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发展视域下舞蹈艺术论文

2022-04-29

摘要:流行歌舞,是当下大众艺术点击率甚高的一个关键词。将流行舞蹈创编置于“艺术人类学”研究视域,从流行舞蹈发展的“血缘”脉络及其艺术形态创造上入手,把握歌舞本体的对位整合,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就从艺术人类学视域研究流行歌舞的社会意义展开分析和研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传媒发展视域下舞蹈艺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媒发展视域下舞蹈艺术论文 篇1:

艺术发展的时代趋向对当代城市生活的影响

迈克尔·杰克逊的“History”世界巡演于1996年9月7日开始,巡演横跨全球五大洲35个国家56座城市,共举办82场,共吸引450万歌迷到现场观看,平均每场演唱会观众人数达到54878,可谓史上最大规模的主题巡演之一。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之所以有如此的号召力,首先得益于迈克尔·杰克逊在流行音乐界的超级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杰克逊的制作团队将每次演唱会装扮成为炫美的视听盛宴。

现代演唱会,将音乐、舞蹈、舞台美术、文学、设计、影视等艺术因素综合在内,不断冲击着观众的视听;同时,作为独立的艺术行为,在操作过程中,为了营造强烈的视听效果,现场的场景制作、灯光效果、道具、荧幕变换,到最后的烟花燃放等,制作者都试图通过对先进技术、设备的运用,带给观者以不同凡响的审美享受。透过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可以发现当代艺术发展的某些共通趋向。

一、艺术发展的时代趋向

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作为独立的艺术创作,通过团队的集体智慧,将杰克逊对艺术(主要是音乐、舞蹈)的理解以及他的艺术观念,以演唱会这一形式表现出来。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所透露出的现当代艺术发展的共同趋向,具体表现为:

(一)艺术发展的综合趋向走向深入

此处的“综合”是指,始自门类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门类艺术吸收其它门类艺术的形式元素来补充发展自己,形成新的风格,如文人画,以绘画为主体融合诗歌、书法、篆刻艺术元素,形成特色鲜明的艺术特征;另一方面,在综合吸收各种门类艺术形式基础之上,又有新的门类艺术形成,是综合诸多门类艺术元素而形成的新的艺术门类,如戏曲艺术,综合了舞蹈、音乐、文学、美术、设计等门类艺术元素而形成的表演艺术;电影艺术,更是综合了文学、舞蹈、音乐、美术、戏剧、设计、摄影等在内。随着艺术史的演进发展,艺术门类越来越丰富,越到后来出现的门类艺术也就更多包含了其它门类艺术元素,艺术的综合趋向发展越来越明显。

相比古典艺术时期,当艺术史推进到现代阶段,这种综合趋向明显走向了深入。综合趋向的深入化发展具体表现为:(1)艺术表现中形式因素的突出。20世纪初克莱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1]之后,苏珊·朗格开始提倡“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2]艺术即形式理论的提出,是两位艺术理论家对当时艺术发展走向的合理解读。二者的理论加深了形式主义美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使艺术形式成为现当代艺术表现中尤为注重的部分。艺术形式具有了独立的审美趣味,并且成为艺术表现的重点,门类艺术之间出现的形式上的相互借鉴也就更为频繁了。(2)居于主流地位的门类艺术所显现出的综合性特征。20世纪以来,电影电视艺术与设计艺术逐步发展成为现当代艺术史的主流形态,这两种艺术是诸多门类艺术形式综合建构的。电影艺术是“音乐、画面、色彩、动作等综合建构的艺术,源远流长的多种艺术类型共同支撑着电影独特的镜像美感。”[4]设计艺术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门类艺术,设计艺术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因素,再现于我们生活的设计之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以这两种门类艺术为引领,现当代艺术的综合性趋向发展越来越明显。

