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点学校心理分析论文

2022-04-15

摘要:高职大学生与其他类型大学生相比,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高职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重要障碍。自我意识教育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难以满足高职大学生的需求。绘画心理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测验和治疗方法,在提高自我意识水平、促进人格整合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非重点学校心理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非重点学校心理分析论文 篇1:

择校对农村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相比农村初中,城镇的重点学校有较多的经费投入,好的办学设施,优良的师资队伍。农村学生小学毕业后选择城镇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已由一种个别行为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群体现象。环境的改变给这些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1 择校对农村学生的负面影响

环境的变化使农村学生接受到很多新鲜的事物,开阔了视野,在许多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同时也给农村择校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1 择校对农村学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

(1)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伴有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每个人都会有自卑的时候,但农村择校生的自卑心理表现的更为突出和严重。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有33%的农村择校生感到强烈的自卑,而有25%的感到中等程度的自卑。自卑心理往往使他们过分夸大自己的缺陷,失去信心,对那些稍加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也轻易放弃,在同学面前,也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自我提高的信念。自卑心理是一种自我否定的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和发展,会对学生心理过程的发展和个性心理的形成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容易导致人格发展的不健全,甚至会出现心灵的严重扭曲。

(2)较强的焦虑情绪。据调查,30%的学生对来自家庭过大的压力感到烦躁不安,有70%的表示“考不好难以向家长交差。伴随着压力而来的是焦虑情绪,长期处于焦虑之中会引起学生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心神不定、心慌头晕,甚至使一些学生一见书本,一进课堂就感到头痛心慌,进而演变成焦虑症等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高强度的焦虑情绪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学习成绩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形成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3)消极的孤独心理。调查显示有36%的农村择校生会大部分时间感到孤独,有26%的学生会经常感到孤独。农村择校生的孤独心理主要在以下几种情景下较为明显:一种是在陌生、封闭、孤立和不和谐的环境中,如刚转学来到新的学校和班级:还有一种是当自卑、焦虑等消极情绪袭来时,孤独感也就随之产生,这时就会因缺乏交往的勇气而把自己封闭起来,从而使自己更加孤独而难以自拔。孤独常常表现为莫明的寂寞、烦恼、抑郁。有的择校生为了排遣孤独,往往会采取一些消极的方法,例如:吸烟,酗酒,沉溺网络,拉帮结派,使自己处于麻醉状态。

1.2 择校对农村学生学习方面的负面影响

(1)厌学情绪较严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择校生有10.5%的有强烈的厌学情绪,而有56.5%的有中等强度的厌学情绪。在心理学上,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行为上主动远离。患厌学情绪的学生学习往往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怕上学,恨老师,嫉妒学习好的学生,甚至出现旷课、逃学、退学的行为。

(2)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在转学后农村择校生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有62.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比较严重。

1.3 择校对农村学生生活方面的负面影响

(1)相互攀比。我国的城乡差距比较大,学生从农村进入城镇学校,在吃穿用方面感到明显的“低人一等”,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加大投入,甚至有些盲目攀比的现象。调查显示,有72.5%的学生的生活费大大高于以前,并且有67.5%的表示自己“与以前相比更加注重吃穿用”。

(2)与父母的关系变得有些疏远。农村择校生所在学校由于距家较远,大部分都住校,很长时间才回去一次,与父母沟通较少。很多时候自己的快乐无法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悲伤与痛苦也无法向父母倾诉,感觉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没有以前那么亲近了。

2 择校对农村学生的负面影响的归因分析

2.1 父母期望值的增高

进入城镇学校学习的农村择校生大部分都缴纳了高额的费用,随之而来的是父母对其过高的期望。调查问卷显示,有71%的学生认为“父母对他们的期望更高了”。不少学生说:“父母对我们真的非常关心,生活上无微不至,学习上千叮咛万嘱咐,精神上殷切期望,但使我们感到在关心的背后,有一股巨大的压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适当的期望对孩子的成长有激励作用,但如果期望遥不可及的,将会造成消极的的后果。孩子在新学校的表现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时,父母的内心会充满失望,这会影响到孩子正确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如果家长一味要求他去完成这不可能的目标,孩子会必然表现出焦虑、自卑甚至恐惧的情绪。他对家长也只能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逆反和对抗行为,与家长的交流越来越少,对父母失去热情,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也失去信心。

