业输送合格的就业人才,最终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

一、学校借力企业培养“双师型”教师势在必行

目前,中职学校中“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主要是通过国家示范校的学科化授课模式,取得相应专业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就算认定是“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主体仍然是学校,很少把企业作为培训主体。所以,“双师型”教师并不一定具备相应的职业实践能力。

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在于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时获取实践经验,既有教学能力,又有岗位实践的经历。所以必须定期到企业去学习、培训,以掌握岗位实操技能,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是最好的途径,学校借力企业培养“双师型”教师势在必行。

二、构建合理的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涉及的问题很多,并非尽学校之力就能解决。为保证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解决校企合作管理机制的问题,不仅要政府部门规划统筹,做到法规和制度先行,而且要企业和学校密切合作,确保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高效运行。

(一)为保证校企合作顺利推进,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理顺合作平台

探索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为有效协调校企双方的工作安排,可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领导机构成员可以由校企双方领导领衔,抽选核心技术人员、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确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合作方向、人才培养计划,监督评价等运作情况。

(二)明确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内容和形式

教师企业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和新理念等。

教师企业实践的形式,包括到企业考察观摩、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岗位兼职或任职、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

(三)为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培养培训基地

学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掌握岗位技能要求,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了解企业技术发展,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反哺专业教学,加快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去,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第一,针对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配套严谨的管理制度,包括相关的协议书、管理规定等,还有常规工作所需要的申报表、学员登记表、计划表、记录表、评议及反馈表、学员成绩评定、成果简表和总结表等过程管理。其中建立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考核和评价体系也至关重要,形成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下企业参加“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

第二,在企业设置一个专用的小办公室,作为校企合作的联络点。以便放置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牌子,张贴管理制度等,在此领导机构成员可共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合作方向、人才培养计划,监督评价等运作情况,同时也可作为参加“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办公场所等。

第三,建立导师制。根据“双师型”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专业特点,由企业挑选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作为导师,全程指导带领专业教师下到生产第一线,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就与企业的生产场地和设备融合在一起,通过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传帮带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

第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还可以开展多方面的工作。

(1)参与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由学校牵头负责组建,聘请行业企业的相关专家参加,制定专业建设委员会章程,提出专业建设规划,聘请共建企业的骨干力量参与专业建设,以确保相关专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参与课程建设。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编制教学计划,做好教材选用工作,在此基础上,与企业共同修订和评审,根据企业需要,学校专业部与企业共同编写符合学生特点和企业所需的校本教材。

(3)参与实训室的建设。坚持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建设之路,积极吸纳社会尤其是优秀企业资源参与实训中心建设,探索实训中心共建、共享模式,既可培訓企业员工,又可培养“双师型”教师。

(4)为学校提供高质量的外聘教师。结合专业特点,聘请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来学校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及新理念等,为师生开阔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拓展专业技能,提升专业内涵。

(5)提供实习教学,改善就业渠道。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和企业用工要求,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通过认知、跟岗和顶岗实习等模式,实现工学结合,并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建设,培养“工匠精神”。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运作,最关键的是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感受企业管理制度,掌握岗位要求,明确自己职业生涯的目标。一部分学生实习结束,经双向选择,毕业后会在实习企业正式上岗,缩短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改善就业渠道,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当然也提升了学校在社会的美誉度。

三、依托校企合作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我们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掌握岗位技能要求,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了解企业技术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加快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校企合作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培训,在企业中了解新技术、新理念,改进教学。教师加强了对生产一线技术要求、工艺标准的直接了解,改善了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把握现代专业技术发展脉搏,对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的人才有很大帮助。同时,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带来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带来了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理念,这些宝贵的实践财富会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

(二)校企合作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专业建设

通过校企专业对接,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学校把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教师下企业,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学校的专业与当地产业结构相吻合。结合生产实际和学校专业实训要求,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设备、技术优势,创建高质量高标准的实习场所,提高实训效果,实现专业实训与企业生产的无缝对接。同时引入企业的培训理念,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三)校企合作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壮大,实现共赢

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有效解決理实虚一体化的教学问题,建立适合企业人才需求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不足的问题。企业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应当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通过获得企业的培训,真正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流程,掌握岗位技能,反哺教学。同时学校借力企业技术人员发挥专长,对在校学生进行岗前就业培训。不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减少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四、取得的成效

我校依托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培养高标准、高要求培养“双师型”教师。

为了加强我校与容桂机电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关系,2013年1月,我校牵头成立“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机电行业产学联盟”,共有23家企业加盟。实现了产学对接,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培养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的教学实习和就业提供了保障。通过行业引领和企业参与,积极推行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和订单培养。其中,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92年,是一家以产品研发设计为核心,生产和销售塑料空调风叶的专业生产企业,具备完整的“塑料改性—模具设计制造—塑料空调风叶设计制造”产业链,自动化生产控制程度相当高,是我校机电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同时也是教师下企业实践和顶岗培训的基地。

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我校专业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研究课题,对管理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要求下企业的中青年教师必须完成企业的专业实践教学任务,而且要完成一门校企培训课程的编写,培养了一批专业骨干教师。专业教师结合在企业实践的情况,对亚龙设备235A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全部加装了与企业一样的自动化控制柜,创建了真实的实习环境,提高了实训效果,实现技术安装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同时专业教师结合校企合作培养培训的需求,准备编写《Solidworks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组装与调试》自编教材,为学生和企业员工培训所用。

为加强学生管理,学习企业文化,掌握新技术,把班会课搬到车间,原来在校的每周一下午第2节班会课将在车间指定的地方进行,由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班主任共同承担上课任务,教师学习企业新技术和新理念,再反辅教学,既培养了“双师型”教师,学生又完成了实习任务。

为更好地创建学校的实习实训场所,顺威股份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气动实训室的规划建设中去,包括布局、设备清單、安装和调试等各环节,创设一个与企业的生产要求操作相吻合的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专业教师的思维习惯,不只是方便教学,也利于实践操作。2015年我校申请广东省中职教育机电专业实训中心专项资金建成机器人实训中心,配备有工业机器人虚拟原理仿真系统、综合实训仿真系统、多功能多应用工业机器人基础实训系统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综合实训系统,还有工业机器人喷涂、抛光、打磨和焊接等多个工作站。

为培养机器人“双师型”教师,成立了机器人大师工作室,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利用企业的设备和技术优势,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并探索机器人专业“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力求将把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打造成我校的特色新兴专业,培养与珠江西岸机器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在生产、服务、销售、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2016年由顺德职业教育促进会牵头,由我校主导,在广东奥基德信机电有限公司的参与下率先成立了“顺德区智科3D打印数字智造公共实训中心”,既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公共实训中心,又是佛山市中职学校培养3D打印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同时承担了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中小学科普创客活动——3D打印走进校园”的中小学师资培训。并成立了“王晓斌3D打印大师工作室”,是由享受国家政策津贴的专家、教授、企业工程师和学校“双师型”教师共同参与的,是顺德区唯一一家集3D打印科研、技术应用以及教育教学于一体的工作室。

最近,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南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进一步把现代学徒制理念融入到基地建设中去。

总之,通过构建合理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改善了师资水平,促进了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使专业与产业紧密结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研究》,课题编号:GDJY-2015-B-b068,顺德区教育科研专项资金资助。]

责任编辑何丽华

作者:熊如贵

上一篇:园林景观项目成本控制论文下一篇:有线电视线路检修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