(二)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日趋紧密

由古典步入到现代,艺术史的发展虽然仍遵循着自身的模式向前推进,但是随着科学与技术社会化的深入,经济基础经过三次科学与技术革命的洗礼,已经与古典时期的状况产生了巨大差异。经济基础的剧变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转换,这种剧变对上层建筑的影响日益突显出来。艺术与影响自身发展的外部因素产生了相比古典时期更为紧密的联系,具体表现为艺术与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有时技术甚至会侵占艺术表现的空间,成为艺术表现的主题之一。

迈克尔·杰克逊德国汉堡演唱会,无疑就是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范例。开始时,舞台大屏幕运用动画技术展示迈克尔·杰克逊的巡演历程,紧接着燃放礼花唤起观众的激情;视角转至舞台,主角华丽出场,配合以极佳的声光电效果,加之舞台干冰的运用,塑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境界。从舞美设计,演员服装、舞台动作,到现场摄影镜头的转换,捕捉最佳视觉效果;再到迈克尔·杰克逊的表演,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献给观众一场视听盛宴。再如安东尼·卡梅隆的3D电影巨制《阿凡达》,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电影性”是“电影的叙事因素与影像因素的完美结合”[4],而此部电影最大的成就不是叙事因素与影像因素的完美结合,而是影像因素超越叙事因素成为电影的主要表现,剧中大量运用的3D技术,带给观者以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获得观众的热烈欢迎。技术因素融入电影艺术,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维方式与发展方向。

二、艺术的通俗化与城市生活

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深刻体现了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向。虽然当代艺术缺少了古典艺术时期的厚重感,但当代艺术的活力与激越却是前所未有的。艺术发展综合趋向的深入意味着艺术通俗化的发展,通过综合各种形式元素,艺术试图与社会文化相结合,吸引更广范围的人群。艺术的通俗化扩大了艺术的受众范围,为艺术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接受群体的扩大使得受众以不可忽视的力量介入到艺术创作过程,成为艺术创作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艺术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更使得艺术创新与技术革新紧密联系起来,技术先进的区域总是引领艺术的时代走向,这就使得前卫艺术总是与现代城市生活不可分离。艺术的创新不再只依靠艺术本体内部发掘的可能因素,同时开始关注技术革新为艺术表现带来的广阔空间。

艺术的通俗化与通俗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现代和后现代的文化类型中,通俗文化表现为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它以现代都市为中心,通过文化工业的产生、现代传媒的散播而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文化产品。”[5]艺术是深受文化影响的,通俗文化影响下的艺术发展必然出现通俗化的艺术形态,“现代文化中的高与低、艺术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则表现为现代主义精英艺术、先锋艺术与流行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5],也就是说,艺术通俗化的具体表现为受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影响艺术形态的盛行。这类艺术形态以现代都市为中心,靠近居民的消费生活,最佳代表莫过于好莱坞的电影和无所不在的广告,它们集现代社会的技术、文化、艺术、商业、传媒、产品制造为一体,通过机械复制和文化工业批量生产转化而成为流行的、大众的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并且,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重建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的艺术方向中,现代文化中的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各种艺术流派和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之中,从而使西方的现代艺术又在一个新的层面上重新建构了艺术与通俗文化的关系,或者说通俗文化又在艺术中得到了新的阐释。这种新的关系、新的阐释表现为波普艺术”[5],波普艺术通过对当下流行文化中的文本、图像、物品和艺术符号的挪用,不改动原有对象的主要特征,然后通过拼贴、复制、并置、放大等手法,使日常生活中的流行文化在向艺术的转换中发生语义的畸变。由此我们可以认定,以电影艺术和设计艺术为主要艺术门类,波普艺术等大众型艺术为代表,成为艺术通俗化的主要表现形态。

阿瑟·C丹托在《普通物品的转化》一书中提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的前卫艺术家所努力克服的两个界限:一是高级艺术与低俗艺术图像之间的界线,一是作为艺术品的物品与作为日常文化一部分的普通物品(但是后者在那时为止还没有被认为是艺术)之间的界线。[6]对这两个界线的克服,深刻体现了艺术发展的通俗化倾向,一方面艺术将流行文化引入自己的视域,另方面艺术努力拉近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同时,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把流行文化引入艺术,无疑是新一代艺术家们企图填平由现代主义艺术构建的日常生活与艺术的鸿沟”[5];欲填平日常生活与艺术的鸿沟,就必须以流行文化为中介,对艺术进行改造,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