2.2 与同学的交流沟通较少

进入到新学校后,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与同学交流较少。而这种现象对他们心理健康会产生消极影响,他们就会感到在班级群体中处于孤立状态,会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和价值感。学生的生活范围还比较狭窄,同伴的评价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所以,如果缺乏积极、丰富的同伴关系,就会缺乏积极的“社会评价”,从而导致个人安全感、价值感的缺失,孤独的内心体验,进而必然会产生行为上的偏差。由此可见与同学的沟通较少会影响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3 教师的不公平对待

农村择校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狭小的生活圈子使他们全身心地感受着自己的学校。学校生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其生存状态。他们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关心。调查数据显示有65%的感觉“现在的老师与以前老师相比,对自己的关注少了”。很多教师往往只关注那些聪明、听话、善学者;或是家境殷实,父母位高权重的孩子。由于与班里其他学生相比,大部分转学的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太出色,父母社会地位不高,他们的生存状态让人担忧。

2.4 原有的基础较差

从实际情况看,虽然农村择校生一般都比较努力、用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但由于他们原有知识范围比较窄,基础知识不太牢固,原有学习习惯不适应老师现在的授课方式,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与班里其他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从而导致了他们自信心不足,产生厌学情绪。

2.5 校园周边的不良环境

农村择校生大都处于青少年,他们具有好奇、贪玩同时又缺乏自制力等这个年龄阶段固有的特性,再加上校园周边的网吧聚集,对学习好的信心不足,寂寞、孤独、焦虑、自卑的不良情绪体验,致使部分学生会经常出入于网吧。长时间上网对学生的身体、学习、心理、生活等都带来了不良影响。长时间做在电脑前会使学生眼睛疲劳,造成视力下降,而且也会导致精神疲劳,身体免疫力下降。由于上网占用了他们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致使部分学生精神恍惚、无心上学,影响到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

另外经常活动在校园周边的不良青少年也是一大安全隐患,由于农村择校生是学校的弱势群体,反抗能力比较弱,这些青年有时拦住他们索要钱物,寻衅滋事,甚至直接伤害他们,极大地干扰了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正常的学习生活。

3 消除择校对农村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途径

3.1 调整父母的期望要求

父母的期望是一个影响孩子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父母期望的程度如何,是否适当,将直接关系到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水平。已有的实验成果及生活现实都向我们证明,不切实际而又带有极大盲目的期望,不但对子女起不到积极的激励作用,反而会使孩子“望而生畏”,从而挫伤其积极性,使其丧失进取的勇气。因此,子女的生长和发展依赖于父母适度的、切合子女实际条件的期望。作为父母,应细心观察孩子的潜能,及时而适度的给孩子提出期望,使子女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也必须注意避免那种不切实际的、盲目的、过高的期望,也要注意那种对子女不管不问、不抱期望或期望过低,以免挫伤孩子的上进心和积极性,误了他们的前程。

3.2 加强同伴间的交流沟通

同伴群体是中学生最关注,最依赖的人际圈。在父母、老师的期望下以及自身心理压力下,同伴群体则是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研究证明,与同伴群体的交流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学生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针对这部分学生在学校可能有的自卑、孤僻等问题,学校应大力组织课外交流活动,促进全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的交往提供一个平台。另外,教师在授课期间,应该向他们传授积极交流沟通意识,交给他们一些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方法,帮助他们建构积极有效的人际关系。

3.3 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首先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择校生,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提供和创造更多的条件,营造团结友好的班级氛围,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其次,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让农村择校生与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同等的待遇,有时要有意识的给这部分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在其他学生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使他们在老师的点点滴滴的鼓励和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老师和班集体的温暖,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应深入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更深入的了解这部分学生的心理,掌握如何与他们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技巧,善于观察与发现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适时的对他们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走出“艰难”境地。

3.4 强调学生自身的努力

(1)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心理。自卑、焦虑、孤独等心理的产生很多时候都与自己的不正确的认知有关。尽管自己有这样那样不如他人的地方,生活中有这样那样不如人意的事情,但这些都不是自己放纵堕落的理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成长负责,自己什么时候都不应该放弃努力。

(2)积极的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自己应该明确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成员,都应真心的融入到班集体中。应该多学习人际交往技巧、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有利于排遣内心的压力和不良情绪。此外,学生还应该具有主动与老师沟通的意识,善于与老师交往合作有助于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3.5 整顿学校周边的环境

各级政府,工商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在学校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允许网吧的经营,并强制网吧经营者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大校园周围的治安管理力度,依法惩治不良少年的违法乱纪行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片蓝天。

★此文为“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为2008310

参考文献

[l]干超,叶磊。重点中学借读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干预策略[J].巢湖学院学报,2007(5); 128.

