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探索

2022-09-10

1“双师型”的涵义

关于“双师型”教师的涵义有很多说法,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教育部关于“双师型”教师规定的演变如下:2000年l月17日, 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 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2000年3月23日, 关于开展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专题调研工件的通知, “双师型”教师与“双师素质”教师工科类具有“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应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1) 具有两年以上工程实践经历, 能指导本专业的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 (2) 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工程项目研究, 开发工作, 或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实验室改造项目, 有两篇校级以上刊物发表的科技论文。2000年10月9日, 关于印发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醒系) (征求意见稿) 和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 (征求意见稿) 的通知“双师素质”教师, “双师素质”教师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教师: (1) 具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 且具有讲师 (或以上) 的教师职称; (2) 既有讲师及其以上的教师职称, 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其以上职称; (3) 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 (及以上) 应用性项目研究, 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 具有良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200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讨论稿) “双师型”教师与“双师素质”教师。

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 既包括教师个体层面上的这种狭义的“双师型”内涵, 也包括广义的“双师型”教师, 即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由职业院校教师和来自于企事业单位且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构成。这种二元结构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既是职业教育与职业世界有效融通的必然, 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既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措施, 也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走向社会化、加强产教结合的必然。

2 目前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和界定标准尚未统一, 认定工作尚不规范

是使用“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还是使用“双师素质”教师的概念, 目前尚未统一, 即使在教育部的文件中, 两个概念也是混用的, 同时, 社会对“双师素质”教师在认识上也存在一些误区。如有人认为, “双证” (即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或职业资格证) 即“双师”;有人则认为, “双师”就是“教师技师”。尽管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已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条件, 但各高职院校在进行“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工作中仍存在尺度不一致的问题, 相应的统计数据也难以进行横向比较。

2.2 教师来源渠道单一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育者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 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因此,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 高职高专院校要从教育的现状和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 既要保证教师队伍中高等院校的师资来源, 又要保证其他来源渠道的畅通。而大多数院校中大学毕业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占多数, 从其他渠道调人的教师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因此, 多数教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教学、现场指导都处于弱势, 与社会需要的那种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差距明显。

2.3 师资来源仍以普通高校毕业生为主, 从企业引进的专业人才的数量不多

说明教师队伍中理论教学型教师较多, 教师队伍中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少, 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少, 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学历结构中, 本科学历教师占绝大多数, 研究生学历教师人数偏少, 与教育部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师资队伍中仍有少数教师的学历在专科或专科线以下, 不符合高等院校教师的任职资格;在职称结构方面, 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数与教育部的要求差距很大, 高级职称的比例仍然偏低。其中高水平教师, 特别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少。

3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策略

3.1 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概念

在“双师素质”教师的界定、来源、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作出妥善的制度安排, 创造有利于“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环境。

3.1.1 明确“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及要求

“双师素质”教师较之“双师型”教师, 无论是从内涵上, 还是从实践上看, 都更为准确。

3.1.2 从企业引进教师和将现有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尽管这项工作主要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事, 但就政府方面而言, 一是要明确提出要求, 规定来自企业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最小比例;二是选择技术先进、管理领先、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三是出台相关政策, 对“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四是发挥协调职能, 加强对“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作的宏观指导。

3.1.3 在高职教师第二系列职称评定上给予政策支持

高职教师成为“双师素质”教师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获得第二系列职称。政府有关部门应开通相关通道, 出台鼓励政策, 鼓励具有教师系列职称的教师获得与本专业实际工作一致的专业技术职称。

3.2 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

高职高专院校可以通过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 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一方面,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拨出专项经费, 用以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课程进修、在职攻读学位、定向、委培等多种渠道提高学历层次。鼓励骨干专业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和参加社会技能培训。对获得硕士和博土学位以及各类技能证书的教师提高其岗位津贴。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制定各种政策, 招聘、吸引国内外高学历人员到校任教, 提高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同时学校要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 逐步改善师资来源结构, 提高整体效能, 优化资源配置。

3.3 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待遇

“双师素质”教师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有较高水平或造诣的教师群体, 承担着比一般教师更为繁重的工作任务, 因此, 应制定“双师素质”教师的奖励政策, 这些政策措施要看得见、摸得着, 对调动广大教师参与“产学研”活动起到促进和激励作用。使“双师素质”教师在晋升职称、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出国培训、工资津贴等方面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 教师按计划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锻炼期间, 学校视情况给予适当补助等。

摘要:高职“双师型”教师很受各个院校的欢迎, 但是对于其概念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规定和看法, 而且其教师来源、人才来源渠道等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因此本文从这概念界定、拓宽教师来源渠道、改善教师学历结构, 改善教师待遇方面探讨了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 以期给高职院校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高职,“双师型”,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梁忠义, 李守福.职业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0.

[2] 刘春生, 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 王斌华.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 夏昌祥高, 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 陈祝林, 等.高职教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当前我国体育经济产业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分析下一篇:柴油加氢改质装置节能降耗采用新技术的特点及若干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