拉近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这里的“日常生活”特指现代城市生活。因为从农业文明跨入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城市生活也就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趋向。另外,由于艺术发展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只有在现代化的城市,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技术对艺术发展的影响才能更为明显的凸现出来。艺术发展的时代趋向演化为艺术的通俗化与城市生活的互动关系,艺术的通俗化为现代城市带来了一个艺术化的世界。

三、城市生活的艺术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化工业大生产使得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活日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主流形态。艺术发展综合趋向的深入以及艺术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得艺术社会化(即通俗化)的程度逐步深入,艺术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精神愉悦与审美享受。现代的城市生活充溢着诸多的艺术行为,演唱会、艺术展、广告、工业设计等等,艺术以多维的形式进入到城市生活的每个角落,城市生活逐渐成为一个艺术化的生活。城市生活的艺术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的品质”所充满。[7]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大众身体与日常物性生活的表面美化;另一方面是深入人类内心生活世界的美化。但在艺术通俗化的发展趋向之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更主要的表现为第一个方面。

大众身体与日常物性生活的表面美化主要是一种“物质的审美化”,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物品,几乎都经过了审美的改造,成为人们艺术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过审美创造的时装、首饰对人类身体的包装,到工业设计、工艺品和装饰品的“外在成品”存在,从室内装璜、城市建筑、都市规划的“空间结构”,再到包装、陈列和编辑图像的“视觉表象”,都体现出一种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关怀。同时,不仅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极其周遭环境都得到了根本的审美改观,而且,就连人自身,只能属于每个自己的“身体”,也难逃大众化审美设计的捕捉。并且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日程生活审美化加快了进程,大众可以将审美的态度直接引进现实生活,这也就意味着审美的泛化。审美的泛化同样影响到艺术创作,阿瑟·C丹托这样形容说:“艺术品不再需要多少技能来制作。它们不再需要艺术家——任何人都可以‘做’艺术品。绘画和雕塑按照传统所理解的,越来越不处于中心地位。在这种时代里任何事都是可以的。”[6]

(二)艺术创作由自我娱乐转向大众娱乐

王林提出:“(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首先是艺术资源的扩大,技艺性、形态化的现代艺术从精英状态中出走,艺术不再和生活对抗和公众对抗,而是立足于迅速变化的生活和公众之中,去反省生活并影响公众。”[5]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通俗化艺术与古典艺术时期的精英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艺术发展,其主流形态表现为通俗化的大众艺术,而此类艺术所面向的对象主体是人民大众,不再是古典艺术时期艺术所面对的精英阶层,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开始消融,艺术由精英阶层的自我娱乐转向大众娱乐。

古典艺术时期,艺术的主流形态一般由宫廷和文人主导。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利用艺术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艺术风格往往表现为威严、宏伟、严谨和理性。文人则自视清高,艺术创作多是抒发自己情感,只在文人阶层这一小圈子里流行,这种艺术的风格形态多优美、纤秀、高雅。宫廷艺术与精英艺术多是统治阶级的自我娱乐,在民间流行的通俗艺术,虽然一直存在,但在现代艺术阶段之前,尚未占据到艺术史的主流形态。进入到现代艺术阶段后,“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开始崩塌了”[7],由此,艺术也开始转向了大众娱乐。

由于大众对艺术行为的不断介入,“大众趣味(taste)将适于日常生活环境的各种精神气质图示用于正统艺术作品,因而进行了对艺术事物向生活事物的系统化约”[8],大众的审美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样,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隐含的读者”概念,其实就是为说明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有意无意都会考虑到自己的艺术作品将会被哪种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所接受,在后现代语境下,大众审美成为艺术创作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这皆是因为现代艺术以娱乐大众为旨归。