[2]甘诺.借读生的心理分析及其教育管理对策,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2):48.

[3]干超,叶磊。重点中学借读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干预策略[J].巢湖学院学报,2007(5):129.

[4]王云翠,当前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行为的影响,贵州教育,2006(19):4.

作者:李红冉 丁金花 郭梦晓

非重点学校心理分析论文 篇2:

绘画心理分析在高职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高职大学生与其他类型大学生相比,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高职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重要障碍。自我意识教育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难以满足高职大学生的需求。绘画心理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测验和治疗方法,在提高自我意识水平、促进人格整合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与言语类活动相比,学生对其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本文将绘画自我分析技术应用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对高职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进行了实际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绘画心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教育

0 引言

高职大学生是大学生的一部分,他们与其他类型的大学生相比有其独特的心理。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职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概率在10%至30%之间,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概率也在此区间浮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影响高职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障碍之一。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相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的要求,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实践中我们发现,高职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课前期望度较高,但课后的调查和回访显示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满意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以讲授为主,师生互动机会较少,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往往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尝试将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引入到高职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中,在实践中探索高职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新模式,通过绘画自我分析来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师生互动, 达到促进自我意识发展的目的。

1 高职大学生的特点

高职大学生与其他类型大学生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一般说来,高职大学生是因为高考中较低的分数而失去了进入普通本科或者重点院校就读的机会,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入学初期,他们对学校及专业的认同度不高,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因而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期待也较低。其次,中学阶段畸形的应试教育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并没有随着高考的消失而消失,相反,这些心理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发展。另外,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不高,学生的归属感不强,很多家长对于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的期望度也不是很高,包括学生本人对在校期间的学习也没有很高的期望值,这也从侧面上加剧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

2 绘画心理分析技术

绘画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性工具,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是将潜意识的内容可视化的过程。绘画心理分析是绘画者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绘画(或者自由绘画),分析者通过分析绘画作品,反映作者的发展状况、人格等内在状态的一种心理技术。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学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一方面,绘画分析可以作为一种投射心理测验的方法。国外一些研究表明,绘画作为投射心理测验应用于课堂时,能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例如:由美国心理学家Buck.J.H(1948)提出的房树人测验(House-Tree-Person Technique),通过让来访者画房子、树和人,画出的房树人作品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直接或象征性地反映绘画者的感受和体验。另一方面,绘画心理分析也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它不仅可以应用于个体心理治疗, 也可应用于团体心理辅导和治疗。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证明,绘画心理可以使绘画者的自我形象、自尊和社交能力等得到提高,促进人格的整合。近年来,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将绘画心理分析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3 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对比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有其明显的优势。首先,传统课堂方式主要是通过言语进行,教师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较为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教育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绘画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直观和具体的表达方式,使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和传递思想,再经由分析者分析,产生双向互动,互动性增强,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其次,在意识状态下,个体的防御心理比较重,很难进行深入探索。绘画心理分析从根本上来說,是一种潜意识的投射行为,它可以轻易的绕过防御心理,也可以深入揭示人的潜意识。它不会受到绘画者语言、认知能力或绘画技巧的限制,绘画者的表达也就更加真实和自由。

但是,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应用也有其局限性。首先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对分析的教师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熟练掌握绘画心理分析的理论和技术,还需要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其次,对绘画的解释要非常慎重。错误的解释很可能对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绘画技术使用时,教师不能直接“拿来主义”,一定要结合学生情况,同时,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4 课堂应用

笔者将绘画自我分析应用于高职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课堂,学生对心理课程的兴趣明显增加,课堂互动性增强,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具体说来,在应用时,笔者做了如下的准备:

第一,接受了有关绘画心理学的专门培训,熟练掌握绘画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不建议在课堂上采用这种方式。第二,在绘画工具上,上课前一般来说需要准备好A4纸若干,彩色铅笔、水彩笔等多种绘画工具,多样化的工具可以满足学生对于绘画的需求。第三,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如果自我意识专题安排为两课时,建议前一个课时讲授有关自我意识的相关知识,第二个课时介绍绘画心理分析技术,通过实例分析激发学生绘画和探索自我的兴趣。

绘画心理分析的实施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先通过放松音乐和放松训练,为绘画者创造一种安全、舒适的活动氛围。另外,有些学生可能对自己绘画水平比较害羞,顾虑较多,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放下绘画技巧的顾虑,大胆用绘画表达自己。

第二步,指导学生绘画。在实际应用中,笔者采用较多的是 “房-树-人”心理测验。教师的指导语为:纸张横放(必要时演示),请在这张纸画一所房子、一棵树、和一个人。请尝试去画一个完整的人,不要画漫画或火柴人。学生绘画结束后一般都比较兴奋,有些同学会主动与其他同学分享或者去看别人的作品,教师要注意课堂氛围的控制,必要时进行言语性的引导。

第三步,绘画作品分析。这是绘画分析的关键一步。首先要举例子讲解相关绘画心理的分析线索,如人物的大小、线条的流畅性、笔触的强弱等,然后对绘画进行实例分析和小组内分享。在小组分享时,教师进行引导。教师一定要慎重进行对绘画进行解释和引导。绘画所反映出的內容只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而不是定性的判断,因此,教师进行解释时不能绝对化或者贴标签。高职大学生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从正面积极地解释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在解释时,如果涉及到隐私等话题,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和隐私。最基本的解释的原则是至少不能对学生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对作品的解释要向积极的方向进行引导。

最后,做好后续工作。分析结束后作品处理有两种方式,一种绘画作品由学生保管和留念。典型作品如果教师需要备份或拍照时,一定要征得学生本人的同意,同时注意隐去学生的个人信息。第二种方式可以全部回收,建立绘画档案,准备专用档案袋,注意保密。另外,如果有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分析存在疑虑,教师要及时、耐心解答,并向学生解释绘画分析的局限性。

总之,将绘画心理分析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一种新的尝试,绘画心理分析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能缓和学生情感冲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我意识, 提高自我意识水平,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当然也有其局限性。在实际应用时,应当结合高职大学生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 考 文 献

[1]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吕秋芳.齐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3] 张振娟.绘画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

作者:孙蕾

非重点学校心理分析论文 篇3:

心理分析视野下的童话故事

〔摘要〕心理分析理论对童话故事进行了心理学方面的思考:童话的内容反映了儿童生活中面临的主要冲突,是儿童迷恋童话的重要原因;童话的结构体现了儿童的自我矛盾逐渐解决的过程,显现了童话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童话的幻想性说明了童话对儿童心理成长产生作用的心理学机制。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把童话运用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

〔关键词〕心理分析;童话故事;儿童心理教育

一、心理分析理论对童话的理解

童话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飞上枝头做凤凰的灰姑娘,昏死在玻璃棺材中的白雪公主,从大灰狼肚皮中钻出来的小红帽……这些伴随着儿童成长的故事,在孩子面前“闪现对另一种生活的希望之光,在那种生活里,有自由的、无畏的力量在跃动着,幻现着更美好的生活”,它们对孩子“智慧的增长,起十分肯定的影响”。我们对童话的需求亦是有目共睹的。当人类的高尚感、神圣感、想象力不断被损失、被放弃,当社会的悠久规范和价值观持续被颠覆、被解构,当今天的孩子们或被沉重的书包压迫得透不过气,或被感官化、平面化、碎片化的文化消费导入莫名其妙的精神亢奋状态……挽留童话的渴望便一次又一次执着地涌现在我们心头。

