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视域下小学体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通过解读生命化教育的内涵,揭示生命视域中的学校体育课程观,并从生命视角的高度深刻反思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而在体育课程实践层面提出构建“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课程实施要在“预设”基础上注重“动态生成”,构建人性化的课程评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来重构生命化的学校体育。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游戏视域下小学体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游戏视域下小学体育论文 篇1:

人文精神视域下对体育游戏的创新探究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在体育游戏中具体表现为对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与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体育游戏作为有效教学方式之一,在人文精神视域下从丰富内容与形式、完善规则、精神传承这四方面进行创新发展。旨在创新体育游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弘扬体育精神与优秀文化,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在“互联网+”時代下,教育有了新提高机遇,但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带来新挑战。对于学生的课余提高锻炼不足和体质不乐观等问题,学校在不断尝试创新与改革。如何使中小学生增强体质,培养人文精神,促进全面提高,对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有重要意义。

1 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一种将智力、体力、娱乐充分结合在一起的体育运动。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有效性,掌握运动技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中,健身性、趣味性、教育性、规则性是区分其他游戏的本质属性。在秦元东(2011)提出的民间游戏依存性——独立连续体中,独立性高、依存性低的民间游戏能得以传承与创新。民间体育游戏具有丰富,人文精神得以传承,若体育游戏被赋予充分的人文精神,将有助于创新与传承优秀文化。

2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关注全面发展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不仅是构成一个民族、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其中,体育人文精神对体育文化建设有重要推动作用,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现象发展的动力,代表着体育终极价值的核心。“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而体育游戏在弘扬体育精神,塑造全面人格上起积极作用。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增强体质,更是在强健体魄上有一个健康灵魂。

3 学校体育游戏开展的现状与困境

3.1 学校体育游戏开展现状

学校体育游戏内容包括专项运动游戏、体能训练游戏、民间体育游戏等众多类别。很多学校在不断地尝试创新与改革中。以浙江为例,其中一些中小学以学校自身文化和特色所创新的体育活动和游戏积极开展和推广,受到学生们喜爱。如一些中小学根据学校自身的文化,创新体育游戏,比如竹文化背景下的“竹竿舞”“竹高跷”等为主题开展的体育活动也能够成为一所学校的特色名片,且发展前景向好。

学校体育游戏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创编体育游戏,组织和开展体育游戏,评价完善体育游戏。创编体育游戏需要有创编者根据创编原则与教学理念进行创编,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条件和特有资源,进行游戏的创新。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有效途径。开展体育游戏对激发学生运动锻炼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培育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现实的作用。

3.2 学校体育游戏发展困境

学校以竹文化为背景,在创新教学后,同时也存在问题。第一,场地设施不足。如以竹制品为主的游戏器械使用时间较短,若保管不当,则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学校体育游戏开展受经费受限,活动器材无法保证按时更新。第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参与课外运动的时间受限。同时,学生体质的下降,已经开始让人们不得不重视体育,同时大部分学校存在着为了体测而上体育课的现状。第三,体育师资力量不足。部分体育游戏项目无法持续创新与开展。体育老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课堂的设计者与引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不均衡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此外,体育教师继续学习和培训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仍有待提升。

4 人文精神视域下学校体育游戏的创新途径

4.1 丰富体育游戏的内容

丰富体育游戏的内容,可因地制宜将优秀传统文化、民间体育游戏引入进行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潜移默化进行文化熏陶。中国民间体育游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方式,具有娱乐气息和教育意义的尚未高度组织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娱乐活动。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演变的历史进程,研究民间体育游戏及其当代发展,对有效传承和拓展优秀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民间体育游戏可供现代体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能强化当下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探索体教融合的实践新道路。在特定的优秀文化的熏陶下,开展的体育游戏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塑造。身体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手段,对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4.2 丰富体育游戏的形式