(三)艺术发展的产业化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即收音机、留音机、电影的问世,这一现象的出现带来艺术形态的变化,歌唱艺术、表演艺术、文学艺术等艺术品不再是一次性存在,而是可以批量生产和储存的,使得这些艺术品共享化、大众化,提高艺术形态的社会知名度和地位,这些表明了西方艺术产业初现雏形。由此可见,艺术产业的出现促进了艺术品共享化、大众化,也就是艺术社会化的实现过程。“艺术产业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从事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以文化为内涵的各种服务活动或部门的结合。”[8]艺术产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是现代科技、工业、商业、艺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从前期的制作、宣传到最终舞台表演结束再到后期的艺术与商业运营,就是一个典型的艺术产业化过程。

一次成功的演唱会不仅仅取决于演唱会主角的出色演出,到场观众的数量、演唱会运营的收益、电视转播的数量等等都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为了成为最为成功的演唱会,制作团队在演唱会开始之前,要进行大量的广告宣传,利用媒体造势以吸引众人眼球,以获得最佳的上座率;还有现场演出的电视直播,电视观众的收视率;现场演出要极尽华丽,每个细节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舞台美术、动作、音响、配乐、道具等等对众多元素进行借用;演唱会结束之后的碟片发型、纪念物品拍卖等,完全是一个产业化的经营过程。

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不仅仅是演唱会,艺术展览、电影首映、话剧音乐会策划宣传以及当下流行的选秀活动、明星制造、综艺节目等等都是艺术产业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城市生活艺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与城市生活、经济环境、文化传媒、技术发展建立了密切联系,艺术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既引导了艺术的时代走向,又建立了一个充溢艺术的生活世界。

结论

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作为现代城市生活艺术化的一个缩影,体现出艺术发展的通俗化趋向为现代城市生活带来的巨大改观。后现代语境下,从“最富有反叛的达达精神”的杜尚作品《泉》的展出开始,再到波普艺术的盛行,艺术与生活的边界逐渐被打破,艺术成为生活化的艺术,生活成为艺术化的生活。由此,城市生活开始了一个艺术化的阶段,艺术与现代城市生活的结合,一方面使得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多维,使生活在工业文明之下的人们得到精神上“诗意的栖居”;另一方面,使得艺术的边界开始模糊,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开始混淆,类似古典艺术时期的经典作品很少出现,出现于现代生活之中的是大量泛美的艺术现成品。艺术的通俗化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还在继续,而我们对这一趋势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还需要作出深刻的思考。

(作者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书目

【1】(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页

【2】(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 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18页

【3】“艺术学”编委会.艺术研究:艺术与影像/范式与教育[C].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4】邹跃进.通俗文化与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64页

【5】(美)阿瑟·C丹托.美的滥用[M].王春辰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页,9页,13页,21页

【6】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1页,1页,5页

【7】(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鉴赏判断的社会批判[J].载.国外社会科学.1994.5.216页233页

【8】谢伦灿.艺术产业运营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刘凯

传媒发展视域下舞蹈艺术论文 篇2:

从艺术人类学视域研究流行歌舞创编的社会意义

摘要:流行歌舞,是当下大众艺术点击率甚高的一个关键词。将流行舞蹈创编置于“艺术人类学”研究视域,从流行舞蹈发展的“血缘”脉络及其艺术形态创造上入手,把握歌舞本体的对位整合,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就从艺术人类学视域研究流行歌舞的社会意义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流行歌舞;创编;社会意义

1从艺术人类学视域研究流行歌舞创编的现状

流行歌舞属于流行文化的研究范畴。早在20世纪最后10年,欧美学术界就兴起了现代流行文化研究的热潮,其研究主要围绕三大热点展开:第一,是什么或者谁决定流行文化,即流行文化的来源。第二,商业化和产业化对流行文化的影响。第三,流行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等等。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在国外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英国罗伯特·莱顿于20世纪70年代在伦敦大学人类学系所授课程教案的基础上完成的著作《艺术人类学》。莱顿为读者介绍了非西方社会艺术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强调了跨文化的审美赏析问题,讨论了多样化的使用艺术的种种形式,进而提出一个基本问题:是什么构成了艺术?莱顿将特定的艺术产品和仪式、神话与权力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探讨了人类学和社会学当代理论的艺术观。