为什么人类,尤其是儿童,对童话故事如此痴迷?它能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想法?心理分析理论有助于思索这些基本问题。该理论把童话故事和人类的心灵紧密联系起来,认为童话反映了人类心理最原始的部分。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成人将其无意识的担忧、内疚和愿望的实现在梦中以象征的方式安全地表现出来,儿童则可以依靠犹如梦一样的童话,宣泄自己的不安、恐惧、仇恨等消极情感。弗罗姆(Erich Fromm)则把童话称作“被成人遗忘的语言”,但这仅仅是被意识所遗忘,因为童话所包含的民间智慧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儿童的无意识之中。他认为童话通常以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释社会习俗,尽管儿童必须等到长大以后才能完全理解这些习俗,但这却使儿童在无意识层面上深刻地习得了人类的智慧、社会习俗和种种美德。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出版了《童话的作用》(The Uses of Enchantment: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一书,这本用心理分析理论来思考童话的论著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国外的研究表明,利用心理分析理论研究童话是一种趋势,审视国内的类似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将立足于心理分析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童话的意义,以探讨童话研究中人们经常遇到又容易被忽视的一些基本问题:儿童为什么喜欢童话,其背后的心理机制何在;童话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有何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基础教育的童话教学中发挥这种作用。

二、童话的心理蕴涵

(一)主题内容——儿童喜欢童话的原因

现有的心理水平与新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发展的动力。心理分析学派认为,儿童发展的动力主要体现为自我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冲突。这些冲突是由个体目前的心理水平和新的需求之间的偏差带来的,自我的力量将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得到增强。童话故事能够博得儿童的青睐,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童话故事提供了反映儿童心理发展冲突的主题内容。

1.内容之一:母子关系

亲子关系在儿童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童话中体现的母子关系有“母子一体”和“母子分离”两类。母子一体指两岁之前的儿童自我意识尚未完善,没有感觉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因而将自己与母亲视为一体,这时的儿童整个生命都寄托在母亲身上。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Margaret Mahler)称此阶段为“共生(symbiosis)”。童话中的母子一体不仅包括母子之间的血脉相联,如《白雪公主》中王后扎破手指的鲜血滴在白雪上,然后生下白雪公主;《牧鹅姑娘》的母亲把含着自己三滴血的白色手帕交给远行前的公主,希望能陪伴女儿度过危难。也包括童话中善意的援助者,如《白雪公主》中七个小矮人不仅给白雪公主提供安全的堡垒,而且以母亲的形象来关心着白雪公主,告诉她“要当心那狠毒的王后,千万不要让外人进来”;《野天鹅》中给艾丽莎提供帮助的老婆婆以及艾丽莎梦中的仙女。这向小读者暗示:心灵中的好母亲会在危难之机出现,无论主人公身在何方,母亲总会时刻关注她的行踪,这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安全感。

母子分离指在发展独立自我的过程中,儿童所经历的与母亲分开的痛苦和挣扎。这是“使人痛苦、迷惑的阶段,如果儿童能够成功地把自己从父母身边分开,他将更加相信自己的力量”。母子分离的内容在童话中比比皆是:诸多童话中主人公的生母早早去世,如《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或者主角离开了家庭——实为离开了母亲,如《牧鹅姑娘》;或者甚至根本没有提到主人公生母,如《野天鹅》。毫无疑问,这意味着主人公必须历经母子分离的过程。因为只有在经过了这种分离之后,儿童才能够找到独立的自我。

童话故事中如此截然相反的母子关系恰恰迎合了儿童对母亲形象的初步理解。处于共生阶段的婴儿希望母亲时刻陪伴自己,但实际生活中却感到母亲时而出现满足自己,时而隐藏不能给以照顾。这种母子互动导致了年幼儿童最初的“分裂(splitting)”,他们“将母亲分裂为两个精神实体:一个令他满足的‘好母亲’,以及另一个使他遭受挫折的‘坏母亲’。”儿童如此处理两个形象,仿佛面对两个完全分裂明确的实体,这给他们眼中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一些秩序。

2.内容之二:嫉妒心理

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我力量的弱小,因而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儿童会出现心理发展的偏差,嫉妒心正是偏差的具体表现。《灰姑娘》童话中的嫉妒就是非常明显的心理动力:开始是灰姑娘的姐姐们强迫她干活、穿破衣服、睡在厨房里;后来则是灰姑娘的继母嫉妒她将成为王子的妻子,一心想要让自己的女儿代替灰姑娘的身份。要解决故事主角的困境,就必须处理、消灭,或者至少要谴责嫉妒的情绪。如果放任嫉妒心的泛滥,后果将非常严重,灰姑娘的继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当王子凭借灰姑娘舞会之后留下的一只金舞鞋来寻找神秘的公主时,她的嫉妒天性更是一览无余。她对灰姑娘的嫉妒如此强烈,甚至不惜让自己的女儿自残肢体,以求登上王位。还有一些童话故事也以嫉妒为主题:白雪公主一直受到皇后的追杀,是因为皇后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而《牧鹅姑娘》中的女仆嫉妒的则是主人的身份和将要拥有的地位。