丰富体育游戏的形式,是进行游戏创新与文化传播变迁的重要途径。在规则一定的前提下进行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老鹰捉小鸡”便是佛教在本土传播中文化变迁的结果,通过不同形式的创新与改编,作为一个老少皆宜的“民间游戏”在国内外都被广泛传播。创新体育游戏的形式和内容,都需要遵循教育性、针对性、趣味性、安全性、适合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同时要注意强调组织纪律性,正确引导学生安全游戏。因此,收集、整理相关民间传统体育游戏项目,总结其创新方法,能完善新时代下的体育课程,对激发学生运动锻炼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培育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现实的作用。

4.3 体育游戏情景创设融入人文精神

体育游戏情景创设中,渗透人文精神。竹文化背景下的学校,以“虚心、气节、不屈”为核心的竹文化熏陶学生,同时因地制宜地展开一系列与竹文化相关的体育游戏如“竹竿舞”“竹高跷”“竹跨栏”等,举办的文化节和竹趣味运动会,受到师生喜爱。学生在竹文化的熏陶中开展体育游戏,在这些贴合自然、生动而有趣的亲身实践中,有利于身心健康,更能知行合一,感悟人文精神。在特定的优秀文化的熏陶下,开展的体育游戏对于人文精神的塑造也会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人文精神视域下对校园体育游戏的创新,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扬团结、奋斗的体育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同样有重要意义。

4.4 体育游戏规则面渗透人文精神

体育游戏是在一定的规则下展开的体育活动,无论是室外的体育游戏还是室内的体育游戏,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潜力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关注人性全面发展。在体育游戏的进行中渗透“公平公正、团结友爱、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属于人文精神的一部分。在该校开展的竹文化特色体育游戏的规则中,同样是体现了公平公正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参与这些体育游戏的同时也学会如何去遵守规则玩游戏,甚至做一位小裁判。通过游戏规则中人文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正与责任感。

5 建议

5.1 國家政策为主导

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学校应如期开展学校运动会,要重视和完善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合理运用学校经费,定期检查与更新活动器材。完善体育活动制度,提高师资力量,提供教师职业培训等方式来调动体育教师的主动性。充分开发当地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正视应试教育的利弊,落实好“双减政策”,保证学生的运动时间。

5.2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注重课堂设计,游戏创新将课内课外联系起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游戏中融入人文精神。开展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健康教育理念,规则意识,享受自然与游戏的快乐。在体育课堂上,利用传统游戏或器材进行改编创新室外体育游戏。竹文化融入课堂使用的器材,开展“三人组”“接力”“套环”等特色体育游戏,使体育课堂更加有趣、生动、贴近自然。如“竹竿舞”作为大课间体育游戏开展的其中一种集体游戏,室内室外均可进行,操作简单方便,可以结合各种步伐进行,配上音乐,生动有趣,能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5.3 联系实际,与时俱进

体育游戏创编要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的游戏,保证学生能够安全有序地开展活动,充分享受运动和快乐。可以与球类相结合,同步开展三大球运动,相互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丽水市景宁市的民族中学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将传统畲族民间游戏纳入体育教学中,赋予体育游戏人文背景,创新体育游戏,让同学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更好传承畲族文化。因此,在体育课和大课间开展适合学生、学生喜欢的体育游戏,既能够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人文精神培养。

基金项目:2020年杭州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编号:CX2020060)。

(作者大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作者:陈竹鹰

游戏视域下小学体育论文 篇2:

生命视角下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的反思与重构

摘要:通过解读生命化教育的内涵,揭示生命视域中的学校体育课程观,并从生命视角的高度深刻反思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而在体育课程实践层面提出构建“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课程实施要在“预设”基础上注重“动态生成”,构建人性化的课程评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来重构生命化的学校体育。

关键词:学校体育;生命化教育;中小学;体育课程

Retrosp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ZHANG Le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China)