20世纪70年代末,现代流行歌舞再度进入中国(20世纪30年代流行歌舞曾在上海等大城市“红极一时”),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代流行歌舞”的理论研究,却基本处于空白状态。CNKI收录的研究流行文化艺术样式的文章大多集中于流行音乐,以“流行音乐”为标题的文章收录了共934篇。“流行舞蹈”研究的论文仅有7篇,以关键词为“流行舞蹈”查找的论文也仅有3篇。以上文章大多是个案研究形式和技术性研究触角,尚未置于一定的人类文化视野。而CNKI目前尚未收录关于“流行歌舞”研究的文章;在百度上以“流行歌舞”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亦未发现研究成果。

最近十多年来,中国对艺术人类学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易中天撰写了《艺术人类学》专著,他在考察原始艺术的过程中,以自己的研究独立地提出了一种艺术理论:“人的确证说”,后又以《艺术人类学》为基础,撰写了《人的确证:人类学艺术原理》。进而,CNKI收录以“艺术人类学”为研究视野的文章约150篇。但是,没有一篇是研究“流行歌舞”的。因此,流行歌舞是怎样起源的?为何能够“流行”?怎样使“流行歌舞”艺术形态的文化本质不至“流失”,从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丰富人类文化生活? 本项目研究将从人类文化视域,寻找较为圆满的答案。本项目尚有很大的学术研究空间。

2从艺术人类学视域研究流行歌舞创编的学术价值

2.1突出创新点,促进特色文化研究的跨越

从人类学角度观测,流行歌舞作为流行文化“家族”中的一员,首先在广东登录继而酝酿创新“风靡”全国,在广东开展流行歌舞研究具有很强的地域优势和前沿高度。从艺术人类学视域研究流行歌舞创编是广东流行文化研究的创新点。怎样充分利用广东的地理优势发挥流行歌舞“自娱自乐、休闲健身”等社会功能,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流行歌舞创作形成“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是研究的文化热点问题。流行歌舞创编研究力求抓住流行文化的创新点,祛邪扶正、激浊扬清,吸收西方流行文化中积极的艺术观念和先进技术,着手“民族歌舞流行化”的探索与追求,实现“具有中国气派、岭南风格、广东特色的现代文化体系”的目标,促进广东特色文化研究的跨越。

2.2填补学术空白,创新歌舞理论体系研究

流行歌舞在中国之“流行”已成“定势”。从街头到校园,从广场到电视传媒,流行歌舞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在学术研究上,却因其“非主流”地位和种种社会原因几乎“无人问津”或被“边缘化”。流行歌舞创编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科研的清冷状态与市场需求的火爆盛行形成了极不和谐的反差。流行歌舞研究将站在时代前沿,以“研究”为生命线,抓住“人本确认”与“发展创造”两个关键词,从“知識”与“信息”的层次向纵深拓进,引领现代流行歌舞创编的研究创新。提出建立较为完整的流行舞蹈创编理论构架的设想。一方面完善舞蹈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另一方面,为品牌推广等市场行为提供艺术参考蓝本。

2.3回归艺术母体,推动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从艺术人类学的发展角度来看,歌、舞在远古时期同为一体,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各自文化品质的差异,进而分化成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范式。而随着现代化进程,艺术家从文化源流上寻根,使“歌舞一体化”重现于舞台,而主要表现形态就是现代流行歌舞。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促进了传统民族歌舞文化内涵、社会价值的多元变迁,现代流行歌舞的大众文化特征不断地向传统歌舞文化输送流行的、大众的文化信息,在舞蹈创编中,用流行歌舞的形式表达主流意识是一种文化回归母体的再现。