以上几篇童话中的嫉妒都已渗入灵魂深处,这使她们的行为像可恶的女巫。如此严重的嫉妒将给她们带来严峻的后果,童话故事对她们的嫉妒给予了严厉的惩罚:在王子和灰姑娘的婚礼上,小白鸽啄瞎了两个姐姐的眼睛;皇后被迫穿着烧红的鞋子跳舞至死;女仆则被装在订满钉子与尖刀的木桶里,拖过街道受人唾骂,痛苦地死掉。这也给小读者们一种无形的提示和警告:过分地嫉妒将给自己带来伤害。

(二)结构情节——童话对儿童人格发展的作用

心理分析学家荣格曾经用原型来解释人类的心理模式和精神本能,他认为童话是“围绕着原型的主题而展开的,它显示了在世界各地和不同时代普遍相似的母题”。而童话的结构情节正类似于“受难原型”,是一个“平衡→失去平衡→平衡”的过程。同时这也是儿童的自性逐渐呈现的过程,借助于故事的发展,自性原型被激活、慢慢呈现,人格自我整合的功用逐渐展开,儿童人格中各个冲突的方面相互融合、不断协调,体现了儿童自我矛盾的逐步解决。

受难原型在神话和悲剧中广泛存在,具体表现为英雄人物受难——死亡——再生的母题。“它包含了人类最深刻的希冀和恐惧,具有非凡的震撼力,直至今天仍然是人类心灵中一股强有力的潜流。”在童话中,由于主要读者是儿童,因而受难的情境不如神话和悲剧中的那样严峻酷烈。与其他文学种类相比,童话的结构相对简单,经典童话故事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这种态势与受难原型不谋而合:童话的开始通常是主角的母亲去世,或者主角被迫离家出走等,如《灰姑娘》、《野天鹅》、《白雪公主》,她们原本稳定的家庭关系遭到侵害,暗合了主人公的受难;随后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完全改变,他们将历经一系列的波折,甚至遭遇女巫:灰姑娘被继母强迫做饭、洗衣服,如果她想去参加舞会就要把扁豆从灰烬中挑出来。《美丽的凡西丽莎》中,女主角被迫清理玉米仓、整理麦穗。小主角所忍受的痛苦和折磨意味着主人公面临一次死亡的危机。童话的终点是再生,主人公在此或者利用自己的力量,或者借助善意的援救者与女巫展开生死搏斗,最终女巫不可避免地死亡,这是童话故事中最重要的一段。消灭女巫是故事的情绪核心,正义获得伸张,邪恶得到惩罚。所以《白雪公主》中邪恶的皇后就要被迫穿着烧红的鞋子跳舞至死;《牧鹅姑娘》中可恶的女仆要被装在订满钉子与尖刀的木桶里,拖过街道受人唾骂……战胜女巫之后,便出现了盛大的婚礼或者家庭团聚,让欢庆的气氛围绕着故事而宣告结束,从此每个人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象征着主人公获得了新生。

(三)幻想性表现手法——童话对儿童人格发展产生作用的机制

幻想是童话最大的特点,也是童话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之一。童话中的幻想世界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具有超现实性和不可实现性。为了使主人公登上王位、成为王后或者过上幸福的生活,童话几乎动用了一切超自然的手段,这种幻想是童话奇幻美的表现。为什么幻想能够吸引儿童?儿童如何能够体会、理解童话中离奇的幻想?从心理分析的视角来看,幻想实际表现为童话中的象征,它借助于象征帮助儿童实现了心理能量的疏解和转换。通过童话的象征,儿童将自己的心理能量投射出来,进而,故事情境与儿童读者的个人经历相互作用,使得潜伏内心深处的情感得到抒发与表达。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入,读者加深了对自己心理冲突的理解和认识,甚至伴随故事的发展,心理冲突自行得到解决。

