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2022-09-10

1 前言

高职高专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要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操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学生, 就要有高素质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需要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高职院校的重要环节。但如何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要从学校的实际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出发, 制定确实可行的措施, 并认真落实。

2“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 是在以往的职业教育中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师资的评价重理论水平、轻实践知识和经验, 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情况下, 为了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正确定位, 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业教育理念而提出的。

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的“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应备条件, 以及国内认定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普遍做法, “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为:

(1) 教师同时拥有教学职称证书 (如讲师、教授等) 、专业技术职称证书 (如工程师、会计师等) 或岗位资格 (技能) 证书。

(2) 教师已拥有教学职称证书, 虽还没有取得专业技术职称证书但已在企业第一线从事本专业实践工作两年以上, 具备了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的素质。

(3) 教师已拥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并具备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的素质, 虽还没取得教学职称证书但已在校任教并且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4) 教师已拥有教学职称证书, 并主持过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成果已产生效益;或主持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 技术水平先进。

但是, “双师型”教师不是教师与工程师或教学职称证书与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的表面简单叠加, 而是内在素质表现在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任理论教师, 而且能任实训教师。

3 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以下的能力

3.1 教学工作能力。包括以下方面:

(1) 具备教师基本素质, 能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及同行的认可。

(2) 专业理论基础扎实, 能胜任本专业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 以及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3) 能胜任本专业认识实习、操作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任务书和指导书的编写以及组织和指导工作。

3.2 专业实践能力。包括以下方面:

(1) 具有操作能力, 即履行本专业生产工作岗位职责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技术应用能力, 包括熟悉技术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操作流程, 掌握职业技术规范、熟悉运用专业岗位工具的能力, 实验和设计能力等。

(2) 获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

3.3 教学研究能力。包括以下方面:

(1) 能承担课程开发工作, 编写课程授课计划和讲义, 有编写教材的能力。

(2) 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能撰写水平较高的专业学术论文, 其研究成果能指导专业建设和解决专业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 掌握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 有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的能力。

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材为根本任务, 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这就要求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专业人才, 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又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时间不长,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在探索阶段, 要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好, 必须解决以下存在的问题:

(1) 高职教师来源情况单一, 缺少实践经验。大部分高职学院由中专学校升格成立, 教师队伍主要由原中专学校的教师和刚大学毕业的毕业生组成。原中专学校的教师有的还存在中职教育的观念, 不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刚大学毕业的毕业生直接走上教学岗位, 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须的专业技能。

(2) 安排给专业教师实践的场所、时间和措施不够。由于专业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 专业教师除了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外, 必须到生产第一线吸收新的操作技能。但由于有些企业不愿意接受教师顶岗实践, 使得教师实践的场所难以保证;由于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 教师规模偏紧, 专业教师教学工作已超负荷, 实践的时间难以保证;另外, 学校制定的鼓励专业教师实践的政策措施不够也会影响教师参加实践的积极性。

(3) 产学研结合比较好的专业不多。职业教育能与科技开发、社会服务形成体系的高职院校不多, 与学校合作的生产专业和科研单位不足。部分职业院校脱离了原来的行业主管部门, 由于受到经济效益的观念影响, 行业不再提供相应的合作机会。

(4) 职业教师的待遇偏低, 难以吸收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由于政府逐步减少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 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靠自给自足, 而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高、学生支付能力差又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收入分配。

5“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 我校作了很多方面努力和尝试, 使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断提高, 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80%。“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5.1 安排专业课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培训

(1) 安排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例如参加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注册会计师等的培训和考试。

(2) 安排教师参加技能资格证书的考试。例如建筑行业的一级或二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等的考试。

(3) 安排教师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和考证。

5.2 利用实施“产学研”的有利条件, 提供专业课教师实践机会

(1) 利用校办企业, 给专业课教师提供实践和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机会。例如, 我院设有建筑设计室, 专业教师参与设计室承接的工程项目的设计, 增加工程实践经验和晋升专业技术职称。

(2) 专业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教室通过科研实践, 熟悉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生产、技术、工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开发并推广新产品和新技术。

(3) 通过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做真题, 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如我院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为某市中心镇的现状图测量和镇区的规划, 就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 教师直接参与工程实践, 提高专业技能。

(4) 学校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全部由专业教师主持完成。例如我院实训大楼和实训工厂的设计、实训设备的挑选和安装均由学院的专业教师完成。这样既为学院节省了开支, 又能使专业教师在建设过程中专业技能得到提高。

5.3 专业教师到生产企业挂职锻炼

(1) 专业教师以脱产的形式到学院合作企业挂职锻炼, 时间一般为一到两年, 教师按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但教师要回校参加业务学习。学院承担教师的工资, 并按企业的考核结果发放津贴。

(2) 专业教师以半脱产的形式到学院合作企业挂职锻炼, 时间不限, 一般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 不影响教学工作。

(3) 学院支持专业教师到企业中兼职。对有工作经验、有工程技术的专业教师, 可以在合作到企业中聘为技术员、部门经理或技术顾问等, 企业根据情况给予报酬。这样既可以增加教师的收入, 又可以使教师的专业技术有更大的提高。

通过以上几种形式的挂职锻炼, 专业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丰富了工作业绩, 教师也可以在企业中获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

5.4 从生产企业第一线引进或聘用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

(1) 从生产企业中直接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随着企业的转制, 有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愿意调入学校工作, 学校可以从其中挑选合适的引进使用。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锻炼后, 能成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2) 从生产企业或事业单位聘用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外聘教师或客座教授, 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如建筑行业的设计、施工单位是“双师型”教师的卧虎藏龙之地, 利用它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外聘教师人才库, 这样有利于专业发展和提高办学效益, 并能做到知识技术与经济发展同步, 甚至超前。

5.5 学校制定有利于教师实现“双师型”资格的政策和措施

(1) 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标准。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标准, 在教育界有不同的提法, 标准不一。“双师型”教师除了拥有教学职称证书外, 还要拥有什么级别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或岗位资格 (技能) 证书, 专业技能达到什么程度, 没有严格的标准。因此, 国家应建立“双师型”教师评审委员会, 尽快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标准。

(2) 要建立激发教师拓展知识、获取“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激励机制。

采取低职高聘的机制。例如, 对一些同时拥有讲师和工程师职称, 在专业教学中确实能挑起大梁的年轻教师, 可按高级职称聘用。

采取提高工资或津贴的机制。“双师型”教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培养时间长、付出劳动较多, 是专业教师中出类拔萃的群体, 政府或学校应提高他们的待遇。例如我校“双师型”教师的高校教师津贴提高1 0%。

(3) 组织“双师型”教师论坛和“双师型”教师讲课比赛等活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通过召开年会等机会组织“双师”型教师论坛, 学校至少每年组织一次专业技能课的比赛, 为“双师型”教师成长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4) 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 实现教师一专多能。要求基础课教师积极提高专业理论、实践水平, 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6 结语

在高职高专的教育过程中,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各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都非常重视,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比例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但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 各高职院校的情况不同, 遇到的困难不同, 采取的措施也不同。本文是结合了本人在高职教学管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采取的方法来撰写, 提出来供同行们参考, 希望本人的经验能给同行们有所帮助, 同时由于本人水平有限, 难免有不足之处, 恳请同行们给予批评指正。

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是培养具有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高职学生的根本要求, 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提出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五个措施。

关键词:双师型,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南[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结合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下一篇: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优劣分析和融合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