3从艺术人类学视域研究流行歌舞创编的实践意义

3.1发掘“母体”资源,满足大众审美期待

原始人类在劳动、祭祀中,无意识地将其自身的求生本能和求生欲望融合,形成了歌舞一体化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生产力和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歌、舞各自的艺术特性日渐突出,逐渐分化成不同的艺术范式。而随着人类文化的复兴与开掘,“流行歌舞”艺术形式逐渐成为民间现代艺术的香饽饽。歌舞一体化的优势在于打破传统艺术范式的局限,舞蹈编导从文化源流上寻根,使古代的乐舞以现代化演绎形式重现舞台。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带来人类文化传承的思考。

3.2利用时尚元素,服务经济建设

在现代化进程中,时尚艺术将传统经济当中的非生产力因素转化为生产力因素,并取得独特的经济效益。流行歌舞的“时尚性”特征远远超出了街头、舞台和影视领域,不仅为商品广告代言,甚至已经形成了产业。类时尚发布会、产品促销展、选美大赛等不打下流行舞蹈的印记。“时尚、美丽”,成为经济发展中点击率甚高的“关键词”。流行歌舞研究将以流行歌舞的“时尚性、大众性、娱乐性、通俗性以及易变性”等特质为着眼点,研究其消费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与商业利润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为珠三角经济建设服务。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健康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而流行歌舞的“载歌载舞”形式是当前大众休闲健身的重要项目之一,社区、俱乐部、艺术中心等需要一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辅导员及教练。

3.3发挥教育功能,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流行舞蹈是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香饽饽”。加强研究,首先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娱乐。流行歌舞理性深度较浅,歌舞音乐、动作节奏性强,其形式与学生生活现实接近。创编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歌舞作品,可使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文化欣赏者成为参与者甚至创作者,这种文化身份的转变更是提升了流行歌舞的娱乐价值。第二,有利于调适学生心理。高校学生因家庭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带来的挫折感迫切需要他们选择与其心理需要相适应的文化样式,在消费中寻找认同感和归属,而具有青少年亚文化属性的流行舞蹈便成为这种心理需求的一种选择。通过流行歌舞表演,消极、激进、烦躁的不良心理得到有效的释放,从而减轻并缓和紧张、对立的情绪,保持心理上的一种相对平衡。从而起到了疏导不良心理、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第三,引导和抵御外来消极文化的渗透。在流行舞蹈的引进、模仿、流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混杂着萎靡、低级、色情的非健康、非阳光、非人文的糟粕,流行歌舞创编研究将从艺术人类学视域对“健康发展流行舞蹈”提出若干“开辟绿色通道”的建议。

作者:赵艳 成慧慧

传媒发展视域下舞蹈艺术论文 篇3:

浅谈非遗新疆民族舞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地区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传播的重地,这里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在长期的交流交融中,形成了新疆独特的文化元素和符号,也造就了别具新疆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疆民族舞蹈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入选非遗名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保护形式。如何对新疆非遗舞蹈在挖掘、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传承与发扬,是我们新时代新疆文艺工作者需要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关键字:新疆民族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中、西交通要道,也是古西域乐舞盛行的地方。中原文化及印度、伊朗文化,对新疆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而西域乐舞对中原及其他地区乐舞,也有深远的影响。汉、唐著名的于阗乐、疏勒乐、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等都出自新疆境内。至今上述地区依然保持着乐舞风习,流传各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新疆民族舞中包含了各地区、各民族所保存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记录了各地区、各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劳动等内容。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来源于人民,扎根于人民,紧贴人民的生活,体现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个性及审美习惯。然而,这些舞蹈形式是通过口传身教的方式得以延续,少数则有相应的文字、图谱等资料的记载。这种传承方式的局限性,使大量的舞蹈形式濒临失传。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族舞蹈正遭受到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互联网的便利、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遍使用,使得人与人之间再不需要依靠舞蹈来维系交流情感,电影、综艺等消遣物质的更新出现,使人们精神放松的方式也逐渐从舞蹈开始有了转变,这也是导致舞蹈慢慢走向消亡的原因之一。因此,将这些优秀的舞蹈形式,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加以挖掘、保护、传承、发扬,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入选“非遗”名录新疆民族舞蹈形式