三、童话在儿童心理教育中的运用

分析童话故事在心理层面的意义目的在于打开新的视角,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童话的功能,进一步丰富童话教育实践。根据上文分析中童话的心理蕴涵,在儿童教育领域内对童话的运用集中体现在三个部分:基础教育中的童话教学、儿童的人格评估和心理治疗。

(一)学校里的教育活动

纵然童话在儿童(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的低龄儿童)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目前基础教育中的童话教育活动较少,也未能充分挖掘其内涵。本文对如何发挥童话在心理教育方面的意义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1.分析童话的主题

童话活动之前教师分析童话的内容有两方面的意义:教师只有先分析童话所表现的主题内容,才能够预计儿童会对哪些情节感兴趣,童话中的主题有利于儿童解决哪类心理冲突,在哪些方面促进个体的人格成长,这样在讲述的过程中才能够有所侧重、重点突出;再者分析童话的主题还可以帮助教师设想在活动时哪些儿童可能会产生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某些儿童对部分童话痴迷留恋,这种偏差与儿童个人的家庭情况、生活背景、性格特点、气质类型都不无关联。教师如果预先考虑到特殊家庭类型、特殊生活经验或者相对敏感、相对脆弱的儿童,就能够对他们可能出现的状况有所准备。同时这种准备也为活动后的重点心理扶植埋下伏笔,给予铺垫。

2.活动中的分析讨论

在进行童话活动时,教师和儿童共同对童话加以分析讨论是必要的一个环节。讨论的范围包括童话的主题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场景等。讨论目的在于使童话的心理教育意义更加清晰、明朗。依据心理分析理论,童话能够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产生影响,能够帮助儿童顺利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或冲突。然而儿童的自我意识能力相当软弱,心理成长中面临的许多压力事件或冲突被排挤在意识之外。分析童话故事中的事件、讨论人物所代表的角色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能够使儿童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被压抑的成长事件或冲突,从潜意识的状态中浮现至意识层面,进而达到意识与潜意识的交流、协作及融合。

童话表演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分析讨论”所发挥的作用。童话和游戏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某种程度上童话讲述的正是一个游戏。教师可以把童话和游戏表演结合起来,设计场景请儿童进行童话表演,这与角色游戏类似。儿童在表演的过程中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情绪宣泄,或者在表演童话的过程中,个体的自性随着童话情节的发展逐渐呈现,进而实现一种自我整合,无形中对儿童的心理成长产生积极意义。

3.合理引导与重点心理扶植

一些特殊类型的儿童会对某类童话痴迷留恋,甚至把自己的形象完全投射在童话中而浑然不觉。当童话激活了儿童无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使其意识化,又由于自我力量的弱小,儿童不能对其很好整合时,他们会体验到更严重的心理不安和更大的危险,这时教师的合理引导是关键性的步骤。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家庭动力系统对儿童的状况进行分析,找寻导致其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帮助儿童化解浮现到意识层面的心理冲突,对儿童的发展给以提示和指导。

(二)童话故事测验和心理治疗

分析童话的心理意义有利于儿童的人格评估和心理治疗的发展。人格测评和心理治疗的许多测验、方法不太适用于低龄儿童,而对童话的心理分析有助于这些应用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在童话活动中发现的特殊儿童,可运用童话测验对其进行人格评估,为诊断提供统计分析方面的证明。对于数据分析中显示确实有问题的儿童,还可深入进行童话治疗,这都意味着童话蕴涵了丰富的心理教育意义而且能够得以运用。

童话故事是人类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完整深刻地理解童话需要借助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知识,开展综合研究。对于基础教育领域来讲,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童话产生的效果可以较直接地应用在儿童教育的实践中。审视这样一个相对生疏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够为童话的心理学研究铺垫基础,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高尔基.谈故事.转引自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3.

[2]高尔基.一千零一夜俄文版序言.转引自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4.

[3][美]雪登·凯许登(Sheldon Cashdan)著.李淑珺译.巫婆一定得死[M].台北: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4]Bruno Bettelheim, The Uses of Enchantment: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M], Vintage Books,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New York, 1977:90.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处。电邮:zhangli.alex@163.com)

编辑/于 洪 终校/李益倩

作者:张 莉 钟向阳

上一篇:游戏视域下小学体育论文下一篇:合作活动与高校体育论文