Key words: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life imitated education;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富有灵性,有着独特的情感、态度、愿望和品行的完整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需要、追求和价值,还有尊严、人格和自由,这就意味着真义的教育必须直面生命,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彰显生命的活力,提升生命的质量,让教育真正成为生命的诗意栖居地[1]。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遮蔽。如“扁担南瓜进体育课堂”、“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学不会、学不悦、学不懂、学无用、学就忘”、青少年体质某些指标持续下滑,出现有新课改之形而无新课改之实的游戏式、放羊式、表演式体育课,以及淡化运动技术、进行无劣评价等许多遮蔽学生生命的现象,严重影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朝着正确、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从生命哲学的视角来审视体育课程,剥离了教育与生命间的鲜活关系,最终导致体育教学背离生命的本质,步入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制约学生发展的境况。为此,本文通过解读生命化教育的内涵,揭示生命视域中的学校体育课程观,并从生命的视角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而探讨在体育课程实践层面如何重构生命化的学校体育教育、彰显体育教育的生命意义,以期引起大家关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生命存在,提升体育教学的生命意义,为深化我国基础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1生命化教育的内涵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诗意栖息地。理解生命化教育的要义,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把握:

(1)直面生命:生命化教育的基点。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体,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发育完善,还是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生命的生长需要构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也因人的生命而存在,所以,生命化教育要还归其本质,必须在基点上实现根本的转换,即找准它的对象——生命。

(2)尊重生命:生命化教育的核心。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依据生命的特点,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创造适合生命发展需要的环境,提供生命成长的养分和能量。因此,生命化教育要关注生命的完整性,促进生命完整和谐地发展,凸显生命的灵动,张扬生命的个性。

(3)提升生命质量:生命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拯救现代人,就需要润泽其灵魂,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这是生命化教育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最终目标。总之,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生命是完整的、自由的、独特的,致力于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使命,也是完整的生命化教育的真正内涵[1]。

2生命视域中的学校体育课程观

2.1生命视界中的学校体育课程是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的融合

对象世界把世界万物看作是被认识、被使用的对象,注重对象世界的课程仅仅关注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多少知识、形成多少技巧。意义世界把世界万物看作是“精神”的存在、“生命”的存在、“内在关系”的存在,注重意义世界的课程关注的是学生整体精神与生命的成长。而生命视域中的课程则是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的有机融合,就学校体育课程来说,不只是让学生学习各种体育术语、原理、规则,掌握各种走、跑、跳、投式的运动技能技巧以及满足增强体质的需要,它还给学生呈现出人的精神、情感、态度、认知、价值观、是非观,让学生受到一种充满人性的关怀和教化,使学生整体的人格精神、生命品性得以熠熠生辉,成为真正的“人”[2]。

2.2生命视域中的学校体育课程是学科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

学科世界强调知识的普遍性、逻辑性和客观性,与其相对应的课程是学科理性课程观。这种课程观把课程视为“学科”,视为“学科知识体系”,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逻辑的严密性、内容的简约性与准确性,认为课程的价值在于把浓缩在课程中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课程实施在过程上注重目标性、计划性、预设性,在程序上注重演绎,在评价上注重结果的准确、标准的统一。生活世界强调知识的特殊性、多义性和交互性,与其相对应的是生活经验课程观。这种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个体“履历经验”的重组,是学生生活世界独有的东西,通过学校课程要使学生获得个性的自由与解放,而不应局限在系统化的学科知识。课程实施反对封闭的计划性、预设性,不主张机械的演绎而倡导鲜活的归纳,课程评价不追求结论的同一,而关注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思想。对比这两种课程观,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而生命视域中的课程观则是学科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这种整合既兼具二者的优势又克服二者的不足,就学校体育课程来说,主要体现在它更充分、更深切关注学生的生命与品质,认为“人”高于学科而非从属于学科,学科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习得各种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为将来做准备,而且是让学科进入学生当下的生活世界与其生命特性相遇、相通、相融,从而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拓展、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2]。

因此,站在生命哲学的高度,体育课程应珍视学生生命存在的需要,遵循生命的特质,在正确处理好人的生命发展与教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生关系等维度上,实现学校体育课程观的两大轴心转变,即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的融合、学科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进而提升体育的生命意义,彰显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3生命视角下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现状的反思