1、萨吾尔登。萨吾尔登是新疆的蒙古族民间流传的一种地方舞蹈形式,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以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区。

2、“麦西热甫”。麦西热甫”广泛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地区,是展示维吾尔木卡姆、民歌、舞蹈、曲艺、戏剧、杂技、游戏、口头文学等的主要场合,是民众学习、传承和弘扬伦理道德、民俗礼仪、文化艺术等的重要途径,是维吾尔传统节庆、民俗活动的重要部分。

3、塔吉克族鹰舞。鹰舞的主要形式有“恰甫苏孜”、“买力斯”、“拉泼依”等。表演时多由一名男子邀请另一男子同舞,两人徐展双臂,如双鹰盘旋翱翔。鹰舞是中国民间舞蹈中极具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艺术价值很高。

二、保护与传承非遗新疆民族舞蹈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要保护非遗新疆民族舞的存续力,但不能扭曲其本质。

非遗新疆民族舞不是僵死的,而是演进的,但是演进又不能脱离其背景或扭曲其本质。恒定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创造出来开始,就体现了群体的审美和价值观,从古到今,一脉相承。我们保护这些舞蹈形式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它们重新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但更重要的是让它们原汁原味地存在下去。

二要保护非遗新疆民族舞的艺术价值,但不反对进行商业化利用。

非遗新疆民族舞可以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创意的源泉,文化产业发展也可以为非遗新疆民族舞保护提供机遇,两者也都能够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做贡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反对遗产的商业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可持续发展。但在商业化利用中,也要避免商业滥用,商业利用要以保护存续力为前提。

三是非遺新疆民族舞的保护不是为了排他,而是为了相互尊重和共同欣赏。

目前,在非遗保护领域,正在倡导形成“人人参与非遗保护、人人享用非遗保护的成果”的良性氛围。这应该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小目标。但是也应看到,在一些舞蹈形式,在一些地区,在某些传承人身上,还存在着“正统”之争。我们不否认非遗新疆民族舞有源头,但原真性不构成非遗保护的障碍。

四是非遗新疆民族舞不是发展中的负担,而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被保护,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远远大于仅仅被保护,它还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非遗新疆舞为当地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吸引游客,宣传本地旅游资源靓丽的名片,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非遗新疆民族舞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是重视舞蹈教学。在学习与传承方面,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社区、走向广场、走向课堂,向全社会进行舞蹈技巧指导,并身体力行地进行民族舞蹈文化知识的宣传,以此来提升全社会对非遗新疆民族舞的认知,使大家能够真正热爱新疆民族舞蹈文化,能够主动将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二是创新培训形式。在非遗新疆舞的培训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教育方式,引入自媒体等形式,吸引全社会的关注度,有效的促进民族舞蹈的发展。同时,非遗新疆民族舞的传承主要是由各个民族的舞蹈家和学习者构成,在对其进行民族舞蹈文化教育时,应将现代艺术与民族舞蹈文化结合,使我国民族舞蹈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中绽放光芒。

三是融合现代传媒。在新媒体时代,非遗新疆民族舞的发展,可以广泛利用现代传媒方式,以短视频的形式,向人们宣传民族舞蹈的魅力。将民族舞蹈文化与现代传媒紧密联系,使民族舞蹈文化逐渐向大众化发展,以此促进民族舞蹈文化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对新疆民族舞蹈文化进行保护并发扬广大。

参考文献

[1]陈华.“非遗”舞蹈元素对群文舞蹈创作的体现[J].神州民俗,2019

[2]张天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保护与传承[J].中国音乐,2018

[3]麻孜娜.非遗视角下高校传承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的有效策略[J].戏剧之家,2019

[4]吴丹、何际峰.文化圈视域下非遗舞蹈“主体性”传承区的建构[J].南通大学学报,2017,07

[5]金秋.国家级“非遗”舞蹈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7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文化馆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作者:邢曼丽

上一篇:信息社会中的计算机教学论文下一篇:古代学徒制启示高职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