3.1体育课程目标“全人发展观”的缺失

学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对象,制定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必须从学生出发,以作为“全人”的学生整体、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为本。当今“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如雷贯耳,日益深入人心,可是纵观健康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再反思健康之于“全人”的学生的关系,我们不禁要问:学校体育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唯健康为一?真正的健康仅仅是学校体育就能操练出来的?显然,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和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全人”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可以说要么只见到了“体”——学生的身体和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的操练,不见“育”——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学校体育教育的多维目标。事实上,我国著名的体育家吴蕴瑞、袁敦礼在他们合著的《体育原理》一书中就指出:“常人之见解,莫不以体育为手段,以健康为目标,二者混为一谈,甚有以体育划为卫生教育范围之内者,其名词之混淆,均足以使实施之方法生错误。数十年来,能将体育与健康教育分别清楚者,实不可多得。”韦廉士也认为:“健康教育与体育非一事,体育不是为健康”,“体育之目的非健康,体育为教育之活动,须在健康之环境中行之,与他种教育之活动同”[3]。可见不能简单地把体育与健康混为一谈,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健康也不是作为“全人”的学生全面发展的全部。正视这种体育思想、观点对当前正处于发展变革中的学校体育来说,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体育课程内容脱离学生“当前”和“将来”的生活世界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过于强调社会本位、学科本位,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难、繁、偏、旧”的情况,过于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运动技术的操练,强调知识、技能间的逻辑体系,忽视体育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内在逻辑,忽视学生在知识、技能习得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造成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脱节。这种状况自2000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有很大改观,但治标没治本,现行学校体育课程还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学不会、学不悦、学不懂、学无用、学就忘”的情况仍然客观存在。

另外,新课改以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方面出现了无视学生“当前”和“将来”的生活世界、无视“量”与“度”的关系而随意开发等情况。类似魔术、电子竞技、棋牌、多米诺骨牌、自行车、扁担、南瓜等非体育教育性教材[4],却都打着自主性、多元化、地方特色、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挖掘和整合中国文化等旗号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体育课堂。我们不禁要深思这些教学内容是否真正符合学生未来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学它们究竟对学生将来生命的发展、生命品质的提升有什么重要价值或独特之处。

3.3体育教学过程重“预设”轻“生成”

重“教程”轻“学程”。新课改尽管倡导了重教也要重学,但在传统教学观的主宰下,教学过程仍存在以教为中心,教什么学什么,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着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的情况。知识、技能占绝对权力和权威的教师在教学中指挥、控制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行为,甚至控制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缺乏自主选择、自主决定和自主表达的权利和机会。学生的角色也由知识、技术的“生成者”异化为知识、技术的“接受者”,主动性的“知识”教育异化为被动性的“知道”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无视学生生命的自主性、选择性、发展性和创造性,把学生视为完全可控的非生命体──容器,把学习过程看成是线性的,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而且会形成有悖于人本性的被动生存方式,同时,也泯灭了师生的生命活力,导致师生关系的异化。

重“身体技术操练”轻“情意能力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只重视体育知识、运动技术的传授与学习,过多的规范性运动、运动员式的训练内容占了主导地位,甚至小学低年级也在进行着“半军事化”“半竞技化”的体育,这不可避免地压抑了学生的情感,难以给学生带来成功的乐趣和生命的感动。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学习到底有何意义?这种只看到“物”──知识、技术,却对活生生的“人”视而不见,忽视学生在学习运动知识、技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能力发展,蔑视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这样只能把学生培养成“知识人”“技术人”“工具人”,将其“物化”。

重“形式”轻“实质”。当前出现了不少有新课改之形而无新课改之神的体育课,形式主义之风似有愈吹愈烈之势,自主变成自流、合作有形无神,探究过于泛化[4]。教学过程也一味地追求“高兴”“快乐”“自由”,导致体育课变成了纯粹的游戏课、玩乐课、表演课,一堂课在热热闹闹中转眼过去,学生什么也没有掌握,更不要谈技能的提高、能力的发展,教学“过程”纯粹变成了教学“流程”,这种曲解学生生命发展的教学无疑是对学生求知权的扼杀、对学生宝贵生命的虚耗。据报道我国青少年体质某些指标持续下滑,当前一些学生被专家概括为“软(肌肉软)、硬(关节硬)、笨(动作笨)、晕(平衡力差)”4个字,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当今学校体育异化、遮蔽学生生命的教学不无关系。

3.4体育课程评价“人性”关怀的缺失

现行体育课程评价标准虽然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提出了5个方面的评价内容(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强调要注意评价方法的多元性、综合性,但在实际教学评价中却只见对“体能、知识与技能”的量化测试与打分,不见对“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的评价;只见用统一的量化标准去评价全体学生,不见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以及相对性评价,或者说它们没能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绝对性评价很好地相结合[5]。这样的评价从根本上说还是背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忽视了我们评价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学生,他们存在着差异,是不断发展、完善中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心理需求,有自己的个性,需要得到理解、尊重、关爱和导引,他们不是“物”化的人——“知识人”“技术人”“工具人”。不是为了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激扬学生的生命活力,而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等问题值得深思。

4重构生命化的学校体育教育

4.1构建“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

狄尔泰认为,人是整体的人,是“有意志、有情感、有想象的存在物”,在“人这一整体事实中”,“精神生活与人心理——物理(灵与肉)生命统一体完美融合”。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生命体参与到学校体育教育中来,课程就应从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尽力满足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需要,促进学生生命自由、完善地发展,使他们不仅学会体育基础知识、掌握运动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学校体育教育是一种以寻求人的生命本质为基础,以尊重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促进生命发展的整体性、和谐性为目的的教育理念,而不仅仅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一个手段。因此,构建生命化的体育课程理念必须实现由“健康第一”向“全面育人”的转变。

4.2课程内容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用什么来育人?这就涉及到建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问题。首先,体育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更是为生活服务的。其次,生活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与人发生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具有丰富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真实世界。学校体育教育的对象又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学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既是一个现实性的存在,又是一个可能性的存在,这在客观上就决定了生命化的体育课程内容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一方面,教学内容应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贴近学生的现实与经验,关注学生当下的、真实的、多元而有序的生活,不断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又要着眼于帮助学生积极建构一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为完满的可能生活。在教学活动中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学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命价值、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和价值追求[6]。

那么,在具体选择体育教材时应综合考虑以下6大因素:一是健身性,即考虑教材对学生可能的健身价值;二是文化性,即考虑那些能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教材;三是娱乐性,即选择娱乐性、趣味性强的教材;四是典型性,即选择那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材;五是有用性,即选择那些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较高价值与意义的教材;六是时代性,即考虑现代社会生活中新兴的运动项目[7]。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生命化的体育课程内容的“泛化”“虚化”。

4.3课程实施在“预设”基础上注重“动态生成”

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生长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不断地超越原来的“旧我”,不断地继续完善其价值生命、精神生命,最后成长为一个“新我”。因此。生命化的体育课程实施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而不是完善得如一场精彩演出似的按照预定剧本进行,它充满着智慧的挑战和激情的碰撞。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目标的生成性。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要按照教案进行知识讲解、技术示范、为学生纠错,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学生习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新的思想、方法、见解,能够在课堂中创生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目标,即要由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确立“为学习而设计”“以学习为中心”的学程设计观。具体设计中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可能,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设计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也参与到教学设计当中[8]。

(2)内容的生成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9]。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判断力,不仅仅要重视学生是否学会了体育知识、掌握了运动技能,更要关注、捕捉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动态资源,如学生态度的变化、情感体验、心理行为等,并及时做出恰当的回应,让生成的动态资源进一步拓展静态资源,从而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绽放、学生生命活力的激扬和学生生命品质的提升。

(3)过程的生成性。体育教学具有极强的开放性、现场性和随机性,学生学习的状态、条件等随时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只有在教学情境中及时对教学进行感知、判断和选择,按照在教学情境中生成的问题动态地设计教学方案,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修正、调整并正确引导着教学逐步走向深入,让预设与生成在教学实践中达到有机的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知识的生成和发展,真正保障教学的有效生成,真正体现以学生生命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观[8],最终避免“教学”变“表演”、“过程”变“流程”。

4.4课程评价应促进生命发展,激扬生命活力

“基于教育的生命机制,评价要激扬生命,而不是要控制生命”[10]。因此,站在激扬生命的高度,生命化的体育课程评价必须充分体现人性化,这就要求其价值取向必须实现根本性的转向,即由甄别和选拔转向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意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不应仅仅把自己当作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是重要的评价主体。因此,应鼓励学生自评互评,为学生创设观察、思考、交流、沟通的平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真诚、自信的精神,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二是注意评价形态的恰当性。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价形式:显性状态与隐性状态。三是注意评价标准多样化。即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针对达到要求的情况,予以不同的评价。通过评价比重的调节,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使他们每人学有所得,各有所获,最终促进学生均衡全面的发展。四是注意评价内容多样性。即把体能、运动技能和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有效地结合起来,作为评价的内容[11]。教师在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进步量表、成长记录袋、书面(或口头)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客观、公正的评价,真正落实以运动知识、技能为载体,达到育体、育人之目标。

4.5构建平等对话、共生共荣的师生关系

生命化的体育课程要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就必然要求变革传统的师道尊严式的师生关系,构建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即平等、民主、对话、互动、和谐、共生共荣。首先,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要构建生命化教育的新理念,以尊重学生生命、促进学生生命发展、提高学生生命品质为出发点,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其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生命成长的快乐。第三,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12]。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的交流和沟通,共同探讨各种问题,彼此分享知识、经验、智慧、情感和思想,从而形成一个积极和谐的“教学共同体”,达到共生共荣。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 生命化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7-138.

[2] 辛继湘. 教学价值的生命视界[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2-100.

[3] 谭红. “人学”视野下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断想[J]. 体育学刊,2007,14(4):61-63.

[4] 毛振明,赖天德,陈雁飞,等. 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下)——教学内容的规定性、评价、文本内容与形式[J]. 体育学刊,2007,14(4):1-5.

[5] 武云飞. 赴英国考察体育课程后的思考——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我们缺什么?[J]. 中国学校体育,2007(7):58-59.

[6] 王攀峰. 论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学目的观[J]. 教育研究,2007(1):24-29.

[7] 周登嵩,赖天德,毛振明,等.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90-93.

[8] 李祎,涂荣豹. 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J].教育研究,2007(1):41-43.

[9] 叶澜.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 教育研究,2002(10):24-30.

[10] 郭思乐. 教育: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J]. 教育研究,2004(12):3-10.

[11] 郑金洲.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6):28-33.

[12] 魏小琳. 后现代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7(7):90-94.

[编辑:黄子响]

作者:张 磊

游戏视域下小学体育论文 篇3: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摘要:体育游戏是体育互动中的重要一环,体育的很多项目内容都融合了游戏的场景,使得学生在体育的互动中兴趣更浓,体育的活动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营造出轻松的课堂互动氛围,学生的体育习惯逐渐形成,体育的游戏内容与游戏的场景都应符合学生不同学龄段的认知习惯,使得学生从一个熟悉的视角展开游戏,均衡的体现各自的优势,形成体育的信心,热爱体育并乐此不疲的参与体育任务,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素质变革。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作用分析

引言:

体育游戏渗透到体育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集体参与,每一个人都在游戏中找到乐趣,使得学生对体育充满期待,积极的参与到体育的运动中,持续化的推进体育项目,以主观能动性的调配激发学生的潜能,体育的游戏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填充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积极的参与体育的运动,整个人焕发着童年的热情,天真无邪的在游戏中吸收知识,汲取智慧的营养,持续化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不断的新鲜视角体验,调动学生的体育自主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做好铺垫。

一、小学体育游戏的特点分析

1.教育性

体育游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全神贯注的参与运动,实现预期的体育运动效果,还能够针对学生的精神意识进行引导,在不同的体育游戏中,锻炼的目标也不同,跑步考验的是耐力、竞赛考验的是合作默契,在不同的体育游戏中,教师可合理的融合德育与情感教育,使得体育活动的意义更强。

2.健身性

体育活动常常让学生感到枯燥和疲累,而游戏以学生的兴趣牵引,使得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持续化的推进活动,不喊累不喊苦,课后还积极的参与体育的讨论,更有利于学生的健身。

3.趣味性

体育的游戏趣味性较强,学生在参与体育的活动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视域出发,这样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小学生而言,不应该过多的制定游戏规则,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做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的兴趣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和学校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考虑到年龄特征,自由进行选择。教师可以把一些贴近生活、娱乐性、趣味性强的、学生喜闻乐见项目纳入到教材中来,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给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育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如在准备部分的热身练习中,可以设计几个简单的小游戏,如抢拍背、踩影子,或者是热身跑中的叫号成团,都能快速释放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动作技术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在折返跑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练习中安插了拨号游戏,利用简单的几块标有数字的垫子,就赋予单调的折返跑练习更多的想象空间。

2.利于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因为一些体育技能的特殊性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得部分学生或多或少的具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比如:焦虑心理、害怕心理、孤独心理、反感心理等,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心理和心理、体质和学习成绩以及不良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缺陷。如有的学生身材矮小、肥胖、体弱或有某些方面的残疾等,他们在练习中因怕做不好动作被别的同学讥笑而产生对运动的恐惧感,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针对这些学生心理问题,利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起到促进作用。因为体育游戏具有均衡性和易行性,可以减少学生对运动的恐惧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由于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可以让学生在很放松的心态下进行体育锻炼,促进他们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

3.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是四有之首,没有好的思想品德,其他的教育都是徒劳。教育的宗旨在于育人,忽视了品德的培养,便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孩子由于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思想可塑性较大。这就要求用品德教育贯穿游戏之中。用特定的角色规范孩子的言行,让他们有责任感及正义感。如游戏《老鹰捉小鸡》,设计了群鸡搏斗老鹰的场景,大家通过集体合作,共同打败老鹰。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学会认识凶残的敌人,认识集体的力量,还可以知道团结互助的好处。体育游戏内容健康,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孩子们培养了高尚的情操。又如例如在“穿城门”游戏中,教师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游戏者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游戏中,要求游戏者服从组长的安排,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能使游戏者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受到集体主义教育。

4.教学内容形式多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通常是采用教材上的游戏作为其主要的教学和训练手段。我觉得教材游戏与创编相结合更可取,改编后更适应自己学生的需求,改编后更能体现体育教学课堂的需要。游戏的活动形式很多,通过变幻游戏方法,追求相同游戏不同形式或不同玩法,最终达到共同目标的目的。又如《快快跳起来》是比较常见的游戏,有的老师采用圆形的组织形式,一位同学在圆心用一根竹棒作圆形转动,其他同学在圆周线上看到竹棒快到身边马上跳起;有的采用纵队的组织形式,两位同学拿绳子的两端,从前往后拉动绳子,其他同学依次跳起;有的采用横队的组织形式,两位同学拿绳子的两端原地不停抖动绳子形似蛇形,其他同学看准绳子的位置跳起跑过绳子;有的采用时钟走的组织形式等等。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目的是让学生快乐的玩起来,快快跳起来,提高学生反应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

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推广游戏教学,既让体育活动变得更加丰富,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更好的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游戏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建议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合理科学地运用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學实践中不断创编新的体育游戏,注重实效,大胆创新,提高体育游戏的质量,使体育游戏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参考文献:

[1]罗琼. 智慧的体育人追梦的体育人宿迁市小学体育教学研讨活动心得[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2).

[2]陈冬.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J].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 .

[3]罗亚丽. 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0).

[4]史福民.充分利用体育游戏搞好小学体育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01) .

作者:李明亮

上一篇: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论文下一篇:非重点学校心理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